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總結(扶貧開發)大綱

回眸xxxx年,我辦全體幹部職工努力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認真貫徹省、州的各項部署,按照縣委、政府發展的戰略部署,在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支持配合下,與廣大人民羣眾同心同德,真抓實幹,全面實施重點村扶貧開發,加大安居房建設力度,積極推動農村“五小”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力的促進了我縣農村經濟的發展,為實現小康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年度工作總結(扶貧開發)大綱

一年來,國家和省、州累計投入我縣各類扶貧資金840萬元,其中扶持重點村資金150萬元,安居温飽村工程2個40萬元,國貼信貸380萬元,小額信貸資金270萬元。利用這些資金,集中建設鄉村公路、水利工程、人飲、安居房,“五小建設”工程、種植等等,有效地推進了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了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截止年底,項目建設安居工程累計完成431户“五小”建設完成577户;鄉村公路完成7條57.5公里,架設引水管道17.5公里,新修蓄水池12個;新修“三面光”水溝4500米;科技培訓4027人次。。截止年底,全縣預計糧食總產量由年的1647.4萬噸增加到1664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由703元增加到742元,預計有1362人極端貧困人口和3210人低收人貧困人口基本解決了温飽。全縣預計絕對貧困人口由7033人減少到5813人,低收入貧困人口由30947人減少到28095人。

一、一年來的工作

1、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狠抓隊伍建設,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

(1)加強學習,努力規範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為更好地完成我縣扶貧開發任務,必須抓好扶貧幹部職工的學習,一是學好中央、國務院和省、州的重大決策精神,把扶貧工作擺到全局性來考慮。二是學好新階段扶貧開發的方針、政策和重大部署,輕車熟路地開展扶貧工作。嚴格按照《管理暫行辦法》做好各類扶貧項目計劃的編報、審批和實施工作。全面推廣完善財政扶貧資金報帳制,強化財務管理。規範推進新階段扶貧項目的實施。

(2)是加強制度建設,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為進一步加強機關幹部隊伍的政治思想、組織紀律、工作作風建設、明確工作職責,增強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幹部職工的政治思想素質、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切實轉變幹部職工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扶貧政策,實現農民增產增收,是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按照“領導當楷、機關作表率、基層樹形象”的要求,在抓好相關內部制度建設的同時建立和健全了《崗位責任制》、《學習制度》、《廉政建設制度》、《接待制度》、《車輛管理制度》等9項制度,並將各項制度寫在紙上、掛在牆上、落實在行動上,從而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益。

2、穩步推進,大規模開展“五小一建”工程。

農村“五小”建設是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重要基礎。

全面實施”五小一建”工程,激發了貧困農户越温脱貧的活力。堅持以解決温飽為中心,以貧困村為主戰場,以貧困户為對象,加大扶持力度,把扶貧工作做到村,做到户,是打好打勝扶貧攻堅戰的關鍵。堅持立足農户家庭經營,以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種養業為重點,全面實施”五小一建”工程,("五小"即小沼氣、小豬廄、小廁所、小街道,小菜園;”一建”即建安居住房)從整體上根本改變了貧窮面貌。年全縣完成“五小建設”577户,其中橋頭鄉250户;南溪鎮完成69户;瑤山鄉126户;老範寨鄉完成83户;蓮花灘鄉完成49户,共投資218·4萬元,農民集資13·95萬元,投工投勞26050個,摺合26.05萬元,累計完成小街道建設21086米。完成6個村了小組節能灶100户。完成安居房建設431户,共投資431萬元,其中農民自籌和投工投勞301.7萬元,解決了2025人的住房困難問題。

“五小一建”工程建設以村為戰場,以户為對象,全面實現了扶貧攻堅的到村入户。激發了貧困農户越温脱貧的活力;夯實了貧困農户越温脱貧的基礎,為農民穩定越温增強了後勁,有效地解決了飽而不温,飽而不穩,飽而不富的返貧問題。引導農户調整結構,為貧困農户培植了越温脱貧的財源。增加了農户收入,又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從整體改變了貧困農户的面貌。示範村的建設,實現了改善生產與生活條件、富民與培植財源、扶貧開發與小康建設、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的"四個結合",改變了"單打一"的扶貧,突出了整體綜合效益。

3、整體推進扶持重點村扶貧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年重點扶貧村項目累計完成鄉村公路建設7條57.5公里,架設引水管道17.5公里,新修蓄水池12個,解決了280户1275人426頭(匹)大牲畜飲水困難問題。新修“三面光”水溝4500米,建設八角生態經濟林1200畝,香蕉3000畝,菠蘿3300畝,肉桂800畝。在實施項目的這六個村裏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加強,人畜飲水困難問題得到解決,農村產業結構基本協調,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進一步得到發展,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4、發揮科技扶貧項目的作用,促進貧困村的農民增收

加大科技扶貧力度,提高貧困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是增加貧困人口經濟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進貧困地區脱貧致富的根本途徑。年,我辦與有關業務部門密切配合,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科技扶貧活動,一是圍繞新階段扶貧開發的思路和要求,培訓、各鄉鎮分管扶貧工作的領導、扶貧專幹、貧困村村幹部、示範户或科技致富帶頭人、貧困村農民,幫助他們轉變觀念、拓寬工作思路,不斷提高扶貧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二緊緊圍繞貧困村優勢產業項目推廣,對貧困村廣大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種養技術和管理水平,增強他們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三是堅持“實地、實用、實效”的原則,開展了沼氣使用培訓,據統計,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培訓班37期,採取各種方式培訓4027人次。

5、建設“瑤家新村”,示範、帶動、全面推進全縣脱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實施異地開發扶貧可有效緩解我縣的人地矛盾,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幫助就地無法脱貧的貧困人口徹底解決温飽問題,實現脱貧致富奔小康,今年以來,我辦在抓好村屯道路、沼氣池、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同時,重點抓了蓮花灘鄉幹龍井村獨田小組和上母雞坡的異地搬遷工程,按小康目標要求建設“瑤家新村”,示範、帶動、全面推進全縣脱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因資金尚未到位,許多工程無法實施,為了讓羣眾早日安置好並穩定下來,富得起來。我們將積極爭取國家有關方面的支持,推進新階段的扶貧異地安置工作。

6、充分發揮小額信貸及扶貧貼息貸款對扶貧項目的作用。

用好、管好扶貧貼息貸款資金及小額信貸資金,年在壩灑農場、蓮花灘鄉、老範寨鄉投放小額信貸資金195萬元,累計貸款農户527户,受益人口2378人;加強扶貧貸款項目的選備和申報工作。認真實施《扶貧貼息貸款項目管理辦法》,今年以來申報2個項目,申請扶貧資金380萬元,同意貸款項目金額380萬元。

7、完成上年度扶貧開發項目的督促檢查和驗收。

按照要求,做好年度各項扶貧開發項目的督促檢查和驗收工作。橋頭少數民族特困鄉扶貧綜合開發項目,在省、州黨委、政府及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經過縣鄉黨委、政府和掛鈎部門以及廣大農村幹部和羣眾的共同努力,於今年7月份通過省州項目檢查驗收組的驗收,項目總投資896.667萬元,其中財政扶持資金400.01萬元,羣眾投工投勞496.667萬元,完成“五小”建設1073户,架設引水管道37440米,新建“三面光”水溝2198米,安裝地面衞星接收站42座,建成安居房70户,建安居温飽村兩個,開挖公路42.5公里,建設八角生態林4500畝,科技培訓67期4279人。解決了1036人極端貧困人口的温飽問題;鞏固了5102人越温成果;徹底解決了全鄉114個村民小組人畜飲水和收視問題;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人民羣眾生活水平取得了明顯提高。

8、積極爭取資金,切實加強扶貧資金和項目管理。

爭取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始終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使辦領導外出跑項目的時間相對減少,給我縣的扶貧資金和項目爭取工作帶來諸多不利。但儘管如此,辦領導仍積極想辦法,為貧困地區外引內聯,牽線搭橋,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搞好扶貧項目的申報工作,確保爭取扶貧資金和項目的數量,使我縣的扶貧開發任務能夠如期完成。

在加強資金和項目管理方面,我們一如既往地嚴格執行《國家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認真搞好扶貧資金報帳制的實施,加強了對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和項目實施情況的跟蹤檢查,防止和杜絕各類違紀違規問題的發生,保證了扶貧資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使扶貧資金髮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回顧一年來的扶貧開發工作,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解決温飽目標,以扶貧攻堅總攬全局,從實際出發,堅持開發式扶貧的方針,帶領廣大幹部羣眾積極探索,艱苦努力,創造、積累了一些符合縣情實際的扶貧開發辦法和路子。

一是堅持不懈大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走從基礎起步,多管齊下,大力改善貧困鄉村生產生存條件的路子。

二是以扶貧扶志、扶貧扶智為根本,把綜合開發、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有機結合,大力實施科教興區戰略,走觀念扶貧、素質扶貧、科教扶貧的路子。堅持“觀念、科技、實效”的扶貧方針,通過開展科普冬春活動,廣大羣眾逐漸從自我封閉、落後保守的小農意識中擺脱了出來,在全社會樹立起了“治窮先治愚,治愚靠科技”的新觀念。

三是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為動力,把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自求發展與多方扶持有機結合,走領導帶頭、部門幫扶、自我脱貧的路子。始終堅持“抓扶貧首先抓領導,抓落實關鍵抓班子”的做法,建立政府、社會、部門、個人“四位一體”的幫扶責任制,重心下沉,定位到村,幫扶到户,形成了領導苦抓,部門苦幫,羣眾苦幹的合力。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經濟總量和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生存條件需有所改善,但按xx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着很大差距,扶貧開發工作的任務仍然十分艱鉅,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是部分鄉鎮和部門對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鉅性認識不足,社會幫扶、領導力度上有所減弱;部分農民思想守舊,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必須進一步加大扶貧宣傳和社會幫扶的力度,努力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實現小康目標的重要組成部份來抓。

三是扶貧機構囊中羞澀,無錢辦事;項目從規劃設計,組織施工、檢查驗收等,每個環節都離不開錢。應該增加扶貧項目管理成本。

四是資金到位遲。扶貧資金是實施扶貧工程的基礎。多年來,扶貧資金的下達都在年底,當年資金不能發揮當年效益,直接影響了當年工程建設。

五是沼氣綜合利用的程度不高。多數農户建沼氣池只是照明、做飯,沒有把沼渣、沼液作為新型肥料、飼料充分利用。

六是貧困山區的主導產業不突出,規模小。多數地方產業小而全,農林牧副漁樣樣有,形不成規模,達不到產業化的要求。

三、XX年工作意見

按照新時期扶貧開發要創新扶貧開發手段,探索扶貧開發思路,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提升扶貧開發質量的要求,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結合我縣近幾年來的實踐經驗,年我們將圍繞“12345”工程開展扶貧開發工作,即圍繞一個扶貧目標、抓好兩大扶貧工程、搞好三大扶貧項目、創新四項扶貧手段、堅持五項扶貧措施。

圍繞一個扶貧目標,就是一切扶貧開發工作都要圍繞如何穩定增加貧困地區農民經濟收入這個目標來展開,堅決克服忽略這一目標的所謂扶貧開發。

抓好兩大扶貧工程,就是抓好移民扶貧工程和“五小”建設扶貧工程。

搞好三大扶貧項目就是要搞好科學養殖、經濟林果、水果加工。

創新四項扶貧手段,就是要加大科技扶貧力度,提升信息服務水平,培育農民經紀人隊伍,推動熱區林果的產業開發。

堅持五項扶貧措施,就是要繼續堅持“黨政一把手”扶貧負責制,擴大機關定點扶貧工作的內涵,加大社會扶貧工作的管理力度,搞好扶貧資金報帳制的實施,加強扶貧機構和扶貧隊伍的建設。

根據“12345”工作方案,年我縣的扶貧開發計劃如下:

1、以6個扶貧重點村為主戰場,把扶持尚未解決温飽和低收入以及無固定住房户的農村貧困人口作為扶貧工作的首要任務,計劃解決1200人極端貧困人口和人低收入貧困人口的温飽問題。

2、利用科技扶貧、專項貼息貸款扶貧、小額信貸和社會幫扶等資金,抓好初步解決温飽和低收入羣體的增收工作。

3、以改善貧困村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和提高人口素質為工作重點,繼續建設一批村屯道路、沼氣池、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項目。

4、繼續扶持歷年扶貧重點村開發項目建設,使重點村的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產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得到增加和提高。

5、爭取300人異地搬遷項目,推進新階段的扶貧異地安置工作。

6、力爭解決600户貧困山區羣眾住房困難問題,建設2個安居温飽村。

7、做好定點扶貧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定點幫扶工作的組織指導工作。

8、大力發展覆蓋貧困村的比較優勢產業,突出抓好農民增收。根據各鄉鎮的的實際情況,重點抓好水果、竹子、八角、香蕉等基地的建設。

9、加大重點工程的監督檢查力度。針對移民扶貧和沼氣扶貧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進一步抽調專人督促檢查,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10、加強扶貧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搞好資金報帳制的實施,促進扶貧資金的到位工作,統籌安排好扶貧資金,嚴格資金投向和審批程序,杜絕各種違規違紀現象。充分發揮扶貧資金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