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筆記讀後感1000字範文(通用5篇)

山居筆記讀後感1000字範文 篇1

這些日子突然莫名其妙地覺得心浮氣躁,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中度過的。百無聊賴之際便隨手翻閲了書桌上一本餘秋雨的《山居筆記》,姑且不説是想從書中尋找些許心靈上的慰藉,但至少可以當作是來消遣無聊的一種方式吧! 我想我一直以來都不是那種善於讀書的人吧,總覺得自己既缺乏潛心鑑賞的定性,又沒有那種體味美感的修為。想想以前看書,多半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覽而過,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圇吞棗式的劣根性---棗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卻依舊索然無味。因此,每次要寫諸如讀後感之類的文字時,便難免有些捉襟見肘的窘迫感。 但這次看完《山居筆記》之後,倒是自認為感覺有些奇怪,因為我竟然從那些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許的味道。確切地説應該是透過字裏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或許這就是通常説的所謂心靈上的共鳴吧! 應該説全書沒有詩歌那樣唯美華麗的辭藻,也少了雜文那般犀利精闢的筆鋒,但正是由於這樣一種擯棄了浮華的隨性,給了人一種心靈深處的親切感---自然流露出來的文字往往能帶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作為自述性筆記,初讀起來似乎有些凌亂瑣碎,但通讀全書,卻不難發現作者構思之精妙:那就是從平淡的話題中以小見大,通過質樸的語言風格直指社會現實,從而使得文章中所觸及到的問題與中國當前的現實遙相呼應---輕快中不乏沉重,從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

山居筆記讀後感1000字範文(通用5篇)

由此把一個社會現實的剖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無形中引發並啟迪人們的深思,從而點明瞭人類應該回歸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題。 可能我對這些文字的理解很膚淺,而對作者文學心理的解讀也只是停留在很淺薄的層面上,但在某種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吧。的確,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裏,我們多數人都熱衷於名與利的追逐,醉心於粗淺的感官上的享受,卻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關注去體味的東西。我們每天麻木地跟着緊張的社會節奏而躁動,卻在躁動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失去了自我,我們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為珍貴的美麗,卻始終守不住一顆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個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覺到了疲憊…… 還是看看作者在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時所持的心態吧---即使喧囂聲中夾雜進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遠處飄忽,煙雨渺渺。 或許從中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絲的寧靜。

當鉛華褪盡,我們帶着蒼茫的心態回首走過的路,能夠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訴自己---我曾經也是那麼充實過的!這其實就是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最完滿的交代。 山居筆記》讀後感(中國台灣)葉信志看完了餘秋雨先生的作品,使我由衷感到配服,原本我看整本書有四、五百頁之長,雖看得頭昏腦脹,心想還不如回到狗窩去跟周公下棋,但覺得此書愈讀愈有趣,也發覺到這本書有許多新奇字句,新奇字眼,和新奇的內容,讓我徜徉於書海之中,去細心品味其中的自然奧妙,自己覺得要與周公下棋之前,先充實自己的文品,增強自己的氣質,才有資格與周公下棋對奕!整本書中大部份都提到中國歷史上小人們所操演的政治迫害,現今的社會也有所謂的政治迫害,至於何謂政治迫害?我認為這是因人而異,而不敢發表自己的高見。

文中也有提到作者的故鄉,也有作者遊山西省而觸發性的文章。但我對書中的「蘇東坡圍城」與「十萬進士」較感興趣,瞭解到從前文人的風格與朝中的小人們如何迫害一位舉世聞名詩詞人,以及知道科舉制度中的弊病和一堆求功名的士人種種的醜態。在「蘇東坡圍城」一文中,可知道蘇東坡被貶官之前及之後的心境,文章風格的不同處,從蘇東坡身上反射出歷史中其它文人貶官的心境,這些文人大都能夠逆來順受,我認為人剛開始的心是隨還境來變動,也就是「心隨境轉」,但操守廉潔,事情能夠看得開的文人往往能從「心隨境轉」進化「境隨心轉」,就算環境怎樣地不如意,但人的感受是取決於“心”,也就是改變環境的主宰是自己的心,而在「十萬進士」的一文中,主要知道科舉制度晚期下的各種缺失,也可以知道清朝用八股文來限制讀書人的思想,從內容摘錄下,知道清廷想改革整個科舉考試,雖是有心仍不足,正如作者所説沒有基礎的制度是很難改革。 書中還有許多好文章,但我認為這兩篇文章就足夠了,但為什麼小人總是能夠得逞,擾亂天下呢?而那些聖人君子為什麼容易受小人擺佈?怪不得有一句話説:「好人不嘗命,禍害遺千年。」其實是小人們實在很會動腦筋,使出各種奸計來對付對他們不利之士,甚至誅滅他們,而孫子兵法説:「兵不厭詐。」這點倒我有一點認同,因為政治猶如戰場一樣,不懂得保護自己人是很難在政治戰場上存活下來,而好人大都順其自然,自然容易成為被抨擊的對象,但對小人如此做法仍不為所動,如作者所講的一樣,對小人的話置之不理就好,至於如何改變這類情況?我也不知道,因為全世界都應該有這類困擾,應該改變不了,因為世界都有小人。

還有要改革一個制度通常失敗呢?像清代的科舉制度,以及現今所謂的"教改″,同樣都受到西方的衝擊, 也同樣都受到不同階層人士批評。依我的認知,要改革一項制度,除了全盤規劃,另一個方式,就是"破壞″原有的制度,然後在"建立″起符合現代社會的新制度,就如一幢廢棄空屋,欲改建成高樓,勢必要先拆除,才有可能建造成高樓,而為什麼偉大的國父—孫中山先生要選擇革命,不選擇維新,不用我多説,也應該非常清楚。

山居筆記讀後感1000字範文 篇2

山居筆記是本關於歷史、文化、地理、美術的書。跟隨着餘秋雨思緒的腳步,他在山居中對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種閒散的方式將它用筆記錄下來。他彷彿對中國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將現實與歷史結合,用文字去剖析一個王朝的興衰,記錄着東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過歷史的這塊土地上,吟着蘇東坡的《赤壁賦》、《念奴嬌》,隱約聽到廣陵散已經響起……

當我一走進,那已斑駁的碑文向我傾訴整個王朝的興衰,已無昔日《木蘭圍場》的風光,卧倒在這的只剩整座山林。這時我彷彿看見一個老人逐漸被歷史的洪溝吞沒,沒有什麼怨歎,只留下一座承德山莊。凝視這已走進歷史的歷史,我內心一股無法言喻的悵然,悄悄化作淚從眼角溢了出來。感傷這段歷史的所摻雜的苦澀和淒涼,也感傷用生命來奠祭這段歷史的文人。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種不一樣的悸動,在地理課本上讀到的它,是那麼樣的展現因工業,而發達的生命力;是那麼樣的展現因農業發達而擁有的豐饒,怎樣也無法聯想起它曾揹負着流放者那份在心裏的高貴和不屈,孕育過流放的下一代。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時刻的遞嬗。將這段過往帶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帶不走,正因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雖已化作塵土,但那以前的繁華,已被接承。在十萬進士這一篇裏也使我感觸不少,正因一個神聖的科舉制度,居然能夠讓人搞到一片黑暗,原來是一個爭取人才來做官,變到一個大家都變成封閉的讀書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書》《五經》裏面打轉,而不知道要去讀一些實用的書,到頭來,我的中國傳統的科舉制度就只是培養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義道德而骨子卻跟一個三歲小孩一樣(什麼都不知

,什麼都不會),有的還更可惡的是靠關聯就能夠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到的,還有包庇這些人的人也很可惡,如文中李實對權德輿説:「你能夠照我排的名次一一錄取,否則,你就會貶到外地,到那是後悔莫及!」還好這一次李實沒有成功,能夠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是那麼幸運的逃過的……

我清楚的瞭解此刻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興歎,即使耗費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勞無功。也許去看看那千年書院,感歎那已不再有的朗朗書聲;也許去走走那曾有許多商行的山西,體會那曾有的繁榮;也許揹着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衝擊……

山居筆記讀後感1000字範文 篇3

《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餘秋雨先生用親身遊歷,切身體驗,為我們探訪了中華禮貌,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場,然後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山居筆記讀後感。

餘秋雨先生領着我們在一處處山水間瀏覽着歲月的痕跡,在一座座古剎前回味着歷史的興衰,他帶着我們更深刻的去品讀中國那滄桑的歷史。他悲痛地遙望着一個王朝的背影,告訴我們清代的榮辱興衰,從一個避暑山莊讀出了清代幾代君王的雄才偉略或昏庸無道,興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遙望着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説着禮貌與野蠻,昔日與未來。他又滿懷崇敬的講述着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偉岸與冤屈,瀟灑與悽楚。

一切的一切,餘秋雨先生用他那樸實而又不失華麗的語言,生動且精妙的比喻,緊湊又巧妙的文章佈局向我們講述那中國的沉重、悠久的歷史,把我們引進那個沉痛的年代。

不得不歎服餘秋雨先生的見識之廣,領略之深。整本書充斥着他的橫溢的才華與淵博的知識,每一章的資料都填充進了超多的史料,名言及各類文學知識等諸多資料。整本書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讓我歎為觀止。閲讀完全本書,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目不暇接!此外,餘秋雨先生那獨到的見解,更是讓我如雷灌耳、記憶猶新。他那與眾不一樣的觀點,真的是讓我們打開眼界!

此外,在閲讀餘秋雨先生在書後寫的答學生問,更是讓我對他徒添一層敬意。有這樣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問:這些年,報刊上有不少對您的評論,有些評論明顯帶有惡意,您為什麼不反駁?——答:有的文章用詞比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個錯訛或疑點。作個比喻,這是包裝粗礪的無價饋贈。你至多隻能説‘惡詞’而不是‘惡意’。”這樣寬宏的心態,這樣容人的大氣,又一次的讓我認識了大師的風範!讓我對這樣一位新時代的文學家肅然起敬。

《山居筆記》是當代作家餘秋雨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作者用一種創新的手法,以散文的創作方式,講述了超多的歷史、文化知識。其資料以文化為主,涉及地理、軍事、教育、政治、交通、園林建築等多個方面,並對此做出必須的闡述以及總結了獨特的觀點。

對於現今如我一般的大多數人來説,緊湊的生活節奏使得我們不可能有時刻和精力去設身處地地瞭解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更不用説,能夠親自感受千姿百態的人文、地理風貌,從而到達提高自我的目的。而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

打開《山居筆記》就好像打開了一幅巨幅的畫卷。優美的自然、人文景觀中不時點綴穿越時空而來的翩翩古人。一股濃郁的古老文化氣息鋪天蓋地而來,卻又不會讓人感覺到絲毫地壓抑。厚重卻又奇蹟般地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為其感染。

山居筆記讀後感1000字範文 篇4

一座繁華的城都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不僅僅會引起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濃厚興趣,而且對普通老百姓也永遠是一個巨大的懸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龐貝古城突然湮沒;更古老、更輝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吳哥窟的殞落也是一個千年之謎……時刻過濾了一切,我們無法再找回答案。

黑龍江省寧安即清代着名的流放地寧古塔,一圈巨大的城牆牆根讓人無法想象在遙遠的古代在那裏屹立過一座什麼樣的都城。此刻的它只剩下一道泥土砌成的的基座,但以前的它但是渤海國百城之首,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東北亞地區的重要貿易樞紐!如今的城裏保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寶琉璃井”,它回憶着幾千年來周圍發生的一切,波光一閃,就像是一隻看得太多而最後看倦了的冷眼。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還密密地排列着五座跨江大橋橋墩的遺址。

如此繁華的城市、如此繁榮的一派景象,是什麼使它消失地如此徹底?!

華夏大地在數千年間出現過多少星羅棋佈的城市,能持續長久生命的又有幾座。比之於山川湖泊、廣漠荒原,城市是十分脆弱的。

中國,一個以農興國的禮貌古國,農民顯然佔據了重要地位。在農民眼中,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而擁有的財富的人則是大抵不義之人,又正因統治者的長期欺壓,農民起義軍一次次攻陷城池,需要把自己直接生產的財富搶回來。城市本身的不健全,加上城裏鄉人的“客居”感和遼闊的農村對它的心理對抗,便顯得更沒有自信。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城市匯聚了一切,經濟、政治、軍事、禮貌、物資,所有的一切。它是一種無形情緒的集中,一種文化的定形,它的高度禮貌與繁華激起了他人對它的佔有慾。

歷史,曾在這塊荒涼的土地上做過一個城市的夢。夢很快就碎了,醒來一片荒涼。

隨着時刻的改變一切都在改變……如今的華夏大地上呈現出另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數不盡的新城拔地而起,交通網絡構建迅速,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浮華的背後,卻同樣牽繫着無數的情仇困苦。我熱愛城市,當然也包含着對它的邪惡的承認。城市的邪惡是一種經過集中、加温、發酵,然後又進行了一番裝扮的,它終究控制了全局、籠罩街市,街市間頑強地鋪展着最尋常的生活。商場的黑暗、階級鬥爭的激烈、街頭的騙子、犯罪團伙的橫行,我們看的太多太多。

有些時候真想離開城市,回到大自然。拋開這早已看倦的城市,會覺得似乎得到了全然解脱。熱愛自然,卻不能長久隱居山林。作為一個現代人,渴望生命散發出的蓬勃熱量。

幾步之外就是世俗人性的廣闊綠洲。每一天都這麼走,走過邪惡,走向人性,走向人類的擁擠和大熱鬧。堅信大家協起手來,洗去心靈的污點,用一顆顆純潔的心,共同建設我們完美的家園,讓城市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山居筆記讀後感1000字範文 篇5

先前我並不曾聽聞餘秋雨這位在當今文壇中頗有地位的作家,接觸他的文章是一次機緣巧合。一個同學向一向對歷史有着濃厚興趣的我推薦了《千年一歎》。我雖然在文學上的造詣不深,但是我知道他的散文絕對是能讓我產生共鳴,書中的一字一句對我都是強烈的震撼。這本書絕對是真實的感受,經過整整一年拔山涉水,躬行踐履,他走過了充裕着異域風情的埃及,希臘,土耳其,穿過了戰亂連年的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他在尼泊爾欣賞着常年冰封的喜馬拉雅山在晚霞的映射下透顯出的雄威。感受着一個文明從興盛到衰敗。按理説一箇中國人應該從瞭解自己的家鄉開始,從而瞭解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可是我認為餘秋雨他從中國出發,最後又回到中國,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不僅是對一種文明的認識,更多的是在與本土文化做比較,這樣也使隨後所寫的《山居筆記》就有其一定的客觀性,是對我們文化的一次較為正確的評價。而不是一再的強調我們擁有着上下5000年的歷史,是一個文化底藴深厚的古國。

畢竟我們的文化也曾經遭遇過“焚書坑儒”、也曾掀起過令人髮指的“文字獄”,不論是以前的文人墨客還是現在的知識分子,我想誰都不願意用八股文來禁錮自己的思想。我們並不希望“獨尊儒術”,哪怕是孔聖人也不願意這樣,否則怎會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説。我們希望的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盛況,在這世紀交接的時刻,是不是應該回頭看看前人所留下的那一句一筆一張一本。作為前車之鑑,給後人留下的又豈止是精神財富,對一種文化的反思,恰恰能創造出另一種更適合現代的文化模式。起初我並不能讀懂餘秋雨的散文,因為他的思想內涵還不能讓我這個小孩所理解,但是我就是覺得他的話有道理,是他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他通過他的筆,通過從他筆尖劃過的字,把這種感受真真切切地傳達給了他的讀者。我很感謝他,是他使我這個年幼的“學者”學習到了文明的內在,一種文明常常是由一羣意識朦朧的人創造出的,而它的發展可能是經過幾個或是幾十個甚至更多的人慢慢地從遠古文明衍變,推敲,再由幾個在某幾方面有着極其重要貢獻的人將他推上顛峯。而文明的衰敗往往是毀在戰爭中,我們不需要討論為什麼而戰爭,但是確實是戰爭加快了文明頹敗的速度。更或者就只是這種文明不在適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總是會有一些人走出來,推翻它。那些保守守舊的人不願改變他們現在的生活方式,那些激進的人卻試圖改變現狀。於是乎,在激烈的爭論過後,無論贏得勝利的是哪一方,對這種文明的摧毀是必然存在的,有時候往往一條極小的裂縫就會導致一座大廈的坍塌。一種文明也是一樣脆弱。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武將也許可以以武力解決一些爭端,但是這一文明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它的精神本質和思想。魯迅先生當初棄醫從文,也是想能從精神上診治那些精神麻木、空虛的人。文人能留下讓人精神振奮的作品,但是許多文人不論是在生前還是在死後都生活艱難,這是文人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有這樣一句話“吃飯是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為了吃飯”。可是又有多少文人能擺脱生活的負擔呢?他們有着足夠的精神食糧,卻不能填飽自己的肚子。這使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那些只能作為他們豐富自己,感染他人的理想而存在。餘秋雨在他的書中寫到“越是熱鬧的東西越是脆弱,這是中國老莊哲學早就闡述過的,然而都市的熱鬧去是人性的匯聚,人性匯聚到如此密集的程度還依然脆弱,這不能不説是人類的一大悲劇”。

我喜歡餘秋雨對文明的闡述,也喜歡他的散文,喜歡他寫散文的形式,個人的感受和思想很自然地融入他的文章中。他在小引中提到散文的本性。以前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散文的特點就是形散神聚,而從他的文章中我才知道“詩”和“藝”才是散文的“正本形態”。有些批評者也許會輕巧地説:只要隨手翻翻哪本書,就可避免這種常識錯誤。其實在散文中即便説自己不太喜歡楊萬里的詩、王羲之的字、歐陽修的文章也是允許的,這正是散文寫作的自由之處。如果每個細節都寫得準確無誤,“那就只能寫論文了”。我有時覺得他的文章也有幽默之處,不是如此嚴肅。也許他在寫這些時,有的只是無奈,但是我感到的是他對那些並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文章或是不能體會散文真正內涵的人的惋惜。我不能説那些人是無知的,但他們卻過於苛刻,他們不是在欣賞散文,不是在感受散文,而是一味地追究散文中常識性問題,那是他們的可悲之處,也是可笑之處。他們放棄了文章的精髓,甚至可以説放棄了心靈中人類共有的東西。真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我現在還不能説自己已經讀懂了餘秋雨,但是我確實是感受到了從他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是公正的、是客觀的、是真正寫出了人們的內心感受,但文章是他寫出來的,而不是我們,思想精神是他感受到的,卻得到了許多讀者的贊同。我喜歡他的文章,他的思想。我可以坐在沙發上,一邊慢慢咀嚼他的文章,一邊喝着咖啡,和他的文章一起歡笑、一起悲哀、一起憂慮。然後就去寫一篇充滿同感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