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總結大綱範例

高新區教學研究室在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的關懷和市教科院的具體指導下,堅決執行文化教育局的正確決策,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深入落實文化教育局提出的 “規範深化與經驗提升”的素質教育理念,以全面提升高新區教育的內涵發展、優質發展和特色發展為努力方向,全體同志團結一致,立足紮實工作、開創局面、樹立形象,打基礎、立規範、求效益。現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教研工作總結大綱範例

一、深化“124青藍工程”,形成了高新區教師成長的“蘑菇化”效應

(一)目標追求

一年內部分新教師爭取成為區級教壇新秀;

兩年內多名區級骨幹教師爭取成為市級教學能手;

總體要求在四年內自己培養出20名省、市級教學能手;

至少有60項具有本土化的教學經驗對青年教師的成長起到助推作用。

(二)推進要略

1.名師帶團 旨在落實文教局出台的《濰坊高新區名師管理考核方案》,更好地發揮教育名師地引領輻射作用,每位教育名師都要跨校帶徒,以學科組、項目或課題為核心,形成梯次化、系列化研究團隊,各級名師在全區範圍內至少帶動1個團隊成長。目前已有14個工作團隊正在有計劃、有成效地指導研究團隊開展活動。

2. 青藍工程 文教局出台了《濰坊高新區“124青藍工程”實施方案》,提出了一年培養區級教學能手、兩年培養市級教學能手、四年培養省級能手的梯隊培養模式。確立“教育引導,加強管理,鼓勵冒尖”的原則,採取以老帶新、師徒結對的形式,從理論學習、崗前培訓、計劃制定、跟蹤聽課、座談交流等幾個方面促進青年教師“德、才、學、識”全面發展。

3. 常規塑造 深入落實教學基本規範,抓好基本課型的達標與示範。充分發揮教研室及學校教導處的職能作用,加強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思想、教學計劃、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教學科研、教學管理研究,督促開足、開全、開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不斷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4. 借力打造 藉助上級教科研部門、雜誌社、新聞媒體、出版社等各方面的力量,挖掘、總結、打造學科頂尖教師獨特的教學方法和技藝,並使之產生“附麗現象”,發揮核心輻射作用,促進優秀骨幹教師的羣體生成。

(三)實際進展

我們教研室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批量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專業教師,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

——名師數量躍居全市第一。目前,除培養了110名區級教學能手外,已培養市級教學能手20人。在本屆市教學能手評選中,清池國小吉風蕾老師獲國小科學學科第一名;北海學校於京霞老師獲國中物理學科第一名。教研室物理教研員莊英莉老師被評為首屆齊魯名師,北海學校張世華校長入圍首屆齊魯名校長培養人選,北海學校韓興娥老師、東明中學楊淑萍副校長入圍第二屆齊魯名師培養人選,北海學校李蕾老師獲得山東省XX年度教育創新人物(班主任)提名獎,教研室國小語文教研員董梅老師獲濰坊名師稱號。同時,我區的 楊淑萍、孟青、韓興娥、董梅、臧秀霞、董瑞霞五位教師入選齊魯名師大講堂建設工程。

——全國一等獎4項。在全國第六屆中國小課堂教學研討會中,北海學校王欣香獲國小語文組説講大賽一等獎,北海學校陳晶獲國小數學組説講大賽省一等獎,北海學校的考俊花獲國小綜合組説講大賽一等獎,北海學校鄭秀娟獲中學數學組説講大賽省一等獎。

——提供全國、省、市示範課30節。在全省中國小日常考試評價改革研討會上,我區提供24節融測試、評價、改進與一爐測評課;在全國第二屆全國國小人文教育研討會,我區北海學校韓興娥老師提供示範課《秦皇漢武》,雙語學校崔小明老師提供示範課《要下雨了》;在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會上,北海學校韓興娥老師提供示範課《成語故事——夏》,東明國小劉炳霞提供示範課《走進鄧小平》,北海學校王欣香提供示範課《青海高原一株柳》,雙語學校陳銀萍向與會代表提供“單元整合”教學《不屈不撓篇》。

聯花燦燦、累累碩果,歷時兩年多的時間,高新區教師成長已經出現了可喜的“磨菇化”效應,教師成長速度之快、數量之多令人欣慰。

二、 全面落實課程方案,深入推進素質教育

(一)目標追求

全面貫徹課程方案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開齊開足開好課程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要提高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提高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能力,提高教師設計有效作業、進行有效訓練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師的育人能力。

(二)推進要略

1. 加強課程方案落實的督查。在調整確定課程表的基礎上,定期不定期的開展督導,促進學校師資、課時、評價三到位,大力開展科學素養、藝術素養教育和“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配合“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讀書節”等重大活動,全面展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成果。

2. 督促學校進行節假日生活動安排。我區下發了《濰坊高新區關於實施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意見》和《濰坊高新區關於學生雙休日、節假日綜合實踐活動安排的指導意見》,各學校成立了學生雙休日、節假日活動組織與協調小組,具體組織雙休日、節假日活動。(1)以學生社團為組織單位。以興趣項目組為牽引,將每個學校學生以班為單位分成若干研究小組,根據班額的大小確定研究小組人數,制定行動方案開展活動。(2)城市與鄉村相對區別。城市學校重點達到“四開要求”,鄉村學校重點做到“四小活動”。條件較好的學校,要達到“四開”要求:開放相關資源,供學生自主使用;開發生本課程,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開闢實踐基地,增強體驗育人的實效;開設特色作業,提高智慧含量。鄉村學校要注重從“四小”安排學生生活,即確立小主題,注入教育內涵;組織小活動,增加實驗體驗;結成小夥伴,互助合作成長;説出小收穫,積澱成長元素。

3.大藝體教學為學生特長的發展提供發展的空間。“大藝體”教學是以《濰坊市中國小“五個一”成長工程》為依據,以“為孩子一生奠基,讓孩子快樂學習”為宗旨,以“孩子練就一項受益終生的體育項目,培養一種愉悦身心的藝術愛好”為目標,讓孩子全面、自由發展的教學模式。我們從時間要求、課程設置、班級設置、教育資源、管理方式、展示形式等幾個方面採取措施,整體推進“大藝體”教學的進程。同時文教局下發了《高新區“大藝體”教學評價方案》,定期和隨即對學校“大藝體”教學情況進行評價量化。每學期組織一次“大藝體”展演;利用“六一” 兒童節、中國小藝術節、運動會,檢查各校“大藝體”教學的特色課程,對參加展演的節目評定等次;在每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督導中,將“大藝體”教學作為重要的督導工作之一,將各校教學情況量化並納入督導成績,以此來促進本項工作地整體推進。

(三)實際進展

————教研室被評為山東省中國小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XX年9月4日,高新區教研室被山東省教育廳評為“山東省中國小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這也是目前省內各開發區教研室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四位一體”檢測中心成立。根據教育部“建立國家教育質量監測中心,開展中國小學業情況監測試點”的要求,為準確把握教育質量的現狀,科學分析存在的問題,助推教育強區建設進程,我區組建了 “中國小學科教學質量檢測中心”、 “中國小德育檢測中心”、“中國小藝衞體檢測中心”、“中國小規範辦學監測中心”,從而構成了“四位一體”的教育教學質量檢測保障機制,成為拉動高新區素質教育的“四駕馬車”。

————提煉成果,獲得重獎。丁希輝等同志的《中國小生節假日雙休日綜合實踐活動研究》《“千名名家”進校園活動研究》獲得濰坊市第七屆優秀教學成果——重大教育教學問題行動研究成果獎;《大藝體”教學深化推廣研究》獲濰坊市中國小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燎原獎。

三、 以“輕負擔、高質量”為主要價值追求,凝練課堂教學“名片”

(一)目標追求

1.國小要建設“有秩序、有興趣、有方法、有習慣”的課堂。把基本的學習規範、濃厚的學習興趣、飽滿的學習情緒、良好的學習習慣、恰當的學習方法當作重點。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進步目標,不斷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使他們敏於聽,長於寫,善於説,樂於讀,精於算,會合作,願交流,能反思,勤動手,有創新,不斷使他們獲得成就感,發展自信心。

2.中學:落實“國中發展提高工程”,推動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建設。在“課程開發與實施、學校管理與領導、課堂教學與改革、作業考試與評價、學校師生與發展、機制推進與保障”等方面,尋求新的生長點與支點,開展六大工程實施,特別注意區分不同學段和課型,優化課堂結構,調整教學關係、規範教學行為,增強主體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致力建設高效課堂模式。加強基礎銜接、探究實踐和人生規劃課程開發與實踐,出特色、精品、品牌、名牌。

(二)推進要略

1.依託制度監督,強化教師培訓。我區先後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公佈高新區教學常規的的通知》等文件,為全面推進優質高效課堂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政策保障,並邀請知名專家給全區教師作主題培訓,使全體教師能準確地理解好、掌握好優質高效課堂的要求,並加強督導檢查量化,做到“低台階、小步子,大容量、快節奏,嚴檢測、細矯正、高效率”,實現“刪繁就簡、返璞歸真、優質高效、真實課堂”。

2. 整合學習內容、重構教學流程。變“先教後學”的教學結構為“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結構。大力推進“三四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微格研究,凝練課堂教學名片,在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過程中,更多關注課堂教學細節,破解導致課堂低效的問題。優化教學全過程,“減少講與聽,增加説與做”,“刪去無效環節,減少無效勞動”,讓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都充滿生命的活力,讓每一個環節都發揮最大的效益,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

3.公開授課成為制度,提升常態課質量。提出“堂堂都是公開課,人人敢上公開課”的口號,要求全區教師精心備課成為制度,每節都要開門講課,提升常態課的質量。學校是個業務部門,管理者首先要懂業務、熟業務、幹業務,方可取得管理的主動權。身體力行,示範帶頭,感召心靈,是領導力的源泉。為此,我們出台了《校長、教育名師、市級能手上課規定》,要求校長、教育名師、市級能手必須上專業課。其中校長上課班數、節數不少於同科教師的一半,副校長和中層必須上滿教師工作量。

4.實行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助推學生快樂高效學習。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從手段與機制上斬斷人為強化名次與排序的慣性做法,聚焦對錯重改進,更好地發揮診斷、發現、激勵、矯正功能,給成長以人文關懷,給學習以科學引領,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不斷超越。同時,我們建立了無分數評價的一系列制度、辦法,形成了體系。無分數評價的實施,打開了各個學科教學的明媚春天,他的改革必然會牽動到整個教學的改革,繼而切入到整個教育,從而使教育迴歸本原。

(三)實際進展

—— 全省中國小日常考試評價改革研討會在我區隆重召開。會議在XX年6月26日~27日召開。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參加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山東省教研室負責同志、各市教研室主任(教科院院長)、各縣(市、區)分管教學工作的教育局長、部分學校的國中、國小校長和骨幹教師共計400多人蔘加了會議。高新區文教育局局長丁希輝就無分數評價向大會做了交流。研討會設立了高新區東明學校和北海學校兩個觀摩現場,向全省展示了高新區以政府為主導區域性推進素質教育、改革考試評價的嘗試和和取得的成果。會議面向與會代表開放了自己創造的中國小24節融測試、評價、改進與一爐測評課,參觀了學校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查看了高新區各學校區域性推進素質教育的材料,特別是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的各種過程性、操作性、實踐性材料。

——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會提供3個現場。XX年11月13日~14日,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會在我市召開,在市區8所主題學習示範學校暨考查現場中,高新區提供的3個現場暨示範學校:東明國小、北海學校、高新雙語國小。中國教育學會國小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國小語文教材主編,國內知名的國小語文專家崔巒老師考察結束後給與了充分肯定:

——“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現場會上,濰坊高新區國小語文教學展示理念新、做法好,有實效,走在了全國各市區語文教育發展的前列。”

——“高新區無分數評價工作做得好。高新區國小語文無分數評價中關於聽説讀寫、口語交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注重在學習過程會考察,真正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發揮了很好的激勵作用,減少了橫向比較,讓學生縱向比較,跟自己的過去比較,不斷看到自己的進步,有助於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 “高新區起點高,發展快。高新區教育局科學管理,將工作重心下移,權力下放的做法很好,能將教育教學擔子壓在了學校校長、教師身上,學校辦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高。”

——省教研室領導到我區進行課堂調研。XX年10月15日,由王景華主任帶領,省教研室一行8人,在市教科院領導的陪同下,到東明中學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國中課程教學調研。省教研室領導用“不虛此行、百聞不如一見、耳目一新、非常震撼”表達了他們的感受。此次調研活動主要內容是:1.市教科院潘永慶主任作“濰坊市關於督導巡視及評價情況介紹”;2.東明國中楊淑萍副校長作“高新區東明國中日常檢測無分數評價操作辦法”彙報;3.分學科(語文、英語、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各兩節)隨堂聽課。4.省教研室各學科教研員與學科教師座談交流;5.集體調研反饋。在反饋中,省教研室王景華主任指出:濰坊高新區的教育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省學科教研員高度評價老師的新授課:能以學生為本,牢牢把握雙基;體現了教師的引導,注重了學生的探究精神的培養;課堂評價多元、高效;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省物理教研員當即決定明年全省物理優質課在東明中學舉行;省語文教研員高度讚揚我區讓學生規範使用作文批閲符號的作法,並將提議省編寫作文教材時加入此項要求。

——wat考試取得優異成績。XX年,八年級地理、生物wat考試取得優異成績。從全區情況來看,今年的整體成績比去年有了很大提高。生物成績全區的a等率為22.3%,高於全市7.3個百分點,北海學校a等率達到了38%,高出全市23個百分點;全市劃分ab率是35%,北海學校達到了62.7%。地理成績a率與去年相比有較大提升,北海中學考出了27.7%的好成績。

——承辦了全國第二屆全國國小人文教育研討會。會議在XX年7月20日~23日召開,專家學者以及教學一線的優秀教師在會上做了精彩演講,並觀摩了在人文教育方面富有特色的濰坊東明學校。北海學校韓興娥老師、雙語學校崔小明老師分別提供了一堂語文課,韓興娥老師為大會做了《讓孩子踏上閲讀教學的快車道》的精彩報告。

四、 組建項目團隊,實施行動研究,破解實際問題,致力自用或共享

(一)目標追求

動員與組織一批教育教學的有心人,以敏鋭的眼光發現問題,做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考者與破解者。整合力量組織團隊,堅持教研工作主題化、學科教研專題化、實踐問題課題化、教研活動實效化、成果提煉精品化。

(二)推進要略

1.重大問題實行主要領導包靠制。XX年初,文教局下發了《高新區文教局關於“基於問題解決,致力創新共享”推動機制的實施意見》,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在全區各學校、各學科,全面徵集研究問題,最後經過篩選、論證,共梳理出《中國小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深化研究》等10項重大課題。這10項重大課題實行局長或副局長或教研室主任等主要領導包靠制度,落實問題研究的負責人,建立研究過程調節機制和評優激勵機制,確保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形成經驗,致力共享。

2.加強校際間交流互動。構建區、片、校三級校際交流研訓機制,以教研室為中心,建立一個多種力量介入的教學研究共同體。教研室、各中國小通力合作,形成一個多元開放的研訓格局。校際交流中,教研室與學校、學校與學校、教研員與教師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開展互動交流,建立校際研訓,實行資源共享。加強了區內學校的交流與合作,以弱帶強,以點帶面,建立新的溝通手段,滿足學校發展,教師成長需要,推進校本教研的文化。

3.在教師中倡導進行草根式研究。引導教師在項目統整下要大處着眼小處入手,進行草根式研究,重點突出四個小:選題切口小;研究範圍小;問題解決小;研究機構小。不求產生推廣效應,只求實實在在解決自己真實碰到的問題。

(三)實際進展

——重大課題研究凸顯新成果。XX年,《中國小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研究》等四項重大課題獲得濰坊市第七屆優秀教學成果重大教育教學問題行動研究成果和中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創新獎。

——金點子案例評選獲得好成績。在全市組織的“金點子案例”評選中我區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

——多本著作正式出版。本學年有路吉民等同志的《責任的共擔——教師成長專業引領的時代轉型》《語文教程》《家有小女初長成》《讓學生踏上閲讀教學的快車道》,一年級主題學習叢書《假如我是雪花》《春天的聲音》,隨筆化作文教材《紅草莓 藍草莓》等多本著作正式出版發行。

——許多課題研究正在進行中。國小部主持省“十一五”科研規劃課題“《閲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寫—改—評”一體化作文教學研究》《國小低學段情趣化作文教學法—低段學生作文能力培養策略》《國小中高學段隨心化作文教學法—中高段學生作文能力培養策略》《青島版數學教材的使用研究》等,現正在研究過程中。

五、 加強教研室自身建設,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精神引領與智力支持

(一)目標追求

全體工作人員都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協作意識,把團隊鍛造成為一個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協作型的優秀集體。

(二)推進要略

1.建立共同願景。鋪下身子、幹出樣子、引出路子,目標高、作風實、指導準,為教師發展提供應有的精神引領與智力支持,成為學校與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合作伙伴與真誠的朋友。

2.明確工作底線。精心組織教學活動、精心整合教學資源、精心指導教學課例、精心研究教學專題、精心培育教改典型、精心總結教學經驗。具體①指導一個教研組;②帶動一個團隊成長;③主持或參與一項研究課題;④開設一個主題系列講座;⑤積累一批精品課例;⑥每學期推介一項教學經驗。要利用好自己的專業博客,開展網絡教研活動。

3.形成教研文化。加強文化建設,不斷昇華共同的價值追求。培養大氣、謙和的人,培養開明睿智的人,培養和諧、合作的人。建設先進的教研文化:凝心聚力,形成決策力;盡心盡力,提高執行力;同心協力,促進發展力。建立一支創新圖變、團結開拓的教研隊伍。

(三)實際進展

——落實了教研到一線的十大舉措。教研室提出要堅持“四個面向”旨在落實局辦公會提出的“教研到一線”的指示,即:教研工作要面向學校,面向教師,面向學生,面向課堂。同時,從調研、培訓、評選、活動、課題研究、質量監控、區域化教研、項目團隊組建、深化網上研訓、加強督導反饋等方面進一步細化“教研到一線”。

——建立教研員“專業引領,典型示範”機制。教育部在規劃未來課程改革的整體佈局時,把教研系統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對教研員的要求是“學者、老師、導師”三位一體。教研員是學者,必須研究教育教學規律,掌握真理;教研員是老師,必須以身示範,親自上課;教研員是導師,必須幫助、指導學校、老師解決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提供問題解決的方案、路徑、方法。我區初步建立起教研員“專業引領、典型示範”機制,使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很快落到實處,落實到課堂,落實到學生當中。

我們在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我們深知離領導要求、羣眾期望甚至每個人心中的理想還有不小的距離,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一定按照市教科院總體工作要求,虛心向兄弟縣市區學習,凝心聚力、創新發展,爭取更大、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