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家庭教育案例(通用6篇)

學生家庭教育案例 篇1

教育孩子,首先應該做一個有教養的家長。在家裏要孝敬孩子的爺爺奶奶,讓孩子知道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社會上要遵守公共道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教育孩子不要在同學中去比闊;要讓孩子有羞恥感,同時,要知錯必改;要養成團結協作的好習慣,在社會上樂於助人。教育孩子,就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要建立平等互助的人際關係,不要動不動就以家長自居發號施令;在發現孩子的長處時要及時表揚,相反,在發現他的行為規範出現偏差時,要及時批評;要杜絕言行不一致的事情。

學生家庭教育案例(通用6篇)

我家孩子從小就有愛着急做事魯莽的毛病。記得在他7歲的時候我給他買了一副拼圖,拿回家後他馬上就玩了起來,由於拼圖碎片比較多,圖案又很複雜。拼了一會兒他就沒有耐心了,氣得他把拼圖撒了一地。當時我非常生氣,責備他把拼圖收拾好。他就是不收拾。這時她媽媽向我擠了擠眼,暗示我不要生氣。我壓了壓心裏的火,蹲下身來耐心的對他説:“來,咱們倆一起把他完成好不好。”他點了點頭。我們兩個坐下來,他看到了拼一下我看到了拼一下,相互合作。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張漂亮的鎧甲勇士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兒子高興的和我擊了一下手掌。我對他説:“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能魯莽行事。有句古話説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就是做事情要有耐心,一根很粗的鐵棒也能把它磨成細小的鋼針。”他一本正經的説:“恩,我明白了。”

學生家庭教育案例 篇2

我們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材,尤其是當今的孩子,出生下來就是繁榮盛世“4+1”家族組合的年代,對於孩子難免有些溺愛,這種心情大家都是理解的。但過分溺愛造成孩子不當的生活習慣和畸形的心理定勢。逐漸脱離了社會生活的正常軌道。反之,過分嚴厲,又抑制了孩子的個性發展,極有可能造成孩子對父母教育不當,產生惡性情感反應。

做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與孩子平等相待,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朋友,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充分體會孩子的心情與感受,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多去了解孩子,用引導的方法或用代替的方法説出自己的心理感受,當孩子和家長交談時,家長要耐心傾聽,在此同時,也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學會認真傾聽別人講話。

孩子不聽話,不守規矩的時候,我們只要用眼神和行動來表明我們的立場,孩子是很容易意識到自己的不對。在女兒小的時候,有一次我正拿着剪刀給女兒裁衣服,她看見了説:“媽媽,我也要剪刀。”我和她説:“寶貝,這剪刀很快,用不好會傷到手的!”女兒不高興的説“不,我就要。”反覆嘟嚷着。我又和她講了以前有一個孩子因為拿着剪刀玩,不小心摔倒被剪刀刺傷的故事。女兒還是不高興,接着哭鬧起來,我很嚴厲的對她説:“媽媽不會因為你哭就會同意你的要求。”我下定決心不去理她。因為哭泣是孩子的最慣用的方法,一般情況下

只要孩子哭,我們就會心疼而滿足孩子的要求。一旦滿足,下次她為了達到自己的要求,就會採取哭鬧的方法,如果不去理睬並告訴她這種方法行不通,她會知道她的要求是不對的,用哭鬧的方法也解決不了問題,下次就不會以此來要求家長滿足她的要求了。

培養孩子愛閲讀的習慣,我女兒很小時,我們就和她一起看<<幼兒畫報》》,在看書的同時,也培養了孩子能專注的做一件事,我經常給她讀畫報上的故事,讓她從書中感受到一些樂趣,從而喜歡上書籍,上學後在和她一起讀課文時,發現女兒不太想讀時,我會和她説:“寶貝,媽媽和你比賽朗讀課文咋樣?看誰讀的聲音響亮,又帶有感情色彩?”接着女兒非常高興而且很有自信的説:“好吧!”我讀的時候,讓女兒當裁判。我對女兒説:“寶貝,看好書上的句子。”我會故意漏掉句子中的某個字或故意發錯音,女兒會準確並及時給我糾正。同時也讓孩子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把閲讀作業順利完成。

家長的日常行為習慣對孩子具有示範的作用。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的某些習慣可以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良習慣。避免把不良習慣帶給孩子。用好的思想品質去薰陶和影響孩子,處處做孩子的表率,給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起到示範作用。記得女兒第一次把西瓜先給爺爺奶奶、記得女兒第一次掃地、第一次整理房間„„。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關心和引導的事,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當父母的,要多拿出時間來關心孩子,增加與孩子的交流,讓孩子多參加活動,讓孩子多知道一些做人的道理。總之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老師心中的好學生,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期盼我們每個家庭中的兒女都能成為一個最優秀的好孩子!

學生家庭教育案例 篇3

去年我接任四(8)的班主任工作和數學科教學,當時我對班上很多同學的情況(不管是學習方面、生活方面、行為習慣方面)都不瞭解。在平時的學習中,我覺得多數同學還是能按時完成作業,而且效果不錯。但慢慢的我就發現張倫海同學的家庭作業完成得較好,但在課堂上做的作業效果不好,而且速度較慢,我就問他原因,他什麼已不説就哭了。於是我就和他媽媽聯繫,要求下午放學後來學校接孩子,以便於和家長交流。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知道了孩子以往的學習習慣------在讀一、二年級時,每天下午放學後都是班主任老師守着同學們完成作業後才回家,在家中幾乎不做作業。現在讀四年級了回家後還要家長陪着做作業,而且家長讀題指導才完成,差一天不陪就做不好了。當我瞭解孩子的這個習慣後,就知道他的依賴思想特嚴重,而且不善於獨立思考。我就對家長説,孩子已經讀四年級了,什麼事情你們不能為他包辦代替,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學會自己的事自己處理,不要啥事都想依賴別人,特別是在學習方面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作為家長不可能天天陪着他,總有自己的事要去幹。家長就説讓他嘗試一下吧,就這樣一個星期後,我發現孩子的家庭作業效果不是很好,我問他,是你獨立做的嗎,他説,媽媽只在旁邊看着我做,不懂的才問她。我就鼓勵他説,沒關係,只要你繼續努力,你一定會進步的。就這樣半學期過了,我再次和家長交流時,家長説,謝謝老師的指導和提醒,我採取了你説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轉變很大,基本上能獨立做作業,有時還會幫助我做些家務活,雖然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他慢慢的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習慣,作為家長,我非常欣慰,我會堅持的。

現如今的張倫海同學在我們班上已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孩子。在學習方面,上課能專心聽講,主動回答問題,能獨立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在生活方面,能自己洗衣、做飯,還能幫助他媽媽做家務活。在品行方面,能做到尊老愛幼,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已很少和同學們發生矛盾。現在還是學校少先隊大對部的一員呢,參加檢查同學們的兩操,已算是一個能讓老師和家長放心的孩子。

但這一切都是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正如他媽媽所説和所寫的一樣,她對孩子的要求不是很高,最起碼要讓孩子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要

能把他所學的知識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體現他的價值。還教育孩子要有愛人之心,助人之德,要愛父母、老師、同學、親友,不能自私自利。但是她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已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則,她在孩子的面前從不説髒話,不抽煙、喝酒、不打牌等。當孩子在學習時,她堅持不看電視和玩手機。還要求孩子要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良好習慣。

還有我班的徐鍵萍同學,不管是哪一科的的作業都寫得工工整整,乾乾淨淨,這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她爸爸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據他爸爸説是,有一天放學後她和往常一樣不會主動的做作業,他爸當時就想起一個念頭----何不讓孩子學着自己管理自己,就沒有叫她做作業,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已經忘記了做作業這件事,到了晚上9:30時,孩子問他幾點了,他告訴了孩子的時間,孩子很生氣的責怪了他為什麼不叫她做作業,於是家長就抓住這個機會對孩子進行了教育,並告訴她學習是自己的任務,需要自己主動、自覺完成,而不是靠家長的再三催促。聽了她爸爸的話後,她低下了頭哭了。經過這件事後,她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作業先做了。

良好習慣的養成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作為家長、老師的我們更應該注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

學生家庭教育案例 篇4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實現這一心願的關鍵在於教育,那麼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學校和老師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更為重要,孩子的學習成績、身心健康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培養都是我們心中揮之不去的負擔。下面我作為家長就孩子的教育談談自己的親身體驗。

我們家有兩個孩子,沒有獨生子女那麼驕縱。我認為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應該從小事抓起,從家裏做起,我規定我的孩子在家必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掃地、洗碗、洗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間等一系列家庭瑣事,這些並不是助長我做家長的懶惰性,而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雖然一開始她笨手笨腳做得並不是很好,但我並沒有打擊她的自信心,反而是不斷表揚她、鼓勵她,慢慢地,感覺她就長大了,做起這些事情來儼然一副大人的樣子。這讓我十分驚喜:看來我的放手是對的,凡事只要她邁出了第一步,就會不斷進步!

從上四年級開始,我的孩子每次考試都以粗心為由,每次都説如果不是自己粗心的話可打滿分。而我每次都會順勢鼓勵她,開導她,告訴她你不是因為粗心達不到滿分,而是因為你對知識還掌握得不夠紮實,你應該上課更加認真聽講,不懂的地方及時問老師,數學題目計算時更加細心一點,下一次定會考出好成績的。慢慢地我發現她的學習在不斷進步,尤其是數學方面真的進步了不少。總之,現在的孩

子學習壓力很大,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儘可能地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她們在舒適的環境裏心無旁騖的學習。在孩子學習期間,我們儘可能地不打擾、不開電視、不發出任何響聲,只是在旁邊靜靜地看書看報、織毛衣等,並隨時解答孩子關於學習方面的提問,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我們家,晚上做作業時爸爸陪兒子,媽媽陪女兒,各負其責。我認為愛的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我們教育孩子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愛護、以禮相待,即使我們夫妻之間有矛盾,也從不當着孩子的面爭吵,避免給他們的身心帶來不好的影響。我還教育孩子無論何時何地,對社會、對老師、對他人都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帶着一顆誠實、善良的心去面對、去相處。作為家長我們在這些方面也儘可能以身作則地給孩子們做好榜樣,當好孩子們的第一任教師。

週末的時間我會帶孩子去參加一些培訓班的學習,因為我希望孩子能夠全面發展,女兒很聽話,不論學什麼她都會認真專注地學,並能取得可喜的成績。我總是鼓勵女兒積極地參加學校或者社區舉辦的各種活動,為的是鍛鍊她的自信心和膽量,讓她懂得參與的快樂。我告訴她,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的過程,只要盡心盡力、問心無愧就好。

以上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一些親身經驗和體會。教育孩子是多方面的、是具體的,也是因人而異的,每個家庭環境不同,孩子具體情況也不同,教育的具體方式也不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也會有困惑,但我會一如既往的努力學習,爭當一個更合格的、優秀的好家長,爭取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好。

學生家庭教育案例 篇5

孩子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教育子女是我們每個父母的天職,家長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天長地久的。以下是我的一些育兒體會,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 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進入七年級後,可能是青春期的緣故,越來越覺得他與我們家長有牴觸情緒,叛逆心理極強,學習的好壞更是不願講。怎麼回事呢?是不是我經常以家長的身份與他説話使他反感?

於是,我放下家長的架子經常有意無意地講一些自己單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難。漸漸地,孩子也對我講一些學校裏和學習上的事。對於他學習上的失誤我從不直接批評,而是以鼓勵和提出希望為主。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回到家看着我的臉色,小心翼翼地告訴我時,我會很平靜地跟他交流一下為什麼沒考好,是因為不會做呢還是其它原因?因為我像朋友似的與他交流,所以他也會告訴我説:“這道題是不會做,那道題是粗心,如果不是自己太粗心,成績一定會達到多少分。”這時我就會順勢地鼓勵他:“不要緊,知道自己的缺點,以後自己上課聽仔細,不懂及時問老師,計算時細心點,下次一定會考出好成績。”

二、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發展。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裏都是萬般的寵愛,也造就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也不懂得關心別人。作為家長,我也是處處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不把自已一些情緒、工作壓力帶給他,以自已良好行為來影響他,凡事都從正面去教育孩子,遇到周遭有一些負面的不良的影響,也會指出和他一起來討論,讓他懂得判斷是非的能力。

只要有時間都會抽空和他溝通,讓他説説學校的事情和同學相處等等,有的時候遇到問題,還會幫他分析一下,所以女兒也很樂意與我交流。作為家長,我也一直要求自已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樂觀的對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情,我想這樣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俗話説得好:“性格決定命運”。良好性格的形成,我相信對孩子一生有益。

三、打好基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不只一次的聽到過這樣的話:“國小、國中差不多就行,高中好好學” ,我認為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國小和國中是很關鍵的打基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的階段,一旦基礎打不好,上高中後很難改變局面。所以在這個階段,我每天叮囑孩子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課,不懂得一定要弄懂。英語是一定要多讀、多背、多聽;數學一定要掌握基礎,不能混淆概念,答題時看清題意,小心謹慎;

語文不僅要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還要了解和課文相關的,書本上沒有的其他知識,要引申出去。從細微之處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自覺性。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説不完的,家庭教育是個長期的任務,作為家長應該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家長應該是家庭教育的主體。讓我們做一名合格的、孩子喜歡的、樂意接受的家長

學生家庭教育案例 篇6

暑假裏兒子喜歡在小區內的水泥上和一羣小孩瘋玩,賽跑,滑滑板,打打鬧鬧。小區裏的汽車越來越多,尤其到了上下班時間,車來車往,特別危險。 苦口婆心地勸説了很多次,但是兒子就是經不住其他小夥伴的誘惑。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小區道路上有一隻被汽車壓死的小動物,我突然靈機一動,覺得教育兒子的機會來了。我把小區轉了個遍,才找到了正在滑滑板追趕一個騎自行車的小夥伴的兒子。我對兒子大喊:“休息一下,陪媽媽散會兒步。”兒子極不情願地停下來,氣呼呼地走在我前面。走了不一會兒他自己發現了路上的異物,他驚奇地問:“這是什麼啊?”我説:“你仔細觀察一下,別用手摸。”兒子盯着這個被汽車壓得面目全非的小動物,抬起頭,皺着眉頭,説:“看這皮毛和尾巴,好像是一條小狗,怎麼變成這樣了啊?怎麼回事啊?”“這隻小狗在路上玩,一輛汽車飛快地開過來,結果------- ”兒子驚恐地説:“結果它被汽車給壓扁了!”這時在他的天真的眼神中,我第一次看見了恐懼。這一天,兒子沒有在水泥路上玩------ 第二天傍晚時分,我又發現兒子和一羣孩子在水泥路上,我正準備衝過去發火,突然聽見兒子站到綠化帶旁對着小夥伴大叫:“不能在水泥路上玩了,汽車會把你們壓扁的!”

正如許多教育家所言,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動心”的藝術,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會蒼白而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