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精選12篇)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精選12篇)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1

當前,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有些兒童的家長不可避免地盡不了家長監護的責任,而他們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親戚代養,這部分遠離了父母親有效監護的留守兒童便成了農村特殊羣體。這一特殊羣體的成長、教育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健康和諧的優良環境,勢必影響他們的每一步成長,只有創造優良的環境,才會讓他們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一、指導思想

以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落實xx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和諧發展,服務經濟,共創美好未來為落腳點,奉獻一片愛心,讓留守兒童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二、活動內容

目標任務針對我班30多名留守兒童得不到直接監護人的關愛,加之農村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體弱或文化水平較低,無法擔負起教育輔導孩子的責任,他們的生活習慣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績明顯下降.如何確保留守兒童不失學、不違法犯罪,同時讓外出務工的父母安心掙錢,這就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關注。

工作內容我們深深體會到大多數農村農民外出賺錢,解決了貧困問題,但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卻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在建立和諧社會和城市化進程中,留守兒童的教育困惑,逐漸凸現出來,這不僅是一個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會應關注的大事。

1、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能力與孩子自身發展的需求有差距。據調查,凡外出務工的夫婦家庭沒有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的需求、交往、興趣關注很少,更談不上給兒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識上的輔導。

2、營造關心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婦聯、團委、鎮政府是社會羣團組織,我們組織這一次活動,意在呼籲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的關心教育工作,以便影響本地區不在利用遊戲廳、網吧、舞廳來坑害未成年人.特別是要與學校加強協作,引導留守兒童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和發揮他們個人興趣和專長,給他們創造健康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促進留守、單親兒童茁壯成長。

3、建立留守兒童的牽手扶助體系,確保對留守兒童的關心教育工作落實到位。針對留守兒童在校學習情況,生活狀況,行為習慣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落實扶助措施,每個月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其在外務工父母反饋,使我們真正成為留守兒童的第二監護人,讓孩子得到健康成長。

4、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功能,減輕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由於父母雙雙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存在許多困惑與疾病,因此學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要在他們身上傾注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從而彌補親子關係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平台。

三、活動要求及措施

凡牽手扶助聯繫留守兒童從七年級開始,直至18歲之前,重點是國中階段。聯繫要求:定期到學校、家庭瞭解留守兒童階段性的學習、生活情況及校內外表現,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工作;定期與聯繫的兒童父母交換意見,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學校、社會的立體化教育網絡,確保兒童成人成才。要求參與這項工作的牽手扶助人員,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使外出務工的家庭夫婦安下心在外賺錢,讓留守兒童在“三位一體”化的牽手活動中健康成長,讓家庭成員實實在在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羣眾團體組織力量的作用。同時也是增強黨員、幹部服務婦女兒童,服務經濟建設,服務“三農”大局的意識。

四、活動步驟

1、調查摸底階段4月上旬

2、徵求意見階段4月下旬

3、召開座談會5月中旬

4、擬定活動方案5月下旬

5、實施活動計劃6月

五、活動的效果

羣團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羣眾的橋樑和紐帶,也是凝聚廣大羣眾的重要手段,我們要通過活動的開展,要使廣大羣眾認清形勢,正視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暫時困難,引導更多的農村家庭積極投身到富民創業致富奔小康的大潮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共同努力奮鬥。

六、考核及獎勵。

考核獎勵分為兩塊。一塊為牽手扶助志願者、班主任。以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學習成績總分名次為考核基數,到第二學期期末,學習成績在班級裏每上升1個名次,被考核人加10分,保持在班級前5名的加10分。學生無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的,另加20分,學生獲得“三好學生”稱號的加10分。

依據上述加分的辦法,每一學年累計得出的加分總分即為牽手扶助志願者及班主任老師的考核得分,考核分是多少就獎多少元。牽手扶助人員所得總分等於包保留守、單親兒童各自所得考核分的總和。學校班主任按本班相關學生所得考核均分為實際考核得分。

第二學年的考核就以第一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生考試成績名次為依據,加分辦法不變。

另一塊是獎勵學生設有班級優秀獎和越位進步獎。

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總分在班級前第一名的獎100元,2—5名的即為優秀獎,獎學生30元。

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比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總分名次進步達5名的即為進步獎,獎學生15元。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校關於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結合我班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學校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對結對幫扶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給媽媽寫一封感謝信。

以此增進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親情交流,瞭解父母貢獻,感受父母艱辛,讓學生懂得父母給予自己的來之不易,培養學生的親情,讓他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校關於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結合我班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學校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對結對幫扶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給媽媽寫一封感謝信。

以此增進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親情交流,瞭解父母貢獻,感受父母艱辛,讓學生懂得父母給予自己的來之不易,培養學生的親情,讓他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4

為進一步貫徹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要求”,結合我鄉的具體實際,更好地發揮學校、社會、少先隊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特制定洪巷鄉中心國小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實施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施“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為抓手,從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長的戰略高度出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課外場所建設,改善農村留守兒童課外活動條件,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配合,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基本建立起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關愛體系,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向上、快樂成長的温馨家園和良好環境,進一步改善弱勢羣體的受教育條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 。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留守兒童的綜合素質。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制,發揮班級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輔導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組 長:劉典勝

副組長:汪雙雨 邢更生 江捍軍

組 員:朱 娟 徐銀玉 王海芹 劉 萍 孫致軍 王 勝 王愛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制度

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姓名及關係、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電話號碼:0565-6020334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和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對其他的兒童,教師要定期走訪與其他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交流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交流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開展人文關愛活動

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7、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着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班級的建設與管理

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轉變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積極發揮班集體作用,開展各項活動

我校有一百多位雙親在外的留守兒童,各班定期開展各項活動。擬每月開展一次大型文娛、體育、讀書等活動,每月邀請關工委領導來校上課,學校領導也可以不定期對他們進行集中授課,對這些學生進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強教育。

3、定期表彰自強留守兒童,進行榜樣教育。

對於我校的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優秀學生、自強學生進行表彰,這是樹立留守兒童自信的重要激勵工作,我校將在今年六一表彰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優秀學生、自強學生。

四、活動安排

充分發揮留守兒童之家作用,針對留守兒童的身心特點,根據實際需要,幫助留守兒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積極探索和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提高留守兒童的綜合素質,着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道德品格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兒童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和特點,充分利用各種德育資源,通過開展各種主題德育活動,培育留守兒童的感恩之心、進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抓好健康文化薰陶。注重適應和滿足留守兒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開展好快樂活潑、娛情益智的文化活動,通過收看電視、播放少兒影像、讀書競賽、排演節目、書法繪畫、興趣小組、網上學習等活動,對留守兒童寓教於樂、潛移默化,使留守兒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中情感得到薰陶、精神得到充實、境界得到昇華。

(三)、開展體質體能鍛鍊。注重關心和增強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開設防病健身衞生常識講座。根據不同年齡段和個體特點,科學制定體育鍛煉計劃,堅持開展體育鍛煉活動。組織各類體育運動小組,開展有益身心的興趣體育,使留守兒童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具備鍛鍊健身的能力、一定的運動技能和強健的體魄。

(四)、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引導和拓展留守兒童與社會接觸,開闊眼界、開闊視野、開闊心胸,增長見識、增長知識、增長才幹。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開展夏令營、冬令營、調查走訪、勞動體驗、科技探祕、關愛老人、保護環境、公益活動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儘可能地走進自然、走進城市、走進企業、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兒童廣泛汲取社會生活的豐富營養,強基固本,茁壯成長。

(五)、培養獨立合作能力。注重培養和增強留守兒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識,提升他們善於溝通、和睦相處、團結協作的本領。通過開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難面前我能行”等活動,培養孩子動手操作能力、獨立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

(六)、進行心理健康疏導。注重瞭解留守兒童產生的心理問題,針對存在問題,抓好人文關懷,促進心理健康。組建一支心理教育隊伍,與留守兒童面對面、心貼心地開展工作。對帶有傾向性、易發性、規律性的心理問題,實施重點教育疏導,把解決心理問題與抓好生活關懷結合起來,做到及時發現、正確疏導、悉心矯正、有效化解。

具體活動安排如下:

九月份:

1、留守兒童信息更新。

2、開展教師家訪和學生談心活動。

3、開通留守兒童親情電話。

十月份:

1、成立學校關愛留守兒童領導組。

2、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諮詢會。

3、舉行留守兒童拔河比賽。

十一月份:

1、開展師生結對活動。

2、開展留守兒童法制教育講座。

3、舉行留守兒童講故事比賽。

十二月份:

1、舉行留守兒童乒乓球比賽。

2、舉行留守兒童跳繩比賽。

3、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活動。

元月份:

1、舉行留守兒童朗誦及書法比賽。

2、班級及學校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3、留守兒童工作檔案整理。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5

為進一步貫徹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要求”,結合我鄉的具體實際,更好地發揮學校、社會、少先隊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特制定道口鄉中心國小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實施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對涉及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4、關愛留守兒童,在學校班級實行結對幫扶活動。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機制,發揮班級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輔導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信息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電話號碼:0539—7723157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對其他的兒童,教師要定期走訪與其他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着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班級的建設與管理

通過廣泛宣傳,在學生自願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轉變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

班級要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確保他們完成義務教育。

3、積極發揮班集體作用,開展各項活動

課外活動時間,學校將雙親在外的留守兒童,組織成一個新的班集體,定期開展各項活動。由教導主任汲廣然擔任班主任,擬每月開展一次大型文娛、體育、讀書等活動,也可邀請關工委領導來校上課,學校領導也可以不定期對班級授課,對這些學生進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強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強留守兒童,進行榜樣教育。

對於我校的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優秀學生、自強學生進行表彰,這是樹立留守兒童自信的重要激勵工作,擬在學期末表彰一批自強學生。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6

為進一步貫徹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要求”,結合我鄉的具體實際,更好地發揮學校、社會、少先隊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特制定道口鄉中心國小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實施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對涉及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4、關愛留守兒童,在學校班級實行結對幫扶活動。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機制,發揮班級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輔導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信息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電話號碼: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對其他的兒童,教師要定期走訪與其他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着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班級的建設與管理

通過廣泛宣傳,在學生自願的基礎上,盡努力,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轉變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

班級要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確保他們完成義務教育。

3、積極發揮班集體作用,開展各項活動

課外活動時間,學校將雙親在外的留守兒童,組織成一個新的班集體,定期開展各項活動。由教導主任汲廣然擔任班主任,擬每月開展一次大型文娛、體育、讀書等活動,也可邀請關工委領導來校上課,學校領導也可以不定期對班級授課,對這些學生進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強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強留守兒童,進行榜樣教育。

對於我校的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優秀學生、自強學生進行表彰,這是樹立留守兒童自信的重要激勵工作,擬在學期末表彰一批自強學生。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根據校關於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結合我班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學校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對結對幫扶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給媽媽寫一封感謝信。

以此增進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親情交流,瞭解父母貢獻,感受父母艱辛,讓學生懂得父母給予自己的來之不易,培養學生的親情,讓他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8

為了規範我校留守兒童之家項目建設和管理,確保民生工程順利實施,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意見》(皖發〔20__〕32號)、《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民生辦〔20__〕1號)和《安徽省校內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辦法》(皖教基〔20__〕6號),根據縣鎮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有關會議講話精神,結合我校的具體實際,特制訂柯坦國中農村留守兒童實施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我區教育民生工程,堅持科學發展觀,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切實為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成長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發揮學校、社會、團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二、活動宗旨

加強對我校留守兒童和潛能生的關愛、教育、管理,從思想上疏導、學習上輔導、言行上引導,並在生活上予以幫助,讓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感到學校就象家一樣温暖,讓留守學生和潛能生與其它孩子一樣幸福健康地成長,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三、工作目標

1、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2、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4、關愛留守兒童,在學校班級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

5、拓展家教,對留守兒童監護人進行再提高培訓工作。

四、成立組織 明確職責

組 長:楊立東

副組長:王裕安

成 員:王大慶 王裕社 陸華光 李良浩 姜麗麗

李靜 李曉蘭 宋傳懷 丁淑文 張順堂

職責:

1、嚴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兒童的入學工作。

2、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工作。

4、教育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主要措施

1、學習上優先輔導。學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學校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留守兒童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要通過圖書閲覽等形式,豐富留守兒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

4、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5、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着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6.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7.開展“九個一”活動。

(1).建好一個“留守兒童之家”

學校建一個“留守兒童之家”,室內佈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檔案資料櫃並分班級存放,實行一人一檔,有一部電話機、一台計算機,有一定數量的體藝器材,有可供閲讀的圖書,並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組織留守學生在“家”中開展活動。

(2).開通一部親情電話

學校開通一部親情電話,設立專線,將電話號碼公開,為留守兒童在課間、休息時、雙休日或節假日與家長聯繫、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並及時做好相關記錄。

(3).開展“一幫一”活動

各班對留守兒童進行一次成績測試和身心調查,讓品學兼優的留守兒童當“小老師”,給學習成績差的留守兒童安排一名小夥伴--學習上是好幫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課時提醒、督促其遵守紀律,專心聽課;課餘時幫他完成作業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快樂時和他聊天,為他排憂解難。

(4).落實一名愛心媽媽

給每位留守兒童落實一名愛心媽媽,愛心媽媽每週與留守兒童談一次心,瞭解他們一週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或家長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通過愛心的關心消除自卑感,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心。

(5).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積極實施“生態德育”工程,開展多姿多彩的人文關愛活動。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瞭解安全常識,讓學生身心都健康。

(6).組織一次遊覽活動

學校不僅要在學習上、生活上關心留守兒童,更在活動上給予優先。學校安排每學期到有機茶廠或金果園參觀等校外遊覽活動,使他們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社會的關愛,感受家鄉的巨大變化。

(7).提供一個活動平台

學校搭建陽光平台,定期舉行隊活動、書畫展、演講比賽等各種活動,鼓勵留守兒童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體會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8).寫一封親情書信

愛心媽媽監督、指導留守兒童利用傳統節日、長輩生日、寒假等特殊日子給遠方的家長寫一封親情書信,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

(9).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教師、愛心媽媽引導學生每學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為家庭、為學校、為班集體爭光添彩,培養學生的榮譽感和上進心。

六、活動要求

1.各位教師要充分認識這項活動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必須全身心投入這項活動,紮實做好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2.各老師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此項活動,確保活動收到實效,並按照愛心媽媽職責條款,認真履行,讓學校所有留守學生都得到温馨的關愛,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六、活動行事曆

具體分為三個階段:

(一)全面啟動:

2月份

1、制定處室及學期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2、組織安排留守兒童住校生入住工作。

3、清理留守兒童檔案,落實人員職責。

3月份

1、困難“留守兒童”摸底調查。

2、召開“留守兒童”會議。

3、“留守兒童”幫扶的落實及檢查。

(二)整體推進:

4月份

1、“留守兒童”課外興趣小組活動

2、“留守兒童”中“潛能生”教育課題研究工作。

5月份

1、開設留守兒童信箱、開闢留守兒童專欄和廣播欄目

2、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之一教育講座。(學生處、教科室)

6月份

1、組織心理諮詢室教師對留守兒童中的“潛能生”談話,做好疏導工作

2、檢查班主任“留守兒童”工作手冊。

3、“留守兒童”工作整理評比。。

7月份

1、召開部分“留守兒童”家長座談會。

2、調整、完善家長學校及家長委員會成員。

8月份

1、搞好留守兒童“家長開放日”宣傳及接待工作。

2、組織召開留守兒童家長培訓會議。

3、開展“留守兒童”監護人培訓工作

(三)總結評比

1.每學期結束前召開會議,對本學期留守兒童工作進行總結。

2.發現先進典型,及時收集材料,大力宣傳活動成效,把活動推向高潮。評比各個團隊、各個活動中湧現的優秀小老師和優秀留守兒童。評比先進愛心媽媽。

3.學校組織召開大會,總結活動開展所取得的經驗、成效和表彰活動中湧現的先進人物,以推動這項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落實上級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的相關文件精神,打造我校在留守兒童教育方面的特色,為迫切需要關愛的特殊少年兒童羣體尤其是“留守兒童”提供服務和幫助,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豐富留守兒童的校園文化生活更好地培養、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綜合素質,培養集體榮譽感,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尋找快樂、培養自信、得到進步,營造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

以增強留守兒童體質和抗病能力為目的,促進學校形成濃郁的留守兒童體育鍛煉氛圍,培養留守兒童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提高留守兒童體質健康水平,讓留守兒童度過一個健康、愉快的學期,結合本校實際,加強體育課的教學與體育各方面的管理,使留守兒童的身體素質不斷提高。

二、活動主題

快樂 自信 自立 進步 和諧

三、目 標:

以培養留守兒童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為目標,培養學生終身體育和可持續發展的體育運動觀念、方法,努力尋找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教學途徑。

四、具體活動安排:

九月份

1.瞭解七年級新生的留守兒童情況

2.完善留守兒童體育活動室

3.組織留守兒童進行課外活動確保留守兒童的課外活動時間

十月份

1. 輔導七年級新生的留守兒童的體育鍛煉

2. 組織各年級留守兒童進行乒乓球訓練

3.

十一月份

1. 進行留守兒童象棋賽

2. 組織留守兒童進行跳繩訓練

3. 組織跳繩比賽

十二月份

1. 籃球訓練

2. 留守兒童的常規課外活動指導

3. 組織留守兒童進行籃球對抗賽

4.組織留守兒童進行拔河比賽

元月份

1. 常規的課外活動

2. 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複習迎考

五、寒假活動安排

1.瞭解放假時父母還沒有回來的兒童並做好記錄

2.配合學校組織體育活動

3.體育活動室寒假期間對留守兒童開放

4.開放時間元月二十三至元月三十。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落實xx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和諧發展,服務經濟,共創美好未來為落腳點,奉獻一片愛心,讓留守兒童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二、活動內容

目標任務針對我班30多名留守兒童得不到直接監護人的關愛,加之農村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體弱或文化水平較低,無法擔負起教育輔導孩子的責任,他們的生活習慣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績明顯下降.如何確保留守兒童不失學、不違法犯罪,同時讓外出務工的父母安心掙錢,這就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關注。

工作內容我們深深體會到大多數農村農民外出賺錢,解決了貧困問題,但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卻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在建立和諧社會和城市化進程中,留守兒童的教育困惑,逐漸凸現出來,這不僅是一個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會應關注的大事。

1、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能力與孩子自身發展的需求有差距。據調查,凡外出務工的夫婦家庭沒有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的需求、交往、興趣關注很少,更談不上給兒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識上的輔導。

2、營造關心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婦聯、團委、鎮政府是社會羣團組織,我們組織這一次活動,意在呼籲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的關心教育工作,以便影響本地區不在利用遊戲廳、網吧、舞廳來坑害未成年人.特別是要與學校加強協作,引導留守兒童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和發揮他們個人興趣和專長,給他們創造健康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促進留守、單親兒童茁壯成長。

3、建立留守兒童的牽手扶助體系,確保對留守兒童的關心教育工作落實到位。針對留守兒童在校學習情況,生活狀況,行為習慣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落實扶助措施,每個月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其在外務工父母反饋,使我們真正成為留守兒童的第二監護人,讓孩子得到健康成長。

4、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功能,減輕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由於父母雙雙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存在許多困惑與疾病,因此學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要在他們身上傾注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從而彌補親子關係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平台。

三、活動要求及措施

凡牽手扶助聯繫留守兒童從七年級開始,直至18歲之前,重點是國中階段。聯繫要求:定期到學校、家庭瞭解留守兒童階段性的學習、生活情況及校內外表現,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工作;定期與聯繫的兒童父母交換意見,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學校、社會的立體化教育網絡,確保兒童成人成才。要求參與這項工作的牽手扶助人員,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使外出務工的家庭夫婦安下心在外賺錢,讓留守兒童在“三位一體”化的牽手活動中健康成長,讓家庭成員實實在在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羣眾團體組織力量的作用。同時也是增強黨員、幹部服務婦女兒童,服務經濟建設,服務“三農”大局的意識。

四、活動步驟

1、調查摸底階段4月上旬

2、徵求意見階段4月下旬

3、召開座談會5月中旬

4、擬定活動方案5月下旬

5、實施活動計劃6月

五、活動的效果

羣團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羣眾的橋樑和紐帶,也是凝聚廣大羣眾的重要手段,我們要通過活動的開展,要使廣大羣眾認清形勢,正視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暫時困難,引導更多的農村家庭積極投身到富民創業致富奔小康的大潮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共同努力奮鬥。

六、考核及獎勵。

考核獎勵分為兩塊。一塊為牽手扶助志願者、班主任。以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學習成績總分名次為考核基數,到第二學期期末,學習成績在班級裏每上升1個名次,被考核人加10分,保持在班級前5名的加10分。學生無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的,另加20分,學生獲得“三好學生”稱號的加10分。

依據上述加分的辦法,每一學年累計得出的加分總分即為牽手扶助志願者及班主任老師的考核得分,考核分是多少就獎多少元。牽手扶助人員所得總分等於包保留守、單親兒童各自所得考核分的總和。學校班主任按本班相關學生所得考核均分為實際考核得分。

第二學年的考核就以第一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生考試成績名次為依據,加分辦法不變。

另一塊是獎勵學生。設有班級優秀獎和越位進步獎。

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總分在班級前第一名的獎100元,2—5名的即為優秀獎,獎學生30元。

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比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總分名次進步達5名的即為進步獎,獎學生15元。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11

為進一步貫徹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要求”,結合我鄉的具體實際,更好地發揮學校、社會、少先隊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特制定道口鄉中心國小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實施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對涉及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4、關愛留守兒童,在學校班級實行結對幫扶活動。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機制,發揮班級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輔導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信息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電話號碼:0539—7723157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對其他的兒童,教師要定期走訪與其他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着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班級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篇12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學校實踐育人的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切實為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成長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對涉及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4、關愛留守兒童,在班級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機制,發揮班級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

1、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組 長:謝鳳高

副組長:李彥榮

組 員:李彥平 蒲東 劉鵬 王磊 安曉明 白冬梅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和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兒童,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非寄宿的兒童,教師要定期走訪與其他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着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寄宿班級的建設與管理通過廣泛宣傳,在學生自願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動員留守兒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輔導、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讓寄宿生能夠安心、舒心,讓家長放心。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轉變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

班級要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以確保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