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安東尼婭讀後感

在小説《我的安東尼婭》中,主人公吉姆·伯丹與安東尼婭·雪默爾達相識的時候,剛剛十歲。因父母亡故,他坐車從弗吉尼亞來到內不拉斯加州的黑鷹鎮,投靠祖父母。同一趟列車,也送來了14歲的安東尼婭和她的家人:他們漂洋過海,從波西米亞移民到美國。吉姆和安東尼婭相遇在站台,繼而發現彼此都落腳在鄉下,是相隔不遠的鄰居,他們很快成為了好朋友。

我的安東尼婭讀後感

三年後,吉姆搬到了鎮上讀中學,安東尼婭則來到他們的新鄰居哈林太太家當幫工,此時的安東尼婭已經出落成全鎮最漂亮的姑娘。正在度過青春期的吉姆隱隱約約地明白了自己對安東尼婭的心意,安東尼婭卻知道自己和吉姆之間在家庭背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她理智地選擇了迴避,沒有對吉姆的感情作出迴應。中學畢業後,吉姆離開了故鄉先去林肯市讀大學,後轉到了哈佛大學,這期間,安東尼婭愛上了一名列車員,後不幸被拋棄,生下了一個私生女,在哈佛大學讀書時的一個暑假,吉姆曾回到鄉下,見到了安東尼婭和她的女兒,並約定一定會再回來看她。但是因為種種原因,20年後吉姆才再次回到故鄉,與安東尼婭重逢,此時的安東尼婭早已嫁給了同樣來自波西米亞懂得農民安東·庫扎克,並生了十個孩子。雖然安東尼婭青春遠逝,但吉姆發現自己對她依然懷着不會被歲月侵蝕掉的深摯感情。

《我的安東尼婭》讀起來與其説是吉姆寫下的關於安東尼婭的傳記,不如説是一封長長的情書。小説在吉姆的敍述開篇前,有一則小的楔子。楔子的敍述者,我們得知吉姆此時已經結婚,生活在紐約,是大型鐵路公司的法律顧問,過着富裕的生活。但是,吉姆並不幸福,他的妻子有殷實的財產,為人卻虛榮淺薄,大城市的成功不能填補吉姆內心對鄉村生活的嚮往和對安東尼婭的思念。吉姆告訴敍述者,“我時常把我對安東尼婭的回憶寫下來。”我們讀到的《我的安東尼婭》這邊書便由此而來。這沉甸甸的手稿説明了吉姆對安東尼婭的情感,她是他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愛戀。

吉姆對安東尼婭的情感滋長在內布拉斯加州天大地大的狂野當中。少年時的他們一起在草原上奔跑歡笑,在田地裏耕作,在壟間相互依偎,靜靜地看着萬物生長,他們沐浴着温暖的陽光,像草原上青翠挺拔的樹苗一樣,漸漸成長。

青春是美麗的,也是短暫的。少年時,我們或許很容易便會墮入情網,但是,世界在變,我們在變,容顏在變,人生的經歷在變,曾經互有好感的兩個人可能越走越近,自此相攜相守一生;也可能漸行漸遠,回首時不喟歎物是人非,人心易變。初次的怦然心動之所以讓人懷想,是因為它代表着沒有雜質的純粹,是浮華躁動世界裏可以讓人在記憶中一再回溯的原初。可是這份感情要想在歲月裏綿延出一份悠長,則需要它能夠跟得上我們成長的腳步,並在時光裏磨掉虛浮的外表,沉澱出令人將心永繫於此的穩定。

吉姆是幸運的,他所愛的安東尼婭是那種隨着歲月的流轉越來越綻放出璀璨光芒的女子,這種光芒不在於容貌,“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日漸衰老的滿面風霜”帶着少年時的淺薄、猶豫,也帶着成年後歉卑的感恩。

安東尼婭的一生磨難重重,她小小年紀就隨着家人背井離鄉,來到了美國的曠野,成為一名拓荒者。她雖然聰慧伶俐,卻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早早輟學務農,乾的是和男性一樣沉重的體力勞動活。到了結婚的年紀,艱難也仍然沒離開過她……

然而,她就像是她腳下的那片內布拉斯加州的草原一樣堅韌、寬容。草原不知經歷了多少個輪迴的乾旱、洪澇、暴風雪,依然年年生長出茂盛的草木,安東尼婭也一樣,他的舊家簡陋、殘破,但憑着勤勞,他在那裏蓋起了明亮的房子,建起了大農場。

20年前,吉姆對安東尼婭的愛還帶着少年時的淺薄和猶豫,20年後,吉姆不在乎安東尼婭已為人妻,是否美麗依舊,他對她的情感沒有佔有的慾望,沒有自私的嫉妒,只有祝福,這份愛是如此深沉,就如同我們愛故鄉那亙古不變、豐饒秀美的大地一樣,這份情感帶着少年時的陽光也帶着成年後謙卑的感恩。能夠在青春的時候,便與這樣的女子相遇,的確是生命的一種祝福與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