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敍事感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一個温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個讚許的收拾,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都會使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與賞識,從而促進他們積極上進,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增添他們的勇氣,鼓起他們的信心,從而創造更大的奇蹟。下面是關於關心愛護全體學生的教育敍事。歡迎閲讀參考。

教育敍事感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
教育敍事感悟篇一:

讀完本期的教育反思故事,我想起以前在七年級的發生的一件事情。再一次小的測驗過程中,我不小心把答案一起發給了學生,我很着急。突然我想到,直接要不好吧,會不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呢?

我就讓學生讓每個人寫一個小紙條,如果答案在你手裏就寫“是”,如果沒有就寫“否”,很快我開始在教室裏走動,看他們手中的紙條,可上面幾乎全寫着“否”、“沒有”的字樣,難道是我搞錯了?還是有同學在撒謊?就在我快絕望,想要放棄的時候,我看到一個男生的紙條上赫然寫着“Yes”,我的心猛然一揪,怦怦直跳,我吃驚地就要喊出聲來,怎麼會是他?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在班裏面總是默默無聞,獨來獨往,關鍵是在他在我的學科上,成績雖不是最好,但也從沒讓我煩心過,偶爾還會考個高分,用得着看答案嘛!看着他雙眼中的恐慌、不安,我拼命抑制住內心的震驚,不動聲色地説,看樣子真是我記錯了!我回去自己再找找吧!

自習課後,我留下了他和另一個男生,説是找他們幫我算總分,中途藉故支走了那個男生,最後我悄悄收回了他揣在袖子裏的答案。“為什麼這樣?憑你的能力,再努力一把,考個高分沒問題啊!”他哽咽着説,“我看到答案在我卷子裏的時候,一下子腦子發懵,光想着有了答案我就可以考第一了!”

是啊!如果一塊金元寶從天而降,相信沒有幾個成年人能抵住誘惑,穩坐泰山;標準答案對於學生而言就是那個金元寶,用它來考驗一個13歲孩子的意志力,這太殘忍了!可為什麼他那麼迫切地要當第一呢?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一個温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個讚許的收拾,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都會使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與賞識,從而促進他們積極上進,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增添他們的勇氣,鼓起他們的信心,從而創造更大的奇蹟。

教育敍事感悟篇二:

案例敍述:

我班有一個學生名叫于丹妮很特別,年齡17,就是從來不動手寫字。上課總是傻坐,啥都不幹,屬於那種“懶學生”。我是從今年開始教她的。來校前啥樣我不清楚。經過調查才知道她從小到現在上課一直都是這樣。她從來都不寫字,家長也給買的本子,她也只是胡畫亂寫。老師不讓,所以她乾脆不寫。我發現這個情況後就教她寫數字,規定她寫會寫的數字,每寫一張,我就給她獎勵小花。她很高興,開始寫了起來。沒想到寫數字的興趣及其濃厚,最後又教她寫加減法符號。雖然寫的不怎麼工整,但是他卻很認真。每頁寫完後就讓我看,我就在下面畫朵小花,並説一些激勵性的語言給她聽,她聽了可高興了,勁頭可足了。每天上課再也不傻坐了,就在那裏認真寫。由於基礎太差,沒法讓她弄懂新知識,所以她只要不睡覺動手就行,她可高興了。上課回答問題,聲音也很洪亮。

案例感悟:

對待有智障的孩子,要因勢利導,找到他們感興趣的事,因材施教。這樣他們也能在學習中也能感受到快樂。不至於無事可做,捱過對他們來説那漫長的一節節課。雖然他們不能像好學生那樣取得好成績,但畢竟他們來學校學習,我們也應當讓他們有些收穫,讓他們快樂的過好每一天。所以我們對待這樣的孩子絕不能放棄,應該給他們特殊的愛與照顧。讓他們在學校中也能學到一些東西,得到應有的教育。

教育敍事感悟篇三:教育敍事——德育感悟

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善良的、純潔的、無私的,他們實際上是很為老師着想的。但因為老師對學生的高標準,使得孩子對老師也逐漸變得“高標準”,如果老師對他們多多着想一點,換來的又會是什麼呢?在我與孩子們的接觸中,有這樣兩件事讓我對教育有了全新的感悟。

五元錢

我曾經是一個全校眼中班風最差、紀律最亂的班級的班主任。剛接手這個班時,我也曾經膽怯過,因為他們雖然只是五年級的學生,但有幾個學生的年齡已經是在12歲——15歲之間,而且打架、偷東西、結班派等壞事時有發生。其中有一個年齡最大的15歲男生,比我高半個頭,可以算得上我們學校的“風雲人物”,“小弟”都有一大羣跟着他混,10件壞事裏,至少有8件和他有關。但自從我們之間有過一段小插曲後,我反而覺得他是我們班最有男子氣概的男生。

那是在我接手這個班一個多月以後,我從我們學校小賣鋪的阿姨口中得知,這個男生早餐買米線時從來不自己排隊,都是他的“小弟”排隊買給他吃;他不買的那天,就吃他小弟的,一個的吃幾口就飽了;買零食也是從不現身小賣鋪,都是吩咐“小弟”來做。

他這樣的惡行讓我腦海中頓時浮現出《古惑仔》裏的畫面。我當時就有想狠狠收拾他,為民除害的衝動。但我想了想,如果我真這樣做,也許真發生衝突時,我反倒還要被他收拾呢!那剛怎麼辦呢?我冥思苦想了幾天,終於想出了一個好法子。

那天,我讓同學把他叫到辦公室,他進來時把頭仰得老高,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但我並沒有表現出不滿,反倒微笑着請他坐下。他警覺性地看看我,不吭聲,依然堅持站着。

我關心地問他:“馬貴強,這兩天你父母在家嗎?”我已經瞭解過,他父母因為工作,經常不在家。可他以為我要請家長,所以馬上反感地回答道:“沒有!”

我依然保持着微笑,並從衣服口袋裏掏出5元錢,遞到他面前,温和地説:“孩子,我知道你父母已經4天沒回來了。你爸爸給的錢用完了吧?來,拿着!以後你父母不在家,錢用完了就跟老師説,可不能讓你餓肚子呀!”他愣了一會兒,連忙把我的拿着錢的手推開,説:“老師,我不要,我有錢。”

我摸了摸他的頭,關切地説:“孩子,不要對老師説謊。老師知道你沒有錢了,我昨天早上還看見你在吃李建平的米線呢。拿去,別餓着肚子。”他聽了我的話後,馬上低下頭,又一次推辭着説:“老師,我真不要。我爸爸給夠我一星期的錢了。”我無關緊要的説:“沒事,拿去備用吧。”這時,他小聲地在我耳邊説:“老師我真有錢,我不是因為沒錢才吃他的米線的。”我假裝吃驚地看着他問:“那是為什麼呢?”他很長時間沒吭聲,雙手不停地來回搓着。似乎他也知道我應該明白原因了,他的頭更低了。

我站起來,用雙手把他的臉捧起來,認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説:“孩子,李建平家裏條件在班上算得上比較差的,如果以後在自己有條件的情況下,更要多幫助他。你説,我説的對嗎?”他雞啄米似地點頭。我又接着説:“我這段時間一直都沒有看見你去學校小賣鋪排隊買米線,是不是爸爸給的錢被你花光了?”

他立刻否認説:“不是的,老師。”

“那如果你父母不在家時,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告訴老師,老師會盡力幫你的。”我頓了頓説,“你先回教室吧。”

他從辦公室離開後,看着他的背影,我鬆了一口氣,把這5元錢又裝回口袋裏。

後來,過了兩個星期,我又向小賣鋪的阿姨瞭解他近期的情況,阿姨也感到很驚訝:“奇怪了,這孩子這幾天都會自己買東西了,早上也跟着乖乖地排隊買早餐了。什麼時候開始會聽話了?”我聽了阿姨的話,打心底裏高興啊!

我也漸漸發現他變了,上課變得更專心了,幹勞動變得勤快了。因為他號召力強,被我提拔為班長,還成了我的得力助手。

看到馬貴強的轉變,我慶幸當時沒有着急“收拾”他,而是給了他一個很好的台階,讓他從錯誤中走下來。所以,當學生犯錯誤時,不要急於處罰或批評學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麼促使他犯這種或那種過失的。要是設身處地為孩子們想一想,那麼就可相信他們會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正錯誤的。處罰或批評非但不足以使學生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學生擠下黑暗的深淵。

只保留了一個星期的黑板報

我在當任三年級的班主任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三年級上學期時,我們班每一期的黑板報都是我全權包辦。到了下學期,我開始放手讓學生自己出黑板報。前兩期時,他們總是出一期黑板報要花兩個多星期的時間。看着他們出黑板報雖然拖拖拉拉的,但也幹得不亦樂乎。我想應該給他們一個適應的時間和過程,否則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所以我沒有妄加批評。

第三期黑板報時,他們同樣花了兩個多星期的時間才出完這期黑板報。在11月中旬,我接到學校的通知:“各班要在下個星期內出一期有關‘反對邪教’為主題的黑板報”。

我接到通知,馬上把任務佈置到班上。可小東西們聽到我説要重新更換黑板報的內容,他們的怨聲再道——“高老師,我們上星期才剛出完的黑板報怎麼又要換掉呢?”“哎,真是白費力氣!”“可不可以不換呀”“可惜!可惜!”„„

聽了他們的抱怨我也是直搖頭。我走到了負責出黑板報的學生——袁夢佳面前,惋惜地説:“哎,這期黑板報真可惜呀!才剛剛出場表演,卻馬上要落幕了。有的內容我都還沒看呢!”我邊説邊搖頭,“最可惜的是你們的付出啊!兩個多星期的勞動成果還沒被我們欣賞完,就要和我們説再見了!要是你們能早點出完,我們就可以多看幾天這期黑板報了!哎„„”我故作傷心地摸了摸她的頭。

她紅着眼睛,“哇——”地哭起來,邊哭邊哽咽着説:“高——老——師——,我——錯了——,我——以後——要——早點——出——完——”

這時我看到她哭得那麼傷心,心裏也為之一震。我拿出紙巾,讓她把眼淚擦乾淨後,意味深長地説:“傻孩子,哭成小淚人了。這期可惜的黑板報雖然馬上就要和我們再見了,可它卻給了你們一個寶貴的教訓,那就是做事不能養成拖沓的壞習慣。每天都有新的事情要完成,如果做事總是拖拖拉拉,那事情就會一天推一天,越積越多,讓很多任務錯過了它的最佳時機,就像這期黑板報一樣。”

那孩子邊抽噎着,邊承諾道:“老師,我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那期可憐的黑板報下午就被擦得乾乾淨淨。到第三天早上,我走進教室,詫異地看到一個個嶄新的粉筆字在我的眼前跳躍。我真沒想到他們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把黑板報換上了新衣服,我不禁笑出聲來,他們也笑了。

從這件事以後,我們班的每期黑板報都是在一至兩天內完成,而且在交給他們完成的其它任務上也很少出現拖沓的現象。

這就是孩子的可愛之處——當他自己發現並認識到錯誤所帶來的不良後果後,他就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自覺地來改正錯誤。因為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善良的,對待孩子我們需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如果一個孩子面對錯誤屢教不改,那是因為他第一次犯錯誤時,還沒有自己認識到錯誤所帶來的影響,就已經被責備和處罰擠向了黑暗的深淵。

教育不僅需要愛,更需要恰當的方法。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們,應該在漫長的教育道路上邊教育邊思考,邊思考邊感悟,邊感悟邊教育,讓孩子因為有了我們而不失本色地茁壯成長。

教育敍事感悟篇四:教育敍事——感悟家庭與學校的責任

雖然以前我也會到學生家中進行簡單的調查詢問,但歸根結底還是沒有能深入學生的家庭,探究他們家庭的真實情況,也未能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但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有了進入學生家庭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本着這樣的一個目的,我前前後後去了很多的學生家庭,主要有這樣兩種情況:一是很多的學生都是留守學生,家裏就只有爺爺奶奶在照顧他們;二是有些學生的家庭不完整,在生活中的困難也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留守學生多,家庭的責任不能履行到位,也給學校留下了更大的壓力。去過很多的家庭,有些家裏是爺爺奶奶,有些家裏甚至只有一個爺爺或者奶奶,家庭的責任很難履行。學生在家裏和爺爺奶奶説不上話,之間沒有交流,他們也不會聽爺爺奶奶的話,有的甚至在家裏最大,什麼事都不讓家長管,自己我行我素,爺爺奶奶因為年紀大了,也管不了了,所以有些乾脆就放任自流,導致最後學生的品行越來越差,也越來越不好管教,這是其一;其二,有些家庭的爺爺奶奶自己都不能照顧自己,還要學生來照顧他們,就更談不上管教孩子了,所以學生在學校遇到什麼事,也不能和家長商量,有什麼心事也不能和家長交流,學生在家裏的情況也不能及時的反映到學校,導致學生家庭與學校脱節,從而不利於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學生也會因為家裏的事情而分心,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學校生活。

家庭的不完整,對學生的影響更大,學校的責任也更大。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一個學生為什麼那麼愛哭,經常是被其他的同學一逗就哭了,後來我才明白,她的生活原來那麼的苦澀。從小媽媽就離開了她,去了外地,爸爸也是幾年才回來一次,與她一直在一起的,是一個相依為命的奶奶,而奶奶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還談什麼照顧她呢,從小她就學會了做飯洗衣,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了一個弱小的肩膀上,除了在學校上課學習之外,還要回家照顧年邁的奶奶。可想而知,要一個幼小的孩子,承受這麼大的壓力,她能承受的了嗎,我心裏震撼了,不為別的,只為她那弱小的肩膀能否承受的住?我也不會看到一個笑臉的背後承載着那麼多的憂傷,也是一個男生的家庭,從小和媽媽一起長大,爸爸從他出生就離開了他們,也從來不管他們,一直是媽媽一個人帶着他長大、上學,媽媽又要工作,又要照顧他的生活和學習,那份心裏的苦,我能感受的到。談到他爸爸的時候,媽媽沒有什麼好説的,只説了一句,他爸爸從來沒有管過他,後來就隻字不提了,沉默代表着一切,此時,也只有沉默才能把她內心的那種苦詮釋的出。我不知道這麼多年來他們的生活是怎麼過來了,也不知道在他和他媽媽的心裏還會不會有着那份希望,渴望家庭完整的希望,我完全體會不到,只是心裏總會覺得缺失了些什麼。家庭,對於別的孩子來説,給予的是温暖、舒適,而對於他來説,可能體會不到那種從心裏發出來的美好。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我不能走進他們的生活,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可是,我可以用心聆聽他們的心聲,那是一種對温暖的渴望的呼喚,心的呼喚。我無法做到幫助他們滿足自己的心願,可是我能做到,在學校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愛護。

通過這麼多次的家訪,我能真正的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於學生的想法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漸漸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慢慢的讀懂他們,我想,對於我今後的教學和工作都有了一個更加明確的方向,家庭責任的缺失,更需要學校責任來彌補,而這正是我所要做到的。

教育敍事感悟篇五:

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是國小美術教學中必須重視的要素。在整個國小教學階段,這時學生的興趣還不夠穩定,認識興趣以一定的情境性為特徵,只有掌握學生年齡特點基礎上,才能瞭解國小生由於在感知、意識、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懸殊,所表現的興趣上不一樣。低年級學生,雖然課堂回答問題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是自覺性弱。高年級已經有了一定的自覺性。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各個年級學生有着不同的認知能力,應該根據年齡特點提出相應要求,在教學美術繪畫課中,那些有趣生動的形象是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們形象思維發展的主要意象。學生作畫只憑頭腦中簡單的記憶去作畫,效果不好。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就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如:形狀、顏色、結構、姿態等,並注重在觀察中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色彩方面則多憑主觀映像。因此,指導兒童觀察和向兒童指出觀察任務時,首先讓其觀察形狀,當紙面上畫出形狀再考慮着色。觀察能力的提高在於鍛鍊,經常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其觀察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常言道:眼明手快、心靈手巧,這説明技能與感知、觀察、記憶、思維等關係密切。

要想低年級學生積極開展美術活動,需調動他們學習、練習的主觀能動性,其積極性在於興趣的驅使,興趣的濃厚必然勤練,表現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帶動興趣遞增,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當然培養國小生的繪畫表現能力,不能操之過急,應依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施教。好比一株樹苗,使這株樹比其他的樹的生長得更高大,祕訣就在於每個年齡應具備經驗常識,在每個年齡必須完成起年輪的正常發育,然後由下一個年輪延續。

作為一個國小美術教師,上課時,我千方百計的為學生創造產生興趣的條件。利用導入語(常用編故事、編兒歌、猜謎語,做遊戲、競賽性活動)直觀教具和直觀演示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高漲的情緒和作畫的強烈慾望,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如何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創造更新、更奇的繪畫作品?作為美術專職教師我儘可能地給他們提供豐富的形象資源。在教學中鼓勵和引導學生想象,運用形象化的聲情畫意,設置情境等手段,激發學生打開廣闊的想象思維空間。這些就是我的教學心得,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使它們進一步完善。

教育敍事感悟篇六:

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成長的兩個課堂,班主任和家長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引導者。而班主任作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學生教育的聯繫紐帶,如何去做好學生以及家長的工作做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感悟:

一、與學生一道學習成長

1、主動溝通,走進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

課堂上我是學生的老師,而課下我力爭做他們的益友。生活中我主動與學生多溝通,多交談,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你,貼近你。在與學生交流中還要善於觀察,抓住機會,適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鼓勵。

2、重視學生的品行教育

常言道,做人先立品。學生的品行教育比知識教育更重要。知識學得再多,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和規矩,將來也很難獲得成功。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決定未來人生道路的關鍵,因此我時常告訴學生,做人要正直、善良、誠實、富有愛心,凡事從正面教育,幫助學生辨別是非好壞,培養良好品質。

3、以愛心對待每一個學生

對學習好的同學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更上一層樓。對後進生不冷落也不另眼看待,而是更加關心和愛護,經常和他們談心交流,抽空輔導補課,並幫助他們找原因,鼓勵他們增強信心,克服困難,每天進步一點點。特別是對調皮的學生、多次犯錯的學生,更是主動和他們談心,先表揚優點,然後指出缺點和犯錯造成的不良後果,鼓勵他們只要改正缺點和錯誤,就能成為一個好學生。

4、注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5、注重培養班級幹部的能力

在班級管理中,班幹部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老師,他們是班級管理的得力助手,又是班級信息的重要來源;對於學生,他們是班級向心力的所在,是學生的代言人。因此,從班幹部的選拔、培養、教育,我都做到嚴愛相濟,不偏袒不優待,鼓勵他們大膽參與班級事務管理,認真負責的為班集體做事情,為同學們服務。

二、與家長一道管理班級

1、遇到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

我們班建立了一個學生家長電話通訊錄,包括了爸爸、媽媽以及經常聯繫親人的電話,保證隨時能與家長聯繫上。如果某個學生在學習、課堂表現或心理方面出現問題,我便及時與家長溝通,查找原因,把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一般來説,學生在學校有異常反應時,在家裏也會有所表現,與家長一道,很快就能找到問題所在。而且家長也能體會到班主任強烈的責任心,體會到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注、關心、關愛,必定會想辦法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2、請個別學生的家長到學校溝通

對於班級中個別用常規方法教育而效果欠佳的學生,我把家長請到學校,與家長一道分析學生的問題,統一口徑,互相配合,實行個性化的教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和家長都在關注他的行動表現,從而進行自我約束。

3、幫助家長解決困難

有一次,我已經下班回家了,一個學生的母親給我打電話,説她的孩子還沒有回家,我先穩定她的情緒,讓她立刻去找孩子,而我馬上打電話聯繫詢問同班同學中誰放學路上見過他,一直到家長找到孩子,我懸着的心終於落下。這件事情雖然耽誤了我的休息,但是,換個角度來考慮,在家長遇到困難時,班主任本着為學生負責的態度,協助解決家長的困難,家長就會對老師更加信賴。

4、教會學生關心父母

每到“母親節”“父親節”“三八婦女節”來臨的時候,我會特別提醒同學們,讓他們為爸爸媽媽做一件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並把過程和感受寫下來。家長們非常讚賞這樣的活動,並提到平時只想着孩子學習好,從不讓孩子做家務,通過這樣的活動,轉變了一些家長的育人觀念,增進了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加強了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促進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