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辦上半年工作總結大綱

今年上半年,全辦上下以xx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有關茶葉產業發展工作會議精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工作,根據縣委、縣政府年初下達的茶葉產業化發展工作目標任務,針對茶葉產業化存在的問題,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圍繞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強化行業管理、推進全縣茶產業發展、加強自身建設等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現總結如下:

茶辦上半年工作總結大綱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

今年以來,我縣茶產業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全縣上下廣大幹部羣眾的共同努力,茶產業得到穩步提升。目前,全縣茶園面積達20.53萬畝,其中採摘面積15.57萬畝, 由於受嚴重乾旱的影響,少部分小茶樹因旱致死;開採期退後,較正常年份推遲15—20天;但由於價格有所回升,因此產量下降但產值增加,全縣完共成茶葉產量2308.9噸,比去年同期2886.2噸減少577.3噸,下降20%,實現農業產值5033.4萬元,比去年同期2453.3萬元增加2580.1萬元,增長105.2%,由於雨季已經來臨,預計下半年產量有所增加;全縣有茶樹林面積9.88萬畝;有茶葉千畝村71個,面積達15.1萬畝,百畝組493個。無公害茶葉認證面積13.26萬畝,佔茶園總面積的65%,其中有綠色食品茶認證面積532畝。有無性系良種面積5.6萬畝,佔茶園總面積的27.3%,主要品種有云抗10號、雪芽100號、矮豐等,羣體種面積達14.93萬畝;有茶葉初制加工廠146個,精製廠14個,專賣店5個,有農民茶葉專業合作社7個。全縣有茶葉專業技術人員43人,其中縣級16人、鄉鎮27人,職稱結構為高級3人、中級13人、初級27人;有在職茶技工16人,其中高級8人、中級7人,初級1人;有社會茶技工225人、茶藝工40人。產品開發不斷推陳出新,有“銀生”、“老倉”、“無量山”、“黑冠王”、“御筆”等知名品牌,產品遠銷省內外。茶葉產業已成為××縣農村經濟的骨幹優勢產業,在全縣國民經濟發展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全縣有野生茶樹分佈面積28.6萬畝,佔全市野生茶樹分佈面積117.9萬畝的24.3%,其中無量山居羣23.5萬畝,哀牢山居羣5.1萬畝。共有栽培古茶園3.71萬畝,佔全市古茶園面積18.2萬畝的20.4%。其中老倉福德古茶山1.6萬畝,主要分佈在安定鄉、文龍鄉;金鼎古茶山0.75萬畝,主要分佈在林街鄉、景福鄉、大朝山東鎮;漫灣古茶山0.3萬畝,主要分佈在漫灣鎮;御筆古茶山0.5萬畝,主要分佈在錦屏鎮、文井鎮;哀牢山西坡古茶山0.56萬畝,主要分佈在花山鄉、大街鄉、太忠鄉、龍街鄉。同時,加大對古茶樹資源保護的宣傳力度,有效地保護了古茶樹資源。

二、採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認真做好茶產業發展“xx”規劃。今年以來,我們加大了對茶產業的發展力度,一是年初早計劃、早安排,把任務層層分解到鄉鎮,做到任務早明確、工作抓落實。二是辦內全體幹部職工任務明確,做到分工協作,責任到人,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2、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和招商引資,扶持茶葉產業發展。年初我們共編報了《低產茶園改造》、《生態茶園建設》等相關項目,爭取省、市級茶葉種植及低產茶園改造項目扶持。

3、加大宣傳力度,宏揚銀生普洱茶文化。一是組織了銀生茶業公司等參加第五屆中國雲南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宣傳、推介我縣豐富的茶葉資源。二是繼續在電子政務信息網站對我縣產業發展進行宣傳。

4、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努力提高茶農素質。茶農是茶業經濟的受益者,是推動茶葉產業化進程的主體。根據全縣茶農文化素質不高、茶園管理粗放、採摘行為不規範等問題,對茶農開展茶葉技術培訓,使之成為“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是茶葉產業發展的關鍵之一。為此,我們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各鄉(鎮)、茶場、茶葉基地無償為茶農、茶葉加工場進行技術指導培訓。

5、認真搞好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活動。積極組織科技人員參加縣科技局的科技宣傳活動,在活動中,我辦結合自身實際,採取免費、集中展示宣傳圖片、現場諮詢培訓、現場解答茶葉生產中的各種技術疑點難點問題等方式進行。宣傳組從不同角度講解了發展茶葉產業優勢、動員農户積極發展茶葉生產,並對每個諮詢者都耐心細緻的一一解答其技術難題。

6、加強新茶園、鞏固老茶園,調整茶園結構,建立高標準生態茶園,根據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我縣實際,啟動了我縣5.9萬畝生態茶園建設改造,做好了項目規劃、打塘等基礎工作,預計七月底將樹苗全面定植結束。

7、加大茶葉品牌發展戰略,把品牌發展戰略列入茶業發展規劃。隨着我縣茶葉產業的發展,在制定“xx”茶產業發展規劃中把茶業品牌發展戰略作為一項重要的產業發展規劃戰略進行論證、規劃,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加快培育發展,加以打造、宣傳、充實、完善和提高現已註冊的13個商標品牌。

8、深入掛鈎點開展抗旱保苗工作,積極支持各項事業發展。由於今年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深入紮實地抓好掛鈎點安定鄉青聯村開展抗旱保苗工作,為奪取抗旱保苗工作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基地規模大,管理粗放。低產茶園所佔比重大,全縣有低產茶園11萬畝,單產低,平均單產僅有40.3公斤,高優生態茶園建設任務艱鉅;茶園因為沒有連續管理,改造難度加大,有的成了無人管理,無人承包的拋荒地,有的老茶園長期拋荒,分佈在偏遠山上,看守、採摘是問題,經營不方便,不僅無人投入,更沒有人來管理;有的沒有見到效益,不敢再投入;有的茶葉賣不到好價錢、覺得管理不划算;有的基地建起來了,無場房、無設備、無技術人員。特別是我縣茶園大部分屬於農户管理,老茶園面積年年減少,新茶園生長十分緩慢。因為管理沒有跟上來,所以產量低,基地發揮不了效益。

二是茶葉初制所廠房陳舊、設備老化、工藝落後,茶葉質量難以保證和提高,適應不了茶產業發展的需要。

三是茶葉精製企業多、小、散、弱,工藝技術革新和產品創新活力不足,產品結構不合理,拓展市場工作力度不夠,企業帶動力不強。

四是茶園大多以户經營,茶農與初制所、初制所與精製企業之間未能建立起互利合作的運行機制,組織化程度不高,產業化經營水平低。企業還沒有形成較強的專業化分工與合作,產業鏈條只能在企業內部完成,還不具備專業化、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都在創品牌,都在找市場,大量的錢物重複投入,大量的時間在走重複路。有的茶葉生產企業,為取得自己的品牌,耗費了很多財力、物力;有的只做出了品牌,根本沒有產品。

五是市場開拓滯後,沒有固定的茶葉交易市場,茶葉以集市交易為主,價格低,利潤少。

六是服務體系不健全,技術力量嚴重不足。全縣20萬畝的面積,茶葉成了較大種植作物。茶園的建立,茶葉生長的管理,因為體制機制的問題,縣茶產業管理部門與茶葉技術服務部門脱鈎,配套的服務體系和專業技術力量與行業行政管理部門沒有形成有機統一,良種選育,茶樹修剪,肥料的配比,病蟲防治不能及時到位。全縣的茶葉產量,產品的保管,專業市場的建設也還沒有跟上來。

七是資金投入不足。

四、下半年主要工作

今年內全縣茶葉產業發展要緊緊圍繞市委二屆八次全會確定的“數字化、標準化、功效化、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目標,認真貫徹全市茶產業工作會議精神,抓住天士力落户普洱的機遇,下大力氣做強做大茶產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認真做好生態茶園建設,努力完成市下達我縣5.9萬畝建設任務。把此項工作列入縣委、縣政府的重點工作來抓。一是加強領導,健全機構,縣上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二是做好資金保障,待市方案確定後按比例配套。三是做好規劃,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規模建設、綜合治理”的原則,根據年度建設任務,把面積落實到鄉(鎮)、村、地塊,並繪製規劃圖。四是舉辦培訓,通過以會代訓的形式,層層舉辦技術培訓,縣培訓到鄉(鎮)、鄉(鎮)培訓到村、組、農户。五是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縣級領導掛鈎聯繫鄉(鎮)制度,鄉(鎮)領導掛鈎聯繫村制度;領導小組與鄉(鎮)簽訂責任合同,明確任務,責任到人;領導小組辦公室分片指導。六是檢查驗收,領導小組在項目建設中對實施進度和質量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年底縣上組成驗收組,對各鄉(鎮)進行考核驗收,並兑現獎懲。七是加強檔案管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指定專人負責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分別建立縣、鄉(鎮)兩級檔案。八是舉辦樣板,發揮樣板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動生態茶園建設。

2、組建農民茶葉專業合作社,努力完成43個合作社組建任務。一是做好試點工作,上半年完成每鄉(鎮)一個茶葉專業合作社試點;二是做好推廣工作,在總結試點工作的基礎上,下半年全面啟動組建工作。具體做好宣傳發動、入社登記、建章立制、培訓、建立檔案等工作。

3、抓好茶葉產品質量的整體提升;抓好開拓市場工作;建立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和行業自律機制;結合市場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抓好品牌建設和營銷等措施,確保我縣茶葉產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五、今後茶產業發展工作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深對茶葉產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切實加強對茶葉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我縣種茶歷史悠久,茶產業是我縣的一大傳統支柱產業。必須提高對我縣茶葉產業現狀的認識,提高對茶葉產業發展境界的認識,提升對茶園綜合利用程度的認識。在認識統一的基礎上,要把茶葉產業作為全縣的大產業、大項目來發展。在推進“特色經濟”,實施“富民強縣”,加快茶葉產業化建設的方向發展,以發揮茶葉產業的綜合效益。形成全縣各級組織、各級領導幹部,高度關注,高度重視茶葉的大環境,樹立茶葉產業是經濟的重點、項目的重點的思想,積極發揮相關部門職能作用,建立全縣全員發展茶葉的激勵機制,推動茶葉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是進一步完善生產經營機制,提高基地建設水平。今後,原則上不再建新基地,重點在主產區,龍頭企業、骨幹企業、專業村內實行高產速生園擴張,對土地條件好的基地進行技術改造。全縣茶葉總面積控制在21.6萬畝以內。切實加強基地的管理,對茶園有破壞行為的要給予處理,制止對茶園實行掠奪性經營行為。 三是進一步完善措施,培植壯大龍頭企業。對茶葉資源必須進行大整合,本着“宜大不宜小,宜專不宜全”的原則,實行生產經營企業化、規模化、標準化,使茶園朝着有利於龍頭企業帶動的方向發展。積極培植壯大龍頭企業,依靠典型示範,帶動產業發展壯大;不斷調整產品結構,經營茶葉品牌,開拓綠色茶葉市場。

四是進一步完善生產投入機制,積極培植茶葉生產要素市場,走專業化的發展道路。按照生產環節健全服務體系,按照生產要素類別組成若干個專業市場;用工業的手段,狠抓茶葉投入,不斷充實產業基礎,擴充產業實力。加大扶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對龍頭企業和茶葉專業村實行重點扶持;對新建園和老茶園改造,實行“以獎代補”政策,並探索貸款貼息辦法,走融資之路;對建立茶園旅遊風景區的使其享受林業、茶葉雙向扶持政策。扶貧開發、公路建設、電力建設、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土地平整、小流域治理、低崗地改造等等項目資金都要向茶葉傾斜。

五是進一步加強市場服務體系建設,解決好與茶葉產業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健全茶葉生產、加工服務網絡,擴大服務內容;抓好技術培訓,推廣科學種茶,機械採茶;解決好茶葉產業發展與茶葉管理機構、管理手段不相適應的問題;加強對茶葉的對外宣傳、建設茶葉文化體系;加快茶葉市場體系、服務體系建設,走現代化、專業化大生產的道路;通過發揮茶葉市場主體作用,促進企業在產品、技術、品牌、市場上的聯合;通過技術標準,提高產品質量,使茶葉產業走上持續、健康的發展之路。

總之,雖然茶葉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縣委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今後我辦將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支持下和省、市茶辦的指導幫助下為××縣茶葉產業的發展做強做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