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教學建議30條

國小語文教學直接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學生學習其他課程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國小語文教學的規範化顯得尤為重要。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開展學科教學規範的專題研究,初步提出國小語教學建議30條。本建議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借鑑了課改實驗區的成功經驗,吸收了優秀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心得,力求將課程改革的理念轉化為教師的教學工作規範。本建議旨在進一步規範國小語文教學行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敬請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本建議提出改進意見。

國小語文教學建議30條

一、教學準備與設計

第1條 學習課程標準,閲讀全套教材,鑽研整冊課文,明確本學期的總體教學目標,能從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等角度制定學期教學計劃。

第2條 熟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部分課文,能背誦經典課文或段落。閲讀與課文相關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從多個角度解讀課文,善於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確定教學目標。

第3條 制定課時目標要充分考慮語言、認知、情感三個維度,並能做到相互滲透和融合。課時目標要明確具體,具有可檢測性,要符合學生的年段特點,避免死記硬背,防止拔高要求。

第4條 教學要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習慣的培養。要重視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重視培養自主讀書的興趣和習慣;重視培養學生寫作文的興趣;重視培養認真傾聽、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第5條 依據教學目標、教材和相關教學資源,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防止過度拓展和拔高要求。漢語拼音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正確拼讀,不要花大量時間練習書寫,更不必要默寫漢語拼音。口語交際的話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有表達和交流的興趣。綜合性學習要突出語文特點,重在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第6條 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合理安排書面作業、口頭作業和體驗作業。語文作業重在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低年級以單項作業為主,重在詞語的理解、積累和運用,中高年級適當增加綜合性作業,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運用語言文字。課內書面作業時間一般不少於10分鐘。低年級不佈置課外書面作業。

第7條 堅持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任務要恰當,角色分配要明確,時間不宜過長。探究學習要激發全體學生的參與和體驗的熱情,探究的問題儘可能語文化。有效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二、教學組織與實施

第8條 拼音教學要遵循實用性和趣味性原則。儘早將拼音教學與識字、閲讀教學相結合,防止進行枯燥、單調的拼音背誦和拼讀練習。可以採用遊戲、念兒歌、編口訣、講故事等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第9條 堅持集中識字與分散識字相結合。隨課文識字應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字詞的意義。借鑑傳統識字教學經驗,引導學生體會識字方法,鼓勵學生自主識字。掌握生字需要多次復現,經常運用。

第10條 識字教學要遵循“識寫分離,多認少寫”的原則。只要求認讀的生字,學生只要瞭解意思,在語言環境能識別即可,不提出書寫要求;要求書寫的生字,訓練要到位,書寫正確、端正、清楚,並能準確理解和運用。字形教學要用直觀形象,注重整體把握,個別生字可以進行適當的字形分析。

第11條 重視寫字教學,低年級要利用課內時間指導學生寫字,指導學生寫好漢字的基本筆畫,掌握漢字的筆順規則和結體規律,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筆畫、筆順、結構難以把握的字,教師要範寫。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寫字的興趣。

第12條 閲讀教學應遵循閲讀的雙向心理過程,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先初讀,理解課文內容;再細讀,品味語言特色;最後內化昇華、練習運用。要注意課文內容的內在聯繫,防止肢解課文或離開課文搞孤立的語言訓練。課文背景資料和課外延伸拓展要適時、適量、適度,內容應與課文有密切關聯。

第13條 閲讀教學要重視和加強讀的訓練,力求在課堂內達到讀通、讀懂、讀好三個層次的要求。每堂課學生讀書的時間應保證在10分鐘以上。朗讀與默讀並重,能根據教學需要並結合教學情境指導學生的朗讀、默讀、誦讀和背誦。

第14條 閲讀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詞語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學習,重視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詞語的能力。要經常引導學生熟讀背誦經典的課文或段落。古詩文學習的重點是誦讀積累,同時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感受意境。通過課內學習和課外閲讀引導學生背誦《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優秀詩文推薦篇目。

第15條 作文教學先要讓學生敢於表達,再慢慢讓學生善於表達。起步階段應放手讓學生獨立寫作,儘量少干預,不説教。要關注學生寫作的投入狀態,尊重學生作文的語言個性,必要時給予指導和督促。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小作文儘可能當堂完成。

第16條 習作要有適當頻率和數量要求。低年級要經常進行寫話練習;中高段每兩週寫一篇大作文,每週寫一篇小作文。鼓勵學生寫日記、週記和讀後感。閲讀教學中要經常隨機進行讀寫結合練習。

第17條 作文批改要以鼓勵為主,多表揚少批評,多建議少修改。作文講評要有針對性,不可面面俱到,應對照每次習作要求,欣賞優點,指出不足,使學生領悟寫作方法與規律。講評之後要安排修改和後續訓練,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中提高寫作能力。每學期至少對每一個學生有一次面批。

第18條 口語交際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要通過遊戲、體驗等活動讓學生獲得角色認同,明確自己的交際任務,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口語交際的話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話題的選擇和確定要有學生參與,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話題開始教學。

第19條 口語交際的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可以採用故事會、辯論會、聽證會、採訪、解説等模擬活動的形式,激發學生聽説的興趣,讓學生敢於表達。

第20條 綜合性學習要十分突出活動的自主性。活動內容要由學生自己選擇,活動方案要由學生自行設計,活動過程要由學生自己組織,活動成果要由學生自己展示和交流。教師在活動中主要發揮引導和協調的作用。

第21條 綜合性學習要強調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精神,一般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要引導學生組建活動小組,幫助每個學生能在小組內找到自己的位置,指導學生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活動過程要突出探究性。主要包括明確問題、蒐集資料、整理分析資料、解決問題等。

第22條 課堂提問設計要體現啟發性、導向性和示範性。隨着年級的提高,提問要逐步從“寫什麼”轉到“怎麼寫”。對知識性提問的回答,要及時、準確地進行評價反饋。對理解性、感悟性提問的回答,要注重過程,採用追問、延時反饋等方式提高訓練效果。課堂教學語言要規範親切、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指令性用語要指向明確;抒情性語言要得體,不可過多使用。

三、教學測試與評價

第23條 測試目標要與教學目標相一致。低段主要考查寫字、朗讀和字詞理解,中高段逐步增加閲讀理解和習作。

第24條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合適的考評方式。書面考試只是語文測試手段之一,主要檢測書面語言的理解和運用。口頭測試、實踐應用也是語文測試的重要手段。

第25條 單元檢測、期末檢測要針對本單元、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和訓練重點,試題中閲讀材料的難度與要求應略低於課文。不考語法、修辭等靜態知識,着重考查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能力。不出偏題怪題,不在題型和指導語上給學生設置理解障礙。

第26條 口語交際的評價,要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以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

第27條 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既要重過程,也要重成果。過程評價主要看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精神和表現能力;成果呈現要多樣化,可以寫研究報告,也可以編小報、開辯論會、辦展覽等。綜合性學習的評價除了教師評價外,更重要的是要多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四、教學資源的利用

第28條 積極參與建設書香校園,設立班級圖書角,指導班級讀書會,創設“處處學語文、時時用語文”的校園和教室環境。語文老師要率先成為兒童文學作品的閲讀者,主動為學生推薦讀物,鼓勵學生讀原著,讀整本的書。經常為學生推薦與課文主題相同、結構相似、難度相近的閲讀材料。

第29條 優化校園環境,豐富校園生活,組織學生參與各類社會活動,擴大視野,積累素材,引導學生自主作文。結合課外活動和其他學科教學,開發口語交際資源,讓學生在有意義的學習和社會活動中鍛鍊口語交際能力。

第30條 指導學生從大自然中、校園社區裏、電影電視和課外閲讀中尋找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提出適合探究的問題,並自主開展活動,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