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研工作總結4篇大綱

本文目錄2017歷史教研工作總結-學年度第一學期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第一學期高中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

第二學期工作已結束,回顧緊張忙碌的一學期,我們歷史教研組在學校、教務處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教研帶動教學”為中心理念,較好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研組工作。為使今後的工作揚長避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水平,現將本學期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歷史教研工作總結4篇大綱

一、加強理論學習,強化師德師風和師資隊伍建設。

1.本學期,全組教師認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師德學習,每人都認真寫了心得體會,師德修養得到提升。

2.同時利用教研活動圍繞新課程學習了課改理論和課程標準,提升了理論素養,使教學實踐以理論為支撐,各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普遍提高。通過組內老師互相聽課,認真評課,採取案例分析,教學診斷等方式開展了“如何備課”、“如何説課”、“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學習和討論。另外針對本組歷史學科特點,本組老師經常捕捉當前的人文、時政和科技的知識信息和最新成果,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使教學活動充滿了趣味性和生活化。

3.加強新老教師之間的溝通,利用傳、幫、帶活動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根據期初的計劃我們組開設了一系列的公開課,既有優秀教師、學科骨幹的觀摩課又有新教師的彙報課;既有九年級教師的複習課模式又有成長中教師的公開課。這些課對新教師的迅速成長幫助很大。

二.落實教學常規,狠抓教育質量。

1、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期初每位教師研究制定切實可行教學進度計劃,並按照計劃認真組織教學,努力完成教學目標任務。

2、加強集體備課,做到不備課不上課。為把集體備課做到實處,根據教務處的規定我們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備人進行。不定期檢查教案,督促各任課教師充分做好教學準備工作。

3.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科教育理念,在實踐中積極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過程,把立足點放在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探究學習”中來,努力規範課堂教育行為,進行課改研究,提高教育實效。

4、各任課教師均能做到教學課後積極反思,總結課堂教學的得失,促進教育教學能力提高。

5、在教案的撰寫和課堂教學活動中,本學期我組教師最大的優點是普遍重視學生學法的指導和知識鞏固環節,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三.深化教研氣氛,以教帶研,以研促教。

本學期裏,我組又繼續在校內舉行了公開課,各位老師主動聽課學習,認真評課交流互相糾錯、互相鼓勵、共同進步。本學期主要有任曉老師的校級研討課,謝剛魯衞軍老師賽講課,通過講課,聽課,評課,我們歷史教研組的教師能更好的交流教學心得與體會。讓年輕教師獲得更多經驗,讓老教師獲得更多新的教學思維。

四.存在不足

1教研形式缺乏多樣性教研的"瓶頸"是專業引領不夠,許多教研仍然是內容、形式沒有多少改變,模式固定,主要是開展聽課、評課活動,經驗總結等。

2應試理念制約了教研的方向應試理念制約了教研的方向,影響教研的深入開展。學校、家長要讓學生考高分,教師只能在這一指揮棒下培養應試能力,而對新的教學理念和策略缺乏深入研究和探討。

五、整改策略:

1、優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動的盲目無效教師要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走上研究之路。除了學校給教師創造寬鬆、自由的氛圍外,教研組在常規工作中要優化教研工作程序,教研活動有主題,理論學習有內容,教學方法有指導,專業發展有目標。

2、豐富教研活動內容,激發教師的教研興趣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如讓課堂教學有特色的教師指導年輕教師,通過集體備課、上示範課、共同研討等形式帶動大家一起提高。組織各備課組結合實際開展專題研討、課題研究、教學方法交流。根據學年教師工作成績。如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學設計,論文獲獎情況評出先進。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3、加強專業引領,突破教研"瓶頸"專業引領是制約教研發展的"瓶頸"。如何突破這個瓶頸呢?首先,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教研的開展要根據每個教師的特長,發揮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和專業研究人員的作用。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創造良好教研的氛圍。可採用結對子、隨堂研討等形式給年青教師以幫助和指導。其次,要積極爭取專業教研人員的支持,積極利用外部條件為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再次,加強史學理論的學習,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論素養,對每次的理論學習要有具體的要求。最後,充分利用資源共享的機會,使學科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以促進學科組共同發展。

儘管我們在教研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工作中也還存在許多不足,有待進一步改進。比如教師的參與積極性難以調動,教學研究效果不是很明顯,教學論文水平有待於提高等等。總之,教研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對教學的研究是無止境的,在以後的工作中還需探討更加有效的研究方式,不斷提高我校歷史教研組的教學質量。

-學年度第一學期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2017歷史教研工作總結(2) | 返回目錄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為總目標,二期課改為核心,課堂教學為住陣地;以學生髮展為本,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為本;以教學常規為基礎,教學科研為先導。全面推進校本教研製度建設,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隊伍建設,形成優秀羣體

培養高素質的學生,需要有高素質的教師。我們每一學期都把教師隊伍建設當做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

1.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思路及目標

要具備高尚的師德師風;具有先進的、前位的教育教學思想;具有獨立科研的能力,具備紮實的專業素質;全員熟練掌握、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

2.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具體內容及做法

通過名師示範、師徒帶教、參觀學習等做法,提高師德、理論水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通過新教師教學評比,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水平及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

3.隊伍建設已取得的成績

組內教師風氣正,觀念新,能力強。有校教學能手兩人。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初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二)加強學科建設,形成學科特色

加強學科建設,走發展內涵的道路,始終是我們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中心任務。本學期學科建設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績如下:

⑴抓常規、重落實

每位教師都認真執行教導處制定的《教師備課的幾點要求》,精心研究教材,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切實做好每一步驟的工作,做到了教學的“六認真”。

⑵抓科研、重創新

各備課組的研究項目:高一備課組的課題研究重點是新教材新教法。高三備課組重點研究大學聯考動態、對策。並配合學校完成課題研究工作。完成歷史學科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制。

⑶重視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應用

重視課件開發、重視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應用,是歷史組學科建設的特色。通過學校和組內的培訓,組內老師的課件開發能力加強。全體老師會用powerpoint製作媒體課件。

(三)、深入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活動

下半學期,教研組根據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要求,認真組織教師學習和研討,確定本學年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做法、進度計劃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高效有序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一是開設研究性學習專題講座指導學生開展活動;二是從學校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師生合作,確定研究性活動課題,組織課題組,制定實施計劃;三是定時、定點了解學生開展活動的進展情況,幫助學生解決活動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如指導學生學會從網絡或其它媒體蒐集有關研究課題方面的文、圖片、數據等資料;學會進行社會調查、訪問。

(四)參加學校和歷史教研部門組織的評比考核和競賽活動

1、媒體組合教學設計評優課活動(教科室)

2、新課程改革教學設計活動(武進電教館)

4、武進區歷史學會專業委員會論文評比活動(教研室)

5、江蘇省歷史教育學會論文、研究性學習和課件製作比賽(省歷史學會年會)

通過參與以上活動,教師取得了一些成績。殷靜玉撰寫的論文《新課改下不能忽視的“課”》獲常州市三等獎,武進區二等獎。

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2017歷史教研工作總結(3) | 返回目錄

根據——學年度下學期學校的工作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本”、“為了每一位學生髮展”,和我校的“科研興校”戰略,歷史教研組堅決擁護學校的正確決策,並在學校的有力領導下,紮紮實實地完成了本學科的各項教學工作,取得了一些進步,現將具體情況向學校彙報如下:

一、繼續抓好師德師風和師資隊伍的建設

本學期歷史組強調繼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人民滿意的教師。本組老師在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反映良好,沒有不規範的行為。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要求寫詳案和教學後記,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對新教師注重思想的溝通交流,對他們的教學行為提出嚴格規範要求,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

二、繼續抓好教學常規工作的的檢查和落實

本學期歷史組教研組認真落實教務處制定的教學常規。每兩週對本組5位老師的教學常規落實情況作一次全面而細緻的檢查。每個備課組都按要求進行了集體備課並有記錄,每位老師都能做到提前一週備課,且有各自特色。每位教師的作業批改和聽課都達到了學校要求的次數。每位教師在備課和授課注意知識體系及問題的設計與處理,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和解決問題題能力,高一備課組集體命制了七套供會考複習使用的練習卷。可見歷史組的常規教學工作是規範紮實的。

三、深化組內的課堂教學研究氣氛,推動新課程的實施

本學期,結合本組的教學實際,每位教師圍繞學期初制定的校本研修課題提供一節研究課,組織了全組老師聽課、評課,進行業務理論學習,重點落實了學校提出的“科研興校”的指導思想,從中逐漸摸索出適合不同年級學生心理特點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面提高了學習效率。在六月份教務處組織的校本研究彙報會上歷史認真進行了總結匯報,並做了一節公開課展示本組的校本研修取得的成果。此外,還認真組織了對新教師的聽課,在這些活動中,備課組和教研組都是精心組織準備,討論教材、教法、學情,授課教師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堂課,課後全組老師暢所欲言,評出課的特色風格並提出建設性意見,大家都感到在這樣的活動中,備課組逐漸成長起來,成為組織教學的最基層中堅力量,備課組長各盡其責,組內形成了一種較濃的教學研究氛圍,每位老師都受益匪淺,今後要長期堅持這一做法,讓歷史組的課堂教學更上一層樓。

四、積極參加省、市教研活動,取得了較好成績,擴大了教研組的影響

歷史組在市裏的各項教學活動中,每次都是全組老師共同參加,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活動氣氛,在各個學校老師心目中印象很好。在本學期召開的尚志市新課程引導會上七年級歷史教師代表我校歷史組在會上做了經驗交流,對歷史教學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張,得到與會教師和教研員的認可。

五、教研組網站的建設

在我校網站開通的基礎上,歷史組積極參加了網站的建設,現已將本學期開展教研活動的相關材料傳至後台,等候管理員的審批。內容包括:教研組工作計劃、教研組工作記錄、校本研修的相關材料、業務理論學習的相關材料、研討課、彙報課的教案和四評材料、科研工作計劃、科研工作記錄、科研工作階段總結、歷史課教學反思、教學案例、課件等。今後歷史組全體成員會繼續在豐富充實我校的網站,使一曼中學網站成為我校教育教學交流的前沿。

本學期大家都感覺過得忙碌而充實,回顧總結已走過的路,取得的成績是全教研組老師辛勤勞動的結果。反思一個學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認為還有許多不足之處,為把教研組的工作做得更好,下學期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努力:

一、加強對歷史課程標準、歷史學科最新教育理論的學習和運用,以備課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備課組各推出一堂示範課進行研究。

二、更多、更好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加強教研組老師之間教學資源的交流和共享。每個備課組負責教研組網站的一個欄目,把網站建設得更好。

三、在常規教學方面,要改進的有:多聽課,多聽其他學科的課,博採眾長。此外我們還要創造條件,走出去,引進來,激發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藝術的積極性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思路。

四、充分調動備課組長工作的熱情,使之成國各學年曆史學科教學的排頭兵。

五、在做好學校各項常規工作的同時,強化備課創新,準備實施結構教案,加強教學設計的整體性。

作為21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深知自己責任重大,而對學校來講是至關重要的一年。歷史教研組一定會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盡職盡責,為學校的興旺發達添磚加瓦。

第一學期高中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2017歷史教研工作總結(4) | 返回目錄

對於我們國家來説是不平凡的一年,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無不給我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對於我們港校來説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教育局的關懷下,在學校領導的努力下,我們港校順利由企業辦學向政府辦學過渡。回顧一年,高中歷史教研組在學校領導下,堅持了市教委抓教學質量的主題,在教導處、教研室的具體領導下,認真學習,共同協作,順利完成了本期各項任務。

一、開學伊始,全組認真落實和堅決執行學校、教導處、教研室工作計劃中對本科組工作的要求,並制定了本學年度工作計劃。全組成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履行教學職責,積極參與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研組堅持參與教研活動,做到每一次教研不缺席一人,教研之後認真總結反思。全組教師共同努力,在教研室的統籌下完成了高二、高三年級的聽課、評課、校學科競賽活動。另外教研組還組織所有成員積極參與全省中學歷史教師説課比賽的觀摩活動以及市教研院開展的説課案例評選活動。其中在説課案例評選活動,符瑞青、李飛蛟兩位老師榮獲三亞市度“説課論文、説課案例(講稿)”二等獎。通過一系列教研活動,使本組教師增長了知識,在教學中不斷成長,為具體的教學工作起到較好指導作用。

三、全組教師以年輕教師為主,雖然經驗不足,但幹勁十足。不僅堅持教學六認真,還利用課餘時間輔導學生。教研室、教導處期中、期末檢查教案、作業批改情況,本組教師均無一人不合格,而且還獲得好評。

四、高二、高三兩個備課組很好地發揮了作用。備課組堅持集體備課,研究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試題,考試後全面進行分析。高二年級要面臨會考,高二備課組針對學生能力不夠,還不重視歷史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和具體措施的制定和實施。

高三年級則針對高三學生的一輪複習,每單元結束後,堅持練習一套題,全批全改,晚自習全面講解;另外本學期還組織了五次月考,通過複習和訓練使學生的答題能力和答題速度有了明顯提高。

以上是本期教研組的工作情況。由於學校正處在過渡時期,教師在完成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高缺少機遇和經費,在新的一學期我們一定要多努力,克服困難,創造條件使教研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