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嘉中學高一年級地理學科教學計劃大綱

禮嘉中學高一年級地理學科教學計劃

禮嘉中學高一年級地理學科教學計劃大綱

教者:時常武毛麗菊

日期:2006年2月13日

課程安排:

周次章節課時

第一週第一章第一節人口的數量變化2

第二週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2

第三週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問題研究2

第四周第二章第一節城市與城市化2

第五週第二節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2

第六週第三節城市化問題研究2

第七週第三章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2

第八週第二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2

第九周第三節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2

第十週複習第一章到第三章內容2

第十一週期會考試

第十二週五一假期

第十三週第四章第一節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第二節工業地域的形成

2

第十四周第三節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問題研究2

第十五週第五章第一節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2

第十六週第二節交通運輸佈局變化的影響

問題研究2

第十七週第六章第一節人地關係思想的演變2

第十八週第二節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問題研究2

第十九週期終複習2

第二十週期終考試

實施過程:

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一、教學目的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佈

2、舉例説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3、説出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二、重點、難點分析

1、人口增長模式的時空差異

2、人口遷移的形式和原因

3、人口的發展如何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三、問題研究:如何看待農民工現象

1、收集、閲讀資料,瞭解農民工現狀

2、分析農民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存在的問題

3、探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對策和途徑

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

一、教學目的

1、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原因

2、舉例説明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3、聯繫城市地域結構的有關理論,説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4、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並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分析

1、城市的形態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2、城市內部的特點及其形成過程

3、不同規模城市的服務功能的差異

4、城市化所要經歷的過程及每個過程的特點

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三、問題研究:從市中心到市區,你選擇住在哪裏

1、收集、閲讀資料,瞭解人們選擇不同住房位置的情況

2、分析人們選擇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

3、提出你選擇住房位置的基本思路,選擇恰當位置的住房

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

一、教學目的:

1、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説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2、結合實例説明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分析

1、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

2、農業地域的形成過程

3、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的特點

4、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的特點

三、問題研究:家鄉的農業園區是什麼樣

1、分析資料,瞭解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現代農業理念。收集當地的氣温、降水、日照等基本數據,瞭解適宜在當地生長的農作物品種

2、為家鄉的農業園區選擇適宜的農業種類

3、根據所給的地圖,描述出農業示範區的藍圖

第四章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

一、教學目的:

1、分析工業區位因素,舉例説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2、舉例説明工業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繫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重點、難點分析

1、工業的區位因素

2、工業地域的形成過程

3、傳統工業區和新興工業區的形成和發展

三、問題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1、收集、閲讀資料,瞭解焦作市概況

2、分析焦作市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潛在的優勢

3、探討對策,尋求解決焦作市城市轉型的途徑

第五章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影響

一、教學目的:

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佈局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分析

1、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2、交通佈局的影響因素

三、問題研究:北京的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

1、收集、閲讀資料,瞭解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自行車現狀

2、分析北京市交通擁堵是否與自行車有關

3、發表意見,探究北京自行車的發展方向

第六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教學目的

1、瞭解人地關係思想的歷史演變

2、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3、聯繫“21世紀議程”,概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舉例説明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

4、領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認識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個人應具備的態度和責任

二、重點、難點分析

1、人地思想關係的演變

2、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及其空間分佈特點

3、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三、問題研究:綠色食品知多少

使學生瞭解綠色食品和綠色消費的概念,引導學生初不建立對環境友好的綠色消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