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科技興市戰略,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步伐,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我市“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邁向基本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科創工作總結

一、科技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領導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市政府徐克儉市長、徐立華常務副市長,市委組織部何軍部長先後到市科技局專題調研科技創新工作,並對全市貫徹落實創新驅動戰略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工作分別作出重要指示,體現了市領導對科技創新工作的異常重視。科技宣傳力度前所未有。今年七、八月份,我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對全市12個鄉鎮的科技創新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由分管局長帶隊到各鄉鎮採取集中座談和實地走訪相結合的形式,瞭解各鄉鎮、企業科技創新工作的現狀、需求及對科技部門的工作建議,宣傳國家、省及我市激勵科技創新的最新政策,講解科技計劃項目、專利申報的相關業務知識,增強科技創新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根據市委主要負責同志的要求,與市廣電部門一起,共同精心籌劃拍攝《科技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新聞系列報道,選取我市實施科技創新業績突出的19家企業作為典型宣傳事例,對其在自主創新、調優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的經驗做法進行了介紹,進一步引導企業創新思路,調優結構,加快轉型、爭創一流,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全市產生了積極影響。科技獎勵額度前所未有。在今年全市科技工作會議上,依據《市科技創新獎勵辦法》,兑現XX年度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和立項、科技成果鑑定和轉化、專利申報和授權、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等相關獎勵總額達520萬元,獎勵數額再創新高,這充分説明了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視和支持,表明了全市科技創新創業的濃烈氛圍正與日俱增,創新型建設的步伐在不斷加快。

二、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堅持以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形成一批以特種合金新材料、電子元器件、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為主體的高新技術產品羣和高新技術企業羣,推動了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壯大。截止當前,全市已培育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0多家,按新標準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8家、國家火炬重點高企1家,培育省創新型企業8家、省民營科技型企業120家、市級中小科技型企業30家;獲批國家重點新產品19項、省高新技術產品95項。XX年1-11月份,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實現114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16%,同比大幅增長。

三、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今年1-11月,全市共組織申報國家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50項、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創新型企業10家、省農業科技型企業3家、省科技型農業專業合作社2家、省高新技術產品27項、省自主創新產品7項、省級人才引進計劃項目11項、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家。截止當前,已獲批國家創新基金項目1項、省工業支撐計劃項目1項、省農業支撐計劃項目4項、省級創新基金1項、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省科技公共服務平台項目1項、省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項目1項,獲得國家和省無償扶持資金近1000萬元。通過大力實施“1234”技術創新工程,全市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家、國家級技術中心1家、省級院士工作站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家、外資研發機構2家。

四、科技興農取得新業績。

圍繞優勢特色產業改造提升,培育農業科技型企業,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今年,蔬菜種植與深加工科技園被列入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建設,園區內頂能公司、高康公司被確認為省農業科技型企業。組織楚龍公司、欣暉公司成功申報省農業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各獲得省無償撥款40萬元。注重科技信息服務與農村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的深度融合,繼續推進科技型農業專業合作社建設,着重抓好農村科技服務超市分店和便利店建設。由建平禽業專業合作社、紅膏公司承擔的科技計劃項目雙雙入選省農業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共獲省無償撥款50萬元。目前全市已有三家農業專業合作社被列入省農業科技型專業合作社建設,並已獲批三家省級農業科技服務超市及便利店。積極推進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圍繞農業優勢產業和科技特色產業、現代高效設施農業,聘請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相關領域專家,從我市農業、水產、林牧業等部門及農業龍頭企業中選拔技術骨幹,充實農村科技特派員隊伍,引導和支持科技人員到基層開展創新創業和科技服務。在前期選拔51名科技特派員的基礎上,今年又組織選拔了107名科技特派員,掛鈎到村、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養殖大户,參與農村科技研發、合作與服務,加強實用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力度,切實依靠科技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五、創新載體建設紮實推進。

圍繞我市特種合金材料及製品、脱水蔬菜、機械鑄造等特色支柱產業創建公共科技服務平台。今年,我們協助戴南不鏽鋼集團成功創建省不鏽鋼產業創新公共服務中心。中心面向戴南不鏽鋼企業需求,與高校院所緊密合作,發揮開展產學研合作、公共技術服務、科技人才培訓及科技金融服務等四大功能,每年組織開展產學研活動2次,轉化科技成果20項,指導企業開發新產品或技術難題10項以上,年發佈科技成果信息XX條以上,幫助企業制定標準8項和申請專利60項。該平台項目已被列入省科技公共服務平台項目,獲省無償資助100萬元。幫助綠禾公司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建設脱水蔬菜行業發展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組建以南農大、江南大學專家教授為主體的研發和服務團隊,為30多家脱水蔬菜加工企業提供技術、信息服務,對全市脱水蔬菜加工產業創新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截止當前,全市已建有國家火炬計劃特種合金材料及製品產業基地和省級蔬菜種植與加工支柱產業基地各1個、省級科技產業園和創新型鄉鎮各1個、省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1家、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4家、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4家。

六、產學研合作持續深入。

企業院校行成果豐碩。9月14日—17日,由吉天鵬書記帶隊,中科院中心、市科技局、省不鏽鋼製品質檢中心及全市13家不鏽鋼企業組團舉行XX年市不鏽鋼企業院校行活動。活動期間,代表團先後走訪了北京鋼鐵研究總院、中科院金屬所、東北大學,市政府分別與鋼鐵研究總院、東北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及科技戰略合作協議。9月28日。東北大學的3名專家教授應邀來興,先後考察了華信達、宏泰、興海、亞盛、星火等不鏽鋼生產企業和鑄造企業,並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協議。據統計,整個院校行活動共洽談項目25項,其中籤訂正式協議3項,意向協議8項,在談項目14項,取得了豐碩成果。12月13日,由東北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中心與市科技局共同組建的東北大學高新技術轉移中心工作站在戴南鎮舉行揭牌儀式。通過與東北大學在戰略層面建立校地合作關係,藉助東北大學在國內材料科學與冶金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積極開展“企業院校行”、“院校企業行”等互動活動,引導東北大學的科技成果向我市企業集聚轉化,解決制約我市不鏽鋼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八洽會”活動收穫喜人。9月26日至27日,我市組團參加了由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院地合作局、國防科技工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研究中心、省科技廳聯合舉辦的第八屆科技經貿洽談會活動,邀請上海17所高校、35名專家教授赴泰參加科洽會,組織全市各鄉鎮近千家企業參與科洽會技術對接活動。活動期間,我市簽訂正式合作協議43項,意向協議8項,在談項目24項,共建產學研聯合體12個,解決重大技術難題6項,圓滿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七、知識產權工作成效顯著。

利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宣傳活動,召開全市知識產權工作聯席會議,討論通過《市知識產權xx發展規劃》,並由市政府頒佈關於《推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若干意見》。加大企業專利業務培訓力度,組織企業參加省市各類專利業務培訓講座,邀請省知識產權局曹江處長為全市50家企業代表作了企業知識產權貫標管理規範化建設的專題報告。強化企業專利指導工作,爭取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專家組來興指導企業專利工作,專家組先後走訪了新宏大集團有限公司、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充分肯定了兩企業在專利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詳細解答了兩企業在專利工作中存在的疑難問題,並對兩企業專利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配合市知識產權局、國家知識產權分中心在戴南舉辦專利信息綜合服務平台推廣應用培訓班。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專家圍繞信息技術的應用和侵權糾紛的處理作了不鏽鋼專題講座,我市近百家不鏽鋼企業參加培訓。通過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普及知識產權知識,增強知識產權意識,促進自主創新,推動建設創新型進程。今年以來,共有3家企業通過省知識產權示範化建設貫標績效考評、2項專利入選省百佳優秀髮明專利、1家企業獲批省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項目、1人榮獲省十大優秀髮明人稱號。到今年年底,全市完成專利申報將突破1700件,授權專利接近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