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敍事(精選15篇)

幼兒教育敍事(精選15篇)

幼兒教育敍事 篇1

1、 培養自主獨立的孩子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放不開手腳。這樣導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也有些父母會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劃,但是這通常會使很多人忽視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選擇的能力。但是,二十一世紀將是“自主選擇”的世紀。“在這個世紀裏,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的管理自己。”進入了社會後,孩子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行業,自己的老師。自己的老闆,自己的公司。。。。。。每一天面臨的都是選擇。一個孩子如果長大了還是隻會背誦知識,聽話被動,等着別人幫他作決定或做事情,那他進入社會就算不被欺負,也不好被重視。如何培養獨立自主選擇的能力呢?我下面提出五個“要”和五個“不要”:

五個“要”

① 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② 要把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③ 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多指導,少批評;

④ 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麼都教他們,讓他們自己去試,失敗也沒關係;

⑤ 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懲罰更能夠激起責任心。 五個“不要”

① 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自己的孩子去

做總結喜歡的事;

② 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

③ 不要説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説教,他可能失去判斷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説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④ 不要生活上凡是都包辦代替,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⑤ 不要過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務,剝奪孩子自己的選擇權。

Google全球副總裁李光復談現代家長應有的家教理念:一、培養理智講理的孩子。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做一個孩子的 優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他們成為講理的孩子,我對“規矩”的定律有四個:⑴定好規矩,但是首先把規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是盲目地服從;⑵在規矩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⑶違背了規矩孩子將受到已知的懲罰;⑷規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啟發的作用。

二、培養成功學習的孩子。在今天這個應試的學習環境裏,我們很難對課業成績不在乎。但是,孩子在這環境裏的壓力很大,我們要儘量體諒他們。不要對孩子希望太高,更不要自己沒有現實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實現。儘量讓你的期望合理化。、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可能的目標,孩子可能會根本放棄了。儘量把自己對孩子的要求轉成對孩子的建議。儘量不要把孩子和別人比。鼓勵孩子為了學習而學習,不只是為了分數。鼓勵孩子自己動手,而不是隻要考試成績好就可以了,要鼓勵他馬上用到學過的知識,讓他知道學這些知識對生活是有用的,而不是為了考高分才學。最重要的是要啟發孩子主動地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幼兒教育敍事 篇2

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良好習慣。家庭的薰陶和老師的引導在它的形成過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兩個孩子今年近四歲了,在二幼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也已經快一年了,成長得非常好,這與二幼的老師們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養是分不開的!特別是二幼的禮儀教育方面對孩子的心靈成長非常重要,我感覺一年來,孩子的變化很大,各方面都有進步!

首先是生活方面。例如,注意個人衞生,學會正確的洗手、洗臉方法;會正確使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送他們入園時能主動跟老師和同學打招呼,主動晨檢;見到長輩也會主動問好;

其次是學習活動方面。逐漸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説話;能夠靜下心來做一些簡單的讀書認字活動;動手製作自己喜歡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會向父母及長輩請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教孩子學禮儀、懂禮貌,是責無旁貸的。從最簡單的站立、坐姿、走路、説話教起,我們會告訴孩子什麼是好的行為,什麼是不好的行為,經常提醒他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用愛心塑造他言行舉止的每個細小方面,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領會自己的社會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為和道德情感。幼兒的禮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從小養成好的禮儀習慣,就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抓起,從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貴在堅持。

以上是我們家長對幼兒禮儀教育的一些粗淺體會和認識,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一樣,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名懂禮儀、講禮儀、受大家歡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讓我們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共同為小朋友們創造一個健康文明的成長環境。

幼兒教育敍事 篇3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兒園——呈貢二幼邀請大班的孩子家長參加了一次有意義的家長培訓,我有幸參加並聆聽了中央教科所禮儀教育專家餘航老師為家長們做的以《如何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為題的講座,聽後很有感觸。

餘老師的講座以中華傳統禮儀教育為主線,強調了以“習慣培養”為主的禮儀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髮展有着深遠影響,通過具體事例,闡述只有讓孩子從國小會“自律”與“尊重”,才能真正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範與準則。對一個人來講,禮儀是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講,禮儀是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我國自古就有“不學禮,無以立”的説法,書香門第以“詩禮傳家”為榮,平民大眾也把“知書達禮”視為有學識、有教養的標準,要求女子們努力做到。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打開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心裏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如今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在不斷強調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和特長培養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美德,忽略了對孩子進行禮儀、規則的教育與訓練。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當前我們的教育由於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社會大環境的衝擊,對知識技能的訓練力度高於習慣培養,甚至忽視社會公德教育!對於“德育”的缺失與無力,我也對我們的教育方式感到萬分擔憂,過度的智力開發真的能營造和諧社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斷踐行“習慣培養高於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對於餘老師的觀點我非常贊同。

學前期幼兒,他們的可塑性極強,能夠敏鋭地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因而也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規則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在幼兒時期,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這時開始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於促進幼兒社會化的進程,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如果在這個時期忽視了對幼兒禮儀教育,長大要改就困難了。俗話説:“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因此要讓幼兒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使幼兒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導和教育尤為重要。

孩子的禮貌行為來自對父母與成人的學習和模仿,所以培養孩子講禮貌必須由家長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禮儀教育的主陣地。“孩子的心靈就像是一張白紙”孩子這一張“白紙”畫的好還是壞,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禮儀教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能臨時突擊,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長期地培養與引導。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來向老人請安問好,孩子自然會敬重爺爺奶奶,對爺爺奶奶有禮貌。父母平日在家中,無論自己是否喜愛看書,也最好把書捧在手上,養成孩子愛看書的習慣。孝敬老人,不説粗語,做到以身作則如此種種,持之以恆,像餘老師説的:從知道到做到,從做到到做好,從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讓禮儀教育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謝二幼的老師為我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

幼兒教育敍事 篇4

幼兒教育學是一門研究3~6歲幼兒教育規律和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工作規律的科學?它是人們從教育幼兒的實踐經驗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教育理論。然後?它是我們現在所學語言教育、美術教育、科學教育的總指揮。最後?學好這門學科對我們今後工作具有實際意義。 就功能而言?我覺得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和幼兒園教學活動最具實際價值。

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涵蓋體、智、德、美四個方面。幼兒的全面發展關係到國家的未來與民族的興旺發達。重視幼兒體育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重視幼兒智育能為 提高社會的文化水平奠定基礎。德育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不斷髮展的保證。美育能給人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動力和按照“美的規律”改造客觀世界的審美修養。加之現代家長?他們因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新型教育理念?對如何培養孩子有了更科學的打算?因此?掌握全面發展教育也是迎合家長和社會的需要。

當然?幼兒園教學活動對我們來説更具可操作性。幼兒園教學活動這一章節它主要介紹了幼兒園教學原則、幼兒園常見教學手段及教學法、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與指導。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正確書寫教案和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必需。 而就目前來看?顯然幼兒園遊戲這一章節更親近我們。即將到來的兩週遊戲實習?同學們既緊張又興奮。眾所周知?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遊戲對於幼兒來説就是他們的生活?是美好童年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鑽透這一章節對我們此次實習和以後教學具有實際意義。首先?我們得知道遊戲的含義?進而瞭解遊戲的特徵及價值?再掌握遊戲的種類和如何遊戲。 通過本學期地學習?我瞭解了以前從未聽説過的《幼兒園教育規劃指導綱要》?細緻的幼兒園目標、任務及原則?基本的教學法和一批偉大的教育學者如?皮亞傑——建構主義?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等。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幼兒教師?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是必備條件。而《幼兒教育學》這一本書實在是我們鑽研、進修、教學的好教材。因此?即使奔赴教育一線後?我還會時常閲讀它。

幼兒教育敍事 篇5

兒子已經上了兩年半的幼兒園了,從他兩週半開始進入幼兒園到現在2兩年半的時間裏,他經歷着學校和“家”這兩個大家庭的教育和關懷,看到他不斷地健康快樂成長,作為媽媽的我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家庭教育心得裏面最主要的幾點.

一.做一個有誠信的孩子.

我們知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6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培養的最佳時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所以在孩子面前我們儘量説到做到,答應他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比如答應去開家長會,答應去學校接他,答應帶他出去玩等等.父母只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然後去要求影響孩子做到.

一凡是個非常調皮好動的孩子,特別喜歡看動畫片,只有在看動畫片的時候才會安靜下來,經常晚上一放學回來就要看電視,如果馬上強行把電視關了,他就會哭鬧不幹,於是他爸爸就給他制定了一個作息時間表,讓他把每一條都自己念出來然後記住.,跟他拉了勾勾,最後放了鬧鐘在邊上,告訴他“看到短的指針指帶8長的指針指到6就要洗澡睡覺了”,他也很開心地説“媽媽,我現在聽你們的,你們等下也要聽我的哦,你要給我講2個故事”,他覺的這樣才公平,於是我答應了他在他睡覺之前給他講了兩個故事.這樣不但讓他養成了良好的作息時間還讓他學會了如何做一個有誠信的孩子.

二.良好的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從小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培養孩子學會獨立和自立的關鍵..

孩子在睡覺的時候正是他大腦發育的最佳時間,一凡還沒上幼兒園之前就養成了每天午睡的習慣,如果我在身邊陪他睡的話,他通常會睡上兩三個小時.後來上幼兒園了學校也有午睡,經常聽老師説他是第一個入睡的孩子.隨着漸漸長大他開始學會早晚刷牙,每天早晨起牀自己倒尿盆,學會自己穿衣服,最近竟然開始學疊被子了.

一凡又是一個非常好勝又心急的孩子.如果一件事情或一樣東西他沒研究明白的話他就會一直想弄明白為止,昨天早晨起牀的時候跟我學疊被子,一直疊不好,於是我答應今天早晨再教他.今天早上我先起牀準備去買菜,他説他也要跟我去,平常他是非要跟去的,可是今天很奇怪,等他穿好衣服他突然想了想説”媽媽.如果我跟你去買菜的話,等下被子就被爸爸疊光了”於是他留了下來只為能跟爸爸學疊被子.

在這裏最關鍵的一點是,在孩子好奇的事物面前父母必須表現出耐心和熱情,不要過多斥責澆滅孩子的求知慾,而是多加表揚和引導.

三.適當獎罰

每天早上兒子總是飯吃的很慢,一碗飯放着半天也沒動,於是他爸爸就跟他説“我們現在來比賽好不好,誰最後一個吃完的要洗碗”説到做到,於是他為了贏我們兩個,通常都會很快把飯吃完,孩子就是喜歡玩,喜歡贏.適當的獎罰有助於改善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

在這裏提醒大家的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必須站在同一條線上,不能一人唱紅臉一人唱白臉.這樣有助於讓孩子分辨對和錯.

其實説了很多相信每個家長都深有體會也會有相同的感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真的很重要,除了要給他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還要樹立他健康的性格,在他以後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引導孩子,相信所有的父母最大的心願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就足夠,這個心願説起來容易,做起來也不難,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明天加油吧!

幼兒教育敍事 篇6

兒子已經上了兩年半的幼兒園了,從他兩週半開始進入幼兒園到現在2兩年半的時間裏,他經歷着學校和“家”這兩個大家庭的教育和關懷,看到他不斷地健康快樂成長,作為媽媽的我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家庭教育心得裏面最主要的幾點.

一.做一個有誠信的孩子.

我們知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6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培養的最佳時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所以在孩子面前我們儘量説到做到,答應他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比如答應去開家長會,答應去學校接他,答應帶他出去玩等等.父母只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然後去要求影響孩子做到.

一凡是個非常調皮好動的孩子,特別喜歡看動畫片,只有在看動畫片的時候才會安靜下來,經常晚上一放學回來就要看電視,如果馬上強行把電視關了,他就會哭鬧不幹,於是他爸爸就給他制定了一個作息時間表,讓他把每一條都自己念出來然後記住.,跟他拉了勾勾,最後放了鬧鐘在邊上,告訴他“看到短的指針指帶8長的指針指到6就要洗澡睡覺了”,他也很開心地説“媽媽,我現在聽你們的,你們等下也要聽我的哦,你要給我講2個故事”,他覺的這樣才公平,於是我答應了他在他睡覺之前給他講了兩個故事.這樣不但讓他養成了良好的作息時間還讓他學會了如何做一個有誠信的孩子.

二.良好的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從小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培養孩子學會獨立和自立的關鍵..

孩子在睡覺的時候正是他大腦發育的最佳時間,一凡還沒上幼兒園之前就養成了每天午睡的習慣,如果我在身邊陪他睡的話,他通常會睡上兩三個小時.後來上幼兒園了學校也有午睡,經常聽老師説他是第一個入睡的孩子.隨着漸漸長大他開始學會早晚刷牙,每天早晨起牀自己倒尿盆,學會自己穿衣服,最近竟然開始學疊被子了.

一凡又是一個非常好勝又心急的孩子.如果一件事情或一樣東西他沒研究明白的話他就會一直想弄明白為止,昨天早晨起牀的時候跟我學疊被子,一直疊不好,於是我答應今天早晨再教他.今天早上我先起牀準備去買菜,他説他也要跟我去,平常他是非要跟去的,可是今天很奇怪,等他穿好衣服他突然想了想説”媽媽.如果我跟你去買菜的話,等下被子就被爸爸疊光了”於是他留了下來只為能跟爸爸學疊被子.

在這裏最關鍵的一點是,在孩子好奇的事物面前父母必須表現出耐心和熱情,不要過多斥責澆滅孩子的求知慾,而是多加表揚和引導.

三.適當獎罰

每天早上兒子總是飯吃的很慢,一碗飯放着半天也沒動,於是他爸爸就跟他説“我們現在來比賽好不好,誰最後一個吃完的要洗碗”説到做到,於是他為了贏我們兩個,通常都會很快把飯吃完,孩子就是喜歡玩,喜歡贏.適當的獎罰有助於改善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

在這裏提醒大家的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必須站在同一條線上,不能一人唱紅臉一人唱白臉.這樣有助於讓孩子分辨對和錯.

其實説了很多相信每個家長都深有體會也會有相同的感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真的很重要,除了要給他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還要樹立他健康的性格,在他以後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引導孩子,相信所有的父母最大的心願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就足夠,這個心願説起來容易,做起來也不難,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明天加油吧!

幼兒教育敍事 篇7

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良好習慣。家庭的薰陶和老師的引導在它的形成過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兩個孩子今年近四歲了,在二幼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也已經快一年了,成長得非常好,這與二幼的老師們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養是分不開的!特別是二幼的禮儀教育方面對孩子的心靈成長非常重要,我感覺一年來,孩子的變化很大,各方面都有進步!

首先是生活方面。例如,注意個人衞生,學會正確的洗手、洗臉方法;會正確使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送他們入園時能主動跟老師和同學打招呼,主動晨檢;見到長輩也會主動問好;

其次是學習活動方面。逐漸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説話;能夠靜下心來做一些簡單的讀書認字活動;動手製作自己喜歡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會向父母及長輩請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教孩子學禮儀、懂禮貌,是責無旁貸的。從最簡單的站立、坐姿、走路、説話教起,我們會告訴孩子什麼是好的行為,什麼是不好的行為,經常提醒他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用愛心塑造他言行舉止的每個細小方面,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領會自己的社會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為和道德情感。幼兒的禮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從小養成好的禮儀習慣,就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抓起,從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貴在堅持。

以上是我們家長對幼兒禮儀教育的一些粗淺體會和認識,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一樣,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名懂禮儀、講禮儀、受大家歡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讓我們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共同為小朋友們創造一個健康文明的成長環境。

幼兒教育敍事 篇8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如果發現孩子受到挫折,父母要及時疏導,幫助他們調整情緒。鄭州心理諮詢中心專家給出以下四種方法:

(1)情緒宣泄法。當孩子感覺心理受挫時,父母要及時採取合理的方式,通過正常的途徑,讓他們釋放,保持心理平衡,不鑽“牛角尖”,不走極端,引導他們“做情緒的主人,不做情緒的奴隸”。如可通過交談傾聽,還可以藉助各種活動,將因緊張情緒所積累的能量排遣出去。

(2)遷移法。父母要儘量使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活動上去,暫時避開挫折情境,如讓其回憶一些愉快的事,也可聽聽音樂、打打球、散散步等。

(3)心理諮詢法。父母可以通過找專業心理諮詢機構進行心理諮詢,對孩子的內心衝突和苦惱給以分析、研究、勸解、安慰、鼓勵,減輕其情緒壓力,改變其認識問題的方法,用新的、正常的經驗代替舊的、反常的經驗,使孩子擺脱矛盾,恢復心理平衡,並幫助孩子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取得更有效的發展和成就。

(4)父母要不斷調節自己的心態,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孩子施以心理教育,教育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父母可讓孩子多與同學交往,通過平等相處,使孩子感受同學身上值得自己學習的優良品德,在為同學服務的過程中體驗一種奉獻的幸福,面對分數和榮譽學會淡然處之、互相謙讓,以培養自己豁達而淡泊的心境。

其實挫折教育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育方法,讓孩子正確的對待生活中的一切挫折和困難,教會他們如何應對挫折和困難,這比讓孩子考100分對孩子更有用。

幼兒教育敍事 篇9

幼兒剛入園的會出現諸多不適現象。

不適應症一:寶寶哭鬧難入園。

有的孩子入園特別難,哭天喊地,還有的孩子抱着家長的腿就是不讓家長走,搞得家長欲走不忍,欲留不能。有的家長聽到孩子哭鬧很不放心,便躲在牆角、門後、窗外觀望,還有的家長為防孩子哭鬧,送孩子上幼兒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長時間將孩子留在家裏。 分析與建議:家長不要怕孩子哭,孩子是哭給大人看的。家長送完孩子後要趕緊離開。其實家長走後,孩子大多停止哭鬧,因為老師有許多平息孩子情緒的辦法。家長的心不要太軟,只要孩子不生病,家長就要堅持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中斷。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該上幼兒園了,就像媽媽上班一樣,這是任務。”千萬不要説“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等灰色的語言,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幼兒園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另外,家長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路上,不要反覆叮囑孩子要守紀律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好等,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孩子望園心怯,甚至產生焦慮情緒。

不適應症二:回家以後發脾氣。

有的孩子從幼兒園回到家後,變得愛發脾氣、鬧情緒,家長就以

為孩子在幼兒園裏受了天大的委屈,對此不知所措。

分析與建議:孩子在家裏習慣了任性而為,初入幼兒園,對於諸多規距難以適應,如想玩玩具時老師不讓玩,不想睡覺時老師非讓上牀。而回家後,就徹底放鬆了,發一點小脾氣也很正常。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先不要去管他,讓他把脾氣發出來,然後再去安撫,並講清道理。如果孩子哭鬧得異乎尋常,家長要主動與老師溝通一下,向老師問問孩子的情況,看看是不是老師表揚別的小朋友而沒有表揚自己的孩子引起的,以便讓老師多給孩子一點兒鼓勵,進行正面教育。對於有的孩子無原則的哭鬧,家長千萬不能一味遷就,要有原則,不該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去做。但孩子哭完,要給孩子喝點水,以免上火。

不適應症三:穿衣、如廁都不會

有些家長,特別是老人,對孩子太過溺愛,孩子在家裏的所有事情一律包辦。這些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連吃飯、穿衣、如廁都不知如何應對。

分析與建議:在孩子1歲半到兩歲的時候,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動手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試着讓孩子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入園後結合幼兒園的要求,家長要配合幼兒園的老師,教孩子學會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擦嘴,用勺子吃飯,認識自己的衣服、鞋子等。同時,教孩子學説一些日常生活用語,使孩子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如:餓了、渴了、熱了、上廁所等;該説話的時候要講話,有事情要大膽地告訴老師。這樣可以使家庭教

育與園中教育協調一致,還可以讓孩子產生自信心。

不適應症四:幼兒園裏不午睡

有的孩子不習慣在幼兒園午睡,自己沒睡好,還影響了其他小朋友休息。

分析與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帶一個在家常玩的、心愛的寵物玩具,孩子抱着它睡覺,可以減少孤獨感。在小朋友都午睡的時候,讓他幫老師做點事情,然後跟他説,如果你不來幼兒園,老師會想你的。如果你睡醒午覺再能幫老師分水果,那就更好了,老師會謝謝你的。

不適應症五:缺乏朋友孤獨少語

入園前跟小朋友接觸少的孩子,入園後難以融入到小朋友之中,不願參與遊戲,羣體生活似乎與他無關,表現比較孤獨。

分析與建議:家長可利用入園和離園時間,讓孩子認識本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互相介紹後,鼓勵孩子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同時,家長主動請老師幫孩子介紹一個活潑大膽的朋友,讓孩子活潑起來。在家的日子,家長要儘量找一些鄰居的小朋友跟孩子玩,培養孩子的羣體意識。總之,家長要多給孩子創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時間一長,孩子熟悉了幼兒園,朋友就會越來越多了。

幼兒教育敍事 篇10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着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不易的,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幾點體會 :

一、教師必須具備創新觀念與創新思想。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的社會屬性,教育的價值在於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統一,這就是新的教育觀。創新教師教育觀的基本內涵包括: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傳統教育觀,形成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的新教育觀;改變嚴守紀律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營造主動探索、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鼓勵創新性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要敢於打破常規,激發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慾望;尊重學生個性,善於發現和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潛能;建立新型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以寬容、保護、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生;注重實踐,打破封閉式教學。傳統教育中之所以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就是教師思想上重知識輕實踐造成的。一個大學物理教師不會修簡單的收音機就是一例。要把教學活動延伸到相關聯的現實生活中去,改變封閉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親身感受具體而豐富的客觀世界,從而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

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讚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為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三、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首先在於有無敬業精神,是否喈歎這項職業。要有“捧着一顆心來,不代辦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於有一種精神。從一個人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自我超越的境界。我們每個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心理層次,培養教師的敬業精神,弘揚好的風氣,鼓勵教師為神聖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會使每個人通過自我的修養,約束本我的不正當慾念,達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師敬業精神的培養,素質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只有培養出良好的教師敬業精神才能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因此,欲興事,先興人,鑄造愛崗敬業的高尚形象,並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條件,使每個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有了這個基礎,教師的教育觀、質量關、人生觀等就比較容易調整到位,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們才會自覺地站到素質教育的前列,成為合格教師。

四、力求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認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養的是社會需要的人。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都有成功的願望和需要。通過教育,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取得發展。成功教育強調,通過教育的改善,促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成功,激發其形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自我開發潛能,成為學習的成功者,從額為其成為社會的成功者做好基礎素質的準備。

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在於:教育的本職任務、教師的本職任務原本就應該為社會培養成功者,使每一個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主動發展。成功教育把激發、形成學生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作為培養目標,強調為學生修身發展的長遠需要服務。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在於:改變傳統的外壓式的強制教育,通過教師創造成功機會,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方式,使學生產生成功體驗,改變消極的自我概念,主動內化教育要求,自我開發內在潛能,主動發展個性。

幼兒教育敍事 篇11

一些禮貌用語,而是發自幼兒內心的,它的本質是幼兒的社會化過程中學會人與人的相處。因此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一、融於日常生活

教室的門口是每個孩子每天早上必經之地,每天早上我帶着四位值日幼兒戴着“禮儀小天使”的禮儀帶站在幼兒園大門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來,一聲聲甜甜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問候,一個個彬彬有禮的:“請進,歡迎你來到幼兒園”的禮貌動作,構成了一幅幅傳播文明禮貌的美麗圖畫,感染着家長,影響着孩子,每天每位幼兒來園、離園都能做到主動向老師、家長、小朋友問好、道別等,並知道了與人交往要使用禮貌用語。

二、讓幼兒學有榜樣

幼兒的特點是愛模仿,尤其喜歡模仿他尊敬的人。他們常常觀察老師,並自覺不自覺地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老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師與老師之間也應熱情有禮貌的打招呼,特別是本班老師之間的默契、融洽、文明,會帶給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時時、處處、事事要給幼兒做出好的示範,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受“孔融讓梨”故事啟示有意給幼兒分蘋果(蘋果的個數剛好比幼兒人數多一個,教師先取一個,幼兒M取走兩個,最後一位幼兒N就沒有了,這時教師將手中的蘋果遞給N)並看着大家吃蘋果,沒有想到的情景出現了(幼兒M把多出的一個蘋果送到老師手中)。這正是從幼兒美好心靈到行為的外化。只要幼兒有禮貌的行為我都會告訴小朋友自己的新發現,漸漸的他們通過評定別人行為的好壞和自己的模仿,從而積累了經驗和學習掌握了文明禮貌的方式。

三、注重行為訓練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説教,加深幼兒的印象,使於幼兒記憶,但僅憑感性的認識還不足以形成習慣,還必須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進行行為練習,從而避免只是機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與説的不一致。因此,必須寓禮儀教育於遊戲活動中。在幼兒園,通過《熊貓的客人》、《金花學説話》、《小猴請客》等角色遊戲,幼兒感受到友愛同伴,禮貌待人的好處,通過《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對不起》、《再見》等歌曲的表演,鞏固禮貌用語。在家裏,要求家長適當帶孩子進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外出作客時,讓孩子觀察成人的交往,家裏來了客人,讓孩子參與接待、讓座、倒茶、談話等,通過“客人到我家”、“學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題活動,使幼兒身臨其境,在真實自然的氛圍中學會了簡單的社交禮儀,習得了禮儀行為。

幼兒教育敍事 篇12

學校安全工作牽動着千家萬户,加強學校安全管理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任務,我們必須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強化安全意識,嚴格管理,牢固樹立 安全重於泰山 的思想,認真貫徹落實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的方針和 誰主管,誰負責 的原則;時刻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毫不鬆懈,切實地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確保學校財產及師生人身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為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參加全國中國小、幼兒園校(園)長安全管理遠程培訓,現結合我校安全工作,談一些個人看法:

一、要抓意識,始終繃緊校園安全這條弦

校園安全事故往往具有不可預見性、突發性、羣體性,你不知道它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出現,而且,一旦發生,就會產生傷害性的後果,給師生安全、給校園穩定與教育和諧造成巨大影響。雖然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中,由學校負直接安全責任的事件不多,但是涉及學校管理缺失,教育缺位的問題還是存在的。部分事件中的家長就是抓住這一點,提出高額索賠要求,處理過程被動,處理難度加大,有的甚至引發羣體性衝擊校園、羣體性上訪等惡性事件。

意識這一道 籬笆 如果一不紮緊,事故這匹 狼 就會乘虛而入。在任何時候,校長始終抓住 安全意識 這條弦,不僅要抓師生的安全意識,更要把自己擺進去,抓自己的安全意識,只有切實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才能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管理的第一位,才會在考慮學校管理的時候,在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時候,站在安全的角度多想一步。

為了進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我校成立安全工作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安全工作的領導,學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我校認真實施 一把手 工程,學校校長直接抓,分管副校長具體抓,學校政教處、保衞科以及各部門、班主任具體分工負責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安全工作時時有人抓,處處有人管。

二、制度保證措施到位

(一)、建立安全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將安全工作列入各處室的目標考核內容,並進行嚴格考核,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及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校長、書記對學校安全工作負全責。學校政教處、保衞科、教務處等職能部門的負責人都有自己的明確的安全工作責任。我們教師的安全工作責任是:(1)、認真執行安全生產和安全防火有關政策、法令及本校各項制度,對本班的各項安全管理和防火工作負責。(2)、結合學科、班級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增強學生安全意識。(3)、上課前清點學生人數,對無故不到者應及時通知班主任或家長,課堂上教師不得中途離開教室。(4)、課間要注意觀察學生行為動態,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5)、在計算機室、實作室及教室上課,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防止學生觸摸電器及易燃、易爆、有害物品。室外課要做好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

(二)、簽訂責任書。學校與處室和班主任、教師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每年 五一 、 十一 等長假前後學校還與學生家長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了家長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將安全教育工作列為對教職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度。貫徹 誰主管,誰負責 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三)、不斷完善學校安全工作規章制度。建立學校安全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並根據安全工作形勢的發展,不斷完善充實。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和日常防範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以及學生管理、領導值班、值周值勤、防火防災、食品衞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體育器材檢查、健康體檢等規章制度。嚴禁私自利用節假日辦班招生,嚴禁學生參加商業性慶典活動,嚴禁組織學生從事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危險性工作,在校外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要堅持就近、徒步、安全第一的原則。對涉及學校安全的各項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留盲點,不出漏洞。

(四)、建立學校安全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學校建立事故處置領導小組,制定了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

三、齊抓共管羣防羣治

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校積極與公安、綜合治理等部門通力合作,做好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學校除開設安全、健康課程外,還定期開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如:青少年自救自護知識講座,傳染病的預防與治療櫥窗專刊,健康法制小報,主題班會等,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抓教育,人人學會安全防衞技能

普及安全知識,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防範能力,既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成長需求,也是消除安全隱患,防範安全故的現實需求。從一些國內的火災新聞報到中可以發現,我們普通公民在突了事故中的自救逃生能力與國外比是相當欠缺的,911事件中,在有限時間內,大樓內就有上萬人被疏散,盡最大可能使傷亡人數降到了最低,這就是教育的因素。加強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是在技能演練方面要進一步加強,針對如何使用滅火器、如何實生緊急疏散、如何開展逃生自救等方面大力組織師生學習、演練,不僅要讓安全防衞知識人人皆懂,而且還要讓安全防衞技能人人都會。

幼兒教育敍事 篇13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兒園——呈貢二幼邀請大班的孩子家長參加了一次有意義的家長培訓,我有幸參加並聆聽了中央教科所禮儀教育專家餘航老師為家長們做的以《如何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為題的講座,聽後很有感觸。

餘老師的講座以中華傳統禮儀教育為主線,強調了以“習慣培養”為主的禮儀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髮展有着深遠影響,通過具體事例,闡述只有讓孩子從國小會“自律”與“尊重”,才能真正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範與準則。對一個人來講,禮儀是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講,禮儀是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我國自古就有“不學禮,無以立”的説法,書香門第以“詩禮傳家”為榮,平民大眾也把“知書達禮”視為有學識、有教養的標準,要求女子們努力做到。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打開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心裏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如今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在不斷強調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和特長培養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美德,忽略了對孩子進行禮儀、規則的教育與訓練。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當前我們的教育由於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社會大環境的衝擊,對知識技能的訓練力度高於習慣培養,甚至忽視社會公德教育!對於“德育”的缺失與無力,我也對我們的教育方式感到萬分擔憂,過度的智力開發真的能營造和諧社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斷踐行“習慣培養高於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對於餘老師的觀點我非常贊同。

學前期幼兒,他們的可塑性極強,能夠敏鋭地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因而也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規則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在幼兒時期,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這時開始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於促進幼兒社會化的進程,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如果在這個時期忽視了對幼兒禮儀教育,長大要改就困難了。俗話説:“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因此要讓幼兒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使幼兒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導和教育尤為重要。

孩子的禮貌行為來自對父母與成人的學習和模仿,所以培養孩子講禮貌必須由家長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禮儀教育的主陣地。“孩子的心靈就像是一張白紙”孩子這一張“白紙”畫的好還是壞,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禮儀教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能臨時突擊,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長期地培養與引導。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來向老人請安問好,孩子自然會敬重爺爺奶奶,對爺爺奶奶有禮貌。父母平日在家中,無論自己是否喜愛看書,也最好把書捧在手上,養成孩子愛看書的習慣。孝敬老人,不説粗語,做到以身作則如此種種,持之以恆,像餘老師説的:從知道到做到,從做到到做好,從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讓禮儀教育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謝二幼的老師為我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

幼兒教育敍事 篇1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下面是一位家長就此談到的幾點體會。

我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在教育自己的女兒,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着他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現就家庭教育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成人是目標。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 、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

家長是鏡子。“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着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態。“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範,自覺地將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範於孩子。再次,要創造和諧環境。教育環境的優劣是孩子成長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那麼家庭生活氣氛的默化薰陶不可忽視,家庭長輩品行道德的心靈潛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適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在爭吵、埋怨、偏愛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將學會詭辯、責怪、妒忌和冷漠……,這種現實是“無言之教”。不是危言聳聽。

孩子是老師。家長應善於學習孩子們的優點和長處。孩子們有很多“可愛的缺點”值得大人們學習。如蓬勃向上的朝氣,好問好學的學習態度;不保守,善於接受新生事物的特點;少世故,對人對事的真誠直率;對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識一學就通、一玩就會的本領等等,他們在這些方面的優點都是值得家長學習的。孩子的這種優勢,作為家長應充分的給予肯定、鼓勵和讚揚,不可忽視、指責、抑制,以至於扼殺。

尊師是關鍵。老師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系統教育的主體,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是孩子們幸福的締造者,心靈的撫慰者和醫治者。對於我來講體會很深,我的孩子處在單親家庭中,尊師敬親的感情較薄弱,學業基礎不夠穩定,但是他的老師注入了大量的真誠愛心,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千方百計、苦口婆心地強化學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體都得到了較全面的發展,彌補了我們家庭教育的不足,這樣的老師倍受我、孩子和社會的尊敬,那麼這樣的“園丁”培養出來的花朵無疑會更加鮮豔。

今後,我決心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為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體會,只是我一管之見。

幼兒教育敍事 篇15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環境是幼兒園和家庭,但家長們往往把幼兒園當做了教育幼兒的主體。但其實這是很片面的,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有不同的特點,有各自的優勢也有各自的缺陷。而家長應該重視的不僅是幼兒園環境,還應該有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家庭環境。

家庭教育對幼兒的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每個幼兒是個獨立的個體,有着與其他幼兒不同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驗,然後在幼兒園中教師往往按着普遍的大眾的教學方法教導着每一個兒童,在幼兒園中存在很多性格不一,習慣不一的幼兒,但是老師只能在照顧大部分幼兒的前提下花較少的時間對個別兒童進行特別指導,這往往是不夠的,於是便出現了家園合作,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等一系列的活動,都是為了對幼兒實行更好的家庭教育,有效的實現家園合作。使幼兒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發展。

在一方面,在實施計劃生育後,我國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不一定具備正確的教育理念,難免對幼兒有所溺愛和驕縱,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幼兒表現出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在家庭這個小環境中,家長忽視了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孩子一旦進入幼兒園這個社會環境後,所暴露出來的不良行為習慣就會引起小朋友間、家長與教師間或家長之間的矛盾。對此大家都抱怨重重又苦無良策。我們只有意識到孩子所表現的不良行為習慣會對孩子今後的身體、學業、人際關係有多麼重要的負面影響,才能明白矯正孩子不良行為的重要性,才能痛下決心採取行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不良行為是正常現象,簡單粗暴的打罵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可能使情況惡化。比如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兩個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爭執,更多表現出來的不是寬容不是理解,更多的認為自己沒錯,都是對方的錯,然後在幼兒園的大環境中,這樣的問題是容易被忽略的,這便需要家長的合作,需要家長配合並在家庭中就要對幼兒進行教育,使幼兒有寬容理解的心態。因此,家庭教育在矯正幼兒問題行為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特別對於幼兒來説,0~6歲是一個人性格行為形成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兒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滿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養,兒童就會成為人格健全的人,否則,兒童可能會出現行為障礙、人格缺陷等問題。0~6歲時期,家庭是幼兒主要的生活環境,父母是幼兒接觸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兒行為問題發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讓人不太滿意。因此,通過探討家庭教育方式對幼兒行為的影響,使我們對這一問題有一個清醒、全面的認識,對於防止幼兒行為問題,形成幼兒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義。

並且家庭教育具有啟蒙性,長期性,全面性等特點。首先是啟蒙性,幼兒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了解,人格、品格的形成的起點都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幼兒生長的首要環境便是家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不同的,孩子在沒有上學之前,是以在家庭中生活為主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思想形成、智力發展、品格形成至關重要。比如説小孩愛發脾氣,如果開始引導好,他就變得比較平和,就會變成他穩定的人格個性,如果啟發引導得不好,他就變得脾氣暴躁,逐漸形成了愛發脾氣的性格。第二便是長期性,家庭教育的時間最長,遠遠超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隨着孩子從出生、上國小、國中、高中、上大學、參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個孩子在走向成人、走向社會的過程中和家庭的距離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響仍然存在,家庭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學校教育還要深遠。第三全面性,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內容極其廣泛。學校要管的,家長要管,學校不管的,家長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愛好、審美等都離不開家庭對他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覆蓋面很寬。 正是因為家庭教育具有這些特點,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對幼兒進行家庭教育呢?不是説是要讓幼兒在家庭中學習多少知識,掌握多少數字語言,做多少作業,而是應該從各個方面對幼兒進行引導和習慣教學。

那家庭教育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呢?什麼是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養方式指的是父母對待孩子比較穩定的教養觀念和已經習慣的教育行為。它是指父母在撫養子女的日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行為傾向,是對父母各種教養行為的特徵概括,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經研究發現有這樣幾種類型:積極型、嚴厲型、成就壓力型、溺愛型和極端行。最後概括分民主型、專制型、溺愛型和忽視型。

民主型:這類家庭教養方式的家長會給孩子一定自主權利,滿足孩子合理要求,正確對待孩子犯錯,家庭成員間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對子女既有約束,又有鼓勵。這種民主型教養方式下的孩子,自尊、自信、自律性強,具有創造性,社交能力強,具有成就動機等良好社會適應性的個性特徵。而民主型教養方式對幼兒個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人的交往需要溝通和交流,溝通是聯結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紐帶。民主權威型的父母就牢牢地抓住了這一點,他們不管自己工作有多忙多辛苦,每天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陪他們玩遊戲,聽他們講各種有趣地事情,給他們説故事,和孩子成為朋友,讓幼兒與家長之間不再有隔閡,彼此的心靈靠得更近。幼兒與父母有了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就會變得開朗、外向,願意自我表現並會對自我進行肯定。幼兒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發展特點,是一個循序漸進地過程,不能操之過急,一個經過努力就能達成的目標,會使幼兒的自信心大增,變得積極向上

權威型:權威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無視孩子合理要求,不能容忍孩子犯錯,過於苛求孩子把事做好,經常懲罰斥責孩子。這種教養方式以家長説了算,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會比較多的表現出焦慮、退縮等負面情緒和行為,他們在學校中卻有較好的表現。在權威型家庭中充滿着嚴肅的命令、規範和要求,父母對幼兒的行為有着絕對的控制,他們不能隨意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久而久之,幼兒就會習慣性地、盲目地按父母的指令做事,逐漸失去自我和喪失自信,遇事後只能習慣性地等待着父母替自己解決,而不會主動去處理問題,最後只能成為父母個人意願的"執行者"和思想的"代言人"。權威型的家長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行事,很少或根本不會從幼兒的發展特點出發。他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讓幼兒學這學那,在孩子身上投注了極大地期待和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都有其自身發展的特點,於是當孩子沒有能達成父母的這些希望時,他們就會恨鐵不成鋼,對孩子大聲責罵,甚至是奉行棍棒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在父母面前會越來越"乖",而在外面則會變得越來越霸道,欺軟怕硬,他們相信暴力才能解決問題。

溺愛型:溺愛型的父母對孩子表現出很多的愛與期待,但是很少對孩子提要求和對其行為進行控制。這類家庭教養方式的家長經常嬌慣放縱孩子,遷就孩子任何要求,遷就孩子的錯,一切為孩子代勞,在孩子心目中沒有威信。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容易表現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他們的要求不能被滿足,往往會表現出哭鬧等行為。對於父母,他們表現出很強的依賴性,往往缺乏恆心和毅力。當今的幼兒,不可否認他們是聰明的、機智的,對外界事物有着很強的接受力和適應力,但在看智力的同時再來看他們的生活能力,卻是如此的不堪。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5、6歲的孩子還需要父母在後面追着餵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不會自己繫鞋帶,曾經有一個幼兒點心吃橘子的時候他竟然連皮一起咬,問他為什麼,他説:"我不會剝,不知道怎麼剝,在家都是媽媽剝好餵我吃的。"想一想,這就是我們社會未來的主人,這樣的主人如何能肩負起社會的重責?幼兒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對任何事都有興趣,都想弄個究竟,而當孩子想去嘗試和探索的時候,往往就會遭到嬌慣溺愛型家長的阻攔。老師組織小朋友用粉筆在地上畫畫,所有的小朋友都畫地很高興,只有欣欣小朋友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粉筆丟在一邊,老師問他:"為什麼不畫啊?"他説:"媽媽説:'粉筆很髒,不能玩。'"老師突然發現欣欣這樣的現象還有很多,他不會搭積木,不會小

兔跳跳,不善於想象,欣欣説:"媽媽都不讓我這麼做。"是啊,父母的一句不允許,阻擋了幼兒嘗試與探索的道路,湮滅了幼兒的無盡得想象,也阻礙了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忽視型:這類家庭教養方式的家長不干預孩子做任何事,不把孩子要求放在心上,不瞭解孩子的優缺點,孩子的事自己定,不過問或者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適應障礙,他們的適應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較差。現在的生活節奏在不斷地加快,社會競爭壓力在不斷增加,這就迫使許多年輕父母要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自己的工作上,於是對於幼兒的關心就少了,有的父母認為只要滿足幼兒的物質要求就可以了,其他的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計。可是他們是否知道,幼小的孩子並沒有很強的名牌意識,他們覺得有的吃有的穿就可以了,在物質方面並不會刻意去追求什麼,而在情感方面他們卻要求的很多,他們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和他們一起玩,一起説話,需要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這是任何物質所無法取代的。文文小朋友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於是便將他託付給奶奶撫養,雖然經常看到文文穿得比其他小朋友好,也經常帶高檔的玩具來幼兒園,但卻很少看到他笑,也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常常一個人躲在角落裏。文文奶奶説:"文文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也難得回來幾次,雖然他們常常給文文寄回來漂亮的衣服和高檔的玩具,但文文卻一點也不開心,只有在爸爸媽媽回家的那幾天才能看見文文發自內心的開心和喜悦。" 像文文這樣的孩子由於得不到親情地關愛,往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關心他人,交不到朋友,變得不和羣和孤僻。

在這幾種教育方式下,我們更倡導與建議家長採用民主權威型,幼兒才能形成自信、樂觀、向上、獨立、寬容、勇於創新的個性,才能健康地成長。因此,父母在尋求合適教養方式的時候,一定要以幼兒為前提,為幼兒提供自由發展的機會,與同齡人交流的機會,對幼兒合理施愛,父母要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作用,並將不同的教養方式融合使用,才能讓幼兒健康成長和形成優良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