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後感600字範文(通用7篇)

我們仨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1

初識楊絳先生,是第一次為學生們上八年級的一篇課文《老王》,這篇文章最後一句“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印象太深了,常讓我想起的是楊絳先生的真誠、善良與樂觀。這次讀《我們仨》這本書,是第一次這麼深入地走近楊先生、走近她擁有的這個學者家庭,感受他們三口在人生苦難面前相互理解、關愛的親情,好多時候讀着讀着就熱淚盈眶。

我們仨讀後感600字範文(通用7篇)

首先感動於這個家庭的學術氛圍。一家三口,三位教授,他們對學術,對學生,對教學共有的那份痴心讓我唏噓不已。早年的知識分子身上的單純與執着真是可貴。楊絳先生在文中寫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仨在家時,各自在自己的書桌前工作,互不相擾,碰到困難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有仨人之間的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樣的文字,我連讀幾遍,總會為這個家的這份安靜、寧和向上的氛圍感歎不已,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情懷”,什麼是“赤子之心”。

其次感動於這個家庭三人之間的那種心心相牽的温柔。從楊絳先生的一段段描寫中,我讀到了錢鍾書先生疼愛妻女的一個個小細節,如在產院做產婦的日子裏,笨拙的鈡書為她做雞湯,在巴黎出租屋的時候,錢鍾書早早起牀,將早餐做好放在妻子的牀前,那個體貼入微的丈夫如在眼前。以至於合上書的時候,還時不時想起錢鍾書為妻子每天清晨做的牛奶紅茶,還有她為鈡書做的紅燒肉。總能記得她誇讚女兒媛媛“乖,管得住自己,過目不忘”這些特點時的自豪,常能想起他們一家三口讀書時媛媛看了開頭就傷心痛哭,鈡書看到書上可笑處就痴笑個不了,楊先生看書則很鎮定的樣子來。反覆回想就能感覺到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生活都是詩。

《我們仨》,楊絳先生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兩位親人都與她遠去,她在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在充滿真情的回憶。看似平實的文字裏,能感受到她的甜蜜,更能覺察到她思念親人的苦痛,書中敍寫的每一個生活瞬間都是她每天勉勵自己珍愛生活的動力。想到這兒,猛然覺得我們當下的生活也變得可貴起來,今日我們經歷的很多個細節,未來都會成為美好甜蜜的回憶。想到越是單純的生活裏,越有很多能夠品讀的滋味,我在勉勵自己,有什麼理由不温柔對待這不斷流失的歲月呢?

我們仨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2

很多人瞭解楊絳,多半源於錢鍾書先生那句“最美的妻,最才的女。”或是之前大家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情話——“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結婚;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後悔娶她。”

但楊絳先生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走過戰爭與動盪,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裏始終保持不爭不慌的狀態。

亦如她自己所闡述: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在年輕時認真經歷生命的歷練,方能在歲月中優雅地老去。

她和錢鍾書先生興趣相投。他們都熱愛着自己工作和看書,都喜歡在閒暇時出去"探險"。他們都會"偷空看書","以勤補拙"。他們是彼此的伴侶,又是工作上的同事。楊絳先生是錢鍾書先生的"賢內助",是他最賢的妻,也是最才的女。

楊絳先生曾説錢鍾書先生有“痴氣”,稱他為“呆大”。也就是説,錢鍾書先生有時候像個呆子似的,不諳事理,家務活也不會做。同時,這也意味着,楊絳先生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擔更多的瑣事,常對錢鍾書先生説,"不要緊,我會...."。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與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時,楊先生很温和,善於應對各種場合,各種情況。

他們彼此理解,彼此扶持,彼此欣賞認可,彼此相愛着…

“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錢鍾書先生諄諄囑託楊絳先生。

楊絳先生覺得阿圓很多方面都很像錢鍾書先生,比如,看書翻頁翻得很快、"過目不忘"、"格物致知"等等。

他們仨就像好朋友又像好同事一樣,彼此獨立工作,一家子都滲透着文化氣息,都有書生氣質。即使各自的年齡都大了,生活依舊充滿着樂趣。正是他們相似的性格,對生活的態度、追求一致,家才會有其樂融融的氛圍、才會有羨煞旁人的深厚的感情吧…

於平凡之處藴含温情,不移,不易,不離,不棄…

但是,正如楊絳先生在後文所説的,"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她將靈魂深處失去摯愛的悲慟,化為綿長深情的文字。

楊絳先生身上無疑體現着中國女性最高的處世智慧,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風暴,也能平穩度過,內心依舊安然。"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真的令人佩服感慨不已!

我們仨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3

文章以一個夢開頭,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侶。夢中的緊張和甦醒後的“埋怨”,讓我為這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動容。

其後,便是一個長長的亦真亦幻的夢的故事。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無望的邊緣;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了人生邊緣。

第三部,用完全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後到英國留學、愛女出生、回國工作直到錢鍾書和錢瑗相繼去世的一系列人生歷程。平凡樸實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間相互的支持和扶攜,而同甘共苦的風雨人生,讓他們對彼此更加依戀和關愛。記得最深的是他們的“探險”。這是一個多麼適合夫妻的“節目”啊。在“探險”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觀點,可以談工作,談家事,談路上的景緻和行人,可以看到什麼聊什麼,沒有主題,但在這隨意的聊天中,夫妻雙方交換了意見,釐清了思路,增進了瞭解。生活在繼續,溝通沒有斷,感情不斷加深。

圓圓的出生,給父母帶來了許多快樂。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彷彿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真像是貼身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橫生的信件,看着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

書中還有個細節,很是觸動了我。他們仨,出差了,喜歡記錄所見所聞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會記下瑣瑣碎碎的事情,這些他們稱之為“石子”,有空會經常在一起“把玩欣賞”。書後也附了不少“石子”,“我們仨”的相親相愛都在“石子”裏有着真真實實的反映。我想,愛是需要表達的。這些“石子”,其實就是一份份愛的表達--熾熱也好,瑣碎也罷--總之,相互的愛戀和關懷,都讓這些“石子”説盡了。誠然,感情真摯與否,重行甚於言,但是,愛,如果做了,又表達了,不是更讓家人瞭解和明白了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歡樂,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隨風遠去。

我們仨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4

楊絳先生是錢鍾書的妻子。錢鍾書曾給她一個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作者楊絳先生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我們仨》第一部分為楊絳先生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先生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先生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裏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

書中,楊絳先生曾提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錢瑗已經非常衰弱,她請求媽媽,把《我們仨》的題目讓給她寫,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寫下來。躺在病牀上,錢瑗在護士幫助下斷續寫了5篇,最後都不能進食了,還在寫。楊女士見重病的女兒寫得實在艱難,勸她停一停。這一停,錢瑗就再沒有能夠重新拿起筆。1998年,楊絳的丈夫錢鍾書逝世。一生的伴侶、女兒相繼離去,楊絳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味。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家庭63年的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我反覆看過很多次《我們仨》,其中有一次是照着朋友的提示,倒着讀。先讀第三部分,再看一二部分,看起來省了很多精力。但是卻少了一些跌宕起伏的情感。楊絳先生痛失愛女和伴侶,她把那些撕心裂肺的歲月寫成夢境,樸素地講述着內心的傷痛。就像一位坐在我身邊的老者,講述着曾經的故事,讓人十分動容感慨。

人民網曾經評論,讀過《我們仨》的人,當忘不了裏面漫長得揪心的夢,“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她內心綻出的血泡像一隻又一隻“飽含着熱淚的眼睛”。

我們仨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5

注意到楊絳先生是從微博上流傳甚廣的那篇《一百歲感言》開始的,一開始很好奇為什麼要稱呼一位女子為先生,細細探究之後才知是先生是一種尊稱,我想就應跟我們此刻叫的老師是一個意思吧。

在買這本《我們仨》之前還買了一本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這本書前半部分有寫一些關於鬼神的事情,我看到一半覺得太滲人便跳着看了下去。《走到》對我來説比較沉重,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才會去翻看,我看書總是期望能從其中獲得能量,沒用的書我是不看的。

這幾日清閒得要命,遂在網上翻到這本書《我們仨》,之前也看到這本書,但是沒買,可想而知我是個多麼受情緒影響的人。

《我們仨》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叫我們倆老了,第二部叫我們仨失散了。第一部跟第二部講的是亦真亦假的夢,楊絳先生在古驛道上留意翼翼的走着,每一天去到鍾書船上陪伴他,太陽落到船頭便要起身回客棧。楊絳先生的“萬里長夢”最後在兩年之後做完了。第三部分叫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個部分詳細記述了楊絳先生同鍾書從結婚到阿瑗(女兒)、鍾書相繼去世的漫漫長路。

我想大家都熟知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原先這些在我們看來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們有也着坎坷的一生。但是我覺得這一家雖然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但是他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總是一家人,和和氣氣的一家人。他們都喜歡讀書,都熱愛工作,都實現了自我的價值。他們不追求名利,一生活的踏踏實實,我不曾感到他們覺得自我不幸。我很羨慕這樣的家庭相處方式。

楊降先生多次在書中説鍾書是一個不願與人爭辯、能忍耐的人,書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平靜的語氣述説了鍾書以前受到的不公與委屈。這些都是楊絳先生在用自我的方式護衞她的愛人。提及往日的委屈與不公,楊絳先生並未有半字惡語或辯解,她只是細細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並未加任何解釋,我想也許她是覺得公道自在人心吧。用她的話來説就是:人還是人。

人生在世就得這樣活着,實現自我價值,擁有温暖和諧的家庭,不與世爭,平淡一生。

我們仨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6

終於把《我們仨》讀完了,之所以説“終於”,是因為之前早就聞過其大名了,其實讀完這本書也沒花多少時間。在我的記憶中,錢鍾書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用今天的話説是“天才”,比如讀書過目不忘、精通外語等。以前讀書的時候學寫議論文,老師要求摘抄收集很多論據。其中摘抄過的有一條就是關於錢鍾書“勤奮”的,楊絳整理了錢鍾書的讀書筆記,結果竟有好幾麻袋之多。當時也沒怎麼在意,畢竟只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已。

“鍾書在巴黎的這一年,自己下功夫紮紮實實地讀書。法文自十五世紀的詩人維容讀起,到十八、十九世紀,一家家讀將來。德文也如此。他每日讀中文、英文,隔日讀法文、德文,後來又加上意大利文。這是愛書如命的鍾書恣意讀書的一年。”

在讀到這段之後,我便想起來了這些。可見,天才不是天生的。

後來,在《我們仨》中讀到了這一段:

“每晨一大茶甌的牛奶紅茶也成了他畢生戒不掉的嗜好。後來國內買不到印度“立普登”(Lipton)茶葉了,我們用三種上好的紅茶摻合在一起作替代。”

所謂的“立普登”,也就是今天的“立頓”。在超市隨處可見,只不過如今有點“賤賣”的味道了。

隨便説一下,精裝版的《我們仨》不論是紙張還是裝幀都很不錯。

我們仨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7

一家皆才子,楊絳與錢鍾書是清華學子,在校園一見鍾情,滿腹詩書的楊絳甘為錢先生的灶下婢,看他賦書寫詩,為他添衣問暖,愛他一致如初,這就是才子佳人的愛情,和普通人的一樣,相濡以沐。

和想象地不太一樣,我原本以為書香家族都是紀律嚴明,人人板着一張撲克臉,説話吐字都要斟酌三分。

後來,我看了楊絳寫的《我們仨》,書裏詳細記錄了錢先生一家三口日常生活,看的過程中我時常痴痴發笑,原來文人也如此有趣,我甚至會羨慕他們都這種相處方法,他們的孩子是不是沒有叛逆期,他們自己也是知事達理的父母,看完之後,餘韻猶存。

書的開頭就有一封楊絳寫的信,是用毛筆寫的,下筆有神,落筆歡快,雖不似大書法家的墨寶,卻也舒暢自然。書的第一部標題是“我們倆老了”,這一章只有短短几百字,主要是講晚年的老先生們經常多愁善感,夜晚總是會做夢,夢見相棄而去,醒來之後,又相擁而眠,太害怕失去才會做這些夢吧,可想而知,他們倆愛之深沉。

書的第二章是“我們仨失散了”。開頭便是父女兩人在打鬧,調皮的不是錢媛,而是已逾古稀的錢鍾書,他們仨人打着鬧着,好像已經不知外面是何春秋。

後來,組織上通知錢鍾書去開會,一輛來路不明的汽車,開往不知道哪裏去,這是楊先生的擔心,來自妻子的關心,錢媛是個大學教授,剛一下班回到家便忙着和母親一起去找父親,她們一起到了客棧,一起到了古驛道,在船上相聚,雖只分別幾日,卻還是思念地緊,楊絳説如果沒有錢媛,她一個人絕對不可能找到這裏。後來,錢媛走了,楊絳還是會做夢,夢見圓圓生病住院,十分嚴重,我不知道這是夢還是真實發生的事,只是覺得這還像並不虛假,阿圓病了,即使病了還時刻思念這父母。章節的最後,楊絳説,家已經不在是家,而是她的客棧了。

第三章講的是錢楊二位先生相識到結婚到牛津求學的故事,出國在外,二人不免戰戰兢兢,但有兩人做伴,也可相依為命。白天上課,參加各種有趣的社團活動,夜晚散步,生活平淡有味。一九三六年,二人隨着共產黨參加行動,後來又到巴黎求學,這一年,他們有了孩子,大夫問錢鍾書要男孩女孩,錢先生説,要最好的。女兒出生之後,他們便不再是兩個人,而是“我們仨”了,楊絳説,圓圓特別像爸爸,聽話懂事,錢鍾書也説此生有此女足矣,若是再生一個孩子,就會把對圓圓的愛分給另一個孩子,那樣對圓圓不公平。後來,錢鍾書到上海,三人第一次分離,錢鍾書一路上對女兒思念不已,而那是的錢媛似乎還不知道思念為何物。圓圓自小聰明伶俐,八歲就過目不忘,識得到子讓大人們驚訝,後來回國,分別已久的父女倆相見,也是樂趣連連,就連自家爺爺都説圓圓是家裏唯一點讀書種子。

時間漸漸流逝,三人漸漸老去,最先走的是錢鍾書,其次是錢媛,就像楊絳説的那樣“自此,三人沒有生離,唯有死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