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目送讀後感:目送

高一目送讀後感:目送

高一目送讀後感:目送

《目送》中的龍應台在兩個身份間遊走,向左是作為父母的女兒,目送“前一代”的老去。向右是作為子女的母親,目送“下一代”的青春。曾經的你就是現在的我,以後的我也將是現在的你。龍應台以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要化解橫梗在三代人之間的衝突或矛盾,不僅需要善孝,也應該更多地嘗試去尊重家人。

作者的父親“八十歲人,每天開車出去買菜,看朋友,幫兒子跑腿”,還興沖沖計劃着帶老伴環島遊,但老人開車頗出事故,讓兒女們害怕得只能沒收他的車子,老人把“鑰匙和行車執照放在一個大信封裏,用舌頭舔一下,封死”,兒女們滿足地鬆了一口氣,慶幸以後打車出門總安全了,不知道的是“一輩子節儉、捨不得叫出租車的他,從此不再出門。”作者的母親愛美一生,七十歲時還想去隆鼻,八十歲時女兒鼓勵她去買雙鞋,老人指着一雙俏麗的高跟鞋,女兒勸阻説有跟會跌倒,老人又拿起一雙“尖尖的鑲着金邊的鞋頭”,女兒轉手挑了一雙平底圓頭軟墊的鞋,老人沒了興致。我們常以為父母老了,背佝僂、牙不能咬、腳不能走、車不能開、高跟鞋不能穿,都是理所當然,恰如當年父母在面對我們青春叛逆期時那樣的模樣,以自己之心度親人之腹,用温柔封堵正是合理的訴求,一切,還堂而皇之冠之以“愛”的名義。而所有讓父母們“繳械”的理直氣壯,在聽到身作醫者兄弟“回想起來,他的急遽退化,是從我們不讓他開車之後開始的。”的診斷後土崩瓦解。父母,不能因為“老”,而失去必須的注視與尊重。

面對兒子長大後的疏離,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難以言説的時候。和兒子劍橋散步,興奮地指給兒子看牛頓蘋果樹的後代,兒子卻一個快步衝出五步之遙,“拜託,媽,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來實在太尷尬了。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界的五歲的小孩”;和兒子在同一所大學,但“即使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畫,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過馬路時想牽兒子的手,兒子説“我已經十八歲了,你真的應該剋制一下要牽我的手過街的反射衝動”。這些畫面是否很是熟悉,因為倒退幾十年,同樣的事我們一件件都對我們的父母做過,我們也曾嫌棄過父母的無微不至的關心與束縛,也曾看不慣東、想不通西,也曾一心向外、獨立飛翔。因此,在有限彼此擁有的時間內,無需因“下一代”特定時期的共通行為而落寞和酸楚,學會尊重這本屬於青春的肆意,因為尊重他們,就是尊重曾經的自己。或許,若干年後,那時的他們也會像現在的我們一樣發現,其實父母過街時伸過來的手,肥肥短短厚厚,很暖很暖。

這篇高一目送讀後感,是一篇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