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能力競賽小結2篇

會考是通過解題來判斷學生數學能力的,會考複習的最終成果要落實到解題能力的提高上來。解題訓練要做到“舉一反三,熟練運用”,但不能盲目地、無目的地、重複地、無選擇地強化訓練,採取題海戰術只能事倍功半。日常訓練建議:

解題能力競賽小結2篇

(1)以中檔綜合題為訓練重點。

①中檔綜合題區分度好,訓練價值高,教師講得清楚,學生聽得明白,有利於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

②中下檔題目是考生得分的主要來源,是進一步去解高檔題的基礎。

③高檔題要有,但要控制數量,重在講清“怎樣解”,從何處下手、向何方前進。

(2)以近年會考題和各區縣會考模擬考題為基本素材。

①會考試題或模擬考題經過考生的實踐檢驗和廣大教師的深入研討,科學性強(漏洞也清楚),解題思路明朗,解題書寫規範,評分標準清晰,是優質的訓練素材。

②會考試題或模擬考題都努力抓課程的重點內容和重要方法,並且每套會考試題或模擬考題能覆蓋全部知識點的60%~80%,幾套試題一交叉,既保證了全面覆蓋,又體現了重點突出。

③近年會考試題或模擬考題能反映命題風格、命題熱點、命題形式(特別是新題型)的新動向、新導向,以近年會考題為基本素材,有利於考生適應會考情境,提高中考複習的針對性。會考題型的創新形式主要有:情景題、應用題、開放題、操作題、探索題等,體現出“經歷、體驗、探索”的過程性目標,表現為情景性、應用性、開放性、過程性、探究性。

(3)以提高解題準確和速度為突破口。

會考要在100分鐘完成25道題,30多問,題量是比較多的,而且有大量實際情況、或過程呈現的敍述,閲讀量又是比較大的。怎樣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呢?由熟到快——原則性建議是:

①深刻理解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基本方法,努力形成基本技能。

②合理安排考試時間,書寫做到數學語言是通用、精確、簡約的科學語言。

③平時進行速度訓練。以此來加快書寫速度,降低思維難度,提高解題質量。

解題能力競賽小結(2):

一、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加深對概念、規律等的理解和應用

學習化學概念、規律不能死記硬背,應對概念、規律的不同描述進行本質的區分與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做到熟練應用概念、規律解釋化學現象、化學事實。

例1.下列物質屬於氧化物的是( )

a.生理鹽水 b.氯酸鉀 c. 氯化鉀 d. 水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物質的類別:混合物、純淨物、化合物、氧化物、單質的概念區分,重在對概念的理解。生理鹽水是由水和氯化鈉兩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氯酸鉀、氯化鉀、水都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純淨物中的化合物,氧化物 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氧元素。氯酸鉀雖由氧元素卻有氯、氧、鉀三種元素組成不屬於氧化物,氯化鉀雖由氯、鉀二種元素組成卻沒有氧元素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水有些考生錯誤的認為水是由水元素組成的單質,首先元素中不存在水元素,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所以,正確答案是d。

二、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歸納、總結規律。

解題過程實質就是一個應用知識的過程,但是隻懂得孤立的應用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解題過程中將各知識點互相聯繫起來,找出它們之間的關係,總結出規律,再應用規律來解決同類型的問題,這樣才算達到解題的目的。提高解題能力。

例2.仿照下列化學方程式:

ch4+o2點燃co2+ h2o; 2h2s+so2==3s↓+2 h2o; nah+ h2o== naoh+ h2↑。

在以下⑴~⑷的化學反應中任選3個完成化學方程式。

⑴甲烷在氯氣中燃燒:ch4+cl2——

⑵甲硅烷在空氣中燃燒:sih4+o2——

⑶氨氣和二氧化氮氣體在一定條件下混合:nh3+no2——

⑷氫化鈣溶與水混合:cah2+h2o——

分析:首先對題目提供的信息:三個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找出一些反應規律,並根據這些規律書寫同類型的反應方程式,這是化學學習中必須掌握的科學方法。可根據平時熟悉的甲烷和氧氣作為突破口,將陌生的事物用熟悉的事物進行分析、類比、轉換和重組。通過分析,發現:第⑴ ⑵兩個反應與第1個例題相似(規律:生成兩種氧化物或氯化物,化合物中的化合價反應前後不變); 第⑶反應與第2個例題相似(規律:某一種元素氫化物或氧化物反應,生成這種元素形成的單質和一種氧化物); 第⑷反應與第3個例題相似 (規律:金屬氫化物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物和氫氣)。

正確答案為:⑴ch4+4cl2點燃ccl4+4 hcl;

⑵sih4+2o2點燃sio2+2h2o;

⑶8nh3+6no2點燃 7n2+12h2o;

⑷cah2+ 2h2o== ca(oh)2+ 2h2↑

三、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開展“一題多變”的思維方式。

對於同一類型題目採用類比、分析、總結的方法,鼓勵學生從中得到規律,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思”可培養學生周密的思考,全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3.一種不純(雜質只含有一種金屬)的鋅塊6.5克跟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0.18克。則鋅塊中含有的雜質是 ( )

a.mg b. al c. fe

分析:鋁與足量酸反應,生成+3價的鹽,產生2克的氫氣只需18克鋁,而zn、fe、mg分別與足量酸反應,生成+2價的鹽,產生2克氫氣分別需要65克zn、56克fe、24克mg。zn、fe、mg的相對原子質量恰好是65、56、24。由此得出規律:金屬與足量的酸反應生成同價態的鹽,產生氫氣越多,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越小,反之,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由題意可知,因為純鋅6.5克跟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應是0.2克大於0.18克。不純的鋅塊中含有的雜質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不跟酸反應,如cu、ag。另一種情況是雖然跟酸反應放出氫氣,但此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要比鋅大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是d。若將原題變換數據,即:

變題1:一種不純(雜質只含有一種金屬)的鋅塊6.5克跟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0.21克。則鋅塊中含有的雜質是 ( )

a.mg b. ag c. fe d. cu

分析:因為純鋅6.5克跟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應是0.2克小於0.21克。由題意可知,所含金屬雜質要與酸反應產生氫氣且此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要比鋅小,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是ac。再將原題變換,即:

變題2:一種不純(雜質含有二種金屬)的鐵塊5.6克跟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0.2克。則鐵塊中含有的雜質是 ( )

a.mg 、cu b. ag、cu c. zn 、cu d. mg 、 zn

分析:由題意可知,所含金屬雜質一種與酸反應產生氫氣且此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要比鐵小,另一種金屬雜質與酸不反應如ag、cu;或與酸反應產生氫氣而此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要比鐵大,產生氫氣比鐵少,如zn。則正確答案是ad。仿原題再進行以下變式。

變題3:有10克含有雜質的碳酸鈣樣品跟足量的稀鹽酸反應後,共收集到二氧化碳氣體4.5克。則樣品中含有雜質的情況 ( )

a.一定含有na2co3

b. 一定含有mg co3

c. 可能含有mgco3 

 d. 可能含有na2co3

分析:10克純的碳酸鈣樣品跟足量的稀鹽酸反應後,只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氣體4.4克小於4.5克。據題意所含一種雜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一定小於碳酸鈣相對分子質量,另有可能再含一種雜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大於碳酸鈣相對分子質量。則正確答案是b、d。

變題4:實驗測得某化肥硫酸銨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為20%,則該化肥中混入的一種氮肥是

  ( )

a. nh4hco3  b. co(nh2)2  c. nh4no3 d. nh4cl

分析:純硫酸銨的氮的質量分數為21.2%大於20%,則所含雜質的氮的質量分數必須小於21.2%,已知nh4hco3氮的質量分數為17.7%、 co(nh2)2氮的質量分數為46.7%、nh4no3氮的質量分數為35%、nh4cl氮的質量分數為26.2%。則正確答案是a。

綜上幾種情況,雖然題目不同,但解題思路是相同的,達到一題多變,融會貫通的目的。

四、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開展“一題多解”的思維方式

對於同一個題目在教學過程中展開討論的方法,啟發學生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思考。並能從不同的方法中選擇操作簡單、方便,藥品廉價、易取的方法。

例4.怎樣鑑別稀鹽酸和氫氧化納溶液?

由學生討論後小結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方法一:用指示劑,分別取少量上述溶液與試管中,分別滴人紫色的石蕊(或無色的酚酞)、震盪,變紅色(或不變色)是稀鹽酸;變藍色(或變紅色)是氫氧化納溶液。

方法二:用活潑的金屬,分別取少量上述溶液與試管中,分別加人小量鋅粒,有氣泡產生的是稀鹽酸;無氣泡產生的是氫氧化納溶液。

方法三:用金屬氧化物,分別取少量上述溶液與試管中,分別加人小量鐵鏽、震盪,鐵鏽能消失,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的是稀鹽酸;鐵鏽不消失的是氫氧化納溶液。

方法四:用鹼(最好是有顏色的不溶性鹼),分別取少量上述溶液與試管中,分別加人新制的氫氧化銅,藍色的固體消失,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的是稀鹽酸;藍色的固體不消失是氫氧化納溶液。

方法五:用鹽,分別取少量上述溶液與試管中,分別滴人氯化鐵溶液,沒有明顯變化的是稀鹽酸;產生紅褐色沉澱的是氫氧化納溶液。

通過對上題的討論和分析,使學生對酸和鹼的化學性質得到鞏固和提升。並能得出最佳的方法。

五、分層次設計習題,引導學生進行“一題多問”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對知識的教學由低到高依次瞭解、理解、應用。為了達到上述知識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教師對習題設計應體現階梯性、層次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並注重知識遷移、應用和創新。如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並能運用金屬與酸、鹽之間的反應,這是國中化學的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針對該方面的問題設計以下問題。

例5:1、判斷下列物質間能否發生置換反應,能的寫出化學方程式,不能的説明理由。

⑴fe+hcl ⑵cu+h2so4 ⑶zn+hno3 ⑷fe+cuso4 ⑸ag+znso4

【答案:⑴⑷能,化學方程式略;⑵銅的活動性排在氫的後面不反應;⑶hno3的氧化性很強,不能與鋅發生置換反應;⑸銀的活動性比鋅弱,不能把鋅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2、有x、y、z三種金屬,將x和y 分別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y不溶解,將y放人z的硫酸鹽溶液中,可析出z。則x、y、z三種金屬依次是

【答案:x>y>z.】

3、利用下列藥品證明zn、cu、ag的活動性順序方法有哪些?(填兩種)

⑴zn ⑵ag ⑶cu ⑷cuso4溶液 ⑸稀硫酸 ⑹ag no3溶液 ⑺znso4溶液

【答案:方法一:zn、cuso4溶液、ag;方法二:znso4溶液、cu、ag no3溶液;方法三:zn、稀硫酸、cu、ag no3溶液。等】

4、在cu(no3)2、ag 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後,可能有下列情況:

⑴若反應後鋅有剩餘,則溶液中所含的溶質是 。

【答案:zn(no3)2】

⑵若將反應後的物質過濾,向所得固體物質中滴加稀硫酸,沒有氣泡產生,則固體物質中一定有 ,可能有 。【答案:ag;cu、】

⑶若將反應後的物質過濾,向濾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與稀硝酸的白色沉澱生成,則濾液中含有的溶質是 。

【答案:ag no3、cu(no3)2、zn(no3)2】

練習1是熟悉基本規律,練習2是拓寬學生知識視野,練習3、練習4是學生熟練判斷金屬與酸、鹽反應基礎上的小綜合。層次是遞增的,體現了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的命題思想。

總之,要想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必須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並學會歸納、總結規律,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分散思維的訓練與考察,在教學中採用“一題多思、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題多變”等等多種思維方式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變通性、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