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精選5篇)

2022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 篇1

“清明暮春裏,悵望北山陲。”每到清明節,客家人都要攜酒帶食,到先祖的墓地敬燒紙錢,祭拜先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清明節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精神內涵,藴含了中華民族祭祖敬先、慎終追遠的家規、家風。

2022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精選5篇)

3月,和往年一樣,蕉嶺縣三圳鎮順嶺下村“鍾氏賢公妣馬太夫人”墓園又迎來了海內外眾多鍾氏族人,他們齊聚墓園對先祖進行祭拜。馬氏祖婆乃鍾姓南國之祖妣。原葬於福建長汀卧龍山下,由於年代久遠,幾經變遷,以至墓跡全非。後代子孫決定籌資在素有“鍾半縣”之稱的蕉嶺縣另選吉址重修墓園,並終於1993年在蕉嶺縣三圳鎮順嶺下村建起“鍾氏賢公妣馬太夫人”墓園,每年該墓園都有眾多海內外宗親前來祭拜。

民俗專家稱,客家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清明節的祭祀活動大多以宗族、家庭為單位進行,這樣能讓整個家族成員瞭解家族的過去,並且通過對祖先的敬畏產生家族的凝聚力、榮譽感。對祖先的祭拜能夠強化一種家族的血脈情節,增加家族的凝聚力,對於宗族傳承、傳統文化傳承來説都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2022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 篇2

3月29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幼兒園舉行以“傳統文化進校園,五彩三月三”為主題的民俗風情進校園活動。 孩子們身着節日盛裝,參加民族服飾巡演、舞草龍、對山歌、拋繡球、雙人板鞋等民俗文化活動,迎接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和傳統清明節的到來。

“咚砌哐,咚砌哐……”伴隨着一陣鑼鼓聲,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舞起了“草龍”和“春牛”。“舞草龍”和“舞春牛”在當地侗族“祭薩節”一直保留的傳統表演節目。清明節前夕,當地侗族人民有“祭薩”的習俗,“薩瑪”是侗語,意為“大祖母”,是侗族共同的祖先。

據瞭解,龍勝各族自治縣主要有苗瑤侗壯漢等五個民族,共有17.2萬人,其中有近5萬人是侗族,佔全縣總人口的1/4。對於侗族人來説,清明節祭祀和大多民族一樣,以懷念祖先,表達思念感情為主。侗族人民很注重清明節祭祀,往往是同一個寨子的同一個姓氏族人一起去往墓地園林祭祀。在清明節的前幾天,族中有威望的老人便會占卜一卦,用來選定祭祀的日子。侗族人祭祀不一定在清明節那一天,祭祀的日子由占卜出來的為準,一般在清明節或者清明節前後一兩天。

在當地民俗專家的引領下,記者來到素有“八百里侗鄉南大門”之稱的龍勝各族自治縣樂江鄉寶贈村。這裏是湘桂交界的地方,也是侗族的聚居地,至今還保留較為淳樸的民風民情。據介紹,當地侗族祭祀的物品一般有常見的香、冥紙、鞭炮和煮熟的雞鴨魚肉、糖果、酒等供品。有些家族也會牽羊、豬等牲口到墓地裏宰殺祭祀,以表示祭祀的隆重。祭祀必不可少的美食是餈粑,以糯米粉為主要材料。也有的是艾葉粑,艾葉粑用的是一種特別的野菜切碎混合糯米粉蒸制而成,天然無害還特別香甜。

“其實,清明節除了紀念先祖,更重要的是傳承好家風。”今年74歲的侗族老人黃功巨説,清明節期間,族人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安排一年裏家族裏的大事。清明節期間,家族裏每個家庭都會自帶飯菜來到約定集合的地方,將本族人出嫁到外面的女人都叫回來,一起吃一餐飯。人口多的大家族甚至會擺合攏宴,幾十人上百人同坐一桌吃飯。當然,這一餐飯菜是相當豐盛。除了雞鴨魚肉以外,“侗家三寶”是必不可少的。“侗家三寶”即:酸魚、酸鴨、酸肉,是侗酸中的佳品。獨特的醃製方式,讓酒糟、糯米飯與魚、鴨、豬肉發生了奇妙的反應,造就出了風味獨特的少數民族美食。侗族最大的飲食特色是“侗不離酸”,而酸魚、酸鴨、酸肉又是侗族酸菜系列中的精品,被譽為“侗家三寶”。

在廣西桂林,侗家“三寶”傳承在龍勝各族自治縣平等、樂江一帶侗族地區,地處越城嶺山脈,是侗家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佳品。侗族居民用糯米酒糟煮熟後與冷糯飯和好,將魚、鴨、豬肉剖開洗淨搓鹽,用和好的糟細抹,壇醃可保存十年左右,桶醃可保存二三十年。20xx年,“侗家三寶”入選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清明節和‘三月三’一共放假6天,我帶着愛人和孩子一家三口都回來過清明節,回來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家風和淡淡的鄉愁。”在廣西首府南寧交通部門上班黃勇科説,“過年有很多家族兄弟都不一定回家,但是清明節大夥都是必須回家的,清明節即是紀念先祖的節氣,更是一家人團聚的好時機。”

清明節期間,族人之間相互瞭解大家的生活狀況,哪家是否特別困難,需要族人幫拉一把的,哪些家庭子女讀大學生而沒有能力供養讀書的,都可以叫族人幫忙等等。侗族文化源遠流長,人們的感情也很豐富,對族人、親人都赤膽忠心,都願意為本家族或親戚幫忙,所以清明節除了掛念祖先之外,還架起了族人子孫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傳承好家風的橋樑。

2022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 篇3

為緬懷革命先烈,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3月29日,清明節前夕,納溪區幼兒園的小朋友走進冠山革命烈士陵園,開展“承先烈遺志•傳最美家風”為主題的清明掃墓活動。

“清明節,雨紛紛,家家忙着去上墳,祭先烈,祭親人,從小就要懂孝順。”孩子們身着整齊的校服,手捧鮮花,在老師和家長的陪護下靜靜地肅立在紀念碑前,緬懷烈士的英雄事蹟。在烈士陵園,孩子集體詩朗誦《清明兒歌》緬懷先烈,家長代表向全體師生分享自己的家風家訓,師生家長共同演唱《學習雷鋒好榜樣》,表達自己對革命烈士崇敬的心情,表示要傳承先輩遺志,弘揚文明新風。此外,還通過講革命故事、向革命烈士默哀、敬獻花圈、瞻仰紀念碑、敬獻小白花的形式,表達孩子們對革命烈士的無限緬懷之情,培養孩子們的愛國熱情。

據悉,納溪區將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全區7萬餘名中國小生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邀請老紅軍、歷史老師講先烈、説革命、憶歷史,各學校將通過開展“網上祭英烈”、國旗下的講話、主題班會、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徵文演講、詩歌朗誦、手抄報比賽等活動,廣泛開展愛黨愛國主義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學習黨史國史地方史和英模事蹟,感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號召廣大未成年人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成人成材。

2022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 篇4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清明節是傳統節日,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緬懷親人、踏青郊遊等習俗。作為一個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各地羣眾在文明祭掃、清朗過節的同時,重温家規家訓,回憶家族往事,沐浴親情恩澤。清明節為傳承家風、培育家風、弘揚家風提供了良好契機。

清明假期,一張方桌,幾個板凳,一本《故鄉懷往》,瞭解家譜,重讀家訓,在感受家風中緬懷先人,成了山東省高唐縣樑村鎮北鎮村不少村民必做的“功課”。“這本書真是傳遞好家風的好教材啊!”58歲的村民李雙華給8歲的小孫子講了一陣,深有感觸地説。

“編寫這本書和家譜,講述先人的家風和美德事蹟,既能教育後代,也能傳承優良家風。”編寫《故鄉懷往》的八旬老人李德玉,出生在書香之家,父親早年參加革命。李德玉14歲入黨,16歲參加工作,嚴於律己,5個子女及孩子們個個愛崗敬業、孝老愛親、家庭和睦。李德玉退休後用時10多年編成《故鄉懷往》。該書10餘萬字,分“家鄉”“家庭”“家譜”3部分,講述北鎮沿革、歷史人物、風俗風貌;講自己家庭過往、坎坷求學路,折射出一部百年國運史;除李氏族譜,還附錄先人軼事、文稿9篇。

書成之後,老人自費印刷500餘冊,免費分發給李氏族人,每家一本,在外地工作的,他自己掏錢郵寄過去。北鎮村xx00人,幾乎家家有此書,先人的美德嘉行,成了百姓向善孝親的好教材。“我們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做人,走到哪裏就把好家風帶到哪裏。”清明回家祭祖的李雙建説。如今,在北鎮村,傳承良好家風的事例不勝枚舉:在縣醫院工作的李百明,獲得聊城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高唐“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160多名村民由於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樂於助人登上了村裏的“四德榜”。

在吉林通化市,環衞工人趙新春一家日前入選了全省最新一批“最美家庭”。同是環衞工人的趙新春夫妻兩人長年奮戰在清掃一線,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夫妻兩人互敬互愛,共同照顧身體不好的老人,為老人喂水端飯、擦洗身體、端屎端尿。

20xx年以來,吉林省把尋找最美家庭活動與清明節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結合起來,開展“平安祥和”“愛心奉獻”“科學教子”“清廉養德”“文明新風”“勤勞致富”“孝老敬老”“勤儉節約”“書香潤德”等主題活動,並在各個節日期間開展各類“最美家庭”評選活動,使各具特色的“最美家庭”層出不窮。以遍佈城鄉的“婦女之家”為平台,吉林省廣泛組織開展議家風家訓家規、曬家庭幸福生活、講家庭和諧故事、展家庭文明風采、秀家庭未來夢想等活動;採用羣眾自薦、互推、互評,組織羣眾踴躍參與網絡投票等方式,挖掘、展示生活在羣眾身邊的“最美家庭”事蹟與精神。

在上海,“傳家風、揚美德、作表率”——“海上家風”主題展日前在市委黨校展出。展覽通過120多件圖片、視頻、照片、檔案文獻及實物等歷史資料,結合多媒體技術,展示陳伯吹、黃炎培、錢學森等16位滬上名人的家風家訓,以不斷傳播“海上家風”的感召力,引領全社會“傳好家訓、育好家庭、揚好家風”。

清明前夕,重慶江北區魚嘴鎮通過組織社區居民詩歌祭先烈、鮮花換鞭炮等活動,引導羣眾移風易俗、摒棄陋習、文明祭祀。在社區,居委會發動居民們將對先人的緬懷、思念之情融入一個個親手製作的青團當中;在廣場,鎮文化站舉辦了詩歌祭先烈主題朗誦;在陵園,文明志願勸導員準備了鮮花,開展“用我手中的鮮花,換你手中的鞭炮”活動,倡導羣眾文明、環保、安全祭祀。居民黃後君告訴記者:“今年祭祀,鞭炮少了、鮮花多了,文明、環保祭掃逐漸為居民所接受,今年我就準備用鮮花祭祀,給後輩做個文明的榜樣。”吉林省今年實現了連續35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佳績,清明期間,更是倡導文明祭拜,嚴防火患。在微信朋友圈內,許多市民點起心香一束,在網上寄託哀思。

2022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 篇5

清明節又名“孝親節”和“感恩節”。每逢清明時節,無論是遠在他鄉的遊子還是在家照顧親人、辛勤勞作的人們,都要通過各種方式祭祀和憑弔逝去的先人。這一過程就是潛移默化地對家風家訓的涵養、教育、弘揚與傳承。

長輩們年復一年地不斷重複着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習俗,最主要的還是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對後人進行家風家訓教育,期望後人能夠切實擔起孝老愛親、知恩圖報、愛國愛家的責任。正所謂“前人做、後人看”,説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本學期開學伊始,天津市實驗國小就開展了家風傳承活動。正逢清明節前夕,學校邀請了四位家委會代表和孩子們走進學校演播室,進行了“緬懷先烈揚正氣薪火相傳講家風”活動,家長通過錄好的視頻資料與自己的孩子,也與全校的學生分享了自己的家風故事,全校師生反響十分強烈。學校為家長們搭建了與孩子對話的平台,家長用情真意切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着家長娓娓道來自己家的家風故事。家風家訓的傳承與教育千萬種,能夠讓良好的家風薰陶人、啟迪人、滋養人,才是最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