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紅樓夢讀後感500字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名著紅樓夢讀後感500字,為大家推薦。

名著紅樓夢讀後感500字
名著紅樓夢讀後感500字一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説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着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我總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説中並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儘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説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説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説,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着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説,她還是幸福的。

相比之下,應該説,寶釵是一個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禁錮的女孩,文中也沒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歡寶玉,只是明示了賈府最高權威元春站在了寶釵的一邊。沒人會在意寶釵的意見,她和寶玉一樣。只是封建貴族制的犧牲品。

寶玉犯錯捱了打,寶釵義正言辭,勸道“你是要改過了罷。”於是她被學者定位封建統治的衞道士。等我們看到了紅樓的結局:黛玉的慘劇,寶玉的悲劇,寶釵的鬧劇。

品讀之後,就會發現能夠受傷也是一種福氣,即使是像黛玉那樣失戀了,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場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樣抱着自己的抱負與才華和對寶玉的愛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種人生歸宿可以選擇,那麼,死於傷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發芽的灰暗生活裏,更合我意。

名著紅樓夢讀後感500字二

當我讀完《紅樓夢》時,幾乎發了半天呆。書中紅樓女兒的悲慘下場,令我悲痛萬分,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屋”的驚天鉅變使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氣,真好似“呼啦拉大廈傾,燈慘慘黃昏近。”

想當初,寧榮二府車水馬龍,繁華一時,極為奢華,到頭來卻陋室空屋、衰草枯腸。寧榮二府中的人物都曾擁有過金銀珠寶,住着華麗堂,誰曾想淪為賤民,他人皆謗?寧榮二府從興盛到衰敗的過程,讓我沉思良久。是人無止盡的貪婪和慾望,因為嫌棄烏紗帽太小,可卻怎麼料到枷鎖扛身上,一些人妄想不勞而獲,可是最終卻被送進了鐵窗下。權力的爭鬥,社會的黑暗,導致了紅樓大廈的傾覆。在這樣一個封建社會,大觀園中的男男女女們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雖然林黛玉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才情氣質人人贊,可到頭來,年紀輕輕就鬱郁而死;寶釵凡事穩重,識大體,詩詞賦會樣樣精通,原是金玉良緣,可偏只念木石前盟,可歎端嫻處子,到底誤終生;迎春才貌雙全,可歎卻遇中山狼,一味驕奢淫蕩,歎芳魂豔質,一載去悠悠才情萬種的紅樓兒女們散的散,去的去,曾經的繁華人生如一場夢!

《紅樓夢》中的一切都是那麼讓人心酸,合上書本,我覺得我離紅樓兒女的故事是多麼的遙遠。我沐浴在黨的春風中,生活在新中國,我是多麼幸福啊!

名著紅樓夢讀後感500字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歎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捱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