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言:大地上的事情讀後感900字

這些在許多年前觸動我靈魂的文字,在此時讀來,彷彿是那麼的不合時宜。當我們的生活被ipad、iphone、微信、微博……這些關鍵詞所裹挾的時候,葦岸,永遠地滯留在上個世紀,甚至,更久遠的年代,為他所深愛的大地唱出生生不息的讚歌。在此時讀葦岸,恰如他所説,讀一本書,將滿是塵埃的頭腦洗乾淨。

讀後感言:大地上的事情讀後感900字

他與我們是那麼的遙遠,然而,作為一個愛惜驢子與讚美羊羣的憨厚的浪漫主義者,他與大地,又是多麼親近。他對托爾斯泰的評論,用在他自己身上,也是那麼的恰如其分:外在物象最直接的描寫,在反映與被反映之間是最短的距離,最自然的詞彙像流水那樣隨低地而行。

對於大地上的那些事情,葦岸是一個細緻入微的觀察者和記錄者,他像科學家一樣觀察螞蟻、鳥雀、蜜蜂、星星、白樺林、玉米……他帶着一種科學精神描述螞蟻巢穴,“小型蟻築巢,將濕潤的土粒吐在巢口,壘成酒盅狀、灶台狀、墳冢狀、城堡狀或鬆疏的蜂房狀,高聳在地面;中型蟻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勻美觀,圍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狀,彷彿大地開放的一隻黑色花朵”。這樣的文字讓我想到法國人布封,熱烈的昆蟲愛好者。在《鳥的建築》裏,他像鳥類學家一樣向我們講解不同鳥類的各種築巢方式。對於一年四時變化,他像一個氣象學家一樣,在每一個節氣的同一時刻,面對同一片土地,拍下照片並且文字記錄,帶着一種莊重的儀式感,以一位忠實的大地觀察者的身份存在。

不難看出,他筆下的大地,跟中國古詩中的自然相去甚遠。他沒有寄情山水的逍遙,也沒有身處田園的閒適。他筆下的大地,有關泥土,以及從泥土中誕生的生命。他説,能夠戰勝死亡的事物,只有泥土。透過葦岸那些樸素的文字看過去,我們看到的不是王維,不是李白,而是這樣一些閃爍的身影:梭羅、托爾斯泰、普利什文、紀伯倫、利奧波德……在謙卑、樸實、簡約、平淡,甚至可以説缺乏激情的文字中,他讓石頭回歸石頭,花朵成為花朵,物象回到它們自身。他具有這樣一種土地道德,用利奧波德的話來説,“土地道德是要把人類在共同體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現的角色,變成這個共同體的平等的一員和公民。它暗含着對每個成員的尊敬,也包含着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正是懷有這種尊敬,對於人所避之的胡蜂的空巢,他説,“這是我的家徽,是神對我的獎勵。”他描寫白樺樹,“正與直是它們賴以生存的首要條件。正是由於每棵樹都正直向上生長,它們各自佔據的空間才不多,它們才能聚成森林,和睦安平地在一起生活。我想,林木世界這一永恆公正的生存法則,在人類社會中也同樣適用。”他像梭羅一樣崇尚勞動與實幹。他説自己有個願望,一週中,在土地上至少勞動一天。“每一個人都應當與世界上的勞作保持着基本關係。勞動是上帝的教育,它使我們自己與泥土和大自然發生基本的聯繫。”

對於現代文明帶來的破壞,他更多的是憂思和哀傷,沒有徵討與激烈的攻擊,就連對抗,也是那温和的慢生活,他説他行動的緩慢,正是與現代文明對抗。他吃素,為了減少對世界的掠取。這樣一個內心温柔的人,勢必被點滴的人性的温暖所觸動。小鎮人在街上相遇,大都要伸出雙手握在一起,他把這尋常的一瞬,看作是小鎮的靈魂。

他的文字就是他靈魂的閃光。正是如此,它們是本色的,謙卑的,甚至,有時候是乏味的,中國文學裏我們隨處可見的聰明、美景、意境、技藝、趣味等等,統統被他所摒棄,唯有他那與萬物榮辱與共的靈魂所散發的光芒閃爍。

他這樣描述放蜂人:“放蜂人也是世界上孤單的人,他帶着他的蜂羣,遠離人寰,把自然瑰美的精華,源源輸送給人間。他滯於現代化進程之外,以往昔的陌生面貌,出現在世界面前。他孤單的存在,同時是一種警示,告誡人類:在背離自然,追求繁榮的路上,要想想自己的來歷和出世的故鄉。”

我想,這樣的描述,也恰適合他自己。如今,他已經永遠地滯留於上個世紀,離我們越來越遠,他永遠也想象不出,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忙碌而貧瘠。因此,我們將越來越思念他,我們將一次次地,沿着他那像流水般隨低地而行的文字,溯流而上,去尋找失落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