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麥田裏的老師讀後感:走進孩子的心靈大綱

《麥田裏的老師》這本書是我感受頗深,語言通俗易懂,條理清晰,書中大量真實而又感人的案例給我們講述一個個教育故事,其所提出的建議中肯可行,充滿着教育的智慧,從心理學的角度處理每一件事,對待每一個學生,富於實踐性,帶給我無限的思考。

高中生麥田裏的老師讀後感:走進孩子的心靈大綱

李崇建作為一個體制外的教育工作者,為了餬口,維生選擇了從事教育工作,但是他堅持不斷學習,自我成長,將教育工作做得如此精彩,他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懷,對薩提爾模式轉化過來的技巧,在師生互動及班級管理中的使用之精彩演繹,讓我大開眼界,頂禮膜拜。

首先,被作者對薩提爾模式在教育方面的應用吸引了,為此專門上網蒐集“薩提爾模式”的相關資料。

薩提亞模式能讓我知道很多成年人對個人生活的不滿足感,以及成年後遇到的問題和困擾,都是童年時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響和限制造成的。一個小孩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是和他的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學習並發展出來的求生存互動模式,這種模式會影響他的一生。

薩提亞認為,無論舊有的成長模式帶給我們怎樣的經歷和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納。同時也認為,人類也不是被動的、無奈的被過去所限制,改變永遠是有可能的。她相信人類已經擁有我們成長所需的一切內在資源,有能力掌管自己的生活。她説,“問題本身並不是問題,而如何應對問題那才是真正的問題”。

在今後的工作和家庭教育中,我也會應用薩提亞的這種模式,在處理和學生和孩子的問題上,應秉承的原則是:我想愛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賞你而不用批判你,你齊參與而不會傷害你,邀請你而不必強求你,離開你也無須言歉疚,批評你但並非責備你,幫助你而沒有半點看低你,那麼我倆的相會就是真誠的而且能彼此潤澤。

其次,是書中關於“正向好奇”,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虛偽地跟孩子説“好棒喔”,而是一種真正的探索。一般人的讚美,都屬於表象層次的稱讚,並非聚焦於真實,反而落入“虛偽”、“敷衍”或者“安慰”,無助於啟發孩子。

啟聰部的老師都有這樣的困惑,上課的語言很難豐富,即使語言豐富了,同步的手語卻很有限,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不錯”,“太好啦”,“你很棒”,“你真棒哦”,“對的”,“正確”這些詞語的手語都是豎大拇指,但是語境和語意是不同,這就需要我們講話時要有表情,讚美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狂熱的,學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熱情,相由心生。

再次,當讀到有創意的“爛”作文---“千樹成林”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讓我回想起了國小時的一個人,一件事,國小同學的名字到現在還能記得的已經不多了,但是有一個叫李友紅的同學我記憶猶新,對他充滿了愧疚,那時是國小五年級,我當時是班長,農村村小的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我們班的語文老師不負責任,上完課就外出打牌,有時竟然忘記上課時間,還要學生去找,作業也是很久不批改,等要檢查作業時,語文老師就讓我他房間幫忙改作文,他自己有事出去了,説實話,當時還是很高興的,幫老師做事是一件多麼榮幸的事情啊,並且能夠用紅筆在別人的作業本上寫字了,並且老師還只叫了我一個人,更是看重自己,興奮的開始了工作,語文老師讓我先看看他是如何改作文的,於是我就像模像樣的批改了起來,仿照老師寫評語。改到李友紅的作文時,他的字確實太亂了,簡直無法辨認,我不知道改如何修改,於是我看看前面兩次老師是如何批改的,只見兩篇作文老師只寫了三個字“鬼畫狐”,於是我也模仿老師在剩下的幾篇作文後面各寫了三個字“鬼畫狐”。

這件事情過去十多年了,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內疚,那個同學讀完國小就沒有繼續唸書了,幼小的心靈哪能經得起如此般的打擊,差生就是一樣造成的,如果説他是一個受害者,我曾經也許是一個小幫兇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意識到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大,中國小階段,特別在意每學期期末的教師評語,中學時期很看重老師在作文本上的評語,看有沒有表揚的話,自己得到的評語是不是比別人少,從評語也可以看出老師是不是在認真批改,評語是不是寫少了,是不是在敷衍我,對自己的評價是否客觀,記得高三時自己的一篇作文被老師選中在全班做範文讀,高興得中午沒有吃午飯。

現在我也是一名教師,曾經做過兩年的班主任,很慎重給學生的每一個評價,真情實意的讚美每一個孩子的優點,儘可能的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我的做法是將每個學生的評語欄寫滿,首先從表面讓學生感覺老師對學生都是一視同仁,即使學生某方面沒有做好,也是用“希望”、“建議”、“期待”、“祝願”等正向詞語去引導、激勵他。

再次,談一談卷三課業與學習中的當孩子學習成效不彰顯,面對數學困難時的態度,我很認同作者的意見,要想學好數學,首先要從接納數學,從內心不排斥,也就是面對數學的態度,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對自我的學習狀況有所察覺,意識到自己想要學好,而不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學好而已。一旦意識到要如何面對數學,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學習習慣,這就是自主學習裏的一環。

這裏我也説説自己學習數學的一點經歷,我感覺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和弟弟都是學理科的,都是數學較好,現在還是校友,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要從我父親説起,他讀書時語文很好,字也寫得不錯,就是怕數學,所以很注重對我們數學的培養,記得小時候每當我要看課外書或是買字帖練字時,父親就很反對,他説字很容易就練好的,平時作業認真書寫就行了,數學學得好的人,語文縱差都會有個七八成,而語文學得好的,數學不一定能學好,讓我不要花很多時間在語文和練字上。所以每當我讀書或是練字時,父親就會拿一些數學難題考我,讓我做很多課外練習冊。後來弟弟讀書後,父親也是這樣要求他的,所以我們都很偏科。後來考大學時我們都怪他當初重理輕文,沒有正確的引導好。

現在想想,也可以理解,自己的薄弱環節希望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成為強項,就像現在的我,體藝方面很差,感覺很難學好,理科反而很容易學好,所以以後我會更加重視女兒的體藝。由此看出,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最後,通過閲讀本書,我也學會了如何面對教育上的挫折,如何迅速調整自己的心靈,那就是:深深呼吸,察覺內在的情緒,承認情緒,身心便能有初步的安頓,迴應的語言與姿態將有別於不察覺的狀態。還學會了如何面對學生的問題:真心接納他們,深刻地討論,共同面對問題,協助孩子建構紀律,包容他們違反承諾,重新審定紀律,欣賞並感謝孩子的努力。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有價值,沒有一個孩子想不被接納,沒有一個孩子的內在深處不想被愛,如此一來,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條線上了。接納與認同不一樣,接納是一種對生命的諒解。因此,接納一個孩子,並不一定認同他的行為,但一旦懂得接納,就能真正傾聽,幫助孩子釐清問題。

下面是本書中我很喜歡的精彩語錄,摘抄了下來,慢慢品味。

一致性的溝通姿態,目的並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當教育者懂得更真誠地表達自我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更清晰容易了。因此,教師在班級經營,父母在和孩子互動時,察覺並調整自己的姿態,更容易達到教育者的目標。

從“冰山”的層次演繹,是聯結孩子的感受,聯結孩子的渴望,常能達到我們教養的目的,因為沒有孩子不渴望成為一個有價值、被愛、被接納且有意義的人。

聚焦“孩子的渴望”之前,大人要達到“趨於一致性”的姿態,簡便的方式是深呼吸,並且覺察內在感受。

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大人不允許孩子表達感受。比如不準孩子生氣、不準孩子哭泣、不準孩子焦慮、不準孩子沮喪。但身為一個人,感受乃與生俱來,大人不允許感受出現,感受就會消失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為何很多人不接受生氣的情緒?原因之一是生氣顯得沒修養,原因之二是生氣的態度令人困擾與不悦。

和孩子對話時,我較少使用“為什麼”三個字,因為,“為什麼”隱含批判、不信任與質疑,讓人感覺疏離。若改以“我很好奇”,常能引發孩子思索與應答的慾望,若在好奇之外,能加上正向聯結,那就會開啟更美好的對話風景。

我也許沒有辦法讓他提筆畫畫,但是我可以開啟他對與“美”的思考。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虛偽地跟孩子説“好棒喔”,而是一種真正的探索。

但我隨後買了《教育大震撼》閲讀,我相當同意書中的觀點,但我的作家朋友理解錯誤了。我發現書裏面所舉一般人的讚美,都屬於表象層次的稱讚,並非聚焦於真實,無助於啟發孩子。

“你好棒喔!”“考第三名很厲害了啊!”“這樣已經很好了啊!”……這些都是無效且有負面效果的表述。

“鼓勵”與“讚美”,若只是從表象層次出發,比如名次、表現與結果,無形當中把孩子導向注重成績,無法接受挫敗的結果,將使孩子不敢面對真實。

接納與認同不一樣,接納是一種對生命的諒解。因此,接納一個孩子,並不一定認同他的行為,但一旦懂得接納,就能真正傾聽,幫助孩子釐清問題。

接納的感覺帶着一種愛與力量,一種寧靜淡定的感受。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我想要活得更有價值,卻沒有方向;想要上進,卻缺乏意志力。

所有的青少年,都想要一個積極正向的人生,沒有人想自甘墮落,他們不是不想努力,而是當他們遇到困頓、怠惰、犯錯、困惑與不安的時候,他們聽到的語言,通常是指責與説教。

大部分的孩子,是被心中衍生出來的焦慮干擾,導致他們生活散漫與浪費時光。

耐心是教育者很重要的素養,但是耐心並不是迂迴二行或者討好孩子,那將會離問題核心越來越遠。

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有價值,沒有一個孩子想不被接納,沒有一個孩子的內在深處不想被愛,如此一來,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條線上了。

在談話前,大人應先為自己做心理功課,要温柔而堅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與期待,避免使用指責、討好、説教與打岔的方式和孩子對談。我的準備動作,通常是深呼吸幾次,並且告訴自己,我要抱着最大的希望,但有最壞的打算。

與青少年對談,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方法,然而卻是最困難的一部分。一般大人太心急於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因此對談的過程,往往無法觸及孩子心中的焦慮,無法真正幫孩子正視問題,就急於下指令要孩子達成目標,這樣的方式,無法改變孩子的現狀。因此,充分地對談,充分理解孩子的內在,是幫助孩子定下目標之前,最重要的一個儀式。

引導孩子意識到問題,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對自我的學習狀況有所察覺,意識到自己想要學好,而不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學好而已。但是補習教育,常讓學生有錯誤的依賴感,從無機會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問題。

首先,大人必須調整自己的心靈,以專注且真誠的語氣和孩子討論面對數學的態度,也請孩子深呼吸,專心面對此議題。

我常常告訴孩子,生命總會遇到難題,重要的是使用説明態度面對。正如同遇到數學難題,他是如何面對的?我期望他專注地做個鬥士,而且我設定的初期專注時間不會太長,目的在創造專注的經驗,扭轉面對數學的印象。

解決不喜歡數學,對數學不感興趣的難題,不是解題技巧,而是意識到自己如何面對數學。一旦有所察覺,意識到算數學的存在狀態,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學習習慣,這也是自主學習裏的一環。

無法專注學習,導致學習效率不佳。如此一來,他們花費再多的時間,只是消極敷衍,或者圖個心安,沒意識到自己的狀態。

虛無的大,變成實在的小,這句話的意思是,面對數學,可能會有恐懼,但心靈不要全被恐懼籠罩了,要讓出一點兒位置給勇氣。不會算數學,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不必太批判自己,頂多不會算而已。具體來説,我要她承認恐懼,縮小恐懼,勇敢與恐懼同在,另一方面,我讓她嘗試更簡單的數學問題,建立演算數學的成就,藉此覺察恐懼並不干擾她。算數學沒什麼好怕的,擁有了成功的經驗,再核對她是如何辦到的。

無論過往成績多出色,只要一兩次成績考差了,孩子會出現泄氣的念頭,或者不想讓人看扁,而故意釋放出不想認真的訊息。這樣的現象,常發生在成人重視成績的家庭或環境中。比如考了好成績,就被父母、市長稱讚,孩子維持了一段時間,心理壓力太大,深怕自己無法滿足家人的期望,因而放棄;或者一旦達不到預期成績,得不到讚許,就會產生如此現象。該怎麼辦呢?父母應養成孩子能贏也允許輸的心態,因為競爭總有輸贏。當孩子成績好時,不要為成績讚美;當成績不好時,不要為成績責備孩子。

比如稱讚孩子的認真,稱讚孩子的耐性,稱讚孩子未放棄,稱讚孩子能思考,稱讚孩子盡力,稱讚孩子有勇氣,稱讚孩子沒有完全放棄,稱讚孩子仍舊為自己努力了半小時……這些才是正向且具有能量的詞語,無論輸贏都能夠給予孩子正面的幫助。

問題的本身不是問題,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

面對教育的問題,心態上要更謙卑,期待不要過於急迫,行為不要過於急躁。至於結果,我常常抱着最大的希望,但以最壞的打算去面對,盡力就可以了。

我提到在紀律養成之前,我都先讓孩子感受到深層的關懷,作為底層的力量,才逐步踏實地建構紀律。

教育者給予的是什麼呢?我以為是在孩子的心裏,種下一顆種子。即使我們看不到種子發芽,等不到樹木長成,只要這些孩子能真正感受大人的關懷與愛,就是一種珍貴的資產了。我常在心中告訴自我,教育者要謙卑,要察覺,但不要自責,其餘盡力而已。

在教育的領域中,我又一個信念:教師與父母不能畏懼孩子,若是大人深怕自己的言行觸怒或得罪孩子,教育將很難健康發展。一旦大人有了畏懼孩子的心態,就不要妄想孩子能朝正向的目標邁進。

教育就是要使人具備一種能力,可以聽到任何話都不動怒或喪失自信。---羅伯特.弗羅斯特(美國)

換句話説,大人如果擁有寬大自由的心靈去面對孩子的問題,問題大半能迎刃而解。然而這裏所謂的寬大與自由,並非放任孩子為所欲為,而是大人內在的解放,重新去審視自己情緒的根源、自己所受教育的經驗。一旦大人內在解放了,大人的語氣與態度,就會和緩堅定,擁有更大的空間讓孩子討論。

事實上很多大人都有類似的困惑,不知道憤怒該如何表達,因此我請家長先深深呼吸,察覺心中的憤怒,察覺身體因憤怒帶來的感受,並且承認憤怒,允許憤怒,但不讓憤怒阻礙自己,才有機會真誠地和孩子互動。

破了的夾克可以補上,但苛刻的話傷及孩子的心。---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美國)

我想當他的朋友,和他有更深入的互動,但也要讓他明白,我是他的老師,必須維持課堂秩序。他必須瞭解,在身份轉換之間,人和人也有了不同的界線。

教師的第一步是在心中“接納”,接納一個孩子面臨這種處境,心靈產生挫折,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情況。這樣思考之後的理解,便不容易被憤怒的情緒佔據,使問題複雜化。但“接納”不代表“認同”他的行為,因此教師的第二個步驟是界線分明,因為我是他的朋友,更是他的老師,因此要以老師的身份跟他講話。

我常請教師與大人在確立師生與親子界線時,先深呼吸三次,感受自己有沒有生氣、有沒有受傷、有沒有難過,如果有的話,承認這些情緒,並且試着縮小情緒,以沉穩的語氣表達。

教師必須面對的難題是:孩子呈現的觀點與主流觀點或標準答案不同;孩子呈現的感受,和我們經驗的感受不同;孩子在行為上的反應,和我們期待的反應大相徑庭。教師應以更寬闊的引導、更積極的聆聽,讓孩子的意見與心靈充分表達,藉由文本,藉由探索,達成更多向的互動,使得他們更深入文本,也進入自己的生命情調。

挫折是一種心裏的感受,若能坦誠面對,可能會看到更多美好的景緻,經驗更多豐富的感受。挫折,也就不會是挫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