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通用26篇)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

本學期,我堅決落實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狠抓教學常規,努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通用26篇)

一、運用新課標理念: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國小語文新課標》理念,根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通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瞭解到這個階段的兒童感性多於理性,對於外界事物,側重於主觀認識。為此,在教學中,我一直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接受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夥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關懷,知道老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説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作為“新老師”,又擔任二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數老師,我深感任重而道遠。剛開學的幾個星期裏,我不斷向學校資深教師學習,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

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裏,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衞生的好習慣。

2、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説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3、做到“三個一”,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用“因為、所以”把問題説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可以補充自己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己沒有關係似的。

5、老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老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但要舉手,獲得老師的同意後,才能發言。

6、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範,不敷衍老師。

7、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老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

8、每學完一課,要做好複習,有疑必問,要達到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面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於嚴肅,但我認為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己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知道老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老師和藹可親,易於接近。我經常用李大釗的一句話教育學生“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三、認真備課:

明確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活動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四、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寫字、讀書、課外閲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五、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作為一位新教師,我存在的不足有很多很多,經驗不足,努力不夠,教學基本功不夠紮實。在教育教學中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從朗讀抽測到古詩背誦再到考試,我發現班上幾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紮實,這還需要在後半學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幫助。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積極向身邊的老師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2

最近,我執教蘇教版國小四年級(上)第23課《春聯》,教後通過自己的反思,同行的探討,專家的引領,對這課及語文教學又有了些新的認識。

《春聯》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説明文,課文用精練的語言,生動地説明了春聯的作用,內容以及特點。在課文的精讀階段,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反覆品讀語言文字,領略中國語言文字的無窮奧祕,激發學生熱愛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重點突現三方面的特點:

一、重視學生的自主感悟,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活動的設計還是應該圍繞他們而開展。在導入課文後,我就放手讓學生們自由地朗讀全文,讓他們自主地學習課文,分析課文時也以學生的思路為線索,機遇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對春聯內容的理解,也以他們的自讀自悟為。

二、重視教法,由扶到放

有句話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對學生來説很重要。在分析春聯內容的時候,我選擇兩條春聯重點品讀,着重分析,另外的兩條則由學生同桌合作學習,再以彙報學習成果的形式交流。實踐表明,學生能很好地自主學習,他們也品嚐到了自主學習成功的喜悦!

三、以文為本,以讀促析

語文是姓語名文的,儘管本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文章,但在教學時仍要圍繞課本而進行,領略文中語言文字的無窮奧祕,對學生進行程度不同的,有針對性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對仗““聲律美“這些內容較為煩瑣,理解起來也有困難,那麼就以學生的朗讀感悟為主,以讀促析,以讀促悟,以讀促記,以讀促説,以讀促寫。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3

課文《霧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奇特壯美的景象,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河山的歌頌之情。全文層次清晰,景物特點鮮明,給人們以身臨其境之感。語言清新優美,情景交融,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澱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藉。

由於霧凇離我們南方的學生生活較遠,在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落實了三“讀”的語言實踐過程。在教學活動中,將“讀”的聯繫貫穿在整個過程,通過看一看、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等活動環節,學生由“讀通課文——讀懂課文——會讀課文”,經歷了“三讀”的語言實踐過程,培養了良好的語感,也感悟了課文中藴涵的情感及道理。為了讓學生讀懂課文,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讀的方法:

1、採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霧凇美景,邊讀邊感悟。

2、自讀質疑,小組交流。

3、品詞、品句,配上動作體會朗讀。

課上,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氛圍濃。教學中滲透了課改理念,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力圖體現三個維度的落實。教師朗讀指導也較到位。

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評價語較單一,應在多元化些,鼓勵性再強些。

2、對詞的品析不夠到位,忽略了“凝結、隨風飄蕩、籠罩、淹沒”等詞的理解。

3、學語言不夠簡練,生活化。

“教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以上是我此次上課改彙報課的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發揚優點,對於不足之處加以改進。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4

由於社會大環境和家庭小氣候的影響,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存在一種“獨立”現象,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自己説了算,看上去似乎是一種能力的彰顯,或者説是個性的張揚。然而,當這種“獨立”無限制地延伸後,便會成為一種自私,一種孤立,最終造成合作能力的匱乏。隨着社會的不斷變革,合作精神和組織才能已成為21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學會合作,將成為新世紀的重要特徵,這對我國未來社會人才素質,特別是少年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健康積極個性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教育國小生合作的重要性,在《左手和右手》和《合作力量大》這兩節輔導課中,通過“賽一賽”、“護送盲人過馬路”、折筷子、剪貼畫等的小遊戲來讓孩子們充分了解這一點。

其次要讓學生認清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國小生隨着年紀的升高,開始產生競爭的心理,一切都要爭強好勝,有事甚至達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也就必然影響到與他人的合作。這就要通過教育使他們懂得競爭的根本目的在於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形成一種你追我趕,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關係。而合作能培養自學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等。這兩種狀況並不矛盾可相互依存,在合作中可以有競爭,在競爭中也可以合作。

所謂合作精神是指人們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的心理狀態。國小階段,如何來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呢?

一、創建和諧共處關係,營造互助學習氣氛

1.建立和諧的關係。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係,那學生會更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誨,更願意與教師相處,這對於在學習和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是很有幫助的。教育改革家羅傑斯認為:教學成敗的關鍵是人際關係,是情感態度。“學習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師生感情交流的過程。”在和諧的教學和活動環境裏,學生消除了膽怯和依賴心理,他們才可以無拘無束地充分表現自己,踴躍參與到合作中去。因而,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合作激情,引進競爭機制,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形成和諧的合作羣體氛圍。

2.滲透合作的意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滲透合作的意識,對於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這樣説:“讓我們一起來思考,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順利解決問題後,我們可以説:“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讓我們為自己喝彩。”這些引導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了“我們”的層面,而不僅僅是“我”的努力和付出。同時,教師也應要求同學之間要彼此尊重、理解,這是學生之間友好合作關係的必要前提。只有這樣才能順利解決問題,從而在課堂上形成一種友好、和諧、輕鬆、互助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能愉悦地學習。

二、創設有效合作環境,鼓勵學生參與互動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伯頓在談到發展兒童創造力的十個要點時指出:“創造一個氣氛使每個兒童被作為一個人來對待,使他受尊重,並作為小組的一名成員被重視。”這就是説,教育者可以創設有效的合作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小組間的羣體效應,使學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學活動中,同時發揮個體思維的作用,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成效,合作意識得到培養。

1.有的放矢,設計合作學習。在學習中互相合作,就要求學生之間共同參與,互相包容,樂於交流,配合依靠。在各類學習活動中可以設計需要學生共同完成的學習任務,或解決一個難題,或討論一種學習方案,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表現能力的教學板塊。為了讓學生能更自如地發揮自身的創作能力與表現能力,小組活動的形式更能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國小生的心理特徵是好與人交往,好表現自己,在小組學習中,讓學生參與互動,就順應了他們的心理特徵,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思維摩擦和碰撞的環境,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互相幫助,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取長補短,謀取集體智慧的結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5

本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裏行間包含着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讚美。就是因為課文中的語言是詩一般的語言,所以教學時感到非常吃力,光是生字詞的過關就化了一節課的時間。在詞語的理解上,因為西湖離孩子太遙遠了,如何能讀懂這樣一篇美的課文,如何能從文中吸取起精華,又如何能從文中感受到如此的美景。

只有藉助遠程教育資源,於是,在理解詞語時我採用了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來理解的方法,用了很多方法,讓學生自主理解,實在沒有辦法就或詞典,總算是把這個攔路虎掃除了。如:“鑲嵌”,就藉助戒指來理解的,鑽石的託就是天堂,而鑽石就是西湖,即把鑽石鑲嵌在鑽托裏,就好象是西湖是一顆明珠鑲嵌在天堂裏的。“碩大”,孩子們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説了一句“從那邊跑過來一隻碩大的老鼠”,孩子們都快速地舉起了小手,説出了答案。“掩映”一詞的理解是藉助文中的畫面來理解的。在課文的32和33頁。

頁的下方的畫面上,一片片樹林鬱鬱葱葱的,偶爾見到幾處房舍。讓學生在尋找樹林中的房舍,再來理解“掩映”,“層層疊疊”是通過畫簡筆畫來理解的。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本文內容略顯深了,孩子們不是很容易理解。通過看課件視頻,通過品味文中的優美詞句,孩子親眼看到西湖的勝景,西湖的美麗風在孩子的腦中形成畫面,在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去描繪,基本上學生能理解課文了,然後再通過配樂朗讀把課文讀美了。

在上完了全文,再一次運用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運用文中的詞語來描繪圖畫中的美景,這樣即鞏固了詞語,又複習了舊知:從畫面中理解詞語,還訓練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再一次領略了西湖的美麗風光。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6

前不久,筆者有幸觀摩了幾堂中國小“生命教育”公開課,深為師生投人的生命情感所觸動。觸動之餘,也平添了幾分憂慮。一幕幕由教師主導、學生主演再現的生命情感劇,在課堂上產生了強烈共鳴,在場同學及聽課者也都為之動容,確實富有感染力,讓人深受教育。這幾堂公開課無一例外地都在情感上大做文章,一方面大大改變了老師只為傳授知識而教學、知識之外無情感的生硬、機械乃至木然的形象,課堂也着實走進了生活,關涉着生命,使情緒得到了宣泄;另一方面,課堂煽情太多過濃,甚至走向了任意,整個教學流程始終未能走出“情場”迷霧,似乎很少能感受到生活陽光。現不妨回放其中一個真實故事,並由此引申出對這一問題的反思。

一、問題的提出

一個花季少女,從出生就不曾見到自己的親生母親,在對母親的深深思念中,在母愛嚴重缺失的氛圍裏,艱難走過了14個春秋。“看到別家孩子在媽媽懷裏撒嬌,遇見同學的母親來校看望他們,我真是好羨慕。之後,心中留下更多的是不平:為什麼別人就有母親的呵護、關愛,唯獨我沒有?於是,我怨恨我的母親,為什麼那麼狠心?既然不要我,又何必生我?”憂鬱與抱怨包裹着她。後來,經多方努力,終於聯繫上了這位少女的母親,有關方面也特意安排了母女的見面。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再現了當時的場景——猶如某省電視台的《……有約》欄目——二人抱頭痛哭,女兒滿腹牢騷:“別人都有媽媽,你怎麼那麼狠心,生下我就扔下我。”母親泣不成聲,我們能夠聽到的,除了哭泣,還是哭泣,沒有絲毫辯解。據授課老師介紹,這位母親又建立了新家庭,也有很多苦衷與無奈。這位女兒現身説法——她就是我們聽課的這個班上的學生——她坦言自己“叫不出世界上最平常不過的一個詞——‘媽媽’”,心裏仍強烈渴望得到母愛。

故事真實生動.現場很多人都感動得落下淚。全班四五十學生,半數以上都發了言,或表示同情,願陪她度過孤獨的時光,或提出要幫她解決生活困難。老師也動情地説:“我也曾是個孩子,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又是孩子的母親,我也知道母親的不易,但我真誠地對你説,‘__!如果你不嫌棄,我願意做你的母親,把你當威自己的孩子。’”

這堂主題為《用微笑面對生活》的生命教育觀摩課,始於情感生活的不如意,終於同學、老師發自肺腑的慷慨援助。課堂教學程序設計井然有序,個案本身催人淚下——全場差不多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為之黯然落淚.難怪坐在身後的聽課老師問我:“觀摩生命教育課,是不是一定要帶上手帕或紙巾?”筆者也有此同感,生命教育課堂好似情感演繹場,並且主演生命哀傷曲,讓人感到除了陰冷,就是灰暗,彷彿生活沒有多少陽光,生命本身也沒有什麼活力。總之,老覺得在感動之外,課堂也留下了幾分遺憾,似乎某些生命元素還不夠到位,亟待進一步探討與分析。

二、問題的分析

從現象上來看,這裏涉及的是學生母愛的缺失,屬於情感方面的問題,這種生活的不如意,乃是因為感情天平的失衡使然。“我想要的卻沒有得到,於是,我不快樂,甚至很痛苦”就是個案中的女生的基本邏輯。若從學生(故事中的女孩)的立場來看,孩子要求得到並享受母親的關愛與呵護,這是再平常不過的,可是,生活偏偏對她很吝嗇,她沒有得到,而且越是得不到,她就越是耿耿於懷.甚至對母親產生了怨恨。客觀地説,女兒的抱怨也情有可原。然而,若是換位思考一下,這一生活問題或者得失矛盾也不至於不可開交。

惠特曼曾經説過,“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誠然,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母親開啟了孩子的生命之門,而孩子為母親帶來了什麼呢?十月懷胎的艱難,母親一肩承擔,一路蹣跚,無怨無悔,並強忍撕心裂肺的痛苦,憑藉堅不可摧的生命意志,引領另一生命的啟程。生命的降生是喜悦的,然而,不曾聽過母親分娩時撕心裂肺的呻吟,也就不會知道生命的降生是何等的苦痛!

生命的獲得飽含母親難言的苦痛,來之不易,每一生命無不充滿母親無限的愛意,應倍加珍惜。母親也是普通人,她也會有難言的苦衷,會有很多的無奈,即使她不在孩子身邊,並不能表明她不眷念自己深情孕育並冒死生下的鮮活生命,難怪有人聲稱,“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生命問世的艱辛歷程,應該激起的是生命主體對母親的感恩之情,是對生命的敬畏之意.並進而積極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問題是,現在的孩子,有幾個會把自己的問世看作倖事,將自己生而為人視為幸運,很多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需要為半徑,以得失利害看人生,大凡自己想要的,得到了就高興,沒得到就沮喪。他們很少顧及他人的存在以及他人的感受。他們對長輩的呵護司空見慣,對父母的關愛,甚至覺得理當如此。他們鮮知報答,更不懂感恩。現實生活中,慾壑難填——慾望無止境,想要難兑現——成人尚且如此,更何況理智不全的孩子?於是就出現了大量的生命問題。這則個案便是一例,且頗具代表性——縱然是母愛的缺失,屬於情感的不得,實質上也是欲求與所得之間的矛盾問題。另外,不少孩子將生活感受混同於生命本真,只知生活感受,而不知生命本真。個案中,女兒的情緒低落屬於她對生活的感受。現實告訴我們,對生活的或悲或喜的感受,其實都只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雖然強烈,一旦置於生命的長河進行考量,則悲喜皆為瞬間,一切總會過去,並且一切都會過去。因為生活感覺不是生命本真,生命本真乃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長河,她高於生活感受,需要每一生命主體的積極作為來秉承拓展,個體生命可以終止,那只是生活感受的休止,生命之流卻可以生生不已,此所謂“薪盡火傳”。

倘若問題認識不能到位,解決方式又欠妥當,就會帶來更多更大的麻煩——既不利於孩子與人共處,又不利於孩子的獨立自主。對此,生命教育理當大有作為。我們的生命教育就是要關注每一生命個體。直面他們的人生困惑,引導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並逐步自立自強,使其既保持着自身獨到的個性,又歷練出較好的合作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現在這種緊張關係已經成為學生的一大生命問題,而要求得這問題的智慧解決,生命教育的主導價值就被凸顯出來。

三、問題的解決

課堂上,老師、同學共同為困境中的女兒支撐片藍天,看似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其實,仍有些許疑點值得探究,尤其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值得商榷。

生命教育的實質,依個人所見,乃是“成人”教育,其目標就是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具有鮮活生命力、富有同情心、敢於承擔責任、積極踐履義務的獨立自主的生命個體。生命教育中,情感的宣泄是重要環節,因為喜怒哀樂等情感體驗是生活中的實存之有,不可斷然否認,問題的關鍵在於,生命教育的組織者、施教者應該把握節度,使之“發而皆中節”(《中庸》),無過亦無不及。借用教育家孔子的説法,“過猶不及”皆不可取,因二者皆超出了“度”。其實,對“度”的把握,更要藉助於理性,要用理性引導情感,使情感走出沼澤,也只能以理智駕馭生活,方能使生活充滿陽光。

“以理導情”,從近處課堂而言,就是要喚起女兒對母親的同情與理解,用理智引導女兒走出情感的低谷,要讓女兒有一種理智的認同倘若不是母親給予生命,我們何以能來到人世?沒有自我的存在,又何以抱怨生活的得失?身為中學生的女兒,不應該徘徊於情感迷霧而不自拔.應該以理智統帥情感;不應該糾纏予他者施與的眾寡,而應該感悟生命的獨特性與自主性,以及不可推諉的生命之重。這些都需要老師的潛心引導。

老師的引導至關重要,老師選擇解決問題所遵循的原則更應慎重。現在的課堂習慣於“頭痛醫頭”“缺啥補啥”,這堂課便是從外部輸人情感,傾注愛心——看似母愛的缺失由於他愛的輸八而得到彌補,進而情感的天平得以平衡,但這裏進行的只是情感的對流,況且憑藉的是他力的介八,這與我們強調的理智的生活還相去甚遠。理智的生活,基本的要素是自立。我們進行生命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自立,讓學生學會做自己的主人,尤其是要消解學生時時把自已交給他人、事事依賴他人的“戀母”情結——促使學生“二次斷奶”——真正立起來,自己對自己負責,做自我生命的主宰。而簡單的輸人引進,實屬外在支援,能否盡心人神。誠難肯定.即使有些效果,亦不宜推廣。孰不知.受助者明天又會有怎樣的“欲而不得”難題,外援何時能休’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應求助於外,相反,應該求諸內在自我,“反求諸身”,求諸自我的理性與意志。

生活會帶給人們苦難和不幸.軟弱者屈服於嚴酷的現實,但強者卻把苦難和不幸視為考驗自己意志力的良機。黑格爾説:“人格的偉大和剛強只有借矛盾的對立的偉大和剛強才能衡量出來,心靈從這對立矛盾中掙扎出來,才使自己回到統一;環境的互相沖突愈眾多,愈艱鉅,矛盾的破壞力愈大而心靈仍能保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顯出主體性格的深厚和堅強。”教育者,尤其是生命教育者,無疑是學生的人生導師,凸顯生命意志與實踐理性,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陽光生活,實乃責無旁貸。

四、簡短的結論

人是理性與意志的化身,每一個人又是有待完成的生命體,個人最終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自己的作為。父母給予了子女以生命.子女應以“天地之菁華”的類屬而慶幸。俗話説“母子連心”,個案中的母親是個特例,她不似別的母親守護自己的骨肉,然而,其行為或許不該遭受過多指責.或許她忍受着常人不曾承受的生命之重,其堅忍的生命意志是難能可貴的,而這也正是女兒應該承傳的。女兒聲稱,“十四年沒有母愛,我想到過輕生”。母愛的缺失着實讓人遺憾,但由此而輕生,未免更讓人揪心。其實,困苦(包括情感的煎熬)是人生的財富,磨礪是一種挑戰。直麪人生的不如意,砥礪生命意志,走出生活的陰影,做生活的強者,弘揚生命之精義,不斷創造人生之輝煌,這才是理智的生活方式,也正是生命教育的真義。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7

《水》這一課整個教學緊緊圍繞“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這一開放性問題展開,讓學生語文實踐中逐步學會學習,對水的認識由淺入深,情感也在這種螺旋式的反覆中不斷昇華。在最後的交流中,學生們説:“我們這裏雖然不缺水,但我們也要珍惜每一滴水,想想那些缺水的地方吧”,“我們真的要節約用水了”……這種居安思危的想法不正是作者在文字的背後要告訴我們的嗎?

本課的最後一段是全文最感人的一段,作者把那一勺水帶給四兄弟的美妙體驗表現得淋漓盡致,細到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品讀本段,不由得為作者出色的細節描寫深深打動。作者抓住一個“滑”字把一勺水從臉到胸和背再到大腿和膝蓋最後到腳板的美妙體驗一一傳達,這份美妙激發了身體裏的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這種感覺是越來越強烈的,因為身體實在太需要水了。如果在朗讀時能通過分層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在讀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這份對水的強烈渴望,教學目的在朗讀中得到了強化,可謂一舉兩得。此外,在朗讀中教師應及時質疑:為什麼“滑”這個動作會重複出現三次呢?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從而在課堂上,將教法與寫法巧妙融合,讓學生明白:在寫作時,我們一般是不重複用詞的,但有時為了強調自己某種特別的情感時往往會進行重複用詞。而文中的作者,則是在強調這一勺水的珍貴所帶給他的難以描述的舒暢感受。寫法也在潛移默化得到強化。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8

20--年-月-日——20--年-月-日,我參加了全省中學教師培訓。透過--天的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這次中學教師培訓的資料十分豐富,理論上包括對“教學規章制度、教學常規、師德、中學教育的常識和特點”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實踐上包括觀摩有着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的教學示範課和新教師的現場教學示範課。透過認真的培訓和自我的學習,獲得了很大的收穫,現將自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透過對幾種教育法規的學習,我瞭解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義務——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我的學生,維護自我的學生,並關愛他們,以自我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應對後進的學生,不能採用暴力或體罰等行為,而是就應用加倍的愛去幫忙他們進步,這不僅僅是從職業角度,更是從法律角度對教師的義務作出了規定。教育不僅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只是一個教書匠的水平。只有透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狀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

在培訓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關於《教師職業道德》。談到職業道德,其實每一項職業都要求具備必須的職業道德。但是對於教師這個職業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且具有必須的特殊性。因為作為一名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種年齡階段,教師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過他們的父母。所以,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關係到學生未來的品德發展。教師務必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這一點十分重要。

我覺得教師的職業道德,集中體此刻教育職責感,關愛學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業關係着下一代的身心發展,關係着祖國建設的明天,是中國建設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教師的工作職責感就應是極其強烈的,只有強烈的職責感才能帶動起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才能真正意識到自我職業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教師要時刻注意自我的言行並留意學生的反應和變化,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改正不良的習慣都是教師的基本職責。如果缺乏對學生負責的心態,又如何將工作熱情融入自我的工作中呢?更別談兢兢業業地為學生服務了。

光有職責感還是不夠的,教師不應只成為學生的導師和幫手,更就應是學生的朋友。所以關心、愛護學生是一個好教師最起碼的道德,是強烈職責感的體現和昇華。關愛學生首先應當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不能以偏見、片面的態度對待他們。除了關心他們的學習以外,還應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向着用心、樂觀、上進的方向發展。除了關心他們在校的行為,還應瞭解他們課堂以外的生活,以便及時、適當、全面地幫忙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教師的職業道德還體此刻工作效率上。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奉獻自我的知識,傳授學生先進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能夠是一件普通的事,也能夠是一件艱難的事,關鍵看一個老師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單調地將自我肚中的知識塞給學生,這就是件簡單的事。如果要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既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學習,又能懂得思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是件艱難的事。優秀老師能在不一樣的條件下,堅持不懈地研究教學方法,有所創新,有所成就,這是十分不容易的。也為我們新教師樹立了楷模,時刻教育我們不能在工作中只積累經驗,更要邊教邊思考,有所實踐,有所創造。培訓資料中,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這部分資料我也有很多感受。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師風,是教師的行為規範。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個性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隨令不行。”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這些都是師德師風的體現。

短短的幾天的培訓學習,令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能夠説是我近年來教學生涯中,一次難忘的學習交流。在學校這些勤懇敬業老師的發言中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流露出大光華人的那種樸實真誠、謙虛好學,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讓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匪淺,百聽不厭,百學不倦。

我想,“作為教師,不僅僅是一個學者,她更就應是一個研究者,”在教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務必以局內人的身份“進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內”,根據教學現場當時的“內在真實”,來展示教學的真實面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了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透過培訓,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經過培訓學習,我更堅定了自我“教書育人”的思想,要逐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去做:

(一)“做一天蠟燭,就要發一天光;做一隻春蠶,就要吐一寸絲。”

這是我的教育觀和思想觀。我不會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逍遙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種教師的使命感。因為我深深地懂得: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悟、時光、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需要以強烈地使命感為基礎的,是要以強烈的職責心做代價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辛勞,甘於付出,甘於無怨,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

(二)要鼓勵自我“學無止境”

我要在新學年裏,不斷學習他人的新經驗,使自我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如果不強化“自育”意識,力學苦練,做到“問道在先”“術業有專攻”恐非易事。

(三)要熱愛自我的學生

教師務必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就應是温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為教師,就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忙,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擔挫折的煩惱。

透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今後我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所有學生。在教育這個舞台上每一天發生着許許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學故事,這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發生、出現、遭遇、處理過的各種事件,不是瞬間即逝,無足輕重,淡無痕跡的,它會長久的影響學生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從培訓中老師所談的這些親身經歷的事件中,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得到很多大啟發,甚至會產生心靈的震撼。

走近名師,感受名師,更使我明白了我們教師就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我的不足,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為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我的教學更趨完美。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9

育人要從小抓起。今天的少年,是21世紀國家的棟樑,擔負着振興中華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他們好比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才能發育滋長,使他們在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成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勇於獻身的一代新人。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這關鍵是靠人的培養。一年來,我根據學校德育處和大隊部的教育工作計劃,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積極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範和"三自"能力為突破口的系列教育活動,收到顯著成效。

一、為人師表,率先垂範。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而班主任老師則是這個單位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老師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班主任老師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裏,班主任老師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

因此,規範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範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範。我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在三十四年工作實踐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從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他們熱愛勞動,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學後和學生一塊打掃環境衞生和教室清潔衞生;教育學生搞好團結,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師、年級同志搞好團結;和學生交知心朋友;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書寫認真工整,我在板書時首先做到書寫規範認真。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同時也贏得了學生的愛戴。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範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健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強化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加強"三自"能力的培養。

國小教育主要是養成教育,一個人能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關鍵在於國小階段的教育,特別是低段的教育。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件事,每一項活動,每一節課,長期薰陶才能形成。近年來,為建設良好的校風、班風,我着重抓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我以課堂生活為主體,以常規訓練為主線,加強了對學生課堂紀律、常規、禮貌、衞生和勞動等九方面基本行為準則的教育。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責任感和自學、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課堂教學中師生和諧統一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0

上週我校進行了第二次的常規檢查,總體來説一切很常規化了。

第一次的常規檢查,主要是針對教學計劃的制訂,這一次的檢查主要是針對教案、教學反思及作業的批改,後進生的檔案建立情況等幾方面進行檢查,並對教學計劃中的進度進行檢查,期中快到了,老師們的教學進度是否趕上了,再次讓老師們進行對照。在這次語文常規檢查中,有幾個亮點:

1、對於剛畢業不久的幾位老師的教案書寫端正、有較詳細的教學流程,每一課都有自己的教學心得。

2、語文老師單元試卷的批閲極其認真,不但有第二次批改,而且像淑榕老師對每一張試卷都給了學生評語和家長反饋意見,桂芳老師的試卷不但有家長意見,還有學生自己的評價,看了真的着實感動,雖然這麼忙碌,但是老師們卻是這樣擠時間細心地批閲。

3、後進生檔案卡都填寫清楚,對學生存在的不足進行合理的分析和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輔導。

4、同步訓練的批改認真,學生的字跡都較為工整,有二次訂正,教師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等級評定,有部分老師還有簡單的評價語,有的老師以“優、良”評價,有的以“好”或是“送星”等形式。批改符號都已經規範化。高年級的老師能按計劃寫好課內習作,高年級的作文批改主要培養學生互改能力,有較為妥當的評語,有二次習作;不少語文老師還自行設立了“採蜜本”,“摘抄筆記”“日記”“週記”等。

幾年來的教學常規檢查已經走向正常化、常規化。其實每位老師都會把這些最常規的工作做好,因為它是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措施!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1

《童年的發現》是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中的精讀課文,是這個單元中難度最大的課文。

白金聲老師説“較為淺顯的文章,可以來個淺文深教;比較深的文章,也可以深文淺教……一句話,就是要因文定法,辯證施教”,所以,我抓住了本文的中“我”的兩個特點,展開教學活動,進行“深文淺教”。

首先,是夢中飛翔,引發追問。追問是國小階段所有孩子們的共性,只是所追問的問題不同而己。對於“我”的追問孩子們不難理解。從夢中飛翔到從河裏看到小魚會翻來覆去仔細看想了現將來人類會有什麼樣的特徵,體現一個孩子渴望得到更深層的知識。

其次,對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尊重孩子們的感受,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問題。為此設置了一個環節,將一個答對問題的孩子強行趕出教室。他在冷風中體驗到了被老師冤枉的心情。所以,沒有過多去講解“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要面臨着被驅逐和迫害的危險”,而是讓孩子們感受作者的自我安慰和幽默。同時,建議孩子們在課外看看哥白尼等科學家的故事。

第一次這樣嘗試着”深文淺教“,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這課的教學當中,板書的設計不夠明朗化,顯得有些亂。上完了一課,靜下來反思,為”再教設計“做準備。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2

記得上學期末的最後一次語文大組活動時,肖老師拋出令大家感到好奇而又深思的問題——“磨課究竟好不好”?通過這次公開課的實踐,我對磨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2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在前後磨了2篇課文後,在一次一次試教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發現自己問題的同時也感覺到了自己的進步,也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所以我覺得“磨課”是利大於弊的。

我執教的是《唯 一的聽眾》的第二教時的教學,在第一課時基礎上,引導學生以轉換人稱的方式改寫故事。導入時引讀老教授説的4句話,這既是對上節課的複習,又對上節課的內容起了很好的銜接作用。

接着我出示了本堂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要把老教授作為第一人稱寫,更要學生明確一定要聯繫上下文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

接下去的環節體現了教師由扶到放的過程,先將故事分成三個部分,着重指導第一部分的寫作。在指導第一部分時,我先引導學生活用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再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揣摩老教授的心理活動,隨後進行換位體驗,寫出老教授的所見所聞所想所言,目的是強化學生明確寫作的方法。這個環節我利用多種填空題給予了學生一個寫作的形式,引導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把學生推向一個更高的思考空間,學生都有了寫作內容,也學會了寫作方法。

在此基礎上第二、三部分則是放手讓學生寫,重在依據寫作的要求從同伴、教師的點評中發現自己在寫作中的問題,更好地運用寫作方法來進行寫作。所以當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價時,他們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聲音去努力塑造人物形象,而且表達形式的多樣,做到了一課一得,許多精彩的語言不斷在課堂上呈現出來,既給了語文閲讀宣泄情感的空間,又給了學生昇華課文內涵的境地。

最後我請學生思考課文除了《唯 一的題目》,還可以取什麼題目?這又是本堂課的亮點:《善意的謊言》、《蜕變》、《“耳聾”的老師》、《真正的音樂》、《鼓勵的力量》、《此時無聲勝有聲》……在座的聽課老師都嘖嘖叫好。

課堂是實實在在的,不是追求花樣,也不是蜻蜓點水。課堂中的讀寫結合要抓住讀和寫的共同點進行訓練。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精心打磨課堂,搭好腳手架,真正做到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培養語感,在寫中促進思維,在寫中學會轉化語言。

這次能圓滿的完成公開課的教學任務,離不開汪老師、肖瓊老師和李青老師的細心指導,離不開我們全體五年級語文老師給予我的幫助,藉此機會我由衷地感謝大家。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3

本學期我擔任國小三、四年級的信息技術課教學,三年級教授的是計算機入門知識,。根據三、四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學習特點,我現將本學期以來的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一、打好紮實基礎,養成良好習慣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本學期剛開始系統的學習計算機知識,(大部分學生接觸過電腦但沒有系統的學習)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覺得幫助學生打好紮實的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開展教學工作。

對於剛開始接觸計算機的學生來説,他們一般都有較濃厚的興趣,積極性較高,但較迷茫,不知從何處學習。此時,我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計算機的發明、發展過程,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接受計算機基礎知識。然後,我以打比方的方式介紹計算機的組成原理,用我們人身體的各個部分來類比計算機的組成部件,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原理。接下來,我用玩遊戲的方式介入鍵盤的操作知識的講授。對於剛學習計算機的學生來説,練習鍵盤本來是一件單調枯燥乏味的事情,如何保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我選擇了金山打字通軟件,該軟件裏面有打字練習遊戲。從此入手,學習變得輕鬆有趣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鍵盤操作。

二、合作探究學習,體驗學習樂趣

四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本學期的幻燈片製作課程教學中,我主要採取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各自的主題製作項目。每個小組選取一個主題製作項目,自己蒐集製作所需的圖片、聲音、動畫等素材,完成各自的創意設計,然後製作完成各自的主題項目。在此過程中,我主要是講解關鍵的製作技術,同時輔助各小組,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根據各小組的完成情況,學生基本上能製作圖文並茂的作品。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掌握各種幻燈片製作技術,而且提高了大家互相協作的意識,增強了團隊精神。當然,項目完成的質量還不算太高,諸如創意設計還有待提高,我相信經過進一步努力學習,學生會有長足的進步。

教學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如何進一步組織好學生、組織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我長期值得研究的課題,我將一如既往的紮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標準的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4

新課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下面簡單地回顧、反思兩年多來的英語教學工作。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説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根據教材中的情境,真實再現於課堂並創造新的懷境,如教“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時,情境有“小歌手大賽報到處”、“迷路的小孩子與警察”、“結識新朋友”、“醫生與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紹”等等一些語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講台上鍛鍊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

如師生早晚問好、道謝、道別等,學生已經習慣用Hello、Good morning、thank you、You are welcome、See you、Goodbye……與我交流。這樣就無形中發展學生運用英語交際能力,培養他們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2、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聽、説、讀、寫綜合能力,鼓勵他們大膽的説並運用到實際中去。

每課的對話讓學生先聽後讀,然後表演,每小組不宜超過四人。表演前應讓各小級操練準備,鼓勵其拓展創新對話內容。表演過程中,除要求學生語音語調正確外,還應讓學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勢、姿態等。

3、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發現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5

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轉眼間我在成長中又度過了一年,回首這一路上自己留下的那一串或深或淺的足跡,盤點過去,期盼未來。

一、讓讀書成為習慣

本人讀書只憑自己的興趣,依乎性靈,擇己所好,有所會意,有所感受。專業的書目只讀《教育新理念》和《給教師一生的推薦》兩本;雜書倒是看了不少,比如《問題背後的問題》、《品三國》、《讀者》、《思維智慧》等。習慣於每一天瀏覽《智慧世界》網站、圖片新聞、國內外新聞,及時瞭解最新的國內外時事動態;習慣於把筆記本看在電腦前,一年下來,也記上千把萬字。一言以蔽之,讓讀書陶冶性情、啟蒙自我。

二、讓工作成為快樂

“讓工作成為快樂,讓追求成為樂趣”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用心留意工作的每一處細節,以平和的心態,紮實地開展各項日常工作事務,認認真真做好本職工作。

學籍工作,學習不輟。為了成為一名功底紮實、技術過硬的學籍管理人員,一年來,在自學之餘常向有經驗的老師虛心請教,不重複自己、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嚴格按照新課標《學籍管理規定》,落實事業計劃,做好國小新課程管理系統的培訓,做好學籍管理工作;組織好成人教育相關工作,各種名冊齊全;轉入、轉出能及時記載學生變動狀況,取證工作全部到位。建全學生學籍大、小卡,認真做好各種報表工作等,順利透過了“兩項督導”檢查,“泉州市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教育改革管理示範校”進行的動態跟蹤檢查以及省級“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評估驗收。

常規工作,堅持不懈。根據《德化縣潯中中心國小教育教學常規工作細則(修訂)》要求,從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周工作計劃的開展等入手,深入課堂,走進教師,全面做好常規檢查,較好地開展了《教育教學大檢閲工作“回頭看”活動》。

教科研工作,實中求新。學期初認真制定教研計劃,並組織實施、檢查、總結。深入開展“課改半月談”、“課改展示周”等教改活動。月,組織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研討會;月,組織“發展式”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和《課改半月談——“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會》;月,組織“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研討會和市級重點課題展示課;月,課改半月談——“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研討會。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研討活動,並用心與之交流互動。另外,協助黃主任推進、深化教育科研,實施“創新校本教研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研究,組織申報全國及我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研究》。同時月在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的帶領下,參加了在楊梅中心國小舉行的上湧片區國小數學教研暨我校“送教下鄉”活動,執教《圓的認識》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

其他工作,穩中求實。紮實開展校本培訓工作,組織選拔各學科中青年教師和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比賽及評選工作。認真撰寫各種總結、講話稿、方案及各類通知,其中有《你追我趕共同發展——“我為我的教學(管理)崗位訂目標”工作回顧與展望》、《與時俱進謀發展,素質教育譜新章——潯中鎮年教育工作總結》、《德化縣潯中中心國小教育教學常規工作細則(修訂)》、《精細管理促發展,和諧共進譜新章——潯中中心國小秋學校工作總結》等;組織好各類比賽,如組織教師説課比賽活動和學生繪畫比賽;月,組織學生硬(軟)筆書法比賽活動;月,一、二年級講故事比賽活動;,組織開展“亮我才藝,秀我風采——潯中中心國小教師才藝展示’”活動等。月,本人蔘加縣教育系統廉政文化書畫作品展獲二等獎,書法作品一併在第三實驗國小展覽。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6

轉眼間,又要放寒假了,回顧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順利地完成任務。當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穫喜悦,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我所享有的收穫我會用於下個學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問題我要認真思考想辦法解決。在此我總結如下,以便擇優汰劣,取長補短以待來年教學水平更上層樓。

一、思想方面

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質工作,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服從領導的安排,工作上兢兢業業,愛校如家,對學生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政治學習,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能自覺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作風紮實,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二、教學方面

1、教學計劃貫徹情況

學期初,和科組教師一起,認真學習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明確了學期工作的目標和任務,結合科組工作的現狀和特點,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本期新課開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詳盡的教學計劃。教學中認真遵照教學大綱要求,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時按質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2、教學情況:

本學期任教管理學課程,班級比較多,學生的狀況也均有不同,這就要求老師的教學要計劃周密,因人而異,採取令學生易學、好學的途徑去激發他們的求知慾,達到教學效果的事半功倍!

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能按照計劃進行教學,一學期來,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工作中出現一定的失誤和缺點是在所難免的。我就是從邊學邊教的路程中走過來了,並且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向先進個人和教學經驗豐富之人士學習,互補有無,取長補短,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3、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

我們今天的教育的主要任務已不是再灌溉多少現成的知識,而必須讓學生能夠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斷地找適合於他(她)的“水”,即學會學習,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也就是能在新的社會發展的情境下,能夠不斷地發現社會中的或自己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能夠為解決這一問題去學習、尋找有用的信息,能通過分析和思考作出判斷,再創造性地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和評價,不斷地進行改進或完善,直到這一問題的真正解決。

三、在系部工作上,服從安排,積極完成。

除了完成學校的教學工作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況下,還積極完成學校交代的各項其他的工作,如基本功比賽、輔導學生參加物流沙盤比賽等、團結周圍同事,儘自己所能幫助同事解決製作教具上的一些問題等。

四、業務進修方面

隨着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業務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學之餘,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積極進行學歷進修學習,我還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製作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服務,同時也幫助其他同志製作課件,上網查找資料等等。

五、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3、加強守紀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習,課下也要按校紀班規嚴格約束自己。

4、教育學生要注意保持環境衞生,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7

時間飛逝,20X年的工作也已經接近尾聲,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後的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本人特就這年度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現、品德素質修養及職業道德。

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作為黨員教師,系統地理解了"持續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培訓活動,政治理論進一步加強,黨性修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職責感和事業心,用心主動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

二、專業知識、工作潛力。

和剛走上工作單位時相比,自己在教育教學潛力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作為第二班主任,自己能夠協助第一班主任參與班級管理。關心班級班風、學風的建設,關心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班級工作無小事,就是在每一天繁瑣的日常工作中自己不斷的積累工作經驗。

在教學方面,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認真按照學校教學常規的要求做,認真參加備課組的羣眾備課活動,以用心的態度上好每堂課,在實踐中探討、落實新課程教學理念。自己能認真執行"青藍工程",認真參加學校的學習培訓和校內校外的教學觀摩活動。在教學之餘,自己也進行一些教學研究,把平時在教學過程中的所感所想及時總結成文字形式,這不僅僅是一次經驗的凝練,也是對教學的再思考,對自己教學理論水平的一次提升。

三、工作態度和勤奮敬業方面。

在一年中自己擔任一個班級的第二班主任,執教5個班級的思想品德,一星期10節課,工作認真負責,用心參加學校、學科的各項會議、活動,沒有缺席高中教師個人工作總結和病假。

回顧這一年的工作,學校帶給了各種讓自己快速鍛鍊成長的平台,學校領導給予自己很多工作上的關心,老教師給自己帶給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幫忙,這一切讓自己在各方面都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當然,自己也存在着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以務實的工作態度,一如既往地認真學習工作,爭取工作水平的更大提高。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8

本學期,我承擔高三的生物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在課堂教學中下功夫,既極探索變式教學法,使之更適合於我們的學生,力爭把高三生物教學抓好。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備課,完成第一輪複習。

我認為夯實基礎是提高分析能力的前提,沒有紮實的基礎,解題效率和分析能力不可能提高。所以在第一輪複習中我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好基礎知識,把握好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首先,認真細心深入研究《教學大綱》和《考試説明》,明確大學聯考的命題方向,用其來指導課堂教學。

其次,儘量將最基礎的東西講深、講透,同時注意減少不必要的課外知識的補充,減輕學生的負擔。

第三、生物學知識大多是通過實驗總結歸納而來,應注重知識的發生過程,通過對難點知識的設計問題和解決,將知識的發生、形成、探索過程體現出來,可為學生對知識作深層次的理解和思維方法的借鑑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要下功夫挖掘基本知識的內涵,使學生掌握其實質,可以舉一反三,真正達到“源於書本,高於書本”。

二、在課堂中下功夫,提高複習課效率

1、課堂教學中注重能力的培養

夯實基礎的同時,我們更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圖文信息轉換能力、設計和解釋實驗的能力和實際應用等能力的培養。

重視能力的培養首先就是要切實抓好基礎知識的教學,注重學科內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並進行歸類和整理。複習中不一定要墨守成規,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前後相關的內容整合在一起。如將選修本中細胞工程一章內容整合到細胞專題中;將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無絲分裂合併為細胞增殖專題。這樣既避免了複習課中對舊知識的機械回顧帶來的枯燥乏味,又可以使得學生對舊知識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

其次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我通過精選往年大學聯考經典試題做為例題進行分析,引導學生自主地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例題的分析應以指導思維方法為主,使學生學會同類型的題目的解題方法、突破點,而不是僅僅知道答案,從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第三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大學聯考試卷中要求用科學的語言表達的佔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這方面。所以,平時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用語一定要反覆揣摩,還要多給學生鍛鍊的機會,通過反覆訓練使他們學會用書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標準的生物學術語來精確表達。

2、課堂教學中注重創新

高三第一輪複習,對書本知識的複習與回顧是必須的,這些基礎知識是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基石,處理不好這部分內容的複習,就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所以第一輪複習必須非常紮實。但是,複習可往往讓學生感受到僅是課本知識的重新再現,出現厭學或不學的情緒,以致基礎知識的複習和掌握不牢,到進行分析複習時,這些基礎知識又運用不起來。另一方面,老師也感到複習難度較大,上課沒有什麼新意,全是陳舊知識的累積。因此,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因此,在每週四我們都有一個小的模擬考試,試題全部來自於12年全國各省市的大學聯考原創題,並且都是按照章節編排的,通過考試和考後的精心講評,讓學生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多角度、多層次理解知識點,讓學生能不斷拓展思維。

二、積極參加市區的教研

在教研過程中,市區一些優秀教師的經驗介紹以及對教學方向的明確,為我教學做了很好的指導作用。以及對每個章節難點還有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等進行認真交流。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改進進行討論,取長補短。這樣堅持下來,效果還是比較好,我的教學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

三、創設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

人的心理和行為受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對大多數高三學生來説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學壓力和競爭壓力了,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帶來消極影響,這對複習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正確地認識本人,從本人的基礎和實際出發,紮紮實實地複習;愉快地接納本人,充分肯定本人的進步,找出存在的問題及時彌補;自律地控制本人,以明確的目標、良好的意志力調節本人,變壓力為動力,全面提高本人的素質

四、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1、我教學經驗不足,對教材的把握和知識內容體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學進度的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導致學生基礎知識遺忘率高,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也累。

2、由於今年是廣東大學聯考考試的新一屆,我對考試的技巧上存在很到的困惑,這方面,需要更好的解決。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19

一年一度的工作接近尾聲,總結本學年來的工作,用幾個字描述很恰當:工作認真負責,勤奮學習,愛崗敬業,恪守職責,嚴謹治學,生活儉樸。具體表現如下:

一、熱心教學,認真負責

本人本學年來繼續擔任四、五、六年級段13個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上學期五六年級7個,本學期四、六年級6個班的教學工作。一週12課時,400多位學生,其中外來民工子弟達260多位,他們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衞生習慣不好,自主學習能力差,條件差,自律能力差,加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無固定的教材、無教參,無服務條件,無方向的課程設置,給教學工作帶來難度。但本人針對問題,與學生一起探討,認真分析校園內外的條件,即時捕捉教學素材,以網絡資料做參考,以時事熱點為題材,認真備課、製作課件、啟發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梳理問題,篩選研究性課題,鼓勵學生採用各種研究方法,實踐體驗,解決問題,積累課程教學資源,規範教學,努力完成四項規範達標要求:計劃、備課、改作、評價。積累主題課程設計資源多個,篩選優秀的主題課程設計參評,上學期獲得區一等獎2個〈安全無小事〉和〈保護環境〉,區二等獎1個〈開心農場農作物大觀園〉區三等獎1個〈文明禮儀〉;撰寫學科教學案例論文2個,獲得區三等1人次;平時,還努力輔導學生參加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獲區級獎2人次,科技論文二等獎2人次;其他3人次;校內教學檢查都獲得優秀等級。

二、後勤工作,忠誠服務

本學年來,本人繼續擔任打印室裏的打印複印、教務處的學籍管理、綜合組的教研組長等工作。一學年來,接受鎮、區、市級領導檢查4人次,都受到好評:檔案整理A檔,學籍管理規範,井然有序,教研組活動記錄實效性強,組員獲獎率高,服務工作效率高;教研組課題區級立項,落實紮實。平時,我還經常與教研組的各組員溝通,鼓勵年輕教師積極參與各類競賽活動,上學期的體育賽課獲得區團體二等獎,本學期的信息技術、科學素養提升工程培訓競賽獲得團體、個人二、三等獎6人次;學生參與各類競賽獲獎10多人次;教師撰寫的論文、案例獲得區二、三等2人次,市級一等獎1人次,其中本人撰寫的學科論文《基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思考》區三等,讀書徵文《不做自以為是的綜合實踐教師》獲省第七屆讀書徵文三等獎;

三、關注生活,熱情周到

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經常會接受上級領導的檢查,學校領導一直關注生活教育,在後勤服務工作中,一些領導級的檢查,洗刷水果、清洗場地、收拾整理、接待泡茶等瑣碎的事情,雖然只是幫忙,只要有空,我也能做到熱情周到,利於生活方便給以關注,使工作氛圍和睦團結,和諧發展。平時,本人生活簡樸,沒有刻意打扮,但在學生面前也會經常修好邊幅,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工作。在五(3)班的副班主任工作中,能為班主任排憂解難,一起排練晨會表演,一起做好值周班工作;在綜合教研組內,關心組員生活,能給以幫助,一些病殘的老師,給以慰問,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使老師們感到温暖。

當然,本人存在不足,因為能力有限,教學效率不怎麼高,還沒有更好地鼓勵年輕教師走向幸福教育科研之路,科研成果一般。對老師的生活情況與學習情況不是很關注,勞動基地動員學生持續觀察習慣培養做得不夠。

總之,本學年來,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只能代表過去,希望自己戒驕戒躁,爭取更優異的成績。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20

第一次帶一年級,面對一羣嘰嘰喳喳的孩子,我讓自己儘量保持微笑,以温和的態度面對他們,但有時還是被某個上課調皮,玩耍的孩子氣的火冒三丈。半學期下來,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反思,從不知所錯中一路走來,逐漸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下面結合實際談談我的想法和體會:

一、培養良好習慣

俗話説:“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會使學生終生受益。抱着這個想法我把工作重點落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上。

習慣培養第一步——激發興趣,樹立榜樣。

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成為好孩子,也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好好學習。好孩子一定是有好習慣的孩子,有問題的孩子一般都是有很多壞習慣的孩子。好的習慣有很多,一年級重點是:愛護書本文具,專心聽講,良好作息,良好坐姿,有禮貌,講衞生,勤勞,平時寫完作業認真檢查等等。樹立榜樣。選擇學生或學生喜歡的名人做榜樣,加以正確引導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習慣培養第二步——低起點,細要求。

培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依賴性強,有的甚至很任性。這時教育不可心急,可先降低要求,踏踏實實,循序漸進。如剛入學學生不懂怎樣做作業,我佈置較少的作業,在課堂上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寫作業,並只提兩個小要求:做作業是一不講話,二不玩。只要做到就是認真做作業的好孩子。這樣的要求學生很容易就獲得了成功。

明確行為規範,讓學生對養成某個良好行為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用兒歌來指導行為習慣,學生一聽就懂可操作性強如;頭正,身直,腳並齊;一尺,一拳,一寸高。眼睛仔細看,耳朵認真聽。要發言,先舉手。寫好字,記得牢······教育學生不光有耐心,還要細心。因為只有細緻入微的指導,才能養出真正的好習慣。

習慣培養第三步——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讓學生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養成良好習慣。

心理專家認為一種行為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90天的重複形成穩定的習慣。當然,這只是一個大致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行為習慣形成時間也不相同。堅持時間越長習慣越牢固。如:培養學生正確的“坐立行姿勢”,光靠課上的講練還遠遠不夠,我利用陽光體育活動時間分組進行“坐立行姿勢”的比賽,請各組做的好的同學上台示範,做的不規範的大家一起幫助他糾正。平時也以比賽,競爭等方式來鞏固學生的良好習慣。

習慣培養第四步——及時評估和獎懲,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都急於想知道自己通過努力所做的事老師怎樣評價,為了迎合學生的這種心裏,我平時細心的觀察,進步的表揚,有時是一個豎起的大拇指,有時是一次讚許的點頭,有時是一句由衷的稱讚,有時是一朵小紅花,學生得到老師的表揚往往更加積極,表現更出色。

習慣培養第五步——形成良好班風

培養學生好習慣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因為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班主任在實際生活中該肯定的就肯定,並給予適當的表揚和獎勵,該否定的就否定,並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種正氣。在班裏“好人好事有人誇,不良現象有人抓”。

二、真誠交流

低年級學生天真無邪,對什麼事都好奇,愛問為什麼。班主任要帶頭傾聽學生的發言,堅持個別談心和輔導,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聽他們講講心裏話,平時除了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生生活外,還要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

三、與家長保持聯繫與溝通

通過家長會,家園聯繫本,電話,同家長及時溝通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共同探討教育的有效方法,努力贏得家長的信任支持和配合。

作為一名一年級班主任,我深切感到這是一項艱鉅而又辛苦的工作,要做好一年級班主任,任重而道遠,今後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向經驗豐富的老師請教,在挫折中前進。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21

十月份來,能堅持以“”重要思想為指導,愛崗敬業,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嚴格遵守《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落實教育局、學區和學校工作部署,以重實際,抓實事,求實效為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使所任班級教學質量有了大面積提高,現就將十月份以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新的理念

1、堅持每週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準與構建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

2、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使自己逐步領會到“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主體觀,貫徹了教學的思想,構建了一種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條件的理念落到實處。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也是檢驗一個教師工作成敗的關鍵。十月份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

(一)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1、備課深入細緻。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閲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

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 突破難點。

3、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聽公開課多次,自己執教三節公開課,尤其本學期,自己執教的公開課得到了學校領導和教師們的肯定,同時也給我提出了不少寶貴的建議,使我明確了今後講課的方向和以後語文課該怎麼教和怎麼講。本年度外出聽課2節,在校內聽課32節。

4、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不強求一律。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遊戲、比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讓學生在視、聽、觸覺中培養了創造性思維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相應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作為教師,應該明白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對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後進生則易於發現其缺點,尤其是在學習上後進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而後進生轉化成功與否,直接影響着全班學生的整體成績。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22

我校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的領導下,以“為每一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為辦學理念,以“人文精神、團隊精神、自強精神、創新精神”為我校的四種精神,以“人文化、科學化、精細化、高效化”為管理理念,以“繼承創新,以德立人,學會學習,終身發展”為培養目標,以“發展學校,贏在課堂”為強校理念,深化課改,大力推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努力構建“自主學習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一年來,全校師生上下一心,創造條件,克服困難,鋭意進取,順利地完成了XX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德育工作

1、開展了以“知民俗 揚國學”為主題的德育特色主題教育活動。

先後舉行了“知民俗,做龍人”教育活動的啟動儀式、進行了《知民俗揚國學》校本教材的開發、舉行了“傳統節日民俗知多少”、 “我是學校小管家”“紅領巾回收站”“校園廣播站”“雷鋒在我身邊”“中華魂主題讀書演講賽”“優秀餐桌評比”“優秀寢室評比”“校園卡通形象大使徵集”等活動。校園內懸掛了十一個傳統節日和五個以愛惜糧食為主題的宣傳圖板。以“知民俗揚國學”為主題的各項活動的開展,融入了“國學”中的中華傳統美德和民俗元素,在活動中育人,使學生能真正成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傳承人。中心國小六年二班、五年二班、二年一班、一年一班,徐平功、齊樂君、小吳迪、曹紅軍、張楊、袁百英等是此項工作的佼佼者。

2、建立和完善了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機制,努力轉變育人觀念,探索新時期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徑,踐行了“為每一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的辦學理念。如針對問題學生韓雪松、高心、宋兆國等的管理,王秀平(對於問題學生的説服教育)、陳祖光、秦月華(關於問題學生教育及撞壞大門玻璃的處理)、秦海濤、隋書軍、蔡寶貴(二位同志對於問題學生的看管)、趙傳甲、姜雪(關於三年級學生受傷的處理)等工作中方法得當,成效顯著,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建立了以學年主任、舍務主任為主、領導、班主任、保幹、副班主任、家長、派出所警員協同配合的問題學生處理機制,克服了班主任孤軍作戰的現象,收到了顯著成效。這是我校今年德育工作中收效最為顯著的一項工作。

3、《規範》和《守則》落到實處。如中心國小曹紅軍任班主任的一年一班結合“誦國學”的《弟子規》自編了班規三字經,學生熟讀成誦並規範了學生行為習慣。如少先大隊開展的“我是學校小管家活動”,如四年二班的班務工作承包制,使班級各項事務有專人負責,每一名學生都有事務可做,提升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學校政教工作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下半年,負責紀律管理的領導能通過值周工作規範學生的言行,並加強學生在校的日常管理,值周教師按時到位站崗,尤其是學生放學時能到校門口重要地段時行看護學生,風雨無阻,很好的規範了學生的行為習慣。

4、少先隊配合學校中心工作,開展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主辦的《浪花朵朵》報受到學生、家長、及上級領導的好評;紅領巾廣播站確保了天天播音,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學生的一些活動能及時上傳學校網站;升旗儀式活動能堅持經常;成功地舉行了建隊日慶祝活動;配合教導處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等,真正發揮了少先隊主陣地的作用。

5、學生各項教育及時到位。一年來開展了安全、法制、禁毒、網絡、防病、環境、自救自護等教育,確保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6、下大氣力進行了校園文化建設,注重學校文化內涵的提升。責任區、宣傳板、班級文化、宿舍文化、走廊文化、綠地建設等各個方面都成為了學生思想教育的內容,體現和落實了校園無小事,處處皆育人的思想。在班級文化建中,各班級齊頭並進,形成了具有八浪國小特色的班級文化,走進我們的班級,一種種濃濃的文化氛圍撲面而來。在此項工作中,徐平功班級的“詩教”文化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班級學生原創或仿寫詩歌80首,曹紅軍班級的“頌國學”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有聲有色。

7、加強了班主任隊伍建設。陳祖光接任一個學校老大難的班級,經過半年的管理,該班學風班風轉變很快。康琳琳、袁百英接手一年新生後,做了大量具體細緻的工作,沒有叫過一聲苦,新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康琳琳的一年二班學生的字寫的非常漂亮。班主任呂紅鳳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班級工作中。徐平功善於培養班幹部的管理能力。王玉榮打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優秀班集體。周杰老師的班級學生自學能力是一流的。曹紅軍的班級是開心的班級,他的課堂是快樂的課堂。龍春英、安金美老師默默無聞,張潤華細心熱心,寧志紅進取鑽研。

8、通過星級少年的評選和學生成長記錄評價,完善和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9、一年來,大量學生活動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踐行了“要想讓學生的心靈不長草,就要種滿莊稼”的德育理念。

10、向教育局推薦程孝才和周杰、王玉榮為先進德育工作者和優秀班主任。

二、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學工作的重點則是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一年來,在“發展學校,贏在課堂”的強校理念指導下,以推進“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為主,強化校本教研,探索自主學習的高效課堂模式,積極推進課改,大力開展了教師專業能力訓練和評價工作。

1、加大課改的反思的推進力度,調整思路,確定了推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構建自主學習的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取得可喜的階段性成果。

年初,組織教師對蔡林森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進行了學習,並下發了《人民教育》“解放學習力”的文章,供全體教師學習,使廣大教師對這種模式有了初步的瞭解。中心校確定了兩個實驗班進行教學實踐,全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上都做了大膽的探索。四月下旬,我校進行了以此模式為主的全鄉國小同課異構校本教研活動。為進一步推進此項工作,五月中旬,我校派一名業務領導和一名骨幹教師,前往河南省沁陽市蔡林森任校長的永威學校,進行為期一週的實地學習考察。此次外出學習考察,為我校的教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指明瞭方向,帶來了希望。下半年全面推行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在十一月份開展了集中賽課活動,天天賽、天天評、人人賽、人人聽,以大密度、大容量、大討論的方式推進此項工作,一個月來,全部學科的教師都參加了活動,領導天天不離課堂,共進行了四十三節課的賽課活動。十二月份,探索初步的自主學習的高效課堂模式,目前數語英三科已探索出較成型的模式。此項工作,程孝才、姜雪、王玉榮、周杰、寧志紅及全體教師付出了一定的辛苦和努力,並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開創性工作。通過推行這種模式,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大刀闊斧的進行教學改革,是發展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的唯一出路。教改中,我們曾經苦過累過、也曾困惑過彷徨過,但我們的信心從沒有動搖過,我們的幹勁與日俱增。一年來,王玉榮、周杰、寧志紅、陳祖光、龍春英、康琳琳、宋永亮等成為教改的骨幹,徐平功、呂紅鳳、張潤華、安金美、曹紅軍、袁百英、秦晶、賈桂芳、趙麗花能熟練的使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這些教師的課,都可以隨時執教公開課。假期已經來臨了,希望大家靜下心來,反思一下教改工作,我想,大家都會有所收穫的。

更大的收穫還是我們的學生。一年的教改,孩子們會自學了,會思考了,能合作了,能思辯了,成績提高了,學得輕鬆,學得容易了,我們看到了教改的明天。

2、不斷建章立制,強化教學管理。一年來,我們初步建立了校本教研製度、評課制度、教學雙月查制度、修訂了備講批輔考制度、教師工作考核制度及量化標準、查課制度等,為規範學校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使我們的教學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制度化。

3、加大了校本教研力度。上半年我們舉行了以推進“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為專題的同課異構活動,下半年,舉行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改推進會,舉行全鄉國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驗收活動、十一月份舉行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集中賽課活動、舉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優質課展示活動、舉行了第四網區教研活動。能充分利用每週五校本教研時間,開展研究活動。在校本教研工作中,姜雪、王玉榮、寧志紅、周杰等多次執教公開課,上引路課,為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做出了貢獻。

三、 教師隊伍建設

(一)師德師風工作

1、年初各校舉行了雙向承諾。制定了教師師德師風工作考核標準。上報了龍春英、陳永貴的師德事蹟材料。

2、學校同教師簽定了關於治理“四亂”的責任狀,各校一年來沒有違紀現象發生。

3、組織教師學習了新修訂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4、對於個別教師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學校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並進行了妥善處理,給學校造成影響的教師,在本年度評優中實行了一票否決。

此項工作開展的好的學校有東安、二道溝、中心國小等。突出的有顧全大局的王秀平、宋永亮、周鳳霞;吃苦耐勞好領導顧廣才、教師劉多彬、婁德峯、李慶廣,夏至仁,楊翠雲;愛校如家、勤勤懇懇的秦海濤;愛生如子的蔡寶貴、隋書軍等全體舍務教師;鋭意進取,攻艱克難的王玉榮、周杰、寧志紅;多才多藝的小吳迪;帶病堅持工作的龍春英、安金美、曾凡喜、呂紅鳳、隋元華、鄂秀琴、劉豔、秦海濤、秦月華等。正是有了以這些人為代表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勤勤懇懇的八浪國小人,才使得我們的工作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突盡猛進的發展。

(二)以校本培訓為主,繼續加強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等級評價為主的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年末進行了全方位的教師專業能力等級的評價,王玉榮、寧志紅、呂紅鳳、曹紅軍、周杰是我校教師專業能力的佼佼者。

(三)加強了班主任隊伍建設,全鄉各校配備了相對師德師風水準高、業務精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不斷探索和改進班主任工作,使得我們的班級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多次派教師外出培訓學習,使教師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一年來,派出兩人去外省學習考察,派出一人去哈爾濱參加業務比賽,派出二十餘人次去佳木斯學習,派出四十餘人次去縣學習。一學期教師各類培訓學習支出15000餘元。

(五)教師在自主培訓上有了很大進展。如劉偉英、姜雪、徐平功、周杰、小吳邊、大吳迪、齊樂軍、王玉榮、曹紅軍、康林林、袁百英、寧志紅、張楊、陳祖光、崔瑩瑩、宋永亮、呂紅鳳等老師,在網上建立了以記述教育敍事為主的博客,一年來共撰寫文章700餘篇,成為了我校提升人文素養、創建書香校園、造就專家型教師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引發了全縣教師網上開博寫文章的熱潮。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23

真正的好課應該是靈動的、智慧的、動態生成的。

本課,由觀察不起眼的灰椋鳥為切入點走進文本,由問句“你覺得課文中寫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啟發整體感知,直奔課文重點:歸林時、歸林後。一番談話後,教師在過渡語中提出“觀察”讓學生關注並理解這個詞:仔細地看。接着順勢讓學生仔細看第四自然段,畫出自己喜歡的寫鳥的句子,並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學生仔細品讀語言文字。數分鐘後,學生自由交流自己喜歡的寫鳥的句子。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充分尊重學生感悟的基礎上,教師抓住幾個“點”,巧引領,巧點撥,巧滲透。

其一:“投入”。我們一般都説投入媽媽的懷抱,投入大地的懷抱,而文中説投入刺槐林你讀出了什麼?

其二:“排空而至”。引導結合生活實際説説這樣的場面,練習讀好這個詞。再到文中去找能展現這樣壯觀場面的詞。啟發仔細研讀這幾個詞,問:還能讀出什麼。

接着把朗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問學生怎樣讀一到四句話,才能讀出氣勢,並採納學生的做法。

第五句擬人句,摒棄眾多教師在此訓練説話的做法,只讓學生用心讀後用一個詞概括心中的感受。

進入第五自然段時,我提出“用你那會發現的眼睛尋找最動人的一幕,談談你的感受。”

然後指名一生讀該自然段。學生交流時,相機抓好兩句話。一、“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麼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二、“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其中第二句從“俱樂部”説開去,在喧鬧的鳥鳴聲的渲染下,引導學生感受叫聲的熱鬧激烈。同時指導朗讀好這兩句話。在學生有了充分的感悟體驗時,進行一個説話練習:如果你是作者置身於這樣一個樂園中,你會歡呼什麼?

第四、五節學完後,我再次提出觀察,引領回歸整體,“作者是來觀察灰椋鳥的,可是在觀察過程中,她感受到了什麼?”“此時還僅僅是觀察嗎?可以換成哪個詞?”

而後教師動情地説:“你們讀懂了作者的情,但這麼美妙的場景又是誰帶來的呢?”引導學生學習最後一段,深入領會作者的主旨,抓住最後的反問句,換一種説法,再從文中梳理出:人、林、鳥三字。緊接着,教師用圓圈將這三者圈出,引導學生思考這三者的關係,在學生交流時,我不失時機地寫上“和諧共生“四個大字,凸現作者心聲。

最後讓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中設計一句護鳥宣言。

整堂課的教學,緊扣重點,以學生的想象感悟為主,教學生咬文嚼字,從而對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有了深刻的印象,更為重要的是身臨其境般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感,感受到作者那顆水晶般透明美麗的心靈。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24

一學年僅剩期末考試的尾巴。來到蒲城國小已經一年了,時光如流星般轉瞬即逝,在這短暫的一年中,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在各位老師的幫助和支持下,在領導的信任鼓勵下,我成長、進步、收穫了很多。回顧這一年,對自己的工作表現也有滿意和不足,但無論怎麼樣,都需要自己腳踏實地的工作,實實在在的做人。

本年度,我擔任六年級數學和音樂的教學工作。現特將這一學年的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為了自己能夠迅速完成從大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走好入行的第一步,我積極參加區教育局精心組織的新教師崗前培訓活動。來到蒲城國小後,堅持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認真做好筆記。並買了一些教育著作和報刊雜誌,使自己在教育科研,教育理論上都有所成長和進步。做到教育目的明確,態度端正,鑽研業務,勤奮刻苦。熱愛自己的事業,團結同事,虛心求教,遵守勞動紀律。關心學生,為人師表。

二、教育教學方面

在新課改的大潮下,我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科學探究的精神,教師不再將知識填鴨式的傳授,而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學習知識。在教學中注重過程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更加註重德育,讓教育以培養下一代合格的中國公民為目標。

1、多學習,多請教。作為新教師,剛開始確實有些盲目,不知如何下手,於是我經常從網上找一些優秀的教案課件,還爭取機會多外出聽課。平時我認真虛心的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教學方法,還多與學生交流,去了解他們喜歡的課堂方式,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做到學以致用。

2、認真備課,鑽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在備課時我認真鑽研教材,教參。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難點。為了上好一節課,我上網查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以豐富自己的課堂內容。在課堂上,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儘可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認真順利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3、積極寫教學反思。總聽前輩們説,“認真寫一輩子教案,不如認真寫好三年反思。”於是,我儘量堅持記錄每節教學活動,從其中找到成功之處與不足之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三、日常生活方面

由於學校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校領導細心的為我準備了一間休息室,還為我置備了必需的生活用品。這樣中午我就可以在學校休息,解決了我生活上的難處,使我感受到蒲城國小這個大家庭的温暖和關懷,在思想上沒有了負擔,就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雖然這是農村的一座國小,條件還很不優越,但這裏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和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走上講台的第一年就這樣飛快的過去了。

為了更好的適應教師的角色,是自己更快成長,我為自己設立了以下目標,以激勵自己:

1、在教育教學的思想上,認真學習新課程,轉變理念,與時俱進。

2、在業務技能上,繼續夯實基本功,力爭在兩年內,使個人的教育教學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3、加強學習,除了向書中學習外,還要繼續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同時也積極參與課題研究。

4、繼續堅持及時撰寫好相關的論文和總結,為學校和自己的課題做好準備。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工作,將自己真摯的愛,真誠的心奉獻給學生們,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25

經過兩個多月的線上教學,老師和學生共同體驗了一把新型的上課方式。對於老師來講,也會發現線上教學的一些問題,這段時間的教學,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自我反思。

一、教學模式

線上教學我採取了課程直播的方式,初期效果很好,學生有按時進羣,認真聽課。但是新鮮感隨時間而逝,在後續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注意力和積極性明顯下降,但是熱愛學習的學生依然保持熱愛。

如何把其餘同學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呢?我想在教學中除了授課時間要短之外,老師的PPT要儘量做得有吸引力,要讓學生體會到課堂的趣味性。同時要降低難度,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能夠有獲得感。要考慮在PPT的製作中適當插入音頻,好玩的視頻以及小遊戲,有想法更要有行動,積極學習電腦製作知識,以便更好的服務於自己的課堂。

二、教學時的困惑

我在教學中,常常會感到困惑。我到底是應該用盡量多的英語教學還是要用更多的漢語讓學生能夠輕而易舉的聽懂呢?是應該按時按量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還是應該佔用不屬於英語教學的時間給學生增加負擔呢?這樣的困惑在教學中是不應該存在的,但是我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一邊覺得自己應該多多重複以增強學生的記憶,一方面又害怕過多的重複會囉嗦甚至會限制學生自身的思考,從而影響學生的思維發展。在這個方面,我需要進行不斷的實驗和反思總結,爭取找到最適合學生們的方法。比如在一節課的不同課時中分別採取不同的教學形式,根據學生反饋進行選擇,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三、對學生管理的無力

因為是線上教學,所以我無法與學生近距離的交流溝通,對於學生日常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不清楚到底該怎樣解決。主要有以下問題:1.學生在直播課時不聽課或者聽課時間短;2.課後作業不完成或是草草了事,打回訂正學生視若無睹;3.平時的背誦任務總會有人不完成。

對於第3種情況我不會在羣裏催促,我只是認真指導已背誦學生的語音,希望別的家長看到可以增強讓自己孩子也能夠得到指導的意識,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成長,從而自覺的加入背英語小隊伍。不知這種想法是否可行。

對於1和2,我會在羣裏告知家長,但不會單獨把名單列出,一方面想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一方面又期待着學生的自覺,從而總是陷入兩難的境地。但現在我想的是可以適當催促有能力完成作業的學生,但是對於催過後仍然不寫作業的學生或許我不要再強人所難了?

以上便是我這兩個多月以來對於自己的教學以及學生管理方面遇到的困惑和自己試着去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任重道遠,只願自己保持初心,保持熱愛。

常用的教師教學反思 篇26

《橋》這一課,講述了面對洪水來臨村裏的老党支書臨危不亂,鎮定的指揮村民有序上橋,並讓自己的兒子排在最後,為村民搭起了一座生命橋,而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吞沒了。回想自己剛拿到課文時和語文教研組老師一起研究,覺得文章中的這個老支書真是一位高風亮節,捨己為人的好支書。但是想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沉浸在文章情景當中,可不太容易。後來同組的魏延芳老師先在五⑴班講了這課,他在講課中讓學生先找描寫洪水大的句子,然後再理解老漢的言行,朗讀課文。聽課後,我想文中的老漢是在面臨不斷上漲的滔滔洪水中做出的決定,理解他的言行決不能把當時的情景與行為割裂開。於是我設計了認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情況緊急的句子用——標出;然後找出描寫老支書的語句用~~標出,並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這樣一個大問題。然後讓學生認真把課文讀進去,從全篇着手,走進當時那個令人驚心動魄的黎明。

在備課中,我自己既是老師,又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就假裝學生的樣子畫一畫,答一答。有時還故意答錯問題難為自己一下。比如,如果學生沒有找當時描寫雨大的句子怎麼辦,我要用怎樣的語言把學生引入到文章中描寫雨大的段落;學生沒談老漢和小夥子的關係我怎樣引入等。總之,我把自己能想到的答案問題以及引導銜接的語言都寫了下來,記了下來。

可是自己在備課中也存在着很多疑問。對於文章的結構,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起到的令人震驚感歎的效果怎麼能自然的引到課文中,以及關於洪水的小錄像片什麼時候用最好都還沒有想的很明白。課上,對於老漢像一座山這句學生體會的還不夠深入,要是再體會體會,加上老師點撥,讀起來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