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扶貧駐村工作總結(精選3篇)

鄉鎮扶貧駐村工作總結 篇1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20xx年的駐村工作業已接近尾聲,回首這一年裏,工作組遇到諸多困難,也遇到許多的歡樂,碌碌無為中為羣眾默默的付出,現將一年工作總結如下:

鄉鎮扶貧駐村工作總結(精選3篇)

一、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職責

(一)加強學習,不斷堅定信念、實事求是,把握工作職責。

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及科學發展觀重要精神和黨風廉政相關知識;學習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神,以“踐六心、抓九民”為宗旨,提升自身思想素質、業務能力、黨性修養。嚴格按照上級的要求和本村實際,圍繞“一幫四促”,落實幫助建檔立卡、促進精準式扶貧,幫助村民出計出力、促進村經濟發展,幫助羣眾排憂解難、促進民生改善,幫助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倡導明理知恥、促進崇德向善。

(二)理清思路,摸清民情、走訪羣眾,不留死角。

一是擬清工作思路。通過與村兩委幹部及村民交流,瞭解村情民意,明晰工作思路,結合魯章村實際,就如何開展為民辦實事、開展精準是扶貧等方面情況,作出工作計劃,保障駐村工作的有序開展;二是紮實開展駐村工作。認真瞭解當地羣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對來訪羣眾反映事項、處理情況、落實情況等做好詳細記錄,並向當事人及時反饋辦理結果,保證受理事項事事有落實、件件有迴音,起到幫助化解矛盾糾紛,着力解決本站羣眾實際困難和問題,最大限度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的效果。三是踏踏實實接地氣。積極想方設法幫助羣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帶着羣眾連心卡,一家一户的走,在短短兩天時間裏,500餘張連心卡全部發放到羣眾手裏,共計走訪低保户92户、貧困户80户、留守兒童11人、孤殘人員1人、軍烈屬8人、種養殖大户3加、創業能人3人、退休老幹部、教師、戰士20人。在走訪羣眾過程中,工作組成員隨身的小本子下了每個羣眾的訴求。

(三)發揚“三心”精神,做到“幹羣一家親”。

在和村幹部、羣眾接觸中,工作組以熱心、耐心、關心換取信任、支持、理解。一是以“三心”換取村兩委的支持,讓村兩委同志在工作中理解和支持工作組開展各項工作,把工作組同志當自己的“幫手”“軍師”;二是以“三心”打消羣眾的顧慮,真心實意和羣眾交朋友、“攀親人”,讓它們信任工作組、支持工作組。

(四)發揚“認真”精神,做好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

提出“要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我工作組嚴格按照“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認真精神,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作為工作的一項重點,切實為民排憂解難,做好羣眾的貼心人、勤務兵。答應羣眾的事,不但要辦實,還要辦好。堅決做到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把羣眾的小事當自己的大事來辦,把羣眾的需求當做自己的任務來做。

二、身體力行,踐行為民務實

(一)件件小事,體現“認真”精神。工作組在駐村的這段時間裏,基本每天就是在魯章村和鎮政府之間來回走動,今天給張三家查詢低保,明天給李四家上户口。截止12月20號,工作組為羣眾到民政辦查詢低保20餘户,辦理上户口3户,辦理民政救助4户,辦理土地直補金5户,辦理户户通10户,辦理合作醫療本年審12户,化解羣眾糾紛4起,幫助羣眾辦理大病救助3户,給予羣眾幫助10起。

(二)心繫羣眾,情繫發展。今年同步小康駐村有兩大主要工作,一是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二是精準是扶貧。

1、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駐村工作組參加鎮集中學習4次,組織村集中學習3次,而且堅持參加村兩委值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羣眾路線,對於不能參加集中學習的老幹部、老黨員,工作組人員親自送學上門5次。

2、在精準是扶貧方面,他協助村兩委進村入户,調查摸底,填表上報,同時為了魯章村羣眾在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最大限度地增加羣眾收入,他找了很多門路,走了很多彎路,最後,在縣安監局領導的鼓勵和幫助下:

一是找到了安徽省一家金銀花種植和收購的企業,經過幾番周折,終於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公司的幫助,進行了金銀花試種,經過兩個月的觀察發現魯章村土地比較適合金銀花種植,然後工作組同志自費親自到廠家的種植基地考察,發現金銀花在農村種植確實可行,一方面羣眾投入低,基本沒有資金投入,樹苗是廠家提供,技術是廠家提供,羣眾只需要提供勞動力;另一方面回收效益塊,金銀花一般在第二年就有收益,之後收益逐年上升,在3年之後每畝產值將達5000元左右,是種植玉米的3倍,5年之後每畝產值將達8000元,7年之後每畝產值達10000元;

二是廠家負責收購,這樣一來就降低了羣眾的種植風險,確保羣眾勞有所獲。目前由於在種苗費用協議中有爭議,所以金銀花種植還沒有實施;二是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發現魯章村壩子適合搞無公害大棚種植,於是工作組由組長李民牽頭撰寫《無公害大棚種植可行性報告》,現在正在和扶貧辦、科技局對接相關扶持項目;

三是引進了具有多年百合種植經驗的黑石頭鎮人翟德光等人,試種百合、折耳根4畝,目前場地已經平整完成。

(三)強力推進基層黨建建設,做到民心所向。

在20xx年以前,魯章村兩委的工作可謂是民心不順、內部不團結,問題在於上屆的村兩委幹部部真真實實為羣眾辦事,出現一些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個別村幹部還有吃拿卡要等行為。在東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對村兩委人員進行了調整。並對嚴格實行工作紀律和推行“四議兩公開”。一是實行坐班制,每天村辦公室必須有一名村幹部和駐村幹部,負責接訪羣眾;二是不允許任何一個人把村公章帶回家,公章必須是在存辦公室保管;三是嚴格報賬制度,村兩委的任何一項開銷,必須有票據,並定期公示;四是村的裏任何大小事務必須通過會議決定,對於一些重大事項,必須有羣眾代表參與,並進行公示;五是對於羣眾訴求,務必件件落實。

(四)正風肅紀,做到民風淳樸。

一是魯章村的東風鎮第一個推行把嚴禁胡亂操辦酒席、發對鋪張浪費納入《村規民約》並首先實行的村,得到了黨委政府的高度認可,自新的《村規民約》目前魯章村沒有一家因喬遷、剔長毛、滿月酒等操辦酒席的情況。魯章村民風得到淨化,村兩委的執行力得到羣眾的認可,大幅增進了幹羣關係。

三、不足之處

總結一年的駐村工作,雖然做了一些利民的好事,但是遠遠達不到上級對工作組的期待:

(一)對於農村產業發展沒有真正推進,比如金銀花、大鵬等項目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

(二)在結對幫扶中還存在諸多欠缺,比如對於很多幫扶對象,工作組只是把他們介紹到大灣礦上班,這樣只能解決勞動力的勞動需求,沒有完全做到脱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繼續加入下一輪駐村工作,把已經策劃好的項目抓好落實。

(二)繼續加大對精準式扶貧對象的幫扶力度,按照幫扶對象的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切實做好結對幫扶工作。

鄉鎮扶貧駐村工作總結 篇2

在市、縣扶貧辦的正確領導下,20xx年12月4日我鎮在__村成立了扶貧互助社,互助社成立一年了,取得了明顯成效,有效地處理了貧困户發展生產資金短缺,農村金融服務不足等問題,為培育貧困村內在發展動力,發展主導產業,為貧困户構建增收長效機制,加快了貧困村脱貧致富的步伐。

一、八會鎮__村扶貧互助社基本情況

__村扶貧互助社現有社員50人,收繳入社金1.5萬元,入社社員中從事養殖業(包括養牛、養豬和養羊)共25户,佔社員總數的50%,從事幹果生產的共20户,佔社員總數的40%,從事經濟作物種植的有5户,佔社員總數的10%。201_年5月份每户社員得到扶貧互助資金3000元,發放扶貧互助資金15萬元,借款期限為一年,201_年5月收回借款。扶貧互助資金主要用於扶持農户發展主導產業。

二、扶貧互助社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農户發展能力

一是緩解了貧困農户資金短缺困難。入社社員借還款在村內完成,簡便快捷的優勢彌補了遼陽東部山區農村金融服務的不足和缺位,並以服務“零距離”的特點贏得了入社社員的普遍歡迎。二是激發了貧困户發展的信心。扶貧互助社遵循羣眾參與、自主管理,使羣眾真正成為“扶貧互助社的主人,有了選擇項目的自主權,激發了參與的熱度,增強了發展的自信心。

(二)促進了貧困村和諧

一是扶貧互助社實行“黨支部—互助社—農户”的組織體系,構建了新型合作關係,增進了農民之間的協作情誼,也促進了村“三委”(黨支部、村委會、村監會)與貧困農户的關係。二是形成了互幫互助的優良局面,現在村內富幫窮、強幫弱的氛圍日益濃厚。三是營造了信譽環境。

(三)增強了基層組織活力

一是轉變了鄉鎮政府的職能。在扶貧互助社運行中,基層政府做到參與不包辦,指導不指令,從指揮者變為指導者、協助者和服務者,促進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扶貧互助社實施過程時,正值黨的羣眾教育路線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也正是遼陽縣委、縣政府開展“6+1”工程建設關鍵期,加之互助社實行的“黨支部—互助社—貧困户”的鏈式聯動模式,促進了基層支部與產業的聯結,找到了基層黨組織聯繫羣眾、發動羣眾、服務羣眾的新路子,同時__村通過與瀋陽工程學院開展“e鄉村”活動,使大學生走進貧困農户家中,既給了大學生學習鍛鍊的機會,又為農户帶來了新的信息宣傳渠道和技術支撐。

三、扶貧互助社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户入社率偏低

扶貧互助社對於__村和我們八會鎮來説都是一個新生事物,是一個全新的扶貧產品,農户要有一個認知、接受的過程,雖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了一些成效,但是還存在宣傳發動不夠,農户沒有完成理解項目目的和意義,入社率偏低。

(二)互助社管理存在一定困難

首先一些農户對互助資金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容易造成虧多賺少,造成資金償還困難的問題;其次互助社管理人員年齡偏大,計算機等微機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今後勢必會進行的微機軟件系統化管理留下隱患。

(三)借款額度偏低

目前社員借款的額度是3000元,這筆錢對於農户想發展來説遠遠不夠,以養殖業為例,這此借款僅夠農户買幾頭仔豬,而想進一步擴大範圍勢必會受到制約,也限制了一部分貧困户的入社主動性。

四、對完善扶貧互助社的幾點建議

(一)堅定不移的發展。目前扶貧互助社才剛剛起步,仍然處於發展階段,我們應從實際出發,加大推廣力度,加強管理力度和經費投入。

(二)開展“專互”結合的模式。現在各個貧困村基本都至少有了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如果把“扶貧互助社”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有效解決發展產業資金不足的問題,如果把扶貧互助社社員組織動員起來調整產業結構,對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提高扶貧開發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提高扶貧開發水平。

(三)適當提高借款標準。要真正扶貧農户發展產業,早日脱貧致富,貸款額度還應該提高。

(四)加強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要進一步組織扶貧互助計管理人員集中學習資金使用管理措施、財務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管理水平;進一步組織管理人員的農業產業化培訓,讓他們懂得如何進一步帶領社員發展現代農業和產業結構調整,保證社員在短時間內得到更多收益,早日脱貧致富。

鄉鎮扶貧駐村工作總結 篇3

x年是我縣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以來,扶貧項目落實的開局年,也是全面開展扶貧工作關鍵性的一年,我鄉認真貫徹“xx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會議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進”的原則,以貧困村為主戰場,貧困户為對象,堅持“項目到村、資金到户”的方針,立足本鄉實際,發揮資源優勢,依託項目拉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上級扶貧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全鄉各族人民的共同奮鬥,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農牧羣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為我鄉扶貧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薩爾託海鄉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鄉,目前仍有貧困户491户,共2662人,其中人均67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為164户,808人,人均670元至865元之間的低收入人口為327户,1854人。由於薩爾託海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耕地少、草場貧瘠,地處偏遠、信息閉塞,農牧民文化素質低,各項經濟建設發展緩慢,x年人均收入僅達2477元,是青河縣最為貧困的一個鄉。為此我鄉緊緊抓住扶貧重點鄉的機遇,積極申報項目、狠抓項目落實,發動貧困户積極性,參與扶貧開發,開創了薩爾託海鄉扶貧工作的新局面。

一、 完善機構、建章立制,加強各級扶貧組織管理。

扶貧工作開展的關鍵在於要加強領導,建立一個完善的領導機構和組織網絡,有了完整的領導組織機構,才能確保各項扶貧工作從鄉鎮——農牧業村——貧困户各個環節的順利開展,為此我鄉及時成立了鄉扶貧領導小組和扶貧辦公室,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親自抓扶貧工作,同時由一名副書記、一名副鄉長具體負責扶貧工作的實施,並在各重點村也相應成立了扶貧領導小組、資金管理小組、項目監督小組等各項組織,每個重點村由一名副科級領導幹部任組長,長期負責該村的扶貧工作,同時聘請了村裏有威望的老黨員、宗教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婦女幹部,以及關心公益事業的農牧民羣眾等作為小組成員共同參與扶貧工作,監督資金的使用和項目的實施。

為了確保扶貧領導機構切實能從廣大農牧民羣眾的利益出發,組織實施扶貧工作,我鄉還建立了一系列規章制度,約束領導者的行為,如《扶貧資金管理制度》、《項目招投標制度》《項目監督制度》等,還明確規定了各類領導小組、辦事人員的工作職責,以完備的制度管理扶貧工作,做到從鄉到村各級扶貧組織健全,人員落實、管理嚴格,加快了我鄉扶貧工作的進度。

二、明確重點、理清思路,認真做好項目申報工作。

扶貧項目的確定不但與貧困户脱貧致富息息相關,而且直接關係到全鄉的經濟發展,為此我鄉在確定扶貧項目時,經過了深入調研和周全考慮。一是廣泛徵求廣大農牧民羣眾的意見,讓農牧民羣眾提出本村經濟發展的出路,從自身實際出發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並將各種建議彙總,瞭解貧困户的真實願望;二是與市場經濟緊密結合,確定我鄉的發展思路為 “發展三項產業、搞好四項建設”,即:全力發展養殖業、積極調整種植業、大力建設林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狠抓飼草料地建設,加快牧民定居建設,促成牲畜良種基地建設,並緊密圍繞這個思路,確定我鄉的扶貧項目;三是與每年的工作計劃相結合。我鄉在確定扶貧項目時,首先把當年的工作重點列入規劃之中,如棚圈建設、飼草料地開發等,利用扶貧項目資金,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經濟發展,四是着力解決貧困地區羣眾反映最迫切的問題。在選定項目時,優先考慮農牧民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與農牧民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如哈拉喬拉衞生室建設、別斯鐵列克村吊橋建設等,都是農牧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鄉及時把它列入XX年扶貧項目中,進行申報。通過科學論證、深入調研、廣泛徵求建議,我鄉正確把握扶貧工作為貧困人口服務、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方向,結合實際,認真做好了扶貧項目的申報,為扶貧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三、責任到人、各司其責,狠抓扶貧項目的實施。

扶貧開發工作的關鍵在於扶貧項目的實施,項目實施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扶貧效果,關係到貧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擺脱貧困。x年我鄉共實施扶貧項目3個,到位財政扶貧資金61萬元,完成牲畜棚圈建設46座,購買生產母畜1125只,覆蓋貧困户115户,貧困人口623人。為抓好扶貧項目的實施,我鄉主要採取四項措施:

一是做到責任到人,組織到位。我鄉與各重點村簽訂項目實施責任狀,明細考核標準,每一個項目都有1-2名副科級領導幹部負責抓落實,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出現違規現象,將直接追究第一責任人責任,重則處於行政處罰、輕則批評教育,並將工作完成情況與年底考核相掛鈎,同時在每個項目實施時,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確定工作人員,專項負責項目實施,做到項目不結束,人員不撤離; 

二是發動羣眾,共同參與,確保扶貧項目見成效。我鄉積極轉變扶貧方式,由政府主導式扶貧向羣眾參與式扶貧轉變,通過宣傳教育,激發廣大貧困户的熱情和積極性,發動貧困人羣積主動投身於扶貧工作,參與扶貧開發,從“要我脱貧”變為“我要脱貧”,通過自身辛勤勞動取得扶貧效果,如在x年實施的兩個進村入户項目《薩爾託海農區養畜》、《玉依塔斯絨山羊養殖》中,貧困户自己四處聯繫,親自選購扶貧畜,鄉扶貧辦為其做好檢驗、登記、建檔等服務工作,貧困户通過精心飼餵、放養,繁殖,不斷壯大畜羣,實現增收。

三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貧困户自我脱貧能力。為提高貧困人羣的生產技能,我鄉還專門針對x年實施的項目內容,組織開展了科學養畜、牲畜育肥、三貯一化、基本建築技術等培訓班,培訓農牧民羣眾1200人次,有了生產技術,我鄉貧困户投工投勞完成了石木結構的牲畜棚圈40座,發展農區養畜875只,絨山羊養殖350只,改變以往“想致富、沒技術”狀況,為扶貧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

四是強化監督機制,共同維護扶貧成果。為保證扶貧項目的順利實施,我鄉加強了實施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監督工作,首先建立了專門的監督機構,負責監督全鄉的項目實施,此機構發現問題後立即要求鄉鎮整改,在達不到整改效果時,可直接向上一級扶貧組織反映。其次發動羣眾監督,把項目實施的步驟、對象、資金到位情況、資金髮放情況向廣大羣眾定期公示,接受羣眾監督,鄉、村扶貧組織要及時解答羣眾提出的各種疑問,做到公平公正。確保扶貧項目切實發揮成效,帶動農牧民脱貧。

四、羣策羣力、發揮特色,拓寬增收渠道。

x年我鄉在全力抓好縣扶貧辦統一實施扶貧項目的同時,還進一步發揮本鄉特色,廣開思路,通過多種渠道,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共同時實現了人均增收225元的目標。

一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我鄉主要以牧業生產為主,氣候獨特,光熱條作好,為此我鄉以加快畜牧業發,加大飼草料地建設作為脱貧致富的主要途徑,x年全鄉牲畜最高飼養量達9.06萬頭(只),同比增長3.4%。其中絨山羊3.77萬隻,產絨量達7415公斤,同比增長3.6%,畜牧業增加收入達45萬元。x年我鄉進一步擴大飼草料種植面積,種植籽粒玉米3160畝,佔總播面積的36%,種植飼草4727畝,佔總播面積的54%,飼草料總種植面積達到總播面積的90%,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飼草保證,同時受今年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我鄉僅玉米種植一項比去年增收37萬元。

二是積極組織勞務輸出,轉移富餘勞動力。我鄉根據縣委、政府的統一安排,加強勞務輸出,實現增收。首先組織富餘勞動力前往石河子拾棉花,外出務工等,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鄉實施的扶貧開發、水利建設等項目,必須有10%的勞動力是僱用本鄉農牧民,通過參加工程建設,增加收入。x年我鄉共轉移富餘勞動力270人,人均增收67元。

三是加強對口幫扶單位的聯繫,多方爭取資金,加快脱貧步伐。x年我鄉6個幫扶單位,在農牧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技術培訓等各方面積極開展扶貧工作,為幫扶村建起了文化室,解決了修路的經費,組織技術人員打井改水,累計投資達7萬餘元,促進了全鄉各項事業的發展,

x年我鄉的扶貧工作剛剛起步,雖然略有成效,讓部分貧困人羣切實享受到了扶貧效益,但離全部實現脱貧的目標還有一段艱難路程要走,但我們相信只要全鄉各族幹部羣眾,團結一致,萬眾一心,不怕艱險,就一定使薩爾託海鄉2600餘名貧困人口擺脱貧困,過富裕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