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傳記讀後感

讀完《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後,我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去紹興魯迅故居看看,我想在他的居所中能更加真切的體會到魯迅先生當年的想法和他那在民族危機中的苦苦掙扎。 魯迅先生姓周,名樟壽,後改為樹人,號豫山,後改為豫才。魯迅是他的筆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出生在紹興城內周姓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讓魯迅在啟蒙的時候先讀歷史,而不是四書五經;父親周伯宜,對魯迅非常寬厚,允許他讀閒書;母親魯瑞更是喜歡他。少年魯迅便生活在這種頗為繁華而寬厚的環境中讀書長大,調皮好鬥,有着少年所特有的驕傲。但祖父卻因為一次科場行賄案下獄,父親也吐血並終於去世,親戚便不再對魯迅家客氣,分房子的時候給魯迅家最差的房子。這種世態炎涼、由繁華轉為悽苦的經歷很容易讓人想到曹雪芹,另一個在中國的晚期封建社會反儒家的困頓的鬥士。後來在廣州,青年學生問他為什麼憎惡舊社會,他回答:“我小的時候,因為家境好,人們看我像王子一樣,但是,一旦我家庭發生變故後,人們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這不是一個人住的社會,從那時起,我就恨這個社會。”

魯迅傳記讀後感

是的,魯迅先生恨,他恨這個社會的黑暗,同時也恨自己的無能。要知道,在絕對強大的事實面前再有力的個體思想也如螢火與之皓月,變的渺小無比。魯迅先生就是如此,面對逐漸衰敗、日漸黑暗的社會,他多麼想用他的力量去改變,可是現實卻給了他多個無情的耳光。讀到這,我彷彿已經不是我,而是與先生一樣的一點螢火,在深邃的無邊的黑暗中苦苦掙扎。 先生從人道主義轉向了個人主義,由啟蒙的悲觀主義,轉向了存在的虛無主義。從學生變成醫生,從醫生變成文學家從文學家變成革命家。每一次的轉變都給了他不小的打擊,彷彿一個健壯的成年人一巴掌輕易拍碎小孩子手中的玩具一樣。先生是不屈的,身份的多次轉換可以證明;先生也是不甘的,他的文字可以證明。

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碌碌無為的任由事物擺佈還是面對無情的現實躲在暗處大聲吶喊?先生給了我一個答案:我不管自己的力量多麼的渺小,我也知道我自己的力量不能改變太多的客觀事實,可是我還是要盡我的全力去做,即使我做的不能改變什麼,這樣起碼在我晚年終老的時候我可以用我那滄桑的眼睛勇敢的直視我走過的路。況且蝴蝶效應,也許我做的一些小事引起了這個社會的共鳴,那麼我將會很欣慰,同時感到101%的驕傲。

也許有些人還無法體會到自己能讓這個世界改變一點點的那種感覺,那是一種驕傲。可惜先生是可憐的,這個社會彷彿就是要與他作對一般,將先生的種種努力都無情的打壓下去,看着他在無力的痛苦中苦苦掙扎,黑暗的社會嘴角微微上揚。

這也使得先生在虛無主義的鬼氣中滑落的太遠。但1925年,還是有一隻手拉住了不住下滑的先生,那就是許廣平。許並不是人中之鳳,但有着一股子對新思想、自由、革命的堅毅,這深深的鼓舞了先生。後來兩人到了上海定居。作者王曉明寫道:“從某種意義上講,魯迅和許廣平的相愛而終於同居,在上海建立新的家庭,是他一生中最有光彩的舉動。正是在這件事上, 他充分表現了生命意志的執拗的力量,表現了背叛傳統禮教的堅決的勇氣,表現了一個現代人追求個人自由的個性風采。但是,也恰恰在這件事情上,他內心深處的軟肉和自卑,他對傳統道德的下意識的認同,他對社會和人性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都表現的格外觸目。一個人一旦相信愛情,就不再是虛無主義者。”

魯迅的人生終點最終在上海畫上。回首過去,先生不斷的遭遇到“滑鐵盧”。早期先生想要醫治民族,對大眾,他是輕蔑的,他覺得百姓迂腐,不能像他那樣面對名族的衰敗勇敢的站出來用自己的行動去拯救自己的民族。後來他發現相對於迂腐的尋常百姓,知識分子更容易明白他,於是先生棄醫從文,可是後來的種種草魚卻使他不斷看到知識分子的侷限性。在讀了一些馬克思主義的東西之後,先生開始由一個知識分子慢慢的向革命家轉型,但革命的本質就是推翻舊的迎來新的,這與先生骨子裏的舊思想是矛盾的,終於,他提出了新知識分

子的説法。也算是在新事物和舊思想中取一個折中吧。這其中包含了先生的怨念及恨意,我想也許先生就不應該生在那個時代,也恰恰命運弄人,雖然先生在時代的洪流中苦苦掙扎,但他也是推動時代發展的一絲助力。

讀完《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後,我看到了一個曾今熟悉現在卻又完全陌生的魯迅,大家對他有一種心靈上的崇拜,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在那深重危機中的苦苦掙扎。危機中的苦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