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三年級的安全教育總結(通用3篇)

關於國小三年級的安全教育總結 篇1

在安全教育課上,我讓學生在對自己平時存在的安全隱患行為進行剖析。課上,學生自己提出情境,然後討論選擇正確科學的行為。發言針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也針對看到的或聽到的行為進行。教師再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小結。“安全”真真正正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具體化了,“安全”找到了生根發芽的土壤。下面我把本學期安全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令進步:

關於國小三年級的安全教育總結(通用3篇)

一、進行了交通安全教育

1、遵守交通規則,注重乘車安全,不乘“病車”和超載車輛;不在公路上學騎自行車。

2、在公路上行走要注意來往車輛。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3、不爬車、追車,不強行攔車,不在公路上設置障礙。

4、不在汽車的左面招呼車輛或行人。

二、進行了飲食衞生安全教育

1、講究集體衞生和個人衞生。

2、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吃超保質期的食品。

3、少吃生冷食品。

4、不在學校巷道及校門口等攤點上購買任何不符合衞生規範的小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5、天氣炎熱要勤洗頭洗澡換衣服,飯前便後要洗手等。

三、其他教育

1、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不去池塘、水庫邊玩耍,以防溺水。天氣炎熱,不獨自去池塘、小溪裏洗澡。外出要告知家長,天降暴雨,不得單獨出門或離校。

2、遇到山洪爆發、泥石流要繞道而行或由家長護送到校。

3、預防雷擊和觸電。遇河水猛漲,不要強行通過,要繞道上學或由家長護送。

4、離校前關好門窗、電燈。保管好學習用具和生活用品,注意防火防盜。

5、積極預防手足口病等流行病的傳播;不組織師生集體外出或旅遊。

6、防火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要將火柴、打火機和刀具等物品裝在身上;不要將鞭炮、火藥等易爆當作玩具帶進校園;不得玩弄、搬動消防器材。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誌;學習家用電器、煤氣(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曉之以危險、危害所在,教育學生遠離危險品。

7、活動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在校活動時,不能你推我拉,不能攀爬單雙槓、學校毛竹、樹木。在做衞生值日工作時,不準玩耍勞動工具,杜絕拿着工具追逐打鬧,以防造成意外的傷害;參加社會公益勞動時,聽從老師的安排,確保安全。

8、放學路隊安全教育:每天放學時,需排隊到指定位置接送,不能推擠亂跑,乘車同學需在校內等車,不能無故跑出校外。以防車輛超速,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總之一句話:讓學生增強憂患意識,牢記生命安全。

關於國小三年級的安全教育總結 篇2

傳統的思品教學是“封閉”的,“靜態”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缺少兒童暢想、暢言,更談不上思潮湧動,缺少主體參與,即使有一時的熱情又能持續多久呢?本學期三年級的思品教學總結如下

一、做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

在教學過程中,我作為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為兒童的學習提供指導,為他們的活動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引導兒童投入活動,支持他們的各種活動,同時也在進行着與兒童的合作——與兒童一起共同建構課程。例如教學《天天在活動》這一主題活動時,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場所讓他們辦一個“天天在進步”的展覽,請學生挑選一份自己滿意、能夠説明自己在進步的作業,製作一期壁報,展示大家的進步。(內容可以是:語文、數學或者其他學科的作業,手工作業,圖畫作品等)活動中學生充分地認識和感受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增進對於學習的自信。

二、互動的動態式討論。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課標》)動態式討論正是體現了這一教學理念,它真正讓學生成為主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學生主動活動和自主探索。學生們主體積極參與,萌發了高度的熱情。他們有的提議要成立“小小發明家”協會,有的提出“讓我們每天都有一個“新發現”的要求……雖然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們的“異想天開”,使整個課堂成為學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場所,使課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開放的動態式討論、小組合作形式,使學生的主體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在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有利於道德認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同時也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三、設計開放式實踐活動

《課標》中提出“教師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優化思品課堂教學,就是要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社會因素,由課堂延伸到課外,依託教材,緊密聯繫社會實際,將校園、家庭、社會等一切有利於學生明理、導行的場景都當作課堂,“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切實提高思品教育的實效。

1、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

我們的作業設計要衝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跟生活接軌,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有趣。

2、與少先隊活動緊密結合。

學生的天性是樂於自己探索,好遊戲、活動,課堂上的説教再生動也缺乏形象性、參與性,而少先隊活動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參與性於一爐。因此,作為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把思品教學與班隊活動結合起來,從班隊活動中深化思品教育。

關於國小三年級的安全教育總結 篇3

本學期行將結束,現將三年級一學期科學教學總結以下:

一、進一步改革了課堂教學,進步了課堂教學水平。

進步課堂教學質量是進步教育質量的關鍵,本學期教師認真地研究課堂教學,努力地進步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力。

1、重視全面體現本學科的目的要求,構建以兒童心理髮展為線索的科學探究體系科學教學,不但是教基礎知識,而且要在基礎知識教學的進程中,培養學生酷愛科學,發展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

為此,我把單純傳授科學知識,改變成傳授科學知識與培養志趣、能力、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相結合;把單純由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改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動手,自行探求知識和利用知識;把只管課內不管課外,改變成課堂教學與課外的研究活動相結合,校內校外一起抓,把只從書本求知識、死記硬背科學概念,改變成從書本學知識和向實際事物求知知趣結合,並比較靈活地應用知識。

培養、練習、發展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是科學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即指課標中具體化了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製作、飼養、栽培等動手能力,邏輯思惟能力和想象能力。這些能力都是探索大自然所需要的一些最基本的能力。我在指導學生熟悉自然界的進程中,着力培養、練習和 發展了他們這些能力。

2、重視研究課堂結構,探究方法更加豐富

國小科學教學內容廣泛,因此,根據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我選擇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以觀察為主的課,誇大了教學的直觀性,努力預備較充分的觀察材料(照實物、標本、模型、掛圖或圖片等);以實驗為主的課,創造條件儘可能地讓學生親身參加實驗活動,留意在教學中滲透科學熟悉的程序,即:通過觀察,提出題目——經過思考,做出假定—通過實驗,最後得出科學結論;以科學考察為主的課,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努力組織學生進行考察活動;以技能練習為主的課,在講清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努力增加了練習的機會;以邏輯推理等內容為主的課,從具體形象思惟進手,培養學生抽象思惟的能力,並教給學生科學思惟的方法。

二、重視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

引進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學中,我公道選擇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發揮計算機等在教學中的作用,豐富了學生的感性熟悉,進步了學生具體形象思惟的能力。

三、不足的地方

以後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和題目,加強教改的實驗與研究。教學中還有很多環節,需要逐漸地健全與完善,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認真地學習與研究國內外的先進教學經驗,加強我們的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