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的讀後感範文:喧譁與騷動讀後感200字

開始讀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下面是從別處尋得的能體現一點相似想法的觀點。我會自己不斷地完善,修改。

八年級的讀後感範文:喧譁與騷動讀後感200字

全書分四個部分,分別用四個不同的任務口吻來敍述:班吉,昆丁,傑生和作者自己。四個部分的敍事都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首先是是班的這一部分,班是個智障兒,雖然三十歲了,可智力還是停留在三歲的水平,他的思維可以説最適合用意識流的手法來寫,時間跳躍非常大,但是從混亂的記憶中,可以窺見到他和凱蒂深厚情感。這一部分非常考驗讀者的參與度,需要細心的閲讀和體會才能夠體察到文字背後那深深的情感。同時也描述了凱蒂和昆丁和傑生之間的兄妹之情感。

第二部分是昆丁的自敍,時間跨度比較小,主要是在凱蒂失貞後、結婚前後與凱蒂的談話和自己自殺前的心理之間跳動。他的意識流可以看為一個人自殺前高度集中、清晰卻也混亂的思維。他過去的思緒都與凱蒂有關,特別是凱蒂的失貞和結婚。對昆丁來説,“未來是看不見的”。表面上他是為妹妹而死,實際小則是為家庭沒有前途而亡。

第三部分是傑生的自述,相比較前兩者,傑生意識流的跨度就更短了,過去的回憶裏在他腦海中的只有自己工作機會的丟失、家族最後一塊農場的變賣(為給昆丁湊哈佛的學費和凱蒂婚禮的費用),親情的回憶站得很少。傑生與他的弟兄姊妹完全不同,他看中利益、金錢超過一切,其實他也愛母親,但關注於自己超越了這一切。他養活班,只是礙於母親還在世,母親去世後他就將班送去了精神病院,甚至在母親在世時瞞着母親給班做了閹割手術;凱蒂的失真是他沒有臉面,但他更關心是否能給自己帶來一份工作;昆丁去讀哈佛,理應為之驕傲,但父親賣掉牧場卻令他不滿,家裏沒有給他任何物質上的供應,反過來,他卻要養活一家人。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他是生活得最為悽慘的一個,他省吃儉用攢前,卻被侄女搶走並只能吃啞巴虧,他的生命界限如此小,凱蒂可以在被拋棄後依然闖蕩世界,昆丁有勇氣去死亡,可他自己卻仍舊生活在傑弗生,每日為賺錢絞盡腦汁。

第四部分則是作者的敍述,可以説是描述,也就是正常方式的寫作。

凱蒂的女兒小昆丁可以説是這個家族最大的犧牲品,如野花般自身自滅,消失了。

女僕迪爾西有温柔、忍耐還有憐憫,評論説她是福克納書中的亮光,福克納也是受基督教信仰影響很大的作家,可以説在美國宗教背景下每個人的思想都與基督教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希望女僕迪爾西所代表的愛與饒恕,還有忍耐可以成為這個悲慘世界中的希望,所以通過迪爾思體現着福克納的積極思想。 班在這部分有着一種預知的能力的跡象,比如 小昆丁離開、在到墓地途中線路變更的悲創,但我更從文字中感覺他的衰嚎更預示着這個家族的末日即將到來的一種悲哀。

一本書,描繪了一個家族的衰敗,最後結束。 《百年孤獨》 也是一個家族,更主要是一個家庭的興與衰!寓意一要事物發展的一個過程。都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