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精選21篇)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

每個週三到週五晚上,我幾乎都和媽媽坐在沙發上看湖南衞視《新聞大求真》節目。這個節目主要是針對網絡傳言進行求證,以科學的實驗來證明傳言的真偽。今天看的《新聞大求真》是一對夫妻同時患上了肺炎,住進了醫院。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精選21篇)

經過醫生的詢問,才知道是他們的空調一天24小時開着,空調過濾器上的灰塵,經過長時間的沉澱,形成了細菌,被他們吸進了肺裏,時間長了,他們就患上了肺炎。兩位實驗員走訪了街上的羣眾,大部分都沒有清洗過空調過濾器。

然後又請了專業清理師傅給他們講解危害性。看完這個節目,我讓媽媽把我家的空調打開看看,哇塞!好髒。我決定要和媽媽一起清洗過濾器。節目中説至少一個月就要清洗一次,到時候我會提醒媽媽。看完這個節目,我懂得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從健康做起。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2

湖南衞視每週三至週五的播放的《新聞大求真》我支持。我喜歡上面的禁止實驗室,我也喜歡上面的求真科學秀,但我更喜歡給我揭開“生活中的隱井”。

生活中,假的東西很多,《新聞大求真》一個接一個為我們解開傳言,他們不會不準時播放。禁止實驗室和求真科學秀的內容都和物理、數學、化學有關。他們讓我知道有八元八次方程存在,也讓我們認識門的危險性。

多看《新聞大求真》生活中假亦真時真亦假。《新聞大求》我大大支持!我並向大家推薦這節目!看《新聞大求真》比看電視劇好幾百倍。我支持,我支持!我大大支持!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3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看了《新聞大求真》這個節目,節目中教會我在踩踏事件中如何保護自己,還通過男孩魯貝貝的演繹講述了孩子們容易發生的意外情況。

看完節目,發現以前我也做過一些危險的事,雖然沒有像魯貝貝一樣嚴重,也在事故中明白了一些“不能”。今天我覺得發生踩踏事件,誤吞異物,不遵守交通發生交通意外,高空墜落等事故都很可怕,希望大家不要學習這個壞榜樣,免得自己像貝貝一樣全身是傷。

我想提醒大家:如果你遇到人羣擁擠的時候,要雙手交叉抱在胸前,萬一你摔倒了,一定雙手抱頭,雙腿收緊靠住胸部,防止被踩踏窒息。在馬路上要走斑馬線,觀察信號燈,記住紅燈停,綠燈行,還要記得先向左看,再向右看。不要把什麼都往嘴裏放,注意食物中是否有不能食用的物品。

以後大家都要多多注意安全,避免不幸發生在我們身上。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4

為了響應共青團衡陽市委、衡陽市教育局、少先隊衡陽市工作委員會共同發起的“希望工程一元捐”活動,我校大隊部在黨支部、校長室的領導下,組織了一場“學雷鋒,獻愛心”的義賣捐款活動。

由於學校對這項工作宣傳力度大,措施得力,廣大師生都積極參與,精心準備義賣物品,踴躍參與義賣活動,慷慨解囊,奉獻愛心,出現了人人獻愛心,熱情幫助他人的熱烈場面。在同學們的熱情參與與共同努力下,此次愛心義賣捐款共籌得善款2569.8元,這些捐款一部分歸入學校幫困基金,用於幫助我們身邊的有困難的學生。此次我們拿出其中2400元來捐助本校12名家庭貧困的學生,愛捐助的學生和家長都十分的感激。剩下的善款我們全部捐給“慈善一日捐”的活動。活動籌集的款項數字雖然不大,錢並不多,但情深義重,精神感人,充分體現了我校學生充滿愛心、樂於助人的精神風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活動,全校師生受到了一次生動的學雷鋒、獻愛心、互愛互助精神的教育。在活動中,學生也充分懂得了,奉獻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可貴的情感,只有懂得關愛他人才能真正關愛自己。

生命有情,人間有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麗的人間。

雖然義賣捐款活動已結束,但“微捐贈、微公益”的理念已深深植根於同學們的心中,善的種子已種下,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必將開出美麗的慈善之花,愛心之花。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5

我這個學期狀態還可以,有進步也有退步,好的就要繼續發展,不好的就改正。

我的數學成績進步了很多,以前是83分,我現在提高了14分,也就是97分。以前我總是隻想着打電腦,想着打遊戲,上課有時也想着電腦遊戲,搞到我作業一直都不好。記得有一次,我被我的爸爸罵了一陣後,爸爸對我説:“你不要總是想着電腦遊戲,你如果總是想着遊戲,你就可能上不了好中學,比如:一中、二中等等中學都上不了的啊!”我聽了後,我就只打一個鐘的電腦,剩下的時間都用來複習,大概複習1、2個種頭,我才可以把數學成績提高到97分。

我的英語成績退步了一些,以前是91分,我現在退步了3分,也就是88分。以前我都是複習數學,我以為我的英語成績是我三科最好的,我總是把英語這科給遺忘了。我就複習數學而已,從來不復習英語,記得有一次,我的媽媽對我説:“你不要太驕傲了,別以為你的英語成績很好,英語對你以後可是非常有用的,你可以像外國人賣東西,你不懂英語,有外國人跟你買東西,你該怎麼辦呢?”我回答説:“對,我覺得我英語已經很強了,我就不理會那個外國人唄,”媽媽又説:“納塔高價想你買貨呢?”我又説:“那隻能也不理會他,”説完後,我就不理會我的媽媽,繼續複習我的數學書。所以我的英語成績才會退步了3分,才會把我的91分變成了88分。

這就是我的學期總結,數學進步了,英語退步了。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6

本人在學校他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不遲到、早退、曠課,學習認真、刻苦,有較強的進取精神,多次在學科競賽中獲獎,是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同時擔任班幹部工作,對班工作積極主動,認真負責,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能夠在老師、班主任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學校、班級佈置的各項工作,在學生中有較大的影響力。入校以來,本人謙虛謹慎腳踏實地,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經過長期的磨練,我這隻雛鷹正在不斷努力拼搏,展翅高飛,成就着自己未來的夢想。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7

在詩的海洋裏徜徉,我找到了無數珍寶。這一次綜合性學習結束了。回想這個過程,我搜集資料,整理資料,欣賞詩歌,製作手抄報,仿寫詩歌。這些活動都讓我回味無窮。

在詩的海洋裏,有許許多多的“寶藏”在向我招手,瞧,那有一個“貝殼”,打開來,裏面的一顆“珍珠”告訴我,要讀懂詩,更好的理解詩,要結合實際來讀詩,要根據詩的意境,在腦子裏描繪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還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這幾點,詩中的韻味就能表現的淋漓盡致了.咦!那裏有一個精緻的小盒,裏面會是什麼呢?哇!好大的一顆“紅寶石”哦!他告訴我,看看詩也就這麼幾個字,東拼西湊,在押一點韻,不就是一首詩了嗎?可是,當我真正拿起筆,動手寫的時候,卻很難下筆。原來寫詩這麼難。在學習了兩位同齡人的詩後,我知道了,只要抓住身邊的事物,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也能寫出一首好詩。我還找到了許許多多的寶藏,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

這個單元結束了,但詩將伴我一身。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8

轉眼間,一個學期就這樣匆匆流逝了。自上學期末至現在,我的表現都不是很好,成績也不是很理想。

是我放縱了自己。

雖然感覺似乎沒什麼不同,但卻有什麼變了。上課不那麼認真,會走神,甚至想睡覺,尤其是最近上數學課的時候。有時不思考,會發下呆,對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如以前了,中午的數學作業,四次只抄了兩次,還帶漫畫書籍來學校。成績好象在下滑,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減退了,像是在混日子。

是我沒有了目標。

最近腦袋有些空空的,茫然,不知所措,突然間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有什麼可幹。我知道我現在的狀況是極為不利的。這學期是關鍵的,如果再這樣持續下去,什麼都完了。我應該再樹立起一個目標,朝那個方向繼續發展。

我不會讓自己墮落了。

這次的反省讓我認清了自己。這段時間對於我來説,是一個空白期,知識有點硬塞進去的感覺。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收拾好自己的情緒,好好學習。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9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我發現很多學生在課外閲讀的時間普遍偏少,課外閲讀量不大,閲讀方式單一,閲讀理解能力較差。大部分學生的校課外閲讀積極性雖然高,但是校外不能堅持。加上學生大多是走馬觀花,沒有看書的好方法,閲讀效果不好。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表現出語言表達能力差,不能順利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寫作時詞彙量少,語言平淡。為了培養學生的課外閲讀能力,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基,我們嘗試開展一個關於課外閲讀的活動,讓學生愛上課外閲讀,我做了一次關於鄉村國小生閲讀情況的調查。

二、調查的對象與方法

1.調查的對象:

國小四年級1班全體學生。

2.調查的方法:

在收集相關農村高段國小生課外閲讀能力的資料和對本班學生課外閲讀能力現狀的觀察的基礎上,我制定了“農村中段國小生課外閲讀能力現狀調查表”進行調查。同時,用不定形式的訪談法,對五年級1班家長和學生進行訪談,目的在於瞭解本班學生課外閲讀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三、統計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發放問卷共47份,收回47份。通過問卷調查表,我發現,學生課外閲讀現狀較為認真對待,較為真實地反映了本班學生課外閲讀現狀。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該班學生課外閲讀現狀如下:

(一)學生課外閲讀的主觀態度積極,但難以堅持。

大部分學生的求知的慾望強,特別是對適合於自己興趣、愛好的各類信息的渴求,想拓展自己的視野。因而學生課外閲讀的主觀態度積極,比較愛看課外書,但興趣容易消失。在需要耐心恆心的課外閲讀中往往堅持性較差,不能堅持到底。學生在校,大多數時間都被課內知識的學習所佔有,很少有時間進行課外閲讀,這就意味着學生課外閲讀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外,更多的是在家庭進行。但事實上孩子在家,沒有多少家長能堅持督促孩子進行長期的課外閲讀。

從調查結果來看,無論是學習日還是雙休日,絕大部分學生平均每天的課外閲讀時間還是很多的,學習日內堅持課外閲讀一小會的佔66%,基本不讀的佔2%,想起來才讀的佔30%。

(二)學生課外閲讀資源貧乏。

在調查和訪談中發現,農村學生的家長由於文化素質較低,加之經濟狀況所限,很少主動給孩子購買課外讀物。絕大多數學生有閲讀的興趣卻沒有書可看,學生家中藏書20本以下的5人,佔19%,20本以上的5人,佔11%,60本以上的只有4人,佔9%,無1本的也有很多人。學生放學回家想看書卻無書可看,以致學生把寶貴的空閒時間浪費在玩耍和看電視上。

課外讀物的匱乏,是國小生課外閲讀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礙之一。

(三)學生課外閲讀能力低下,缺乏指導。

教師總是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語文和數學兩科的課業學習上。由於學生得不到教師的正確指導,就是手頭有一本書去讀,也不知道要去讀什麼,將要從中學到什麼。因此,學生閲讀時走馬觀花,翻看插圖,瞭解一些故事情節或大概內容,看完後,自己的大腦中並沒留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甚至根本就不求甚解。這樣的“讀”,不但讀書效果甚微,還養成了不少閲讀的不良習慣。

進一步調查發現,在課外閲讀方式上,家長都有鼓勵孩子讀課外書的,但是有效指導閲讀的很少,以為自己孩子接受了教育,學習了學校課程,閲讀能力就好,對孩子真正的閲讀能力,表達能力瞭解不深。家長的低要求,間接導致學生課外閲讀能力低下。

(四)學生課外閲讀面較窄,閲讀量少。

要求學生説出自己的藏書。學生能列舉的大多是《故事會》、《喜羊羊與灰太狼》、《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麼》、《唐詩300首》等書,其中喜歡童話類的佔83%,漫畫佔57%,科普類的只佔13%,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那些真正能滋養心靈的好書少有問津。這表明對於身處農村的大多數孩子來説,要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不是件容易的事。

(五)家庭影響巨大,家長對課外閲讀的認識還有待提高。

由於地理條件限制,受社會經濟大潮的影響,人們忙於生活,操心掙錢,懶於學習,無暇讀書。加上賭博風氣盛行,學生家長文化素養低,不讀書不看報,對孩子負面的影響也不可低估。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家庭缺少文化氛圍,農村學生家長生活壓力大。生活大多艱辛,沒有時間也不習慣讀書看報。閒餘時間家長讀書看報的不到36%,不喜歡看書的佔25%,剩下的都喜歡看電視,孩子耳濡目染的不是學習讀書,而是無所事事,自然而然地效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生的課外閲讀就無從談起。

四、調查後的思考

1.提高培養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要積極開發家長資源來培養農村中段國小生課外閲讀能力,通過家長會、家訪、來訪、電話交流等形式。主動進行家教指導,幫助家長也提高認識,共同促進學生的課外閲讀能力的發展。

2.積極為學生創設濃郁的讀書氛圍。

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讓每個學生都能與書結緣,提高學生的課外閲讀能力。在選擇書籍,提供讀書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等方面,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啟發和準備。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活動,使家長成為合作伙伴將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3.有待於探索如何培養學生課外閲讀能力。

教予學生閲讀方法,激發閲讀興趣,在良好的閲讀指導下,學生才能有目的地閲讀和思考閲讀,並堅持下去,為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國小生閲讀報告範文篇三:國小生課外閲讀情況調查報告

20xx年10月21日至11月29日,我在安徽省滁州市第一國小度過了一個多月難忘的實習生涯。滁州市第一國小,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琅琊山腳下,全校師生千餘人,是安徽省重點模範示範國小。

在校實習期間除了做關於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及班主任的工作實習之外,重點利用課餘時間做了關於國小生課外閲讀情況調查。

一、調查的目的

具體而真實地掌握學生課外閲讀的有關情況,瞭解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層面、數量、途徑、方式、效果以及現階段學生課外閲讀存在的問題,瞭解教師對學生課外閲讀活動的要求以及指導情況,瞭解家長對孩子課外閲讀的影響,客觀分析我校國小生的閲讀興趣、習慣、能力以及家庭與學生閲讀的關係等,而後加以整理,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調查的對象

1.教師代表26人,其中語文教師19人,數學教師6人,藝體教師1人。

2.家長代表30人,其中公務員13人,農民13人,其他4人。

3.學生代表200人,分佈在全校一至六年級28個班。

三、調查的方法

1.問卷調查。這是本調查採用的主要手段。每份調查表共有10道選擇題,每題有2-4個供選答案,還有4道簡答題,供調查者適當發揮。

2.個別交談。這是本調查採用的補充手段,針對某些尚需進一步瞭解與研究的問題有選擇地與有關學生、教師、家長交談,以獲取典型案例或驗證調查結果。

四、調查的過程

1.20xx年10月31日——11月5日,擬定調查內容,制定調查表,分發調查問卷。

2.20xx年11月6日——11月9日,數據統計,有選擇地進行個別交談。

3.20xx年11月10日——11月15日,分析數據,撰寫調查報告。

五、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

(一)學生課外閲讀現狀

1.沒有書可讀。有25%的學生表示“書價太貴”是影響自己課外閲讀的最大障礙,也是部分農村家長不給或是少級學生購買課外書籍的原因之一;另外,由於家長對課外閲讀的不支持,也造成孩子無書可讀的局面。

2.有書不想讀。書與電視、電影、電腦和遊戲相比,缺乏生動性、形象性、趣味性,這使得學生在課餘時間沉迷於電視和互聯網。另外,由於家長購書的盲目,導致購買的書籍不合學生“胃口”,也造成不想讀的現象。調查表明,雖然有71%的學生認識到閲讀能“擴大知識面”,但是學生沒有嚐到閲讀的樂趣,沒有養成閲讀的習慣,僅有15%的學生能堅持每天讀書,有60%的學生只是“偶爾讀書”或是根本“不讀”。

3.有書不會讀。由於教師課外閲讀指導的意識不強,致使學生課外閲讀大多處於“自流”狀態,走馬觀花,囫圇吞棗,不知吸收消化,也沒有收穫。

4.有書不能讀。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再加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策略、課外作業的“題海戰役”使學生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閲讀。

(二)教師對學生課外閲讀的看法

1.書籍魅力不大。83%的老師認為電視、互聯網對學生的影響最大,而僅有13%的老師認為書籍對學生的影響最大。雖然有84%的教師給學生推薦過好書,而看書的學生仍然寥寥無幾。

2.習慣有待養成。在老師要求的情況下,76%的學生能做到經常讀書,而老師未提出要求時,僅有24%的學生常讀書。由此可以看出,學生課外閲讀的習慣還有待養成。

3.閲讀量少面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國小階段課外閲讀總量應達到140萬字,這是對每個國小畢業生的基本要求。然而,教師對此並不看好,11%的教師認為“二分之一能達到”,21%的教師認為“三分之一能達到”,57%的教師認為“十分之一能達到”,而11%的教師認為這個數字無異於天文數字,根本無法達到。另外,調查表還顯示,83%的學生鍾情於童話故事書,11%喜歡看漫畫卡通書,而科普書籍、文學名著僅佔4%,學生把課外閲讀看作是消遣生活的一種方式,而對提升科學素養和文學素養的科普書籍與文學名著卻少有人問津。

(三)家長對學生課外閲讀的影響

1.觀念陳舊。我校處於城鄉結合部,就讀學生中,農民工子女佔有較大比例,約佔總人數的45%。家長對課外閲讀沒有足夠的認識,擔心課外閲讀會影響孩子的“正業”因而對課外閲讀持排斥態度。

2.缺少氛圍。從調查表中不難看出,養成讀書習慣“每天都看書”的家長為數甚少,只佔15%,而還有14%的家長表示工作繁忙,根本沒有時間看書。並且,即使看書的家長,讀名著的家長僅佔10%,這對孩子有着極大的影響。

3.內容侷限。能夠每年給孩子買十本以上書籍的家長只佔34.1%,還有的家長甚至全年不給孩子買課外書,並且,所購買的書籍中,學習輔導類高達58.8%。學生課外閲讀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名著、民間傳説、科普讀物。

五、調查結論

由於家長觀念陳舊,對課外閲讀活動不太支持;教師疲於應付考試,大搞題海戰術,課外閲讀活動有佈置無落實,課外閲讀流於形式。因此,學生閲讀興趣有待激發,閲讀習慣有待培養,閲讀方法有待指導,閲讀量有等增加,閲讀面有待擴展。

六、應對策略

結合本次課外閲讀的調查,就課改背景下國小生的課外閲讀情況特提出以下建議:

1.轉變觀念,營造氛圍。

(1)召開家長會,舉辦“書籍改變人生”專場講座,改變家長“唯分數第一的思想”。通過講座,讓家長充分認識到課外閲讀對孩子的深遠影響,從而支持孩子課外閲讀,為孩子購買課外書籍,營造閲讀氛圍。

(2)開展教師培訓,轉變以考試分數為唯一評價標準的思想,大興讀書之風。教師要樹立一種大語文教學觀,把視野放寬到家庭生活、社會實踐的廣闊領域裏。我們應轉變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注重素質教育。同時,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課外閲讀教學方法培訓,提升老師思想認識,提高教師課外閲讀教學水平和組織能力。

2.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1)好書推薦,發現書籍魅力

從此次調查中發現,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閲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低中年級學生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説等感興趣,可以説進入了文學期。女同學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男同學則對史地、體育、科學方面感興趣。因此教師要舉辦好書推薦會,有針對性地推薦書目,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2)溝通交流,樹立學習榜樣

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教師對學生的作用更能從深層的內心產生震撼,使學生又一種強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內驅力。因此,教師首先要作為一個閲讀愛好者,成為學生課外閲讀的同行者。教師不僅要閲讀教育類專著以提升自己教育教學水平,閲讀文學名著提升自己文學素養,更要閲讀貼近兒童生活的兒童文學作品。

3.指導方法,保證時間

(1)注重課內外閲讀整合。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因此,要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注意讀書既要有深度,又應有廣度。課外閲讀時,教師應少講多讀,給學生留更多的讀和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努力使他們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達到多讀多積累的目的。

(2)處理好作業與閲讀的關係。教師佈置作業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分層要求,不搞題海戰術,同時,教師要認識到,廣泛閲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另外,教師也要做好家長的工作,轉變家長的觀念,從而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

閲讀之於兒童,是精神成長和心靈發育的必需,它可以塑造兒童的心靈,可以給兒童的心靈成長注入一泓活水,提供必需的精神滋養。學校教育要重視課外閲讀,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淨化自己的靈魂,昇華自己的人格。願家庭和學校都能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讓孩子們與書相伴,快樂成長。

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最後對在本次調查中給予支持的老師們、學生們、家長們表示感謝!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0

3月12日一個萬里無雲的日子,隨着陣陣涼風吹拂,xx國小的老師和同學們懷着愉悦的情緒來到了野外舉辦植樹節,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熱情的笑臉,有條不紊的為構建健康秀麗城鎮獻新綠。看大家為每一棵小小樹苗留意翼翼的鋪土,為每一棵樹苗澆水,讓我想到:勞動其實是一種享受,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能為城市的美化添新綠,心中無比快樂。我們此刻能美化我們生活的城鎮,將來也必須能為祖國綠化做出貢獻!

有句諺語説:“一年之際在於春。”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小草輕輕推開被層——泥土,感受春天的氣息。花兒萌芽了,為春天點綴了一絲絲春意。

3月12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也將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為我們留下特殊的回憶。

3月12日是我國法定的節日,而我們身為當代國小生,也在這特殊的日子為我們種下了我們的愛心。

總而言之,在這個植樹節裏,我感受到了環保的樂趣,感受了大家在一齊齊心協力的勞動,感受到了老師對我們學生的肯定。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1

光陰似箭,兩個月的暑假生活轉眼就過去了,同學們又迎來了新的學年,而這個學年,也是我們國小生活的最後一年,同學們顯得異常興奮,不停交流着自己的.暑假生活,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同學們的暑假生活真是豐富多彩呀!”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閲讀課外書籍,豐富課外知識

我們班的大多數同學,利用假期,閲讀了許多課外書籍,如我們班的鄭幼華同學閲讀了《飛翔的教室》,懂得了友誼的珍貴;朱凱莉閲讀了《親愛的魔鬼先生》,明白了知足者常樂;徐丹蓉閲讀了《樹葉的香味》,書中“父母的愛”—主題讓她難以忘懷。這些同學還學以致用,寫了很多篇讀後感。

二、遊覽祖國大好河山,瞭解歷史文化

我們班的金昕同學和她的父母遊覽了中國首都北京故宮、長城等名勝古蹟,瞭解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崔章磊去攀登了鳳凰山,在山頂上一覽它的宏偉;朱凱莉去了廈門,瞭解了鄭成功的英雄事蹟。

三、動手繪畫,製作繪本

我們班的同學在假期裏創作了許多作品,如金昕同學,非常厲害,在兩個月時間內完成了一本自制繪本《下雨了》共有15張;許雅楠創作了《幸福的一家人》畫冊;徐丹蓉畫了一幅《月亮度假村》的科幻畫。他們既鍛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訓練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四、孵化冷江鼈,為章水生態加分

在暑假裏,我們班大部分同學把小鼈孵了出來,拍照、拍視頻、餵養、寫觀察日記,忙得不亦樂乎,其中很多同學已經將冷江鼈放生章溪河,為章水生態加分。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2

總結這個學期我表現一般。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做作業方面:無論是課堂作業還是回家作業速度加快了許多,基本做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二課堂聽講方面:舉手的次數增多了,特別是在語文課上,朗讀也更加的生動了,有感情了。作文方面也有所提高了。

三不足方面:我經常心情不好,覺得做作業非常麻煩,於是就做不好作業,正確率不高。靜不下心來,自習課上經常説話,便利貼上少不了我的名字,我感到十分內疚,即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別人。

我對以上方面好的繼續保持,不足方面的立刻改正。請老師和同學監督我。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3

《新課程標準》提出,國小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並用具體條款要求“注意積累語言材料”。適合兒童閲讀的各類讀物是現實生活中最重要的語文教育資源。《國小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閲讀品質培養研究》課題研究已在我鄉各國小中如火如荼地進行着。作為課題組成員之一,我經過幾年實踐總結經驗如下:

一、激發閲讀慾望,培養閲讀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要學生有濃

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並在學習上產生極大的愉快和積極的情感。而興趣並非與生俱來,它需要教師的引導,待其吮吸其甘甜的乳汁,並滋養其身心時,興趣才真正建立起來。因此,在指導中我十分重視導讀,常用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閲讀興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發學生的閲讀慾望。讓學生之後,教師要定期舉辦故事會、佳作欣賞會、讀書報告會、課外知識競賽、讀書筆記評展、手抄報展評等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閲讀積極性。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閲讀習慣將跟隨並影響人的一生,所以良好的閲讀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我利用教室裏的圖書櫃設立“閲讀角”,提倡學生帶喜愛閲讀的書刊進櫃,儘量每月更換一次,組織師生相互借閲並形成習慣,實現資源共享。還因為閲讀是從傾聽開始的,孩子最初的閲讀興趣和良好的閲讀習慣大多來源於傾聽,所以我選一些有趣而又有意義的故事書讀給學生聽,每週堅持給學生讀一段文章,本學期為學生讀完了《小豬稀哩呼嚕》這本故事書。

二、推薦合適讀物,確保閲讀質量

閲讀是一場心靈的對話。笛卡爾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談。”別林斯基也曾説過:“閲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閲讀的書,比不閲讀還要壞。”目前,國小生從課外書籍中汲取的“營養”結構仍不夠合理,卡通漫畫在學生課外閲讀書籍中所佔的比例較大。因此,教師首先是幫助學生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於學習的讀物。其次是選擇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相互促進,使課外閲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如學習《意大利的愛國少年》之後,可以向學生推薦《愛的教育》;學習《草船借箭》可以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學習《醜小鴨》可以向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學習《撈鐵牛》可以向學生推薦益智讀物;在學習《挑山工》一課時,我們向學生推薦了關於“五嶽”的地理書籍,以及《泰山風景》、《泰山神話傳説》等書,使他們對泰山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識。此外,在課外閲讀指導中,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這樣,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強對課外讀物選擇的指導。同時在閲讀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切實遠離那些低級趣味、庸俗的黃色書刊。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4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學生了解母親為自己成長所付出的艱辛,理解母親對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開展了以“感恩母親,愛傳萬家”為主題的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母愛的偉大,並用真心和行動來回報母親。將有關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發動學生,廣泛宣傳

為把“感恩母親,愛傳萬家”的活動落到實處,學校進行了廣泛的宣傳,要求班主任利用班會課的時間,給同學們講述母親節的由來,讓每個學生都知道母親節,知道母親的不易,教會學生學會感恩,希望學生能在母親節那天為母親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二、“母親節”期間,倡議學生為母親辦一件實事、辦一件好事,如寫一封感恩祝福母親的信,向母親送一束鮮花,拍一張照片,帶母親做一次體檢,親手製作禮物送給母親,陪母親吃一頓飯,幫助母親做家務,為母親洗一次腳。

三、辦一期歌頌母親的手抄板,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熱愛

並孝敬母親的感情。學會用適當的方法向母親表達感情,感悟“愛”的內涵。

四、學生製作賀卡,要求學生把自己想對母親説的話,對母親的理解,寫在賀卡中,發自內心的感恩母親。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對母親的愛是發自內心的,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愛,做家務、送賀卡、送禮物,辦手抄板,寫詩歌,寫文章等。這次活動也讓學生了解了自己的母親,理解的自己的母親,增進了母子的親情,更重要的是本次活動讓學生學會了主動感謝與關懷他人,學會與同學和睦相處,瞭解體會父母師長的辛勞,懂得助人以及回饋他人,培養了當代中學生感恩的心。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5

時光飛逝,斗轉星移。回首這半年的點點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頓生了許多感觸。這半年中經歷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因為這些印記見證我這樣一個新生的成長。

在過去半年的內,通過不斷地學習,我收穫了很多。時間就是這麼無情頭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們卻在為了不被它丟下死命的追趕着。是的,誰都不想被時間丟下。而我們也隨着時間的流逝一點一點的成長。而美好的純真隨着風雨的磨滅化成了成熟。或許這正是成長的代價。

回想自己還是考生的那段日子,顯得是那麼的遙遠。我在憧憬中懂得了來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瞭解了醖釀已久的真理;在收穫後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許多事情,但是仔細琢磨後又不盡然……原來過去所見所識都是那麼的偏見而又膚淺,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間幻化成無知和可笑,我想誰又不是這樣的呢?或許在以後也回嘲笑現在的渺小……我們不得不笑着回首我們所走過的路。

出勤情況:請了一次病假。拉下一天的課希望下學期爭取做到全勤本學期沒有遲到的情況。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孩子,而通過學習生活和這半年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使我養成了獨立性,不再嬌生慣養,現在我已經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

在學習上: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面對二十一世紀這個知識的時代,面對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我認為離開了知識將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廢人。以資本為最重要生產力的"資本家"的時代將要過去,以知識為特徵的"知本家"的時代即將到來。而中學時代是學習現代科學知識的黃金時代,中國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應該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知識是無價的。首先,合理安排時間,調整好作息時間,分配好學習、工作、娛樂的時間。時間是搞好學習的前提與基礎,效率和方法更為重要。

其次,要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老師佈置的作業一般是她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具有很高的價值,應認真完成。認真對待考試,考前認真複習。另外,積極閲讀有關書籍和資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經常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向老師請教;搞好師生關係,師生相處得融洽和睦;抓住點滴時間學習一些其它專業領域的知識,知識總是有用的。在這學期的期會考試中,儘管取得一些成績,但離心中的目標還很遠,仍需繼續努力,抓緊自己的學習。知識無止境,探索無止境,人的發展亦無止境,我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在紀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師,同學之間可以真誠相待;能遵守學校各項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學穿校服;舉止文明; 有良好的衞生習慣,不亂扔廢棄物。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期末一些方面的個人總結,我將結合這個小結回顧過去,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我對未來充滿信心。自然,這需要老師們的精心培養和同學們的真誠幫助。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6

轉眼間,我在老師的崗位上又平凡地走過了一年。追憶往昔,展望未來,為了更好的總結經驗教訓使自己迅速成長,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無愧於這一稱號,我現將20xx年度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師德方面:

加強修養,塑造“師德”。 我始終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應把“師 德”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因為這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個道理古今皆然。從踏上講台的第一天,我就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上班開會不遲到不早退,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力爭做一個有崇高師德的人。我始終堅持給學生一個好的示範,希望從我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學生,都是一個個大寫的“人”。為了給自己的學生一個好的表率,同時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課餘時間我閲讀了大量的書籍,不斷提高自己水平。今後我將繼續加強師德方面的修養,力爭在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學方面:

虛心求教,強化自我。對於一名教師來説,加強自身業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隨着歲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學天數的增加,我越來越感到我知識的匱乏,經驗的缺少。面對講台下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課我都感到自己責任之重大。為了儘快充實自己,使自己教學水平有一個質的飛躍,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了強化。

首先是從教學理論和教學知識上。我自己訂閲了語文教學雜誌進行教學參考,對於裏面各種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儘量做到博採眾家之長為己所用。在讓先進的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的同時,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學實踐中來驗證和發展這種理論。

其次是做到“不恥下問”教學互長。這一年來,通過認真學習教學理論,刻苦鑽研教學,虛心向優秀教師學習,我自己感到我比前兩年在教學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也證實了這一點,我教的班級語文考試平均分、總體合格率、總體優秀率名次一般保持在年級前三名。

三、班主任工作:

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從擔任班主任第一天開始,我就兢兢業業,把自己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班級和學生上面,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大量業餘時間。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管理班級、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這一原則,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反對學生做的,我也堅決不做。經過一年多的言傳身教,我班學生基本做到令行止禁,班級風氣正,同學關係融洽。由於我處理班級事務堅持“對事不對人”,從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因此學生和我關係非常融洽,班級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取得大量成績。先後獲得:學期學習成績名列前矛;“達標運動會”第三;廣播操比賽第一;校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三; “班班有歌聲比賽”冠軍;榮獲校“書香班級”榮譽稱號, 並被學校推薦參加區“書香班級”評比;沈佳麗在 “壓歲錢徵文”中獲區級二等獎;指導學生李鼎佳寫的《戰勝脆弱,學會堅強》一文在“知榮辱,樹新風”讀書教育活動中,獲區級三等獎,吳金金獲片級演講比賽三等獎;王瑩瑩寫的《一朝染毒害終身》獲蕭山區中國小生禁毒觀後感三等獎;帶領學生努力爭創“星級班級”現已爭創到兩星。本人也獲得了校“優秀輔導員”的榮譽。

四、學校各項活動情況:

積極參與活動,嚴格要求自我。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並取得了一點小成績:參加鎮教師教學技能比武,獲三等獎;參加本年度還如願被評為區教壇新秀;在我校舉行的首屆特殊教育論壇會上,承擔了一堂語文隨班就讀研討課——《一碗水的憤怒》;成功地開設了年級組公開課《老人與海鷗》;與汪麗老師一起承擔了“六年級作文興趣小組”指導工作,在“陽光杯”蕭山區第五屆國小生現場作文比賽中有3生獲獎;認真撰寫論文和博客,有一文獲獎;所帶班級語文學科成績在年級組中名列前矛。

舊的一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馬上來到。我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道遠任重,我仍需繼續加倍努力,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7

國家教育部總督學柳斌説過:“在現代社會裏,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生是缺乏新知識能力、缺乏發展潛能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家庭是文化內涵淺薄的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閲讀只重視應試的學校是呆板沉滯的令人窒息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閲讀的民族必然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學生“九年課外閲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國小階段課外閲讀總量應不少於145萬字。其目的就在於讓學生“運用多種閲讀方法”,在“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而為學生打下“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由此可見,國小生的課外閲讀是何等重要!那麼,如何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呢?

一、讓閲讀成為需要

蘇聯着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侷限於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麼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科學的。”多年語文教學我最大的感悟是:課外閲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和閲讀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

1、立身以讀書為本——讀書與做人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當學生進行閲讀時便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一部英國兒童小説《哈利。波特》,征服了全世界,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被哈利的人格魅力折服,正直、正義、勇敢、堅韌不跋,向我們闡述一個人性永恆不變的主題,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2、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與心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青少年閲讀有很多研究,他對閲讀與學習能力的關係闡述得很多也很清晰。他説:“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閲讀能力”。孩子在國小,甚至國中低年級時,僅僅依靠聰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但如果沒有閲讀墊底,年級越高越會顯出力不從心。

只有大量的閲讀,才能讓孩子的智力狀況和學習能力更好,缺乏閲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得很平淡。

3、此日中流自在行——讀書與寫作

家長長期以來都有一個困惑:如何能寫出好的文章。

其實,提高寫作能力真正的“捷徑”是閲讀,表面上看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實際上它是最經濟、最有效、最省心的辦法。但最簡單的事情往往最難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態讓許多家長想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學會寫作文——這是不可能的了。寫作需要優美的文辭、細膩的情感、深刻的體驗。孩子的年齡那麼小,他從哪裏獲得優美的文辭,從哪裏尋找細膩,從哪裏體會深刻。

好的作品中本身就藴含含着豐富的人生體驗,閲讀過程就是學習寫作技巧過程。書讀得多了,寫作技能自然會形成——古人早就總結出來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而時下,電影、電視網絡等深受大眾喜歡的傳媒對國小生的課外閲讀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於是孩子們中間,迷戀電視節目者有之,迷戀電腦遊戲者有之,迷戀上網聊天者有之,喜歡閲讀的卻寥寥無幾。只有當閲讀成為一種需要時,孩子們才能變被動的讀為主動的讀。

二、讓閲讀成為愛好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學生只有產生了閲讀的興趣,才能在內心深處對課外閲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還要讓學生“樂此不疲”地進行課外閲讀,讓閲讀成為學生的愛好。

1、營造良好的環境

在國外,如果孩子不喜歡閲讀,人們不會認為是孩子的問題,而把原因歸結為家長和老師沒有為他們創設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沒有發現他喜歡和感興趣的閲讀材料。由此,我們定會想到要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適合學生閲讀的氛圍。

(1)、成立“小小圖書角”,倡導閲讀。為了啟迪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參與閲讀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我要求每位學生在每個假期買兩本新書。利用寒暑假,自己先讀好。每學期開學後,開展“獻兩本我喜歡的書給你給他”的活動,把自己的好書介紹給別人。這樣每學期班級就有了近百本書,組成了班級“小小圖書角”。於是我要求每個學生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進行課外閲讀,也可以借回家看。這樣形成了人人都看課外書的良好氛圍。

(2)、利用圖書室,廣泛閲讀。圖書館不僅是供應圖書的地方,也是學校的文化中心。它是開展課外閲讀的物質基礎。我經常利用黑板報、牆報等陣地,及時作新書介紹和推薦,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閲讀。閲覽課上親自帶學生進圖書室暢遊書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形成讀書氛圍,並保持閲覽室的寧靜、明淨,讓學生在這樣洋溢馨香的地方盡情採擷知識的花蜜。

(3)、拓寬學生讀書空間。我們又把讀書活動引向家庭。許多家長經常帶孩子上書店,給孩子選購書籍,有些家長還在家裏為孩子安排了讀書的小書桌、放書的小書櫥。有些家長還放棄休息娛樂的時間,與孩子一起讀書,邊讀邊議,互相討論。

總之,要讓學生感受到課外閲讀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悦讀”,那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2、利用榜樣的力量

美國某一校長,曾做過這樣一個教學實驗:她一有空就呆在教室裏,把自己喜愛的書推薦給學生。在她的影響下,她所在學校的學生早已行動起來,從圖書館中找到這些書並借出,勁頭十足地讀起來。這位校長給學生強烈而絕對肯定的啟示便是:“閲讀非常有趣。” 心理學表明,孩子是具有向師性的,他們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學生,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

當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偶像,經常給孩子們講名人的讀書故事,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除此之外,身邊榜樣的力量也不可小瞧。經常表揚班裏愛讀書的孩子,讓學生探討讀書感受,交流讀書收穫,也會在無形中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3、利用課文作先導

教材中編排的許多文章都出自名着或和名着相關,我們就可以一次以為契機,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閲讀。如學了《林沖棒打洪教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閲讀《水滸傳》;學了《伊索寓言三則》,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閲讀《伊索寓言》;學了《一本那孩子必讀的書》,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閲讀《魯濱遜漂流記》或是楊紅櫻系列的其它作品;學了《之間兒童多處行》,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閲讀《繁星春水》。

4、體驗成功的快樂

實踐證明,當一個人的行為產生積極的自我體驗,同時又得到他人肯定獲得成功感後,他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從而使他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怎樣才能讓學生不斷獲取課外閲讀的成就感呢?

①組織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

學生進行課外閲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穫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讚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會、全家共讀一本書、詩文朗誦比賽、故事會、課本劇表演、辯論會、閲讀沙龍等。有時,為發揮課外閲讀活動的綜合效應,我們還可結合語文教學開展主題綜合閲讀活動,如本學期,我就以“友情”為主題開展了相關的閲讀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不僅閲讀了《藍鯨的眼睛》、《夏洛的網》、《青銅葵花》等書籍,還閲讀了大量的詩歌、美文,孩子們還排練了一些短劇,收到了課外閲讀活動的綜合效果。

②重視評價。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有助於學生良好閲讀習慣的養成。我們可以把學生的課外閲讀納入到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之中,可採用活動評價、作品展示、讀書記錄卡等形式對學生的課外閲讀進行評價,讓學生建立自己的課外閲讀檔案,記錄自己的閲讀經歷,積累自己的閲讀收穫。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要對學生課外閲讀的篇目、字數等定期進行數據統計,對學生廣泛閲讀手冊要經常檢查,並將學生課外閲讀結果,納入《國小生綜合素質報告書》中,使學生的閲讀成果及時顯性化,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肯定與讚賞,從而形成推進學生積極閲讀的合力。即使是一些讀書活動,結束後,教師也要給予積極的評價,如評出“廣泛閲讀金、銀、銅獎”“閲讀進步獎”“閲讀小博士”等獎項,並舉行隆重儀式,頒發獲獎證書,最好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如書籤、書籍等,學生就能從中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功的快感體驗。

三、讓閲讀成為習慣

薩克雷説:“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只有當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學生才會在課外主動地,有選擇地去進行閲讀,並在閲讀過程中,對信息加以鑑別,以促進自己語文素養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發展。

在形成和保持國小生良好課外閲讀習慣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悉心指導,學會選擇。這裏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指導學生學會選擇適合自己閲讀的讀物。目前,市場上各種國小生讀物琳琅滿目,但不是都適合國小生去閲讀,教師需要指導孩子去選擇那些積極的思想健康的讀物來閲讀,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或推薦優秀的少兒讀物外,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家長的指導,使其配合老師,教會孩子選擇讀物。另一方面,還要教學生在有益的讀物中學會選擇自己有用的信息。儘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中的內容、觀點未必都適合自己,因此,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在課外閲讀過程中有選擇地吸收有益於自己的信息,以促進自己的健康發展。

第二,適當“強制”,知行合一。葉聖陶先生曾説:“養成良好習慣必須實踐。換句話説,那不僅是知識方面的事,心裏知道怎樣怎樣,未必就養成好習慣,必須怎樣怎樣去做,才可以養成好習慣”。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習慣的形成大約需要21天的堅持時間。可見,學生知道了課外閲讀的重要性,有了濃厚的閲讀興趣,具備了一定的鑑別和選擇能力,但未必就形成了良好的習慣,還有必要在學生日常的課外閲讀指導中,通過一定的“強制”,使學生達到“知行合一”。所謂“強制”,在這裏是指給學生規定相應的課外閲讀任務,通過一些必要的手段,對學生的課外閲讀進行監督。這種“強制”,在國小生良好的語文課外閲讀習慣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是十分有效的。通過適當來自於教師或家長的外部強制,逐步使學生過渡到自我“強制”,即強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課外閲讀態度、方法去閲讀。這樣,天長日久,習慣成自然,從而達到自動化的程序,以至於某一天沒有進行有益的課外閲讀,沒有獲取到新的信息,倒覺得彆扭、不舒服。

第三、嚴格要求,持之以恆。在國小生語文課外閲讀指導中,要養成學生良好的語文課外閲讀習慣,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視抓好開端,由易到難,逐步養成。首先,要根據不同學段的學生的身心特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閲讀要求,做到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其次,教師一旦提出某種要求,就必須堅定不移,不允許有一次違反,不允許學生有一次後退。尤其是在個別學生身上表現出不良傾向的時候,更須嚴格要求,毫不放鬆。再次,教師要堅持以正面引導為主,特別留心去發現學生中由於好的課外閲讀行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給予積極的正確的評價,讓個別學生的成功成為良性的刺激,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良好的語文課外閲讀習慣的形成,進而提高國小生的語文素養。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非一日之功。只要我們重視學生閲讀習慣的培養,為學生創造有利條件,激發學生興趣,指導學生閲讀方法,學生將會逐步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而受益終身。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8

前不久,我們班進行了一場沒有試卷的考試,使我至今難忘。

那是一節語文課,同學們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尤老師走進教室,對大家説:“今天我們要進行一場考試……”老師的話還沒説完,同學們有的皺起眉頭,有的發起了脾氣,還有的抓緊最後一點時間,匆匆忙忙地複習。

“這是一次特殊的考試——沒有試卷的考試,請同學們做好準備。”尤老師接着説。“啊!”同學們驚奇的叫道。這個猜是朗誦比賽,那個猜是聽力比賽。平時成績差的,一個個都提心吊膽。

“下面,請大家排好隊,繞着教室走一圈。”老師神祕地笑着説。同學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一位同學説:“走就走唄,聽老師的。”

瞧,同學們有的邁着八字步,滿不在乎;有的輕手輕腳,小心謹慎;有的猶如好奇的小猴子東張西望。我前面的幾個同學,一邊走一邊交頭接耳地議論着,不知道老師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麼藥。我也覺得很奇怪,腦袋裏裝滿了大大小小的問號。

大家好奇的走着,只見洪亮亮走到教室的一個角落,彎下腰把倒在地上的掃帚扶了起來,並擺放的整整齊齊。我心想:老師又沒讓我們打掃教室,她也真是的!

繞完一圈,同學們坐回原位,老師笑着説:“我宣佈,今天考試的結果,洪亮亮同學獲得滿分。”大家滿腹猜疑,不由自主地嚷起來:“為什麼呀?憑什麼她得滿分呀?”

尤老師似乎早已猜透了大家的心思,馬上解釋道:“今天考試,許多同學對亂七八糟的教室視而不見,而洪亮亮同學面對倒在地上的掃帚,馬上想到自己應該怎麼做,所以她獲得了這次考試的滿分!”“哦!”,大家這才明白自己未能得滿分的原因,心中羞愧不已。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19

已經到學期末了,我想總結一下我這個學期的表現。

這個學期我做作業可以在回家之前在檔口做完作業。有一次,媽媽對我説,要出去吃飯,所以要加快寫作業的速度。我聽了之後就馬上寫作業,沒過一會兒,我就全寫完了。

數學測驗雖然第一次的成績非常差(對我來説),因為只考了74分,就是因為在數學課上開小差,作業很晚才做、有問題不問老師,可是第二次測驗我考了理想的分數,因為我現在沒有開小差,作業一般都在放學之前做完,遇到 問題就問老師。結果第三次考了98分!只錯了一個判斷題,下次如果再努力的話就肯定有100分了。

不過我有優點也有很多的缺點。比如:老愛上課畫畫、愛在小賣部買吃的,書本老是亂放、不愛做筆記、做作業的時候分心等等等等...... 上課啦!老師莊嚴、嚴肅地踏大步走進了教室,“上課!”“起立!”“同學們好!”“老師您好!”“坐下”老師開始講課了,而我也開始畫畫了。畫呀畫,畫呀畫,一直到下課為止。我覺得這壞習慣從三年級到現在的五年級,都沒停過。所以,這個壞習慣真得改正過來,否則,它會害得我不聽課,做作業的時候像只“沒頭蒼蠅”撞來又撞去的了。

第二個壞習慣:從這個學期起,我的膽子漸漸地“變大”了,竟然敢在我以前從來不敢去的地方——小賣部裏買吃的,老師説過,在小賣部只可以買文具,那些所謂的零食,統統不能買!我卻亂買。唉,而且這些零食,都不健康啊!我以後得抵抗住這些零食的“誘惑”,加強自己的抵抗力(防生病),為了自身的健康,我可不能再買零食了。

第三個壞毛病:書本老是亂放。有一次,下課的時候,黑板上有我的名字,於是我便急急忙忙拿出袋子,再拿出語文書來對照着改正,給語文科代改。上課之後,(也就是語文課)開始課前讀了,我連忙抽出袋子,卻找不到課本。啊!原來在教壇上啊!這壞毛病也要改。

這是我的學期總評。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20

下頭是我作為國中班主任20某年上半年工作總結,也是我的期末工作總結。

一、開學三步曲

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一)自我介紹,就是給每個同學一分鐘的時間介紹自我:姓名、年齡、愛好、特長、願望等。主要是給學生一個鍛鍊機會,讓每一個學生敢於站在講台應對大家講話,要講得簡練、生動、精彩,令人難忘。

(二)競選班幹部,每個學生都能夠來競爭一個職位。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挑戰意識、職責意識和參於意識。

(三)給每個學生一封公開信,在信中,我首先對學生來到七年級(1)班學習表示歡迎,也介紹了我自我的情景,並且對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1、營造家的氛圍

(1)學唱班歌,“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緣才能相聚,有心才會珍惜,有福就該同享,有難就要同當,用相知相守換地久天長。”歌聲把大家的心連在了一齊,把家的氛圍營造了起來。

(2)設立圖書角,由每個學生志願捐書,集中起來構建了一個小小的圖書角。圖書角大大的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也使同學們更加熱愛我們的“家”了。

(3)寫週記,我要求學生每週都寫週記,每週一我會收上來認真的閲讀和批改。這樣,即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又開闢了一條師生溝通的渠道,同時還增進了師生的感情。學生有了説心裏話的地方,感情也就有了歸屬。

2、爭當禮貌班級

在軍訓的時候、在學校組織的值周優秀班級評比活動中,我們都力爭做到最好,無論是在艱苦的訓練中,還是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做最好的自我,創最好的團體。“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獲得了軍訓隊列比賽一等獎,還被學校評為值周優秀班級。

二、創特色班級

特色之一:明確育人的目的:正直、善良、智慧、健康。

我認為,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要讓學生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必須要有強烈的社會職責感,進取向上的團隊合作精神,豐富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及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我設計並在班裏開展了“五心”活動:忠心給祖國、愛心給社會、誠心給朋友、孝心給父母、信心給自我。我給同學們介紹了一篇一位中國台灣教育工作者的文章--“天下興亡,我的職責”、讓同學們明白我們是國家的主人,祖國的興亡和我們每一個人有着密切的聯繫,愛國,就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不闖紅燈,幫忙同學,遵守紀律,愛護團體等等。經過這樣的教育,同學們的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運動會結束的時候,同學們看到運動場上有很多礦泉水瓶和一次性杯子,就主動要留下來撿,全班同學都自覺的參加了這次活動,受到了大會的表揚。

特色之二:有較強的組織紀律性

1、規範早讀、自習課、晚自修的紀律

早讀:在教師到來之前,聽寫英語單詞,每一天十個,由英語課代表負責組織。

自習課:要求學生必須準時到位安安靜靜的上自習,不準説話,對於違紀的學生處理要嚴,等學生養成了好習慣就能夠放手讓班幹部管理了。

晚自修:要求學生準時到教室學習,認真完成作業,鞏固知識,注重本事的培養、提高。

2、力爭在升旗儀式,課間操和學校的各種大型活動中表現突出。

在升旗的時候,要求同學們站隊要快、靜、齊、要站挺、站直,要有飽滿的熱情和向上的精神。在課間操的時候,要求同學們每次都要爭取第一個站好隊,要求動作整齊、標準。我們已經很多次的受到體育教師的表揚了。此刻同學們已經養成了處處爭第一的習慣了。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我們都力爭做得最好,同學們心裏都有一個信念:我要為團體爭光。

3、狠抓課堂紀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教學工作計劃

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在課堂上,尊重教師的勞動,尊重知識,也遵守了紀律。要求學生要放得開,收得住。要配合教師上好每一節課。由值日班長每一天總結當天的紀律情景,評出每週的先進組。

特色之三:注重本事的培養和鍛鍊

期會考試後,為了培養同學們的競爭意識,為了給更多的同學鍛鍊的機會,我們進行了第二次班幹部競選,組成了兩套新的班委會,讓他們互相監督,互相學習,輪流執政。在這種氛圍下,班幹部的工作很盡心,很認真,很負職責。我把自習課分給班幹部,讓他們組織,講題,聽寫,默寫。這樣,既鍛鍊了本事,又樹立了威信。我們還策劃了很多活動,如:主題班會、學習競賽小組競爭、辯論會、大合唱等等,這些活動,都交給班幹部們自我組織安排,既鍛鍊了本事,又給班級帶來了活力,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的歡樂!我們還成立了足球隊、籃球隊,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

特色之四:注重師生的情感交流

沒有交流,就沒有教育,就沒有感悟,就沒有情感。走近學生,和每一個學生成為朋友,讓他們尊重我,喜歡我,理解我。就像“班歌”裏唱的那樣:處處為你用心,一向最有默契,請你相信這份感情值得感激。週記,是我和學生交流的主要渠道。在去軍訓的路上,我收了同學們的週記,利用學生軍訓的時間批改出來並還給他們,我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學生養成堅持寫週記的好習慣,並且用自我的行動告訴學生,對工作要投入,認真,負責。每個星期一我都會在學生的週記上認真的寫上評語。此刻,學生已經習慣了在週記上和我交流了,並且,他們的週記也寫的越來越好了。利用午飯的時間和住宿學生一齊溝通思想,瞭解情景;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和學生談心、交流;學生病了,我組織學生去看望他,送鮮花;學生打架了,我會靜下心來了解情景,把事情教給學生自我處理,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吵架生氣了,我會給他們講故事,讀文章來使他們感悟,使他們懂得友誼的珍貴;罵人了,我會讓學生寫命題週記來討論……用照片和錄像來記錄下我們的每一次活動。

我和學生之間,有三個共同--共同感受:感受學習的過程;感受同學的情誼,感受生活的完美;共同分享:分享學習的歡樂,分享友情的歡樂,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長:不停的學習新的知識,更新觀念,和時代同步和學生共同成長。

國小生新聞大求真思想總結 篇21

我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在生活中,我有舞蹈、鋼琴、唱歌等很多愛好。在家裏,我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幹活,幫他們拖地、掃地、擦桌子、洗碗、盛飯„„爸爸媽媽經常誇我能幹,是他們的好幫手,我很高興!

在學校裏,我樂意當老師的小助手,因為我是語文課代表,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非常願意幫助同學,所以我有不少好朋友,她們都非常喜歡和我一起玩耍。

我有許多優點,如在英語方面,我的英語成績比較好,每天回家我都會在家裏複習英語,而且還參加過校外舉辦的一次星星火炬英語大賽,得到了兩張獎狀呢!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我也有許多缺點。比如,上課時我經常不敢大膽舉手,生怕回答錯了被同學們嘲笑;有時上課也會東張西望,思想開小差,沒有認真聽講。在語文閲讀能力方面我也有待提高,考試經常錯在這方面。在美術方面,我畫畫和做手工的能力都很差,但是我會努力改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