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應急預案範文十篇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 篇1

一、總則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十篇

1、編制目的

為及時發現、有效控制突發傳染病,規範突發傳染病發生後的報告、診治、調查和控制等應急處置技術,指導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的經濟發展。

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國家突發公共衞生時間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預案,制定本方案。

3、突發傳染病分類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共39種傳染病。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鈎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甲型H1N1流感。丙類傳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手足口病、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衞生行政部門決定並予以公佈。

4、適用範圍

本方案適用在我院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本預案所指突發傳染病是指某種傳染病在短時間內發生、波及範圍廣泛,出現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發病率遠遠超過常年發病率水平的情況。

包括以下情況:

1)、發生霍亂疫情及暴發疫情;

2)、乙類、丙類傳染病暴發或多例死亡;

3)、發生罕見或已消滅的傳染病;

4)、發生新發傳染病的疑似病例;

5)、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傳染病疫情,以及上級衞生行政部門臨時規定的疫情。

5、工作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快速反應,高效運轉。預防為主,羣防羣控。

二、應急處置的組織體系及職責

1、應急指揮機構

由院領導組成,負責對突發傳染病事件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作出處置突發傳染病事件的重大決策。指揮機構成員根據事件的性質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確定。

2、日常管理組織

由感染管理科負責對突發傳染病時間應急處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3、專家委員會

由傳染病學、臨牀醫學、流行病學、衞生管理、醫學檢驗等相關領域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組成。其主要職責是對突發傳染病事件的調查和採取的治療控制措施提出建議。

4、應急處理機構

臨牀科室負責病例(疫情)的診斷和報告,並開展臨牀救治。危重病人儘可能轉送具備治療條件的醫療機構或指定的醫療機構救治。及時進行網絡直報,並上報所在轄區內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同時,主動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事件的流行病學和衞生學調查、實驗室監測樣本的採集等工作,落實醫院內的.各項疾病預防控制措施;並按照可能的病因假設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積極搶救危重病例,儘可能減少併發症,降低病死率;一旦有明確的實驗室檢測結果,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做好病例尤其是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

三、監測、預警與報告

1、監測

感染管理科負責開展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日常監測工作。及時對突發傳染病事件的資料進行收集彙總、科學分析、綜合評估,早期發現突發傳染病事件的苗頭。

2、預警

上級衞生行政部門根據傳染病發生、流行趨勢的預測,及時發出傳染病預警,根據情況予以公佈報告。

3、報告

醫務人員接診具有相似臨牀症狀的突發傳染病患者時要及時報告感染控制科。感染管理科核實後向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應急指揮機構應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衞生行政部門或其指定的專業機構報告,同時進行網絡直報。報告的範圍和標準按【國家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要求】執行;報告的內容包括疫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受威脅人數、發病人數、死亡人數、年齡、性別和職業、發病的可能原因、採取的應急措施、現狀和趨勢、報告人的聯繫電話等。

四、應急響應和終止

1、應急響應的原則

突發傳染病應急處理要採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核實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發展。未發生突發傳染病的地方,採取必要的預防控制措施。同時,服從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統一指揮,支援突發傳染病疫情發生地的應急處理工作。

2、應急響應程序

1)、甲類傳染病的應急響應程序

專家委員會和應急處理機構負責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脱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書寫的病例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應妥善保管。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例記錄複印件一併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衞生行政部門規定。

2)、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的應急響應程序

專家委員會和應急處理機構應當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應急指揮機構和感染控制科負責聯絡和組織相關部門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的無害化處置。書寫的病例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應妥善保管。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例記錄複印件一併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衞生行政部門規定。

3)、應急處理人員的安全防護

要確保參與應急處理人員的安全。針對不同的突發傳染病,特別是一些重大突發傳染病,應急處理人員還應採取特殊的防護措施。 4)、應急響應的終止

突發傳染病疫情應急響應的終止需符合以下條件:突發傳染病時間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經過一段時間後無新的病例出現。特別重大突發傳染病事件由國務院衞生行政部門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分析討論證.

5)、成立傳染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院長

副組長:各副院長

成員:感染管理科科長醫政科科長護理部主任其他的部門的負責人科室的主任和護士長

6)、成立傳染病應急專家小組組長:業務院長

成員:感染管理科科長醫政科科長護理部主任科室的主任

附:

1、領導小組職責:領導全院傳染病應急處理工作;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制定、部署傳染病應急各項工作;宣佈啟動、終止應急預案;並向有關上級部門報告重大傳染病應急處理評估、總結報告。

2、專家組職責:對本院發生的重大傳染病進行診斷、救治;必要時可通過醫院邀請院外專家會診,協助救治。所做出的臨牀診斷報領導小組,經同意後上報衞生行政部門、疾控部門。

3、控感科職責:負責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導業務科室開展消毒隔離與個人防護工作,督查相關措施落實情況,並向領導小組提出有關措施整改意見,經同意後下達相關部門。負責醫院傳染病管理工作,根據領導小組做出的決定,在規定時間內報告,甲類及乙類甲類管理的疾病在2小時內上報衞生行政部門、疾控部門;乙類、丙類在24小時內上報。並做好相關健康教育工作。

4、醫政科職責:負責醫療救治,人員配備工作,積極實施傳染病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開展臨牀醫生的業務培訓工作;做好傳染病防治的技術儲備工作。

5、護理部職責:做好人員安排,落實領導小組做出的各項應急措施,積極配合專家組開展傳染病患者的救治工作。開展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

6、後勤保障職責各相關科室做好醫療藥械、消毒藥械、個人防護用品、交通、通訊、水電、生活以及用房等方面工作,以保障應急處理工作硬件條件的落實。

7、院辦公室職責:負責全院各科室協調工作,做好領導小組與各業務科室的承上啟下工作,負責對外聯繫,並受命於領導小組的決定,對外發布新聞。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 篇2

滅火及應急疏散預案

一、發生火災時,應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號碼,並告訴自己的姓名、場所名稱及所在位置火災性質,同時派人接消防車。

二、發生火災時,疏散時應按距着火點由近至遠的方法,引導顧客離開起火場所。

三、疏散時,影響人員傳授逃生方式,及時發現被困和疏散時受傷的人員,並對其進行救助。

四、義務消防隊員應利用所設置室內消火栓、滅火器進行滅火。

五、管理人員應向消防隊員仔細介紹本單位的內部結構,人員被困情況。

六、服從消防對火場指揮人員的指揮,協助消防隊進行救助,火場警戒等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每日必須檢查消防設施,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火栓等是否正常、靈敏。

二、檢查危險設備,如:電器設備的消防工作是否落實。

三、消防通道是否暢通、消防水源定時檢查。

四、適時進行消防培訓、掌握消防常識。

五、嚴謹存放易爆物品。

六、所有員工都會使用滅火器、會報火警“119”。

七、緊急出口無雜物堆放,保持暢通。

八、每晚值班人員認真填寫消防交接表,發現隱患及時解決。

消防安全組織機構

消防安全責任人:李賓

消防安全管理人:李國喜

消防安全防火員:楊恩禹、李寒

滅火及應急疏散預案

為了單位的消防安全,預防、撲救火災和應急疏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規定,以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羣死羣傷惡性火災。

一、指導思想

遵照“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把預防火災放在首位,樹立“天天都是消防日、人人都是消防員”的消防意識,自覺遵守消防法規,積極貫徹落實各項防火措施,切實做好撲救火災的各項準備工作,把防火和滅火有機結合起來,避免和減少因火災造成員工生命財產和國家財產的損失。

二、組織機構和職責

1、領導小組

醫院成立防火、滅火和應急疏散領導小組,李賓任組長,蘇景鳳為副組長,成員由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

2、主要職責

⑴疏散組平時負責消防工作的日常管理及安全檢查、培訓演練的具體工作,發生火災時指揮起火部位(門)做好人員和物資的疏散自救工作;滅火組平時負責全院義務消防隊(員)的學習、演練等具體工作,負責滅火器材、工具的保管使用和檢查登記,發生火災時開展滅火救護工作;後勤保障組負責車輛調配、道路暢通、電氣控制、水源保障、醫療救護等;警戒組在發生火災時設立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火場。

⑵協調配合到達火場的公安消防人員開展各項滅火行動。

⑶配合協助做好火災事故調查等善後工作。

三、報警和接警

1、報警

一旦發生火情,首先報警,每位員工都有報警義務。報警早、損失小,發現火警應急報院值班室,發現火災應急報“119”、“ “110”。報火警時要做到:

⑴沉着鎮定,不要掛錯電話,不延誤時間。

⑵講清起火地置、地點、樓層、部位及報警人的姓名、電話。

⑶講清燃燒的是什麼物質,起火位置、火勢大小、有無人員被困、消防車能否到達現場。

⑷報警後,應立即派人在路口等候,引導接應消防車進入火場滅火。

⑸報警後,應立即組織在場人員撲救火災、救助被困人員及疏散人員、物資。

2、義務隊接警

⑴值班人員接警後,應注意問明報警的有關情況,並及時向負責人、各組組長、義務消防隊(員)及火災部門領導報告。

⑵各組人員、義務消防隊(員)、火災部門領導及有關人員必須聞警而動,立即趕赴現場,切斷電源,維護秩序,組織人員撲救,並按照本預案的任務和要求,分工負責,密切配合,迅速開展救護工作。

⑶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保證通訊聯絡暢通。

四、初起火災的撲救程序和措施

1、查明情況

⑴起火部位,燃燒物的情況,火災範圍,火災蔓延路線及發展方向。

⑵是否有人被困,查清被困人員數量和所處位置及最佳疏散通道。

⑶有無爆炸及毒性物資,查清數量、存放地點及危險程度。

⑷查明貴重財物的數量,存放地點及受火勢威脅的程度。判斷是否要疏散和保護。

2、搶救人員

⑴發生火災時,如有人員被因,要立即組織消防及醫療力量搶救,應堅持救人第一,救人重於救火的原則。救人是火場上的首要任務。

⑵進入火場救人,要選擇最近、最安全的通道,如通道被堵塞可迅速破拆門窗或牆壁;遇有火場煙霧較濃、視線不清時,可以爬行前進,並採取呼喊、查看、細聽、觸摸等方法尋找被困人員。

⑶要注意在出入口通道、走廊、門窗邊、牀上牀下、牆角、櫥櫃、桌下等容易掩蔽的.地方發現人員。救人時應注意安全,進入火場要帶手電和繩子,可用濕毛巾捂嘴,防止中毒。可用棉被、毯子浸水後蓋在身上,防止灼傷。

⑷當搶救的正常通道被隔斷時,應利用安全繩、梯等將人救出。人員受傷,實施初期治理,並送往醫院搶救,杜絕因搶救不及時造成傷者死亡事件發生。

3、疏散物資

⑴火場疏散物資是減少火災損失,控制火勢,防止蔓延的有效方法。

⑵要及時疏散受火災威脅的易燃易爆物品,對不能移動的上述物品,要集中一部分水槍均勻地冷卻其外壁,降低其温度。

⑶要疏散重要文件、資料和貴重設備及物品等,並把疏散出來的物資集中存放到安全地點,指定專人看管,防止丟失、被竊或壞人乘機破壞。

4、人員、物資疏散後應在指定地點集中清點,並查明有關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

5、當消防隊趕到時,指揮人員應將現場情況及時向消防隊彙報,告知消防隊院內消防栓位置,配合消防隊實施滅火,確保對消防車輛供水,保證滅火的正常進行。

六、火災撲滅後要協助公安消防部門查清火災原因及後續事情的處理。

七、本預案每半年組織演練一次,演練後應及時總結、戰評。

八、本預案自發文之日起施行。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 篇3

一、停電處置預案

1、醫院應採取雙向供電及自備發電機組,一旦市政電力供應發生故障,則院內立即發電。

2、因供電設備故障造成停電,應及時組織人員搶修,將停電範圍控制到最小化。

3、後勤保障部與有關電力部門協調,停電前應事先通知我院電工班,做好自己發電準備。

4、臨牀科室常規備有照明用物,定期檢查,保持完好狀態。

5、接到通知後,立即做好停電準備。如有搶救患者使用電動力機器時,需找替代的方法。

6、突然停電後,立即尋找搶救患者機器運轉的動力方法,維持搶救工作,並開啟應急燈照明等;同時起動自發電源。

7、同供電部門聯繫,查詢停電原因及時間。

8、醫院自備發電機需經常注意保養及時檢修,保證隨時可以發電供臨牀急需。

9、如遇人員觸電或電起火應立即切斷電源;將觸電人員立即送往醫院搶救並撥打119火警電話。

二、組織措施:

1、報警:發生用電火災應立即向消防部門報警及向有關部門報案,並向科主任、醫院領導報告。並組織力量救人。

2、報警電話:

火警:119

救護:96120

辦公室:

保衞科值班室:

3、人員組織與分工:

當班電工:接市政停電通知後,應通知有關科室及人員,並做好自發電源準備。

班長:負責事故搶險及應急處理,安排人員救護傷員;組織發、送電。

科主任:現場總指揮。

電力技術員、維修工:協助科主任參與搶險。

其它人員:參與救人、保護事故現場。

警衞:負責警戒、維護秩序。

三、組織機構:

組長:翁冠裕

副組長:潘國偉黃國興

成員: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 篇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為依據,正確應對突發性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區域環境污染事故,確保事故發生時能快速有效的進行現場應急處理、處置,保證院區及周邊環境、居住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防止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特制定適合本院的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應急救援預案的指導思想:體現以人為本,一旦發生突發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二、應急預案適用範圍

本院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包括廢水、危險廢物事故排放等對河水造成污染、對當地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對院內員工或周圍居民的生命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環境污染事故。

本預案適用於在本院區範圍內人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廢水、廢氣、固廢(包括危險廢物)、破壞事件,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危急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故等。

三、危險辨實與評估醫院內如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從物質的屬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固廢。從事故的類型分主要有危險品泄露、火災、廢水事故排放、大氣事故排放等。最易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單位是化學品存儲區、廢水處理區等,是防範事故的重點區域。人的操作失誤、防護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場所的設備設施存在隱患是造成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四、指揮機構、職責和分工

(一)指揮機構

指揮機構:機構內含現場指揮機構,負責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指揮工作。

總指揮:吳有華 副總指:陳建平

成員:翁永建 段萍 張吉霞 範亞璽 廖旻 魏武 陳雪花 段曉琴 張俊娥 孫玉芬 牛紅育 趙悦彤 張七海

(二)指揮機構職責

負責“預案”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生重大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踐救援行動;向上級彙報、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三)成員分工

總指揮:組織指揮院區的應急救援。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衞、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負責現場醫療事故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工作。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其他人員:現場及有害物資擴散區域內的洗消、監測工作;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負責維持事故現場穩定,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五、風險防範措施

對已確定的危險目標,根據其可能導致事故的途徑,採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避免事故發生。各種預防措施必須建立責任制,落實到企業和各人。一旦發生情況時,盡力降低危害的程度。

(一)化學品制度的管理措施

1、儲於鋼瓶內的壓縮氣體、液化氣體或加壓溶解的氣體受熱膨脹,壓力升高,能使鋼瓶爆炸。

2、有些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相互接觸後會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燃燒爆炸。

3、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除具有爆炸性外,還具有易燃性、爆炸或中毒等事故。

(二)廢水事故排放的風險防範措施

本院污水處理站由專門管理人員進行溝通和解決。

1、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安全責任人。

2、實行安全生產檢查制度,並嚴格執行。

3、做好勞動保護具的放置和管理工作。

4、做好安全防護設施管理工作,持續進行安全生產和安全培訓。

六、事故應急措施

1、廢水事故排放應急措施:緊急停電時若出現廢水系統的供電模塊故障,單靠廢水調節池的調節容量來緩衝整個院區產生的廢水風險是很大的,利用備用的發電設備應急使用。

2、監測系統發現廢水水質異常;發現時必須加大對廢水排放口的監測頻率,及時查找事故發生原因並排除。

七、事故處置程序

一旦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應立即將事故情況上報後保部或環保中心。報告內容為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的簡要情況、污染源種類、數量、性質、傷亡人數等等。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已採取的應急措施等。

根據專項指揮部總指揮的指令,立即組建現場救援組明確成員及現場組長和副組長,並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組員接到命令後,立即趕到現場,根據污染源總類、數量、性質為事故處理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防止事故的擴大蔓延,防止二次危害的發生。要對現場的重要物資和設備等進行安全轉移。

(一)現場污染控制

1、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切斷污染源,隔離污染區,防止污染擴散。

2、及時通報和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人員並參與受危害人員的救治。

(二)現場調查與報告

1、污染事故現場勘察和技術調查取證。

2、環境監測:一般要求水污染在4小時內,氣污染在2小時內定性檢測出污染物的種類及其可能的危害。24小時內定量檢測出污染物的濃度、污染的程度和範圍,發出檢測報告,並採取污染跟蹤監測,直到污染事故處理完畢,污染警報消除。

八、現場保護

醫院內必須保護事故現場,參加救援搶救的每個人要嚴格保護事故現場,確因搶險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作出標誌、拍照、纖細記錄和繪製現場圖,並妥善保存現場主要痕跡、物證等。

九、應急保障

保證事故應急救援所需要經費充足、通信保障、物資保障、宣傳和培訓等。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培養一技術批訓練有素、有責任心的專業人士。

十、預案管理與更新

隨着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或者應急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應及時修改預案。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 篇5

1.臨牀科室發現在病區內短時間內發現多種症狀相同的病原菌感染的病例後,由感染監控管理小組成員負責報告感染辦,感染辦證實流行或爆發。對懷疑患有同類感染的病例進行確診,計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顯著高於該院或科室歷年醫院感染一般水平,則證實有流行或爆發。

2.查找感染源。對感染病人、接觸者、可疑傳染源環境、物品、醫護人員及陪護人員等進行病原學檢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對感染病人周圍人羣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

4.制定控制措施。包括對病人進行適當治療,進行正確的消毒滅菌處理,隔離病人,停止接受新病人,醫護人員自身防護,免疫接種或投藥等。

5.分析調查資料,對病例的科室分佈、人羣分佈和時間分佈進行描述。分析流行或爆發的原因,推測可能的傳染源、感染途徑或感染因素,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和採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綜合做出判斷。

6.寫出調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範措施。處理流程:臨牀科室發現感染病例一→報告感染辦一→感染辦核實流行或爆發一→報告院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一→同時查找感染源一隔離病人一→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一→制定控制措施一→分析調查資料一→寫出調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範措施。

醫院感染暴發的應急預案

1、臨牀科室發現在本病區內短時間發生3例或以上症狀相同的病原菌感染的病例時,應立即報告科主任同時報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到現場證實流行或爆發。對懷疑患有同類感染的病例進行確診,計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顯著高於該院或科室歷年醫院感染一般水平,則證實有流行或爆發。

2、與科室一起共同查找感染源。對感染病人、接觸者、可疑傳染源環境、物品、醫護人員及陪護人員等進行病原學檢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對感染病人周圍人羣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檢查。

4、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對病人進行規範治療,進行正確的消毒滅菌處理,隔離病人,停止接受新病人,醫護人員自身防護,免疫接種等。

5、分析調查資料,對病例的科室分佈、人羣分佈和時間分佈進行描述,分析流行或爆發的原因,推測可能的傳染源、感染途徑或感染因素,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和採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綜合做出判斷。

6、寫出調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範措施。

處理流程:臨牀科室發現感染病例暴發→報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核實流行或爆發→報告院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同時查找傳染源→隔離病人→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調查資料→寫出調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範措施。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 篇6

1.總則

1.1.目的

建立健全環保事故的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範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處理環保事故,維護正常的醫院運轉秩序。

1.2.範圍

本預案僅適用於xx醫院內污水處理站的所有環保、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

1.3.職責

xx醫院污水處理站負責全院區醫療廢水的處理、處理出水的水質分析(餘氯檢測等)及柵渣、污泥的處理,並負責處理各項環保、安全事故,是對此預案的主要執行者。

2.污水站概況

污水處理站位於xx醫院住院樓後面,xx醫院污物出口處,主要處理中心醫院院區的醫療污水(門診污水除外),污水站日處理污水量1500m3/d。

污水處理站主要處理工藝為:

污水處理工藝:醫療廢水→格柵→提升井→篩濾機→調節池→曝氣生物濾池→清水池→消毒池→達標排放

污泥處理工藝:污泥→污泥濃縮池→螺桿泵→絮凝反應池→帶式壓濾機→泥餅打包外運

污水站配備操作員工5人,主要負責污水處理設備操作、污泥處理和污水站處理出水的水質分析(餘氯檢測)。

污水站主要有毒有害化學藥品:鹽酸、氯酸鈉和二氧化氯。

污水站主要有毒有害氣體:鹽酸酸霧、二氧化氯氣體、甲烷、硫化氫等。

3.組織機構和職責

3.1.應急事故處理領導小組

該小組是應急事故處理的最高決策機構,制定應急事故處置方案,指揮應急事故處理保障隊伍及應急處置方案的實施,跟蹤事故的處理過程。

該小組由處理廠運行總監、設備工程師、工藝工程師、綜合管理員組成。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2.應急事故處理保障隊伍

根據應急事故處理領導小組的指揮,具體負責實施應急事故援救。該隊伍由綜合管理部、運行部、機修部、化驗室等相關人員組成。

3.3. 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負責制(修)定《中心醫院污水處理站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並組織訓練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污水站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佈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主管行政部門和事故現場周邊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指令;組織事故調查,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

3.4. 領導小組人員分工

1、組長:組織指揮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2、副組長:按照分工,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

3、成員:協助總指揮負責事故救援過程中的總協調工作;按中心醫院污水站內部預案規定負責突發事故的一般處置和應急救援有關工作。

4.應急事故處理程序

4.1.生產事故彙報處理制度

為了及時掌握污水處理站的安全生產情況,在發生事故時能迅速採取有力措施進行控制和處理,把事故的影響和損失減至最低,武漢市中心醫院污水處理站特制定生產事故彙報處理制度。

事故類別分為小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四類。

1、小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小於0.5萬元,或不影響正常運行的。

2、一般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小於2萬,大於或等於0.5萬,或者導致人員輕傷,或一天內能恢復正常運行的。

3、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小於5萬,大於或等於2萬,或者導致人員重傷,或三天內能恢復正常運行的。

4、特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大於5萬,或者導致人員死亡,或者三天以上無法正常運行的。

4.2.事故發生後的彙報

1、污水站內發生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值班人員應立即將事故簡況報告污水站負責人;

2、重大及特大事故:應在10分鐘內打電話向主管單位總部彙報,並在8小時內將事故詳情報告主管單位總部。如同時伴有人身傷亡,還須向本地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3、一般事故:應在24小時內將事故詳情報告主管單位總部。

4.3.事故的處理原則

1、污水站站長是事故現場負責人,帶領值班人員進行事故處理,應對事故處理正確、迅速、負責。

2、凡發生重大特大事故或傷亡事故,必須執行“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沒有制定防範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員工沒受教育不放過)原則,及時分析,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燃。

3、對發生工傷事故,除立即組織搶救外,必須保護好現場,並立即按規定逐級彙報。

4、對發生工傷事故或重大特大事故須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調查,分析原因,查清事故責任,擬定防範措施,結果以書面於15日之內上報。

5、對事故責任者(包括領導)應根據情節輕重,損失大小,認識態度,提出處理意見。

6、對因工負傷的職工家屬,要全力關懷,給予慰問,並按國家規定,做好善後處理工作。

7、事故處理時,不得進行交接班,如在交班時發生仍由交班人員負責處理,接班人員可在交班人員的要求下協助處理,告一段落後方可繼續交接班。

8、不論發生任何事故,在處理告一段落後應按規定及時向總部彙報。

4.4.後期處理

1、事故現場清理

事故發生地的後期現場清理,由站長組織專業隊伍實施,事故影響範圍較大、程度較嚴重的,由總部組織人員進行技術指導。

2、事故調查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由站長組織有關人員,會同總部職能部門進行內部過程評價和總結。主要包括:事故等級的判定是否正確;採取的重要處理措施與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保護公眾、保護環境的要求;各科室任務完成情況;出動應急隊伍的規模、儀器裝備的使用是否與任務相適應;發佈的公告及公眾信息的內容是否真實,時機是否得當,成功或失敗的典型事例;是否需要修訂事故應急處理方案;其他結論等。

4.5.保障措施

1、通信與信息保障

中心醫院污水站實行24小時工作值班,隨時做好處理突發事故的準備。建立健全值班制度。

2、組織落實、人員培訓

1)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着“專業對口、便於領導、便於集結和便於搶修”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要根據人員崗位變化隨時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

2)污水站常年實行24小時值班值崗制度,故其全體值班值崗人員為各類事故應急救援的第一突擊隊,做好事故現場的初期搶險搶修處置。

3)組織應急訓練和培訓。各級應急救援組織要按照專業分工每年要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訓練和演習,不斷提高組織、指揮和救援能力。

4)預案演習與維護

為了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實施事故搶險搶修,儘量減少由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傷亡,定期組織預案演習。應急救援人員按職責和專業分工每年進行1—2次的事故模擬演練,對全污水站職工進行經常性的事故救援常識教育,使大傢俱備自救、逃生和互助的能力。不斷提高指揮人員的指揮水平和應急救援組織的整體能力,主要提高以下幾種能力:

(1)檢查通信系統是否暢通無阻;

(2)演習搶險現場人員是否能快捷實施搶險;

(3)有關的搶險人員、器材能不能準確到位;

(4)能否及時有效控制事故進一步擴大。

5.突發事故預防

5.1.進、出水水質超標預防

對進水進行觀查,每天定時對進水水質比對,並做好記錄。

對污水站投入運行的提升井、調節池、曝氣生物濾池和消毒池的水樣進行仔細觀察,及時合理的調節運行工況,嚴禁超負荷運行;保證出水達標排放。

5.2.停電現場可能產生的事故預防

認真巡查配電櫃運行情況,對醫院提出的停電公告進行記錄及彙報,並在停電之前聯繫電工對站內設施進行依次停電,在供電後的恢復工作也採取依次恢復並巡查。

5.3.暴雨可能產生的事故預防

認真注意天氣變化及關注天氣預報,在暴雨天氣前對現場的物品進行收拾或加固,對外露的電氣設備進行保護,儘可能積水的部位進行檢查。

5.4.人員觸電預防

對污水站的配電、控制櫃設施進行保護,防止非專業人員自行進行操作,對外露供電線路進行保護,對可能觸電的設施張貼警示牌。

5.5.人員落水預防

遵守安生生產守則,對污水站的安全防護欄進行定期檢查,對加蓋除臭的檢查口進行關閉,對可能產生人員落水的位置定放好救生圈等設施。

5.6.人員中毒預防

遵守安生生產守則,對井下工作及除臭設施檢修時需做好抽風工作,並做好安全防護保護工作。

5.7.火災預防

遵守安生生產守則,對易燃易爆產品進行防護保護,對供電線路進行巡查,對消防設施進行定期檢查。

6.突發事故應急處理

6.1.進、出水水質超標應急預案

1、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對進水觀察,防止因進水水質超出設計處理範圍而造成事故。當發現進水水質嚴重超標時,應立即向管理人員彙報,並服從管理人員提出的要求對進水水質,工藝運行參數,出水水質數據進行分析,並對工藝運行參數進行及時調整。

2、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因檢查不周或失誤造成事故或設備異常產生的排放事故,應立即停止該設備的運行,並將此事彙報管理人員。

3、由污水站管理人員及時調整進水。

4、組織化驗人員對污水處理設備及設施的出水進行取樣化驗,並分析下步的處理措施。

5、及時合理的調節運行工況,嚴禁超負荷運行。

6、事故解決後,恢復正常處理狀態,並記錄。

6.2.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在污水站發生火災時,在崗員工應立即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就近原則運用滅火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撲滅火源;使用滅火器要注意以下要點:先拉開保險栓,操作者站在上風位置,側身作業,手按壓柄,距火點二米位置膠管對準火源掃射。

2、當火勢未能得到控制時,要立即通知污水站負責人。

3、當污水站負責人接到火警後,立即通知中心醫院警戒並迅速通知調集全中心醫院員工利用身邊的滅火器材趕到火災現場參加撲救,切斷污水站的電源,並且做好火災現場人員秩序維護和無關人員的疏散撤離工作。

4、當火災蔓延到非本污水站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時,在崗員工應立即報警——119,(報警人員應向消防部門詳細報告火災的現場情況,包括火場的單位名稱和具體位置、燃燒物資、人員圍困情況、聯繫電話和姓名等信息),並安排人員到路口接消防車,以便消防隊員把握火災情況和儘快抵達,採取相應的滅火措施,抓住救災時機。

5、消防隊到位後,組織員工疏散污水站周圍停放的車輛和醫院門口的障礙物,以確保救災現場的暢通和車輛用急。並組織污水站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待命。

6、火災撲滅後,負責人應立即清點污水站的人員和受損物資,儘快確定人員傷亡和物品損失情況並向總部彙報,做好詳細的記錄並存檔。

7、負責人做出事故調查報告,同時總結本次火災事件的教訓,在全體員工中實行安全事故的教育培訓,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6.3.停電應急預案

1、當出現突然停電時,值班人員應按下總設備停止按鈕,使設備處於備用狀態。

2、值班人員至現場將各設備調至停止狀態,並檢查各閥門井的開關狀態使此處於覆電後可正常生產。

3、及時聯繫瞭解停電原因及範圍,評估持續停電時間並彙報。

4、控制櫃供電線路故障的,查清原因,及時恢復供電

5、供電可以及時恢復的,則供電恢復後進入開工程序。

6、供電不能及時恢復的,則按照規定彙報至總部及武漢市環保局。

7、電網覆電對策

1)當配電櫃顯示來電後,由電工通知操作人員檢查各設備的關閉情況

2)確定污水站設備全部停後,電工打開配電櫃啟動主電路。

3)啟動主電路後再檢查一遍電路,確認無問題後,恢復各分部電路。

4)確認各分部電路無問題後按工藝運行要求依次開啟需運行的設備。

5)恢復供電15分鐘後再次巡檢全污水站設備,若無問題,則按生產操作規程操作。

6)電工送完電後,應巡檢全污水站設備。

7)操作人員將操作情況如實記錄。

6.4.暴雨造成事故應急預案

1、領導小組負責污水站預防暴雨工作的佈置、檢查等工作。負責落實污水站內設備設施的防護、排水防澇工作。負責人員安全防護設施的落實等工作。負責組織一支由員工組成的緊急搶險機動小組隨時待命,作為處理緊急事件的預備隊,由領導小組直接調遣。

2、檢查污水站內排水系統,防止堵塞及江水倒灌。檢查污水站內設備設施加護情況。

3、室外電氣設備加強防護,臨時電線應拆除或切斷電源。保持控制室、電纜溝內內幹潔,防止積水。

4、下暴雨時應減少巡視生物池次數,以免發生人身事故。

5、適當加大處理水量,確保中心醫院內醫療污水的排放。

6、緊急情況下可以開啟事故排放閥,待水量有所減小後應立即關閉。

6.5.二氧化氯發生器泄漏事故應急預案

1、事故危害及應急措施

1)二氧化氯發生器

(1)一般情況下,二氧化氯反應器在-0.114Mpa標準大氣壓力下運行,其氣相中ClO2的濃度控制在8%以下,使反應器的氣相空間減至最少,保證生成的ClO2在反應空間中停留時間小於1秒。同時反應系統採用兩段分級反應,即第一段反應中原料濃度較高,但控制温度較低,反應速度較慢;第二段反應中控制温度較高,但反應物料濃度較低,反應速度仍控制在較低範圍內。同時,設備關鍵部位設置2個安全閥,實現對運行過程的雙保險。另外,設備內部為負壓狀態,並有非常靈敏的防爆裝置,一旦設備出現正壓,即可通過防爆裝置泄壓。

設備間所有操作人員必須嚴守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並應安排專人定期巡視,定期檢查設備及階段性原料罐、泵、閥是否正常無損壞;設備出現異常,應立即停車,在排除故障、確保無誤後再重新開機。

(2)二氧化氯發生器產生事故的原因為操作失誤、設備失修、腐蝕或設備本身的原因等。可能產生容器破裂、閥門斷開或加藥管線破損而引起二氧化氯和原料泄漏,最嚴重是因反應速度控制不當導致壓力過大產生爆炸,氣體或原料擴散形成危害。

二氧化氯為黃綠色至桔紅色氣體,沸點11°C,冰點-59°C,易溶於水,飽和溶解量為2900ml/L。二氧化氯為強氧化劑,其毒性及對人體的危害性遠低於常用消毒劑氯氣,在吸入高濃度氣體時可引起咳嗽,並損害呼吸道粘膜,但不造成致命傷害。當密閉空間內二氧化氯含量達到10%時,形成易爆氣體。其危害因季節、風向等因素的不同,波及範圍也不一樣。

(3)應急處置

如遇突發停水或停電,發生器中的殘餘氣體可通過設備安全通道自動進入過濾器,與過濾器中配置的亞硫酸鈉溶液發生中和反應。

如果出現二氧化氯微量泄漏,可通過餘氯監測及自動報警系統、崗位操作人員巡檢等方式及時發現,並按要求迅速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排查和處置,可以避免事故範圍擴大,減少環境污染。

如果出現反應容器開裂或閥門斷開,出現大量泄露,自動報警系統或值班人員雖然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和處置,可能造成人員傷害,並波及廠區周邊範圍。值班人員應迅速配戴呼吸器,並立即切斷原料罐閥門、打開設備間通風系統,在通風20分鐘後用水大量沖洗設備間;水廠應確定職工緊急疏散點,由一名負責人負責組織,按照指揮部的指令,隨時參加救援工作。

如果出現二氧化氯發生器意外爆炸,應按以下原則處置:

a、水廠應將爆炸泄漏程度及危害範圍報水廠運行中心,由中心決定如何進行處置。中心根據事故狀態,授權水廠負責人組織應急救援隊伍展開救援工作。

b、如引發火災或人身傷害,應及時撥打119、120報警電話,並立即啟用消防器材進行滅火,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和送醫。

2)鹽酸

(1)工業用鹽酸濃度30%,為無色或微黃色發煙液體,強酸性腐蝕品,有刺鼻的酸味。不燃無爆炸,但與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時,產生氫氣,有爆燃可能;與鹼發生中和反應,也可用大量水稀釋。

儲存時應置於陰涼、通風倉間內,與其他物品分開存放,不可混儲混運,並注意防止包裝或容器損壞。

(2)鹽酸泄露後,接觸其蒸氣或煙霧可引起急性中毒,眼和皮膚接觸可致灼傷。

(3)應急處置

如果鹽酸出現泄露,應迅速將污染區人員撤離至安全區,並對現場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應急處置人員應配戴呼吸器和防護服進入現場,不能直接接觸泄露物,儘可能切斷泄露源。在出現少量泄露時,可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用水大量沖洗。在出現大量泄露時,應迅速報水廠運行中心,由中心決定如何進行處置;中心根據事故狀態,授權水廠負責人組織應急救援隊伍立即展開救援工作;如果自身力量難以完成救援工作或救援時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人員傷害時,由水廠向當地政府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救援。

現場人員皮膚接觸泄露物時,應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眼睛接觸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15分鐘以上;呼吸道吸入時,應迅速脱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應給氧並及時就醫;誤服時應立即用清水漱口,給服牛奶或蛋清並就醫。

3)氯酸鈉

(1)氯酸鈉無色無臭,強氧化劑,不燃,受強熱或與強酸接觸時可能發生爆炸,與還原劑、有機物、易燃物等混合時,急劇加熱可能發生爆炸。

儲存時應置於陰涼、通風倉間內,並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容器應密封,與其他物品分開存放,禁止震動、撞擊和磨擦。

(2)氯酸鈉對呼吸道、眼及皮膚有刺激性,可經皮膚吸收。吸入或食入時可致急性中毒,引起臟器操作或發生窒息。

(3)應急處置

如果氯酸鈉出現泄露,應迅速將污染區人員撤離至安全區,並對現場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應急處置人員應配戴呼吸器和一般工作服進入現場,但不能直接接觸泄露物,儘可能切斷泄露源。在出現少量泄露時,應避免揚塵,可用潔淨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淨、有蓋的容器中。在出現大量泄露時,應迅速報水廠運行中心,由中心決定如何進行處置;中心根據事故狀態,命令水廠負責人組織應急救援隊伍立即展開救援工作;如果自身力量難以完成救援工作或救援時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人員傷害時,由水廠向當地政府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總指揮發布啟動應急救援指令,進行救援。

現場人員皮膚接觸泄露物時,應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眼睛接觸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並就醫;呼吸道吸入時,應迅速脱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應給氧並及時就醫;誤服時應立即大量飲水,催吐就醫。

2、現場救援

1)出現泄露或爆炸事故後,現場人員應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至上風向500米外,應急處置人員配戴呼吸器及防護服,進入事故點切斷原料罐閥門及所有電源開關,用水噴淋和沖洗,待濃度降低至安全排放標準後,進行強制通風。

2)外部救援人員到達後,電力維修組應全力做好協調配合工作,詳盡地提供出爆炸點的基本情況,以便救援人員做出快速判斷,制訂、實施救助方案。消防救護人員佩戴好呼吸器,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將中毒人員脱離現場,同時由消防隊員協助現場人員進行緊急處理,防止二氧化氯大面積擴散。處在下風向區域內職工立即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或以濕毛巾、口罩等物品捂口鼻,到集結地點,按統一安排,協助搶險搶修隊進行工作。

3)搶救疏散組在120急救人員未到達前,應根據現場人員中毒情況,對嚴重的中毒者,要設法迅速將其移至空氣新鮮處;如果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術;霧化吸入5%碳酸氫鈉溶液;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洗眼、鼻和口;對粘膜皮膚損傷者,應及時用大量清水沖洗患處等治療措施,以贏得最佳的救護治療時間。待120急救人員到達後,積極協助配合救護人員做好搶救工作,提供詳細的病人資料,重傷員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4)運行工藝組應根據當時風向、風速,判斷污染氣體擴散的方向和速度,進行監測儘快查明污染氣體的濃度和擴散情況,將監測結果及時報告指揮部;安全警戒組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居民羣眾撤離,電力維修組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面的擴大,將環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時根據現場情況,及時向環境保護部門報告。

5)安全警戒組按指揮部指定地點集結人員,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並加強警戒和巡迴檢查,阻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當泄露物擴散波及周邊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按指揮部的要求安全疏散、撤離,同時周邊由交警進行管制。

6)電力維修組根據指揮部的指令,對泄露漏點進行搶修。無法搶修時,撥打119報警電話,配合專業消防人員進行有效處置。

7)當事故得到控制,電力維修組對設備系統進行詳細檢查,確認事故隱患已消除,總指揮根據環境監測組的監測結果,發佈救援隊伍撤離現場,恢復生產,解除交通管制的指令。

8)在出現污染氣體大量泄漏時,安全警戒組應組織職工及周邊羣眾,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按逆風方向撤離。

3、安全設施、防護用品及用具

1)安全設施:二氧化氯設備間安裝有二氧化氯泄漏報警裝置,出現泄漏,能夠及時報警;同時在設備間距地面300-500mm處安裝2台能對流的排風扇,控制開關應遠離設備間並易於操作,一旦出現一般性泄漏,能夠及時抽排以確保安全。

2)設備配置用品:水廠設備間應常備過濾器用亞硫酸鈉,常備量為25kg,每次投加量100-200g,定期調配更換或在過濾器中發生中和反應後隨時更換。

3)防護用品和用具:水廠備多套過濾式防毒面具,同時崗位職工還按規定發放了口罩、橡膠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正常情況下完全能夠滿足生產操作、維護維修的需要,防護工具保持完好,可隨時使用。除此之外,按規定二氧化氯發生器還常備一定數量的專用扳手、活動扳手、密封帶、易熔塞、橡膠墊、10%氨水等搶修器材,以備需要。

4、人員疏散

依據事故的危害程度和範圍,根據指揮部的指令安全警戒組按職責分工,組織人員疏散。

5、注意事項

1)物資供應組做好物資器材的準備。如必要的指揮通訊、報警、消防、搶險搶修等器材和交通工具,並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於良好狀態。

2)毒氣污染區人員撤離現場的注意事項:

(1)做好防護再撤離。污染區人員撤離前應戴好合適的防毒面具,同時穿好防護服或雨衣(大外套),儘可能少地將皮膚暴露在污染空氣中。

(2)迅速判明事故當時風向,向上風撤離。

(3)掌握一些簡單的防護方法。在氣體泄漏而無防護器具時,用濕手巾等物捂住口鼻,撤離氣體污染區域。

3)救援人員進入污染區域及實施救援的注意事項:

(1)救援人員進入污染區域前,必須清楚瞭解污染區域的設備分佈、有無爆炸和火災的危險、毒氣的濃度等,佩帶好防護器材,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

(2)避免單獨行動,應至少2—3人一起行動,以便互相照應,救護器材應具有防爆功能。

4)開展現場急救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1)做好自身防護。搶救疏散組在救護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風向的變化,及時做好現場急救醫療點的轉移及傷員的救護工作。

(2)分工合作。當事故現場有較多傷員的情況下,搶救疏散組應分工合作,職責明確,團結協作。

(3)急救處理程序化。為了避免現場救治工作雜亂無章,醫務人員應事先設計好有毒氣體泄漏時所應採取的現場急救程序。

(4)注意防護好傷員眼睛。在為傷員作醫療處置過程中,儘可能地保護好傷病員的'眼睛,切記不要遺漏對眼睛的檢查和處理。

(5)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温,復温的方法是採用40—42℃恆温熱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6)處理污染物時,要注意對傷病員污染衣物的處理,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特別是對某些毒物中毒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時,要謹防救援人員中毒,一般不宜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7)交接手續完備。對現場急救處理後的傷病員,應做到一人一卡,將基本情況初步診斷、處理措施記錄在卡上,並掛在傷病員的胸前或手腕上,便於識別及下一步的診治,移交傷病員時要手續完備。

(8)做好登記統計工作。應做好現場急救工作的統計工作,做到資料準確、數據準確,為日後總結經驗教訓積累第一手資料。

5)轉送傷員的注意事項

(1)合理安排車輛。在救護車輛不夠用的情況下,對危重傷病員應在有醫療監護的情況下,安排救護車轉送,對輕度傷病員可安排大型客車集體轉送。

(2)合理選送醫院。轉送醫院時,應根據傷病員的情況以及附近醫院的技術力量和特點有針對性地轉送,避免再次轉院。但是必須注意避免發生一味追求高標準的醫療條件而延誤傷病員的搶救時機。

7.人員傷亡應急預案

7.1.中毒現場應急預案

1、救護者應做好個人防護,帶好防毒面具,穿好防護衣;

2、切斷毒物來源;

3、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繼續侵入人體,應儘快將中毒人員脱離現場,移至新鮮空氣處,鬆解患者頸、胸部鈕釦和腰帶,以保持呼吸暢通,同時要注意呆暖和保持安靜,嚴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狀態和循環狀態等。

4、儘快制止工業毒物繼續進入體內,並設法排除已注入人體內的毒物,消除和中和進入體內的毒物作用。

5、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襪、手套等,立即徹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膚,沖洗時間要求15—30分鐘,如毒物系水溶性,現場無中和劑,可用大量水沖洗,遇水能反應的則先用乾布或其他能吸收液體的東西抹去粘染物,再用水沖洗,對粘稠的毒物(如有機磷農藥)可用大量肥皂水沖洗,尤其注意皮膚皺摺,毛髮和指甲內的污染,較大面積沖洗,要注意防止着涼、感冒。

6、毒物經口引起人體急性中毒,可用催吐和洗胃法。

7、促進生命器管功能恢復,可用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壓法。

7.2.觸電救護應急預案

1、觸電對人體的危害

電傷:指電流對人體外部造成局部傷害,如電流引起人體外部的燒傷;電擊傷: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破壞人體心臟,肺部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動作,及至危及生命;電損傷人體的變化:細胞內離子失衡,導致肌肉收縮、麻木,在高電壓下肌肉強烈收縮,組織發生病理性變化;臨牀表現:全身情況:神志清楚,機體抽搐麻木,有電灼傷;神志不清楚,休克狀態,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況,電弧灼、焦化、碳化。

2、觸電急救

1)緊急處置:迅速拉開電源,使觸電者迅速脱離觸電狀態;

2)就地搶救:輕微觸電者:神志清楚,觸電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應使觸電者應地安靜、舒適地躺下來,並注意觀察;中度觸電者:有知覺且呼吸和心臟跳動還正常,瞳孔不放光,對光反應存在,血壓無明顯變化,此時,應使觸電者平卧,四周不要圍人,使空氣流通,衣服解開,以利呼吸;重度觸電者:觸電者有假死現象。呼吸時快時慢,長短不一,深度不等,貼心聽不到心音,用手摸不到脈膊,證明心臟停止跳動,此時應馬上不停地進行人工呼吸及胸外人工擠壓,搶救工作不能間斷,動作應準確無誤。

3)觸電急救法:可採用人工呼吸與心臟復甦方法。

7.3.燒傷救護應急預案

熱力燒傷包括火、開水、蒸汽、電弧等。化學灼傷一般是強酸或鹼等。

1、對人體的危害:皮膚或皮下組織燒壞,嚴重時導致死亡。

2、化學灼傷分類:淺一度(紅斑);淺二度(水泡型);深二度;

3、燒傷的急救

1)迅速移去熱力對身體的傷害,採取用水冷卻表面的方法。若是強酸或鹼等化學灼傷,應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

2)用濕紗布包好創面;

3)燒傷嚴重,可採取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法;

注意:燒傷病人應儘量不喝水或喝少許鹽水,注意創面保護。

7.4.溺水搶救應急預案

1、當溺水者被救上岸後,道德應保持其呼吸道的通暢,應讓溺水者俯卧,用一小木凳或枕頭等墊在其腹部,使其頭朝下,搶救者壓其背部,將體內的水從口鼻排出,但要注意控水時間不可太長。

2、用手指伸入溺水者口腔內探查,迅速清除口鼻異物或嘔吐物。

3、如果溺水者神志清楚,輕聲呻吟,面色潮紅或蒼白,呼吸心跳豐碩,可不必進行特殊處理,直接送醫院檢查即可。

4、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甚至瞳孔散大,則必須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越早進行,效果越好。

5、溺水者清醒後,可給其服茶、糖姜水等熱飲料。

7.5.高温中暑應急預案

1、烈日直射頭部,環境温度過高,飲水過少或出漢過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現象,其症狀一般為噁心、嘔吐、胸悶、眩暈、嗜睡、虛脱,嚴重時抽搐、驚厥甚至昏迷。

2、應立即將病員從高温或日曬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用冷水擦浴,濕毛巾覆蓋身體,電扇吹風,或在頭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並及時給病人口服鹽水。嚴重者送醫院治療。

7.6.硫化氫中毒應急預案

1、硫化氫中毒搶救

救護人員趕到現場,搶救順序如下:

1)迅速開放通風裝置及軸流風扇對現場送風,同時進行硫化氫濃度測量監查,如果濃度在30PPM以下(不含30PPM)可採用戴好3M-6200型防毒面具進行搶救,如果濃度在30PPM以上時(含30PPM)應用佩戴隔離式防毒衣進入現場進行搶救,嚴禁在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進入事故現場。

2)在以上搶救的同時,必須用紅白帶對事故現場進行隔離,嚴禁非搶救人員進入工作區域內,防止事故擴大。同時通知醫務人員前來搶救及向上級彙報情況。救護電話120。

3)搶救方法:

應及時將中毒者移至新鮮空氣處,用氧氣袋進行吸氧氣和人工呼吸。口對口人工呼吸要防止中毒者的毒氣(以防搶救者中毒),並及時送醫院搶救,告知硫化氫中毒,在送醫院途中不應放棄搶救工作。

2、硫化氫濃度嚴重超標處置方法

1)當硫化氫氣體測試儀報警時,必須迅速組織施工人員撤離現場,停止一切作業,同時,開放通風裝置及軸流風扇進行換氣,降低硫化氫氣體濃度。

2)對現場採用紅白帶進行現場隔離,掛上警告牌,嚴警一切人員進入現場,以及採用硫化氫測試儀進行監查。(要求每天進行4次監查,並做好記錄)。

3)把現場情況及硫化氫濃度情況及時向領導報告。

注意:轉送傷病員注意事項

1、合理安排車輛

1)對危重病員應在有醫療監護下安排急救型救護車轉送。

2)中度傷病員安排普通型救護車轉送。

3)對輕度傷病員可安排客車或貨車轉送。

2、合理選送醫院

轉送傷病員時,應根據傷病員的情況以及附近醫療機構的技術力量和特點有針對性地轉送,避免再度轉院。

1)如一氧化碳、硫化氫中毒病人宜就近轉送有高壓氧艙的醫院。

2)如顱腦外傷的病人儘可能轉送有顱腦外科的醫院。

3)如燒傷嚴重的病員儘可能轉送有治療燒傷力量的醫院。

必須注意避免發生一味追求醫院條件而延誤搶救時機。

相關應急電話:

中心醫院內部報警:火警:119

醫療救護:120匪警:110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 篇7

第一條工作組的構成及其職責

一、工作組的構成

組長:保衞處處長

副組長:保衞處副處長

保衞組下設應急小分隊:由治安辦公室(12人)、消防控制室(12人)、保安隊(46人)以及後勤值班等工作人員組成。

二、工作組職責

1.當火災事故發生時,及時啟動火災和疏散事故應急預案;

2.服從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妥善處置現場各種情況;

3.組織撲救初起火災、控制災情;

4.負責火災事故現場的秩序,保護現場,配合公安機關偵破工作;

5.及時與指揮中心聯繫,完成指揮部的命令、任務;

6.保護財務、檔案、貴重物資;

7.協助做好災後的恢復醫療(就診)秩序及相關工作。

第二條報警和接警

一、報警

當某一部位發生火險事故時,第一發現人應立即撥打院內火警電話(電話6119)或報告治安辦公室(電話:6784)。不可控火災直接撥打119進行報警。

報告內容:發生火險的具體部位(科室)、燃燒物質、樓名樓層、房間及報告人。

某一部位發生火險事故時,有消防手動報警按鈕的部位,應立即啟動按鈕報警。

二、接警

消防控制室或治安辦公室接到電話報警時,應立即攜帶工具(對講機、防毒面罩、破拆工具等器材)趕往現場,處置現場情況。

消防控制室接到火災自動報警後:

1、應立即攜帶工具(對講機、防毒面罩、破拆工具等器材)趕往現場確認火情,並將現場情況反饋中心控制室。

2、消防控制室人員前往現場的同時,應向報警部位進行核實,核實後通知趕往現場的人員。

3、消防控制室人員前往現場的同時,應立即通知治安辦公室(電話:6784),治安辦公室人員到達現場後負責組織、處置現場情況。

消防控制室接到火警後,留守人員應將監控畫面切換到發生火險的區域進行實時監看。

第三條火災處置程序

一、可控火災:發現火災應立即利用現場滅火器實施滅火撲救,並通知消防控制室、治安辦公室和總值班人員(夜間)。

二、不可控火災: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一)發生火災部位的人員,發現火災應立即呼救並撥打“119”電話報警,起火部位現場人員應在1分鐘內形成第一滅火應急力量,採取如下措施:

1.立即摁下消防報警按鈕或撥打電話通知消防控制室、治安辦公室或總值班人員(夜間)。

2.利用現場消火栓、滅火器等設施器材實施滅火撲救。

3.現場員工迅速引導人員疏散。

(二)消防控制室、治安辦公室接到報警後,應在3分鐘內形成第二滅火應急力量,採取如下措施:

1.立即通知保衞處和院總值班(夜間)。總值班人員負責報告醫院負責人。

(1)保衞處、行政總值班立即到達現場,瞭解火勢情況。如果火勢不可控制,且有發展趨勢,應立即組成臨時指揮部,行使指揮中心權利,果斷下達相應命令。及時通知總指揮、副總指揮以及指揮中心成員到達指揮中心。

(2)通知物資保障組(水暖組、電工室、氧氣站)做好啟動消防泵、切斷電源、氧氣的準備,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局部停止供電、供氧;通知疏散組,做好疏散準備;通知救護組,做好救護準備。

2.醫院負責人到達現場迅速展開指揮,召集各行動小組按程序實施火災撲救、人員疏散、物資搶險等。

(1)通訊聯絡組通知員工趕赴火場,並與公安消防隊保持聯絡,向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的指令下達有關員工。

(2)滅火行動組根據火災情況集中滅火器,利用消火栓撲救初起火災。

(3)疏散引導組引導現場人員疏散。

(4)安全救護組負責協助搶救、護送受傷人員。

(5)現場警戒組組織相關人員維護火場秩序。

3.傳達室(夜間警衞班)打開醫院大門,疏通消防車通道,接應消防車到達火災區域。

4.消防控制室接到命令後,開啟事故廣播進行疏散,疏散時要有序進行疏散引導(疏散順序見疏散預案)。

5.消防隊到達後,聽從消防隊的指揮並根據消防隊的要求進行各項工作以及物資的保證。

6.消防隊到達後,應急小分隊協助救護組、疏散組、物資保障組的工作。

7.滅火後的現場由保衞處、治安辦、保安隊進行現場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加強現場巡邏,防止死灰復燃。

8.維護治安秩序,看管好物資,防止發生盜搶事件。

9.應急小分隊人員負責清理現場消防器材。

第四條報告程序、方式、時限、責任人

1.當發生火險或火災事故時,應當立即向消防控制室報警,火警電話:6119(自然災害事故及其他事故向治安辦公室報警,報警電話:6784),消防控制室、治安辦公室接警後,立即到達現場進行處置,處置後將情況上報保衞處。

2.發生不可控制火災或自然災害事故及其他事故,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按照預案的處置程序實施。並立即報告保衞處和行政總值班,不得不報、遲報、瞞報。

3.保衞處和行政總值班接報後應立即向總指揮報告。

4.指揮中心向上級主管機關報告。

5.事故處理完畢2小時內,由治安辦公室帶班負責人書面將情況報告保衞處。

6.由保衞處向總指揮報告。

第五條通訊保障

當災害事故發生時,要利用現有內線電話、市話網、無線對講手機進行報警、指揮、通知和聯絡。

1.當災害事故發生時,無線對講手台統一使用“1”頻道。

2.治安辦公室、中心控制室人員前往事故現場必須攜帶無線對講手台,以便聯絡及溝通。

3.無線對講手機7部,分別配發總指揮:院長、書記、院總值班帶班人各一台;副總指揮:各項工作主管副院長、副書記各一台;指揮中心成員:院辦公室主任、總務處處長、醫務部主任、護理部主任各一台,日常自行保管,每月進行一次充電,保證電量充足,當災害事故發生時,保證正常使用。

第六條特別注意事項

1.火災初起階段,在6分鐘內,燃燒面積不大,煙和氣體對流速度比較緩慢,火焰温度在400C0以下,燃燒釋放出的輻射熱較弱,臨場灼熱感不強,火勢蔓延速度比較慢,一般僅限於起火部位空間範圍內。因此,第一發現人應立即組織現場人員,迅速集中使用滅火器,對火源的根部進行撲打,必須將初起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

2.迅速將現場的易燃易爆物品移出火場。

3.關閉氧氣、煤氣截門,切斷着火部位電源(由總務處相關人員操作)。

4.使用滅火器時避免無效操作、違規操作,防止火勢蔓延;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防止凍傷和窒息。

5.使用消火栓滅火時,必須先切斷電源;啟用消火栓的同時應按下遠程啟泵按鈕,或通知設備物資保障組開啟水泵。

6.如果火勢較大應啟用多路消火栓進行滅火。

7.有可能時,儘量搶救貴重精密儀器以及資料。

8.發生火災時禁止乘坐電梯。

9.指揮中心使用無線對講機向各組下達命令時,沒有被呼叫到的人員,不準應答;被呼叫到的人員應立即回覆“我是”;在沒有聽清楚事項時,應要求對方重複一邊,命令下達和回答完畢時應有結束語“完畢”。

注:

1、火災處置程序流程線

2、實施情況信息反饋

3、消防隊到達現場後,應急小分隊、搶險隊協助消防隊工作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 篇8

一、書記、院長職責

負責指揮醫院職工進行滅火救人工作。

1.接到發生火災報告後,立即趕赴着火樓層和地點,組織指揮

滅火救人的工作;

2.組織人員偵察、掌握火勢發展情況,及時召集滅火力量;

3、根據救人、滅火的需要,確定人員疏散和報告公安消防支隊;

4、向各科室明確佈置救人、疏散物資和滅火、供水任務,檢查

執行情況;

5.公安消防支隊到達火場後,要及時向火場總指揮報告情況,服從統一指揮,按照統一部署,帶領職工貫徹執行。

二、保衞科科長職責

保衞科科長及保衞科工作人員在撲救火災工作中,要當好醫院領導的參謀,根據醫院領導的指示,負責具體工作。

1.組織力量嚴密監視火勢的發展,及時向醫院領導報告火場變

化情況,提出相應的對策;

2.按照醫院領導的指示,向科室、班組傳達滅火戰鬥任務,並

不斷檢查執行情況;

3.組織火場警戒工作;

4.組織現場救護工作。

三、消防監控室值班人員職責

1、自動報警顯示火警信號後,立即通知醫院總值班,由總值班通知書記、院長,同時通知起火科室領導和工作人員前往着火部位觀察火勢情況;

2、火災確認後,通知各值班科室負責人;

3、根據書記、院長的指示,執行通報程序,向各部門和有關人員通報並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火警電話119);

4、堅守工作崗位,保持火災現場與消防監控室之間通訊聯絡,及時向書記、院長彙報火災現場情況,傳達領導指示;

5、檢查通訊設備,保持聯絡暢通;

6、做好值班記錄。

四、總務科科長職責

1、保證供水、供電不間斷;

2、根據火場需要,及時組織電工服務服從滅火現場安全用電;

3、組織重要設備和物資的保護、疏散工作。

五、各科室科主任職責

當責任區域發生火警時,組織指揮本部門職工進行滅火救人工作,當其它區域發生火災接到支援指示,帶領本科室職工攜帶滅火搶救器材赴現場協同作戰。

1、密切觀察火災現場,及時採取救人、滅火和保護、疏散物資的措施;

2、向科室人員和支援人員佈置戰鬥任務,檢查執行情況,根據火場情況,及時調整滅火力量;

3、組織好病人疏散工作,核對疏散人員與住院病人及工作人員是否相符;

4、搶救貴重儀器設備;

5、及時向領導報告火場情況。

六、護士長職責

1、當發現火災和接到火災信息後,立即攜帶滅火器到着火部位觀察,及時撲滅火災;

2、確定着火後,立即報告消防監控室,明確地向工作人員分配任務,撲救火災,疏散病人,積極搶救傷員;

3、組織工作人員引導、護送病人有秩序地從疏散通道疏散,將病人疏散至安全區,逐房檢查,認真核實疏散人員與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員是否相符;

4、接待、安置好從上層疏散下來的`人員;

5、搞好協同作戰,組織相適應的滅火器材,支援別的科室滅火;

6、當火災現場發生緊急情況來不及請示時,立即採取相應措施,後報告醫院領導。

七、醫務人員的職責

1、堅守工作崗位,服從指揮,明確自己和本科室的戰鬥任務,堅決執行科主任、護士長的命令;

2、當發現火災和接到火災信息後,科主任、護士長不在場時,應主動攜帶滅火器材趕赴着火部位,及時撲救火災;

3、組織人員疏散,在接警鈴通報後,必須逐房檢查,勸導病人和工作人員離開着火地點,若遇有被煙燻倒或酒醉者,應將其搶救至安全區;

4、組織人員疏散時應做好保護工作,穩定病人情緒,防止輕生、自殺、自傷事故發生;

5、在救火過程中,要正確使用和愛護消防器材,注意安全。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 篇9

醫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第一節總則

一、依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實施辦法》以及河北省相關文件、條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預案。

二、突發事件是指:

1、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即: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2、突發災害性事件及社會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飛行事故、重大社會治安事件等。

三、當發生上述所列突發事件時,醫務科、總值班必須於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甄別,由主管醫療副院長以及醫務科根據事件的性質,涉及的人員數量,所需調用醫療救治和防護設備、藥品、醫療器械等物資的情況向總指揮提出啟動本預案的建議,由總指揮宣佈本預案的啟動。

四、科室、部門應參照本預案制定本科室、部門的相應措施,並有培訓、檢查落實情況的記錄。

五、處置突發事件過程中,堅持病案書寫及管理制度;堅持三級查房制度:堅持會診制度等保障醫療安全的各項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

第二節人員準備

一、各臨牀科室主任、護士長、急診科人員全天候準備人員,建立有效的通訊網絡,隨時準備應付突發事件。

二、夜間各科值班人員隨時準各聽從院總值班調遣。

三、醫院根據突發事件的臨牀特點隨時組成具有明顯專業特點的專案組,安排專業人員承擔主檢醫師工作,指導臨牀工作。

四、科教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全院臨牀、醫技科室應急措施的人員培訓。

五、全院各部門主任,負責將《應急預案》灌輸至本部門內的每一位職工(包括臨時工),並定期進行演練。

六、指揮中心及醫務科接到需派出醫療隊任務時,白夭由科室主任根據要求迅速做出人員安排,報醫務科組隊;夜間由院總值班根據專業需求從值班醫生中選派,並通知當事科室主任進行人員補充。

七、總務科全面負責外出醫療隊的生活支援、醫務科全面負責外出醫療隊的業務支持。

第三節報告制度

一、任何部門及個人對突發事件必須立即據實報告醫務科或院總值班,不得隱瞞、緩報、謊報告內容包括:

1、病、傷人員數量。

2、病傷情況。

3、參與救治科室。

二、醫務科或院總值班根據職責迅速向主管院長彙報。

1、突發事件的性質。

2、病、傷人員數量及病、傷狀況。

3、參與救治科室。

4、需要調用的人員、藥品及設備。

三、主管院長親自或委託醫務科按照程序向上級醫療衞生行政部門報告。

四、醫務科定期向全院通報疫情。

五、醫院指派醫務科專人負責突發事件或疫情,上報保衞科負責向公安部門提供所需信息;任何部門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向外界散佈有關突發事件的信息。

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需立即報告醫務科或院總值班:

1、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

2、發現甲類傳染病(霍亂、鼠疫)和乙類傳染病中SARS、AIDS、炭疽的患者、病源攜帶者以及疑似病人。

3、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事件。

4、發生或可能發現原因不明的羣體性疾病(發生人數)。

5、發生劇毒物品、放射源物品丟失。

6、接診重大意外事故、知名人士、外籍及境外人員、保健對象、大型活動的特殊情況、飛行事故、重大社會治安事件羣體患者。

第四節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主要責任科室:

醫務科、護理部、門診、急診、臨牀科室、放射科、檢驗科。

二、各責任科室定期組織全體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演練;並儲備一定數量的所需防護用品。

三、傳染病預警機制

1、全院及各部門,為了落實“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必須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

2、預警分級

①三級預警:外地出現疫情,本市無新病例或疑似病例在保證正常醫療秩序的前提下,由醫務科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採購中心及總務科提供必要的物資儲備。

②二級預警:本市出現疫情,本院接診疑似或確診病例,未開放隔離區時,做好全面啟動應急預案的準備,加強消毒隔離制度的監督指導和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措施的落實,保證醫療工作的正常進行。

③一級預警:全面啟動本預案,開放隔離區,整合醫療資源,停止探視。

四、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後,各責任科室人員必須時刻堅守崗位,並準備後備梯隊人員,服從院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

五、強調各科協同,局部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

六、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常規。保證病歷資料的科學性及完整性。

七、設置警戒線,所有參加救治的人員均有義務阻止無關人員進入救治區域,並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員離開。

八、SARS及腸道傳染病的應急預案另附。

九、救治科室保留病人嘔吐物、排泄物及血液標本。

十、未經批准,病人排泄物不得隨意處置。

十一、在市、區CDC人員到來之前,醫務科人負責流行病學調查,劃定對象,實施監控措施。

十二、各科室不得以任何藉口拒絕收治需住院患者。

十三、未經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轉出病人。

第五節突發災害性事件及社會治安事件應急預案

一、主要責任科室

醫務科、護理部、門診、急診、臨牀科室、放射科、檢驗科、藥劑科、總務科

二、各責任科室定期組織全體人員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演練;並儲備一定數量的所需防護用品。

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後,各責任科室人員必須時刻堅守崗位,並準備後備梯隊人員服從院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

四、強調各科協同,局部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

五、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常規,保證病歷資料的完整性及嚴肅性。

六、設置警戒線,所有參加救治的人員均有義務組織無關人員進人救治區域,並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員離開。

七、按照統一要求,主治科室負責在患者左胸前分別掛上相應色帶(死亡為黑色;輕、中、重傷為紅、黃、藍色色帶)。

八、對於需手術治序的患者,儘可能安排在大手術室進行,並根據需要開放門診科室手術室。

九、和市血液中心保持密切聯繫,保證血液供應。積極使用自體血回輸技術,減少血液需求。

十、各科室不得以任何藉口拒絕收治需住院的患者。

十一、未經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轉出病人。

第六節保障工作

一、人力資源保障

1、派出人員的統計及分類管理。

2、調配院內人力資源。

3、兑現獎懲。

二、信息保障

1、檔案室負責收集相關疾病的最新態勢,瞭解最新的診斷標準、診序方法。

2、計算機中心維護信息系統,做到信息準確,運行正常。

3、檔案室隨時根據上級部門的有關要求,填寫表格,進行上報。

三、設備保障

1、總務科保證重點部門設備完好,隨時可用。

2、隨搶救進程及時提供所需設備。

3、隨時進行搶救設備的現場維修。

四、後勤保障

1、總務科保障搶救所需的戰略物資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給。

2、保證電力、熱力、通風、水源的供應。

3、保證通信暢通,並具有隨時增加通信的能力。

4、保證運輸車輛的完好,未經有關部門批准,不得隨意調用急救車。

5、保證臨時設施的建設。

6、總務科保證參與搶救人員的膳食供應。

7、總務科保證醫務人員臨牀使用衣物的及時洗滌及更新。

五、安全保障

1、遇有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需劃定隔離區時,保衞科及時提供人員,並設立專人進行保安,阻止無關人員進人隔離區,患者及可疑人員未經批准不得離開救治區域。

2、遇有突發災害事件及社會治安事件時,保衞部門必須及時對電力、熱力及通訊部門採取保護措施。

3、與公安部門保持聯繫,實施對嫌疑人的監控。

六、生活保障

1、院辦、黨辦負責做好醫務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對醫務人員家屬的解釋與安撫工作,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總務科保證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的食宿及身體健康。

2、總務科保證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食宿及身體健康。

第七節突發事件醫療救助實施細則及流程

一、突發事件醫療救助實施細則

突發事件為:

1、化學物品中毒;

2、批量消化系統中毒(食物);

3、批量呼吸系統傳染病;

4、批量消化系統傳染病。

5、批量外傷(車禍、公共場所擠壓傷、爆炸等;

突發事件地點:

1、本市本區;

2、本市外區;

3、外地;

4、本院。

突發事件的搶救分類:

1、院前搶救;

2、院內搶救。

突發事件的通訊系統手段:

1、電話2、手機3、網絡4、人工。

突發事件的交通工具:

1、救護車(120);

2、本院車輛;

3、出租車;

4、社會車輛。

突發事故的信息傳遞系統:

1、總值班;

2、醫務科;

3、急診科;

4、主管副院長;

5、院長;

6、各級衞生局/CDc;

7、其它醫院:

8、政府相關部門;

突發事件的指揮系統:

1、院長;

2、主管副院長;

3、醫務科、護理部;

4、各科主任;

5、各級醫師;

6、醫療、護理、行政職能部門;

7、上級指揮部。

突發事件的物資準備:

1、藥品;

2、物資器械(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擔架、各類夾板、頸託、繃帶、手電筒、蠟燭簡易呼吸器。

3、救護車;

4、棉上衣、口罩、帽子、手套、對講機;

5、食品、水。

上述物品放在指定位置,有關人員必須清楚。

突發事件的外派醫療隊:

1、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

2、人員依突發事件派出專業人員並定人數,一般醫生5人、護士3人。

3、人員依上級需要而定出哪一級專業人員承擔。

4、按專業不同分別確定派出人員名單。

5、院內接到通知後應在不超過30分鐘內,人員、物資、藥品、救護車均必須到達指定部位集合共同出發。

6、隨時與醫院指揮部聯繫通報情況。

7、服從現場指揮部和上級指揮部的安排。

8、做好自身必要的安全、防護、避免醫療隊人員傷亡;

突發事件的外派醫療隊:

1、化學物品中毒:

①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

②隊長:1人(臨時確定)。

③隊員:護士2名、內科系統醫師l一2名、外科系統醫師l一2名。

2、消化系統(食物)中毒、消化系統傳染病:

①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

②隊長:1人(l臨時確定)。

③隊員:護士2名、內科系統醫師1名、外科系統醫師1名。

3、呼吸系統傳染病:

①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

②隊長:l人(臨時確定)。

③隊員:護士2名、內科系統醫師1名、外科系統醫師1名。

醫院應急預案範文 篇10

(一)編制目的

為了應對醫院可能出現的供水事故,避免和減少供水事故發生,並在發生事故後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處理,儘量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縮小由事故造成的停水範圍,保證全院範圍的正常用水。

(二)編制原則

在保證出現影響供水的事故時,本着“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分別處理“的原則,實施有效快捷的搶險搶修和處置,儘快恢復正常供水狀態,確保醫院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三)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院內由於市區計劃停水及院內供水管網出現故障導致供水事故時的應急搶險搶修。

(四)應急組織機構

醫院成立大面積停水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搶修隊。

1.醫院大面積停水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長:

副組長:

員:

維修電工:

職責:

(1)做好日常安全供水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範大面積停水事故發生。

(2)發生大面積停水事故時,及時做好停水事故應急工作,儘快恢復供水。

(3)根據大面積停水事故嚴重程度,決定啟動和終止應急預案。

(4)及時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

(5)必要時請求外力援助。

(6)領導小組組長是履行本預案規定職責的第一責任人。成員單位應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做好大面積停水事故時的綜合應急工作。

2.應急搶修隊

聯繫電話

隊長:

副隊長:

隊員:

職責:發生事故時,組織人員實施啟動二次供水,並對相應區域水壓進行適當調整,停止熱水供應和非醫療、生活用水;向領導小組彙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消防、園林等部門發出求援請求,事後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五)應急程序

1.臨牀科室應急程序

(1)接到停水通知後,做好停水準備。由院辦(總值班)以短信方式通知各科室停水時間並節約用水;備好使用水和飲用水,備好電動吸引器。

(2)發生突然停水時,要與水電維修聯繫(電話:),説明停水情況,水道工須及時查詢原因,及時恢復供水。

2.後勤部門應急程序

(1)計劃性停水應急程序

A.後勤部門在接到供水公司通知停水的.電話或以其它形式的停水通知時,必須問清楚停水的時間,停多長時間及停水原因,做好記錄。

B.通知通知院辦(夜間通知總值班人員),説明停水的原因,具體停水時間,停多長時間,並做好二次供水的準備工作。嚮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報告。

C.如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由院辦室(總值班)以短信息形式向各部門發出通知。重點科室(手術室、急診室、供應室、ICU、血透室、食堂、分娩室、中心吸引站)再電話通知一遍。

D.如時間緊急,應在接到供水公司的通知後,立即通知總務科(夜間通知總值班人員),説明情況,向各部門發出通知。重要科室要跟科主任、護士長講清停、送水的時間,並制定好停、送水計劃。

E.我院備有蓄水池,通過二次供水可以起到應急效果。

(2)臨時性停水應急程序

A.出現臨時性停水時,總務科應立即電話詢問供水公司,問明停水原因及停水時間的長短。

B.通知應急小組組長或總值班,説明情況。

C.如停水時間較短,可通過二次供水可以起到應急效果。

D.如停水時間較長,應立即準備啟動應急預案。

E.醫院內部原因停水時,要查明停水原因,及時搶修,在最短時間內消除故障,恢復供水。

(六)應急保障

1.應急小組成員應隨時保證通訊聯繫方式暢通。

2.日常做好供水管路、閥門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對維修人員進行培訓,使之都能知曉應急供水、佈局及操作流程。

4.水維修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並保證與各科室的聯繫,做好24小時隨叫隨到。

突發停水應急預案流程圖(見下頁)

總務維修熱線

行政總值班

聯繫自來水公司

停水

分管院長

總務科長

啟動應急預案

總務科負責緊急維修,組織各部門採取應急措施,與自來水公司聯繫

院辦負責發佈信息,通知重點科室,爭取政府援助

醫務科負責病人安全

護理部加強巡視患者,隨時解決患者飲水及用水需求

院感科督促使用消毒型擦手劑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