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學院團委工作總結大綱

2010年是南通大學“十一五”開局之年,這一年對我們南通大學人來説,是忙碌而充實的一年,也是成果豐碩的一年。我院團委在校團委和學院黨政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創新為魂、服務為基”,圍繞校團委和院總支、院行政的中心工作,以大力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為主線,以提高團員青年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迎接黨建工作評估、本科教學評估和院慶十週年為契機,積極實施“學風創優工程”,推進團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構建新的團建運行模式,務實創新,使我院團委的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建築工程學院團委工作總結大綱

在這一年裏,我們加強了制度建設,整合了我院共青團工作體系,在具體工作中突出重點,培育品牌,團結帶領團員、青年學生全面發展,奮發成才,在建築工程學院的改革、建設和發展中發揮了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一年中,我院團學工作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有1名團員獲“南通市十佳青年學生”,1個基層團支部被表彰為XX年校“紅旗團支部”,有27人在團員教育評議中被評為校優秀團員。在XX年暑期社會實踐中,我院成果豐富,有1個小分隊被評為“省社會實踐先進集體”、1人被評為“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1件作品被評為“省優秀調查報告”,8人被評為校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我院團委也被授予“XX暑期社會實踐優秀組織獎”;在下半年校團委舉辦的第二屆大學生科技節中,我院共選送28件作品參賽,分別有1件作品榮獲南通市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3件作品榮獲校二、三等獎,24件作品榮獲校優秀獎,創生均申報作品和獲獎作品數兩個第一;團員思想教育取得豐碩成果,學院團委在“增強團員意識,加強學風建設”主題團日活動觀摩評比中獲三等獎;積極參與學校校園文化活動,我院第二屆建築科技節榮獲學校校園文化活動“年度貢獻獎”。

現將XX年有關工作彙報如下:

一、堅持以“黨建帶團建”,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廣大團員的思想政治素質。

學院團委始終把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廣大團員青年學生的頭腦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一是堅持政治學習制度,建立健全兩週一次的政治學習考勤考核制度,使政治學習規範化、制度化。在學院層面,XX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院團委各舉辦一期青年共產主義學校培訓班和一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使團員青年對黨的基本知識有較為全面的瞭解,激發廣大團員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性。目前,我院992名在校學生中,向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人數為837名,佔到學生總人數的84.4%。在團支部層面,學院團委要求團支部緊緊圍繞《江澤民文選》的學習,每個團員青年交一篇小結、精讀幾篇文章,儘量形成一篇小論文。要將學習內容與團員的學習、社會實踐、生活、就業相結合,以學習為動力,牢固確立學生“以學為本”、“學習為第一要務”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專業觀和就業觀。二是以團員教育評議為抓手,進一步鞏固XX年下半年的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成果,構建團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在教育評議活動中,院團委借鑑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中的有益經驗,將黨員分別安排到各團支部開展督導工作,使“黨建帶團建”的原則落到實處;同時,以教育評議為抓手,專門印發了學習材料,努力提高團員青年的理論素養;學院團委還針對不同的團員對象,開辦形式多樣的各類培訓班,有效地把握了節奏,強化對團員教育評議的宏觀把握,加強對團支部工作的指導。三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陣地建設。配合學院開展的學風創優工程,積極推進思想政治工作進宿舍、進公寓,抓班風、學風、舍風建設。同時探索以舍風帶動班風、學風建設,在公寓、宿舍設立團委工作信箱,加強思想、信息的溝通。四是廣泛開展主題教育月活動。圍繞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週年和“五·四”、“七·一”、國慶、“一二·九”等重大節日活動,利用各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

二、加強和改進我院團組織的自身建設,增強團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一是組織建設。①健全團組織生活制度。認真落實團的“三會一課”制度,嚴格《團支部工作手冊》的規範填寫,要求各團支部位認真開展每兩週一次的團日活動、理論學習、主題實踐、專題討論等活動。②認真做好了“推優”工作,進一步規範我院的黨、團組織推優入黨工作制度,落實學生黨支部考察和培養人提名、團支部用規範的程序討論推薦、學院團委上報學院黨總支審核公示的推優程序,保證了推薦入黨團員的質量,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XX年,我院共“推優”168人。③加強團幹部的業務培訓和學習。利用青共校和學院學生幹部培訓班兩大培訓平台和團支部書記例會制度,提升團幹部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④進一步完善了學院團組織工作考核制度。規範了團內院級先進集體、個人評選辦法;⑤堅持學院團委委員每週例會制度,積極探索完善團委委員聯繫團支部制度,深入基層瞭解基層團支部工作開展情況,收集掌握團支部、班級組織的基本信息和基層組織情況。

二是制度建設。XX年在XX年開展學院層面建章立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出台了一系列規範基層團支部管理的制度,先後制定完善了《建工學院基層團支部職責條例(試行)》、《建工學院〈團支部工作手冊〉填寫指南》、《關於在各團支部切實落實團的“三會一課”的通知》、《建工學院基層團支部考核辦法》等相關文件,制定了較為完備的基層團支部工作制度和考評制度,加強和完善了團支部工作月報制度、團支部組織生活制度和團日活動制度。

三是作風建設。學院團委經常聽取廣大青年學生對團、學工作的意見、建議,定期瞭解和分析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於每學期開學初召開團員座談會,聽取了學生對生活、學習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和要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並及時反饋給學校和有關部門;為了使團組織的活動更加貼近學生,院團委開展了“主題團日活動”方案徵集活動,在各個團支部廣泛徵求意見、建議,集中了大家的意見,為全校性的主題團日活動觀摩獻計出力;為了便於工作的開展,學院團委及時將團的工作中心轉入低年級,撤銷了新校區團總支,並在原新校區團總支的基礎上改選產生新

的學院團委會、學生會,以更有利於開展工作。

三、以校大學生科技節和我院建築科技節為平台,加強我院團員青年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XX年下半年,校團委牽頭組織了我校第二屆大學生科技節。我院積極響應學校首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科技節重頭戲)暨南通市第三屆科技創新大賽作品徵集評選活動,共向學校選送作品28件,有一件作品參加南通市第三屆科技創新大賽,獲一等獎;8件作品入圍參加校第一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終審答辯,兩件作品獲校二等獎,一件作品獲三等獎。

建築科技節是我院自XX年開始創辦的獨具專業特色和科技含量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今年已是第二屆舉辦。活動以“倡導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思維;投身科技實踐,營造優良學風”為主題,通過舉辦科技節系列活動,在全院範圍營造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勇於創新的濃郁氛圍,活躍學院科技文化建設,集中展示和檢閲大學生科技文化成果,提高大學生科技人文素養,促進優良院風、學風建設。

我院第二屆建築科技節有三個特點。一是涵蓋範圍廣,參與學生多。科技節共安排18個大大小小的活動,其中有面向全院的暑期社會實踐成果交流會、“我理想中的大學生活”徵文活動、大學學業與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競賽,有面向大一新生的學習經驗交流暨現場諮詢會,也有面向大四學生開展土建類專業職業資格認證培訓。二是活動貼近所學專業,注重對學生全面專業素質的培養。科技節安排了建設業調研作品徵集評選、土建類專業知識競賽、工程測量現場競技、建築設計系列競賽、結構設計大賽(分設專業組和趣味組)等貼近建築類專業的活動,使參加的同學容易上手,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三是活動重在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思維,培養同學們的科技素養。科技節安排了“科技實踐與大學生創業”為主題的素質拓展講座和參觀考察活動和校首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暨南通市第三屆科技創新大賽作品徵集評選等活動。

四、堅持文化育人,開展健康、高雅、文明的校園文化活動。

XX年,我院團委、學生會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導向和娛樂功能,不斷滿足青年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精神文化需求。

1、注重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和精品的打造,使我院校園文化活動屆次化、精品化。XX年我院的重大校園文化活動可以用“兩節一慶”來概括,即上半年的宿舍文化節、下半年的建築科技節和建工學院院慶十週年系列活動暨“七彩年輪”大型文藝晚會。目前,我院的宿舍文化節和建築科技節已形成屆次化,在學校已產生一定影響,我院第二屆建築科技節還被校黨委宣傳部、學工部、校團委評為校園文化活動“年度貢獻獎”。今後,我們還要加強對這兩大品牌活動的精心打造,利用這兩大活動全面整合學期內的各項校園文化活動,繼續擴大校園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

2、積極組織開展各類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重視為廣大學生健康成才提供充足的舞台和有力的載體。如3月份舉行了“學雷鋒、學莫文隋”青年志願者活動;4月份組織了“建工杯”三人制籃球賽;5月份組織了“宿舍文化系列活動”,6月份承辦了校團委的“公寓團建”彙報演出、與另外四個學院共同舉辦“風華流年”歡送畢業生文藝晚會;9月份組織迎新系列活動;10月份組織建築科技節開幕式以及社會實踐成果彙報等系列活動;11月組織學院運動會以及建工學院院慶十週年系列活動暨“七彩年輪”大型文藝晚會;12月份組織迎新年慶元旦系列活動等,這些活動都深受學生歡迎和好評,並辦成精品活動。此外,積極參與省十六運彩排、迎新生、軍訓等活動的組織。

3、充分發揮和調動團支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為進一步發揮基層團支部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貫徹中共十六號文件中“以活動為依託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關精神,學院團委鼓勵各團支部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小型多樣的團支部活動。如建築041、2團支部的南通特色建築尋訪寫生活動、工管051支部的江邊郊遊活動以及土木06班的“中秋月圓,師恩難忘”師生聯誼活動,都構思新穎,內容豐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重視實踐教育,促進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健康成才。

按照學校確定的“踐行榮辱觀,服務新農村,投身‘兩個率先’,構築和諧社會”的主題,我院結合自身特色和學生特長,採用點面結合、集散結合、組建實踐小分隊等形式,在多方面嘗試突破和創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嘗試在社會實踐組織發動機制方面有所創新。我院在全校率先啟動社會實踐課程化建設,制定《社會實踐課程教學大綱》和《社會實踐指導書》兩項基本文件,發給學生人手一冊。其中明確規定,社會實踐是教學計劃中直接面向社會,走向社會,接受社會教育和實際工作鍛鍊的一門綜合性、基礎性實踐教育課程;學生應將社會實踐看作是學校課堂教學在社會的延伸和拓展;學院將視社會實踐為一門課程納入學生綜合考評體系,社會實踐不符合要求將不得參加獎學金和各類榮譽稱號的評比。同時,點面結合、形式多樣、層層推進,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暑假前,院團委與各班主任通力合作,分年級召開動員會,廣泛宣傳社會實踐的目的和意義,營造出領導重視,教師盡力,學生湧躍參與的良好氛圍。

2、嘗試在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內容上有所突破。在重點團隊組建方面,我院力求與專業學習相融合,組建了“多背一公斤”紅色之旅小分隊。該小分隊既結合了建築學專業學生需要在風景名勝地寫生的專業特點,又切合了當前關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時代要求,把專業、旅遊與公益相結合,以把公益活動變成人人都能做,並且是人人都樂意做的事情為目標,通過活動提高社會整體志願服務意識,立意深刻,形式新穎。參加校、院兩級小分隊活動的學生,佔全院學生總數的10%以上。在內容方面,我們首次組織了科研小分隊,對以往在創業計劃大賽和科技作品競賽中選送的一些作品,進行了全面梳理,從中精選了部分作品,安排指導老師利用暑假集中指導學生開展調查研究、資料收集和論文撰寫工作。

3、嘗試在社會實踐的評價方式上有所變化。一是嚴格執行學校“四個一”考核標準,不打折扣。即要求每個學生必須進行一次不少於兩週的社會實踐活動、完成一份不少於1500字的調查報告或實踐心得、完成一篇自我總結以及儘量參加一支小分隊活動。二是逐級評定,使社會實踐考評的權

威性更強。對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成績的評定我們採用輔導員初評,學院團委複評,學院總支審核的評定體系。在此基礎上,由學院黨總支審核,給出最終考核成績,作為學生綜合測評的重要依據。三是注重交流,使社會實踐成果起到示範效應。學院要求各班級首先在班級內部舉行暑期社會實踐交流活動,推選出優秀社會實踐同學參加學院交流,在此基礎上,召開學院社會實踐成果交流大會,同時利用網絡、展板等形式向全校師生展示我院社會實踐成果,激發全院同學投身社會實踐的自豪感和積極性。

我院XX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有力,成效顯著。整個暑期,我院社會實踐領導小組共接到學生投稿55篇,經初審向校團委暑期社會實踐專題網站投稿32篇,錄用24篇,錄用數位居全校各學院前列。在相關評比中有1個小分隊被評為“省社會實踐先進集體”、1人被評為“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1件作品被評為“省優秀調查報告”,9人被評為校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我院團委也被授予校“XX暑期社會實踐優秀組織獎”。

六、加強對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指導,發揮學生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

加強對學生會工作的指導和幫助,支持學生會在服務大學生成才方面發揮獨特作用。院團委注重對學生會工作的引導和指導,充分發揮學生會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熱情支持、積極引導學生會圍繞學院的中心工作,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使學生會運行機制和工作活動適應學院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為校風學風建設服務。由於學生分佈在兩個校區,學生會的工作難度較大,學生會幹部有時不得不在校區間來回奔波,但他們毫無怨言,能始終以“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為宗旨,切實為同學辦實事,成功舉辦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校園文化活動,得到同學們的認可和讚揚。現在,我院學生會已經成為培養選拔學生幹部的基地、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舞台和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骨幹力量。

進一步加大支持和扶助學生社團活動的力度。在XX年上半年的社團重新註冊登記中,由於原社團負責人畢業和多校區運作等原因,我院原有的不少社團未能重新註冊,這對我院的團學工作是一個重大損失和教訓。目前,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我院又重新成立了“時事政策研究會”、“大通聯誼社”、“大學生就業創業協會”等學生社團組織,這些社團組織舉辦的活動豐富了大學生的業餘生活,是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力量。今後,院團委將加大對這些社團組織的扶持力度,指導他們打造一些品牌活動,並且另外申報一些社團項目。

在回顧XX年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刻地反思我院共青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學生社團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不夠,沒有形成有一定影響力的社團品牌,共青團、學生會、社團“一體兩翼”的格局尚未形成;

2、如何圍繞學風、班風建設開展團的工作,顯得方法不多、措施不力,效果不明顯;

3、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在數量上雖有突破,但總體質量偏低,能夠真正拿得出去參加大型賽事的項目較少;

4、對團支部的領導和監督不夠,部分團支部沒有很好地履行“三會一課”制度,團的組織生活不太正常,支部制度執行不力;

5、團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保守,手段陳舊,創新度不高;

6、團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尚未完全適應學校、學院發展與改革的新要求等。

今後我院的共青團工作要在校團委和院黨政的領導下,繼續圍繞“育人”這一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在團建創新上下功夫,在素質拓展上下功夫,在學術創新上下功夫,在“服務學生”上下功夫。相信XX年年我校的重點工作將圍繞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而展開,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及早籌劃新一年的工作,用我們的青春和汗水譜寫新的篇章。

共青團南通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委員會

XX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