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改變,才能提升正能量——《正能量》讀後感

初2014級的在進行期末考試後的“正常教學安排”,上語數外物體育課,一直到7月7號。其他科目不用上,但是也給安排了守午休。我在學校已經基本無事,只需要等到守午休的時間出現即可。當其他還在上課的老師看到我飯點還在學校食堂出現的時候,都忍不住驚呼:“咦,你怎麼還在這裏?”然後他們都會表現出一副同情的姿態。我倒沒覺得這日子有多苦逼,能在辦公室裏呆着靜下心來看本書,看完以後寫點感想,實在屬於幸福的事情。況且計劃的7月9號至14號的上海之行,也給我這幾天在辦公室潛心讀書備課增添了不少動力。

只有改變,才能提升正能量——《正能量》讀後感

背景交代得有點多。現在進入正題。説説《正能量》這本書。我向來是有點落後於時代的。就像全國人民都已經看過甄嬛傳以後,我現在才來看,斷斷續續看到五十多集。對於暢銷書也是如此。“正能量”這個詞提了好久了,這學期初要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教學,我就在卓越上買了這本書,一直未能拆封,擱置於此。近兩日啟封,二百八十都頁18萬字的書,不過兩日便讀完了,這對於我一個讀書向來很慢的人來説很難得。所以不得不推薦此書,的確是本好書。具體好在哪裏呢?請聽我做如下分解

1.首先,這本書的封面是黃色和橙色。從色彩心理學的角度,黃色的波長適中,是所有色相中最能發光的色,給人輕快,透明,輝煌,充滿希望的色彩印象。橙色是歡喜的顏色,象徵熱鬧和快樂。單從封面來看,你就已經受到一份正能量的鼓舞和影響了。

2.正能量指的是一切給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這個定義下得蠻大的。在簡介裏,作者就直截了當地説了“只有改變,才能提升正能量”。好吧,那就改變吧。很多時候,我們腦子裏都知道要改變,為什麼就是行動上邁不開那一步呢。於是,作者又做了一個很大膽又讓人很印象深刻的實驗,他説:“在這本書裏,你會將被要求改變自己的行為。為強調其重要性,現在,我想請你做一件也許你從來都沒有做過得事情:閲讀本書的過程中,將你讀過的部分撕掉。”啊。的確是觸動很大。我想再沒有哪個作者可以對讀者説,把你讀過的部分撕掉,甚至揉成團什麼的。我腦子裏立馬浮現出的想法是,我才不要撕掉,以後還要看呢。(事實上我很多本書都從未看過第二遍)於是作者又在下面做出了揭示:當被要求改變自己的行為時,人們會很快列出諸多理由,強調自己為何要保持原有的做法。但是這才是改變的最大障礙。克服着一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做之前沒做過的事情,那些讓你感覺不那麼舒服但其實沒什麼害處的事情,比如——撕掉一本書。

看到這裏,我想起了我匆忙中計劃的上海之旅。也許正是這樣一個匆忙的決定,改變了我很多東西。之前一直僅僅限於計劃,我找了很多不出行的理由:天氣太熱、錢不夠多、一個人不安全、父母會擔心……於是總是將大好的光陰浪費在了無聊的消磨當中。這次,由於同事也要去上海,可以同行,加上剛好搶到兩張9號退出來的票。一切既定。然後我才認真地開始思考和規劃出行要用的東西,要注意的事項,要去的景點等等。雖然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對我來説仍是困難了些,但是我起碼涉足了我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邁開步子的領域。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啊。

這本書幾乎每一頁的頁眉上都有寫着“正能量,從撕掉這一頁開始”,書的內側還印有可以沿着撕下的虛線。誠然,我到這本書讀完的時候,都沒有能夠大膽地這樣做。我的理由則是,我要把這本好書借給更多的人看。

3.喜歡這本書的還有一個重要理由,是它裏面介紹了很多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其中不乏一些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因為笑而高興,還是因為高興而笑”、“熟悉產生喜歡”、華生小阿爾伯特的恐懼實驗、弗洛伊德對小漢斯的恐懼馬的解釋、行為塑造、過度理由效應等等。。。大量的實驗研究,而不是單純地推理勸解,讓你覺得比較真實可信,不是假大空的廢話。

4.這本書給人以積極鼓舞的地方還在於它讓人們看到了某種“可能性”,行為可以改變情緒,快樂可以製造,吸引力可以提升。他告訴我們,不是我們想太少,而是我們做太少。不是我們知道了某個東西,我們行為上就一定會產生某種改變。相反,我們行為上“表現”出什麼樣子,我們大腦的“觀察者”就會做出相應合理的解釋。所以,想變成你想成為的人,只需要“表現”得就是那樣的人。這給了我們很好的操作指南,這本書裏介紹了10個用身體改變頭腦的快速方法:

1)行動力:拉我-推你。把一個物品推遠(表現得你不喜歡它)使你不喜歡這個東西,而將其拉向你(表現得好像你喜歡它一樣)使你對其產生感情。下一次當你碰到甜品或巧克力餅乾時,僅僅將盤子推遠就行了。這會使你感覺到自己的慾望漸漸消失。

2)節食:使用非慣用手吃飯。當你使用非慣用手吃飯時,你表現得彷彿自己正在做一個不同尋常的行為。因此你會更加關注自己吃飯的動作,而不是什麼都不想只是簡單地吃飯。如此,你就會吃得更少。

3)意志力:繃緊身體。繃緊肌肉會增強你的意志力。下一次當你需要戒煙或者拒絕一個奶油蛋糕時,握緊拳頭、收縮肱二頭肌,將拇指和食指並起來,或者在手中握緊一支筆。

4)毅力:坐直了,交叉雙臂。在一些實驗中,實驗人員將志願者解決難題並記錄他們堅持的時間,坐直了,雙手交疊的人堅持時間比其他人長一倍。確保你的電腦顯示器略高於你的視線;當你遇到難題時,交叉雙臂。

5)自信心:有力的動作。為了增強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你應該做出強有力的動作。如果你是坐着的,就往後倚,目視高處並將雙手交疊放在腦後。如果你是站着的,雙腳在地面上放平、挺胸太夠,雙臂放在前方的桌子上。

6)拖延症:找一個起點。如果你想克服拖延症,表現得好像對自己將要做的事情很感興趣。花一點時間開始做那件你一直在逃避的事情,然後你就會突然發下你很想完成這個任務。(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是這種感受,我想快點看完,然後寫讀後感

7)創造力:打破傳統思維。如果你要想出新主意,那麼你就要以新的方式行動起來。花點時間在屋裏來回走動,確保你的路線儘量曲折蜿蜒。如果這還不能讓你思如泉湧,那麼就繪圖、畫畫、做雕刻等,表現得彷彿你很有藝術氣質。(我一直相信我在繪畫方面是有天賦的,買的數字油畫,雖然只是塗色,但是過程能讓我沉靜下來,不那麼浮躁了。畫出成果圖後,也讓我感覺很好。)

8)勸導:讓別人點頭。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人們在聽取討論時上下點頭(使他們表現得就像贊同這個觀點一樣),他們更有可能同意這個觀點。如果你想鼓勵別人認同你的觀點,就在聊天的時候輕輕點頭,對方會重複你的動作,然後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地就被你的想法吸引了

9)談判:熱茶和柔軟的沙發。當人們覺得自己和別人建立了聯繫時,他們會感到身體發熱。同樣,給別人一杯熱茶使他們暖和起來,這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友好。在一個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實驗參與者坐在柔軟的沙發上或者硬的椅子上,討論一輛二手車的價格。那些坐在椅子上的人出價更低而且不易變通。(我看到這裏的時候,就多想跟校長説一聲,請給我們諮詢室安空調並且弄個柔軟的沙發來吧)

10)負罪感:洗掉你的罪孽。如果某件事令你產生罪惡感,洗洗手或者衝個澡吧。在一些實驗中,做出不道德行為後用消毒劑洗手的人比起其他人來感覺罪惡感小得多。(對於這點我有一點疑惑,那些強迫洗手的患者,是不是就是過度運用了這一效應,有什麼辦法改善麼?)

5、最後分享幾句書裏我很喜歡的話和方法:

1)如果你想擁有一種品質,那就表現得你像是已經擁有了這個品質一樣。

2)大踏步走的人比較快樂,而拖着腳走路的人容易情緒低落,負面能量增多。

3)當人們做流暢運動時,他們會感到更快樂。當人們做固定的直線運動時,他們會感到情緒低落。

4)請笑起來吧, 像不曾受過傷一樣,只要嘴角輕輕上揚,體內瞬間就會充滿正能量。

5)運動能讓人變得快樂,因為它能幫助人們釋放一種能使人感覺良好的激素內啡肽。(吼吼,生命不息,運動不止)

6)聽音樂並沒有讓人們感到更快樂,但是唱歌能讓人感到快樂得多。(ktv走起,high起來。)

7)如果你想要變得快樂,那就先得感覺美好,這樣才能有吸引美好事物的能量。

8)與快速約會對象確定戀愛關係的概率是4%,通過相親網站相識結婚的人,佔總結婚人數的17%。

9)所有情緒引發的身體感受都是一樣的,所以同樣強度的情緒能引發同樣的身體表現。

10)當一對情侶被分開,他們就越是生氣,然後他們往往將自己沮喪的情緒錯誤地理解為愛的跡象。

11)愛的正能量其實是可以製造產生的。如果表現得彼此相愛,任何兩個人都可能彼此產生愛意。

12)厭倦是婚姻不幸的主要原因,它能影響人們的行為,繼而產生源源不斷的負能量。所以情侶之間應儘量避免受到熟悉事物的誘惑。相反,他們應該一起給生活找點樂子,添點刺激。

13)你的存在是一個奇蹟。

14)大喊大叫並不能疏導情緒,相反會使人們變得更加憤怒。情緒會迴應你的所言所行,將越來越多的負面能量回送給你。

15)祈禱具有能令人平靜下來的力量。

16)世間沒有其他事比永遠糾結於未完成之任務更令人感到疲倦。

……

啊喲,好句子太多。

“表現原理”是本書的核心,《遇見未知的自己》裏面有一部分也提到了這個思想。我覺得“表現”二字選用得尤其好,它不是“假裝”,雖然它一開始多多少少有點假裝的成分。但是“假裝”這個詞讓人從心底裏就產生懷疑和不接納的情緒,所以潛意識還是沒辦法和行動一致,而人最終又會忠於潛意識。所以“表現”二字,其實是讓你從內到外,都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然後一切,煥然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