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11月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1、老木匠的啟示——教師為什麼會出現職業倦怠?

教師11月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一項對447名教師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9%的教師有嚴重的職業倦怠表現,59.5%的教師有比較明顯的倦怠傾向,而基本無倦怠傾向的教師僅佔37.6%。該調查同時顯示,在有職業倦怠傾向或表現的教師中,65.6%的教師反映,自己上班時常常盼望着下班,以便找地方放鬆一下;71.0%的教師表示,下班後根本不願再提工作上的事;48.4%的教師表示,不時有離職的念頭;26.9%的教師後悔當初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部分教師甚至表示;只要能找到一份待遇還可以的工作就想改行。

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是在漫不經心地“建造”着自己的“房子”,並在其驚覺自己的處境時,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裏了。什麼是幸福?我們為什麼工作?工作與生活是什麼關係?“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

2、我屬於那種類型的教師

·“生存型”的教師——無奈的苦捱

把教師看成是知識的搬運工、把教師的工作看成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將教師當作尋找“更好”職業的跳板。

·“發展型”的教師——創造的幸福

把教師看成是教育活動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終身教育作為教師生涯的推動力、視教師職業為不僅給予也在收穫的有意義的活動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享受型”的教師——吃苦也是享受

把學生的成長當成教師最大的快樂、對平凡的工作充滿熱愛、在付出和給予中獲得內心滿足

3、教師為什麼要成長?

案例: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成長

農村教師可以不進城,可以不提拔,也可以不發財,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樂,不可以不成長。

有三個名詞都可以用來表現教育的效果**個人工作總結範文**,一個是“成績”,一個是“成功”,一個是“成長”。這三個詞實際上表達的是三種不同的教育境界。不必太看重“成績”,成績並不一定導致成功;也不必太看重“成功”,成功並不一定導致幸福;真正應該看重的是“成長”,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師幸福感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的一種精神滿足,是從追求理想到實現理想的一種情感體念。

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不是重複而是創造,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成長——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品質、讓生命更有價值、讓人生更加精彩。

二、如何發展、不斷成長

凡是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的人,也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對於完善來説,教師不僅要傾聽真理和學習真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真理和自己的實際生活、思想與意志緊密地聯繫起來而融為一體。

———第斯多惠(德)

(一)學會學習——打點生命的底色

教育家康內爾告誡世人:“現代社會非學不可,非善學不可,非終身學習不可。”

今天的教師必須重新成為學生,今天的學生必須成為自己的老師。

學習使人年輕,學習使人聰明,學習使人快樂。

1.學什麼?

(1)專業性知識: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哲學方面的知識、人文學方面的知識。

(2)專業技能:三字一畫一話(傳統的基本功)(語言包括話語表達與動作語言)、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與使用、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能力、實驗設計與操作能力。

(3)教育理論: 拒絕理論,就是拒絕進步,實踐就只能在低層次上重複。實際上理論的價值不單在“操作”,理論更重要的價值在於:給人精神和氣質的薰陶,智慧和思維的啟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這也是學習理論的根本目的。教師一定要養成學習理論的習慣,當前,要認真系統地學習與新課程相關的教學理論。教師自學理論實際上是一種隱性的專業引領。蘇霍姆林斯基、杜威、巴班斯基、皮亞傑等國外教育家陶行知(南京行知國小校長楊瑞清)、葉聖陶等國內教育家的例子。

(4)實踐經驗

教育教學經驗的積累:課堂智慧的生成、教學(課程)資源的整合、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教學機智、教學模式的選用和融合、教學個性的形成。

2、怎麼學?

(1)向書本學習:讀書——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爾

閲讀教育隨筆

(2)向優秀的同行學習:倡導老師們之間相互聽課、交流、研討。

(3)向專家學習:聆聽窗外聲音

·我們拯救自己的惟一路徑 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是讀書。一個不讀書的人,哪怕只有二十歲,他已經老了。讀書讓我們富有思想,讓我們成為一個精神貴族,讀書讓我們擁有思想。——高萬祥

·不要把默默無聞當作自己平庸的藉口。讀書是教師職業的需要,也是讓自己升值的手段,還可以給自己提供廣闊的精神空間 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鄭傑

·給自己創設學習機會

近幾年來,先後自費到過上海、江蘇、北京、山西、河北、濟南、煙台、淄博、濰坊、威海、龍口等城市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智力投資。

·給自己創設學習、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