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讀後感:讀《雨之歌》後的心得大綱

高二年級讀後感:讀雨之歌后的心得

高二年級讀後感:讀《雨之歌》後的心得大綱

紀伯倫筆下的自然萬物彷彿都是詩人的一個面影,一個道具,浸染着他的氣息,跳動着他的詩心。在他的文學世界裏,一切事物都彷彿匯流、迴旋在一個巨大的合唱之中,歌頌着生命、自然、愛情,而生命、自然、愛情,似乎也只是宇宙運行的同一個恢弘的過程的不同表現、不同名稱,為了去印證一個最終的和諧——這樣的思想對我們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它是純然東方的。

不同於真實世界,在這首散文詩裏,海浪被詩人賦予了一個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為“海岸”的情人出現,在前四節裏,鋪陳出的是一個熱戀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復始的潮汐的律動中與愛人難捨難分。接下來,這個女性化的形象融進了更深廣的喻義,它成為一個人間世界的守護者——“夜闌人靜,萬物都在夢鄉里沉睡,惟有我徹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魚、礁石和情人組成的畫面中,它發出永恆的共鳴,“時而歌唱,時而歎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歎息。

也因此,我們方可領悟到詩中海浪的愛情的內涵,那不僅僅是對海岸的愛情,是更廣闊的對世間萬物所懷的滿腹的愛情,這博大的愛情閃耀着母性的光輝——“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因為愛着這世界,所以哪怕“徹夜不眠讓我形容憔悴”,也要守護着這個世界,它的和諧,它的美。

在這裏,我們恰恰看到了詩人自己的形象,詩人正應是這世間種種美好價值的守護者,正如詩的末尾所寫:“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生的工作”,在這裏,海浪的形象已經幻化為詩人自己的堅定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