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幸福地做教師》有感

本站:潛心做生本,真正做教育,在新教育的感召下,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向幸福出發,幸福地做教師!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讀《幸福地做教師》有感》。

讀《幸福地做教師》有感

“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荊志強老師真正做到了育人,知識是每一位學生展現自我的一個載體,校園和教室是每一位學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他們自信,他們快樂,他們充實,他們生活的有價值,有意義。每次翻閲《幸福地做教師》,都深刻感受到它的魅力與光芒,身在其中,才會感同身受,才會重新尋找自己努力的方向,才會幫助自己成長!

荊志強老師的課堂注重發展學生,展現學生,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學生積極向上,陽光自信,青春活潑,從書中瞭解到學習的熱情,參與的激情,思考的慎密,訓練有素的語言表達能力,足以令我折服,曾經也是班主任的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學生,他們的潛能是否都被老師埋沒了呢?也替自己的學生感到悲哀,作為教師,應該教育學生,引導學生,盡最大努力讓班裏的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被挖掘出來。

我不得不佩服學生的智慧和能力,而在自己的課堂上,自己一節課都繃的很緊,很擔心學生那個地方沒有展示到位,還要環視座位上的學生,好多學生並沒有參與,只是坐在那裏,老師很無奈,學生很無力,我們的課堂顯的是那麼的沒有生命力。

難道我們的學生真的沒有那個能力嗎?難道我們的學生什麼都不會嗎?雖然我們的後進生多,但是想想,我們的優秀學生在課堂上又表現出來什麼了?就拿我以前的一個班來説,那時候班裏有一個多次考數學滿分的學生,可以説每一道題都難不倒他,可是他呢,也只是自己會做題吧,展示不夠精彩,從另外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們教育的疏忽:知識很棒,能力欠缺,走向社會之後,我們的學生跟杜郎口的學生比較一下,誰更能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呢?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思的!

一節課,荊老師的學生展示是脱離課本的,全部都是自己理解過後的知識整合,而其他學生也會自覺的,主動的糾錯,拓展,質疑等等,不管是哪一個學生只要爭取到機會站在了黑板前,就是一個小老師。學生講解時老師站在一邊是一個忠實的聽眾,如果不細看是找不到學生中的老師的,只是偶爾聽到一句“這個題的重點是什麼”的提示才忽然感到還有老師的存在。老師和學生之間,我覺得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融合”,老師已經滲透到了學生當中,是真正的在和學生一起學習。

課堂上的學生是自信的,個性是張揚的,思維是開放的,交流是平等的,學生在課堂上那種主動參與的熱情,不亞於一羣學者的學術爭辯,學者在爭辯中還要照顧到儒雅的體態,可是這些學生,這些從黃土地裏走出來的莊户孩子,不管智力是不是有差異,只要想好了誰都是爭先恐後地表達,可以説是在爭搶每一個發言的機會。在數學課上講一道題時,往往幾個學生同時搶到黑板前同時大聲的闡述,但學生們又是十分懂得謙讓的,只要誰先到,或着在講述時誰的聲音在最先的幾個音節上壓住對方,另一方則迅速轉變為聽眾的角色。這種平等的競爭與良好的學習氛圍大概也不是一日之功吧。

生本課堂是一個“神話”嗎?是一個“傳奇”嗎?

《幸福地做教師》(144頁)中這樣寫到:“學生的潛能庫一旦被打開,其潛能就會像滔滔江水一樣湧出,生命的神奇也將不斷展現,讓人歎為觀止。”這不恰好地詮釋了我們認為了“神話”和“傳奇”嗎?

只要堅持做,潛心做,真正做,生本是每一位老師都能做好的,在實踐生本教育的過程會有失敗,有挫折,有痛苦,但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相信學生,堅定地去實踐,我們一定會走向成功。

通過閲讀這本書,我對生本的理解是:

首先,互助。這種合作討論式學習,可以讓學生之間平等討論解決問題,疑惑得到及時解決,使學生的成績不會有大的差距,都能學得會、聽得懂。每個小組的組長已經充當了老師的角色,我猜測,他們課下一定像老師一樣精心的進行了備課。

第二,自由。班級是一個活躍的大舞台,每個人都能成為台上最耀眼的明星。一次次的上台展示,就有一次次的收穫;班級是一個温馨的大家庭,有父母般的老師,兄弟姐妹般的同學,大家雖然辛苦,但是卻類在其中他。

第三,輕鬆。上課學得會,氣氛和諧,不是端坐在那裏一動不動被動地聽,這樣就不會感覺乏味和疲憊,而是一種愉快學習。

基於以上三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不存在不學習的學生了。驚歎他們課堂教學的同時,心裏不免會想到自己的課堂教學,於是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1、我們面臨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是老師,不是學生。與其説老師的認識上不去,不如説老師的擔心更多:擔心學生能不能學得會?擔心自己不講學生會不會明白?擔心學生的成績會不會下滑?等等。其實,我們所擔心的,也是杜郎口中學的老師課改初期所擔心的,且他們在課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我們想到的還要多,但實踐證明學生的能力是你想象不到的,學生的能力是無窮的,擔心也是多餘的。現在他們已經達成了共識:在思想上相信學生,在行為上依賴學生。細想一下,我們的講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必要的點撥是必須的)?你説一遍學生能記住多少,很多情況下只是一種心安理得罷了,反正我講了,會不會是你自己的事。

2、新教育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一是學生的積極性,二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

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首先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初期也會存在學生不願回答或不敢在老師和學生面前回答等問題,可採用評比、記錄發言次數,鼓勵,獎勵等方式解決。初期的討論也會有個別學生混水摸魚的現象,可通過老師、班主任共同地正確引導教育,逐漸的規範各種不好的行為。

3、數學課堂容易改進的最佳課型是什麼?

我認為是習題課,是因為這種課型是在學生具有一定知識基礎的前提下,相對好開展,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後逐漸推展到各種課型。利用學生熟知的知識,從淺顯的問題入手,從細節開始,逐步培養他們在課堂上各方面的能力,勇敢自信,語言表達,思路清晰,思維活躍,全神貫注,逐字逐句,點滴督促,我想只有這樣,才能慢慢地培養出來他們,他們知道該怎麼做,該怎麼説,該怎麼展示自己,這樣的課堂不正是我們努力追求的嗎?

對於荊志強老師的生本課堂,我驚歎的不是他們的理念,這種理念我們早就有,驚歎的是他們的實踐。我認識到,只要有正確的理論引導,正確的操作方法,再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遇到阻礙,想辦法解決,想方法去培訓學生,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以及學習習慣都先培養起來,老師課下預設好問題,備好每一節課,把課堂時間都給學生,這樣學生知道自己的任務和目標,而老師只是協助在內。現在我們既有理論,又有別人成功的實踐,我們為什麼不試一試?

生本課堂,不是分分小組面對面坐就行,也不是學生站起來討論就行,我們要探索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相信經過我們共同的努力,一定會實現那樣的課堂狀態,細想一下,學習過程無非是一個“聽説讀寫”的過程,安靜的聽,仔細地想,精彩的表達,規範的板書,課堂上什麼時候站,什麼時候坐,什麼時候交流,什麼時候展示,什麼時候分享等等,都是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鍛鍊。什麼事情都不能急於求成,遇事想方法,逐步嘗試,慢慢摸索,引導學生完成課堂上的各個環節。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從各方面都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靜下來思考:作為教師應該研究,探索,把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出來,為他們的以後着想,真正的成為一名教育者,而不只是傳授知識,相信學生,他們身上隱藏了很多“金子”,堅持,堅持,再堅持,總會看到發光的那一刻!

《幸福地做教師》145頁這樣寫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在生本教學中老師們要學會放手,要相信學生能行,相信學生前能無限,讓學生親自感受,體驗,分析,總結。聰明的教師引導學生走路,笨拙的教師牽着學生走路,無能的教師代替學生走路。”

120頁這樣寫到:“平庸的教師是陳述,一般的教師是講解,優秀的教師是示範,偉大的教師是啟迪。”

我想:沒有哪一位教師甘願做一名的“無能的教師”和“平庸的教師”吧?

公眾號:滑州杏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