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處工作小結

在過去的一學期裏,教導處按照“立足新起點,採取新舉措,努力打造優質教育品牌”的工作計劃,緊密依靠學校領導和全體教職工的 共同努力,認真落實黨的有關教育工作的會議精神,貫徹追求規範,崇尚創新的工作態度,充分發揮教導處在教學領域中的指導、服務等功能,在教育整體改革、創建特色辦學方面積極探索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取得一些成績。圓滿完成了學校佈置的工作任務,現總結如下:

教導處工作小結

一、思想認識是關鍵。

要適應教育形勢,首先要轉變觀念,而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根本的轉變。只有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夠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針對教育中的模糊認識,教導處利用行政會、教師會、教研組會等各種形式,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有關新形勢下教育的講話,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新課程標準》及上級領導有關課程改革的講話及有關課程專家的論著,轉變觀念,統一思想。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初步領悟和掌握所任學科新教材的知識體系。積極、穩妥地進入新課程實驗區,學習其它學校的先進經驗,結合我校實際認真組織實施,做好階段性小結,不斷調整改進,努力提高實施水平,並進行了學習讀書筆記的檢查。

二、優化隊伍是根本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我校常抓不懈的工作。為此,教導處主要開展了下列工作。

1、注重師德修養

近年來,學校提出“鑄師魂,修師德,講奉獻”的口號,教導處積極倡導廣大任課教師樹立最佳的教師形象,向全國先進教師、先進人物學習,提倡為人師表、奮發爭先、無私奉獻、敬業愛生、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時時樹立校內的先進典型,讓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形成強烈的認同感,並激發了廣大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形成了“講師德、講奉獻、求質量、求效益”的風氣,湧現了一批思想好、作風好、能力強、水平高的教師。

2、加強繼續教育

近年來,教導處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的知識技能,懂得教育教學規律,而且要求教師要“多才多藝”,教導處不僅重視教師業務進修和知識更新,積極創造條件讓教師參加各種學習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也要求教師在開展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加強校本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教導處提倡教師,特別是綜合課的教師,除了教好自己的門專業課外,還要發揮自身特長,能夠了解其他科目,培養雙科型,多技能的教師。一年來,我校投資10餘萬元,通過校本培訓、進修、引進等各種途徑,使師資隊伍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3、加強青年教師培養

我校青年教師所佔比例大,35歲以下教師的人數佔全校教師70%多,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與教育,是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工程。我校注重加強對每年分配的教師進行學校優秀傳統作風的教育,弘揚“敬業、博學、奉獻、優質”的教風;介紹我校辦學特色和辦學成果教育,使青年教師熱愛學校,熱愛教育工作。同時為每位青年教師指派指導教師。簽訂“拜師合同”。5月份對參加工作一年的教師進行了入門驗收,11月份對按規定過關的教師進行了過關驗收,2月份組織了備課組經驗交流會,3月份組織了實驗教學比賽並組織高三教師參加了濰坊一輪研討會,4月份,聘請萊州一中教研組長來學校作報告,5月份,組織部分教師到青州一中和萊州一中參觀學習,8月份組織了教學經驗交流會,9月份組織了多媒體課件比賽,本月崔樹勤老師在全省執教公開課獲得一等獎。10月份,由教導處為主召開了教學工作會議,11月份組織了骨幹教師示範課,12月份,聘請新泰一中英語教研組組長王興軍來校做報告。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的激發了廣大課任教師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學校被評為省校本教研先進單位。

三、教育教學是核心

1、強化教教科研究意識,開展各項教科研活。

為了更好開展研教改活動,教導處組織了以教研教改為專題的報告、講座,提高了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學校積極組織開展教育教學專題研究,要求教師人人蔘與教改實驗,做到“組組有課題,人人有專題”,組織了入門課、過關課、骨幹教師規範課,讓教師觀摩學習,切磋教藝,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我校隊伍素質的提高。今年以來,我校教師有10人在省市講課比賽中獲獎,21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或獲獎 “東營市教學質量優勝學校”等榮譽稱號。獲省級研究學習優秀實驗基地,山東省英語特色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等稱號。

2、抓課堂教學的主渠道

實施教育途徑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課堂教學應是主渠道,因此,要得到有效的實施,就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加大改革課堂教學的力度,把素質教育的目標落到每一學科和每一節課。教導處繼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出了“少教多學,當堂達成”的課堂教學理念。積極地開展觀摩課、研討課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高三重在備考,高二重在學習方法的指導,高一重在新課程改革。特別對高一教導處本着“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嚴格執行新課程計劃,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組織教師加探索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致力培養學 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一個師生互動的新局面。

3、開展學科教改實驗。我校生源相較較差,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為了面向全體學生,讓那些成績偏低,學習信心不足的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在自己原有的起點上不斷提高,教導處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把“學習新大綱,鑽研新教材,研究學生新情況”和“提高課堂四十五分鐘教學質量”作為主攻方向,要求教師制定最佳教學方案,異步教學、分層要求,分類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同時,大膽進行以發展能力為本位的教改試驗,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會學。開展了學科教改實驗,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掘教材中所藴含的德育內容,充分發揮隱性教育的作用,進行德育滲透,並注意滲透得當,而不牽強附會。課堂教學改革,確立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較大的提高,從而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受到上級主管部門及社會的一致好評。

4、做好教學常規工作的督查。按照“五認真實施細則”的要求規範教學行為。本學期進行了兩次全面常規檢查,另外縣教研室還進行了認真的督導和檢查,做到有記錄有反饋、有整改意見.檢查情況利用教職工大會予以公佈,對存在問題較多的教師進行跟蹤調查。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經常性進行“五認真” 工作的抽查、抽聽、抽測。並要求所有教師按規定聽課、做讀書筆記。認真組織期中、期末及月考,強調考試紀律,杜絕作弊。在考試過程中,要求認真巡視督查,維持秩序.安排好各學科的閲卷工作,要求嚴格按評分標準閲卷不要過嚴或過寬,7月還組織了全市的大型閲卷工作,效果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在全體教師的辛苦耕耘下,學校的教學質量優異,各年級的總分及格率、優秀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達到了開學提出的要求。

5、加強備課組和教研組的工作。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和課改精神,對於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加強教研,爭取在第一時間內加以解決;進一步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確保每兩週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到內容要落實,活動採用理論學習與實踐觀摩課結合的形式,切實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各組結合課堂教學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教研課題並融入校省級課題中,各組圍繞教研課題期未都有論文,有多篇論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做好教研組資料積累;積極創造條件,為爭創省級規範化作好準備工作。利用一切機會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各備課組在每次考試結束後,進行試卷分析,及其質量分析會,高三還召開年級質量分析會,六十天衝刺大會,考前動員會等,肯定成績,找出差距,確定新目標,各備課組在每次考試前,都要統一進度,確定複習計劃,提高複習課質量,避免題海戰術。

3、加強學生素質培養。注意優秀生的培養,優秀生的培養關係到我校的社會聲譽,也是教導處工作的重點,在這一年裏,三個年級都非常注重優秀學生的培養,都成立了專門的培訓班,定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有專門課任教師負責,並定期進行考核。對先進的教師進行表彰。對後進生進行挖潛,對後進生,教導處注意在思想、心理上以情動其心,以理引其知,以嚴導其行;在學習上進行“勸學、督學、導學”;在教學中要求教師做到:幫差有具體對象、轉化有詳細目標,提問有啟發引導,輔導有認真落實、進步有表彰鼓勵。工作上提倡“四心”:熱心、愛心、耐心、細心。幫差對象落實到人,幫差工作做到領導重視、組織落實、措施到位,不厭其煩、真抓實幹,齊抓共管。較好地解決後進生的問題。

4、開展計算機普及教育

我校計算機教育起步較晚,但發展快, 學校以網絡建設為契機,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促進教育新的跨越,教導處成立“網絡支持下的課程教學”領導小組,微機教師對全體課任教師進行培訓,廣大教師相互學習,熱情高漲,保證有一半的課運用多媒體教學,大多數教師都能熟練的製作課件。

5、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是氛圍

近年來,教導處十分重視校園文化生活建設,努力創設一個實施良好教育的環境。首先,教導處注重把思想教育寓於活動之中,開展各種主題鮮明、針對性強、參與者眾、教育面廣、形式活潑、富有情趣、效果顯著的活動。如書法繪畫展覽、徵文比賽、越野賽、運動會、學習經驗交流會等等。繼續抓了第二課堂建立好各類興趣小組,在人員到位的基礎上,做到活動時間有保證,活動內容落實,在各類競賽中有較高級別的獎項。比如:全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高中組團體第一名,縣中學生籃球賽高中組女子組和男子組都是第一名,全縣冬季越野賽第一名等。

另外,教導處還加強自身建設,做好本職工作。堅持政治學習和例會制度。提高思想認識,提高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計劃性。認真記好教導處工作台帳。全處人員重視自身的業務理論和水平的提高,重視工作能力的提高,培養自己各方面的素質。都能充分認識教導處的職責。完成學校要求的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