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範文(通用8篇)

最新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範文 篇1

從20xx年10月17日到11月18日,歷時一個月,共計12天的大足區20__年國培中西部項目“送教下鄉”國中英語培訓圓滿結束。本次參培學員是來自大足中學、城南中學、東序學校、城西中學、龍崗中學和迪濤學校的50位一線教師。培訓共分4個階段,分別在城西中學、東序學校、大足中學和龍崗中學開展各階段的活動。本次培訓的總體目標為“探索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途徑”,分段目標是在閲讀課、聽説課、寫作課等英語教學主要課型中實現核心素養的落實。各階段培訓均由專家理論引領、骨幹教師示範、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分享等步驟來達成目標。通過12天的培訓,學員收穫豐盛、反響極高。此次培訓呈現以下幾大亮點:

最新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範文(通用8篇)

一、課程內容豐富、針對性強,富有實效。

培訓前教研員張梅老師對我區國中英語教師教學現狀進行了的深入調研,針對我區國中英語教師,尤其是參培學校教師教學上的困惑和問題,科學設置課程、精心安排實踐活動。課程內容豐富:有專家名師講座,如從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培養,到核心素養的內涵及課堂實踐,以及國中英語主要的幾種課型如聽説課、閲讀課、寫作課、以讀促寫課的教學策略、還有教學案例的撰寫方法介紹、如何觀課評課以及教科研課題等主題講座。有骨幹教師的示範:如區級優秀教師唐小梅、龍行崗老師的示範課;國家級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于海洋、王冠博老師的視頻觀摩。有學員的教學實踐活動:各種課型的展示課;各主題學習的交流與分享反饋活動。整個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針對性強,在專家們基於教學實踐的教育科研理論方面的講座中,他們精闢的論述、睿智的觀點、縝密的思維、富有個性的語言,贏得學員們發自內心的陣陣掌聲。

在第一階段培訓中,我區進修校英語教研員張梅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實踐》為主題帶領學員們進行探討。作為閲讀教學的引領專家,九龍坡區英語教研員謝安羣老師帶來主題為《如何提高閲讀寫作的教學效益--APAR模式的研修培訓》參與式體驗式講座。謝安羣老師先給學員們展示了APAR培訓模式各個環節的使用和意義,然後直觀生動的從APAR模式入手,從如何教閲讀到具體閲讀各環節活動設計的綱領性指導給學員們老師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帶領全體學員們熟悉閲讀教學各個環節,以體驗參與式培訓模式要求學員們小組設計閲讀教學活動,逐步提升全體學員老師閲讀教學能力。為深入閲讀教學,謝老師還系統講解了“以讀促寫”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學員們逐漸明白了由讀到寫,搭建合理的支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通過觀看幾段優秀寫作活動案例視頻和重慶市賽課一等獎教師課件及設計理念,學員老師們獲得了豐富有效的寫作活動技巧,受益匪淺。在閲讀教學主題培訓中,張梅老師主講了題為《着眼文本解讀,深化閲讀教學》的講座,主要從“文本解讀的意義與視角”,“基於文本解讀的教學設計重點”和“基於文本解讀的教學設計原則”三個方面深入淺出,詳盡地做了闡釋,讓學員們系統地瞭解文本應該如何去解讀,如何將文本解讀與自己的教學設計結合起來。

培訓中主講專家將閲讀及讀寫教學的具體有效設計用APAR培訓模式讓參與的學員們紛紛摩拳擦掌;在實踐環節,小組成員更是各抒己見,很快形成內容並製成海報在全班學員面前分享交流。實用有效的講座使全體學員忘卻了下課時間,流連忘返於課堂而不覺累。

第二階段培訓聚焦聽説課的理論與實踐。江北區教師進修學院的陳實老師擔綱了本階段主題的引領專家,她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如何落實課堂教學實效性——以聽説教學為例》的精彩講座。陳實老師首先從當前國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學員們進行了剖析,如實效問題,實施問題,師資及環境問題等,讓學員對現有的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提高了認識,然後陳實老師從教的角度,對課堂時效性和學員們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提出提高課堂時效要從課堂教學設計入手,接下來陳實老師分別以“從課堂教學入手,提高專業知識與能力”,“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設計”進行了具體的案例分析,學員們更直觀的感受到了日常教學中在目標設計上存在的問題,並進行反思。緊接着陳實老師從“有效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特點”,“關注課堂效果評價”,“關注學生”,“教材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詳盡的指導。張梅老師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聽説課課堂教學》為主題的講座,再次對學員進行了深入淺出的理論指導,從“聽説文本的解讀視角與教學策略的設定”,“基於文本解讀的教學設計要點與原則”,“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設計課例例析”這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對所給聽力材料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使老師們由理論聯繫到實際,不僅讓學員們明白了聽説文本解讀的現狀,深刻地體會和探討了目前的聽説課堂存在的問題,更讓老師們對聽説文本的主要組織模式以及解決策略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和理解。

在此階段學員們參與了聽説課堂的活動設計體驗,在集體研討和自我體驗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理論,學到了很多實用性極強的活動設計方法。

第三階段的培訓主題着眼在寫作教學上。沙坪壩區英語教研員馮麗老師擔綱了本項主題的專家引領。馮麗老師給學員進行了《基於核心素養的國中英語寫作教學設計》的'專題講座。首先以“核心素養”的內涵,所包含的內容和結構變化開始今天關於核心素養的講座。圍繞“核心素養”展開話題,仔細講解。馮麗老師還以自己主編的國中英語寫作教程中的案例為例,詳細介紹了國中學生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如怎樣給學生寫作搭支架,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大足中學骨幹教師陳冠傑也與學員分享他在寫作教學上的經驗。在《核心素養下的以讀促寫》的講座中,陳老師分析了近年來會考作文分值的變化,羅列了20__年至20__年的會考作文題,讓所有的學員領會了會考作文的考向。接着,陳老師以自己親授的以讀促寫課為案例,向學員們講解了如何進行此類型課的教學設計,對細節問題進行了指導,對大家容易進入的誤區也做了提醒。

在第四階段的總結提升中,課程落腳在教學教研能力的全面提高上。來自大足中學的市級骨幹教師李才國做了主旨為《核心素養視域下的觀課與議課》的講座。講座面對大足區國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把脈新課標的精髓,探尋未來會考的發展方向。特別是李老師臨時增加的以讀促寫板塊,實實在在解決了我們一線教師的需求,理論性強,操作性佳。大足區教師進修學校特級教師吳旭輝老師作關於《做有智慧的老師》的專題講座。吳老師教會大家如何把自己在教學中的所思所想,如何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成果轉化並昇華成科研論文或科研課題,讓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更上一個台階。整個講座層次清楚,邏輯分明,推進有力。吳老師從教師參與科研的意義,怎樣做科研課題,研究及論文的表達等多維度的精闢剖析,鼓勵學員們“既要埋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實現從講授型老師到學者型老師的轉變。

聆聽專家和名師們的講座,許多困擾了學員們很長時間的教育教學問題得以迎刃而解,學員們在學習中提高,在思考中前進!

二、實踐形式多樣,研討交流,共同提高。

培訓期間的每次講座,專家們都和學員們保持互動,並給學員們佈置了即時作業,讓學員們按照講授的教學理論和方法設計聽説、閲讀課的教學案例,鼓勵學員們相互交流,重新認真地反省與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和教學策略和方法,對學員們的疑惑和問題及時解答,使參加本次培訓的老師們的教學能力真正得以步步提升。每次小組交流活動,學員們結合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狀況,各抒己見,高招頻出,結合專家們答疑解惑,大家在互動中,產生了智慧的火花,拓寬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技能。大家在感悟中進步,在研討中創新。這樣的互動給大家的感悟是深刻的,所帶來的進步和收穫是巨大的。

此次培訓,學員老師們把所學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應用於實際教學中,賓力黎、陳文祥、張霞、江峽、劉霞、粟贇、周靜、鄒紅英、韓霜、賴祖蘭、向廷婷、徐小菊12名老師精心準備的課例,讓我們更直觀的學習到優秀教師應有的面貌和方法。而對展示課“三個優點、二個不足,一個反思”的小組評價辦法,更使學員們從觀念上、理論知識水平上和教學方法與技巧上都有了新的認識與提高。

三、班級管理有序,學員積極參與,成果累累。

英語教研員張梅、班主任何紅兵兩位老師全程組織了此次培訓。為保證培訓的順利開展,成立了由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生活委員、宣傳委員構成的班委,協助班主任執行好各項任務,培訓經費發放及時,後勤得到充分保障,讓大家的培訓學習既緊張又愉快。學員們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提高的機會,培訓期間無遲到早退或曠課記錄,全都積極主動學習教育理論、做隨堂筆記、聽專家講座和答疑、攥寫教學反思、撰寫教學案例、論文、心得體會、完成本組簡報、階段性總結等等,從時間和形式上保證了培訓效果。參加本次培訓的老師中有7位準媽媽,特別值得表揚,繁重的教學工作之餘,他們克服困難,和其他學員們一樣圓滿完成了培訓任務!

學員們在反思中提升,在總結中提高,結出累累碩果。全班收穫了分享海報30份、課件14份,收穫成長故事6份,階段小結4份,培訓簡報12份,教學類論文50份,案例分析50份,個人總結50份,班級總結1份。

參加本次成果展示課的12名教師中,江峽、張霞、陳文祥、韓霜、粟贇、劉霞老師的設計精美,實施到位,教學風格鮮明,他們將代表國培學員們參加區級優質課大賽。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學員們認識到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它同時也是一門高超的藝術。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老師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這樣才會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踏實,走得更遠更好!相信在今後的英語教學工作實踐中,學員們一定會把自己的感悟應用於教學實踐,讓自己今後的課堂綻放出奇光異彩,藉助國培平台和專家們搭建的“梯子”,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智慧和汗水換來明天的碩果累累!

最新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範文 篇2

20xx年4月20日——4月22日,我有幸在新密市市直二小參加了國培計劃送教下鄉國小數學培訓。三天的時間,雖然短暫,收穫很多!

前兩天,我們上午分小組磨課,下午每組代表分享備課成果,分別研磨了四年級上冊的《烙餅問題》和四年級下冊的《雞兔同籠問題》,分享之後,來自河南師範大學的侯學萍教授為我們作了精彩的點評和指導。最後一天上午,同課異構《烙餅問題》,來自焦作市解放區實驗學校的劉媛媛老師和新密市市直三小的錢叢珊老師,分別展示了同一節課,我們在聽完課後暢所欲言談自己的收穫,宋偉琴老師也作了精彩的點評。下午,來自焦作市教研室的劉樂才老師為我們作了專題講座《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三天時間,時間滿滿,收穫滿滿,我也對自己今後的教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下面就着重從以下兩點説説我的收穫:

一、學會等待

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空間是改變學生被動的靜聽的重要保證,正是教師的耐心等待,營造了輕鬆活潑的課堂氣氛,改變了學生被動的靜聽的“氣候”和“土壤”。教師要學會把自己的嘴封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解決困難的信心還給學生,給學生搭建成才的舞台,給每一株野草開花的時間,讓學生破繭而成為蝴蝶,我們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我們要學會耐心的等待。錢叢珊和劉媛媛兩位老師,在用三年級學生講授四年級《烙餅問題》的過程中,新知探究環節都遇到了問題,兩位老師都慢慢引導、耐心等待,給孩子充足的思考時間,最終找到了烙三張餅的最佳方案。而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一遇到學生答不出來,就怕耽誤時間、耽誤進度,趕緊講解新知,線束本節課的內容,這兩位老師的耐心是最值得我學習的。

二、重視數學思想和學習方法的滲透

《烙餅問題》中的優化思想在備課的時候都知道,課學上也給學生提到了優化思想,但真正滲透進去並讓學生理解需要老師有意識的培養。我們數學老師往往都是書上有什麼,我們講什麼;考試考什麼,我們講什麼;什麼是重點,我們講什麼。可是很少去想:這節內容與數學思想有什麼關係?我們可以在課堂中教給孩子什麼樣的學習方法?這些都需要我們今後多學習,改變自己的教學思想和理念,只有自己完全改變了,才會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滲透進去,才會讓學生知道學數學的目的和方向。

真正實現有效、高效的課堂僅憑几天的培訓是難以達到的,但卻為我的教學指明瞭方向,今後的教學會以此為原則悉心探索!

最新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範文 篇3

20xx年10月23日“國培教育,送教下鄉”活動在我縣展開,我有幸聽了洪洞縣東街國小趙小娟老師執教的Happy Thanks giving!這節課,感觸頗多。趙老師講究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教態自然,口語清晰流利,基本上是全英文教學。整個課堂注重學生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學生也始終處在高度興奮、積極思考的狀態。真正意義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實力派。事實上的確如此,自己感覺這節課上得非常成功。

(一)、教師素質高,教態大方,和藹可親,始終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在和學生進行交流。例如課前老師和同學進行了談話,老師先進行了自我介紹,然後又讓同學們進行了自我介紹。這短短几分鐘的交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教師就抓住了學生的心,讓學生們喜歡上了老師,從而有興趣,有信心和老師一起來完成這節課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知之必求之,求之必學之,學之必樂之”説明了興趣教學的重要性。

(二)、課堂教學環節清晰。

1、以複習單詞導入新課,Can you tell me the fistival?接着放有關感恩節的錄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師生交流討論,鼓勵學生自己動腦解決問題,體現英語教學過程就是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交流。

3、What do you do on Flag Day?大膽質疑,加入自己的理解。給學生以更寬廣的視野。

4.、運用“先學後教”的教學思路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聯繫生活實際,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和目的。

(三)、注重對學生聽説能力的指導,緊緊圍繞語言交際,以學生為中心。通過體驗、參與合作和交流等學習方式來學習和運用語言,注意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促進了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做到了新課標所要求的英語教學的總目標:培養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

(四)精緻的課件,包括鮮豔的色彩、活動的圖像和有聲的對話,給人一種賞心悦目的感覺,也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真正實現了寓教於樂,提高了課堂的實效。

在此次觀摩中,可以感受到情景教學,任務教學,合作探究性教學以及英語教學時效性等教學理念。讓我對這些教學理論在實踐中的合理應用有了進一步的體會與理解。從而真正開始理解教與學相互扶持,相互促進的重要意義。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要更加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多動腦,多反思,大膽用新的教學理念去指導實踐。 讓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最新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範文 篇4

11月1日,我縣迎來了國培計劃20xx農村幼兒園教師“送培下鄉”大型會議,這次培訓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收穫,並且增強了多方面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見識更寬更廣,下面是培訓總結:

上午聽了兩位教師的大班語言觀摩課,這次的聽課給了我一個很好的親身體驗,第一位教師的教學目標明確,課堂氣氛活躍,幼兒佈滿自信。第二位教師的英勇讓我很敬佩,作為一位剛上任的年輕教師,就有勇氣站在幾百人眼前進行公然課的演講。在評課進程中,我又更深層次的瞭解了《指南》中語言領域的具體內容和目標,而且和其他各個領域都是相互幹聯的,在語言課《小鳥音樂會》上,這節課體現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合性,和重視了幼兒的學習品質。不但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能力,而且還讓我看到了每個孩子臉上的佈滿自信,在那末多叔叔阿姨眼前,他們很自信的展現了自己。

此次給我感受最深的是申江霞老師解讀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概述,在這之前,本人在幼兒園單位也學習過,所以對《指南》實在不是陌生的,但是,今天聽了申老師的解讀,似乎更加清楚理解了《指南》頒佈的背景、緣由、內容及意義。就像申老師説的,我們必須要向專業的方向發展,就像醫生給病人做手術的那樣專業,換了他人就別無他選,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有正確的理論來引導實際操縱,首先,教師需要豐富的經驗,其次就是把理論知識與時間經驗結合起來有個昇華,做到潛心研究幼教事業。申老師最後説的一句話也很好,讓世界佈滿愛!我覺得教師這個職業必須要憑自己的知己教書育人。只要對孩子有愛,做甚麼都是會得到認可的。

今天我針對語言領域,談談我自己的切實經歷和親身感受:

在語言領域的第一點聽與説的教育建議,我自以為能較好地做到這些。如多給幼兒提供聆聽和交談的機會。我經常和孩子們一起談論他們感愛好的話題,堅持給他們講故事,一起看圖書。並且我也留意培養他們的聆聽習慣。之前發現有孩子不夠認真,我總是即時提示,現在我説話聲音相應放輕,語速放慢,讓孩子們不由靜下心來細細地聽,這樣也較好地養成了他們的聆聽習慣。同時,在和孩子們進行交換時,我總是留意説話的語氣,總是能結合情形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特別是講故事時,留意語音、腔調,配上表情,儘可能把人物的心情表現得清楚,讓孩子一下就可以理解。這樣操縱,我希望能給孩子們做個榜樣,讓他們也變得愛説、會説。

在語言領域,我會為幼兒創造各種説話的機會,如來園時和他們交換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有無甚麼新聞説説。晨間活動時,今天你玩了些甚麼,有甚麼特別的跟大家交換一下。上課時更是鼓勵大家積極發言。但是,我卻發現,孩子們不怎樣説話,或説,説得沒有我預期的那末多。天天上課的時候,發言的總是那幾個。這讓我很是愁悶。但仔細想來,題目總還是出在我的身上,因而,漸漸尋覓,漸漸發現,再漸漸改變。能力強的孩子總是很能説,也表現很積極。那些知道卻不願意説的,我採取鼓勵措施,讓他們從懶洋洋的狀態中甦醒過來,把自己的'想法與同伴共享。能力較差的孩子儘可能提問些簡單的題目,或把提問放在能力強的孩子的後面,讓他們如小鸚鵡般隨着其他孩子學説。

最新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範文 篇5

x年10月11日,我參加市級舉行的“東方市x年中國小幼兒園送教下鄉培訓項目”的培訓活動。活動中我傾聽了郭教英教師執教的《説勤奮》,林松青專家和柳重蘭專家的精彩講座,讓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經過這次的培訓,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訓給我很多思考,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我們教師的工作為了誰?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輕鬆快樂的氛圍?在今天的新形勢下我們農村課堂怎樣教學?

周靈梅教師説“我們教學工作為了生活,生活就要快樂、幸福、美滿。”我們要根植教育,這是夢想。最讓我感動的是告訴我們語文教學的閲讀注重誦讀,誦讀要與我們的生活(特別是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結合。

郭老師的《説勤奮》教學整堂課都是學生在自讀思考,教師只是引導怎樣去理解體會。

林松青專家從理論上對我們語文教師如何教學進行了指導。她首先讓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語文作為母語學科的基礎性”要“同生活實踐聯繫”,我們要“注重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考查”。她講到一堂課的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課堂導入要有針對性、啟發性、新穎性、趣味性、簡潔性;課堂提問要有效。我認為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還需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去學習。

首先,教育學生,從愛出發。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只要有了問題就及時溝通,學生就會信任你,喜歡你,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我們老師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師愛全面,公平。在愛中教學我們會收穫快樂、幸福。

其次,如果使我們的教學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人情味。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藴藏在教學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着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境體驗。

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於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啟孩子們的學習智慧。注重學生的閲讀,讀到課外,在優秀傳統文化中讀,在生活中讀。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實現自我價值),獨立思考,注重自主體驗。

最後,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教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第二:不斷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提高自我素養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斷的學習,成為長流水。

總之,這是一次完整的、系統的國小語文教學培訓活動,使我十分受益,為我今後的教學沉澱了經驗,指明瞭方向。在今後的工作中,還必須給自己定好位,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研究,不斷實踐。

最新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範文 篇6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送教下鄉培訓。我們數學課開展了“同課異構”的研修活動和研課磨課活動。“同課異構”是教研組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採取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教師了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講課與聽課、自己和他人的對比,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發現別人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同課異構”,顧名思義,同一節課用不同的結構或模式來上,對於同一個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各自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把握對重、難點的處理。同時本學科的所有教師都來聽課,課上完後,專家也來上同樣的課程。最後專家團隊對這些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幾位老師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同,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同,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同,教師的個人教學風格也不盡相同,教學重點各有側重,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教學效果,演繹着不同的精彩。我們年輕教師從中學到了很多,提高了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素養。

此次教研經歷,使我深刻地體會到:“研課磨課”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台,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於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主設計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台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組員,不但能從幾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自己專業化成長。

我在此次培訓中收穫頗多。前輩們的悉心指導讓我懂得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種收穫如果沒有親身的經歷是不能體會到的,我建議今後要多開展此類活動。

最新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範文 篇7

按照教育局的安排,“送教下鄉”教師於x年10月25日來羅帶中心校送教下鄉。“送教下鄉”,是優秀教師傳送經驗,提供示範的有效途徑,旨在增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作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於農村,服務於農村,建立城鄉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羅來中心校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為了此項活動的有效開展,羅帶中心校成立了“送教下鄉”活動領導組,組長由中心校長陳秀碧同志擔任,副組長由中心校高方能同志擔任,成員為各校校長擔任。繼教育局召開“送教下鄉”專題會議之後,將送教教師集中在羅帶中心學校授課,全中心校相關教師全部集中到羅來中心校開展聽評課活動,並確定了同課異構的教師,要求同課異構教師精心備課,羅來中心校承擔所有聽評課的準備事宜,要求精心組織,妥善安排。

二、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送教下鄉”是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輸到鄉鎮農村,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

送教下鄉活動發揮送教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模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參與同課異構的教師精心備課,查閲資料,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送教下鄉活動為我送來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三、加強交流,促進聯動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

最新送教下鄉培訓總結範文 篇8

根據海南省中學教師繼續培訓中心中《關於組織20xx年中學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骨幹教師開展送課下鄉活動的通知》(教繼【20xx】30號)文件要求,我們省級骨幹教師英語七組確定承擔此次執教任務的是我。我的授課內容為人教版必修5 Unit4 Making the news單元的Listening & speaking。在全組教師的共同幫助和我們的學科帶頭人卓俊斌老師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之下,本次送教課教學效果優秀,達到了交流、示範的目的。

儘管擔任高三教學工作,任務繁重,但是當我們的組長通知説要確定一名小組成員擔任送課下鄉老師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主動承當了這個任務。經過受教學校瓊海海桂學校多方聯繫,瞭解教學進度及學情之後,我最終確定了上課內容。然後由組長李俐萍精心安排小組成員集體備課、試講、評課,議課。

首先由我個人先行備課,然後發給小組成員,在我原來的教案基礎上,小組成員通過微信、面談進行研討,大家分別給我提出了許多的可行性建議。在送教之前,我進行了兩次試講,本組全體教師以及卓俊斌老師參加了試聽課研討。12月15日進行了第一次試教,第一次試講,效果不盡人意,在大家提出整改意見的基礎上,我做了大量修改,於12月17日進行第二次試教,課後大家積極進言獻策,關於課程目標的設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活動設計、課件的製作、教案及教學材料的複印等等大家都作了深入具體的探討,各位老師都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議和意見。我整合大家的建議,連續幾天日夜加班,不斷調整,改進,我終於設計出一堂以聽力策略指導為特色的、信息技術為輔助的聽説課。我們省級骨幹教師英語七組一行9人在海南省英語學科帶頭人卓俊斌老師的帶領下於20xx年12月18-19日赴瓊海市嘉積中學海桂學校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我執教的課題為《人教版Book 5 Unit 4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學設計富有創意,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方法恰當,過程有序,關注學生,態度親切,課件製作十分精美和流暢,充分配合教學進程的實施和展開,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的層次,消除了教學過程的沉悶和宂餘。我還事先印好了這節課學生的練習題和聽力材料,帶到了送教學校,確保課堂達到最佳效果。通過授課和聽課師生的反應,證明此次上課取得了良好效果,達到了預期目的,獲得圓滿成功。海桂學校的老師們都認為這是一堂成功的聽説課,在聽力策略指導方面有創新,信息技術的有效性可圈可點,值得借鑑。主要的亮點有以下幾個:

(一)目標明確,思路清晰

本節課兩個教學目標非常明確。聽的方面重點進行聽力策略指導,説的方面重在複習電話用語,學習預約用語,並運用相關的用語進行交流。圍繞教學目標,翁老師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活動:

1、通過觀看一段電話預約視頻,讓學生複習電話用語比如説This is …speaking 等等。然後通過問答引導學生明白,在進行電話預約時常常要約的內容為做某件事情的時間和地點。讓後讓學生brainstorm預約時間和地點的常用表達。

2、接着讓學生聽一段記者與劉明的祕書的電話,內容為約定採訪劉明的時間和地點。在此步驟中我進行了4條具體的聽力策略的指導,包括聽對話的開頭瞭解對話大意;聽前閲讀問題,定位細節信息;聽中做筆記;抓住關鍵詞。

3、引導學生總結電話預約的步驟,閲讀對話內容並劃出預約時間和地點的常用表達,為下一步的“説”做好足夠的鋪墊。

4、學生進行兩兩對話,打電話給姚明、周杰倫或者袁隆平的祕書,預約採訪的時間和地點。

5、總結本課所學聽力策略和電話預約用語。

可見以上教學步驟緊扣教學目標,步步為營,環環相扣,輸入充分,輸出有效,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二)策略指導到位,語用功能突出

聽力策略的指導是本課的一大特色和亮點。這節課上我對學生進行4條聽力策略的指導落實到3項聽力任務中,結合實例與實踐,具體、清楚、明確,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有法可依,學生印象深刻,聽課教師們深受啟發。

語用功能突出是本節課的另一亮點。本課的設計從輸入到輸出緊扣電話預約這一主題,創設了形式多樣的電話預約情境,讓學生看、聽、説,讓學生既有足夠的語言輸入,又有機會運用在模擬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增強了學生的語用意識。

(三)技術輔助,得當有效

本次送教下鄉活動的要求之一是要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體現在兩點。

首先,在導入部分使用了一段電話預約對話視頻。卡通人物的對話形象生動,很好地創設了電話預約情境,迅速導入本課主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明確本課的主題和學習內容。此外,視頻的.使用很好的呈現了語言知識,使學生得以接觸視頻、音頻、文本等多種形式的語言材料,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學習目標明確,效果突出。我在這節聽力課中充分的利用了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通過電話視頻的導入,把視聽結合、聲像並茂生動、形象地引出了聽説課的內容,為英語課堂交際活動提供較為真實、自然的環境,而不是簡單的乾枯無味的平面,極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在聽的部分進行聽力策略指導時,根據每道聽力題的需要,把聽力音頻切割為小塊段,插入到每道題中,在需要的時候,尤其是對答案需要重聽時,重新播放,而且,在播放中,所播放內容可以任意前進、後退、反覆。學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聽不懂,可以迅速而準確找到或截取,並讓學生重複聽。這一點是錄音機所無法比擬的。這避免了傳統教學中使用錄音機時回放、倒帶的麻煩,節約了時間,增強實效,的確是非信息技術手段所不能達到的。這節課在while-listening環節中A1. Listen to the first part of the listening and tick the ones you hear. 和A2. Listen again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我就充分利用了這一優點,截取了聽力的部分語段,並讓學生反覆聽,使得聽力教學的效果十分顯著。同時也讓聽課的老師和專家都大為讚賞。

海桂學校的老師們非常認可本課的教學特色,他們評價説本節課“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教學流程清晰,主題突出,有創新意識,授課教師翁老師課堂駕馭能力強,是一堂成功的聽力指導課。”

送教下鄉既是一項任務,更是一次交流與提高的機會。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看到了本組成員各具特色的優點,對自己在專業成長以及自身修養方面均獲益良多。首先是學科帶頭人卓老師、組員王賢德、陳雅老師,對課的點評視角獨到,專業、精闢。既有對亮點的賞析,又有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如他們指出我有足夠的教學機智,但沒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訓練,導入部分鋪墊設計意圖很好,但執行上不是很到位,對於學生在兩兩對話操練中出現的新的語言的生成未能及時做出應答等等,客觀而中肯,達到了交流提高共贏的目的。組長李麗萍做事情的計劃力、執行力、協調能力令我深感欽佩。身為骨幹教師的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是任務繁重,能聚在一起研討、送教,還真少不了組長的多協調和督促。我組的黃菁老師積極幫忙製作課件,參與和幫忙設計聽力的練習,幫忙剪輯聽力錄音,將聽力錄音切片,以方便授課時使用。另外,黃菁老師還參與了幫忙尋找和剪輯上課導入的相關視頻及美化上課使用的幻燈片。黃菁老師積極獻計獻策,不辭辛苦,付出了許多。經過兩次試講活動,我深切體會到:送教下鄉,不是一個在戰,而是整個團隊在戰能力,正所謂眾人同心,其利斷金。玉萍、黃玲與小旭在備課時積極進言獻策,無私無我,在送教課前後分發學案、拍照,貼心而幹練。成功、出色的團隊怎能少得了他們的付出?

我為英語七組感到驕傲與自豪,更為自己有機會與這樣優秀的同行共事而慶幸。再次感謝各位的無私奉行,默默支持與幫助。此外,還要感謝海桂學校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本次送課下鄉活動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一定要堅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自己才能獲得提高與進步,也才有可能與時俱進,尤其是在今天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若是閉門造車,不求上進,終究會成為井底之蛙,被同行遠遠地拋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