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讀後感900字:《鮑鵬山説孔子》讀後感

孔子不但是中國人心中的聖人,也是整個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精神導師。孔子的思想及學説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那麼孔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他有着什麼樣的人生經歷?他又如何影響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政治與生活?本書從孔子的出生開始,將孔子的生平事蹟娓娓道來。

優秀讀後感900字:《鮑鵬山説孔子》讀後感

孔子其實是商的後代。商朝的開國國君是商湯,商湯是孔子最初的祖先。後來孔子的家族位在逐漸降低:從最早的商朝天子,變成周朝的諸侯,到了弗父何的時候,做了公卿,等到孔父嘉的兒子木金父逃到魯國以後,公卿地位也沒有了,變成士了。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在六十多歲時娶了不超過二十歲的顏徵,兩人到附近的尼丘山禱告,希望山神能賜予他們一個兒子。這個禱告真的應驗了,公元前551年九月二十八日這一天,孔子誕生了。

孔子的童年時代是非常艱辛的,他三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到了十七歲的時候,孔子的母親又去世了。孔子想把母親和父親按照當時的習俗合葬,但是母親一直到死也沒有把父親所葬的地方告訴他,於是他把母親先臨時安葬在一個地方,然後到處打聽父親埋葬的地方,最終打聽到了,再把母親遷過去和父親合葬。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就這麼一個人處理父母的喪事,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和能力

晚年的孔子對自己的一生曾經有一個非常簡要的概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矩。

十五歲就開始立志學習,把探究真理、傳播文化、追求道義當成自己的使命;到了三十歲,已經能夠堅定自立,有自己的主機;到了四十歲,就不惑了,對於世界上的很多整理都能明白,有了判斷力;到了五十歲,知天命了,知道自己的道德使命;到了六十歲,對於所聽到的一切都能明白貫通,不再覺得不可理喻,心中不再有違逆不順之感;到了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會越出法度。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真是一個非常高的境界。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魔鬼!假如讓我們這些人能夠從心所欲,可以不負任何責任或代價,我們會幹出什麼事情來?晚年的孔子是有欲的,他愛自然、愛藝術、愛古代文化,然後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這都是欲。孔子克服了不當的欲,拋棄了低級的趣味,從為了一個純粹的人。

看完整本書,感覺孔子真是一個可敬的人。

20xx.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