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讀書筆記4篇

本文目錄白鹿原讀書筆記白鹿原讀書筆記白鹿原讀書筆記關於白鹿原的讀書筆記

《白鹿原》讀書筆記

白鹿原讀書筆記4篇

白鹿原上分佈着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白姓以白嘉軒為首,鹿姓以鹿子霖家最有財勢。故事就以白鹿原為根據地展開了白鹿兩家蜿蜒曲折的恩怨糾葛。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心彷彿也融化進了白鹿原的土地上,隨白鹿原坡地的起伏而起伏,隨白鹿原兒女的興奮而興奮,悲傷而悲傷。我懼怕冷先生冷峻的面孔,同時又為他的熱心腸和寬容大度而熱淚盈眶。我仰慕朱先生的才華,敬佩朱先生的傲骨,常為他的一句“學為好人”而攪得心神不安。我知道,那是因為我愛上白鹿原了,愛她的土地和人民,愛她的繁榮與衰敗。然而這本書最讓我難以平靜的地方仍是白家和鹿家不同的治家方法和結局。

白家從白嘉軒這代講起,白嘉軒這一輩子也算是行得端做得正,沒做什麼真正昧着良心的事。鬧天災那會,糧食那麼金貴,白嘉軒仍然一點兒也不吝嗇糧食,自己吃什麼,長工鹿三就吃什麼,無論貧富,無論處境優越或艱難。白嘉軒就是這麼個人,要麼他就不認兄弟,認了就一輩子都認,有他一口吃的,就有他兄弟一口吃的,他要是享福,他兄弟就不能受苦。白嘉軒對於晚輩的教育是很慎重的。對大兒子白孝義的一時糊塗,他沒有心軟,依然按着族規處置了兒子。兒子日漸墮落,賣房賣地,他心如刀絞,卻仍沒有幫扶一下,因為他知道,人不自己經歷那些羞辱,就永遠不知道生活的真諦是什麼。就因為他那剛正不阿的模樣,白孝義和鹿三的兒子黑娃都恨上了他。孝義發誓不進家門,而黑娃卻當上了土匪命兄弟將白嘉軒的腰給打折了。造化弄人,白嘉軒到底有什麼錯,他不過是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秉着“再窮不能窮志氣”的原則過活。然而,當黑娃和孝義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個可愛的人又張開雙臂以一位長者的風度迎接他們。這一刻,任何人也説不出一句話。

白嘉軒做人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他在心裏恪守着某種叫做約束規範的東西。儘管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些東西未見得就都是好東西,有些甚至是糟粕,是封建殘餘,是不可取的害人東西。然而,拋開那些暫且不論,他恪守原則的精神卻是值得讚頌的。就拿他處理鹿三被小娥鬼附身來説,眾人都嚇怕了,妥協了,心想和鬼計較個啥,她要啥咱給她啥,她要咱做什麼,咱就做什麼就是了。然而,白嘉軒在兒子來勸説他時仍然不鬆口,他堅持人只能拜神而不能拜鬼,也就是人只能敬仰一些高尚的東西而不能朝低下的東西跪拜,也就是“士可殺,不可辱”。於是,他找到法師捉鬼,到最後自己跟鬼扛上了,終於蓋了一座塔鎮壓了這場鬧事。其實小娥的鬼魂就是人所怯怕的事,當你遇到難事時,那種恐懼感就來纏繞着你,如若你投降,那麼你一輩子就會淪為奴隸,如若你奮起反抗,永不認輸,有底線,有原則,那麼你就會勝利。而白嘉軒,我想他是一條漢子。

與之相反,鹿子霖在為人處事上就缺少像白嘉軒那樣的長者風度和穩重。是他暗中指使小娥引孝義走上歪路,存心想看白家的笑話。是他逼着自己的兒子兆鵬娶下冷先生的女兒,從而促就了這一樁沒有愛情的婚姻,最終釀成了兒媳婦狼狽死去的結局。而他本人也沒有恪守做人的原則,到處拈花惹草,四處蹦躂,對財富和地位太過看重,成天醉心於爭財奪權的漩渦當中。

鹿子霖最大的失敗就是活了大半輩子也沒弄明白這世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對待塵世,他仿似看透了,其實他還是被塵土蒙了眼。人活着到底圖個啥,他到死也沒弄明白。兒子兆鵬是共匪,他在原上夾着尾巴做人,而到兒子兆海腰裏彆着把槍時,他又忘乎所以了。人活到這個歲數,對世事變化也應該有一顆平常心了。災也會過去,榮也會過去,世事不過是浮華,只須認真對待即可。而鹿子霖太拗,太倔,以至於他看不透。

除了白家和鹿家,這部作品中一直都有一顆明星在指引着白嘉軒,也牽引着作品中的人物和讀者一起向善。那個人就是白嘉軒的姐夫朱先生。朱先生一生公正,寬容待人,具有智者和長者風度。不管在什麼時候,我們都能感受到朱先生的氣節和對生活的態度。朱先生是一座碑,是警示世人的碑,朱先生又是一座鐘,一座敲醒世人的鐘。因為他在災面前與民同苦;因為他對浪子回頭寬容大度;因為他對外敵恨之入骨,願捨身救世;因為無論世事如何變化,朱先生的傲骨還在,朱先生的氣節還在,朱先生的國魂還在。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只要靈魂不死,世事總會有清明的時候。

白家,基本上算是保全下來了,而鹿子霖卻在一個夜晚毫無臉面地死去。朱先生也死了,而他的靈魂卻被萬世典藏。

白鹿原讀書筆記白鹿原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白鹿原讀書筆記】

堅持了幾天,認真看完了《白鹿原》。以前以為《白鹿原》就是一個女人和幾個男人的故事,看完發現,這部小説內容相當的的豐富。白鹿原上,白鹿兩家幾代人的爭鬥,上演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話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

我是個不愛看書的人,但是我還是被《白鹿原》深深地吸引了。作者寫作手法緊湊,無處不在的倒敍手法,時刻吸引着讀者的好奇心。看着看着,作者就給讀者拋出一個令人吃驚的結果,然後才慢慢地展開敍述,事情的經過。我被令人驚奇的故事情節和作者獨特的寫作手法深深地吸引。

“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巴爾扎克”看到扉頁上的這句話,我還不是很理解,看完全書,才真的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白鹿原上,隨着時代的變遷,幾代人的奮鬥的生活,展現了社會,人性,男權,封建,迷信……

書中最精彩的情節是圍繞田小娥展開的。書中小娥活着的戲份只有全書的五分之一。但是確實是本書的精華。這個生活在那個年代的農村美女的命運也許註定會如此悽慘。田小娥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角色,有人恨她,有人罵她,有人同情她。站在一個女人的角度,我更多地是同情。

田小娥的出場。田小娥是武舉人的二老婆。在家裏沒有地位,幹着着所有粗活累活,受着大老婆的欺壓,還要為武舉人“泡棗”,就是把三顆棗放入自己的下體 12個小時。每日加工3顆棗。次日取出給武舉人享用。這是一種古代男性壯陽的偏方。而小娥就是這偏方的加工機器。自此我看見紅棗就一陣噁心了。本以為武舉人會比較愛小娥,因為小娥漂亮,但是事實上,他只聽大老婆的,大老婆日夜廝守着武舉人,照顧的周全,小老婆做飯,洗衣,倒尿盆,大老婆定下嚴格的家規,除了倒尿盆不允許小娥進正房。武舉人只有每月逢一才能和小娥同寢,發泄一番。大老婆時刻監督着武舉人,不讓他們多處…

小娥生活在孤寂和痛苦中。小娥期待着一個人能夠拯救她,他已經在這樣的痛苦生活中無力掙扎。直到黑娃的出現,小娥無法不愛上黑娃。黑娃作為武舉人家的長工,和小二一來二去就好了。小娥認定這個人能救她,兩人相愛了。愛情從偷情開始。黑娃揹負着對武舉人的愧疚和小娥在一起。他們的事情被武舉人發現後,黑娃沒有受到任何懲罰,武舉人讓他走了。於是休了小娥。黑娃走後,一方面思念着小娥,另一方面可能也覺得自己隻身走了很不男人。黑娃在深夜偷偷回到武舉人家找小娥。得知小娥已經被休了,回到自己家,田家。田小娥的父親,田秀才是個有頭有臉的人,怎能容忍自己的女兒被休了這樣丟臉的事情,居然病倒在炕上。田秀才,田小娥的爸爸拜託友人,説要儘早把這個丟臉喪德的女子大發出家門,享用鐵鍬剷除庭院裏的一泡狗屎一樣急切。黑娃要娶小娥,田家居然倒貼,以示感激。

自此,黑娃領着小娥回到了白鹿原,希望能給小娥帶來幸福。但是,對於小娥,她的悲慘生活遠遠沒有結束。因為小娥的過去,家族不能夠接受這樣的女人,不允許小娥進祠堂,他們的婚姻不被承認,他們只能住在村子東頭被遺棄的破窯洞裏。那是,一瞬間,她和黑娃是白鹿村最幸福的男女,儘管沒人認可他們,儘管他們生活在別人的鄙夷聲中,但是他們是快樂的。愛情是要面對流言蜚語。相信他們是真的幸福的。

黑娃參加了殘酷的革命運動,不得不離開小娥。後來很久沒有回來。小娥一人生活在破窯洞中,全村的所有的男人都幻想自己和小娥在一起,但是又鄙視小娥這樣的下賤女人,全村的女人都羨慕小娥美麗的臉蛋,但是心底是對小娥的鄙視。小娥還是孤獨的,她孤立無援,後來被大地主鹿子林勾引,小娥同樣無力反抗,對鹿子林獻出了自己的身體,同時還對愛抱有一絲的幻想,希望鹿子林是愛她的,另一方面,小娥在白鹿原生活無依無靠,他希望能從鹿財主那得到一絲的安慰和保護。但是鹿子林不是這樣想的,鹿子林僅僅是覬覦美色。從此,小娥成為鹿子林打擊報復白鹿原白家的有力武器。白嘉軒慫恿小娥脱下白家大少爺白孝文的褲子,以報白家白孝文主持對一對淫亂男女的儀式的仇,在這次儀式上,小娥當着全村老少的面被打的皮開肉綻。

小娥成功的脱下了白家大少爺白孝文的褲子。白孝文第一次進入小娥窯洞的時候,真的感到一種極大的恐懼和骯髒感,但是最終無法擺脱小娥的誘惑。白孝文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面對這樣一個蕩婦,自己穿着褲子堅挺,脱了褲子就莫名萎靡了,再穿上褲子又正常了。白孝文被小娥吸引但是無法面對現實的自己。直到白孝文和小娥廝混的事情在白鹿原炸開之前,其實白孝文並沒有得到什麼便宜。這件事讓白家名聲掃地,白孝文成為典型的敗家子。但奇怪的,當孝文接受了這一切後,他的毛病好了,他和小娥享受了很多美好的時光。白嘉軒,白孝文的爸爸決定要分家,相當於白大少爺被趕出家門。他把所有分到的家當全都賣了,拿所有的錢來和小娥享用,他們無限制的抽大煙做愛。村東頭的破窯洞成為他們的極樂世界……

《白鹿原》之所以獲得茅盾文學獎,這句解釋是本書亮點,雖然本書其實要highlight的是中國農民面對內憂外患加文革的苦逼和堅韌並從而獲得茅盾獎。可見茅盾獎的確很矛盾。廢話了這麼多,這句話大致是:

以前做不了(愛),是因為要臉;一旦不要臉了,就能做男人了,什麼都能做了。

白孝文的轉變,其實是讓我驚訝的。一個從小受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從小在被人的誇讚和羨慕的眼神中成長的成功有為的優秀青年,誰能想到會背叛自己,背叛道德,貪圖美色享樂,最後身敗名裂,淪落到要飯的境地。突然想到一句剛看到的台詞:人無所謂高尚,高尚是因為受到的誘惑不夠;人也無所謂忠誠,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還不高。

最近發生的很多事情,聽到的很多故事,都對我的影響很大。人性本是這樣的,單純的道德教育能塑造出完美的人性嗎?這是人性的邪惡,也是人性的本質。 白鹿原所反應的人性的真實,也是他取得茅盾文學獎的關鍵吧。

小娥慢慢地愛上了白孝文,因為小娥知道孝文是好人。知道自己傷害了孝文。小娥心裏慢慢覺得鹿子林在利用她。鹿叔叔最後一次來找她通姦的時候,她報復性地尿在了叔叔臉上。替自己報仇,也替孝文抱不平。

隨後趕上白鹿原大旱,家家户户都快要餓死了。孝文還在變賣自己分到的家產,和小娥享樂。家產賣光了,孝文也不能回家,只能在窯洞中和小娥一起餓着。當孝文無法滿足自己温飽的時候,所有和小娥的歡愉都忘在了腦後,自己隻身一人走出窯洞,去要飯。當小娥喊住衝出窯洞的孝文時。小文肯恩跟在那一瞬間覺得小娥是他的拖累。只是暴躁的説要到吃的給小娥送回來。但是面多誘人的時候,孝文一次次的自己填飽肚子,而忘記了小娥,這是在窯洞中獨自捱餓的小娥是可悲的。

其實,不管小娥多麼的放蕩,她還是善良的。她的生活從一開始就不是自己想要的。

從她把棗子泡在尿裏的情節就能感覺到小娥骨子裏的不滿和叛逆。所以她其實是追求自己的幸福的,但是最後她在各種無奈中得到的除了痛苦還是痛苦。小娥的初衷其實就是希望得到自己的一份愛,自己的一點點安全感。每得到一點點的安全感,她都用自己的全部靈魂和肉體去換。因為她覺得這是她要的,她珍惜的。

小娥的悲慘經歷,是時代造成的,也是自己造成的。在這樣的一個封建的社會裏,女人的地位是註定的。小娥在武舉人家的生活在那個時代是註定的,也是她的必修課,但是小娥不能接受這樣的生活,她有自己對愛情的追求。他不願意在武家受着身體和心靈的屈辱。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中,女人怎麼才能解放自己。小娥解放了自己,和黑娃,和白孝文,和鹿子林……最後,她追求的安全感和愛完全沒有收穫得到的卻是臭名昭著蕩婦的頭銜,同時,自己的遍體鱗傷,內心的痛苦掙扎。這麼悽美……

黑娃的父親,鹿三,打心眼裏覺得小娥是個禍害,自始至終,淳樸的老人家實在忍受不了蕩婦兒媳繼續害人。直到,鹿三看到要飯的白孝文。鹿三恨透了田小娥,他果斷的用一把刀結束了小娥的性命。小娥就這樣走了……

直到腐爛的屍臭味飄進村子,大家才開心的發現小娥死了。沒有人知道她默默地為她愛的人有意無意作出過的犧牲。多年後的白鹿原的瘟疫,死了很多人,人們在臨死前都能看到後胸帶着血窟窿的小娥的幻影。小娥附身殺死他的鹿三,託夢要報仇。白鹿原的人怕了。於是白鹿原的人們挖開窯洞,焚燒了小娥早已腐爛的屍骨,將骨灰壓在窯洞上高高佇立的六角塔下。要用這六角塔震住小娥的靈魂,讓這樣骯髒的靈魂永世不得超生。自此,鹿三也恢復了正常,白鹿原的瘟疫也沒有了。

這一六角磚塔,是封建勢力對愛情道德的一次有力捍衞。天空中出現一羣潔白的蛾子,不是蝴蝶。

白鹿原讀書筆記白鹿原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白鹿原讀書筆記】

讀完白鹿原已經是上個月的事了,心想着要寫一篇感想,卻拖拖拉拉了這麼久。能讓我在閲讀中思考的書,我認為便是一本不錯的書。白鹿原就是這麼一本書。

那天在談論到這本書,朋友説,陳忠實就是一個農民,他講故事也跳不出他農民思維的框架,儘管他在竭盡全力書寫一部史詩。那麼,有哪一部書才是中文書中的史詩呢?朋友推薦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個我還真沒看過,有時間得拜讀下。

而《白鹿原》,朋友給出的評價是,敍事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書寫一個家族的歷史時,在遇到瓶頸的時候便藉助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來彌補。確實,書在一開始便有幾分民間神怪傳説的意味,而寫着寫着便逐漸回覆到真實生活,而當寫到田小娥死後的種種怪異又開始運用這些神鬼的意象。常有人講《白鹿原》與《百年孤獨》相比,頗有幾分嫌棄前者“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譏諷。但《白鹿原》成為近代一部頗具名氣的小説也不是沒有原因,其中,必定是因為它寫出了多數人心中的歷史。或許,這也是作者心中的歷史,真實的故事,不僅僅是那些發生過的人和事,還有飄蕩在這片土地上的那些傳説,已經與土地融為一體。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任由時間的沖刷,任由無知的人們廝殺,最終物與事皆面目全非,只有那片土地依舊在。

也有人説,這部書的成功之處,在於每個人都可在其中尋到自己的立場。的確,這本書並沒有對近代中國政治的各個派別做喜惡分明的描寫,若非要説,也許就是對儒家學説的尊崇,但更像是一種對民間智慧的崇敬。白嘉軒就是這片土地的化身,那些關於他的傳説,還有他的堅毅樸實又有狡詐,都是這片土地的具象。當朝代更迭,白嘉軒就算被打彎了腰,但依然守候在家園,守衞着他終身為之操勞的土地,還有他樸素的信仰。

聯想起最近看的書,一個村莊裏的中國。這也是因為看了白鹿原,心裏生出想了解土地與農民的想法之後去看的書。讓土地貧瘠的或許不再是四季變幻,而是人為的強行改造。這片土地上沒有那位腰挺得特別直的白嘉軒,時代任意地改變着村莊的面貌,再多的愛與思念也改變不了它日益衰弱的事實。土地,它再被賦予多少擬人的神聖意味,他也沒有人的意志。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再卑微再愚昧,事實上也仍是土地命運的主宰者(不只是那些受苦的耕田的人們,還有那些統治他們的人)。主宰者是願意相信這片土地的永恆,願意守護着,還是在命運的變遷中背棄使命,只求一個生存。

從書中跳出來時,想了很多東西。當回到書中,又想起一開始討論的“農民思維”問題。這並沒有錯,但一個人的思維維度,就決定了書的高度。但我們並沒有比作者高明多少,所以我在這書中找到了我可以思考良久的觀點。又想,是土地山川值得敬畏,還是人值得敬畏?假若相信前者,我們的思考便有了底線,假若相信後者,我們便有了改變一切的勇氣。只選其一的話,或許,只有時間才能回答。

【白鹿原讀書筆記】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與小説的時間跨越有半個多世紀,從清末寫到解放初,其間還涉及到解放以後更長的時間。我總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浸透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小説,比如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學和神祕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運的因果報應等等。當然,這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説,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歷史變遷。

從小説的閲讀中,我感到小説中對人物的“死” 的結局的處理寫的極具震憾力量。小説中的黑娃,大號叫鹿兆謙。其父鹿三一直是白嘉軒家的長工,而且是極其幸福的長工,他一直到死也是幸福着的。而黑娃卻具有一種反叛的性格,他不聽老子的勸告,自己跳出白鹿原,到渭南一清末武舉人家做了長工,並因此與武舉人的小老婆田小娥相好上了。倆口子回到白鹿原後,其真相被揭露後,黑娃與田小娥住進了一口窯洞裏,開始他們的生活。大革命時,鬧農協,鹿兆鵬鼓動黑娃出來革命。革命失敗了,黑娃進了習旅開始當兵。習旅暴動失敗後,黑娃開始了土匪生涯。我本以為黑娃當土匪,應該要死在這條道上,不想黑娃沒死。在土匪頭目大拇指死後,作為二拇指的黑娃領着百十號土匪接受了縣保安團的招安,當了第三營也就是炮營的營長。黑娃招呼的緊,炮營的兵不但要炮,還要求佩槍,這都得到了滿足,這也説明黑娃對招安後的一種心理,那是懷着深深的戒意的。本想,接受招安的土匪沒有好下場,黑娃該死了。誰想黑娃還沒有死,營長當的好好的。而且,他還拜朱先生為師,暴戾之氣盡褪,簡直脱胎換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這就出現了,黑娃讓手下的兵把自己綁在大炮筒上五天五夜戒掉了大煙,娶了知書達禮的小姐為妻,回到白鹿原拜了祖宗牌位,屬於洗心革面,浪子回頭的那一種。最最不該死的時候,是黑娃聽從鹿兆鵬的勸告,策動了臨解放前的起義,黑娃是策劃起義的主要人物之一,對革命有了一定貢獻,還當上了革命政權的副縣長。然而,大難從此開始,白孝文作為縣長變成了革命功臣,而黑娃卻忽然之間變成了xx,被捕坐監槍斃,還是和國民黨的縣長及總鄉約田福賢一起被槍斃掉。這真是黑娃該死的時候沒有死,不該死的時候卻死了。

作為田小娥,從武舉人的小老婆變成黑娃的老婆以後,我覺得最初田小娥也是想與黑娃一起安份守已地過日子的,誰知黑娃革命了。革命的黑娃不在家了,當土匪的黑娃也不回來了,這又給鹿子霖創造了條件。鹿子霖每月到田小娥住的窯洞去兩次,與田小娥廝混,不想姦情差點兒敗露!雖然有一個替死鬼兒,鹿子霖躲過了這一劫。但是,鹿子霖卻咽不下這口窩囊氣兒,他設計了讓田小娥勾引白孝文,要出一口惡氣,也讓作為族長的白嘉軒丟盡臉面。這計策果然成功,白孝文與田小娥也好上了。由此發生的是:白孝文在祠堂接受處罰,白嘉軒與兒子白孝文分家,白孝文由此開始的迅速墮落,讓鹿子霖充分地滿足了報復白嘉軒的心理。而此時田小娥的壽限也到頭了,作為公公的鹿三,看到自己的主子白嘉軒一家由於被不肖兒黑娃娶的媳婦田小娥攪和成這樣,竟被深深地激怒了,他摸黑進了田小娥住的窯洞,用磨得飛快的梭槍頭,一槍紮在了田小娥的後背心上。田小娥臨死前一回頭和一聲驚叫:“大呀!”其生命也由此定格。其後,白鹿原發生了一場温疫,死了好多人,白嘉軒的媳婦仙草同樣是死於那場温疫;而鹿三從殺死兒媳後,精神竟變得恍恍惚惚,似乎田小娥的鬼魂附身了,從此人也變得有時清醒有時糊塗。這一切彷彿都和田小娥的死和她的陰魂始終不散,一直在作祟有關係。於是,白鹿原的人在那座田小娥居住過的窯洞上造了一座六層的塔,以鎮田小娥的陰魂,不讓其出來害白鹿原的人們。

小説中鹿兆海和白靈的死,很具有一種悲劇色彩。鹿兆海蔘加了革命軍,上了軍官學校,加入了國民黨,並且他一直深愛着白靈。中條山阻擊戰中,他殺死了四十五名鬼子。而且,他按照朱先生的請求,每殺死一個鬼子,就割下一綹頭髮束好,放入一個鐵罐中。可是鹿兆海呢!悲就悲在沒有死在抗日前線,卻死在圍剿紅軍的戰鬥中。死後,靈柩回鄉,師裏卻説鹿兆海——鹿團長是抗日犧牲的。白鹿原舉行的安葬儀式隆重之至!白靈在西安上學,她與鹿兆海一直相愛,卻由於黨派之爭,倆人不能相愛!白靈在西安加入了共產黨,作為知識青年,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中。而又由於革命工作的需要,她與鹿兆海的大哥——鹿兆鵬假扮夫妻在西安城裏做起了地下工作。因為革命道路的一致性,倆人終於相愛成了真正的夫妻。後來,白靈因為在一次領導學生運動中,她一磚頭砸到了國民黨教育部長的鼻樑上,由此身份暴露被迫轉入紅軍的根據地。在根據地,白靈滿腔革命熱情地工作,可是由於一名西安來根據地的學生叛變投敵,一場紅色恐怖在根據地開始了。抓內奸抓特務,一大批革命同志被牽連。白靈也未能倖免於難,她也是作為“特務”被監禁,最後被活埋。真是,沒有死在敵人的屠刀下,卻死在革命者自己的手裏。解放後,白靈也是被作為革命烈士對待的,家裏也掛上了革命烈士的牌牌。白嘉軒問起白靈的死因時,幾位幹部囁囁嚅嚅地無法回答。奇的是,白靈的死的那晚,白嘉軒做一個夢,夢見了白鹿也夢見了白靈。這使得白嘉軒一大早冒着風雪,跑了好遠的路,來到朱先生住的地方——白鹿書院,要求朱先生解夢。奇的是,白嘉軒的大姐也是做了一個同樣的夢。朱先生心道,白靈出大禍事了。可是朱先生沒有説出來,只是寬慰他們姐弟倆!

朱先生的死則披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讀之令人驚歎!朱先生在送完給八位同仁的縣誌後,當晚寫下了一份遺囑:不濛濛臉紙,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向親友報喪,不接待任何弔孝者,不用磚箍墓,總而言之,不要鋪張,不要喧嚷,儘早入土。朱先生還向其妻交待和描述了自己設計墓室的想法:不用磚,只用未經烘燒的磚坯砌墓室;墓室裏盤壘一個土炕,把他一生寫下的十部專著捆成枕頭,還有他雕刻的一塊磚頭,不準任何人撕開包裏的牛皮紙,連紙一起篏到墓室的暗室小洞口。 朱先生死後,就是按照朱先生的安排,辦的後事。更奇的是,幾十年後,一羣臂纏紅色袖章的中學生打着紅旗,衝進白鹿書院破“四舊”時鬧騰了一陣了。不久,書院住進來,滋水縣的一派造反隊,並在此發生了一場武鬥,死了許多男女。之後又過了七八年,時間在批林批孔的年代,又有一羣紅衞兵打着紅旗從白鹿原走下原坡,一直走到坡根下開始扒朱先生的墓。四五十人男女學生從早晨挖到傍晚,終於挖開了朱先生的墓。墓室裏除了朱先生的遺骨外,只搜出一塊經過燒製和打磨的磚頭,經老師辨認,一面上刻着六個:天作孽 猶可違;另一面也是刻着六個:人作孽 不可活!一學生憤怒地抓起磚頭一摔,那磚頭沒有折斷卻分開成了兩層,裏面同樣刻着一行:折騰到何日為止!這讓學生和圍觀的村民全都驚呼起來……

《白鹿原》當中,寫小説中人物死的結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麼地鎮靜;像鹿兆鵬家裏,那位鹿兆鵬的媳婦,死又是那麼地讓人感到可憐與可怖;像最後鹿子霖的死又是那麼地窩囊,一切彷彿都是因果緣分。近期讀小説,可以這樣講,我讀《白鹿原》所受到的感觸最深了,從中悟出的道理也多,關於小説中死的話題,只是自己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個重要方面吧!

關於白鹿原的讀書筆記白鹿原讀書筆記(4) | 返回目錄

【關於白鹿原的讀書筆記】

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文章情節結構大開大合,大起大落,每個細節部分的描寫又非常的精緻、縝密、充實,完全是史詩規模和史詩的筆法。全書描寫了一個原,兩個家族,三代人,四股力量,五種鬥爭,六件大事,熔歷史風雲,男女風月,文化興替於一爐,表現了清末民初到新中國成立後近五十年的血淋淋的歷史進程,展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狀態,文化變遷,它以浩瀚,深厚、大氣、詩意成為二十世紀中國家族小説的巔峯之作。

《白鹿原》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根基。原上的 “鄉約”,為本地宋代狀元呂大煥所作,分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三大部分,幾乎集中了儒家文化的全部精華。小説中的《鄉約》為朱先生所作,白鹿原因它而一片朗朗書聲,人和人的關係從此根本改變:耕織、家教、祭祖、滿月酒、婚禮、求雨、治喪、遷墳、認乾親、拜親人,一切都是以道德代宗教,以禮俗代法律。《白鹿原》中祥和興盛、無爭無斗的原上世界,寄託了作者文化救國、禮儀興邦的儒家理想。

白鹿原做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國歷史的見證,可以視為民族歷史發展的一個縮影。以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會結構有以田福賢、嶽維山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勢力,有以鹿兆鵬、白靈為代表的共產黨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謙(黑娃),大拇指為代表的農民土匪武裝。以民間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軒、鹿子霖為代表的宗法家族團體, 有以朱先生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領袖。階級矛盾、家族紛爭、利慾情慾的角逐,相互融匯交織,構成白鹿原半個多世紀的“民族祕史”。

小説寫殘酷的鬥爭,目的是對鬥爭予以批評,原上的儒家思想興盛不衰,很快被政治鬥爭和暴力革命所取代,白嘉軒不但腰被土匪打斷,而且很快被革命政權從組長的位置上拉了下來。黑娃十兄弟在白鹿原上搞農民運動,地主和鄉長都被戴高帽子游街,國民黨打回來後,鄉長田福賢在白鹿村開反攻倒算大會,殘酷批鬥並且處決農會幹部,小説借朱先生之口,説白鹿原簡直成了一隻“鏊子”,老百姓成了鏊子上翻來覆去的烙餅,為了反對無謂的鬥爭,《白鹿原》還批評了共產黨內部的無情鬥爭、殘酷打擊,例如將白靈這樣一位堅定、純潔的老資深女革命者打成特務後活埋。白鹿原上仁義白鹿村的敗壞説明了暴力鬥爭的惡果的極其可怕。

在《白鹿原》的創作手法上,可以説他已現實主義為主,以史詩筆法敍寫人事,又融合了潛意識、魔幻現實主義等其他創作手法。

作為一個“民族的祕史”,它把敍事的焦點始終對準白鹿原這塊西北黃土地上的文化狀態和文化衝突,突出地描繪了文化衝突所激起的人性衝突(禮教與人性、天理與人慾、靈與肉的衝突等,以及眾多生命在傳統禮教壓抑下的被扭曲、荼毒、萎謝,展示出白鹿原一片慘烈的文化景象:田小娥之死、白孝文的墮落、黑娃的出走等等。)無論是描繪白、鹿兩姓的宗法關係和衝突,還是敍述白、鹿兩家年輕一代的生死、愛情、出走、迴歸,作者都着力於揭示歷史生活形態後面所隱藏的文化因素,將家族作為民族文化的聚焦點,借白、鹿家族的興衰變遷,去探索民族生存發展的文化隱祕。這就使《白鹿原》的主題超越了一般的政治、階級、社會、歷史的層面,而通過諸如出走與迴歸、繁衍與毀滅、腐朽與再生、必然與偶然、機遇與宿命等的描寫,將主題提升到生命哲學、文化哲學的高度。

西方現代主義在80年代初傳入中國,在XX年時間內將西方現代主義100多年的歷史全部上演了一遍。《白鹿原》有選擇地加以吸收。把潛意識、魔幻現實主義等現代主義的手法大膽引進作品中。如:白鹿原上世代相傳的白鹿奇聞——白鹿精靈。田小娥死後在鹿三身上的靈魂附體,白靈死時分別向她的祖母、父親和母親託夢,朱先生死後化為白鹿飄然而去等,都給小説增添了浪漫和魔幻的意味。

《白鹿原》從文化人格的角度,塑造了一批經歷獨特、性格鮮明、思想行為驚心動魄的人物形象,構建起了白鹿原文化關係變遷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急公好義的儒家文化的鄉村領袖,封建家族的族長:白嘉軒。

白嘉軒有剛毅的意志。他的一生可謂多災多難,不僅同整個白鹿原上的廣大羣眾一樣經歷裏了兵災、匪禍、飢謹、瘟疫,而且本人年輕時在婚姻上就遭到六娶六喪的嚴重挫折,《白鹿原》的開篇第一句話就是:“白嘉軒最為壯豪的就是一生中娶了七房女人”。中年以後更經歷了長子白孝文的墮落,愛女白靈的背叛,賢妻吳仙草的暴死,以及自己被土匪打折腰桿等沉重打擊。他腰雖然彎,但頭仍然昂着。表現了他剛毅堅韌的精神。他有着慎獨的品行。慎獨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就是一個人獨處時,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白嘉軒雖然沒有受過系統的儒家教育,但對儒家文化中“修身為本”的精義能心領神會和身體力行,堅持耕讀傳家。他有仁義的精神。如對長工鹿三。但是也有殘忍的習性,在其宗族範圍內,一旦有誰觸犯了儒家禮義和族規鄉約,他就顯得刻薄寡恩,心冷手硬。甚至是對他的親生兒子,他也決不手軟,嚴施酷刑,顯示出其殘忍的一面。尤其是對田小娥殘忍狠毒。可見這個最敦厚的長者同時也是最陰冷的食人者,這也再次證明中國歷史的每一頁雖然都寫着仁義道德,但是縫裏卻寫滿了“吃人”二。

文中的黑娃和白孝文可以説一個是無根的浮萍,一個是籠中的野獸。因為同一個女人墮落的兩個男人,卻有着天壤之別。黑娃和田小娥是對自由戀愛的落草鴛鴦,革命的風暴讓黑娃,落草為寇。在匪巢內亂之後有被招安,他立志改過自新,從頭做人。強行戒煙 求學朱先生,重歸祠堂,過上安靜的生活。然而最終被殺害,他無法真正融入傳統文化,,又見棄與革命文化,無論新舊時代,都沒有他的真正位置,他像無根的浮萍,孤獨的靈魂無處依傍,無以為家。 而白孝文和田小娥是鹿子霖的圈套,他成了個無辜的犧牲品,他像一個文化變色龍,一次次脱胎換骨,改變着自己的角色,最終成了深諳政治韜晦之術的大陰謀家。他成了籠中的野獸,心狠手辣。

白靈與兆海最初相戀,都是滿腔熱忱的愛國少年,都急於報效祖國,因而擲硬幣選擇分別加入國共兩黨。然而世事難料,他們對待黨的瞭解和認識發生分歧,黨派政治干預進他們的感情生活,即便情感 被政治思想所阻礙。就像硬幣的正反面永遠存在,他們兩個的對立也永遠存在,他們的感情終不能有結果。百靈和鹿兆鵬才是真正的白鹿精魂,他們相對於黑娃和白孝文來説是一種超越。他們二人有驚人的相似,同樣接受先進的教育有獨立的思想、同樣是新文化的代表。他們都不願意遵守父母之命,鹿兆鵬不願娶,白領不願嫁,都選擇離家出走。他們身上洋溢着青春的熱情,流淌着叛逆的熱血。他們有百折不撓的勇氣,為後人闖出一條嶄新的道路。而令人惋惜的是,白領死在革命者的刀下,鹿兆鵬也在革命勝利後遠走他鄉,不知所終。這也許是作者要揭示的民族祕史,一種嶄新的思想形成要付出代價。 他們兩人,就像雙飛的蝴蝶,向光明和未來而去!

《白鹿原》中人物的人生各有不同,朱先生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化人物,清貧正直,令人敬佩,飄逸走過一生。冷先生醫術高超,醫德高尚,懸壺濟世,冷冷的走過一生。鹿三則是一個本分的農民,勤勞一生,兒子卻叛逆,最終殺死兒媳,致瘋而死,是個悲劇人物。田小娥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封建的叛逆者,也是封建的犧牲品。小説中人物死的結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麼地鎮靜;像鹿兆鵬家裏,那位鹿兆鵬的媳婦,死又是那麼地讓人感到可憐與可怖;像最後鹿子霖的死又是那麼地窩囊,一切彷彿都是因果緣分。不禁讓人感歎: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

書的開頭有巴爾扎克的一句話: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作者陳忠實以巴爾扎克這句名言做為小説的題記,表達出其創作這部長篇小説的宏願與藝術追求。誠然,一個民族的許多祕密都在小説中佝僂着。它們太小了,卻又太重要了。就像書中的一樣,祕密無處不在。他隱藏在每一個角落,他隱藏在騾子的背上,隱藏在白家那個只進錢不出錢的盒子裏,他隱藏在芰薺菜水飯裏,隱藏在或是白趙氏或是鹿賀氏或是朱白氏忙碌的身影中,隱藏在木桌上的羊肉泡饃裏,也隱藏在長工們的老繭和豐收時的麥浪裏,更隱藏在跳躍在原上的白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