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流浪地球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精選4篇)

觀看流浪地球個人心得體會總結 篇1

今日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的一部小説拍攝的。以前對劉慈欣並沒有太多瞭解,只是略有耳聞,記得我們班長經常拿着他的《三體》看。故事講的是地球未來的狀況,由於太陽老化會吞噬地球,不得不從太陽系中逃出來,採用動力“搬家”到另一個星系。沒想到地球在逃脱途中經過木星時候卻犯了難,被木星強大的引力吸引,從而偏離原軌道,引起災害,人類竭盡全力拯救地球的故事。本片拍的異常像好萊塢大片,視覺效果實在是太震撼了!走出影院後心境也久久不能平靜。

觀看流浪地球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精選4篇)

這次的地球拯救行動叫做“流浪地球”,意思是地球從此脱離太陽系,走上長久的流浪之路,就像一葉小舟,漂泊在無邊無際的宇宙當中,直到到達另一個“太陽系”。一開始,對影片呈現的場景感到有點惶恐——那是一種落寞的白色,白茫茫的,是沒有目的地的那種迷茫感,把觀影的人都麻痺了。

接下來的劇情還是很具感染性的,情節的承接渲染的很好,節奏緊湊。結合影片開頭呈現的雪景一樣,幾十年後的北京破敗不堪,一片荒瘠,零下八十多度已成了常態。人類不惜巨資在地球上建了一萬個地下城——地下幾千米的生存空間,供給給遇難的人,供他們及時避難。所以,能到地面上瞅一眼都成了難事。看到那裏,我的心境有些沉重,為影片中地球的慘狀而痛心不已。

影片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貧瘠的,毫無生機的。由於遷徙距離太陽越來越遠,幾十年後的地球表面已經不再適合人居住了,環境惡劣地驚人,讓人可怕,毫無人活過的痕跡。只能在“地下城”中感受着麻木的、機械的生活,滴答滴答地,等待着自然規律的終結。

主角劉啟的父親劉培強是航天員,在空間站工作了十七年,做地球流浪的指引工作,即將面臨服役到期而回到地球。走之前,他陪着劉啟最終一次觀星,指着木星告訴年幼的劉啟説:“爸爸會變成天空中的一顆星星,在天空中看着你。當你看到木星在你眼前的時候,爸爸就回來了。”這是一個謊言,因為在北京處於逃離太陽的陽面,根本看不到星星。在影片的最終,這句話終究也只是個留下的念想而已,因為爸爸回不來了,最終自我犧牲變成了“星星”。

影片中有些情節讓我異常感動。記得主角的姥爺韓子昂在參與救援經過被雪覆蓋淹沒的上海市的時候説過:“在那個時候,人們根本不會關心太陽呀什麼的,只關心一種叫錢的東西。那時候我賺不到錢,可是我每一天都是很開心的,每一天回家就吃你奶奶做的面,其實你奶奶根本不會做飯,她做的面呀,太鹹了,可是我啊,一點都不敢剩。”這才是最滋潤的小日子,不會為錢而活,可是並不代表活得沒有意義,其實對於物質的藐視不是做作的表現。人類並不明白這個“毀滅”從何而起,或許是一次坍塌,一次火山噴發,一個物種的銷聲匿跡,只可是人類沒有注意到而已——人類太注重所謂物質的輸入,這才是最可悲的。其實地球早就開始了發出抗議的警報,然而無人問津,所以它撐不住了,生命跡象已化為烏有。

然而,“我們根本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這是劉培強最終發出的感歎。地球瀕臨死亡,頃刻間會被木星吸引過去並且進行自行“解體”,很多人真的不忍心,在於對這片土地的眷戀。當已經到了無可挽救的緊要關頭,所有人的沉寂了——

根本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東西多自然好,可是真的把握地住嗎?以往以為地球是所有人永遠的烏托邦,可惜沒有人聆聽地球的呻吟,人類只會不斷地奪取,奪取,奪取,卻從未感激過饋贈給我們物品的那個被我們自以為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庫。

在這個時候,要想讓人堅持理智,實在是一種奢求。所以劉啟最終提出了一個計劃避免地球和木星相撞,所剩不多的救援人員開始實施。得知消息的劉培強懇請聯合政府批准派救援隊支援,聯合政府准許後進行全球播報,正在撤離的救援隊聽到播報後果斷轉頭返程,放棄了最終一次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只是為了為地球爭取可能的機會,看到那裏我的眼淚又不自覺的留了出來。

既然如此,又引出了一個新的問題——期望。影片中主角的妹妹韓朵朵在呼籲救援的時候説:“我原本不相信期望,可是經過今日,我相信了,期望是一個比鑽石更珍貴的東西,是回家時的方向。”不一樣於開頭是教師提問的時候回答的不真實,相反,這是沒有摻雜虛假的真實。可是,為什麼成功率為0的計劃仍然要執行?是因為失去的夠多了,不怕再失去了。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只要有一線期望都不要放棄。可是期望究竟是什麼?我突然想起了之前的一節政治課,教師在講生命這一課,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馬航370明明已經隔了那麼長時間,根本不可能找到飛機遺骸和乘客屍體,可是仍然在繼續進行徒勞的尋找?再找下去,豈不是浪費時間?之後教師解釋是因為生命至上,敬畏生命,對生命給予尊重的態度,這是對生命的敬重和愛護,更是一種安慰,對遇難者的親人,家庭的安慰。我一向覺得這句話異常玄乎,太哲學,實在是搞不懂。結合馬航370事件來看,我認為“流浪地球”計劃是一種家國情懷的堅守,是對地球的職責感使然,無法摒棄對地球的不捨,所以寧可拖着地球走也不扔下它不管,有一點新的可能就放手一搏,總之大不了都死罷了,這是一種深深地眷戀。

影片還提到了“家”,像韓朵朵在爺爺死後在雪地裏哭喊着:“沒有了爺爺,我們能去哪啊?哪裏是我們的家啊?”嗓子裏堵着苦苦的,咽不下去的都是鹹鹹的淚水。在爺爺死的時候叫着了韓朵朵的名字——那是他死去的女兒的名字,這個撿來的女孩是他想念女兒的載體,他想着,在零下八十多度的鉛色天空和有些發黑的雪堆中凍僵了。看到那裏,我哭了,我看到很多人趁着黑,轉過頭向我投來鄙夷的眼神,似乎在説“這孩子太入戲了”。而我不解的是大多數人難道對“家”沒有一種發自於心的自然情感嗎?昨日我在咖啡館偶然聽到兩個姐姐在小聲議論,其中一個時不時地照鏡子,興趣頗濃地撥弄着捲曲的頭髮,然後説“我真想找個有錢的乾爹,要不然我都沒錢整容了”,另一個則附和着:“真是的,過年期間我媽非讓我串門去,天天見七大姑八大姨,整的我都不認識我祖宗了”,我打心底很排斥這種叛逆期過早喚醒的慘綠“社會人”,不由的把椅子挪得遠了點。

《流浪地球》看完之後,影片中呈現的東西:家園、團結、親情、愛、自我犧牲、期望……讓我流了很多次淚。我忽然發現我對地球家園愛的那麼深沉,對外面的很大的世界充滿了嚮往和憧憬,對於這個世界充滿了近乎於本能的不捨——因為2500多年後,一百代人的接力都在貝加爾湖畔等待着“冰”化成“水”呀!

觀看流浪地球個人心得體會總結 篇2

《流浪地球》描述的是不幸的事情,但此刻的孩子是幸福的,想想自我這個年齡的時候僅有《地道戰》《地雷戰》《上甘嶺戰役》還有《鐵道游擊隊》等等愛國教育片。此刻他們都是這類科幻大片。科幻題材的電影我看過《後天》,那時候是一種震撼的感覺,但《流浪地球》比《後天》還震撼,畫面的震撼,情感的震撼,期望的震撼都有之。有人可能説中國為什麼前幾年拍不出這樣的電影呢,不可否認有借鑑參考的因素,但從零到一是創新,從一加一大於二也是創新,《流浪地球》就屬於後者,並且這一次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的主人換成了中國人。

地球開始了長達2500年的流浪,這樣漫長的過程中人類只能棲居底下城,看不到太陽,也看不到月亮,更是看不見以往的藍色天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都是那樣的渺小,人類也如此。迄今為止從我們的祖先到此刻的人類,活着真不容易。對於個人也是異常艱難,小的時候到此刻可能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無數次的危險擦肩而過,大家試試想一下,如果以往的某個因素偏差可能我們都看不到此刻的太陽。對於我們微不足道的個人,活好當下,珍惜此刻,用力的過好每一天。

堅定的期望是流浪地球上的人類的所具備的基本素質,我相信我們不能沒有期望,如果放棄期望就是一種犯罪。電影中吳京扮演的父親沒有放棄期望,在最終關頭駕駛空間站衝向木星氫氣層引爆空間站所攜帶的30萬噸燃料;劇中的劉啟以及他們的救援團隊沒有放棄期望,在大家都紛紛撤離的過程中逆向而行去到轉向動力中心去重啟動力;劇中其他各國救援執行人員在感召下沒有放棄期望,最終他們回到基地協助救援。正是在這樣的期望之下,他們拯救了地球,拯救了人類,使得地球逃離了木星的吸引力重新回到正常的行駛軌道上來。

電影的場面再加上3D的效果會給觀影的我們視覺的衝擊。有北京、上海冰凌的地面,還有被寒冷冰寒封住的央視大褲衩和東方明珠;有地震帶來的地殼運動導致建築物的再次轟然倒塌的壓頂;有木星大氣波衝擊帶來的從天而降的火球衝擊地面,這些場面的刻畫絲毫不輸國外大片。情感的敍述也是細膩周到,有父子感情的衝撞,有兄弟之情的磨合,有朋友之情的肝膽相照,所有情感的描述在大環境,大背景的烘托下都恰到好處,直潤人心。以致電影結束影院的燈亮起,座位上的人們還久久不願離去,仍舊沉浸在電影帶來的那種氛圍之中。

網上有人説《流浪地球》上映之後將開啟中國科幻大片的元年,我非專業人士不敢妄評,我只寫下自我的感受,這是一部好電影,並願意推薦給周圍的朋友,也願意寫一篇觀後感來記錄它,正如此刻正在乾的事。

觀看流浪地球個人心得體會總結 篇3

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未來2500年的大逃亡,但喚起的卻是一些很古老的意象和感動。例如從地面一向上升到俯瞰地球上萬個行星發動機的長鏡頭,“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覺油然而生,而救援羣像,則是愚公移山、精衞填海、蚍蜉撼大樹、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種悲壯,還有陳勝吳廣式的幹勁與豪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夫死,死國可乎?”……科幻的外衣下,包裹着傳統古典的文化內核。

這部電影真正觸動我的,並不在於那些温情和犧牲的片段,而是恍惚在作品中看到,一個數千年古老禮貌的靈魂,彷彿在一堆重工業的機甲外殼中重新擁有了鮮活的生命……

一向認同這樣的觀點,農耕文化屬性、標準意義的傳統中華禮貌其實早在南宋崖山海戰之後魂滅,其後明清可是是殭屍一般苟延殘喘的存在。禮貌的內涵高低,與物質禮貌成果的體量不必須有那麼直接的關係。所以那些本質無非是在歷史故紙堆中摳摳索索,沉溺於千年禮貌古國自嗨式的作品,不可能構成真正的文化輸出。

正如電影裏所呈現的,脆弱的人類,包裹上堅硬機甲與外骨骼,在險惡的極端環境中艱難求生。那麼,眷戀故土、鄉愁無限的農耕禮貌,在重工業鋼鐵基建的龐大外殼中,究竟是古老禮貌的復活,還是新型禮貌的誕生?

也許,兩者皆是。不一樣禮貌的相遇,並不必須就是你死我活的結局。歷史上的中華禮貌曾因野蠻民族征服而漸漸形存神亡,但古巴比倫禮貌卻與古埃及禮貌在海上遇合誕生出古希臘禮貌,並延續為一脈相承的古羅馬禮貌,又在文藝復興中成為現代西方禮貌的源頭。

《流浪地球》呈現了某種傳統禮貌與現代工業的融合,煥發出古老而又嶄新的生命力,才是這部影片最值得激動的地方。

“沒有利他主義就沒有真正的禮貌”,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卻顯然違反人性。儘管抒情詩朗誦式的台詞對白比較影響觀感,這部電影中多處“利他”行為,其實都沒有脱離自利的基礎。

救援隊長王磊如此執着運送火石去杭州,是為了杭州的妻兒(電影因刪減而未明確交代),劉培強若不是為了地球上的兒子,恐怕不必須會選擇為了地球存亡的一線生機(儘管AI計算的成功率為0)而放棄空間站,而最終聯合政府批准這一行為,也可是基於他們在地球之上的人性本能,不可能如AI一般絕對理性。

電影裏最貼合原著精神的台詞來自AI,“讓人類堅持理智,確實是種奢求”,然而個人更喜歡另一句,“沒有人的禮貌,不能算真正的禮貌”。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原本就類似於奇蹟。如果電影最終人類沒有選擇相信期望努力拯救地球,一個保存着受精卵和種子的小小空間站在缺乏食物和燃料補給的茫茫宇宙也根本談不上讓禮貌存續。倘若禮貌的內涵沒有具體而微地體現為每個鮮活個體的精氣神,就算保留歷史遺蹟,禮貌實際上已經斷絕。

儘管國內電影工業水平與好萊塢存在着客觀上的水平差異,但《流浪地球》主創團隊盡最大努力用可能爭取到的資本和人力物力進行了尊重行業規律與標準的合理投入,併為資料產品注入貼合普世人性的精神內涵與價值觀。所以電影在市場的成功,並不是偶然或僥倖。

原本,科幻小説在國內大眾文學中算是相對冷僻的類型,而國內落後的電影工業體系裏,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更缺乏清晰區別的產銷流程。作為藝術作品的電影,佳作的誕生或許更取決於天才型電影人。而商業電影的製作,如果總靠靈光一閃、情懷一現或流量明星,則註定不可能持續。作為商業電影的《流浪地球》是一部合格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但嚴格來説還算不上精品,可是相比市場上多年充斥的粗製濫造精神垃圾,已經是“物以稀為貴”了。

期望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但帶動國內科幻小説題材從冷僻轉為熱門,也能推動電影工業體系逐漸完整和成熟,能夠穩定批量產出具有文化和價值觀輸出意義的合格品,這才有更大可能性創造出高質量的經典作品。

觀看流浪地球個人心得體會總結 篇4

今日,爸爸帶我看了一部叫《流浪地球》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這個年代,所有的人都關心金錢和物質,沒有人去關心環境,關心未來。如果人類都這樣,為了自我的貪慾,無休無止的向地球母親索取,那麼電影裏的情節,也許會很快發生在我們身邊。氣候鉅變,動物消失,河流乾涸,土地貧瘠,人類將面臨生存的挑戰。

電影中的男主角劉培強,為了點燃木星,拯救地球,犧牲了自我的生命。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讓我們感動,可是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愛護地球母親,未來需要多少個“劉培強”來拯救我們?我們此刻就要從自身做起,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保護自然環境,讓地球母親更好的庇護我們人類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