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幼兒教育指南總結(精選4篇)

幼兒園幼兒教育指南總結 篇1

今日上午,我教幼兒學習兒歌《小雪花》,我選用的教學方法是先請幼兒欣賞掛圖,然後進行了提問的方式引出了小雪花這首兒歌,還請孩子們帶上小雪花頭飾一邊説兒歌一邊表演,孩子們興趣很高。多數幼兒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可是還有少部分幼兒對兒歌沒有掌握好,我想:這怎樣辦呢?繼續學吧,學會了的孩子沒了興趣,不學吧,還有部分幼兒不會。

幼兒園幼兒教育指南總結(精選4篇)

我正在猶豫,陳天祥小朋友的話傳入了我的耳朵:“教師,李健全不會我教他。”這句話點醒了我:何不用孩子好勝的童心……於是我對孩子們説:“小朋友你們願意當小教師嗎?”“願意。”“好,此刻我們學會兒歌的小朋友來當小教師,把每學會的小朋友教會好嗎?如果教會了,教師就給你戴上小教師的標誌。”孩子的興趣頓時激發起來了。會背的小朋友紛紛爭着去教不會的小朋友,不會背的小朋友也加足了勁進取地背,準備去教其他小朋友。問題迎刃而解,原先會背的小朋友在教別的小朋友背誦時知識得到了鞏固,不會背的小朋友在別人的幫忙下掌握了知識,同時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的進取性,真可謂一舉兩得。

隨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如果能把握住幼兒的興趣點,隨時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育會取得真正有意義的效果。

幼兒園幼兒教育指南總結 篇2

吃過午時點後,有個孩子們來對我説:“垃圾桶裏有一塊餅乾,不明白是誰偷偷扔掉的。”“多可惜。”“這是誰扔的?”我大聲問孩子們,孩子們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孩子們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覺到自我的行為太粗暴了,我立刻語氣緩和的説:“誰扔的這塊餅乾?”孩子們還是沒有作聲的,誰也不敢承認。放學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續被家長接走了,但扔餅乾的事卻使我放心不下。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説明孩子有顧慮,這件事應當從正面進取引導,並且要在全體孩子面前解決,因為許多孩子都看見了。

第二天,我準備了一些有關餅乾製作的資料,讓孩子們看怎樣製作餅乾。經過錄相觀察及圖片瞭解餅乾的製作過程,感知工人們的辛苦。然後我用橡皮泥和孩子們一齊製作成餅乾樣,孩子們在活動中興奮不已。我表揚了張家蕊和杜青妍,過去連一塊餅乾都吃不下,此刻吃得多了,身體壯了,個子高了。孩子們笑着看着他們倆,我又問:“為什麼他們此刻比過去吃得多了?”孩子們紛紛説:“他們從前不愛活動,不愛玩球,不愛跳繩,不愛玩呼啦圈,所以不想吃東西。”我説:“對了,人的飯量會隨着活動不活動,高興或不高興增多或減少,還有就是中午吃得過多或過飽,午時吃點量也會減少,不想吃了。”這時李爭順着我的話自豪的説:“我就是這樣,昨日中午我吃得太多了,覺得有點飽,午時吃點時我就不想吃餅乾了。”我説:“對呀,李爭和教師説的一樣,我們要是不想吃或者吃不下時應當怎樣辦?”孩子們都説:“告訴教師少給點,就要一個或半個餅乾。”“告訴教師吃不了啦。”我稱讚他們真聰明,説得對,這時李爭反而不出聲了,瞪着一雙大大的眼睛,看看這個,聽聽那個,臉上的表情讓我明白了,垃圾桶裏的那塊餅乾多半是李爭扔的。我及時説,像昨日午時垃圾桶裏就有一塊餅乾,不明白是誰不細心掉進去的?李爭説:“教師,是

我扔的,我以後再也不扔餅乾了。”我在全體小朋友面前表揚了李爭,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經過這件事,我覺得教師遇到任何問題都應當心平氣和地説服教育,而不應當怒氣沖天大聲訓斥,應當多從正面進取引導,讓孩子明白道理,比點名批評會更有效果。

幼兒園幼兒教育指南總結 篇3

一天,我班舉行創編故事比賽,比賽開始了,小朋友們個個爭先恐後地舉起了手:“教師,我來講,我來講……”

我班的陳天祥首先搶着站到前面講了起來:“一天,烏龜和兔子去拔蘿蔔……”剛講到那裏,小朋友們就大叫起來:“不對,不對!是烏龜和兔子賽跑,不是拔蘿蔔,小兔子才拔蘿蔔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把講故事的陳天祥説得面紅耳赤,十分尷尬。我正着急,唐嘉成急中生智之後説:“上次,是龜兔賽跑,烏龜勝了,小兔輸了。烏龜雖然勝了,但它還願意和小兔結好朋友。所以烏龜就去幫小兔拔蘿蔔。”其他小朋友還是不服氣,又嚷嚷道:“烏龜又不吃蘿蔔,他們拔蘿蔔幹什麼?這樣編不行!”

這時我請小朋友安靜下來:“大家想一想,烏龜和兔子賽跑這個故事中,烏龜勝利了,可是烏龜還想多學本領,愛勞動,出去拔蘿蔔有什麼不好?並且很願意幫忙別人,尊敬他人,請小朋友們一齊來編這個故事,看誰編得好。”

過了幾分鐘,我請小朋友自由發言,有的説:“烏龜很愛勞動,拔了蘿蔔和夥伴一齊分享。”有的説:“兔媽媽生病了,年紀大了,拔蘿蔔給兔媽媽吃。”還有的説:“小兔快過生日了,烏龜想拔蘿蔔送給小兔做生日禮物。”

聽了小朋友們的發言,我也跟着孩子們的思路一齊編完了故事。

經過這次幼兒創編故事,使我感受到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的本事,在教育活動中,我們要為幼兒創設民主寬鬆的氛圍,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和願望,讓幼兒在思考和討論中尋找答案,培養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本事。

幼兒園幼兒教育指南總結 篇4

我班的一羣可愛的孩子有的乖巧聽話,有的比較調皮,有時候甚至會令人感到頭疼。那裏就説説我班的“調皮大王”田增暉吧,因為他太調皮,很少有人喜歡他。

做操時,他總是心不在焉,一會兒拍拍同伴的肩,一會兒又拉拉同伴的辮子,一會兒又亂蹦亂跳的。在户外玩呼啦圈時,他總是去搶別的小朋友的呼啦圈;並且還把小朋友的呼啦圈折斷好幾個;就連午睡時他也常常惡作劇,睡不着覺,他就一會兒拉拉棉絮,一會兒抓抓同伴的腳底,常常氣的我頭皮發麻。於是,漸漸地我覺得田增暉很不討人喜歡,可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那是一次吃點心時,李欣菲小朋友沒拿到餅乾,坐在座位上哭,是因為她來晚了,點名時沒點到她的名字,我連忙走到李欣菲身邊,安慰她説:“不哭,教師請阿姨到食堂裏去拿給你。”正哄着她呢,這時,田增暉快步走到李欣菲身邊説:“不要哭了,你吃我的點心吧。”李欣菲不要,他又認真地往李欣菲嘴裏塞,還嘟囔着:“沒關係,我媽媽經常給我買這樣的點心吃,你吃吧。”

看着田增暉的舉動,我有點激動了,我把田增暉抱到自我腿上親着他的小臉,我頓時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我們不能把孩子的調皮簡單的理解為破壞紀律,與教師或同伴作對,更不能全盤的否定他們,在感情上冷他們我們要用一顆温暖的愛心去包容孩子的調皮,其實調皮的孩子很可愛,就像我們班的田增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