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3000字讀書筆記

提起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首先浮現在我的腦海裏的是我的史學理論老師王學典先生,他那緊緊皺起的眉頭,憂國憂民的意識,深邃睿智的講述,還記得他向我們推薦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時説過的話,歷史不是可以簡單描述的,這本書固然有它的侷限性,比如説史料的嚴謹性,但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大歷史”觀。這種“大歷史”不糾纏於歷史的細枝末節,而是將歷史高度抽象,從而上升為理性的思考,更加深刻地分析歷史、分析當今。我們學習研究歷史,不是為了歷史而歷史,“觀今宜見古,無古不成今”,歷史的作用是指導人們正確地看待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最終的目的是人的關懷,而《萬曆十五年》便是這樣一部史書。既然老師推薦,少不了到圖書館遍尋一番,竟然沒有。因此當時的我頂着炎炎烈日跑到三聯書店買了一本,買書的熱情不謂不高,讀這本書與買書相比只能是走馬觀花,算是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任務。留在我腦海的印記不多,但仍有幾點印象比較深刻:第一,作者的寫作方式,讀文學小説的感覺。原來歷史書可以這麼寫,讀起來流暢舒服,沒有太多史料的堆砌。第二,它的有悖於傳統的觀點,如民窮的根本在於律制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税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自肥腰包。另外就是書中的萬曆皇帝、大學士張居正、海瑞、戚繼光這些我們熟悉的人物在書中自有其獨特的描述,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雖各有原因,但根本在於制度已經山窮水盡,因此上至天子,下及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

《萬曆十五年》3000字讀書筆記

一直覺得“書非借不能讀也”真是太精闢,買過的書常常被束之高閣,很少被問津,感謝學院的《師生共讀一本書》活動,使我重新仔細拜讀了一遍這本書,感慨頗多,大致整理一下希望能與大家共勉。

首先是作者的歷史視角,黃仁宇先生在談到自己寫作的《萬曆十五年》時曾説:“不僅可把歷史看做一個鏈條,也可把它當做一個雞蛋來剖開;研究既可是歷時的,也可是共時的。”切開某段歷史的橫斷面,我們不僅可以把握到它的主脈,也可看清它的細節;不僅可以瞭解它的外觀,更可發現它的深層結構。公元1587 年。這一年是極為平淡的一年(《萬曆十五年》一書英文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中文直譯為《無關緊要的1587年》),除了一些難以避免的災患之外,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之上沒有發生任何一件足以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但是作者卻獨獨選擇這一年作為其切入點,以全新的視角,新穎的形式,深刻的思想為我們揭示了明代歷史進程中的一頁,昭示了東方這個古老的帝國衰敗的必然。

全書以人物為主線,分為七個章節,每一個章節都有一個主角,而這些主角的選擇又涉及到社會不同的階層,構成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的一個縮影。在這些人物中既有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又有權傾一時的重臣張居正;既寫了當權的保守派官僚海瑞,又寫了身為布衣的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而這些人物之間又暗藏着各種矛盾:有萬曆皇帝同羣臣之間的矛盾,有各級官僚之間的矛盾,有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矛盾等等。但是所有的矛盾都集中於一個矛盾即個人與體制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的存在導致了所有這些人物都具有一個共同點--最終的命運都具有悲劇色彩。如萬曆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立儲這個問題上卻一直不能如願,在與羣臣爭鬥了數十年之後最終屈服,這種屈服表面上是向羣臣屈服,實際上是在向體制屈服;又如戚繼光為了建立新軍和保衞國家,不得不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遊離,這種遊離迫使他投機取巧,巴結權貴,最終仍逃脱不了政治中的現實,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在書中,所有的人物,無論地位,無論善惡,統統都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他們或身敗,或名裂,還有的身敗兼名裂,沒有一個功德圓滿者。他們的個人理想、價值在一個大黑暗時代裏被社會現實擊得粉碎,而他們的人生軌跡也隨之湮滅了。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民族的悲劇,這個悲劇一直延續到1840年而發揮成了極致。

明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朝代。西歐近代史的起點與明代的建立都在十四世紀,在此之前,中國的經濟、軍事、科技都還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到了明代滅亡的十七世紀中葉,古老的中國就明顯落後了。這種衰亡是否已經為兩百多年後鴉片戰爭的失敗和近代史的屈辱埋下了伏筆?這是幾乎每個涉及明史的人都會思考的問題。作者對此也進行了思考,他在《後序》中提到:"萬曆十五年公元為1587年,去鴉片戰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權,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核實,軍備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作標準,則前後相同。"那麼造成這種局面的癥結在哪裏呢?作者又進一步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這正是《萬曆十五年》不同於別家史著的關鍵所在。有了如此的思想定位,那些深刻、一語中的地論述不斷地從書中流瀉而出。如作者在談及海瑞時就提出"法律的解釋和執行離不開傳統的倫理,組織上也沒有對付複雜的因素和多元關係的能力"這個當時的弊端;又如在談及官僚階層時,又尖鋭地提出"官員們在道德的掩蓋下爭權奪利,導致文官集團的渙散,進而導致整個帝國無法治理"。諸如此類的論述很多,似乎這又是一本以暴露中國傳統弱點為主的著作,但是這種"暴露"的目的是什麼?作者自己這樣評價:"《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有説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由此可見作者這種"暴露"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檢討過去的錯誤,以作為現在乃至將來的借鑑,同時也告訴每一位讀者應該如何保全中國傳統中有價值的東西。

其次作者的寫作手法,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類作家寫歷史總要從整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來找這個朝代的衰落過程,然後再從這些研究結果來證明這個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敗的原因。但是黃仁宇老先生卻不同,他是反着來。他是從各式的人物命運的起落中梳理出當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脈絡,是以是一種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並且以明史上比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張居正、戚繼光、海瑞等)的悲劇結局來推導出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各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且裏面引經據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實記載的文獻資料作為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這就保證了它的可靠性和學術性和來源。比如戚繼光向張居正行賄,比如首輔申時行因為一時的妥協放過了剿滅皇太極的機會導致後來的明朝被皇太極所滅,還有當時倭寇的入侵併非單純的外敵入侵,而是由於萬曆皇帝關閉了當時的海關大門,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致使原來沿海經貿比較發達的對外貿易關係受到重創,農民不堪其苦便紛紛聯合海盜裏應外合反抗朝廷,萬曆皇帝的這一舉措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導致了本來已經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又被消滅了。這些都跟一般歷史書上的記載完全相反,但從作者對這些看似小説裏才會出現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讓我們找到史料上的出處,這些例子的確都是有文獻記載的真實史料,而非作者杜撰或者臆造的。

再次是作者的語言,決然不同於一般的歷史著作。它的語言極其生動,有時還帶有調侃;結構上沒有明顯的痕跡,像講故事的小説,又像抒情的散文,還像諷刺的雜文——總之,不是乾巴巴的“歷史文”;對一個重要問題的闡釋,也不厭其煩地前後從幾個角度反覆分析,將一個普遍真理掰開了了、揉碎了,然後融入讀者的觀念當中。

總之,讀史可以明志,而歷史照進現實就可以知新,間或看一兩本歷史型的書,尤其是《萬曆十五年》這種不至於枯燥的歷史書籍,對自己還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