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命教育故事(精選5篇)

關於生命教育故事 篇1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

關於生命教育故事(精選5篇)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後,他們的鄰居回憶説,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他的頭顯得很大,異於常人——這多半是因為霍金現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於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裏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不過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鎮上的確顯得與眾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他的父親是一位從事熱帶病研究的醫學家,母親則從事過許多職業。小鎮的居民經常會驚異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駕駛着一輛破舊的二手車穿過街道奔向郊外——汽車在當時尚未進入英國市民家庭。然而這輛古怪的車子卻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動的天地。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他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他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為他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裏與同學們一同遊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病魔出現了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裏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大夫對他説,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然而,一個女子出現了。

輪椅出現了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

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後,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後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勵志故事 )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着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裏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

當然,霍金也嚐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説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着名的《時間簡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現實取代了愛情的浪漫,他和簡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來自直覺的啟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但他對觀測天文從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與傳統的實驗、觀測等科學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覺。

“黑洞不黑”這一偉大成就就來源於一個閃念。在1970年11月的一個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牀時開始思考黑洞的問題。他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是有温度的,這樣它就會釋放輻射。也就是説,黑洞其實並不那麼黑。

這一閃念在經過3年的思考後形成了完整的理論。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佈,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而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黑洞只吞不吐。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霍金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關於生命教育故事 篇2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那麼愛我;

四、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五、我有一隻可愛的貓;……

最後,她以一句話作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讀了上面的這個故事,我們都會深深地被黃美廉那種不向命運屈服、熱愛生命的精神所感動。是啊,要想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有價值,就必須要經受住磨難的考驗;要想使自己活得快樂,就必須要接受和肯定自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缺陷或不如意的事情,並非只有你是不幸的,關鍵是如何看待和對待不幸。無須抱怨命運的不濟,不要只看自己沒有的,而要多看看自己所擁有的,我們就會感到:其實我們很富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讀過很多讓我們感動和令我們深省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中藴含的哲理和智慧,曾經給我們的人生以啟迪,曾經給我們的心靈以慰藉或震撼,曾經讓我們感動。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領悟一些道理,以便使自己變得更加睿智;都需要接受一些感動,以便使生命充滿激情。

一個十四歲的孩子, 在熱心幫鄰居搬運稻草時, 因為年幼被撞在柱子上倒回的板車撞破 了十二指腸,

但是他並不知道身體已經遭到了那樣的傷害, 在堅持着自己回家的途中暈了幾 回,給放農的路人送回家睡了一天,家裏人也以為他是因為勞累和受了傷疲勞睡着了,直到 他暈過去多次痛醒後已經面色蠟黃, 在被一級一級往上級醫院送的途中, 他已經開始了休克. 在終於置留下他開始給他做手術的醫院裏, 醫生一次又一次地告戒他的家人, 那個孩子估計 是沒有多大的希望了,他們只是在盡力,因為他的十二指腸已經在壞死,而且術後開始了滲 漏. 她就是那個時候見到那個孩子的, 他本就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裏, 幾天的醫療費 用已經讓他的家人債台高築,他們要諮詢她的是到底在他離開後保險公司可以賠付多少錢, 以決定是否只能把他丟棄在醫院裏賴掉那筆還沒有清算無法結算的費用.

她在病牀邊看到他的時候,他剛做完手術,但是竟然異常地清醒,他似乎明白那些人在 閃爍中説着的一切,他絕望地望着她説: "放棄吧! "可是她明明看着他眼裏堅硬地想活着的 信念,倔強而堅定!她給了一點錢他的家人,她把他們所問的問題詳細作答後,她讓他們等 她的答覆, 她答應給他們想辦法, 請他們兩天內不要離開那個孩子和放棄對那個孩子的治療. 她回家翻出了她僅有的房產證, 在她要她的丈夫給和她一起去辦理抵押的時候, 房產證上寫 的她丈夫的名字,她的丈夫説她瘋了,並通知了她孃家的人,她沒有辦法説服任何人去相信 那個孩子會活下去, 她沒有辦法讓別人明白她説那個孩子的堅定, 她為自己的無奈哭了整整 一個星期,她甚至在自己哭累的時候看到那個孩子的靈魂來向她告別了!

她只好不斷地寫,不斷地寄求助信,不斷地給電台的同學,給報社的同學打電話,她甚 至在網上和別人説, 她希望有人可以相信那條可以延續的生命……可是她徹底地潰敗了, 她 唯一可以做的是在某個網頁上給那個孩子做了首安魂曲, 以安慰自己感到無比寒冷的心, 和 對自己無能為力的內疚, 她沒有足夠的堅持要去救那個孩子, 她悲哀自己沒有捨棄得了房子 的勇氣,她再也沒有去見那雙眼睛的勇氣,在那個孩子可能要走的時候,她終於淪落成和他 無可奈何的家人一樣的現實,她願意這段痛苦的記憶停留在那個可以救贖自己靈魂的階段, 可是她一直無法忘記那雙渴望温暖的眼睛……

一個月後, 他的家人卻意外地又找到了她, 她以為是關於他的後事的事情, 本想推辭掉, 可是沒想到他的父親卻是要她再幫他們寫幾封感謝信的, 那個孩子活着, 那個孩子竟然已經 活過來了! !她驚喜得語噎,他活着!活着!而且恢復得很快,他父親對她感激的話她半句 也沒聽進去,她樂顛顛地跑回家寫那些感謝信,她終於明白她沒有絕望,那個孩子也沒有絕 望,竟然有人可以相信他們想活着的願望,相信他們要活着的信念!那是因為她曾經那樣地 絕望過……

關於生命教育故事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很激動,能有這個機會和各位老師以及教育界的同行們在這裏交流我們為人師的幸福和快樂,付出和收穫!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的力量》

寒暑易節,歲月如歌!從教十三年,做班主任十三年,我雖然付出了數不清的心血和汗水,但我收穫的是那麼多學生的展翅高翔,收穫的是我們彼此心中無盡的惦念和牽掛,是經歲月流逝而在心底越來越醇的師生情愛。與同學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鋪就了我的又一條生命旅程,那就是充滿愛的心靈之旅!

今天,就在這個講台上,我再次回首離我最近的卻是最不平常的一段心靈旅程!

從工作開始,我就感到自己是非常幸福的,因為我選擇了與童心相伴的職業——國小教師。每天和孩子們處在一起,時刻被他們的童趣包圍着,被她們的童心感動着,怎麼能不幸福呢?如此想着,孩子們與我點點滴滴的故事湧上心頭

剛參加工作不久,我就當了班主任 ,每天清晨我都會等候在教室裏,看着學生們一個個走進來,耳邊隨時飄進一陣陣問候的聲音,當我還來不及迴應的時候,學生會再叫一遍,聽着他們童真的問候,我帶着好心情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把批改作業的地點改到了教室,下課的時候,總

有幾名學生靜靜地站在桌旁 ,這個幫我把批改好的作業發下去,那個幫我把即將要批改的作業翻開,我被師生之間的這種親密互動所感動着。

我特別喜歡做低年級班主任,每天除了上課,我們一起做值日,做操,做遊戲孩子們跟我在一起的時間,可能比他們的父母都多,有時候他們心裏都不自覺的就把我當成了媽媽。一年級的小孩兒不會幹活,我都是手把手的教他們掃地,有一次做值日,我指導一個男生掃地,掃完一排,他脱口而出:“媽媽,我掃完了。”説完又不好意思的改口説,不是,是老師。看着他羞澀的模樣,我笑了起來,心裏暖融融的。

我們班有位叫呂毅的同學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從來不做,整天在教室裏昏昏入睡,同學們都不願和他同桌,“我沒帶書、沒興趣做作業”,這是他每次與老師們周旋時從不改變的回答。面對這個毫無表情的學生,老師們曾一度想要放棄與他溝通。可能是出於我的責任,或是我的執著,我不能放棄。針對他的情況,開學初的一個月裏,我先是有意無意地找他聊聊,消除他的戒心,讓他認為我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老師,而是一個可以信任的朋友。我真誠地告訴他:“每個人都會有缺點,有缺點不重要,只要你改正了還是老師的好學生,同學們也都會喜歡你的。”對他的一點點進步,我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慢慢地,上課時他認真了,不再昏昏入睡了,還能按時完成作業了。一個月後,我大膽地想提他做班裏的紀律委員。我對他説:“作為一名班幹部,是班裏的帶頭人,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才能管得了別人。”他幹勁十足,向我保證自己一定會做好的。一學期下來,常彬同學沒有食言,在期會考試,取的了優秀的成績。他用自己的行動和成績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好學生20xx年班主任素質大賽演講稿彙總演講稿。看到學生的進步,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是呀,孩子們雖然還小,可他們都是有感情的,一份真誠的關愛,一句鼓勵的話語,一份難得的信任,都會讓他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也會讓我們的教育教學取得意想不到成功!下面這個故事的發生更使我深深地感到“愛,是教育的原動力”。

班上有個男生名叫武穎軒,大字不識幾個,是個頭號調皮大王

他的命運很慘,因為不能忍受家裏窮母親他很小時就扔下他走了,父親在外地打工,又娶了個後媽,撒手不問他。只有爺爺照顧他,爺爺還長年生病。他從沒有得到過母愛,甚至連母親的名字都不清楚。他常常趴在教室門前走廊的欄杆上出神,痴痴呆呆,不知在想什麼,問他,他竟無語。看得我心裏酸酸的,因而對他就有了特別的關愛,給他買筆買本子買點心,在班上還號召大家關心他幫助他支持他。

可他偏偏不愛學習不爭氣。貪玩調皮,惹事生非,人人見他搖頭,個個見他頭疼。有一次,週一升國旗,他故意不戴紅領巾。同學們生氣地向我告了狀。我沒有生氣,走到他跟前平靜地問:“劉剛,你為何不戴紅領巾?”他理直氣壯地説:“我就不想戴,戴在脖子裏很難受,一點兒也不舒服。”聽了他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我仍然沒有動怒,也沒有向他講任何大道理。我從他口袋裏拿出紅領巾,温和地説:“來,老師幫你戴上它,好嗎?保證你不覺得難受,舒舒服服的。”説完,我很輕柔地幫他整理好衣領,將紅領巾放到領子裏。整個過程,劉剛一動也不動,頭一直低着,臉蛋紅紅的,寫滿了害羞和激動,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20xx年班主任素質大賽演講稿彙總20xx年班主任素質大賽演講稿彙總。也許是第一次得到老師的恩寵,也許是他看到了許多羨慕的目光向他射來。之後,劉剛再也是沒有故意犯類似的錯誤,進步很明顯。

劉剛也並非一無是處,當他有上進心或想為班集體做點什麼的時候,我會全力以赴地幫助他,給他留有表現的空間。有一次,學校要參加秋運會。劉剛興奮地跑來對我説:“老師,我跟您商量個事,我也想參加秋運會,想報八百米跑,可同學們都笑話我不行,您説我行嗎。”我撫摸着他的頭,微笑地説:“行,誰説你不行?快去準備吧。”他歡天喜地地走了。當我把這個決定和體育老師商量時,她不理解,像他那樣的孩子是不行的,會影響成績的。我説:“小史,給他一個機會吧,説不定這是他國小生涯中唯一的一次機會,他是真的在努力,相信他。”

之後,劉剛更努力了,每天第三節課都和體育老師練,放學後都要練一段時間才回家。比賽那天,他果然不負眾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為班級爭了光。當他手捧獎狀回到班裏的時候,當同學們情不自禁地給他熱烈的掌聲的時候,我看到了他幸福的笑容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得到的一張獎狀。

孩子,真的需要老師關心,需要細心的愛,你給他一粒温暖而充滿信任的種子,它一定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站在他的角度體驗他的感受,你會發現愛心會悄悄地生長,像甘露一般滋潤着他們的心靈,同時也潮濕了自己的心田

生活中許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暫中孕育永恆,而教育就是這樣一種職業,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撫摩,一個微笑,都是偉大的愛的力量。

也許這些故事再平常不過了,這也只是我任職班主任工作的幾個縮影。班主任的工作是瑣碎而平常的,但是隻要我們拿出真心來,那麼即使我們嚴厲的批評,或者是憤怒的呵斥,學生都會感受到我們話語裏所傳遞的温

暖,我們也會手捧學生回饋的温暖而幸福着。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我慶幸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慶幸我做了這麼多年的班主任,我在學生的身上看到了愛的延續,我在學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最後我想用一首詩結束我今天的演講:

心中的太陽

有一個很小的身影

在陽光灑出的天邊

與希冀一起肩並着肩

帶着慷慨走來

走過一片樹林

她親吻着殘枝敗葉

那些活潑的驕子

藉着吻的芬芳

翩翩地舞弄着身姿

輕輕地喚來了新的春綠

她輕輕地走

在日月星辰抵達的角落

她奢侈地施捨着她的吻與愛撫

傳播着陽光給予她的善良

不知疲倦地

沒有停息地

關於生命教育故事 篇4

一、背景

我所管理的高一(七)班,共有學生46人。相較於高一年級的其他7個班,我們班的特點是:男女生比例比較平均,但男生思想活躍者居多,易於接受新生事物,但又對現實缺乏辯證認識,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能力差,學習主動性意識薄弱,紀律散漫,這無疑加大了班級管理的難度。另外,班裏基本上沒有尖子,尾巴卻是挺重的,這也加大了成績提高的難度。於是,在這麼個大框架下,班裏同學的問題也就相應的複雜一些。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很明確的一點是,學生既是管理的對象,也是管理的主體,教育的過程是師生之間不斷交流的過程,既有各種信息的發出和反饋,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學生的前提是理解學生,理解學生的前提是瞭解學生。所以,一切當從“瞭解”開始。如果老師不能瞭解、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就會增加施教的難度。無數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創設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或教育氛圍,是使德育“入心”、“入腦”的基本前提。而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老師就要盡力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感受着學生的感受。有這樣一個學生思想態度的成功轉化讓我記憶猶新。

二、案例描述

我班裏有位同學,名叫小鄧(化名)。平時和同學關係不錯,有很多朋友,性格很開朗,尤其愛打籃球。但是他有個缺點,脾氣很急,特別容易暴躁。曾經有一次在歷史課上,因為他的筆袋被他不小心掉到了樓下,他要求撿回,歷史老師不允許,他很不滿意,就不顧老師直接走出了教室„事後他向歷史老師承認錯誤,在班裏也作了公開檢查,也和我説他知道自己這樣做很不對,不懂得尊重老師,但自己脾氣一急,就什麼也不記得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説以後會努力學習,尊重老師,不再這樣。

我開始接手這個班時覺得這個叫小鄧的這個孩子很講義氣,重情義,成績雖然不好,但是腦子很聰明。這樣一次與老師的衝突我想他應該從中得到了教訓,於是仍然鼓勵他要好好學習,積極向上,並表示願意和他在私底下成為朋友。

但之後不久的一件事使我意識到這個孩子還是需要老師們進一步的教育,讓他自己管理自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是學校籃球聯賽期間的一天,中午有我班比賽,早自習時我在班外觀察情況,發現有幾名男生的座位是空着的,當時我很生氣,但是我想與其去尋找他們不如在門口等着他們出現。不一會,他們幾個人就大汗淋漓的走了上來,於是我把他們幾個人帶到了辦公室詢問情況。瞭解清楚之後我很是生氣,原來他們是因為要準備籃球聯賽所以才沒有及時回來上早自習,而他們認為早自習並不重要,這種學習態度讓我很是不滿。這幾個學生平時就是問題學生(包括小鄧),問題已經一大堆,我想這次我不能只是進行教育,因為這種不學習、隨便翹課的風氣如果鎮壓不住的話,就會在班內造成很壞的影響。於是我採取了“小事化大”的戰術,準備把這個問題與家長平面化,當然我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於是我想到了學校這個温暖的大家庭,我找到了年級組長賈老師,教務主任王主任和林主任,他們都覺得這不是一件小事,屬於集體翹課行為,應該加大力度教育。於是我讓每個學生給家長打電話來學校解決問題,我要通過這件事情讓他們認識到好好上課,好好學習對於一個學生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在解決這次問題的過程中,小鄧的態度不是很好,還説什麼不參加籃球聯賽之類的氣話,這話讓我也聽得很氣憤,我覺得這個孩子不應該説出這樣的話。由於工作經驗甚少,我一時沒有控制住自己把這話和他的父親説了,本想和他父親一起教育他,但是可能這種方法並不妥當,雖然表面上他最終是承認了錯誤,寫了保證,但是從他的眼神中我感覺到我並沒有完全成功的達到教育他的目的,這讓我心裏一涼。

此後,他就開始變本加厲的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習不再專心,紀律不再嚴格遵守,不僅影響到自己,也影響了班內的其他同學,我總是不厭其煩的進行教育,嚴厲的,温柔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是非之分,作人之道等等,因為我認為對於這種脾氣的孩子,公平的公正的給他講道理的話,會比只去

嚴厲指責的效果好很多。雖然每次都有所得,但是對於孩子來説,當他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他的反覆就會很頻繁。我想我應該找個時機,給他一次大的轉變。

不久後的一次做操,成為了我們師生關係的轉折點。他的動作很不標準。於是操後我把他留下來,進行了個別談話。他的眼神一開始很不友好,他覺得自己就以前相比做的已經很到位了,不覺得自己錯,而且當我説到一半的時候,鈴聲響了,他想回去上課,我想如果今天我不把你説服,那麼我的教育就沒有任何的意義。於是我深吸了一口氣,開始轉變談話角度,談到了我自己,我和他的關係,也談到了他身上的毛病,談到了他的未來,他的人生之路等等。我對他説:“„小鄧,我可以告訴你,現在能夠直言你缺點的人才是真心為你好、關心你成長的人,你以後的人生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隻有那些告訴你有錯的人,才是你真的值得信任的人„你現在身上的毛病很多,學習也很不積極,,你要明白,你上高中是有很重要的任務的,我相信你是個懂事明理的孩子,應該能分清主次。學習的困難,我們可以團結起來一起克服一起進步„互相幫助才能使我們每個人有更大的進步,你現在的狀態很不好,如果你是對老師有意見,那麼你可以直接提出,好的建議我一定接受並對自己的問題加以改正,我只是想在我的能力範圍內幫助你們每一個人實現自己的理想„”小鄧邊聽邊點頭,雖然這次的他沒怎麼説話,但是我感覺他真的聽進去了,我覺得這次的談話還是很有效果的。最後,由於外面天氣很冷,我們都穿得很少,於是我帶着他在操場上慢跑了幾圈,一邊跑我還一邊對他説:“小鄧,看着腳下,你的每一步都有一個痕跡,你的路是靠你自己走出來的,如果不想把它走歪,你就要落好自己的每一個腳印„”

就這樣,這件事就結束了。我覺得多少能讓小鄧有所改進,以後能更聽話,也就達到了我的教育效果。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我收到了小鄧的一封信,信的大概意思是:一開學的時候他覺得我這個老師很好,很真心地對每個學生,他以前從不認為可以和老師交心,但是卻相信可以和我交心,但是上次早自習翹課我和他父親反映他的一句氣話,讓他覺得我並不是他的朋友,不瞭解他„也從此對我產生了牴觸心理。但是昨天我的一席話,真的觸動了他的心,他是真心的感受到了我是站在他的角度為他的未來、他的人生去思考,是真心幫助他值得他信任的人,他願意重新和我做交心的朋友,以後只要他出現問題,我正面提出,他一定努力改正„

看到他的信,我真的很是觸動,當即給他寫了回信,表揚他的懂事和進步的決心,我相信只要他肯努力,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這封信給了初為人師的我更大的信心和動力,我覺得我的工作有了回報。雖然這才剛剛開始與小鄧的交流,但這封信使我體會到我的工作對一個學生是多麼重要,我的工作是有希望的有成就的,更是有樂趣的。也許每個學生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教師付出真誠的關懷和發自內心的師愛,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只細膩各異的鑰匙,架設起一座通向學生心靈的橋樑,深入學生的心中去了解他們。

三、案例分析及反思

我認為,轉化問題學生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心理相容、雙向交流、相互尊重和信任的過程,像案例中的小鄧這樣的問題學生平時多遭老師的冷漠,自卑有餘,信心不足,對老師也沒有好感。如果班主任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的權利和義務,與他心心相通,以誠相待,給他創造一種和諧的氛圍,這對於激發他們的自我轉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很有效果的

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對話”時,除了要真誠、細緻外,還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情感,應多用商量式的語氣、建議式的口吻。不能不顧學生的意願、情感,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意見,把自己凌駕於學生之上,也應靠愛心、靠理解和尊重幫助學生更大的進步。

在這次事件中,我發現了自身認知的侷限性,沒有花時間去挖掘學生心理的東西。以這次事件作為契機,我會認真調整自己的工作態度,努力去接觸他們,做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更做他們心目中的知心朋友。

關於生命教育故事 篇5

暑假裏,我閲讀了老師推薦的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

翻開書,最吸引我的不是它裏面的句子有多優美,有多感人,而是這本書的寫作方式。他以一個和我差不多大地國小生的口吻,以日記的形式來記敍身邊所發生的事以及周圍的人對主人公安利柯的影響。

《愛的教育》給我印象最特別的是,這本“日記”並不止是主人公安利柯自己寫的生活歷程,還包括了它的爸爸、媽媽還有他的姐姐一起“創作”的。這是一個多麼和諧的家庭,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裏成長的孩子,能不健康成長嗎?而我也擁有和他一樣的讓我時刻感到温暖的家。可是我卻沒能夠倍加珍惜它,從安利柯與父母分享自己日記裏的每份心情中,我懂得了親情是需要呵護的。

安利柯的日記中,還有“每月故事” ,這是他的老師每月只講一次的描寫少年美好,高尚行為的故事,還讓他們把它記下來。有巴杜拉的愛國少年、倫巴底的小哨兵、佛羅倫撒的少年抄寫者……所有的這些,都讓我激動,讓我受益匪淺。《愛的教育》中,安利柯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

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她有“小愛”就有“大愛”,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災區人民……

讀了《愛的教育》,我知道: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我作為一名國小生,雖然我知道我們幼小的心靈還沒有成熟,許多事情都不懂,但我們能感受到我們周邊的愛!當你,我,他都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讀《愛的教育》,我知道成長原來也是一筆財富。我走入充滿“愛”的生活,學會了怎樣生活,怎樣去愛。在讀書中,我感動着,我發現着,我終於知曉——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