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成果工作經驗總結報告(精選5篇)

教學成果工作經驗總結報告 篇1

上週,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赴__縣二小參加由西峽縣創立並正在推廣的“三疑三探”教學模式。通過聽課觀摩、座談交流、參加報告會、實地查看等形式,我對三疑三探教學模式進行了全面學習,受益匪淺。

教學成果工作經驗總結報告(精選5篇)

“三疑三探”的好處就在於緊扣了一個“疑”字和一個“探”字,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我將從以下四方面對這次學習簡要總結如下:

一、對“三疑三探”教學模式要求發生變化。

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運用拓展:,上午聽了三節英語課,在八十班聽得一節課中,教師把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運用拓展這幾個環節都會在一堂課中出現。結果到下課的時候,還有三個教學環節沒有完成。個人覺得一堂課全都完成四個環節,時間不夠用。如果把這幾個環節分兩節課完成,時間就充裕了很多。

二、對老師的講解重新加以重視,

“三疑三探”在讓學生會主動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歸納創新問題,勇於評價問題中養成勇敢質疑、善表達、認真傾聽和不斷反思的好習慣,實現了教與學方式的徹底改變。但也會出現一個問題,大多數學生只能對書面上出現的問題提出疑問,對深層次的問題認識不到,老師如果不加以系統的講解,單靠學生可能耗時耗力也無法解決。這次學習我發現西峽老師在這方面也進行了教學調整,在學生評價完一道題後,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系統的拓展,有時要用十多分鐘才能講清楚。然後學生再評價老師再拓展講解。這樣才能既鍛鍊了學生的能力,又能夠使學生對知識有了系統性和深層次的認識。

三、充分利用課前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上習題課和講評課前提前將答案發下去學生自己對答案,再利用早自習時間小組內討論解決大部分問題,極個別問題老師再在習題課和講評課上集中解決,新授課也是一樣讓學生提前預習自我設疑自我探究,在開始上課時學生提出自探提綱直接進入解疑合探階段進行合探展示評價。

四、重視校園和班級文化建設

這個學校特別重視校園和班級文化建設。一進入校園你就會發現到處是標語,還在教學樓側牆上張貼很多需要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才能找到答案各種問題。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在班級的牆面上張貼四星一組,班級功勛榜,等等,通過各種方法各種途徑來激勵學生學習。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創新型教師:

一、創新型的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一個富有創新型的教師,心中不該只想着學生的分數,應更多地考慮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創新意識是否得到加強,應更多地為學生今後的生存發展着想。因此創新性的教師要實現以下幾個轉變:

1、變傳授知識為培養能力。把培養能力增長才幹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傳授知識滲透在培養能力,培養方法之中,變知識積累第一,能力培養第二為培養能力第一知識積累第二。

2、變封閉的課堂為開放的課堂。開放的教學形式,組織者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地點可以是課堂,也可以是自然社會。

3、變教條式,灌注式為“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二、創新性的教師要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沒有主體性和自覺性,就不能有創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的關係,真正發揮學生的創新主體作用。

總之,這次學習收穫頗多。無論是三疑三探,還是雙分管理。還有其它一些好的教學方法,肯定都有很多值得我們的好的地方。當然,也肯定有不適合我們的地方。無論學習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要杜絕死板硬套。要根據自學校和學生的現狀來創造出真正適合自己的好方法。不要盲目跟風,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教學成果工作經驗總結報告 篇2

時間如梭,畢業至今已有九個年頭。畢業後我有幸成為光榮的教師隊伍中的一份子,在學校,我主要承擔數學課教學任務。這一切對於我來説都是一個新的開始,面對不同的羣體,性格迥異的學生,我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思路和教育手段,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我思緒萬千、感慨多多,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意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引導學生饒有興趣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中來尤為重要。我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利用鐘面實物教具,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時間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觀察物體所需的小正方體模型,注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觀察物體的實踐中來。為學生提供超市購物等場景,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等等。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平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更多的學生全方位全過程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活動中來,以逐步形成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出發點,以形成學生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為精髓。

二、注重課前教材的認真研讀,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徹。

每個學期前我都對整冊數做全面的瞭解和分析,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繫,注意結合我所教的同學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習慣制訂了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做到上好每一節課,搞清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師就教學難點問題做詳細的分析,做到充分駕馭課堂。留意從教學輔導材料中取經,吸取好的教育教學方法為我所用,注意寫好每一節課的教學反思。力求一節課比另一節課精彩,力求將我所知所想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我的課堂中來,力求讓我的學生能在寓教寓樂中輕鬆學數學,讓孩子們成為新課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三、注重反饋,加強課後的練習與鞏固。

所學知識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節課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課後的聯繫與鞏固才能檢驗出來。我在練習鞏固時注重個別輔導,尋找特定羣體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開展練習。佈置的作業不求多、雜,而力求精、細,要求學生能按質按量的完成,對於沒有很好掌握的同學及時輔導,找出不足與疏漏,及時補救。注意佈置分層作業,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難易不同的作業。注重調動多方資源,開展轟轟烈烈的家長助學生、好學生幫助差學生的活動,使得課後的練習與鞏固得以有效的實施。

四、注重個別輔導,及時轉化學困生。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堅持以表揚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對於學困生做到多關心、不歧視、不放棄。讓他們感覺到來自老師以及班級體的關愛。認真研究造成其學習的困難的根本原因,堅持對症下藥。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開展學生間、小組間的互助互學活動,逐步讓一部分學困生隨着年齡的增長、理解力的增強逐漸進步。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讓家長成為學生時時刻刻不變遷的小老師,竭力為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爭取更大進步。

總之,我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還有不夠完善之處,教學經驗還很不足,需要不斷向同行們請教學習。對於自己,我還需不斷豐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將我所學滲透課堂教學,為學生造福,讓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學成果工作經驗總結報告 篇3

一、在情境中學數學

所謂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等需要,學生解決的矛盾問題帶到一定情境中去。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探索規律的興趣,注重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的培養。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感,學生能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寓數學知識於遊戲活動和故事情境中,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鬆、學得主動、學得深刻。例如教學《人民幣——簡單計算》一課可以採用互動教學策略。在實物圖畫情境導入,讓每個孩子在觀察圖中的各種價格,學生不知不覺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後,讓學生互相提問題,互相解答,要求學生把問題説完整,在互動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提問題意識和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踐中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始終體驗着學習的成功與樂趣。從而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既有所學,又"樂在其中"。

二、增強學生自信,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意識、參與能力

教學任務要靠教學過程來完成,要提高教學效果,關鍵是要優化教學過程,要在教學過程中達到優化的教學效果。實現素質教教育的目標,必須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形成以教導學、以教促學局面。

1.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人人都要動腦、動口、動手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擺正自己位置,還學生主人地位。充分發揚教學民主,處理好師生間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多給學生創造動腦、動口、動手。在講“20以內的加減”這一課時,我注重了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抓住了知識的生長點。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髮現問題,得出結論。先讓同學們以小組形式展開討論,温故知新,並讓學生口述算理,在引導學生用多種算法計算20以內數的加減,從多種算法中啟發學生用筆算,口算,並通過擺小棒的形式檢驗自己的計算過程,從而使同學們感悟到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滲透了思想教育,達到了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目的。

2.讓學生主動探尋知識規律,悟出道理,得出結論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探索交流過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之上,讓學生通過對新知識的感知——概括——應用去發現、掌握規律。這既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又是發展能力的過程。在教學中我抓住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運用小組討論、口述過程、直觀演示等教學手段,達到了讓學生主動探尋知識規律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教師都知道,對國小生來説,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按照《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對學生而言,首先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這裏,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樂於與人合作等內在的學習品質。老師還要明確,學生這些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學中,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對學生過早地提出統一的、硬性的要求,而應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讓學生學會討論、學會交流、學會思考、學生合作、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分享。這引起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為學生學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無窮。

四、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國小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努力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學經驗的積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道之前儘早感受,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數數”前,由於學生剛入學,互相之間還比較陌生,我就設計了“自我介紹”的活動,介紹內容必須包括“家裏有幾口人”這樣,就把要學習的“數數”的知識藴涵在其中了。為此,老師要在學期之初對整冊教材進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識的結合點,規劃知識的結合週期,然後通過家庭、學校的有校溝通,通過一系列實驗作業,讓學生經歷幾天、幾個周,甚至幾個月的“感受”之後再學習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成果工作經驗總結報告 篇4

經過半個月的網課學習,我感受到了線上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大有不同,線上教學可以説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全靠自己自覺。我們的老師採用了“學習通”平台學習+線上討論等方式授課。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吸收知識,每次上完課,老師們都會收集學生們的課程反饋,開展線上答疑,講解課程重點、難點。課後,同學們參與老師佈置的討論話題,進一步強化學習效果。在學習過程中,偶爾會遇到服務器卡頓等問題,老師們積極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法,如錯峯學習,更換平台,開直播課等,保證了同學們線上學習的效果。疫情當前,我們應該積極配合學院安排,按時完成線上教學,勤勉自律,學好知識,為奪取防控鬥爭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學成果工作經驗總結報告 篇5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回憶了兒童時代在老師身邊的七件小事,抒發了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表現了蔡老師温柔、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的美好品德。文章以一個兒童的眼睛、兒童的心靈,去觀察老師,去感受老師,跳出一般讚頌老師的窠臼,使文章情意真摯,極富感染力。

良好達到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非常關鍵。它有利用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使新舊知識自然銜接。設計導語如下:“平凡小事見真情”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恰恰是這句話在現代作家魏巍的回憶性散文《我的老師》中妙筆生花。本節課咱們師生共同體會“平凡小事”見“真情”。

這節課的重點是欣賞文章中的細節,讓學生通過自己尋找細節描寫來深入體會文章中藴涵的深情,基本完成。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引導者、參與者,努力在作品與學生心靈之間架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但是老問題,一、很難調動全部的學生參與到思考中來,很多學生的惰性,是一種懶與思考的惰性!二、學生無法將自己感受到的東西順利的轉化成語言表達出來。或者體會不深,表達不清。能基本達到要求只有20多個學生而已。還有一半的學生依舊是聽甚至無法參與到課堂中來。

課堂時間把握不好,由於前面的體會語言細節環節不好,後面時間也不夠了,如:讓學生找出蔡老師做的哪些事反映蔡老師的哪些性格特點耽誤時間過長。結果後面的一個給以前老師寫明信片的拓展遷移訓練環節感情調動不夠。看來還是要在課堂氣氛節奏的調控上多下些功夫。不過,和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相比,學生畢竟已經有了體會探究獨立思考習慣,無論是好還是壞。其實課堂中自己最興奮的時候是學生提出了許多好的句子和詞語,是自己也沒有想到的,和學生共同臨時探討是最快樂。這個時候才有點教學相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