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上學期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XX-XX學年上學期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學年上學期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及其應用對人們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方面的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時代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的教材介紹信息技總體目標,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組成,因特網的合用,及網上信息的搜索、查詢。引入文字處理軟件為教學內容,從建立個人文檔、編輯修改文檔、排版製作文檔、編輯特色文檔、製作應用文檔等幾個方面來指導學生學習和上機。

八年級(上)教材從學習flash動畫製作入手,讓學生逐步瞭解flash軟件:元件製作、複雜圖形繪製、動作補間動畫、形狀補間動畫等。進而掌握複雜動畫短片的製作。

九年級因為有兩年信息技術課的鋪墊,對計算機操作認識的比較透徹,教材以bv程序設計為主。從最簡單的運算程序開始,通過對各種循環結構的學習和各種按鈕、函數、菜單等的應用,能獨立完成簡單的vb程序的設計。

總之,國中教材結合了時代特色,以培養信息技術素養為基礎,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教學目的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硬件的基本組成,學會安裝和卸載軟件。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象、聲音、視頻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做一個多媒體作品出來

四、教學措施

1、理論學習與上機實踐相結合。

2、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相關課時中,安排一定量的任務(項目),應用小組合作、分組交流、作品展示等形式組織學生學習和實踐,引導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3、利用因特網絡資源,擴大學習空間,豐富課堂教學。

4、認真備課、上課,嚴格要求學生。

5、利用課餘時間組織信息技術興趣小組。

五、教學安排

七年級:

周次

內 容

課時

周次

內 容

課時

1

信息與信息技術

1

10

綜合實踐

1

2

windows操作系統

1

11

word基本操作

1

3

鍵盤的使用

1

12

修飾、加工文字

1

4

資源管理器

1

13

藝術字與文本框

1

5

綜合實踐

1

14

圖片與自選圖形

1

6

網絡知識初體驗

1

15

表格與winrar

1

7

巧用搜索引擎

1

16

綜合實踐

1

8

保存和利用網絡資源

1

17

期末

1

9

電子郵件

1

八年級:

周次

內 容

課時

周次

內 容

課時

1

熟悉基本操作

1

10

影片剪輯元件

1

2

製作動畫前的準備

1

11

遮照層動畫

1

3

動作補間動畫

1

12

添加聲音

1

4

創建複雜動畫

1

13

按鈕元件

1

5

逐幀動畫

1

14

動畫的引導與發佈

1

6

形狀補間動畫

1

15

綜合實踐(一)

1

7

運用多種動畫類型

1

16

綜合實踐(二)

1

8

綜合實踐

1

17

期末

9

引導線動畫

1

九年級:

周次

內 容

課時

周次

內 容

課時

1

visual basic初探

1

2

常量與表達式

2

10

數組的應用

2

3

11

4

順序結構的應用

2

12

過程和函數的應用

2

5

13

6

選擇結構的應用

2

14

菜單的應用

2

7

15

8

循環結構的應用

2

16

綜合實踐

1

9

17

期末

1

*備註:如有大型活動、節假日等,再做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