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讀後感提綱

《紅巖》該書講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員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中,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塗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xx《紅巖》讀後感_學習紅巖精神讀後感7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紅巖》讀後感提綱

《紅巖》讀後感篇一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羣鳥爭鳴,天將破曉。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解放戰爭勝利後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痺了精神。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紅巖》讀後感篇二

《紅巖》是一部中*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峯英勇鬥敵,捨己為人;江姐受盡*,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鬥,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麼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歎的畫面。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雲峯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着鏽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着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峯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籤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鑽心的逼供,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嚥着發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着遍體鱗傷,強忍着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頑強地與*抗戰到底!

《紅巖》讀後感篇三

《紅巖》的故事情節如下: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峯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一天,區委書記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裏卻不以為然。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強忍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鬥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張吸收一名叫鄭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許雲峯知道情況後大吃一驚,幾經分析發現鄭克昌行跡可疑,便讓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轉移。甫志高卻根本不聽勸告,反認為許雲峯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績,結果被捕併成了可恥的叛徒。由於他的告密,許雲峯、成崗、餘新江和劉思揚等人很快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妄圖藉此將重慶地下黨一網打盡。然而,他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許雲峯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兇殘的敵人為了得到口供,瘋狂地折磨政治犯。他們給犯人食用黴爛的食物,而且在炎熱的夏天限制飲水數量,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獄中難友乘放風時在牆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護泉水的鬥爭中,龍光華英勇犧牲,全獄難友絕食*敵人的暴行,敵人不得不妥協讓步。

《紅巖》讀後感篇四

在本學期的五月份,我們年組的同學統一讀了《紅巖》一書,是我的感受是:中國人具有鋼鐵般的意志。

這本書主要講了:1948年,重慶正處在國民黨統治中最為黑暗的一刻。*員為了配合工人運動,江姐、許雲峯、成崗等*員便為其他工人傳遞革命的消息。經過一段時間的戰鬥後,雖然有些*員英勇犧牲,也有一些無恥的叛徒,但是*員仍然取的了最終的勝利,迎來了勝利的朝陽。

在我看到江姐面對敵人似的心聲: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子做的,*員的一直是鋼鐵。看到這裏,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我們的前輩和*員用鋼鐵般的意志讓敵人輸的一敗塗地。同樣,在今天的我們也應該如此,要用鋼鐵般的意志去面對困難,不退縮、不畏懼。

我曾經還看過《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和《紅日》等抗日戰爭的書,最令我感動的還是中國人的鋼鐵般的意志——不退縮、無畏懼、迎難而上。

我們中國人擁有像鋼鐵般的意志,擁有着不可估量的潛能。我們既然有幸成為一名中國人,那麼我們就應該珍惜我們今天的幸運,像我們的前輩那樣,像英勇獻身的*員那樣,練就自己的意志,為祖國盡一份應有的力量。

《紅巖》讀後感篇五

你知道祖國的山河為什麼這樣美麗如畫嗎?你知道紅領巾為什麼這樣紅嗎?《紅巖》,它會告訴你。每一次讀《紅巖》時,我都會有個心聲:”烈士們,當雄渾的國歌慢慢響起的時候,當五星紅旗漸漸升起的時候,那一刻就證明你們是中國民族的驕傲,是中國民族的象徵!”

我永遠也忘不了1949年11月27日那一天,國民黨*在逃竄前夕慘無人道地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歌樂山*,兩百多個英雄啊!在重慶解放前夕,歌樂山仰天長嘯,悲聲壯絕!書中那一副副真實的照片,那一首首豪壯地詩句,那一樁樁感人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革命先烈與敵人進行英勇鬥爭的可歌可泣的畫面,展現了他們敢於犧牲自我的樂觀主義精神。

在《紅巖》這本書裏,我佩服江姐,在兇殘的敵人把竹籤釘進了她的十指的時候,還是那麼沉着冷靜,並且她還説:“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做的,*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我也佩服許雲峯,他在書店能敏感地意識到潛在的危險、在茶園為保護同志機智冷靜地面對叛徒、在宴會上巧妙識破敵人的陰險陷阱等等,都顯得他是那麼機智勇敢;我更佩服華子良,即使寫他的筆墨並不多,但是他的形象卻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腦海中,那瘋瘋癲癲的樣子使每一個人都看不出破綻,應該説是一點破綻也沒有!卻沒想到他是*最重要的人員……還有羅世文、楊虎城、陳然等先烈們,富貴不淫[yín]、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個個都是鋼鐵漢,他們的精神驚天地、泣鬼神!

他們這樣無怨無悔地忘我犧牲是為什麼呢?我深深思考着,突然想到烈士們豪壯的詩句:“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願意把這牢底坐穿”、“吾願吾親愛之青年,生於青春,死於青春”、“戰士的墳墓比奴隸的天堂更明亮……”。嗯!我明白了!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換來了新中國!烈士們的每一首首詩,每一句句話都深深震撼着每個炎黃子孫的心靈。

《紅巖》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啟迪,它領着我們熱愛中華,保衞中華,領着我們奔向世界的頂端,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優秀接班人。我永遠相信!在東方的土地上,紅巖精神將放射萬丈光芒,普照全世界!

《紅巖》讀後感篇六

最近,我懷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紅巖》是一部中*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峯英勇鬥敵,捨己為人;江姐受盡*,從不畏懼;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與革命;成瑤在的薰陶下,漸漸成長,懂得處理各種事;渣滓洞的難友們,相互幫助,智鬥敵人;白公館的人們戰勝敵人,迎來新中國。

在紅巖裏,我最欽佩江雪琴江姐。紅巖開頭不久,江姐的鋼鐵形象就已經在我心中樹立起來。當她知道丈夫犧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樣面對殘酷的現實變得不堪一擊,擦乾了淚水,重新站起來了,因為她知道託付給她的命令還沒完成,要舍小家為大家。而在渣滓洞監獄的生活過程中,她還是穿着那藍色的旗袍,始終以乾淨的面貌迎接大家。當敵人拷問她時,她不透露黨的任何祕密,當敵人用竹籤釘她的手指,她堅強地説:“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做的,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最後江姐將要犧牲,她也讓大家不要哭。

面對這些敬佩的同志,國民黨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現實生活中,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會想到放棄。讀了紅巖之後,我知道了越是充滿困難的路我們越要走,越是艱鉅的任務我們更要堅定不移。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羣鳥爭鳴,天將破曉。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紅巖中新中國成立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更因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永遠不忘那些偉大的戰士,將他們銘記在心!

《紅巖》讀後感篇七

合上《紅巖》,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從我的腦海中掠過: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許雲峯,受盡*,堅貞不屈的江姐,佯裝瘋癲、機智深沉的“瘋老頭”華子良……然而,在這麼多經典永恆的形象中,一個瘦小、孱弱的形象更能引起我的共鳴,他便是“小蘿蔔頭”。

小蘿蔔頭,原名宋振中,父親宋綺雲,是楊虎城將軍的祕書,母親徐林霞,是一名*員,宋振中在出生八個月的時候,就隨父母一起被關進了白公館監獄。從小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牢房裏,吃的是發黴發臭的米飯,喝的是污穢不堪的泥水,營養嚴重不足,成了一個頭大身子細,面黃肌瘦的小孩,難友們都非常疼愛他,叫他小蘿蔔頭。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瘦小可憐的孩子,卻有着一顆勇敢堅強的心。在獄中,他利用自己是孩子的身份,充當同志們的聯絡員,在敵人的槍口下完成了許多大人們無法完成的任務,所以,他也是一名光榮的革命者。1949年,萬惡的敵人並沒有放過這條幼小的生命,小蘿蔔頭被他們殘忍地殺害了。解放後,小蘿蔔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是我國最小的革命烈士。

閉上眼睛,淚花不由自主地落下,我彷彿看到了一雙明亮有神的眼睛,一雙渴望自由的眼睛,一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小蘿蔔頭也和所有的孩子一樣渴望上學,可是在敵人的監獄裏,他沒有機會。後來經過同志們和特務的一再交涉,才得以獄中的政治犯當老師,小蘿蔔頭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沒有書、紙和筆的情況下,他用腦子記,用小石子不斷的在地上畫、寫,筆跡不清,他擦了再寫。

回頭來看看我們呢,衣食無憂,條件優越,生活安逸。有寬敞而明亮的教室供我們學習,有勤勞的老師傳授給我們豐富的知識,而到了放學的時候,家長早早等在校門口接我們。然而就是這樣的條件,許多同學去不知道珍惜,求知成為一種負擔,學習成為父母交給的任務:上課東看西看,老師提問“吱吱唔唔”;回到家,首先打開電視、電腦,爸爸媽媽問起在校情況時,總是回答“知道了”“別説了,煩不煩”等不厭其煩的話……此時此刻,想到小蘿蔔頭,我的心中充斥着悔恨、慚愧、自責……

小蘿蔔頭他們雖然去了,但他們所代表的“紅巖精神”應該永存。紅巖精神就像一面鮮紅的旗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為理想和信念奮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