技術方案十篇

技術方案 篇1

本工程消防水系統包括消防栓系統、自動噴淋系統及水噴霧系統。

技術方案十篇

(1)、對管子、管件以及支架的要求

①、管子、管件,各種支吊架所用的材質、規格、型號等應符合設計要求,應使用帶有生產廠家合格證或經有關部門認可的產品。

②、管網所用鍍鋅鋼管、鍍鋅無縫鋼管等,管子表面應無裂紋、縮孔、夾渣重皮等缺陷,管子的尺寸偏差應符合部頒和國標要求。

③、管子、管件施工前應清除管內外的髒物異物。

(2)、管道的施工

①、採取集中預製與現場組對裝配的方式進行安裝,同時結合土建工程的實際情況,定出必要的活口,然後進行統一下料套絲,組對裝配,但需注意按部位進行預製並編號,以免安裝中出錯,應注意做到:

A、當管道採用螺紋連接時:

1)、管子採用機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飛邊、毛刺。

2)、加工的管螺紋密封面應完整、無損傷、毛刺韌、無老化變質或分層現象,表面無損壞、皺紋等缺陷,尺寸偏差應符合標準要求。

3)、彎頭上不得采用補心(活接頭),管道變徑時,應避免採用補心,如必需補心時,三通上只能用1個,四通不超過2個,直徑大於50mm的管內不得采用補心。

4)、螺紋連接的密封填料應均勻附着在管道的螺紋部份,擰緊螺紋時,不得將密封材料擠入管內,連接後,應將外部清乾淨。

5)、法蘭密封面應平整光潔,以及有毛刺及徑向溝槽,凹面法蘭能自然嵌合,嵌合面的高度不得低於凹槽的深度。

B、當管道採用焊接時:

1)、焊工應取得合格資格證。

2)、管道焊接頭口的坡口型式、尺寸及組件選用時應能保證焊接質量和減少焊接變形,並儘量做到填充金屬砂,防止焊料進入管子內壁。

3)、焊接彎頭的周長偏差不應超過±4mm,端面與中心線的垂直偏差不大於管材外徑的1%,且不大於3mm。

4)、焊接完畢,應清除管道口上熔渣及其焊接殘留雜質,外觀檢查不允許焊縫表面有裂縫、氣孔、夾渣、熔合性飛濺、咬邊、凹陷、接頭坡口錯位等現場。

C、當管道採用溝槽連接時:

1)、管道切割表面平直,套絲管口平整,無亂絲、壞牙現象如有斷絲或缺絲,不大於螺紋全扣數的10%。

2)、安裝管件時,按旋緊方向裝好,不倒回,安裝後外露牙數為2~3螺紋,並及時清除剩餘填料。

3)、螺紋間的填料:採用油麻絲和白厚漆、聚四氟乙烯生料帶或密封膠,不能把填料從管端下垂擠入管內,以免堵塞管路。

4)、被破壞的鍍鋅層表面及管螺紋露出部份,均做防腐處理。

②、主管安裝應儘可能地垂直,每米允許偏差應小於2mm,每層距該層地面1.5-1.8米處,應對主管設一管卡,將管道固定牢靠。

③、管道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管道中心與建築結構的最小距離應符合下表要求:

通徑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

距離mm40、40、50、6070、80、100、125、150、200

④、管道固定採用的管道支架、吊架和防晃支架的間距應滿足下表要求:

通徑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300

距離mm3.5、4.0、4.5、5.0、6.0、8.0、8.5、7.0、8.0、9.5、11、12

設置吊架或支架的位置應不影響噴頭的噴水效果。一般吊架與噴頭的距離不宜小於30mm與末端噴頭的距離不應大於75mm。支管每段管上至少設置一個吊架,相鄰兩噴頭間的管段上應設一個吊架,當噴頭間距小於180cm時支吊架可隔段設置,但吊架的距離不宜大於3.6mm。

在通徑≥50mm時每段配水幹管至少應設一個防晃支架。管子過長或改變方向,必需增設防晃支架。立管應在其底部、頂部設置防晃支架,同時隔層設立。

⑤、管道穿過樓板、牆時,若事先未預留孔洞的話,可用DZ-1、DZ-2型工程鑽機在鋼筋砼或磚牆上開孔,以減少對建築結構的損傷,然後先作套管,管道焊接縫不得置於管道內,穿牆套管長度不得小於牆厚,穿樓板套管應高出樓面或地面40mm。管道與套管之間的間隙一律用防火堵塞嚴密(以免火災時從該處竄火,竄煙,且平時亦不致使該處樓板受潮)。

⑥、埋地管段均應採取防腐措施,地上的消防管道應塗上EPDXY底漆一道和紅色PU面漆兩道為明顯標誌。

⑦、所有支管都應做出斜向其最末端用水點的坡度,並在適當位置用鈎釘固定,鈎釘間距不宜太大,以免運行中產生水錘和噪音。與閥門、連接以及其他需要拆卸的地方,都應加活接頭,與閥門連接的管子焊接不宜過長,一般在7-8扣之間即可,上緊閥門時,一般應使用活動扳手,以免在閥門上留下傷痕造成損壞。

⑧、管道安裝敷設中斷時,應臨時用塞子或管堵頭將敞口封閉。

⑨、配管順序一般應從進户管開始,由主管到支管,從大管到小管進行,裝到水嘴或噴頭時,接口處宜用管堵臨時堵死,及時完成試壓,待土建完成牆壁、天棚的粉刷和油漆後,再裝上水嘴或噴頭等。

(3)、管道塗漆

①、附屬設施及其絕緣保護層表面的油漆,既起保護作用,可裝飾美化工程系統,故必須認真對待,嚴格把關。

②、所用全部塗料應具有製造廠家的合格證明書,使用前應經業主營建部認可,不得采用過期塗料。

③、塗漆工作應在管道系統試壓合格後進行,事先將被塗刷表面的鐵鏽、焊渣、毛刺、水等清除掉。

④、塗漆工作宜在5-40℃的環境温度下進行,並應採取切實有效的防火防凍或防雨措施。

⑤、各種管道保護層表面油漆的顏色按國家及消防有關規定執行。

(4)、噴頭的安裝

①、安裝前的檢查

選用的噴頭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

噴頭的色標必須明顯,且符合規定的色標温級。

噴頭的商標、型號、製造年月及製造廠等標誌要齊全。

噴頭外觀無加工缺陷和機械損壞,螺紋密封面要平整、光滑,其尺寸公差應符合現行標準。

②、噴頭的安裝應在系統管網經過試壓、沖洗後進行。

③、安裝噴頭所用的彎頭、三通宜用專用管件。

④、噴頭安裝應採用工廠配備的專用扳手。

⑤、噴頭安裝時應按設計規範要求確保濺水盤與吊頂、門、窗、洞口和牆面的距離。噴頭的水平和垂直距離如下表所示:

水平距離cm15、22.5、30、37.5、45、75、75≥90

最小垂直距離cm、7.5、10、15、20、23.5、31.8、38.6、45

(5)、閥門安裝前的準備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用有閘閥、止回閥、電動蝶閥、報警控制閥、安全信號閥、比例減壓閥、安全閥、排氣閥等,安裝前應分別作以下的檢驗與試驗。

①、外觀檢驗

有關閥門要按出廠設備組件清單,檢查組件是否齊全完好,且有製造廠的合格證。

閥門及組件外觀檢查應有清晰的銘牌及標誌,不得有任何加工缺陷和機構損傷。

報警控制閥的閥瓣組件和操作機構應已進行清洗,且動作靈活可靠,無卡澀現象。

水力警鈴的鈴錘應轉動靈活。

②、必要的試驗

安裝使用前,報警閥應能通過4.8Mpa壓力的強度試驗和2.4Mpa壓力的嚴密性試驗。

安裝使用前,控制閥進行2.4Mpa壓力的強度試驗和1.6Mpa壓力的嚴密性試驗。

(6)、報警閥的安裝

(1)、報警閥應在主要管網安裝完畢後進行。

(2)、濕式報警閥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報警閥及其組件應先安裝報警閥與消防主管的連接,並保證水流方向一致,再進行報警閥輔助管道的連接。

報警閥應安裝在明顯並便於操作的地點,距地高度一般為1.2m左右,兩側距牆不小於0.5m,正面距牆不小於1.2m。

安裝報警閥的室內地面應採取相應的排水措施,應確保報警閥前後管道中能順利充滿水,水力警鈴不發生誤報警。

每一個水流指示器為一個報警分區,每一個報警分區應安裝一個檢測裝置。

(7)、系統附件的安裝

①、水力警鈴

水力警鈴應裝在公共通道或有人的值班室,且應安裝檢修、測試用閥門和20mm濾水器。水力警鈴與報警閥採用鍍鋅管連接,當通徑為15mm時,其長度不應大於20m,連接管必須暢通,無鏽蝕,水輪轉動靈活,應確保其啟動壓力不小於4.9×104Pa。

②、水流指示器

水流指示器在管道試壓沖洗後方可安裝,一般應安裝在分區安全信號閥後管道上,其尺寸必須與管徑相匹配。

水流指示器的漿片、膜片一般宜垂直於管道,其動作方向和水流方向一致。

水流指示器的漿片、膜片動作靈活,不允許有任何磨擦接觸,且要求無滲漏。

③、控制閥

系統安裝的閘閥、安全信號閥、蝶閥等控制閥,應注意安裝方向正確,閥內清潔無堵塞,無滲漏,安全信號閥應靠近水流指示器安裝,且與水流指示器間距不小於500mm。

④、自動排氣閥

自動排氣閥應在管道系統試壓沖洗後安裝於立管頂部或配水管的末端,不應有滲漏現象。

⑤、節流裝置和減壓孔板

節流裝置和減壓孔板應安裝在公稱通徑不小於50mm的水平管段上,孔板安裝在水流轉彎處下游一側的直管上,與彎管的距離不小於所在管段通徑的兩倍,壓力開關宜豎直安裝在通往水力警鈴的管道上,並不允許在安裝中拆動。

(8)、室內消火栓的安裝

安裝室內消火栓,栓口應朝外,閥門中心距地面為1.2m,允許偏差20mm,閥門距箱側面為140mm,距箱後內表面為100mm,允許偏差5mm。

安裝消火栓水龍帶,水龍帶與水槍和快速接頭綁紮好後,應根據箱內構造將水龍帶掛在箱內的掛釘或水龍盤上。

(9)、供水設施的安裝

①、水泵安裝前的檢查

系統使用的水泵、穩壓泵應有產品合格證和質量檢驗技術文件。

基礎的尺寸、位置、標高和地腳螺栓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混凝土基礎已達設計強度。

設備完整、無損壞和鏽蝕等情況,管口保護物完好,盤車應靈活,無擦殼聲音。

驅動機轉向確認無誤後與水泵相連接,由於所配水泵電動機功率較大,安裝時應有隔振]措施。

②、水泵的找平

水泵找平應以水平分面、軸的外伸部份、底座的水平加工面為基準進行測量,縱橫不水平度不應超過0.1%。

③、水泵的找正應達到以下要求

泵與電動機間採用聯軸器連接。兩軸的不同軸度兩半聯軸器端面間的間隙應符合泵技術文件的規定。

主動軸與從動軸找正連接後,盤車檢查應靈活。

④、泵與管道採用法蘭連接時,法蘭應與管中心線機垂直,兩法蘭面應平行。連接後應覆校找正情況。如不正常應調整。調整時應將泵與管道脱開,以防止雜物進入泵內,損壞泵的零件。

⑤、吸水管和附件應符合下列要求:

自灌充水式水泵,吸水管上必須裝設控制閥門,並且其直徑不應小於泵吸水口直徑,控制閥不得采用蝶閥。

吸水口宜加設濾網,水池有雜質時設置固液分離裝置。

當水泵及吸水池位於獨立的基礎上且設有剛性連接管時,吸水管應安裝可曲撓膠接頭等裝置以釋放應力,每台水泵出水管上應安裝閘閥。

吸水管水平短管上不應有氣囊和漏氣現象。

安裝壓力錶應加設緩衝彎管,兩者間應裝有旋塞,緩衝彎管採用內徑不小於10mm的鋼管或內徑不小於6mm的銅管,壓力錶的量程不小於泵工作壓力的2倍。

(10)、屋頂水箱和貯水池安裝

屋頂水箱的容積、安裝標高與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水箱間的主要通道寬度不小於10m,鋼板水箱四周應有不小於0.7m寬的檢修通道,水箱頂至建築結構最低點的淨距不及小於0.6m。

水池、水箱安裝的進、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吸水位指示裝置等應符合設計要求。溢流管、泄水管不得與排水系統直接相連。

管道通過鋼筋混凝土水箱、水池處,應安裝剛性或柔性防火套管,管道穿過鋼板水箱處宜直接焊接,焊接處應作防鏽處理。

水箱應加蓋並設有水質防污染措施。水箱內表面使用的防鏽、防腐塗料不得影響水質。

(11)、水泵接合器的安裝

水泵接合器的組裝應按接口、本體及聯接管,止回閥、安全閥、放空管、控制閥的順序進行。止回閥的方向應保證消防水流能從水泵接合器進入系統。

水泵接合器應安裝在消防車便於接近之處,且宜設在人行道或非汽車行駛地段,並註明其管轄範圍。

地下式水泵接合器井的鑄鐵井蓋上應鑄“消防水泵接合器”標誌,安裝時應使接合口處在井蓋正下方並且其頂部進水口與井蓋底面距離不大於0.4m。

地上式水泵接合器應有與消火栓相區別的標誌。

牆壁式水泵接合器的位置應按設計安裝且距地面不宜低於0.7m,並與建築物的門、窗、孔、洞保持不小於1.0m的距離。

地下管道應按設計選擇材質柔軟相應的防腐措施。設計無要求時,地下管道外壁應塗瀝清泠底油兩道後再塗熱瀝清兩道。

(12)、系統調試和清洗

系統安裝完畢後,應按設計要求對管網進行強度、嚴密性試驗。

①、水壓試驗(應用潔淨水進行)。

②、水壓強度試驗

水壓強度試驗壓力為1.4Mpa或設計壓力的1.5倍,測壓點應設在管道系統最低部位。對管網注水時,應將氣排淨,然後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後,穩壓30min,目測應無泄漏,無變形、無壓降。

③、系統嚴密性試驗

系統嚴密性試驗一般在強度試驗合格後進行,其試驗壓力為設計工作壓力,穩壓24小時,經全面檢查,以無泄漏為合格。

系統的水源幹管,進户管和室內地下管道應在回填隱蔽前,單獨或與系統一起進行強度、嚴密性水壓試驗。

④、氣密性試驗

氣壓強度試驗後,將壓力降到0.3Mpa,穩壓24小時,壓降不超過0.01Mpa,即為合格。

⑤、水沖洗

對系統進行水沖洗的排放管道的截面不應小被沖洗管道截面的60%。

水沖洗應以不小於3m/s的速度和下表所列的流量進行,且水流方向應與火災時系統運行的水流方向一致。

管子規格mm300、250、200、150125、100、75、50、40

沖洗流量L/S220、154、98、56、38、25、14、6、4

系統的地上管道與地下管道連接前應在立管底部加設堵頭,然後對地下管道進行沖洗。

水沖洗應連續進行,以出口處的水色,透明度與入口處目測基本一致為合格。

管道沖洗後應將存水排盡,需要時可用壓縮空氣吹乾或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⑥、系統調試

系統調試包括水源測試,消防泵性能試驗,報警閥性能試驗,排水裝置試驗,系統聯動試驗以及滅火功能模擬試驗等。

1)、水源測試

用壓力錶、皮託式流量測定管測定,並計算室外水源管道的壓力和流量,其應符合設計要求。

2)、消防泵性能試驗

以自動或手動方式啟動消防泵,達到設計流量和壓力時,其壓力錶指針應穩定,運轉中應無異常聲響和振動,各密封部位不得有泄漏現象。

備用電源切換後,消防水泵的運轉情況仍應符合上述要求。

3)、報警閥的性能試驗

打開系統試水裝置後,濕式報警閥應能及時動作,經延遲器延時5-90S後,水力警鈴應能準確發出報警信號,水流指示器應輸出報警電信號,壓力繼電器應能接通電路報警,並啟動消防水泵。

4)、排水裝置試驗

將控制閥全部打開,全開主排水閥並保持到系統壓力穩定為止,系統所排放出的水能及時進入排水系統,末出現任何水害,試驗方為合格。

5)、系統聯動試驗

用感煙探測器專用測試儀輸入模擬煙信號後,系統應在15秒內輸出報警和啟動系統執行信號,並準確可靠地啟動整個系統。

用感温探測器專用測試儀輸入模擬信號後應在20秒內輸出報警和啟動系統執行信號,並準確可靠地啟動整個系統。

試驗完畢後,填寫《系統聯動試驗記錄》。

6)、滅火功能模擬試驗

滅火功能模擬試驗在消防監督部門認為有必要時進行。

技術方案 篇2

關鍵詞:深基坑;支護工程;技術方案

一、關於深基坑支護及其背景

如今,隨着城市化水平越來越高,為了解決城市人口、資源與環境三大危機之間的矛盾,地下空間被廣泛高效利用起來。目前,在世界各大城市建設中,各類用途的地下空間已得到開發利用。關於深基坑,有着具體的數字要求。一般就其開挖深度來説,要求超過5米(含5米)。對於地下室三層以上(含三層)來説,有的開挖深度超過15米(含15米),或者地下室三層以上(含三層)都屬於超深基坑工程。有的基坑工程深度沒有超過5米,但其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及地下管線特別複雜,這樣的工程也在深基坑工程之列。在深基坑支護工程中,要實施深基坑工程監測,這是為了實施對施工過程的動態控制,實現動態設計及信息化施工,歸根結底,是為了保證基坑支護的安全。隨着深基坑工程的發展,深基坑支護類型如今已發展到幾十種。

(一)鋼板樁鋼板樁屬於柔性結構,用後拔土時會出現帶土情況。這種情況若處理不當會引起邊坡土體的位移。嚴重時還會危害到施工及周圍設施。擋土鋼板樁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槽鋼鋼板樁和熱軋鎖口鋼板樁。槽鋼鋼板樁一般用於深度不超過4m的基坑,因為其抗彎能力較弱。熱軋鎖口鋼板樁則可被用於開挖深度為5~10m的基坑。

(二)鋼筋混凝土板樁預製的鋼筋混凝土板樁有一定的擋水作用,在基礎工程施工完畢後不必拔出。這種板樁屬於一種傳統的支護結構,也可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非預應力板樁和預應力板樁。從總體上看,由於支擋結構形式是變化的,因此在實際支護工程中,採用鋼筋混凝土板樁的較少。

(三)鑽孔灌注樁擋牆這種類型的支護抗彎能力強,其樁擋牆的剛度較大,樁徑一般為600~1000mm。當然,在土質較好的地區,如果樁懸臂長度達7~8m,支護效果也是不錯的。但由於兩樁相切在鑽孔灌注樁施工施工時難以做到,所以這種類型的支護擋水效果不夠好。

(四)地下連續牆地下連續牆結構的結構整體性和防滲性能都很好,因此常用於較深的基坑,既能擋土又能作為止水帷幕,若結合支撐,還可以有效控制變形。在具體應用時,若僅僅將其作為支護結構,其工程造價則太高。因此,不僅用於支護結構,還常被用作地下城中結構工程中。

(五)旋噴樁帷幕牆旋噴樁帷幕牆結構指鑽機成孔,然後將水泥固化劑噴入地基土中,進而形成水泥土樁。待其固化後由相連樁體組成的帷幕牆就會形成了。但這種結構作為支護結構,受多種因素主要包括噴射壓力、噴射量和以及鑽桿提升速度的影響,難以保證質量,會給基坑開挖工作留下隱患。

(六)深層攪拌水泥土樁擋牆深層攪拌水泥土樁擋牆能適應基坑周邊的任何平面形狀,既擋土又可作為止水帷幕,而且施工工期短、效率高,可以説是一種理想的支護結構。

(七)土釘牆為了給出一定時間施工土釘牆,使用土釘牆作為支護結構要求土體具有臨時自穩能力。因此,對土釘牆適用的土質條件需要加以限制。土釘牆相對而言,比較適用於二、三級基坑以及非軟土地基,基坑的深度不宜大於12m。土釘牆支護工程具有不少有點,比如其施工速度快,同時用料省、造價低,但是使用這個工程也有要求,就是必須要做好降水。否則,土釘牆會被水軟化,進而引起土釘牆的局部或整體破壞。

(八)錨杆支護錨杆支護基本不受基坑深度的限制,其適用性強,可以與多種支護結構形式聯合使用。錨杆支護的工作原理為:通過杆體的'受拉作用,調動深部地層的潛能,實現基坑穩定的維護。這是一種巖土主動加固的穩定技術。但錨杆支護也有禁忌,即不宜用於有機質土,也不宜用於液限大於50%的粘土層以及相對密度小於0.3的砂土。此外,為了避免破壞臨近管道和建築物,該工程施工時,錨杆不能打穿用地紅線。

(九)內撐式圍護結構這種結構由圍護結構體系與內撐體系組成,可用於各類土層的基坑工程中,內撐體系剛度好、變形小。鋼筋混凝土排樁或地下連續牆是其圍護結構體系,其內撐體系則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杆件、鋼管或型鋼等。

二、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發展趨勢

隨着基坑支護技術的發展,深基坑支護技術也表現出了固定的發展趨勢,其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噴射混凝土技術的充分運用和發展噴射混凝土技術的充分運用和發展來源於土釘牆方案的大量實施。而且,為了減少噴射混凝土的回彈量,實現環境保護環境,乾式噴射混凝土將逐步被濕式噴射混凝土所取代。

(二)兩牆合一的逆作法將成為發展的主要方向作為一項工程,工期和造價是必須考慮的兩個因素。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兩牆合一的逆作法將稱為深基坑支護的主要發展方向。但在採用這種做法時也需要注意,因為逆作法的施工受樁承載力的限制很大,因此在採用逆作法時,要一柱多樁,不能採用一柱一樁。這就增加了成本以及施工難度。因此,在施工中,為了加快進度,縮短總工期,如何提高單樁的承載力,實現一柱一樁,使上部結構施工速度可以放開限制也將成為今後的研究方向。

(三)施加預應力的方法將逐步得到推廣通過施加預應力的方法控制變形是為了減少基坑變形。今後的深基坑支護工程中,這種方法將逐步被推廣。除此之外,為了對基坑底部或被動區土體進行加固,採用深層攪拌或注漿技術也將成為控制變形的有效手段,這種技術也將會被推廣。

技術方案 篇3

馬鈴薯是我縣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種面積10萬畝左右。由於受品種退化嚴重、種薯供應不足、病蟲害危害大、單產水平低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全縣馬鈴薯商品率極為低下。為進一步加快我縣馬鈴薯產業發展步伐,着力推進馬鈴薯產業“從大春種植為主向小春和冬早反季拓展、從一年一熟向一年兩熟延伸、從糧飼型向商品型擴展”,促進全縣馬鈴薯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保障農業增效、農民創收。特制訂《鹽津縣馬鈴薯稻田免耕栽培技術方案》,以指導全縣生產。

一、合理選擇優良品種

結合我縣實際,選用高產、抗病性強的良種會-2號為主。

二、適時播種

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種為宜。

三、種薯處理

一是種薯切塊:為節約種薯,擴大種植面積,種薯在50克以下的可整薯栽種;51—100克種薯,可縱向一切兩瓣,對100—150克以上種薯,可採取縱斜切法,切為3瓣。注意每塊種薯必須保證有2-3個健全芽眼,切塊時充分利用頂端優勢,儘量在靠芽眼的地方下刀,以利發芽;切塊使用刀具要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做到一刀一粘,每人兩把刀輪流使用,防止切種過程中傳播病害。二是浸種催芽:播種前用98%“九二0” 5ppm(即1克“九二0”加少量高度包穀酒或酒精溶解後兑水400斤,濃度因種薯後熟度而異)浸種20分鐘,晾乾後即可播種。

四、合理密植

一是科學排水:稻穀收穫後,割除稻樁,在稻田四周按溝寬1尺,溝深1尺的要求提排水溝,以降低稻田水位,保持田面乾燥無積水;二是合理密植:在理好排水溝的稻田內,按5.6尺一個幅帶(溝寬1尺、廂面4.6尺)的要求,在4.6尺的廂面上按行距1尺,株距0.8尺進行錯窩種植4行馬鈴薯,每畝密度在6000塘以上;三是施足底肥:播種後按每畝用複合肥(15:15:15)3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尿素5公斤拌勻後均勻施入行內,不能將肥料直接接觸種薯,然後蓋上稻草,再用1500公斤農家糞均勻施在稻草上,同時每畝用5-8公斤生石灰撒在稻草上,以加速稻草腐爛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流行。注:播種時不需打塘,把種薯直接放在稻田上,如切塊種薯應切口朝上播種;蓋草後在廂於廂之間要提溝寬1尺,溝深1尺的排灌溝,並將溝內泥土蓋在稻草上。

五、覆蓋稻草

播種施肥後蓋上稻草,稻草與廂面垂直,草尖對草尖均勻覆蓋廂面,厚度8~10釐米;一般栽種一畝馬鈴薯需用2.5畝稻草為宜。

六、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播種後,一般不再追肥,前期保持濕潤出苗,後期注意排水,及時清除雜草。重點抓好晚疫病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未發病田塊,選用7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噴1次;發病田塊及時撥出病株銷燬,並選用以下藥劑和濃度之一進行防治:75%百菌清600倍液、25%瑞毒黴1000倍液、64%殺毒礬6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代森錳鋅600倍液、甲霜靈錳鋅6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3次。

技術方案 篇4

(一)強化組織領導。

建立市級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議事協調機制,充分整合我市土地、水利、財政、金融、税收、科技、交通、電力、物流、教育、人才等各類扶持政策措施,共同推動20萬畝設施農業建設任務的有效落實。市農業農村委作為設施農業建設工作的牽頭部門,負責組織推動、技術規範制定、區級實施方案審核、績效管理、考核驗收以及債券利用等工作;市財政局負責籌集市本級設施農業建設引導資金,加強財政資金監督管理,以及指導債券發行工作。各涉農區統籌市財政引導資金用於扶持本區設施農業項目建設,區農業農村委負責項目組織申報、審查核實、驗收等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專項債券項目申報、立項、實施及監督管理等工作;區財政局重點負責審核項目安排的重複性。

(二)強化項目統籌

各涉農區要根據年度建設任務,在確保不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制定本區設施農業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明確設施農業建設內容和資金使用管理規定,並於本方案印發之日起一個月內,將經區人民政府同意後的區級項目實施方案報市農業農村委審核。各涉農區應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以保證設施農業相關政策宣傳、檢查驗收、資金審計等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強化指導服務。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在關鍵農時季節,及時開展現場觀摩、集中培訓、巡迴指導等,提高蔬菜栽培管理水平,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積極做好市場價格、供需形勢、銷售渠道等相關信息服務,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促進產銷銜接。

(四)強化監督考核。

市農業農村委將制定考核方案,定期對各涉農區建設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調度,及時掌握全市設施建設進展情況,並會同市級各有關部門不定期對建設單位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組織各涉農區開展互查互看,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各級農業農村、財政部門要本着“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的原則,按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政策,對設施農業建設項目實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並提請審計部門將其作為審計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重點內容之一,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花出效益來。

技術方案 篇5

技術方案現金流量表編制

1.本節內容比較難以理解,並且都很重要,要多下工夫複習。

2.投資現金流量表:

(1)將技術方案建設所需的總投資作為計算基礎,反映技術方案在整個計算期內現金的流人和流出;

(2)可計算技術方案的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淨現值、財務淨現值率和投資回收期等經濟效果評價指標,並可考察技術方案融資前的盈利能力;

(3)“所得税”稱為“調整所得税”,區別於利潤與利潤分配表、資本金現金流量表、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中的所得税。

3.資本金現金流量表:

(1)資本金現金流量表是從技術方案權益投資者整體(即項目法人)角度出發;

(2)以技術方案資本金作為計算的基礎,把借款本金償還和利息支付作為現金流出;

(3)用以計算資本金內部收益率,反映在一定融資方案下投資者權益投資的獲利能力,用以比選融資方案,為投資者投資決策、融資決策提供依據。

4.投資各方現金流量表:

(1)投資各方現金流量表是分別從技術方案各個投資者的角度出發;

(2)以投資者的出資額作為計算的基礎;

(3)若投資各方按股本比例分配利潤和分擔虧損及風險,此時投資各方的利益一般是均等的,沒有必要計算投資各方的財務內部收益率;若投資各方有股權之外的不對等的利益分配(契約式的合作企業常常會有這種情況),投資各方的收益率會有差異,此時需計算投資各方的財務內部收益率;表中主要項目包括:實分利潤、資產處置收益分配、租賃費收入、實繳資本、租賃資產支出等。

5.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較為簡單。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反映技術方案計算期各年的投資、融資及經營活動的現金流人和流出,用於計算累計盈餘資金,分析技術方案的財務生存能力。表中主要項目包括: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投資活動淨現金流量、籌資活動淨現金流量、累計盈餘資金。

6.技術方案現金流量表的構成要素要掌握,尤其是總成本費用部分比較難懂。其餘的營業收入和税金基本是記憶性的內容,有時間多看就行,考試都是考記憶的的內容。

技術方案 篇6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學會在幻燈片中插入視頻、聲音的方法;學會調整幻燈片的方法。

2、技能目標:能熟練地在幻燈片中插入視頻和聲音;掌握幻燈片移動、複製、刪除的操作。

3、情感目標:使學生了解山東的景觀名勝,豐富知識,開闊視野。

二、重點和難點

1、重點:向幻燈片中添加視頻和聲音的方法。

2、難點:向幻燈片中添加視頻和聲音的方法。

三、知識點

1、 向幻燈片中添加視頻。

2、 向幻燈片中添加聲音。

3、 幻燈片的移動、複製和刪除。

四、課時安排:建議1課時。

五、教後反思:

第六課 家鄉的歷史名人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感受背景對美化幻燈片的重要作用,掌握各種背景的設置方法;培養學生設計為主題服務的意識。

2、技能目標:能夠設置圖片、文字的動畫效果。

3、情感目標:瞭解家鄉的歷史名人的思想、事蹟和影響,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

二、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1、設置幻燈片的背景。

2、設置可選對象(圖片、文字)的動畫效果。

(二)難點:設置可選對象(圖片、文字)的動畫效果。

三、知識點

1、背景的顏色設置和填充效果設置。

2、背景設置對話框中應用和全部應用的區別。

3、對幻燈片中插入的對象的動畫效果設置。

4、幻燈片的放映。

四、課時安排:建議1課時。

五、教後反思:

第七課 家鄉的地域特色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超級鏈接在幻燈片中的.作用;感受幻燈片切換在放映中的動畫效果。

2、技能目標:學會利用設置超級鏈接來靈活組織幻燈片,增強多媒體作品的感染力。

3、情感目標:滲透地理文化教育及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1、演示文稿中各幻燈片之間的超級鏈接的設置。

2、幻燈片切換效果的設置。

(二)難點:演示文稿中各幻燈片之間的超級鏈接的設置。

三、知識點

1、在文稿中各幻燈片之間建立超級鏈接。

2、幻燈片切換效果的設置及設置中應用和全部應用的區別。

四、課時安排:建議1課時。

五、教後反思:

第八課 作品的發佈與評價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對製作好的多媒體演示文稿進行成品處理;學會評價作品。

2、技能目標:使學生能從各個角度客觀、準確地評價多媒體作品,培養學生的綜合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培養學生資源共享的意識;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1、對製作好的多媒體演示文稿進行成品處理。

2、作品的綜合評價能力的培養。

(二)難點:如何評價作品。

三、知識點

1、作品的打包與釋放。

2、作品的評價角度。

四、課時安排:建議1課時。

五、教後反思:

技術方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係,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2.瞭解技術發展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

3.理解設計的豐富內涵。

二、教材分析:

本節是由技術向設計過渡的小節。首先從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的角度引入設計、引入技術與設計的關係,然後從技術與設計的辯證關係進行闡述,最後對全書涉及的設計進行了界定,指出這裏的設計側重技術產品設計。本節內容也是培養興趣的關鍵章節。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技術與設計的辯證關係。

四、教學時間:

1課時。

五、教學方法: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馬上行動、思考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同時,主動探索一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增強師生互動。

六、教學資源準備:

除教材資源外,還準備了電熨斗、電吹風和一些藝術設計和技術設計的圖片。

七、教學程序設計:

(教師) :在第一章,我們學習了技術及其性質,已經清楚地知道了技術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而要產生解決方法,主要通過設計這個手段。因為通過設計,人們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的創造性想法具體化,制定出可供實施的具體技術方案。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走進第二章的內容——技術世界中的設計。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節的內容:技術與設計的關係。

(教師):設計和技術具有什麼樣的關係呢?我們可以肯定地説:首先,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1.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學生閲讀案例:書寫工具——

“1884年,英國的沃特曼設計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鋼筆。此筆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個小的滴管即可將墨水注入毛細管。這樣,鋼筆就可以自由吸水了。鋼筆的設計是對鵝毛管吸水技術的改進,而用小圓珠代替筆尖的設計則使得圓珠筆技術得以誕生。如此,制筆技術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電動剃鬚刀——

“電動剃鬚刀之初體積很大,攜帶不方便。於是有人設計出一種不巧、便攜式的電動剃鬚刀,這一設計推動了電機微型化技術的發展。”

學生互相討論:(1)結合以上案例,談談設計對技術的發展有什麼重要的價值。

(2)設計促進技術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你能想到哪些?(手機、收錄機到現在的MP3、建設技術、信息技術等等。教師介紹:錄音筆和血管機器人的設計促進了超微技術的發展,現在清華大學已經成功研製出了世界上最細的馬達,直徑1 ,長5,重36g)

(教師):這是設計在技術的創新中應用的例子,那麼,設計在技術的革新中有沒有起作用呢?請看案例——環保餐具的設計。請大家快速閲讀。

“塑料包裝袋引起的白色污染日益嚴重,並且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發展,人們希望採取有效的措施,減少白色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可降解無污染的餐具正是為實現此目的而設計出的一種替代品。其主要原料為價廉、易得的農副產品的不被食用的部分,利用小麥、玉米、稻米、高粱、紅薯等各種農作物的秸杆、稻殼、花生殼、雜草等,製成各種可供一次或多次使用的盒、筷、杯、盤、碗、勺等餐具。環保餐具質硬、耐熱、衞生、無污染,而且使用後還可以作飼料或有機肥料。”

這是一個設計促進技術革新的例子。富有創造力的設計賦予了技術新的品質,使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請大家想一想,生活中還有類似的例子嗎?

(酒精能源、氫能源、太陽能的利用。無氟冰箱、無磷洗衣粉的設計、綠色設計等等。)教師展示圖片。

最後教師介紹以下內容:

自行車的簡潔形式是在幾個國家中一系列試驗和發展的結果。最早的自行車是源於法國的“玩具馬”(出示圖片)。騎車人用雙腳蹬地,推動車子前進,這奠定了自行車的基本原理。大約在18xx年左右,出現了一種雜耍單車(出示圖片),它有一大一小兩個車輪,用踏板直接驅動大輪。之所以採用很大的主動輪,是為了保證車子有足夠的速度並保持平衡。這種雜耍車騎起來是很危險的,需要非常敏捷和熟練的技巧。18xx年後出現了鏈條驅動的自行車(出示圖片),使自行車的安全性得到了改善。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之後,英國考文垂市的約翰斯達雷(hn ep Starle)於18xx年生產出了第一輛現代自行車--“安全”自行車 (出示圖片),這種車的基本形式至今仍廣為流行。現在,人們已經設計生產出了摺疊自行車。

2.技術的發展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

我們還是回來看看屏幕上的“安全”自行車。“安全”自行車的成功有賴於標準化生產技術的發展。1880年開始了批量生產無縫鋼管,這使堅固的輕型框架的生產成為可能。(教師展示布勞耶在20世紀30年代設計的鋼管椅圖片)

鼓勵學生列舉他們熟悉的例子,並對這些例子發表自己的看法。

最後,教師介紹以下內容:第一代計算機,它的主要部件是真空電子管,體積龐大。當發明了晶體管後,用晶體管取代了電子管,它的體積縮小了許多。接着,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相繼發展,電腦的體積越來越小,運算速度越來越快。現在,科學家們正在開發新的集成電路材料,即分子開關材料,那時,電腦的體積將被設計得更小,也不再用電能驅動,而是用光驅動了。

總而言之,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使設計的主題更加豐富,設計的表達方式更加多樣,設計的效率更高。技術進步還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使人們不斷考慮如何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改進現有的產品。發展的技術不斷豐富着人們的設計手段和方法。例如,計算機技術應用於設計,改變了設計的技術手段,改變了設計的程序和方法;電腦、掃描儀、打印機使得設計手段更加便捷、豐富。

3.設計的豐富內涵

(教師):應該説,人從每天早晨睜開眼睛就開始了設計。例如┅┅.那麼,它是不是我們這本書裏指的設計呢?而技術世界裏的設計指的是技術設計。它和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設計不同。技術設計是根據技術的根本目的而展開的。教師展示雕像、珠寶的圖片,讓學生判斷,這是技術設計嗎?學生判斷不是,而是藝術設計。教師總結:藝術設計一般只側重於欣賞、審美,更強調感覺的需要。

教師再展示一些精美的技術設計圖片,學生一邊欣賞,一邊歸納出產品的設計往往是不但要考慮它的實用價值,而且還要考慮到美觀的要求。

讓學生填寫“馬上行動”——

根據上文提示,請試着歸納藝術設計和技術設計的側重點。

技術設計:功能、結構、材料、______、________┅┅

藝術設計:色彩、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佈置作業:請你用粗鋼絲,設計一個斜面。如圖所示。要求:一邊斜面可調。

附:

《技術與設計的關係》的教學反思

在設計這堂課之前,我記得在9月24日的全省第一次通用技術教學會議上,蔣院長曾經説到,我們的老師在上課時往往不注意教學目標。這在當時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在教學中是不是總是注意到教學目標了呢?

考慮到本節內容是由技術向設計過渡的小節。教材首先從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的角度引入設計、引入技術與設計的關係,然後從技術與設計的辯證關係進行闡述,最後對全書涉及的設計進行了界定,指出這裏的設計側重技術產品設計。我認為教材的編寫結構合理,本節主要是讓學生理解技術與設計的辯證關係,這是本課的教學目標,再參考課程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技術素養,因此,我認為,本節課可以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向學生呈現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但在處理教材時,對內容我作了一些調整。我認為,如果原原本本按照教材提供的案例進行教學,學生肯定提不起興趣,這在上第一章第一節內容“技術的價值”第一節課時已有過教訓。於是,對課本的兩個案例“書寫工具、電動剃鬚刀”和“環保餐具的設計”,我將它們作為學生的課堂閲讀範例,因為這兩個案例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也容易打開學生的思路。其中,“電動剃鬚刀”涉及到了電機微型化技術,而血管機器人的技術設計剛好是熱門話題,清華大學已經成功研製出了世界上最細的馬達。我便向學生介紹了血管機器人和錄音筆的設計。果真,學生非常感興趣。對第二個案例,涉及到一個環境保護的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學生很容易理解設計對技術創新和技術革新的重要性。

對第二個教學目標的處理,我認為,教學中主要要闡述清楚:技術的發展對設計產生重要的影響。我沒有用課本上“達≈#8226;芬奇的飛行器”的案例,而是用安全自行車和計算機這兩個例子説明來説明這個問題。我沒有想到的是,我沒有用到的這個案例,但是學生在思考類似的案例時,就用到了圖中的直升飛機的螺旋槳技術的例子。而且説得頭頭是道,讓我忍不住當堂喝彩。這也説明了,課本上的有些內容,即使我們不講,學生自己也會閲讀,而且也會進行思考。

在講到設計的內涵時,我通過圖片舉例,讓學生自己判斷,哪些設計是技術設計,哪些是藝術設計。學生自己總結出:產品的設計往往是不但要考慮它的實用價值,還要考慮到美觀的要求。本來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我事先準備了電熨斗、電吹風這兩件實物,準備説明技術設計的目的性。但上課時,也許是緊張,也許是年紀大了記性不好,竟然忘記了它們的存在,這不能不説是一個遺憾。還有,在課的結尾給學生布置設計作業時,也沒有説清楚設計這個斜面的目的。課下,經過段老師的提醒,我馬上意識到,作為一個通用技術老師,自己竟然忘記了技術設計的目的性,這令我自責了好一會。

上通用技術這一門課,學生很感興趣,希望老師多給他們呈現課本上沒有的資源。這也給我造成很大的壓力。因為,如果老師原原本本呈現教材上的內容,學生是不會滿意的。如何體現本模塊的“做中學”,在現有的資源還不充分的條件下,這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很迫切的問題。我一直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上一節的通用技術課,我就借鑑了王小勇老師的“鑽紙洞遊戲”和“剪紙環”,給每個學生準備了白紙和剪刀,學生非常感興趣,還表示希望經常有這樣的活動。

技術方案 篇8

隨着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對當今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改革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給課堂教學效果帶來了實質性的變化。《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必須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出許多新的課程模式,使高效的課堂教學成為可能。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中數學教學。

一、利用FLASH課件創設問題情境

多媒體課堂具有傳統課堂無法比擬的優勢,它以圖形、聲音、動畫、視頻等方式呈現信息,這數學課程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FLASH課件的交互性強、動畫效果逼真,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形式,有利於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如在“球的表面積”教學中,筆者運用FLASH課件演示圓柱的表面積展開、蘋果削皮、切割球體、用正方形貼球表面,同時提出“怎樣推導球的表面積”的問題。問題情境的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面對難題,積極嘗試,經歷活動,啟迪思維,體驗成功。

二、利用幾何畫板課件創設實驗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探索主動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對象的某些特徵或與其他對象的區別和聯繫。”而在以“粉筆+黑板”為主體的傳統教學中,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等實驗活動難以開展。

幾何畫板提供了豐富而方便的創造功能,使教師可以隨心所欲地編寫出自己需要的教學課件。它能動態地反映圖形的變化規律,學生通過點擊鼠標就可以完成數學實驗。如在“雙曲線”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拖動點來感受曲線的軌跡變化,觀察離心率的變化。操作、觀察、探究,讓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學習的主人,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的建構者。

三、利用VB課件營造自主探究的氛圍

自主探究學習指在老師的引導下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己的各種感覺器官,通過動手、動眼、動嘴、動腦,主動的去獲取知識。“數學教學活動的.核心內容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鍛鍊了思維,提高了應用能力。如在VB課件“繪圖工具和函數曲線”中,提供了“繪圖工具”和“函數曲線”兩大功能。“繪圖工具”提供了“直線”、“圓”、“多邊形”等三十餘種常用圖形的繪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繪圖功能。“函數及曲線”提供了四十多種函數及曲線實例,學生選擇相應的函數曲線的實例,在“輸入參數”中輸入相應的參數,即可繪製出相應的函數曲線。學生通過不同的參數對比,總結其中的規律。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新知識。

四、利用Excel軟件學習函數知識

Excel軟件不僅具有數學處理、圖表等功能,還具有智能化的計算和強大數學處理能力,可以實現計算、排序、彙總、用圖表形式顯示數據等。Excel可以通過描點法實現函數圖像的繪製,可以直觀、清晰地顯示不同數據間的差異。當數據發生變化時,圖像也隨之發生變化。如在“冪函數”教學中,筆者通過Excel繪製y=x2,y=x3的函數圖像,不僅節省了課堂時間,而且使學生在迅速、形象地獲得圖像的同時,加深了對函數圖像及性質的理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技術方案 篇9

一、托幼機構開園前

1.制定本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崗位工作責任制度(第一責任人、各部門、各班級、各老師)、疫情防控工作流程、信息上報流程、家長溝通機制、應急處置預案等,制度明確,責任到人,並進行培訓和演練。托幼機構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

2.每日瞭解教職員工及兒童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天根據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門報告具體情況。

3.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制度、知識和技能培訓。

4.開園前對園區進行衞生清潔和預防性消毒。

5.所有外出的教職員工和兒童,返回居住地後應當居家隔離14天,健康者方可入園。

6.做好防控工作的相關物資儲備,準備充足的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體温計、嘔吐包、紫外線消毒燈等。

7.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情況時立即進行隔離使用。

二、托幼機構開園後

8.每日瞭解教職員工及兒童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天根據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門報告具體情況。

9.對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師辦公室、音樂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10.對園區進行日常消毒。地面和公共區域設施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淨。公共上課場所(如音樂室、舞蹈室、活動室等)每批學生進入之前都要進行一次消毒。

11.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每天定期消毒並記錄。對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牀圍欄等高頻接觸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每日“三餐兩點”前對兒童就餐桌面常規消毒。

12.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消毒。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後,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鐘;或採用熱力消毒櫃等消毒方式;或採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消毒後應當將殘留消毒劑衝淨。

13.衞生潔具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水沖洗乾淨,晾乾待用。

14.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並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15.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16.教職員工和兒童每天入園時測體温,嚴格落實兒童晨午晚檢和全日觀察制度。晨檢時工作人員要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17.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兒童手衞生措施。兒童出現以下情況必須洗手:入園後、進食前、如廁前後、從户外進入室內、接觸污漬後、擤鼻涕後、打噴嚏用手遮掩口鼻後、手弄髒後等。

18.嚴格執行家長接送兒童不入園制度。

19.加強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病事假記錄,發現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兒童及時進行追訪、登記和上報。

20.不宜組織大型集體活動。

21.通過各種形式面向教職員工、兒童和家長開展新冠肺炎預防的宣傳教育。教會兒童正確的洗手方法,培養兒童養成良好衞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衣袖遮擋口鼻。指導家長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帶兒童去人員密集和空間密閉場所。

三、出現疑似感染症狀應急處置

22.教職員工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囑其立即佩戴口罩去轄區內發熱門診就診。

23.兒童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應當立即使用(臨時)隔離室,對該兒童採取有效的隔離措施,同時通知家長領返,帶兒童去轄區內設有兒科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並做好防護。

24.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進行健康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以及腹瀉、結膜充血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25.安排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或兒童的家長進行聯繫,瞭解教職員工或兒童每日健康狀況。

技術方案 篇10

隨着無線寬帶技術的普及和支撐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生產業務不斷增加,現有基於2.4xGWLAN的車地通信面臨挑戰。將LTE移動通信技術用於承載城市軌道交通CBTC、PIS、CCTV等生產系統的業務信息,高效運用現有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提高運營效率,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成為交通運輸領域最新關注的焦點。

20xx年4月至6月,在北京交通大學進行LTE實驗室測試,初步證明LTE能夠綜合承載軌道交通的生產業務。為進一步驗證LTE在列車運行狀態和真實電磁環境下的綜合承載性能,經過多種試驗段方案比選,從工程實施難易程度、測試時長要求、干擾環境、對運營或在建線路影響等因素考慮,最終確定在鐵科院城軌試驗線即環形道進行LTE系統試驗段測試。

1、城市軌道交通生產業務需求及業務優先級

基於LTE技術的城市軌道交通車地通信綜合承載平台,需在列車運行狀態下滿足實時、寬帶、穩定、具有服務質量(QoS)保障的生產業務需求。當前城市軌道交通生產業務主要有CBTC業務信息、PIS緊急文本信息、列車實時狀態信息、車載CCTV監控圖像信息和PIS圖像信息。利用LTE具有不同QoS等級的優點,將軌道交通生產業務的優先級進行劃分。

2、環形道LTE試驗方案

2.1電磁環境

環形道試驗段LTE系統試驗方案採用1.4xG頻段(1x447xMHz~1x467xMHz)共計20xM帶寬組網,該頻段與北京政務網LTE使用頻段相同。在對1x447xMHz~1x467xMHz頻段的電磁環境測試中,發現環形道範圍內存在較強的同頻干擾信號,某些地段干擾信號強度高達-60~-50xdBm。

LTE系統的網絡性能主要取決無線鏈路可獲得的SINR值。無線網絡通常採用系統的優化配置及基帶抗干擾算法等手段實現SINR值提升。環形道LTE試驗系統的優化設置方案通過摸底測試確定,規避干擾的優化方案包括減少基站覆蓋範圍、採用高增益車載天線、利用車體自身空間隔離及漏纜定向輻射等技術手段。

2.2 LTE系統方案

環形道建設LTE無線綜合通信系統,並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調度樓和列車上分別搭建配合測試的'業務系統。

2.2.1LTE建設方案

LTE系統採用A、B網宂餘組網方式,每個網絡均包括核心網(EPC)、基帶處理單元(BBU)、射頻拉遠單元(RRU)、車載無線終端(TAU),BBU通過以太網交換機直接接入2套LTE核心網設備,區間主要採用RRU+漏泄同軸電纜方式覆蓋。

1)網絡建設方案

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調度樓控制中心內,A網新設EPC核心網設備、BBU、三層交換機以及網管設備;B網新設EPC核心網設備、BBU、三層交換機以及網管設備。EPC與BBU之間通過以太網交換機連接。LTE網絡設備通過GPS進行同步,GPS天線架設在調度樓樓頂位置。業務系統設備通過路由設備接入到LTE網絡EPC核心網。

為驗證LTE系統滿足信號系統的功能需求,需要測試跨BBU(eNB)切換的LTE傳輸性能。在A、B網各設置2台BBU,為增加切換次數,同網的兩個BBU交叉到連接相鄰的RRU,使得車載無線終端每經過一個RRU就產生一次BBU間的切換,增加測試樣本數。

為規避政務網干擾,採用RRU+漏纜的覆蓋方式實現環形道的信號覆蓋。RRU與漏纜通過跳線連接。區間覆蓋可採用單漏纜和雙漏纜2種方式,雙漏纜方式具有設備數據吞吐能力強,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的特點。當其中一根漏纜出現問題時,另外一根漏纜仍可以正常使用,減小單點故障對業務的影響;另外雙漏纜部署可以利用MIMO空間複用和SFBC發射分集技術提高信道的容量和可靠性,降低誤碼率。綜合以上分析,環形道沿線敷設2根漏纜,2根漏纜之間的間隔為1.05xm。

2)車載系統

車載由LTE網絡車載設備和承載業務車載設備組成。在測試車輛車頭車尾安裝雙極化車載天線,在司機室設置車載無線設備TAU和三層交換機設備。

在車頭設置CBTC模擬業務車載測試設備、模擬PIS緊急文本業務車載測試設備、模擬列車實時狀態信息業務車載測試設備及PIS車載設備和CCTV車載設備;在車尾設置CBTC模擬業務車載測試設備和模擬PIS緊急文本業務車載測試設備。車頭和車尾的承載業務通過相應的交換機與LTE網絡車載無線設備TAU連接。

2.2.2測試方案

環形道LTE系統的A、B網,共同承載測試相關業務數據。

A網承載CBTC業務信息、PIS緊急文本信息、列車實時狀態信息、車載CCTV監控圖像信息和PIS圖像信息等業務;B網承載CBTC業務信息和PIS緊急文本信息。

CBTC業務信息和PIS緊急文本信息在兩套網絡上同時傳輸,保證其對網絡可靠性的要求。CBTC業務信息、PIS緊急文本信息、列車實時狀態信息採用模擬方式進行業務數據的發送和接收,車載CCTV監控圖像信息和PIS圖像信息採用真實設備進行發送和接收。

PIS系統由PIS系統車載設備、PIS中心服務器等組成。PIS流媒體直播信息由下行信道承載,承載帶寬為每列車2~6xMbit/s。由中心下發到列車的PIS信息有MBMS多播和單播2種承載方案可供選擇。MBMS多播傳輸可在移動網絡中提供一個數據源向多個用户同時發送點到多點業務,實現網絡資源共享,提高網絡資源的利用率,尤其是空口接口資源。同時,MBMS多播方式在消除小區邊界鄰小區同頻干擾,滿足同小區多列車同時接收信息方面比單播承載具有較大的優勢。但由於目前參與測試的廠家尚不支持視頻組播業務,因此試驗段工程中仍採用單播空口分發模式。

3、無線網絡規劃

3.1頻率規劃

環形道採用1.4xG頻段(1x447xM~1x467xM),A網使用15xMHz(1x447xM~1x462xM)帶寬同頻組網,B網使用5xMHz帶寬(1x462xM~1x467xM)同頻組網。

3.2重疊覆蓋區

相同切換時延情況下,移動終端移動速度越大,小區間需要設置越長的切換重疊覆蓋區。LTE系統中,從終端測量鄰小區電平開始,到切換完成所需時間為切換遲滯時間+週期測量報告上報時間+切換執行時間,週期測量報告上報時間約200xms。切換執行時間為300xms,切換遲滯2xdB。在這個考慮下,按列車最高速度為80xkm/h計算,重疊區覆蓋半徑為40xm。所以,相鄰站間漏纜重疊覆蓋距離為80xm。

3.3鏈路預算

根據規劃的頻率分配方案,採用15xM(A網)+5xM(B網)雙網結構。則A網子載波數為900個,而B網子載波數為300個。當採用相同功率RRU設備時,B網的子載波發射功率較A網大4.8xdB,所以B網的覆蓋範圍大於A網。環形道採用A、B網RRU同址統一與漏纜相接,鏈路預算以A網15xMHz為基準進行計算。

根據以上預算説明及各廠家設備的性能,選定合適的參數,計算每段漏纜支持的覆蓋長度。通過上述計算和分析,考慮到小區間切換所需的重疊區域,整個環形道單網設置9個RRU。根據不同覆蓋區域政務網干擾強度的差異確定RRU站址,強幹擾區RRU站間距為800xm左右,弱干擾區RRU站間距為1x200xm左右。

3.4無線傳輸容量規劃

A網、B網傳輸容量規劃如下:

指配A網上下行帶寬各100xkbit/s供CBTC業務信息使用;

指配A網上下行帶寬各100xkbit/s供PIS緊急文本業務信息使用;

指配A網上行帶寬100xkbit/s供列車實時狀態業務信息使用;

指配A網2~6xMbit/s上行帶寬供通信車載CCTV監控圖像信息使用,滿足同時回傳2路1~3xMbit/s圖像需求;

指配A網2~6xMbit/s下行帶寬供PIS圖像信息傳輸使用,滿足同時下傳2路1~3xMbit/s圖像需求;

指配B網上下行帶寬各100xkbit/s供CBTC業務信息;

指配B網上下行帶寬各100xkbit/s供PIS緊急文本信息使用;

其餘帶寬預留。

4、測試情況

在環形道進行LTE性能測試,包括場強測試、時延測試、小區邊緣性能測試、丟包率測試、越區切換測試和吞吐量測試;進行5xMHz和15xMHz頻譜下CBTC、PIS/CCTV綜合承載業務測試;進行LTE設備穩定性測試,包括系統穩定性測試、核心網故障條件下LTE功能測試、BBU故障條件下LTE功能測試、RRU宂餘保障測試;同時進行LTE設備抗干擾測試。

試驗結果滿足預期,驗證了LTE系統抗干擾能力強、綜合承載能力強、頻譜利用率高的特點,能夠滿足軌道交通業務需求。測試結果表明,LTE系統用於承載軌道交通綜合業務,在保障CBTC業務高可靠傳輸的同時,能夠滿足緊急文本下發和列車實時狀態的傳輸需求,且能為CCTV和PIS等業務提供有效的傳輸通道。試驗段測試中城軌LTE系統受政務網干擾(在-60~-80xdBm之間)時性能會有所下降,但仍然能夠滿足綜合承載的傳輸需求。

5、結束語

20xx年8月,按照以上組網方案在環形道搭建LTE系統,成功進行LTE綜合承載軌道交通生產業務的測試,同時也驗證了LTE網絡設計的合理性。環形道組網方案為LTE在城市軌道交通的示範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可供軌道交通車地通信系統建設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