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科學化管理工作計劃大綱

根據《 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指導意見》(皖政〔 〕93號)精神,結合當前財政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現就加強財政工作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財政科學化管理工作計劃大綱

一、指導思想

堅持依法理財、科學理財、民主理財,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步實施的原則,完善預算編制制度,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強化預算監督,建立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預算監督相互制衡、有機銜接的運行機制,提高財政管理績效,保障財政職能作用充分發揮,為促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加快現代國際旅遊城市建設步伐作出新的貢獻。

二、基本原則

一)實現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以人為本原則。充分發揮財税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明確各階段精細化管理目標任務,務實高效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提空洞口號,不做表面文章,注重實際效果。

三)繪製工作流程,過程控制原則。明確工作程序。實行過程控制,以細節的精細化實現整體精細化管理目標。

四)做到精於事前,精細管理原則。樹立嚴謹細緻、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細於過程,持續改進,完善提高。

五)着力解決公眾關注的財政熱點、難點問題,社會參與原則。主動接受公眾評價和輿論監督。增強理財透明度。

三、總體目標

夯實財政管理基礎,不斷改進和完善財政管理制度,建立起全方位、全過程、精細化、科學化的管理體系,逐步實現財政工作由結果控制向過程控制、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建立理財思想科學化、理財方法精細化、理財手段現代化、理財隊伍專業化的目標。具體來説,就是要建立“六大體系”以科學化為方向,以精細化為取向。

一)全面反映政府收支總量、結構和管理活動,全面完善政府預算管理體系。儘快在全市建立由公共財政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組成的政府預算體系。增強政府預算的完整性、統一性,逐步形成收支完整、相互銜接、有機統一、保障有力的政府預算體系。

二)繼續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全面深化部門預算管理體系。按照全面覆蓋、統一規範的要求。全面實施部門預算制度。着力完善預算決策機制,着力健全預算管理制度,着力增強預算編制完整性,着力提升預算支出績效性,逐步形成程序規範、內容全面、方法科學、公開透明的部門預算制度。

三)縱向到底的要求,全面加強國庫制度管理體系。按照橫向到邊。完善以國庫單一賬户體系為基礎,資金繳撥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主要形式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繼續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強化預算執行管理,逐步形成功能齊全、流程科學、操作規範、運行高效的國庫集中收付管理制度。

四)以績效評價為核心,全面推行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建立健全以績效目標為導向。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改善預算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目標的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制度,逐步形成制度完善、指標科學、責任明確、約束有力的預算支出績效管理機制。

五)改進監督方式,全面強化財政運行監督體系。健全監督機制。突出監督重點,充分發揮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的作用,努力實現財政運行全過程動態監督,逐步形成目標明確、權責分明、運行順暢、執法有力的財政運行監督機制。

六)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體系。着力解決影響和制約財政管理的突出問題。構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宏觀調控機制,持續穩定、良性互動的收入增長機制,績效優先、規範透明的支出管理機制,定位準確、統籌兼顧的政府分配機制,充滿活力、蓬勃向上的工作創新機制,逐步形成體制完善、機制健全、服務高效、以人為本的財政管理機制。

四、主要任務

一)提高財政管理的針對性,推進財政科學化管理工程。

服務發展大局。圍繞構建優勢產業體系,1.注重財源建設。堅持財政扶持與市場培育相結合,充分發揮財税職能,整合財政資源加大扶持力度,推進園區建設,擴張現有企業,培育龍頭企業,扶持新辦企業。大力支持自主創新和節能環保,推動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大力支持統籌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大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城鄉居民得到更多實惠。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積極促進節約型政府建設。

提高資金效益。積極探索財政貼息、貸款擔保、資本金注入、以獎代補、以錢養事、民辦公助、先幹後補等支出方式,2.注重支出創新。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示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推進項目投資。加強融資平台建設,3.注重財政融資。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資本金注入力度,提升企業融資擔保機構、財政投融資平台的擔保和融資能力。發揮政府性存款資金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貸款投放。

規範政府預算。深化部門預算改革,4.注重預算體系。完善公共財政預算編制。統一管理國有資本經營收支,依法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嚴格政府性基金收支管理,細化預算編制內容,規範編制政府性基金預算。健全相關制度和辦法,加快編制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並逐步過渡到編制社會保障預算。

二)提高財政管理的有效性,推進財政精細化管理工程。

規範編制程序。建立標準預算週期制度,1.着力預算精細。完善“兩上兩下”預算編制程序。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將政府性資金和財力全部納入預算編制,增強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完善預算編制方法,健全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嚴格項目支出預算管理,細化預算編制,提升“e財”部門預算使用效果。大力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

細化預算編制。加大預算內外資金統籌力度,2.着力綜合預算。預算內外資金統一供給口徑和標準。對部門單位預算內外資金安排支出後形成的結餘,一律編入下年預算,統籌使用。細化支出預算編制,人員支出嚴格按規定核定到人;公用支出實行分類分項,定額供給,細化到目”級科目;項目支出落實到實施部門,明確階段性目標和完成時限,實行滾動管理。

硬化預算約束。堅持先有預算、後有支出,嚴格按預算支出,硬化預算約束。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提高財政支出進度的均衡性。改進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方式,加快轉移支付資金撥付進度。完善政府預算超收收入使用管理,建立預算穩定調節金制度。加大部門結餘資金統籌使用力度,建立部門消化結餘資金約束機制。擴大監控範圍,全面建立預算執行動態監控體系,3.着力預算執行。對財政資金運行中預算指標下達、用款計劃審批、財政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等業務實行動態監控。

加強部門協調。建立健全預算支出責任制度。加強與各預算單位的協調溝通,4.着力支出責任。督促各預算單位嚴格執行預算,通過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掛鈎,強化部門責任,加大預算單位執行預算的工作力度。對存在預算執行不力等問題的單位,要採取通報、約談等方式,督促及時解決。

夯實信息平台。以“金財工程”為抓手,5.着力科技理財。堅持統籌規劃、統一標準、整合資源、講求實效、保證安全的原則,圍繞部門預算指標管理、國庫集中支付、財政工資統發、國有資產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力爭實現財税庫橫向信息交流,業務信息傳遞通過計算機統一平台交換的新突破,做到業務辦理網上傳遞、數據網上核對、支付網上確認。力爭早日建成各級財政內部、財政與同級相關部門、上下級財政部門互聯互通的一體化財政管理信息系統。

三)提高財政管理的嚴密性,推進財政過程化管理工程。

強化動態監控。推進財税庫銀税收收入電子繳庫橫向聯網工作,1.嚴格税收管理。實現税收收入信息共享,XX年底前,基本實行企業税收收入電子繳庫。嚴格預算級次管理,建立税源跟蹤監控和納税評估制度,加強財税部門協同配合,健全税收收入依法徵管和均衡入庫機制。

實行應繳盡繳。完善“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徵管模式,2.嚴格非税管理。全面實施非税收入國庫集中收繳,建立非税收入徵、管、查一體化的動態監控和徵管機制。定期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及時向社會公佈。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有償出讓、使用和國有資產、資源經營收益管理,加大城市公共資源拍賣、轉讓、有償使用收入管理力度。規範非税收入入庫管理,全面取消部門、單位收入過渡户,對應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税收入直接繳交財政專户,納入國庫管理。

規範支出行為。完善國庫集中收付管理制度,3.嚴格支出管理。將各類財政性資金和所有預算單位全部納入國庫單一賬户體系管理。建立健全預算指標管理、財政專户管理、資金撥付、台賬登記、對賬、總會計規範以及資金支付流程等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稽核工作。進一步推進公務卡管理改革,規範有序開展國庫現金管理。

實行直達工程。創新惠民政策落實機制,4.嚴格資金髮放。加快構建管理“一體化”平台“一網聯”審核“一線實”發放“一卡通”服務“一站辦”惠民直達工程”確保各項惠民政策有效落實。實現惠民資金髮放工作手段由傳統方法向現代方式轉變、工作重點由單項突破向系統化管理轉變。

提高採購效率。依法加強政府採購管理,實行應採盡採。建立全市統一的電子化陽光采購平台,不斷擴大政府採購範圍。規範政府採購行為,堅持採管分離,建立健全政府集中採購項目跟蹤反饋制度,5.嚴格政府採購。提高政府採購效率。

確保資金安全。加強財政事前和事中監督,6.嚴格監督管理。推進監督關口前移,促進監督與管理有機融合,建立健全覆蓋所有財政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加強預算執行審計監督,推進績效審計試點。加強會計和財務監督,健全部門和單位內控機制。強化財政違法責任追究和整改落實,加大對違規問題的處理處罰和信息披露制度。

四)提高財政管理的創新性,推進財政績效化管理工程。

實行項目評審。積極發揮財政評審論證的作用,1.加強民主決策。逐步擴大項目評審論證範圍,建立健全預算民主決策機制,提高預算安排的科學性、準確性、有效性。

科學安排項目。加大專項資金整合力度,2.加強資金整合。合理設置專項資金項目,充分發揮專項資金政策功能。積極引入競爭機制,逐步採用因素法測算,提高專項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建立健全專項資金管理制度,規範項目立項、審批管理、分配使用、檢查監督等,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實行資金問效。加快建立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制度,3.加強績效評價。研究制定預算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逐步擴大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實施範圍,積極開展績效預算編制試點。探索建立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機制和公開制度,強化部門和單位預算支出責任。

清理支出範圍。開展財政供給單位和財政供給人員清理登記和確認工作。推進事業單位供給方式改革,4.加強供給界定。對提供非公共產品與服務的部門單位,用3年時間逐步退出財政供給範圍。

壓縮行政成本。大力壓縮會議、接待、出國(境)公務用車等一般消費性支出。嚴格執行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建設、裝修和日常辦公用品配置標準,5.加強增收節支。嚴禁鋪張浪費。

五)提高財政管理的規範性,推進財政法治化管理工程。

加強信息公開。加強財政法制宣傳,1.突出依法理財。提高各級各部門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嚴格税收政策管理,嚴肅財經紀律,依法理財治税,維護財經秩序。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依法提高政府預算透明度。推進政務公開,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主動公開財政規範性文件以及有關財政政策、發展規劃等。

提高辦文質量。全面清理現有財政規範性文件,2.突出制度建設。健全財政規章、規範性文件立改廢工作機制。嚴格財政規範性文件制定管理,提高財政規範性文件質量,加快財政管理制度建設,建立適應公共財政體制要求的財政規章制度體系。

防範財政風險。按照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原則,3.突出體制激勵。完善市以下財政管理體制。加快建立統一、規範、透明的轉移支付制度,大力推進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加強債務管理。加強政府債務和財政投資管理,4.突出風險防範。嚴格債務審批,建立或完善舉債審批制度。完善債務清理、消化、償還機制,全面落實償債準備金制度。建立政府債務統計分析系統,加強債務動態管理和監督。

六)提高財政管理的持續性,推進財政系統化管理工程。

提升管理水平。加強財政基礎業務管理,完善財政基礎信息庫、項目庫和資產管理信息庫等。儘快與人事部門實現工資審批審核發放系統對接,提高工作效率。注重複合型財會人員培養,為現代國際旅遊城市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夯實會計管理基礎,1.強化基礎建設。構建會計誠信體系。推進政府會計改革,逐步引入權責發生制,構建政府會計制度和準則體系,建立政府年度財務報告制度。加強政府財政統計分析工作,完善政府財政統計報告制度。

確保保值增值。加強國有資產管理,2.強化國資管理。建立資產購進、使用、報廢的全過程監管體系。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收益及處置收入管理辦法,確保及時足額上交財政專户。切實加強對市本級國有獨資企業、控股企業以及參股企業的財務管理,加大高管績效考核力度,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加強職能建設。加強縣鄉財政條件和能力建設,3.強化基層建設。充實完善鄉鎮財政職能,提高縣鄉財政管理水平。不斷完善“鄉財縣管”制度,探索實施“村賬鄉管”村級財務管理新機制。

七)提高財政管理的人文性.推進財政特色化管理工程。

提升能力素質。優化人力資源配置,1.強化隊伍建設。健全“崗位責任明確,流程運轉順暢,縱橫評價結合,績效考核科學”崗責體系。規範工作流程,提高財政管理效能。加強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謀劃能力、執行能力、自律能力。

提升思想境界。加強財政文化“軟實力”建設,2.強化文化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牢固樹立為民理財、服務至上的宗旨觀念,着力建設富有時代特徵,富有黃山特色,富有行業特點的財政文化。

提升反腐能力。強化財政預算管理內控制度、監督管理內控制度、政策管理內控制度、幹部管理內控制度,3.強化廉政建設。明確工作責任,規範工作程序,形成職責明確、運轉高效、制衡有力的財政管理機制。

五、保障措施

提高認識。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一)統一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新形勢下做好財政工作的迫切需要,財政資金安全、規範、有效運行的重要保證,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理念,充分認識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務必將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

部門聯動。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是各級各部門的共同責任,二)加強領導。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按照“政府主導,財政推動,部門參與,合力推進”要求,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創造力,形成人人主動參與精細化管理的良好局面,為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整體推進。各部門充分認識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工作的艱鉅性和複雜性,三)注重細節。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密切結合工作實際,找準自身工作的重點和薄弱環節,關注每一個細節,抓好每一個環節,做好每一項工作,帶動和促進各方面工作,推動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堅持系統推進與分步實施相結合,細化工作步驟,強化保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確保精細化管理工作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