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勞動保障工作總結報告

XX年是勞動保障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勞動保障事業經受住了地震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嚴峻挑戰。開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服務民生為主線,以統籌城鄉為重點,以“創一流”活動為載體,勞動保障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勞動爭議仲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效能建設、糾風、就業、災後重建、基層公共服務建設等11項工作先後在全市、全省、全國交流經驗。勞動保障工作實現由全面推進向全面提升的歷史性跨越,推動全市經濟社會“提速加快、又好又快”地發展。現將XX年全市勞動保障工作總結報告如下:

市勞動保障工作總結報告

一、工作成效

(一)統籌城鄉勞動保障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一是統籌城鄉勞動保障制度體系基本建立。以統籌城鄉就業、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勞動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核心內容的××市統籌城鄉勞動保障方案,先後得到市政府審定和省廳批覆。二是在*縣的試點取得圓滿成功。通過前期準備、面上推進、常規辦理、總結提高等階段,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城鄉勞動者新增就業3656人,12.58萬人參加新農保,73.9萬城鄉居民按新制度參加了醫療保險,勞動保障“三級機構、四級網絡”工作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二)就業促進工作卓有成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XX人,完成目標任務28000人的114;下崗失業人員、失地無業農民再就業1XX人,其中“4050”等困難對象就業3500人,完成目標任務2600人的135;新增257户零就業家庭實現至少1人就業,動態消除了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3.9,有效控制在年度目標任務範圍之內;全市共組織再就業培訓16000人,培訓後就業率77,完成目標任務11000人的145.5,創業培訓4000人,創業成功率53.5。培訓農民工12.9萬人,完成目標任務12萬人的107.5;農民工轉移輸出就業78.8萬人,完成目標任務77萬人的102.3;勞務收入47.2億元,完成目標任務45億元的104.9;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662萬元(其中個人貸款4567萬元,勞動密集型企業貸款1095萬元),完成個人貸款目標任務1800萬元的254。發放崗位、社保、培訓、職介等再就業補貼資金14247萬元。

(三)社會保險徵繳再創新高。徵繳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費17.2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覆蓋23.1萬人,徵繳基金9.38億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覆蓋8.01萬人,徵繳基金4.15億元;失業保險覆蓋12萬人,徵繳基金4100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覆蓋28.1萬人,徵繳基金2.97億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66.1萬人;工傷保險覆蓋13.9萬人,徵繳基金0.32億元;生育保險覆蓋6.6萬人,徵繳基金0.41億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12.58萬人,徵繳基金費3.69億元。

(四)勞動關係總體和諧穩定。一是“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和諧工業園區”創建活動取得成效。確定在*縣和利州區分別創建一個和諧工業園區,在劍閣縣創建一個和諧鄉鎮,並按要求指導縣區做好創建工作。二是工資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有序推進。集體合同覆蓋企業已達795户,完成目標任務792户的100;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企業160户。三是勞動保障監察和勞動爭議仲裁標準化建設進一步規範。完成勞動保障監察標準化任務,積極調處勞動糾紛,前置仲裁調解程序,建立全覆蓋的調解工作網絡。主動監察用人單位1876户,補籤勞動合同2.4萬人,為5萬餘名勞動者追回工資、押金1321.1萬元,督促57户用人單位進行了社會保險登記,補繳社會保險費476萬元;全年共受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1862件,其中調解處理1177件,結案率95%以上。

(五)災後重建有力有序推進。調整後全市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設施重建項目共有680個,規劃投資82308萬元。截至目前,全市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設施重建工程共實現開工485個項目,完工215個項目,完成投資1.27億元。其中:縣區級就業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開工7個項目,完成投資6587萬元;鄉鎮(街道)、社區就業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開工286個項目,完工189個項目,完成投資5812萬元;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信息系統開工189個項目,完工26個項目,完成投資318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搞好試點啟動,統籌城鄉勞動保障取得重大進展。

自××被確定為全省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市後,勞動保障即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統籌城鄉的突破口。經過三年多的精心準備,形成了《××市統籌城鄉勞動保障方案》,省廳4月29日給予了正式批覆。5月27日,統籌城鄉勞動保障試點工作在*縣正式啟動,省廳張成明廳長親臨現場宣傳動員。歷經四個月的艱苦努力,出台並實施了城鄉完全統一的勞動保障政策,徹底打破了城鄉的政策分割和各種人為限制,讓廣大城鄉居民普遍得到實惠,試點取得了圓滿成功。統籌城鄉就業:就業各項優惠政策逐步覆蓋到*全縣城鄉勞動者,創造了更多平等就業的機會。在全縣39個鄉鎮建立了面向城鄉的職業培訓、就業信息發佈、就業援助等“三大體系”,建立了就業失業登記和勞動力資源管理“兩項制度”,實施了“1 4”統籌城鄉就業模式和“七位一體”農民工工作模式。試點結束時,*縣城鄉勞動者新增就業3656人,9鎮5園區城鄉登記失業率3,較試點前下降1.5個百分點;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率90以上,較試點前上升5個百分點。統籌城鄉社會養老保險: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建立了“低水平、廣覆蓋、多檔次、相銜接”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創新探索出全民社會保險的路子。組織12.58萬人參加新農保,徵繳保費3.69億元。從17歲到96歲不同年齡段的人員都積極參保,勞動年齡內和超齡人員參保比達到2.4:1。全縣有3.88萬參保農民按月領取養老金,人均月待遇120元。統籌城鄉基本醫療保險:打破城鄉基本醫療保險二元制度模式,實現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經辦管理“兩統一”。將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合二為一,新制定了《*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將原由衞生部門主管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民政部門的醫療救助職能整體劃轉勞動保障部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經辦工作實現了歸口和統一管理。*縣的醫保制度在實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全縣城鄉居民參保人數就達73.9萬人,為應參保人數的100。基層勞動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在39個鄉鎮設立了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717個村61個社區設立了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面向全國招考了50名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落實了873名村(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和居民小組勞動保障聯絡員,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的編制、經費全額納入政府管理,社區、居民小組協理員和聯絡員由政府出資購買服務。

12月上旬,由西南財大校長助理林義教授、川大和財大社保系主任蒲曉紅、胡秋明組成的專家組一行四人到*調研,對整個試點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領導高度重視,宣傳發動充分,制度運行平穩,工作推進有力,羣眾普遍歡迎,效果好於預期。

(二)突出就業援助,政策促進就業效應充分發揮。

全面貫徹新一輪積極就業政策,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服務,緩解國際金融危機和地震災害對我市就業帶來的壓力。一是積極構架就業政策體系。年初,我局深入項目建設單位、企業、鄉鎮(街道),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了《××就業的形勢與任務》、《××市就業供求狀況調查報告》等專題調查報告,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確立了“內援外穩”的就業工作基本指導思想。6月,市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就業工作的通知》(廣府發〔XX〕29號),下發了公益性崗位管理、完善小額擔保貸款、規範職業培訓、加強就業資金管理等6個配套文件,通過政策引導和促進就業再就業。二是廣闢渠道擴大就業。結合我市實施產業承接轉移、資源轉化、重點及新上項目開工和加快災後恢復重建等經濟發展戰略,將“就業服務”貫穿整個產業和企業發展全過程,切實把產業、企業發展的過程變成幫助城鄉勞動者實現就業的過程。三是突出特色針對性規模化促進就業。在市域及全國14個××籍農民工集聚地大力推廣“1 4”統籌城鄉就業和“七位一體”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模式。今年在*縣“九鎮五園區”走出了以培訓為龍頭、以產業為支撐、以創業為動力、以企業為載體、以就業為目標的統籌城鄉就業新路子,城鄉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左右,實現了比較充分就業。四是突出重點援助就業。市政府批轉了《關於促進五類重點羣體就業工作方案》,分別從政策、目標、措施、服務上進一步明確了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的工作責任,落實了具體任務,各部門各司其責,協同配合,採取措施,全方位展開了對災區羣眾、城市低收入家庭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被徵地農民、高校畢業生專項就業援助。與600多家市內外企業合作,援助4187名高校畢業生、1379名就業困難人員、16.3萬名返鄉農民工、5.19萬名災區羣眾、7866名失地農民實現就業。五是加強培訓促進就業。強化地方特色技能品牌培訓,創建麻柳刺繡、白花石刻、劍門豆腐、*獼猴桃、*雪梨等××地方技能品牌,形成培訓促進就業與就業引導培訓的良性互動。六是着力創業帶動就業。在全市實施創業促進就業工程,着力解決創業啟動資金,小額貸款擔保資金不足由國投公司解決,從而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小額貸款擔保的瓶頸制約。搞好創業幫扶,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顯現。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662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254,幫助1329人自主創業,創業成功率達53.5。七是提升配置服務就業。將“就業服務”貫穿整個產業和企業發展過程中,通過組織招聘-技能培訓-指導簽訂勞動合同-落實促進就業政策“就業服務鏈”,切實把產業、企業發展的過程變成幫助城鄉勞動者實現就業的過程。建立用工求職尋呼台、就業服務網絡、《××就業》專刊“三位一體”就業服務信息平台,初步實現高效、專業的就業服務。同時,建立“三位一體”服務與民辦職業中介機構促進擴大就業相融合機制,規範中介行為,加強就業服務管理,在全市形成市、縣、鄉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主導,各民辦、羣團職業中介為輔助的大就業工作格局。

(三)狠抓擴面徵繳,社會保險作用彰顯。

一是強化擴面徵繳。深入宣傳社保政策,採取上門徵收、銀行代扣、電話催收等多種形式徵收各項基金,建立徵收、監察、執法聯動機制,促進了參保擴面。全市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參保、基金徵收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二是千方百計確保了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全市55097名退休(職)人員參加基本養老金待遇調整,人均待遇增加156.1元,調整後基本養老金1027.8元。醫療保險方面,繼續推進醫療保險監管改革。在明確“兩定點”由政府公開採購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了居民醫療保險門診統籌制度;建立了關破集體企業退休人員醫保關係接續辦法;建立了基本醫療異地就業結算辦法;建立了鼓勵參保人員“小病到小醫院、大病到大醫院”的就醫機制;完善了醫療、工傷保險結算辦法,將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縮短8年,將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下降20,將居民和職工的報銷比例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將居民醫保起付線降低200元;將職工醫保封頂線由3.8萬元提高到8萬元,居民醫保封頂線由3萬元提高到7萬元(直接達到6倍),將補充醫療保險由15萬元增加到18萬元。三是提高統籌層次。今年4月,我市全面實行失業保險市級統籌。按照統一籌集資金、統一使用資金、統一管理資金的原則,失業保險統籌調劑功能顯現,確保14970名符合條件享受失業保險待遇人員待遇按時足額發放。為切實提高工傷統籌層次,依據《××市工傷保險市級統籌辦法》,出台了系列的配套管理辦法,制定了實施細則,建立了預決算制度。四是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從XX年11月至XX年3月,全市按185號文件規定辦理了1.09萬名超齡人員的參保和待遇審批手續,徵收養老保險費41078萬元,人均月養老金達到532元。認真做好破產、撤銷、解散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關係接續。大力支持企業改革重組,並有力保障職工社會保險合法權益。組織對廣旺集團代池壩煤礦、建平機電工業公司等企業破產中職工的醫療、工傷保險的清算工作,已清償到位醫療保險基金3818萬元。五是繼續推進醫療保險監管改革。淘汰了1家定點醫院和1家定點藥店,補招了2家定點醫院和2家定點零售藥店。新增定點醫院的醫療服務價格在物價部門規定的基礎上統一下浮達22以上,衞生材料進銷差價率、藥品進銷差價率以及新進藥店藥品價格進銷差價率均在1以內。六是加強基金監管。強化對基金運作全過程的監管,認真開展專項資金的現場檢查工作。對旺蒼、劍閣、元壩、利州等縣(區)的自查工作進行了現場監督檢查,全市社會保險基金無新的擠佔挪用和違紀違規情況發生。七是開展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問題調研。形成專題調研報告,並呈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決策。

(四)突出督查指導,勞動保障特殊政策全面落實。

採取召開企業負責人座談會、新聞發佈會、市級部門督辦會和組織巡迴檢查指導、定期督辦通報等方式,以“五緩四降三補兩協商一核銷”為核心內容,創造性地落實地震災後和金融危機特殊政策,有力地支援了困難企業。養老保險方面,截至12月底,全市第一批上報核銷的16户因災關破企業欠繳養老保險費統籌部分金額376.2萬元,第二批17户1811.29萬元,已經省財政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准;第三批申報核銷84户困難企業欠繳養老保險費6113.15萬元,已上報省社保局,待省上安排實地核查。全市共辦理因災緩繳養老保險費企業141户,涉及緩繳職工人數3萬人,緩繳金額2.66億元,因金融危機緩繳28户,緩繳職工人數1.08萬人,緩繳金額2897萬元。醫療保險方面,及時為困難企業辦理緩繳,嚴格審批程序,政策覆蓋面達70以上;為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降低繳費費率1;保障了在地震中受傷後續住院人員的醫療費用支出。失業保險方面,落實“緩繳、降率、補貼”特殊政策,先後幫助152户企業度過難關,政策惠及44000多名職工,切實避免大規模失業,確保了崗位不流失。

(五)強化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災後恢復重建穩步推進。

將恢復重建作為促進勞動保障事業加快發展的良機,以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在力度和速度上狠下功夫。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災後重建工作領導小組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資金領導小組,抽調5名同志組建重建辦,負責處理日常事務。積極創新向上銜接溝通、與相關部門和縣區的互動互助、恢復重建督促檢查等機制,強力推進災後重建。二是高標準規劃設計。在發改、建設、國土等部門的指導下,結合統籌城鄉勞動保障,進行高起點、高標準的規劃,特別是對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在機構上合理佈局,在職能上完善加強,在服務上規範提高。各縣區都編制了重建規劃,縣區按8000-1XX平方米、鄉鎮按100-300平方米的規模落實了場地和資金,目前各縣區都已進入施工或準備階段。三是切實搞好培訓。邀請發改、建設、國土等部門,對全系統項目業主單位負責人和工作人員進行了災後重建專題培訓。四是加強督促指導。嚴格實行一個項目一位牽頭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張進度表“四個一”項目落實制度,全面推行局長-分管領導-科長-工作人員逐級負責、分線實施的“梯級管理模式”,對市本級的進展情況實行一週一通報,對縣區實行兩週一通報。五是打造規範樣板。按照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和機構名稱、基礎台賬、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服務標準“五統一”的要求,着力打造規範化示範服務中心,以此帶動全市的基層公共服務建設。六是積極爭取支持。主動向上彙報,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爭取災後重建中央投資5.8億元,本年度可完成投資50以上。

(六)狠抓勞務輸出,農民工工作實現新突破。

搞好災區重建與失業返鄉農民工的對接、工業園區建設與失業返鄉農民工供需對接、基礎建設與失業返鄉農民工供需對接,組織失業返鄉農民工和農村富餘勞動力9.8萬人就地就近就業。充分利用浙江、黑龍江對口援建的機會,組織失業返鄉農民工外出就業,向市外輸出6.5萬人。為進一步推進“七位一體”農民工工作模式,7月13-17日,市政府領導和分管祕書長帶領勞動保障、財政、農勞等部門赴浙江省寧波、嘉興兩市,確立了政府間人力資源長期合作關係,建立了“2 1”和“1.5 1.5”職業技能培訓合作機制,明晰了在長三角地區實施“重點突破、夯實基礎、逐步擴大、全面推開”“七位一體”農民工工作模式的具體思路。積極向市委、市政府建議並代市政府草擬《關於鼓勵扶持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的意見》(廣府發〔XX〕23號),制定和完善了鼓勵扶持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各項政策。

(七)狠抓隊伍建設,全面提升隊伍整體素質。

一是認真紮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3月以來,緊密結合勞動保障工作的特點和實際,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廣泛深入動員,堅持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深入開展統籌城鄉勞動保障專題調研活動,認真抓好查擺問題和整改落實,學習實踐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達到了學習理論、解放思想、分析問題、查找原因、整改落實、健全機制、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目的。根據梳理的21條意見和建議研究制訂整改方案並通過電視台和××日報向社會做出了公開承諾,整改措施全部落實到位,全局幹部職工思想認識有了新的提高,工作作風有了新的轉變,工作創新和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二是進一步豐富“創一流”活動內涵,紮實開展創建活動。在抓好班子、帶好隊伍方面狠下功夫,認真分析研究幹部職工思想動態,有的放矢地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活動。通過落實民主集中制、開展民主生活會、參加幫扶村文娛活動,增強了領導班子團隊精神;通過開展登山活動、深入企業調研、參觀市容市貌、閲覽畫展、瞭解市情等活動,增強了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了部門新形象。三是狠抓機關效能建設。把解決突出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有機結合,將制度建設放在效能建設的突出位置,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做到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完善出台了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時辦結制、黃紅牌制度、政務公開制、服務承諾制度、效能投訴制、執法責任制、行政責任追究制、考評考核制度等十項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理事的制度體系,通過制度規範、行為引導到養成素質,建立起了追求效能的工作運行體系。四是嚴格規範行政審批程序,確保依法行政。按照“兩集中、兩到位”原則,對涉及行政審批的事項按要求和做法進行了嚴格清理並規範了行政審批項目,制訂完善規範政務中心大廳勞動保障窗口辦結的審批管理方案,切實做到項目“七公開”,建立了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服務運行體制,更好地發揮了行政服務的效能。五是切實加強內部管理,紮實搞好綜合工作。深入推進黨建各項工作,切實增強勞動保障幹部隊伍和職工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紮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各項工作;加強信息宣傳,營造良好的勞動保障輿論氛圍;做好綜治、維穩和應急管理工作,把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進一步健全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樹立機關良好形象。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就業資金缺口大。雖然整體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但勞動力供大於求,勞動力供給持續增加和就業崗位相對不足矛盾較為突出,城鎮就業壓力與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壓力同時存在。我市作為全省使用就業資金較好的市(州),今年在統籌城鄉就業、失地農民失業保險、培訓補貼等方面資金缺口達2億元。

(二)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壓力巨大。雖然今年我市社保基金徵收完成情況很好,但存在很多特殊因素,如超齡職工參保繳費,在徵繳的基金中佔了很大比例,而現在已停止實行這一特殊政策,今後也就不存在這一塊基金的徵繳。受“5.12”地震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參保企業的繳費能力明顯下降,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的落實,導致一些企業的繳費主動性減弱,加之因企業破產改制經費不足,企業保費的徵繳困難。

(三)信息化建設嚴重滯後。就業服務信息功能的豐富性尚未充分挖掘和開發,就業服務信息系統性、整體性運作環境還未形成,不能滿足統籌城鄉就業發展的需要。信息化建設管理水平低,基礎管理工作薄弱,不能滿足社會保險各項工作開展。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員詳細情況及待遇數據信息急需清理和規範,參保人員個人賬户查詢、對賬工作不能開展。醫保業務經辦軟件開發滯後,設備老化,已嚴重不能滿足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業務經辦需求。

(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任務繁重。目前,儘管整體執法環境已有所好轉,但不依法簽訂和履行勞動合同、逃避社會保險義務、不按時支付工資等問題在部分用人單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勞動爭議案件數量年年攀升,侵權案件不斷增多,企業改制所帶來的深層次問題日益暴露,處理的壓力和難度進一步加大。隨着《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的實施,勞動保障侵權投訴量增加,勞動保障維權任務十分繁重,人手不足。

(五)勞動保障基層服務能力不足。基層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能力建設滯後。服務內容、標準不規範,服務整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服務手段單一、原始,導致整體效率不高。

四、XX年工作初步打算

XX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四中全會作出的戰略部署、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一年,勞動保障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局將繼續按照中央關於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爭取在新的一年裏取得較大突破。

(一)基本思路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標,以全面推行統籌城鄉勞動保障為主線,以災後恢復重建為重點,以班子隊伍建設為抓手,着力完善工作制度體系,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狠抓落實,提質增效,努力實現勞動保障工作新跨越。

(二)主要目標

全年新增就業3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無業農民1萬人,困難就業羣體3000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培訓農民工10萬人;勞務輸出7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48億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3萬人,徵收基金51000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8萬人,徵收基金30000萬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5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12萬人,徵收基金2800萬元;工傷保險參保12萬人,徵收基金3000萬元;生育保險參保6萬人,徵收基金300萬元。

(三)重點工作及措施

1、做好統籌城鄉勞動保障全市推廣。在全市範圍內推行統籌城鄉勞動保障*試點經驗和成果。就業方面,按照城鄉勞動者均等化就業服務和大力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總體方向,分項在全市穩步推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方面,搞好已試點新農保制度與國家新農保制度的對接,並在全市全面推行。醫療保險方面,逐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配套政策,規範經辦工作流程,建立起比較定型、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方面,結合災後恢復重建,建立起與統籌城鄉勞動保障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和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勞動保障經辦能力,加快實現就業和社會保險服務的規範建設。

2、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一是加快勞動力市場建設,完善統籌城鄉就業服務體系。加快市、縣人力資源市場建設並投入使用,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實現城鄉勞動力統籌就業和穩定就業。建立專業性招聘會與綜合性招聘會相結合、城鎮吸納就業與農村轉移就業相結合的就業機制,實現勞動力資源的有效配置。二是大力開發就業崗位,促進城鄉勞動者充分就業。全面落實新一輪積極就業政策,圍繞“五類”羣體,開展好“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對象的就業援助和社會保險補貼工作,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援助活動。三是以創業促就業為重點,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全面建立政策支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體系,努力開創全民創業的新局面。加強同財政、銀行等部門的溝通,充實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四是加強協調配合,紮實做好農民工工作。按照“七位一體”農民工工作模式和“1 4”統籌城鄉就業模式,擴大組織化輸出轉移規模。不斷創新培訓思路和培訓路徑,切實提高農民工整體技能水平。建立健全社會保障、維權救助和農民工公共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工商、税務、信貸、土地等扶持政策體系,幫助農民工創業。

3、完善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提升社會保險統籌層次。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市級統籌辦法,積極做好開展省級統籌的各項準備工作。以“金保工程”建設為依託,進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在養老保險統一制度、統一政策、統收統支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業務經辦流程和經辦事項及經辦標準。完成歷年個人賬户基礎數據清理、採集、錄入、審核工作,建立市級集中基礎數據庫,實現全市範圍內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鞏固現有成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做好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市級統籌工作。切實開展好醫療、工傷和生育等社會保險市級統籌工作,研究解決市級統籌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提高我市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抵禦風險的能力。探索統籌城鄉居民醫保試點。按照醫改方案中關於“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障管理制度,並逐步整合基本醫療保障經辦管理資源”的要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管理“兩統一”。

4、加大執法維權力度,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認真貫徹《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加大培訓宣傳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繼續強化對勞動合同簽訂和履行情況的監督管理,規範勞動合同簽訂、變更、解除和終止行為。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開展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評選表彰活動,加強集體合同審查備案和勞動關係宏觀調處,依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規範工資支付行為,探索用人單位欠薪報告制度和工資保證金等制度,加強工資支付情況檢查,遏制工資拖欠。認真貫徹實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及配套辦法,健全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普遍建立鄉鎮、工業園區、社區、行業協會、企業等為組成形式的多層次勞動爭議調解組織。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和領導幹部接訪制度,完善羣體性事件應急預警和報告制度,重點關注並妥善處置企業改制遺留問題、軍隊退役人員再就業問題和統籌城鄉實施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努力減少和消除不穩定因素。

5、加快推進災後重建步伐,完善基層公共服務體系。以災後恢復重建為契機,強力推進公共服務組織規範化建設。縣區就業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規範化的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標準化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建立統一的與市、縣、鄉鎮、社區互聯互通三級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信息網絡系統。

6、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機關整體形象。繼續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行政效能、政風行風及黨的建設等活動,完善管理規章制度,落實好思想動態分析制度,增強服務基層、服務羣眾的意識,改進工作作風,着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以及黨員幹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實效上求突破,進一步樹立班子隊伍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