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設計在童年讀後感

《人生設計在童年》一書是美國得克薩斯a&m大學研究儀器專家高燕定的大作,堪稱“精英培養之道“。高燕定先生以獨特的視角潛心探究美國教育文化,融合中西方教育思維之優勢,形成自己對精英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獨到見解。高先生的女兒在父親的引導下,從小樹立人生理想和職業目標,在預期的人生軌跡上奮力追夢, 一步步達到理想目標。

人生設計在童年讀後感

書中詳細描述了一個普通女孩兒時生動的心理活動和生活細節,疲於奔命的高中時代和充滿智慧的社會活動,以及自我奮鬥、追逐夢想、演繹人生的自我表白的故事。作者通過豐富的、有説服力的案例,向讀者傳遞一個理念:人生是可以設計的,而且應該從童年開始。

蒙台梭利指出:“兒童並不是一個只可以從外表觀察的陌生人。更確切地説,童年構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一個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這與高燕定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高先生認為:在孩子的童年階段,引導孩子設立一個或幾個人生目標是很重要的。雖然許多人在他們自己的成長旅程中,可能會因為種種因素而改變軌道,但是,在人生的最初十幾年裏,有一個目標比沒有任何目標要好得多。從小就有一個粗略的人生規劃,比迷迷茫茫地混到高中畢業,甚至更晚時,才開始認真地考慮自己的人生,倉促地培養自己的就業技能要有利得多。

目前許多家長很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但卻摸不清到底什麼是綜合素質,家長們拖着孩子到處學琴、學書法、學武術,參加各種名目的比賽,就是沒有認識到,對孩子職業意識的培養。孩子長大了要幹什麼?能幹什麼?許多家長和孩子並沒有認真思考。沒有理想,人生迷茫,使許多孩子從小沒有奮鬥的目標,長大成人後,才開始考慮人生,倉促培養就業技能,為時已晚。其實,對孩子進行職業發展的指導教育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素質教育”,甚至可以説,正確的、科學的職業發展指導不僅涵蓋了素質教育的所有內容,而且還大大超出了大家的理解。如果孩子的父母、師長和專家們從小就和孩子們一起,根據各人的特點,根據現代化的信息,探尋科學的職業發展路線,合理地規劃未來、設計人生,併為孩子提供全面的、廣闊的基礎知識教育,為他們的一生作準備,讓孩子們去追逐夢想,演繹人生,讓他們愉快地沿着精心設計的人生道路去奮鬥,就能使他們在日新月異的世界裏,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所以,讓孩子從早期就開始進行人生設計、職業規劃,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使孩子成為能夠主動認識自我,瞭解世界,不斷努力,走向完美的人。只要自己足夠優秀,就一定會獲得認同和接納。家長、孩子、學校和社會都應該重視並且一起參與這一個共同的課題。

給孩子一個夢,在孩子心中點燃一把火,讓它燃燒,成為他們自己努力、奮鬥的內動力——這是人生設計最重要的第一步。

《人生設計在童年》讀後感

暑假裏,同事推薦我看《人生設計在童年》這本書的。

本書講述了一個普通女孩高倩在作者,也就是父親高燕定的引導下,從小樹立人生理想和職業目標,在預期的人生軌跡上奮力追夢, 一步步達到理想目標的故事,輔以其他豐富的、有説服力的案例,向讀者傳遞一個理念:人生是可以設計的,而且應該從童年開始。作者用充滿温情、閃爍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詮釋了中美教育的差異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女兒高倩兒時生動的心理活動和生活細節,疲於奔命的高中時代和充滿智慧的社會活動,以及自我奮鬥、追逐夢想、演繹人生的自我表白,與作者的論述交織在一起,引人入勝。

“我要上哈佛,我要做律師。”在自己的10歲生日party上,華裔小女孩高倩許了兩個願。7年後,她進入哈佛大學主修歷史; XX年後,她自哈佛畢業,旋即進入哥倫比亞法學院攻讀法學博士學位,於XX年春季畢業。

哈佛大學的難以申請,國人都已知道。律師職業的難以達成,國人也許尚無概念,在美國,律師與醫生、職業經理人並稱為美國三大理想職業,被稱作美國“第四階級”,很多總統、參議員均為律師出身,社會地位及收入都很高,以地處紐約的哥倫比亞法學院為例,就業率越過90%,學生一畢業即有6位數底薪,相應的,入學門檻也很高,學生至少需要擁有3年工作經驗,入學平均年齡是25歲。一個21歲的華裔女子,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和經濟支援,如何能一勝哈佛而再勝哥倫比亞?她的身側,並無許願樹,她的手中,並無七色花和阿拉神燈。是什麼讓她的願望輕鬆達成?

“是自童年就開始的人生設計。”她的父親高燕定如是總結。

人生設計能不能給孩子一個美好未來?

早期的人生設計,應該是家長引導、孩子主導、教師和社會共同協作的課題。只有孩子自我認識的不斷深化,經過長期的思考、研究和自我提高,在對社會、經濟、技術的變化和發展有了一定的認識,並經過反覆的篩選和淘汰之後,才能提煉出他們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標。只有發自內心的理想之火在他們心中燃燒起來,成為他們如痴如醉的自我追求,才會成為巨大的內動力,推動他們去自我奮鬥,獲得成功。

在這本書裏,作者用自己和女兒一起成長的故事,結合其他豐富的、有説服力的案例,以及他長期、認真的觀察和研究,向讀者傳遞一個理念:在一個日趨完善和規範化的社會裏,人生是可以設計的,而且應該從童年開始。有了科學、理性的人生規劃,人們完全可以不憑機遇、不靠伯樂,按部就班地、可預見性地獲得自我認識意義上的、必然的成功。

留學?

或許很多媽媽們覺得這是太過於遙遠的事情。

但自從我看了《人生設計在童年》的這本教育書之後,深有感慨。

對於這本書,我現在還只是泛讀。給我最深的理念,也是最深刻最認同的理念也就是,從童年開始,就為孩子設計好她的人生,這是父母必須且應該做的,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傳統的觀念,都是認為,生養一個孩子,那麼就是供她吃好穿好玩好學好,現在很多80後的現代媽媽開始注重早教,其實最主要的目的,都是為了小孩以後能夠適應這個多元化且快速更新快速淘汰的社會,能讓自己的小孩以後能在社會上有一口飯吃,能過上好日子。也不惜強迫孩子們去練鋼琴,學跳舞,上奧數班,參加各種活動,拿回一疊疊的獎狀和名譽。

可是,媽媽們卻忽略了,在現在這種應試的教育制度下,一不小心,也會把自己的孩子教成書呆子。縱然上了大學,一踏進社會的大門,仍然像一個無知的小孩,不知何去何從。也就像現在的很多大學生,縱然是重點本科畢業,卻還不如我們這些中專生。

或者,很多走出校門的人,都必須再重新轉換行業,從零開始。從新認識各種行業和學習新知識。

或許,運氣好的,碰到了自己的優勢得已最大發揮的行業和工作,從此一躍沖天;

或許,為了賺錢,自己不得不先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從此得過且過,消磨時光;

或許,就在社會中,不停地尋找着適合自己的行業,不停地跳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天下父母的祈盼。

沒有不對孩子不寄予任何期盼的,只是有的父母會將這種期盼表現的急躁急進,有的父母會將這種期盼化為生活中無形的指引,讓她走向更好,更適合自己的道路。

回想自己十幾年的讀書歷程,和這十幾年的打工經驗。

我也經常感慨,在當初填志願的時候,如果父母能給我一條指引?

當初在初踏入社會的時候,如果父母能給我一點建議?

如果從童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即定的奮頭目標,並且為之奮鬥一生,

如果在讀書的時候,就開始為走入社會而開始積累,

如果走入社會的十幾年的行業,可以一直連續貫穿我的一生,

或許到現在,我們也不會感到茫然和無措。

雖有遺憾,但卻沒有責怪。

怎麼可能去要求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能知道這些?

但是現在,我們身為父母,卻可以做到這些,

因此,也便要盡力為孩們子做好這些。這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根據孩子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優劣,為孩子量身制定她的終生之路。

當然,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父母們要有比較遠見的目光,來培養自己的小孩,並且提早向她灌輸一些思想,並且堅定她的目標。

父母們也必須接受,不是所有的小孩的特質和聰明都是一樣的,有高有低,有長有短,因此,目標,也不能是一成不變的。需要經常幫助且根據她自已的能力來制定,多鼓勵。

豆豆2歲多了。

我還不清楚她各方面的長短。

但是,面對未來的教育局勢,想完全跳脱中國的教育怪圈,留學,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去哪裏留學?選什麼科目?

目前,我心中的答案是去美國留學,金融方面的專業。

這也只是目前我比較粗淺的理解,一是認為能在美國上大學,接受美國開放式的教育,二是隨着中國上海金融中心的建立,金融投資業在十幾年後應該是很吃香的行業,最缺的就是人才。三吧,是覺得現在的這種中國體制真的令人痛心,不否定,很多的時候,我覺得如果我有能力有足夠的錢,我也希望能移民美國或者其他國家。或許,也可以算為孩子搭個跳板。

這個目標也只是我粗淺的想法。以後還需要改進。

主要是給自己確立奮鬥目標。

從現在開始,必須為以後小孩留學準備足夠的經費

且需要關注申請留學的必備條件,針對她的英語,自理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行特別培養。

對她的記憶力要特別加強並且有意提高她對經濟投資方面的興趣,要提早了解經濟政治方面的知識,學習世界歷史,學會獨立分析思考。

各種細節,必須從留學目標,一步步往下細分,然後做出幾個五年計劃。

一步步的實現,考核。

我想這種逆向思維,這種即定目標,在孩子選擇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這些學校和學校教育體制的時候,才不會變得盲目。

需要學習什麼,培養哪方面,就選擇什麼樣的學校。而不會隨波逐流。

這些都只是目前個人膚淺的想法。

這個目標可不可行,還不確定。自己也還需要了解更多,學習更多,才能給小孩最好的指引,否則路偏了,反而會怠害終生。

不管是不是可以做得這麼完美,不管豆豆是不是最終可以這麼優秀,

但是,父母始終要堅持的前提是,根據她自身的特質和能力,提早,提前為她做好人生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