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年級英語教師個人總結(精選5篇)

國中年級英語教師個人總結 篇1

20xx年3至7月份,對我來説是個特殊時期,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的身份轉變由一向吸取知識的學生轉變為一名傳授知識的實習教師。雖然截止目前我的教學工作不是很長時間,但是我嚐到了這份工作前前後後的點滴,並且我已經和班級的同學產生了深厚的情誼。一學期的實習教育教學工作在這裏將告以段落,這當中有歡笑,有淚水,有波折,有矛盾,但我一一克服,順利完成半年的實習工作,現將本學期以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國中年級英語教師個人總結(精選5篇)

(一)教學工作

關於教育教學方面,我想從以下幾方面簡單的談一談:

1、教研

這學期的英語教研討論、研究的如火如荼。印象最深的是在討論“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如何進行單詞教學”,“英語早課設置”等教研,對我之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也對我校英語學習氛圍的形成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2、備課

我的指導老師王玉棟老師一直倡導教師從不打無準備之仗。這句話從一開始我就深記心中,所以備好課的前提。在備課方面我的確學到了不少,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課堂組織,編寫適用於師生共用的導學稿,我都能做的很好。

3、教課

我的英語課堂緊張,嚴肅同時又活潑,生動。總的來説我的英語課堂,也就像崔校長所説的,老師儘量不講太多,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桌讀,小組讀,小組比賽等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個課堂上的重要環節組織教學,我在這方面主要增加課堂密度,保持較快的課堂節奏,很好的防止學生的精力流失,這也是我這學期很大的收穫。英語是語言,課堂效果之外,我還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瞭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4、聽、評課

這一學期,崔校長及英語組廉校長對我進行了三次聽評課,廉校長還在我日常教學中給我很多次指導與表揚鼓勵,使我的業務水平飛速提高。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講課方式,我經常聽其他老師的課,讓我學到不少東西,比如,高建華老師習慣多鼓勵,多表揚學生,時刻讓學生保持上進心,給予他們肯定,這就很值得我去學習。

5、輔導

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尤其注意早自習及早課的英語聽讀情況,為此我為學生製作了課外英語聽讀情況記錄表。

(二)班主任工作總結

實習期間,我擔任八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和七年級三班一個月的代理班主任。這是兩個可愛的集體,在我看來他們已經是我工作和生活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儘管我當班主任的時間僅僅半年,但是我已經和班級的同學產生了深厚的情誼。作為一名實習班主任,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熱愛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接納每一個孩子,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未來的棟樑之材,做到有教無類。

(一)班會我成功的帶領八年級一班我舉行了“情繫玉樹,大愛無疆”主題班會,也帶領七年三班開展“感恩”主題活動,讓學生們知道,要學會“感恩”。我帶領三班在後面的牆壁上,一起做剪紙貼花,還在一些圖案上面親手寫下我對他們的寄語,我們共同參與帶來的是我們的凝聚力!

(二)班級管理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力求做到十個點,這也是我在大學中學到的:第一、疏堵結合,凝沙成塔;第二、內外結合,穩中求進;第三、抓放結合,相得益彰;第四、抑揚結合,整體推進;第五、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第六、品學兼顧,教書育人;第七、身心結合,全面發展;第八、寬嚴結合,科學施愛;第九、熏習結合,內化昇華;第十、家校結合,形成合力。

1、確立共同的奮鬥目標。我和八一班同學們制定的第一個奮鬥目標是在月考中拿年級第一。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個目標實現了,這就提高了我的威信,使學生看到集體力量,增強學生信心,提高班集體凝聚力。

2、培養得力的班委幹部。作為實習班主任,我與班幹部探討交流如何管理班級,處理班級事務,開展日常工作。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

3、建立人人遵守的班規。我們全班通過班級公約,讓同學寫建議給班幹部,再帶領班幹部一起制定我們自己的班規。同時,設立意見箱,及時傾聽學生意見。

4、在學生學習方面下功夫。各方面工作的開展都是以學習為中心的,我重視訓練他們的學習習慣。進行“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學習四環節的訓練與監督。

5、進行衞生改革,加強班級的衞生管理。衞生方面我進行了很大的改革,由原來的每組值日製改為現在的每組值周制。並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由於衞生工作得力,我們八一班在學校評比次次都拿到了流動紅旗。

6、重視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因為後進生往往影響整個班級體。我從不説孩子笨,堅持在生活上關心,在思想上嚴格要求學生,尤其是對落後學生的問題,儘量在本班內“消化”,並給他們的每一次閃光以肯定。經過我的努力,愛玩愛鬧也比較有號召力的李文桐擔任班長,兩個月前失去父親的趙國力比以前樂觀了,也努力學習了。

(三)班主任工作中效果顯著的小經驗與心得

1、“小紙條”:我常用小紙條的方法與學生交流。紙條上可以是對學生的委婉的批評、善意的提醒;還可以是對學生改正錯誤的真誠鼓勵和表揚。有如果我內心大怒時,我更會用小紙條的方法:“請到我的辦公室來一趟,我有事找”,短短一個紙條避免了大叔呢過得訓斥,給學生一個反思的機會,而且大多數學生找我談話時已經懊悔的不得了啦!

2、“悄悄話”:人在內心處都有一種渴望被別人尊重的願望。作為班主任要有效的教育搗蛋調皮的'學生,就必須尊重他們,讓他們打消逆反心理。在這方面我採用了悄悄話的方法。他們總愛搞一些“小動作”,顯然他們是在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或者發泄脾氣。我注意到當眾説他們不好,於是只是輕輕走到他們身邊碰碰他們,或者在他們耳邊説幾句悄悄話(注意了啊!這樣不好啊!)他們會會意的點點頭,並努力的改正,儘管由於愛動的習慣,他們也會重犯。不過真的挺管用的,因為他們知道老師是在關心自己,尊重自己,從而表現的收斂起來。

3、“心語箱”:我請愛好手工的學生製作了心語箱,每週兩次開啟,便於我及時瞭解學生情況,交流情感。內容可以的是悄悄話、提建議、批評老師等。

(三)自身行為與素質提高

1、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及人格魅力。教師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我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力求成為他們的榜樣。課堂上教態從容,充滿激情;生活上衣着得體,舉止文明;我從不遲到、曠課;教導學生細緻耐心;學生的集體活動,我都積極參加。

2、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我堅持寫好工作日誌,積極學習與班主任有關的書刊,並堅持寫班主任每月工作小結(見《附表》),不斷指導和改進自己的工作。

3、班主任及英語任課教師工作都要有恆心。不要抓一段時間,放鬆一段時間。我堅持日日如是,不放鬆任何一個時間,不放鬆任何一個細節。

4、用我的行為去感染我的學生們。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行。”因此,我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己先做到。久而久之,也就感染了我的學生們。

(四)工作的不足和今後的方向

1、班級常規管理還不夠完善,少數學生在思想上對待學習的主動不夠,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依舊沒有形成。

2、與家長的聯繫和溝通不夠多。應及時多向家長反映及交流,以助於我的工作順利有效進行。

3、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實現我們的目標。同時要積極學習有關資料,並向有經驗的班主任交流學習。

(五)學期感受

綜上所述,一學期實習工作圓滿結束。在此過程中,改變了不少。不管怎樣這半年裏,,兢兢業業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過來,我也在一點一點地改變着,充實着、忙碌着。將近四個多月的時間,絲毫不敢放鬆,加緊腳步,分秒不敢怠慢。暮然回首,事事歷歷在目,記憶猶新,許多個不同凡響,眾多個不容易,無數次的歡笑與淚水,匯成了“五彩紛呈”的生活。

最後,我想説青春路上如果沒有逆風和暗礁,人生或許太平淡了,所以在今後教學的日子裏我不會懼怕困難,大膽、勇敢地迎接每一個挑戰,每天創新一點,就不會一直重播着昨天,用我的信心,我的愛心,我的熱情,我的個去活化自己的課堂,感染每個學生。

國中年級英語教師個人總結 篇2

一、個人常態定位

參加至今一直從事本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能夠積極參加各類教研活動和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工作踏實,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在工作上能夠積極完成學校領導佈置的各項任務;與同事關係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處,樂於助人;善於接受別人的的意見,虛心向他人的學習。

二、日常工作

第一,加強業務理論的學習,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爭取做到用人格培養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深刻理解教育教學的意義,能根據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與其他教師共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動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二,不斷地學習相關的教學理論知識,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各種形式的崗位培訓,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讓個人素質有更快和進一步的。提升,並做好相關的業務學習筆記,堅持不斷地學習,儘快提高專業化水平,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努力適應今天新時代對老師的更高的要求。

第三,切實實踐20-版新課標理念,努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激發他們的興趣併發揮國中學生的好奇心,帶領他們一起去探究英語學習的奧妙,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想象與創造能力。

第四,認真鑽研教材上好每一節課,並堅持經常寫課後反思,從反思中努力提高自己,養成教學後反思的習慣,針對課堂上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反思,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基本形成鮮明的個人教學風格,能根據學生的需求、個體差異及認知規律,對學生進行個化教育。

第五,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一是上課準備充分,教學設計合理。二是課堂活躍有序,積極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情景。三是師生平等,師生相互尊重、溝通、理解。四是教學民主,積極調動學生廣泛、主動參與,合理運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學習方式,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五是教學實效明顯,教學活動目標明確,並能達到目標;學習過程和結果統一,不同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能在不確定的.教學環境中,及時發現新的問題,能把握問題的本質,採用最優解決方法,及時、靈活、有效地解決問題。

第六,積極參加各種聽、評課活動,進行高質量的教研活動,積極聽其他教師的課,學習其他教師的優秀的教學方法,認真對待每一節教研組和學校的彙報課並主動積極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以此來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

第七,樹立終身學習思想,在學習過程中,與其他教師共同學習,研究,分享經驗,促進自身開發教學潛能和提高教學研究水平。在專業發展過程中,努力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最後,積極進行教科研研究與創新,充分利用市、縣、校各種網絡和實體資源,使之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存在不足

對教育科研有一定的認識,但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缺乏對學生心理狀態、情緒特徵的認識和研究;教育科研方面,往往停留在感經驗的層面,缺乏進一步挖掘與創新。

總而言之,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自己付出了很多,收到的回報也不少:領導的信任,使我精力充沛;得到同事的幫助,使我幹勁十足;學生的渴求,使我信心倍增。我會努力填補自己在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設計一些學生喜愛的活動,遊戲來輔助課堂教學,激活課堂。積極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更好的為英語教學服務,力爭在今後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我相信有耕耘就一定會有收穫。並且進一步做好校本課程的編寫與研發,爭取將校本課程做到更符合我校學情,使之為全校師生服務。

國中年級英語教師個人總結 篇3

透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反思: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每個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我都從差生入手,使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知識的同時,注意拓寬知識面,關注優生的狀況,給他們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

2、為學生帶給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用心的情態,才能持續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用心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用心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忙,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三、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

步學會如何學習做到1、用心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閲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評價能夠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於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評價或採用測驗及非測驗形式,平時重視構成性評價,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改善的誠績,及反映的情感、態度、策略某方面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測驗以學生綜合運用潛力為目標,側重於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潛力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透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最後、程改革不是紙上談兵,務必要與實踐相結合,我將努力學習,用心進取,用心參與課程改革,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願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國中年級英語教師個人總結 篇4

這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年級二個班的英語教學。在國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八年級年級的分化現象往往十分突出,直接影響着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的英語成績,同時也阻礙了國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防止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國中階段獲得較好的成績,是我的教學目標。

由於教材的不斷改革,我不敢怠慢,認真學習,研究教法,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總結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一個學期過去了,以下是我在這個學期的教學體會。

一、及時幫忙,以防為主

國中英語的教學重點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學應面向全體同學,爭取做到人人基本達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出現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現,就及時找學生談,分析他們掉隊的原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外語的重要性。同時給予學習方法的指導,耐心幫忙他們補習功課。對於一些有可能掉隊的學生,及早指出,説明掉隊的嚴重後果,做到防患於未然。

二、講究教法,因材施教

外語教學和其他學科一樣,有嚴謹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學生在七年級階段所獲得的語言技能,能否在八年級年級得到繼續發展,是防止分

化的又一個問題。這就給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學搞“實”、搞“活”。“實”是講究實際效果,把教學大綱化為具體的要求,落實到教和學上,對每課時的教學計劃逐項落實。課堂上,少講空話,多做實事,精講多練,以學生為主;對每個單元進行考查、總結,分析存在問題,及時補遺,幫忙學生過關。平時作業或測驗得到好成績或有進步的,必須在班上進行表揚,給予肯定;對作業錯漏較多的當面批改,及時訂正。“活”是側重聽説訓練,把外語課由“講演課”轉成“實踐課”。採用展示性的直觀教學方法,使學生一上課就置身於一個講英語的環境中,在既緊張而又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英語。如教學一開始就寓於情景,教師一邊做動作,一邊説“WhatamIdoingI'mwriting/drinkingtea.”等等,之後讓學生表演動作。“Readabook,please”當學生在讀課文時,問這位學生:“Whatareyoudoing”幫忙他回答:“Iamreadingabook.”再叫學生表演,“What'sshedoing”並回答,從而引出新單詞。學生在情景中超多實踐,很容易掌握所學資料。

三、激發動機,誘發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在動力,使學生用心主動地學習,是防止分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八年級學生要是能聽懂老師和同學説的英語,自己能用英語表達簡單的思想,能讀懂簡易讀物,他們就會感到有收穫,興趣就會產生,所以每堂課我都注意讓學生有練的資料,有練的時間。每次

練習五分鐘左右,費時不多收穫較大。另外,給學生留同步閲讀訓練作業,以開闊學生眼界。異國他鄉的風俗習慣、名人趣事,讓學生在英語閲讀中瞭解到,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習興趣。我不斷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嚐到成功的喜悦。同時良好的師生關係對培養學生的興趣也起到了幫忙,因此,我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關心學生,尤其差生,同他們交朋友,不歧視他們,不動不動就訓斥他們,常鼓勵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因此,在教學上,我盡力瞭解學生的實際狀況,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交際潛力,使他們學會運用英語進行初步的交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

國中年級英語教師個人總結 篇5

在上學期的教學中,深刻的感受到,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教學中教師首先務必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認識,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內涵,樹立新的課程觀。在第一學期的教學中,我認識到以下幾個問題:

一:剛學英語的時候,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充滿好奇,喜歡學習、模仿。但是,我發現自從國小讀了幾年後,好奇心逐漸減弱。隨着學習難度的增加,學生產生了消極情感,沒有興趣,甚至厭學。

二:教師應對一些整體學生進行教學的態度誤區。教師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要求過於嚴格,不能注意到學生的差異性,沒有發現他們理解語言的快慢程度,最終導致有的學生吃得飽,有的學生吃不飽。吃不飽的那部分學生就會產生以下情緒:上課或講練習的時候,就會馬虎,注意力不集中。

三:教師在有些知識點講過後,有的甚至操練了多遍,反反覆覆強調了,學生仍沒有掌握。有些教師就責怪學生,並因此加強反覆訓練。於是在教師的責怪聲中,在枯燥的聯繫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消失了。

從以上幾個問題中,我體會到:學生學習語言的潛力是因人而異的。有差別是正常的,要教好每一個學生,但不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一樣、一個模式,不能要求學生都按一個模式去發展,而是開發學生不一樣的潛能,發展學生學英語的各方面潛力。而且教師可根據不一樣學生之間的差異去因材施教。

我認為關鍵是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做到聽、説、讀、寫並舉,眼、耳、口、鼻、腦並用,是激發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學生的學習類型是有差異的。而沒有學習興趣的差異更大;學生的喜愛也不一樣,有的喜歡聽説法,就是一向看着老師,聽老師説,很少看書本;有的喜歡閲讀法,就是一向盯着書本看,很少看老師或黑板。因此,英語教師務必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讓他們喜歡英語。

除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之外,還要培養學生多聽、多練、多參與。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完成的,課堂教學的過程應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合作,創造性地實現教學目標的新過程。

聽學習英語的第一步。在長期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們發現學生語音、語調不正確,主要是由於聽的不夠、模仿不當造成的。教師應訓練學生多聽英、美人士的發音,正確地模仿。目前各個學校都已設置了語音室,配置了錄音機、錄像機等現代化教學工具,為教師教、學生學創造了必須的條件與語言場景。但是,上學期,這些設備使用較少,聽力操練的不夠多,因此,造成期末考試中,聽力這一大題失分較多。

讀是學習英語的第二步。讓學生聽了之後要開口讀出來是很困難的,學生往往膽子小或怕難為情,不敢在課堂上大聲的讀出來。因此,要以鼓勵為主,鼓勵學生膽子大一點,大聲讀出來,這也是提高英語的辦法之一。

我還認為在課堂上藉助多媒體,帶給生動直觀的形象和視野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帶着好奇心走進教師所設計的情境畫面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學習What are these / those ?這一句型,我利用電腦課件,找了許多有關水果及交通工具的圖片,有單數的,有複數的,讓同學們看一看,比一比。在比較的過程中,區別“Whats this /that ?”和 “What are these / those ?”的不一樣點及不一樣的用法。然後讓學生反覆不斷的操練,掌握這兩個句型的用法。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教室裏的實物,讓組長髮問,其他同學回答,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鞏固所學知識,簡單地掌握了這一課的對話。諸如此類運用多媒體輔助情境教學似乎沒有“苦”,學生卻能很好地掌握對話資料,因此,以後要多用多媒體教學,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總之,對學生進行語言教學任重道遠。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以豐富多彩的“形”式來點綴、深化英語知識的“神”採,把孩子們帶到一個原汁原味的英語境界中,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情趣,讓學生們學起來有滋有味,簡單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