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裏的男孩讀後感

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瞭解到母愛的偉大,同樣地,在綺君《媽媽的銀行》中,亦可得到相同的感覺,由文章的首段中,綺君以撒嬌的口吻對媽媽説:「媽媽,你的錢為什麼不存銀行呢?」而媽媽則對綺君説:「我的錢都存在你的肚子裡了,你不是要吃中段黃魚和奶油餅乾嗎?那都要錢買的呀」由此可知,綺君的媽媽自己本身沒花什麼錢在自個的身上,反而把錢都拿去當綺君的零嘴錢;有一回,鄉長來捐款賑水災,綺君的母親大方的拿出五個銀角子,這時綺君連忙問「這錢是花她的媽?」母親回説:「當然是媽媽自己的囉。」可見,她並不會私吞綺君的錢,反而安安全全地把它放在由針線盒製成的「媽媽銀行」。

銀行裏的男孩讀後感

綺君的媽媽除了對綺君無私的愛外,也很有大愛,除了上述提到捐款之外,原先託由住在城裡的叔叔存放在銀行的錢,雖然被叔叔汙走了,取代憤怒而是用包容的心去看待不愉快的事物,或自省和囑咐綺君説要多讀書、多認幾個字、把算盤學好,才不會給人欺侮。日後雖看見了叔叔衣衫襤褸,窮困潦倒的樣子,心中的惻隱之心讓他在困難時在接濟他,而並沒有直接向前死討著被汙去的錢,只認為那區區從買菜和篩穀子而來的「孔方兄」並沒什麼,反正自己也不花什麼錢。

這篇文章中的綺君,也讓我十分得敬佩,她得知媽媽的錢都是為了買她愛吃的黃魚和奶油餅乾而沒有錢存入銀行,於是立即地把抽屜和枕頭下的錢統統捧給媽媽,並沒有因為零用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願拿錢給媽媽;當鄉長來募款賑水災時,因想起了老師説的:賑災事件好事,要發揮廣大的同情心,雖然心理些許的不捨,但最終也捐了出去,還贏得鄉長的讚美;雖然錢已經被汙走了,綺君怕再背誦九九乘法表,會勾起母親不好的回憶,從此以後再也不敢背了,日後每每玩踢毽子贏來的錢,統統給她的母親,因為她知道母親最喜歡聽到叮叮噹噹的聲音,長大之後的綺君,雖然到了杭州讀中學,依舊是把壓歲錢託人帶回給母親,任由母親要存銀行還是錢莊,不過是希望她買點補品來吃,僅此而以,可謂綺君的孝心很偉大。

看完了這短篇文章後,自己的心裡也有許多感觸,自己是否能向綺君一樣,無私地把零用錢媽媽?其實父母是很會為孩子著想的,雖然小的時候的壓歲錢都要交還給父母,每當發紅包時,頂多隻能多握握它,嗅著它的氣味,絲毫不浪費壓歲錢還在身邊的每分每秒,到了要交還父母親時後,才萬分得不捨地遞給爸媽,到頭來想一想,其實還不都用在自己的身上,繳學費、才藝費、零嘴費等,爸媽不是真心想要汙你的壓歲錢,而是幫你把錢花在刀口上而已。還記得以前看過得一個小故事,內容是説:有一位小孩要求母親給他幫忙遛狗十元、擦桌子二十元、提菜籃三十元總共六十元的零用錢做為獎賞,不過那位母親不願意給他的小孩,而孩子忿恨不平的就去睡覺了,這位媽媽很難過的留一張紙條給她的小孩,隔天小孩起牀看了這張紙條,紙張的內容説到:每天幫你洗衣服、煮飯給你吃、幫你整理書包、幫你洗碗等,總共零元」─這則故事説到母親總是為我們默默的付出,而我們總是因為區區小事就要求物質回報。父母在我們背後幫我們投資、存款和買保險,為的就是讓我們未來出社會時,有基本的經濟基礎贏向各種社會挑戰,而在他們無私的付出上,我們做兒女的是否也該説聲微薄的謝謝呢?

一天早晨,我晨練完回家,看到桌子上放着第22期的《讀者》,便迫不及待地翻開看,《讀者》這本書中,總是有許多的文章。然而最令我感動的是《銀行裏的小男孩》。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被勒索的男孩被迫到銀行取錢,而銀行的職員卻告訴他:沒有父母的信函,一個14歲的男孩不能取錢,在與職員的辯論失敗後,他離開了。其實,職員是為了保護男孩的利益才撒了謊,年齡太小不能取錢的規定根本不存在。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到小男孩很可憐,他才14歲,就被勒索,如果去銀行取不到錢,就會被那些流氓欺負。同時,我也對這名銀行職員的聰明機智感到十分開心。他説銀行能保護孩子的利益,確實如此,銀行得到消息,把這件事告訴了警察,在孩子來取錢的時候,他臨時編了一個規定,巧妙地告訴男孩14歲的孩子不能取錢,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欣賞。

1. 一天早晨,我晨練完回家,看到桌子上放着第22期的《讀者》,便迫不及待地翻開看,《讀者》這本書中,總是有許多的文章。然而最令我感動的是《銀行裏的小男孩》。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被勒索的男孩被-迫到銀行取錢,而銀行的職員卻告訴他:沒有父母的信函,一個14歲的男孩不能取錢,在與職員的辯論失敗後,他離開了。其實,職員是為了保護男孩的利益才撒了謊,年齡太小不能取錢的規定根本不存在。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到小男孩很可憐,他才14歲,就被勒索,如果去銀行取不到錢,就會被那些流氓欺負。同時,我也對這名銀行職員的聰明機智感到十分開心。他説銀行能保護孩子的利益,確實如此,銀行得到消息,把這件事告訴了警-察,在孩子來取錢的時候,他臨時編了一個規定,巧妙地告訴男孩14歲的孩子不能取錢,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欣賞。

2.男孩苦苦哀求着銀行工作人員,想要把存摺裏的錢取出來,可工作人員卻説取錢需要父母陪同,這惱怒了想要辦理手續的“我”,就和工作人員吵了起來,原來,這個小孩經常受社會青年的敲詐,被警方知道後,聯合銀行工作人員保護男孩的利益,並抓住那些社會青年。

這不由得讓我們對這家銀行肅然起敬,這本來不是銀行的義務,然而為了保護男孩的利益,冒着不知情者的抱怨這樣做了。無論企業的大小,從道德來説,銀行是非常好的。

可是現在的社會中,這種跡象是否還存在呢?已經快消失了!頂着“憑什麼要我管”“這不是我的義務”的“帽子”對世事見而不問,“取錢糾紛”也只是發生在金錢利益上了,從法律上來説,我們的確沒有義務説是一定要去做,可是從道德來説,我們難道不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嗎?幫一下別人的忙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況且在這樣一個和-諧的社會裏,難道人人不應該互相幫助嗎?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這樣,那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

生活中總有人會遇到困難,譬如在路邊乞討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被壞人拐賣去騙錢的,如果我們人人都能過問一下,這種社會的陰影在我們的生活中會越來越少,直至消失,永不存在,博愛的心,為社會做貢獻。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已經成為了全社會需要邁進的一個門檻,我們需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