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通用19篇)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通用19篇)

本冊教材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中以興趣為先導,時刻注意培養學生對語文喜歡的態度,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18人,其中男生5人。學生多為外地生,來源廣,素質不一,基礎參差不齊。總體上看,學生上學期期末成績有所上升。由於處在國小階段的末期,面臨升學壓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以一個積極端正的心態來面對。

三、教材分析

1、內容和編排: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國小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為教師準備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國小生活”。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閲讀材料”兩大部分。

2、教材的主要特點:

(一)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二)加強整合,使教材成為互相聯繫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口語交際·習作”的編排,加強指導,明確要求;

(五)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六)加強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繫。

3、新課標的要求:教學改革中要求重視課堂教學環節,要求教師在備、教、改、導、考、析等教學環節下功夫,加大力度,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和學科競賽輔導。在教學方法上,對不同課題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層次,分類別訓練,在預習、課堂活動、課後練習、檢測中,圍繞趣學、樂學、學會、會學創設學生全身心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奉行“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四、教學目標

1、在語言訓練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受到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等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無私奉獻等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受到科學思想方法和學會生存的啟蒙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

2、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學習10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並能正確書寫。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我們的語文教學,正確地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力求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閲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發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科學精神和健全人格。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加強綜合訓練,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精選課文,減少課文類型,本冊教材安排閲讀課文25篇。國小高年段閲讀教材的編排特點是:“主題單元,放大空間,突出重點,關注銜接。”特別重視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全冊教材大體上圍繞一個主題組織單元,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思想教育深入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情操。

三、教學要求

1、識字和寫字

①本冊教材安排生字時繼續採用“識寫分流”的方法。全冊共安排學會217個生字,會認58個生字。

②會使用字典、詞典,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筆正確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不斷提高寫字質量。

2、閲讀

①加強朗讀指導,繼續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②熟練掌握默讀方法,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③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

④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寫的情境,感受握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掌握冒號、引號、問號、感歎號的一般用法。

⑥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

⑦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

⑧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材料。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3

一、任教班級學生現狀分析

本班學生通過近六年的學習,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比較感興趣,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紮實,平時能主動地進行課外閲讀,開展一些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但班級中也有個別學生由於低年級時的基礎不紮實,以致於現在的成績很不理想。本學期將教給學生合理的學習與複習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語文基礎,使他們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教學任務、目的和要求

1、進一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養成良好的語言積累習慣;

4、通過語文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多方面的語文能力,拓寬知識面,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5、會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點難點

1、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精讀課文的學習中積累語文學習的方法。

2、針對教材中的習作訓練,開展一些語文課外實踐活動,提供寫作的素材。

3、注重課內知識向課外的延伸,力爭使課內外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加強訓練,方法多樣,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2、持之以恆,不斷地加強積累。

3、注重實踐,培養能力。

4、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理解能力。

5、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課文內容,並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語文素養。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着課程標準“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語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學生閲讀和寫作能力比較差,但大部分學生學習比較認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比較濃。當然,也存在少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語文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思維不夠靈活。主要表現在: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要求動腦、動手等思維性較強的題目部分學生不知所措,所以應付了事,個別男生作業書寫不夠整潔;課外閲讀的興趣有所增強,但課外閲讀習慣差,知識面狹窄;語言表達能力弱,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特別是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及寫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內容空,讀起來乾癟無味。我將繼續以端正學習態度為突破口,以增強閲讀量及作文面批為重點,重視表揚鼓勵,夯實學生的語文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本冊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藉助拼音識字、閲讀,學習普通話。

2、繼續學寫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與聯想;能提高默讀的速度;能選擇句子的表達方式;學會積累詞語,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會讀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閲讀方法,瞭解科普文章的語言特點。

4、能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5.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閲讀適合的讀物,瞭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外閲讀的習慣。

6、樂於參與討論或辯論,稍作準備,能講清楚自己的意思,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度。聽他人説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

7、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情感真實有一定的條理。

四、教學措施

1、加強閲讀教學。認真培養學生閲讀興趣和閲讀習慣,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篇章訓練為重點,培養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的能力。教學時,圍繞重點訓練項目加強練習。同時,努力把重點放在教會學生學習上,把每篇教材當成“例子”,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注意強化學法,並在閲讀教學中重視識字、詞句的訓練,進行閲讀題目的練習與講評。特別注重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2、重視口語交際訓練。正確把説話課的任務: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學習普通話,重視創設口語交際情境,喚起學生聽、説的興趣,鼓勵他們多説多想,注意表揚,保護説的積極性。同時做到在閲讀教學中重視口語交際的訓練。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感受兩小兒善於觀察,説話有理有據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幫助學生學會“盂、孰、汝”3個會認字和“盂、孰”2個會寫字。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理解課文所寫的事情和其中藴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讓學生參考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讀題存疑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小兒辯日》是一篇古文。(板書課題:兩小兒辯日)齊讀題,理解:“辯”——爭辯、辯論,“日”——太陽。

學生質疑: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他們在爭辯太陽的什麼呢?

【先讓學生齊讀課題,然後通過對“辯”和“日”字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課題,提出問題“兩小兒在爭論太陽的什麼?”,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教師範讀課文。(語速較慢,停頓恰當,讀出古文的韻味,便於學生初步瞭解課文的意思)

指導文言文的朗讀方法: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

2、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提出朗讀有困難的地方,老師幫助解決難讀的語句。

3、讀課文,對照課後註釋、查字典,自己嘗試弄懂課文中句子的意思。

4、學生複述故事,老師根據學生複述的狀況進行即席點撥。

5、反覆誦讀,共同感受古文的“韻律美”,以期達到熟讀的效果,為深入理解課文鋪平道路。

【古文的學習,先要讀通、讀順、讀熟,再求理解、翻譯。“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由於有註釋的幫助,本篇古文學生基本上能夠自己讀懂,當學生對個別句子的理解不到位時,教師再進行適當的點撥。此環節的教學,教師應當相信學生,積極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機會和條件。】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1、小組合作,弄清“辯鬥”的觀點及理由。

2、檢查學習效果並品讀課文。

(1)在學生分別彙報兩小兒觀點和理由的同時,完成板書。

“辯鬥”的觀點: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午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辯鬥”的理由: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2)由於兩小兒觀點不同,看太陽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現象也不同,兩小兒根據自己的觀察,把自己的理由説得有理有據,我們分組來讀一讀兩小兒各自的觀點及理由。

(3)指導學生反覆品讀。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弄清兩小兒各自的觀點和理由,在反覆的品讀中感受兩小兒説話有理有據。】

3、開展“辯鬥”。

(1)理解“辯鬥”的意思。(爭辯、辯論、辯駁)

(2)學生反覆誦讀兩小兒“辯鬥”的內容。(兩小兒各自的觀點及理由)

(3)小組合作展開“辯鬥”。

激烈的“辯鬥”就要開始了。為了贏得這場比賽,請你與小組的辯友合作,好好練習。

(4)請兩學生上台當兩小兒進行“辯鬥”,老師友情出演孔子,師生一起上演一出《兩小兒辯日》。

4、理性看待“孔子不能決”。

(1)兩小兒的觀點,孔子贊成誰?反對誰?學生讀課文中的句子。

(2)介紹孔子,引導學生談論對“孔子不能決”的看法。

(3)針對“孔子不能決”各抒己見,感受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辯鬥”這一環節巧妙地再現故事的情境,使平面的、靜止的文本變得可感、可觸;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不僅有效地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激活思維,發展語言,同時也加深學生對文本理解和感悟。】

四、評價人物,抒寫感受

1、讀了《兩小兒辯日》這篇課文,你喜歡這兩小兒嗎?為什麼?你想對孔子説些什麼?

2、結合實際寫一寫自己的感想。

【評價的目的在於能夠提高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能力,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作品思想內涵的感悟能力。因此,讓學生談談兩小兒和孔子,寫一寫自己感受,能激發學生的思考意識和表達慾望。當學生理解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之後,就可以聯繫自己生活實際,學以致用,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五、嘗試背誦,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六、佈置作業,課後延伸。

1、抄寫生字。

2、查閲有關資料,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

3、向學生推薦閲讀《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書設計:

兩小兒辯日

早晨中午

近大車蓋盤盂小遠

遠涼滄滄涼涼探湯熱近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6

教學目的:

1、會認“漠、燕、鈎、何、腦、踏”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並結合插圖瞭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人的豪情壯志和一幅渴望立功報國的赤子之心。

教學重點:

1、會認“漠、燕、鈎、何、腦、踏”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並結合插圖瞭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人的豪情壯志和一幅渴望立功報國的赤子之心。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啟發談話:

《馬詩》是一組以馬詩為題材的組詩,共有二十三首,名為詠馬,實則詠人。這首詩為組詩中的第五首,詩人借詠馬來抒寫自己的情懷。

2、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教師範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自己試讀課文。

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讀懂詩句。

你一定想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吧,那你可得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詩句)

指名學生讀詩句。

(請讀的好的學生配上音樂再讀一讀)

你可以看着圖也可以看着詩,你想到了什麼?

(詩中一、二句展現出邊疆戰場的景色: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構成了一幅立體的圖畫,這是一幅任憑千里馬奔馳飛騰的“畫卷”。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三、四句借馬以抒情:何時戰馬才能配上金絡腦,快步馳騁在清秋的大地上?)

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讀的好。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指名學生背誦。

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集體背誦古詩。

五、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你還收集了哪些和馬有關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板書設計:

馬詩

李賀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鈎。

何當金絡腦,

快走踏清秋。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 於革 命、捨己為人的品質的 教育 。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4、練習快速閲讀,簡要地複述 故事 。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中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鈎上,閃爍着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前佈置收集有關長征的圖片、文字等資料,通過課前閲讀,熟悉課文。

一、預習探究

長征是世界軍事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蹟。在這個奇蹟的背後,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老班長的故事。

(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二、合作交流

1、請同學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再次快速默讀課文,讀時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變化,讀後談談感受。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暢談初讀後的感受,學生會談到會被班長為革命,為他人犧牲自己的品質感動。這樣能及時釋放學生心中的感動,又能根據學情來展開下面的教學。

三、品讀體驗

1、同學們都被班長盡心盡力地照顧傷員而不顧自己的崇高品質所感動。帶着這份感動再次走進課文,細細品讀描寫老班長的句子,想想它們 為什麼 讓你感動。

2、品讀重點句:

從外貌體會中心:

⑴“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臉上佈滿皺紋,兩鬢斑白,顯得十分蒼老。”

①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麼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徵?

(“滿臉的皺紋” 證明 他經歷長期艱苦的革命鬥爭。“斑白的兩鬢”説明他飽經風霜的考驗。他“比我們還瘦得厲害”,反映他內心為病號的擔憂和焦慮。)

②抓住表現“蒼老”的重點詞朗讀,讀出感動。

⑵“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着我們。”

老班長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自己已經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這充分説明他對戰友的滿腔熱愛,對黨的高度忠誠。)

從語言、行動、神情體會中心:⑴學習“硬嚥草根魚骨頭”片段:

①指名朗讀,讀後議論:為什麼這個段落令人感動?

(抓住“皺緊眉頭”、“硬嚥”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

②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

⑵學習“夜裏釣魚摸野菜”片段:

①自由朗讀,讀後議論:為什麼這個片段令人感動?

(老班長非常辛苦,尋找食物極其艱難。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對黨的忠誠在堅持。)

②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點詞朗讀。

⑶學習“耐心勸導小樑”片斷:

“小聲點兒,小樑!咱們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訴別人。”

“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交給我。……我怎麼向黨彙報?難道我能説‘指導員,我把同志們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難出來了’?”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通過近六年的學習,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比較感興趣,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紮實,平時能主動地進行課外閲讀,開展一些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但班級中也有個別學生由於低年級時的基礎不紮實,以致於現在的成績很不理想。本學期將教給學生合理的學習與複習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語文基礎,使他們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教材簡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國小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為教師準備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國小生活”。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閲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這五組教材的編排體例與高年段前三冊一致,每組由“#工作計劃#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閲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閲讀鏈接”五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為一個獨立的欄目,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台”“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不再設“展示台”欄目。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三、教學要求

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艱難的環節。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素質教育“兩全一主動”的教育思想,確立“一切為了孩子發展,一切為了發展孩子”的教育理念,在備、教、改、導、考、析等教學環節下功夫,加大力度,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和學科競賽輔導。在教學方法上,對不同課題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層次,分類別訓練,在預習、課堂活動、課後練習、檢測中,圍繞趣學、樂學、學會、會學創設學生全身心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總之,在深知教學是一門藝術的原則下,奉行的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冊課文共有六個單元,全冊包括“導讀”“課文”“讀寫例話”“積累運用”(讀讀背背、閲讀、口語交際、習作、實踐活動)等內容,書後還附有6篇供選讀的課文。本冊要求學會100個字,每課要求學會的字,排在方格里。

1、通過本冊課文的教學,要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山河壯麗,文化燦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瞭解革命領袖的豪邁氣概和革命前輩獻身革命的崇高品質,瞭解勞動人民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了人類作出貢獻,受到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還要使學生從一些寫景狀物的文章中學習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正確思想方法,受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啟蒙教育。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能辨析學過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注意積累詞語,把詞語歸類進行正確的搭配。

3、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人説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能根據討論的話題,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表達清楚,有條理。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9

目標定向:

1.瞭解白樸的生平及文學成就。

2.在誦讀吟詠中體會本曲的語言特色。

3.理解本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曲中創設的意境,感受文學的美。

教學方法:

採用誦讀交流研討的教學方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入境生趣

在你們積累的古詩詞中,以寫秋為主題的你還記得哪些?能背給大家聽聽嗎?

1.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在《秋日》一詩中新穎獨到地借秋之描寫表現出了激越向上的感情,今天我們來看看元代的文學家白樸在他的散曲中是如何來表現秋之印象的。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以寫秋為主題的古詩詞。

2.引導學生感受體會劉禹錫《秋日》的思想感情,學生可自由發表見解,並在此基礎上導入對本曲的學習。從學生熟悉的古詩詞入手,意在引導、激發學生對文本曲學習的興趣,喚醒學生已有的情感積累,為後面的學習作鋪墊。

二、朗讀選文,自學生疑

〔越調〕天淨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註釋:

①殘霞:殘餘的晚霞。[宋]沈與求《石壁寺山房即事》詩:畫橋依約垂柳外,映帶殘霞一抹紅。

②輕煙:輕淡的煙霧。寒鴉:寒冬的烏鴉;受凍的烏鴉。[宋]秦觀[滿庭芳]詞: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③飛鴻:飛行着的鴻雁。(南朝·宋]鮑照《數詩》:四牡曜長路,輕蓋若飛鴻。

④白草:本牧草。曲中系草名。[唐]元稹《紀懷贈李六户曹》詩:白草堂檐短,黃梅雨氣蒸。黃花:亦作黃華。詩詞中或指黃色的花,或指菜花、金葉菜。曲中指菊花。

三、理解文意,學習釋疑

譯文:

遙看天際那一抹紅霞,一座村莊孤獨的坐落在夕陽下.

那輕淡的煙霧下,只見幾隻受凍的烏鴉。

想起白天飛行着的鴻雁.

飛翔着,飛翔在着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之中

説明:

作者白樸出身於官僚士大夫之家,但作為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他為江山異代、田園荒蕪而感傷悲慼,同時也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而傷懷,所以他通過詞曲來傾訴着自己對愴涼人生的感慨,而本曲中所抒發的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其實也正是他人生理想的抒發。

四、師生交流,點難撥疑

1、藉助曲中的意象描述自己的感受

2.引導學生在誦讀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對曲中的三句話作不同層面的思考。

人生就如此曲描寫之境界:只有忍得孤寂冷清,在孤寂冷清中振翅高飛,努力不止,人生才會變得色彩斑斕。

五、共同研討,反思學習

1、學生自主思考,採用恰當而又適合自己的表現形式,個性化地再現自己對本曲的理解和感悟。

2、體會本曲的語言特色。

3、背誦這首曲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多音字“轉”的讀音及 “鍥”、“誕”等字的寫法。

2、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體會文本語言及標點符號生動,準確的特色。

過程與方法

1、組織學生研究三個具體事例,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文中所表達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善於發問、不斷探索、鍥而不捨的科學精神。

情感與態度

教育學生懂得“只要善於觀察,不斷髮問、鍥而不捨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的科學規律,增強自己發現真理的信心和勇氣。

教學重點:

能從具體事例中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善於發問、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與相關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閲相關資料,做好預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課前先把課題寫在黑板上,少寫一個“誕”字。

1、學習“誕”字。

2、初步理解課題。

3、簡介作者。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指導寫字。初步瞭解課題的意思,為解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作鋪墊,同時引導學生學習“從課題入手理解課文內容的學習方法。”作者簡介則激發了學生閲讀科普讀物的興趣。

二、檢測生字詞

1、(課件出示)。

2、哪些詞是你以前很少見或沒有見過的,請大聲讀一讀。

3、哪些詞容易讀錯?重點掌握“轉“的讀音。

4、哪個詞最容易寫錯?鍥而不捨的“鍥”字。

5、聯繫剛才的情境理解“無獨有偶”。

設計意圖:本課出現了不少的四字詞語和專業術語,專業術語不作為學習的重點,但根據教材特點和學情,詞語也應該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點。本環節學生會的不教,教學生不會的或容易出錯的,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理解和運用詞語,屏幕上的詞語也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深入研究三個事例

1、總結事例。

謝皮羅的發現 波義耳的發明 醫生的發現

2、學生研讀討論並彙報,完成研讀表的填寫。

(課件:研讀表)

抓住“敏鋭”、“立即”、“百思”等詞語體會事例中人物的精神品質和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3、總結共同點。

找生彙報。用上“他們都是什麼樣的人,因為____________”這樣的句式。

(這一環節老師儘可能以尊重學生的理解表達為主,多鼓勵表揚,同時要相機進行指導理解。)

4、總結真理。

設計意圖:對課文深入地探究、總結,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及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新課標中新增了“非連續性閲讀”的要求,而本環節學生結合圖表中的內容,總結三個人物的共同點,既是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同時也鍛鍊了學生非連續性閲讀的能力。

四、再次理解課題

1、讀句子,找生寫發現真理的三個關鍵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請生默讀,思考提問。

預設1、用“?”和“!”的好處。

預設2、為什麼不是把“?”扯圓變成了“。”號呢?

設計意圖:抓住“標點”的借喻用法,引導學生理解這種用法的好處,通過換符號培養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的習慣。第二段是對課題的解釋,第七段是對觀點的總結,對這兩段的學習,更進一步理解了文章課題的含義。

五、聯繫生活進行科學教育

1、利用句式説説其他事例。(課件展示)

請用下面的句式説一説你還知道的其他事例。

( )因為( ),通過反覆研究,最終( )。

2、聯繫學生生活探討為什麼沒有發現真理。(課件展示)

生談,老師相機指導。

3、理解最後一句。

①理解“有準備的人”

②理解“善於獨立思考”。

③理解“鍥而不捨精神”。

設計意圖:語文的外延是生活。通過文本與實際生活的聯繫讓學生明白髮現真理的易與難,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激發學生對發現真理的興趣,增強發現真理的信心和勇氣。

六、總結全文(課件展示)

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觀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然後再用(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花的變色,睡覺時眼睛的轉動)進行了事例論證;最後又總結觀點:只要(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不斷探索),就能發現真理。

提出觀點→事例論證→總結觀點

設計意圖:既有對本節課內容的總結,又為國中的學習作了鋪墊。

七、老師寄語

同學們,只要你善於從司空見慣的事情中見微知著,具有科學研究的敏感性,善於發問,鍥而不捨地追根求源,你就能發現真理。

讓我們努力去做一個有準備的人,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人,一個具有鍥而不捨精神的人!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走在發現真理的路上!

設計意圖:一段充滿激情的演講,進一步地深化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激發了學生對探求真理的渴望。

八、休閒小作業 (課件展示)

1、心動不如行動。選擇一個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問題嘗試做一做研究,看能不能最終解決你的疑問。

2、經常看看中央10套科教頻道的《我愛發明》。

設計意圖:作業的佈置是對課文內容的拓展,更突出與文本的聯繫性、體現了趣味性、生活性。

板書設計: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謝皮羅的發現

波義耳的發明

醫生的發現

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不斷探索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1

課堂小問題

一( )當先 ( )到成功

老( )識途 千軍萬( )

萬( )奔騰 快( )加鞭

詩人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他是唐朝宗室鄭王后裔,但家族已經沒落。他才華橫溢,壯志凌雲,滿腹傲氣,迫切地想為國家人民奉獻,但因為他的父親叫李晉肅,“晉”“進”同音,與李賀爭名的人,就説他應避諱父親的名諱不舉進士,使得他終不得登第。李賀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27歲時在鬱悶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時,又不願媚俗取寵,因而飽受世事的嘲弄。這種情緒直接影響了他的性格,融進了詩作使他的詩平添了一層冷豔神祕的色彩,因而人們稱他為“詩鬼”。

作者所處的貞元、元和之際,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時。而“燕山”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方。本詩正是當時所寫。

自學提示:

1、自由朗讀古詩三遍,注意節奏。

2、找出不認識的字,與同桌討論後還不認識的,提問。

請同學朗誦

明韻律 馬 詩

大 漠 / 沙 如 雪,

燕 山 / 月 似 鈎。

何 當 / 金 絡 腦,

快 走 / 踏 清 秋。

朗讀古詩,同桌互相交流你明白了些什麼?你不明白什麼?在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麼,思考並組織好語言互相提問並回答。

温馨提示:聯繫註釋理解詞語以及詩句意思

詞語點撥:

大漠:廣闊無邊的大沙漠。

燕山:山名。在現在河北省的北部。古代一直是邊疆征戰之地

鈎:彎刀,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形似月牙。

何當:什麼時候才能夠。

金絡腦: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説明馬具的華貴。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氣涼爽的秋天。

自讀前兩句,小組討論:

1、這兩句詩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2、這是什麼描寫?寫了些什麼景物?有什麼作用?

3、作者為什麼特意描寫“大漠”“燕山”這些地方?這對錶現馬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1、題目是《馬詩》,但詩中不見一個馬字,是否跑題了?為什麼?

2、“金絡腦”是指什麼?為什麼不是鐵、木、竹呢?由此説明了這是一匹怎樣的馬?

3、“何當”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表達了作者盼望建功立業的抱負。)

自讀後兩句並思考:

這首詩僅僅是在寫馬嗎?請結合作者資料思考作者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業佈置

1.蒐集有關馬的詩歌作品。

2.並且按“四看誦讀法”學習所蒐集到的詩歌。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2

學習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的重要性。

4.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説明道理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與本文事例相關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閲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請學生談談對課題的理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我們會有哪些新的認識和收穫。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指導較難寫生字的書寫, 本課5個生字要求會認會寫。

2.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繫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指生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通順,重點指導較難讀的句子。

4.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①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説明一個什麼觀點?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來説明自己的觀點?

③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聽寫生字詞,

2.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説明一個什麼觀點?用哪些事例來説明自己的觀點?

3.默讀全文,畫出文中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反覆朗讀。

二、品讀感悟,全班研討

以第二自然段為線索展開學習,先學習具體事例部分,後學習前後兩部分。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讀,就這段內容提出問題。

問題預設:“司空見慣”“追根求源”是什麼意思?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指的是什麼?不斷髮問,都會問什麼?這裏的“?”“!”各指的是什麼?

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去到文中所舉的三個例子中,去找尋答案。

2.學習第一個事例。

⑴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謝皮羅教授發現的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説説這個現象細小在哪,司空見慣在哪?

⑵再讀第三自然段,説説謝皮羅教授問了些什麼問題?

⑶再讀第三自然段,交流謝皮羅教授的研究結果。

⑷讀第二自然段加深對這段話的理解。

在讀書交流的同時設置填寫表格:

人物 發現現象 不斷髮問 找到真理

謝皮羅教授 洗澡水的漩渦 為什麼總朝逆時針方向旋轉? 旋渦的方向與地球的自轉有關。

3.學習第二個事例。

⑴總結學習第一個實例的具體學習步驟。

⑵按步驟自主學習第二個事例。

⑶全班交流學習體會,在交流時注意以讀為主,讀悟結合,共同填寫上面的表格。

⑷讀第二自然段加深對這段話的理解。

4.學習第三個事例。

以自學為主,自己填寫表格,在小組內交流學習體會。

讀第二自然段加深對這段話的理解。

5.學習一、二自然段。

讀一、二自然段,圍繞着課初就這段所提出的問題展開交流,重點研討:這裏的“?”“!”各指的是什麼?作者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注意讀悟結合,切忌光談不讀。

6.學習六、七、八自然段。

⑴自讀六、七、八自然段。

⑵小組交流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⑶全班重點研討“見微知著”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和課文開頭有什麼聯繫。

三、迴歸整體,總結收穫

1.回讀全文,談談課題的含義。

2.全班同學交流學習收穫,可從文章內容和表達方法等方面談,教師重點強調用具體事實説明道理的寫法。

3.作業:

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小練筆,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説明一個觀點。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3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第一單元的第二課。

李賀的《馬詩》是一首詠物言志詩,可以説是馬詩裏的壓卷之作詩的前兩句的後三個字“沙如雪”“月似鈎”,略作點染,極精煉地勾勒出戰場的典型環境。後兩句借駿馬喻懷。邊塞為駿馬馳騁的廣闊天地,作者通過寫馬來表現自己的遠大抱負,表達對自由豪放生活的愛慕嚮往。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意思,體會馬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詩句,並背誦古詩。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1、理解古詩意思,背誦積累古詩。

2、體會詩中的情感。

四、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古詩詞知識和學習古詩的方法,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藉助提供的註釋讀懂詩意,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對於學生來説,融入詩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比較難。

五、教法、教具

1、查找有關李賀的資料。

2、課件。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同學們,在上節課裏,你們學習了杜甫的《房兵曹胡馬》,誰能夠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背誦才華,有感情的背誦這首詩?

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古詩。

教師板書課題《馬詩》。

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教師範讀,學生聽準字音。

2、自讀詩文,用學過的方法,自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三、感知

1、默讀這首詩理解詩詞大意。

2、賞析前兩句

大漠:廣闊無邊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説燕山。古代一直是邊疆征戰之地。

鈎:戰場上用的武器。

3、老師總結: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照耀下,顏色像雪一樣白。燕山上的月牙兒就像彎鈎一樣懸掛在空中。

4、賞析前兩句的含義,師生共議“沙如雪”、“月似鈎”的豐富意藴,這是一番怎樣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肯定學生富有創意的個性化理解。

5、師生再共同想象感受環境的空闊寂寥、清冷大氣的場面。是隨機點撥:這悲涼、清冷的場面從側面襯托了詩人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異常憤懣的心境。

6、賞析後兩句

何當:什麼時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絡腦:馬絡頭。金絡腦:説明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駿馬。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氣爽之意。

7、老師總結:什麼時候才能夠帶上黃金的籠頭,在秋高氣爽的戰場上奔馳殺敵呢?

8、自讀“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這是一匹怎樣的馬?(引導學生抓住“金絡腦”、“快走”,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詩人多麼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華馳騁沙場,建功立業,為國家的國泰民安獻上自己的一點力量。可是朝廷不認同他的才華,他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想到這些他能不焦急、不憂慮、不憤慨嗎?

9、有感情的朗讀全詩,想象意境,體會作者想要實現理想的迫切心情。

10、品讀昇華:這首詩與《兵曹胡馬》都寫了馬比較一下二者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11、拓展延伸:蒐集其他描寫馬的古詩,欣賞交流體會。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記生字組成的詞語。用聯繫上下文、詞素分析法、近義詞比較等方法理解詞語:喜出望外、三長兩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斂;衰弱、脆弱;支持、堅持;嚴肅、嚴厲、嚴峻、嚴密、嚴格。

2.學習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分段,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品質。

3.練習快速閲讀,簡要複述故事內容。

學 案

教 案

學習提綱

1.自學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

2.讀通讀順課文,理解詞語。

(1)聯繫上下文,詞素分析法解詞:

喜出望外 三長兩短 奄奄一息

抽噎 支吾 收斂

(2)近義詞辨析:

衰弱 脆弱

支持 堅持

嚴肅 嚴厲

嚴峻 嚴格 嚴密

3.跳讀課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 )的事;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把課文分成四段。

4.勾畫文中老班長的言行、神態,思考批註,老班長是一個( )的人。

5.“在這個長滿紅鏽的魚鈎上,閃爍着燦爛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是( ).

6.給文章重新命題。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掌握作者寫作思路。

1.理解詞語,注意交給方法,揭示規律。

2.注意指導學生從詞義範圍大小、詞語搭配進行近義詞辨析。

3.行文思路

(1)交待故事背境,老班長外貌。

(2)老班長釣魚給我們吃,自己吃草根,咽魚骨頭。

(3)老班長餓死在草地邊上。

(4)深化中心,抒發感情。

二、指導學生歸納事例,抓住事例及老班長言行、神態深讀深悟,體會人物品質。

1.吃草根、咽魚骨頭。(語言、動作、神態)

2.記住指導員的話。(語言)

3.分工。(語言、神態)

4.命令我喝魚湯。(語言、神態)

5.臨死前不忘把食物留給“我們”吃。(語言)

(忠於革命 捨己為人)

三、聯繫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話的含義,深化中心。

魚鈎雖然長滿了紅鏽,但它記錄着老班長的英雄事蹟,閃爍着老班長捨己為人、忠於革命的光輝思想。

練習提綱

1.選詞填空(衰弱、脆弱、堅持、支持、嚴肅、嚴厲、嚴峻、嚴格、嚴密)

(1)小樑身體( ),性格( )。

(2)他的病很重,不休息會( )不住的。

(3)他表情( ),( )地批評道:“這次戰鬥的形勢十分( ),偵察班要( )注視敵人的動向,每個戰士都要作好一切戰鬥準備”。

2.閲讀遷移練習:同步閲讀148頁。

(1)課文寫了一件( )事,讚揚了老紅軍( )的品質。

四、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5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並掌握本課14個生字,並積累相關詞語“軍閥、恐怖、憲兵、皮靴、苦刑、匪徒、舅姥爺”等詞語。

2.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把握。

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法:

引導學生自學課文,小組討論交流相關內容。

學法:

課前5分鐘自讀課文,課堂小組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 課前5分鐘自讀課文。(5分鐘)

一、 單元整體目標把握 (3分鐘)

1. 自讀單元導讀,並思考:

(1)本單元課文所圍繞的主題是什麼?(緬懷革命志士∕深深地懷念∕懷念革命先輩……)

(2)本組課文的學習目標是什麼?(①把握課文主要內容;②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情實感; ③緬懷革命先輩,繼承光榮傳統;④瞭解課文的敍述順序,並在今後的習作中加以運用。)

2.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二、 激趣導入 (1分鐘)

讀完了單元導讀,同學們一定在各自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很多的革命先輩。今天,我們就

一起跟隨一篇回憶錄——《十六年前的回憶》,走近一位偉大的革命志士。

板書題目。

三、 課程呈現

(一) 背景介紹(3分鐘)

1927年,軍閥張作霖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率兵進關,佔領河北、山東等地,以武力威脅正在抵抗北閥的國民革命軍,還下令通緝在北京堅持革命鬥爭的李大釗同志,但李大釗同志毫不畏懼,在極端危險的情況下仍然留在北京從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他被張作霖逮捕,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在獄中繼續領導黨的工作,4月28日被敵人絞死。

(二) 由背景介紹引出作者李星華,及作品簡介。(2分鐘)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指名回答: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 )的( )李星華在( )遇難( )時所寫的一片( )。

(三) 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預習效果(一人一詞)(5分鐘)

個別指導:

1. 軍閥:指舊中國擁有武裝部隊,霸佔一方、自成一派的人。

2. 恐怖:驚慌、害怕。

3. 憲兵:舊社會反動派用來鎮壓人民的軍隊。

4. 絞刑:死刑的一種,用繩子勒死。

5. 刑——形 籍——藉 峻——竣

(四) 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問題(5分鐘)

1. 十六年是那麼遙遠,可作者的記憶卻是如此清晰,這是為什麼?

2. 這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敍述的?請找出能説明寫作順序的相關詞句。

3. 文章中出現的階段性時間詞語是一些關鍵的時間段,在這些時間段,作者都寫了那些事?

4. 初讀課文,你能體會到那些情感?

5. 請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五) 小組交流,反饋(5分鐘)

1. 因為十六年前作者失去了親愛的父親。

2. 時間順序,“那年春天”,“4月6日”,“十幾天過去了”,“有一天”,“28日”,“第二天”。

3. 那年春天:李大釗冒着生命危險,留守北京,繼續工作。(冒險留守)

4月6日早晨:李大釗不幸被捕。(不幸被捕)

十幾天過去了、有一天:李大釗在法庭上沉着,機智地與敵人鬥爭。(法庭鬥爭)

28日、第二天:聽到父親李大釗遇害的消息,全家悲痛萬分。(噩耗傳來)

4. 李大釗:臨危不懼、沉着、鎮定、高度負責……

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深懷念。

5. 課文通過回憶錄的形式記敍了李大釗同志從被捕前到遇害後的事蹟,展現了革命先烈臨危不懼,忠於革命的偉大精神,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和懷念。

(六)教師小結:(1分鐘)

同學們,李星華清晰地記得父親被害前一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她按照時間的順序,為我們留下了一位革命先輩用生命寫下的歷史篇章。

四、 課堂鞏固(6分鐘)

1. 完成小練習冊一、二題,完成有困難的學生可參照課本。

2. 小組內互換檢查,並糾正。

3. 集體核對答案。

五、 佈置作業(1分鐘)

1. 識記本課的生字、新詞。

2. 課外閲讀革命先烈的故事,並做好讀書筆記。

板書設計

十六年前的回憶

冒險留守 忠於革命

不幸被捕 臨危不懼

法庭鬥爭 凜然正氣

噩耗傳來 悲痛欲絕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6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初讀課文

1.出示課題:金色的魚鈎。

(1)朗讀課題,應該強調哪個詞?

(2)讀到“金色”這個詞語,你想到了什麼?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語感,説自己想到的,教師可以引導:光明、燦爛、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讀課文。

(1)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語言表達可以多種多樣,也不要求過分簡練,大致的意思是: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2)讀了課文你有哪些疑問?

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重點出示兩個問題:

①為什麼説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鈎上,閃爍着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②課文為什麼以“金色的魚鈎”為題?

二、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默讀課文,思考: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當“我”和兩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跟不上隊伍時,老班長接受了一個什麼任務?當時指導員是怎麼囑咐的?

2.出示句子:“他們年輕。一路上,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無論多麼艱苦,也要把他們帶出草地。”

“上級”就是“領導”,“上級”怎麼會又是“保姆”和“勤務員”呢?指導員的意思是什麼?

老班長既是“上級”,要在遇到困難時安撫小戰士的情緒,要不斷鼓勵病號戰勝困難,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難面前想方設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務員”一樣時時處處關心照顧小戰士們。

3.同學們,要完成這一任務容易嗎?再讀課文,想想老班長在完成任務時要碰到哪些困難?

4.為了完成他既是“上級”,又是“保姆、勤務員”的任務,老班長是怎麼做的?

學生抓住課文句子和內容自由討論。

5.這是一位怎麼樣的老班長?捨己為人,忠於革命,忠於職守……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課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長的什麼來表現他既是“上級”,又是“保姆、勤務員”的呢?(外貌、動作、神態等)

小組合作學習,請再讀課文,找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劃下來,深入體會理解。交流,品讀:

小組彙報,出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重點講解: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佈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為什麼不到四十歲的炊事班長會顯得那麼蒼老?這説明了什麼?

◇他坐在那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嚥下去。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着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麼……”

老班長吃得多嗎? “嚼”字寫出了什麼?(食物少,難吃,硬)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説説:讀後你有什麼感受?

3.研讀“笑”意。

◇他笑着説:“吃吧,就是少了點兒。唉!一條好大的魚已經上了鈎,又跑了!”

◇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疙瘩。

◇老班長看着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魚湯這麼少,為什麼老班長還“笑着説”?從“笑”到“收斂了笑容”,再到“露出了一絲笑意”,你讀懂了什麼?

4.長時間的辛苦勞累,長時間的飢餓折磨,終於把老班長累跨了,餓跨了。他終於支撐不住昏倒在黑水潭邊。同學們,當我好不容易釣到了小魚,做好了救命的魚湯送到老班長面前時,老班長又是怎麼説,怎麼做的?

出示句子:“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着的魚湯,頭一句話就説:‘小樑,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奄奄一息”是什麼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為什麼他説的話中還用了兩個“!”?

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長,即使在最後一刻,也沒忘記要鼓勵三個小戰士克服困難走出草地,也沒忘記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也沒忘記一個共產黨員忠於職守的職責。多麼可敬的老班長啊!

5.把最讓你感動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讀來體現。

四、前呼後應,解困釋疑

1.出示最後一段話。思考:“我”為什麼要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鈎小心地包起來?“這個長滿紅鏽的魚鈎”象徵着什麼?用自己的話説説。

一個小小的魚鈎,象徵着老班長那忠於革命,忠於人民,捨己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徵着千百萬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蹟。所以,這篇課文要以“金色的魚鈎”為題。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句話。

3.總結: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五、作業

複述課文。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7

一、談話導入

1、你們知道孔子嗎?(簡單介紹孔子。)

2、孔子説“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説要謙虛實在,不能不懂裝懂。孔子又説過看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也就是説,從這個人所作所為去判斷一個人,是否言行一致。那麼孔子是不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呢?剛好,《列子》中有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

3、板書課題,解釋課題。他們到底在辯論什麼呢?

二、讀通課文

1、試讀,將讀不準的字畫出來。

2、指名分小節讀,集體糾正讀錯的字音,讀破的語句。

3、學生齊讀。

三、精讀課文

1、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思考他們在辯論什麼問題。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借助註釋自由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地方,然後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練習朗讀課文。

3、組織交流。結合學生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點撥。

4、背誦課文,複述故事。

四、研讀課文

1、為什麼這兩個小兒會有相反的看法呢?引導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回答。

2、假如你是“孔子”,當然你是掌握了現代科學知識的“孔子”,你會對這兩個小孩説些什麼呢?現在我們就來練習表演《新兩小兒辯日》。

3、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四人小組合作練習創造性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4、組織交流,一小組表演,其他同學做評委,結合學生的評議,教師可提出自己做孔子和學生合作表演,在表演中相機點撥課文所藴含的道理。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8

教學目標:

1、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故事,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2、懂得把“?”拉直變成“!”的含義,並理解作者這樣表達的好處。

3、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篇短文,用具體事實證明一個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故事,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篇短文,用具體事實證明一個觀點。

教學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

老師:多媒體課件、分析三個事例的表格。

教學過程:

一、 形象導入,點明觀點

1、 黑板上畫出“?”,讓學生認。

2、把上部分拉直會變成(“!”),板書“!”從而導入課題

3、讀課題。

二、質疑題目,解釋觀點

1、讀課題提出自己的疑問

2、瞭解“司空見慣”的意思以及來歷。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明白把“?”拉直變成了“!”,找到了真理的意思以及這句話所表達的好處。(指名回答)

三、學習事例,證明觀點

1快速默讀3、4、5自然段,圈畫出3個事例的發現者,發現的問題,研究的過程和得出的結論,並做上相關的批註。

2用簡短的語言完成表格。

發現者

發現的問題(?)

研究過程

得出結論(!)

3、交流表格的填寫,同時運用多媒體展示表格的填寫。(指名回答)

4、交流三個事例的相同點。並從中明白3個事例都是先寫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得出結論,但側重於介紹發現問題和得出結論,在於證明“真理”與“問號”之間的關係

5、運用這種方法去介紹“功夫不負有心人”,側重於介紹事例的過程部分才能顯出“功夫”深。

6、相同的事例為什麼要用3個,1個或兩個不行嗎?(一個是偶然,兩個是去無獨有偶,三個就是真的了)(指名回答)

7、作者説完了三個事例覺得還不夠,又作了一個總結,請同學讀第6自然段,説説“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8、説説文中3個事例中,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再説説它們的區別。(指名回答)

四、感悟精神,總結觀點。

1、經過事例論證,得出一個什麼結論?讀第7自然段,説一説從這一段中告訴我們真理難不難,為什麼?(指名回答)

2、都説發現真理不難,請同學們繼續讀第8自然段,這一段告訴我們發現真理容易嗎?為什麼?(指名回答)

五、體會寫法,仿寫練習。

1、課文學完了,我們來看一看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本文先點明觀點,然後通過具體事例證明觀點,最後總結觀點。)

學生回答之後,教師總結:這篇課文圍繞着“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一觀點,列舉具體事例加以證明。這樣的文章叫做議論文,不同於我們經常閲讀的記敍文。

2、課件出示議論文的三要素

3、仿照課文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説明一個觀點。如“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課堂上寫,口頭交流短文的選材和提綱)

六、作業。

1、仿照課文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説明一個觀點。比如“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2、蒐集你感興趣的成語的出處,回來和同學交流。

七、語言激勵,總結下課。

親愛的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一真理,理解了“?→ !”這一直觀、形象的表達方式,初步瞭解了議論文這一文章體裁,相信每個同學收穫都很大。老師希望你們作好充分的準備,學習科學家們那見微知著、善於發問的本領,學習他們不斷探索、獨立思考、鍥而不捨的精神,在將來也能把一個個“?”拉直變成“!”,也能自豪地説:“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名言: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三國志》

北師大六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篇19

學習目標

1. 積累文中的重點詞語,感知課文內容。

2. 瞭解作者及相關知識。

3. 學習運用多種描寫表現人物心理的方法。

4. 學習換位思考,擺脱煩惱。

預習查評

1. 檢查預習學案的完成情況。

2. 朗讀課文,正字正音。

3. 作者簡介

預習查評

1. 檢查預習學案的完成情況。

2. 朗讀課文,正字正音。

3.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__),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尿毒症,靠着每週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多年來他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説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禮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絃》,長篇小説《務虛筆記》等。其中《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另外散文《我與地壇》等作品也獲得了很大影響。20__年12月25日下午點突發腦溢血,之後經搶救無效,於31日凌晨去世。

正字正音

嚇唬(xià hu) 挨(āi)絆(bà) 耽擱(dān ge)揉(róu)

綻開(zhà) 沉鬱(yù) 縹緲(piāo miǎo) 急遽(jù) 惆悵(chóu chàng)

驚惶(huáng) 依偎(wēi) 消逝(shì)

解詞

盼望:殷切的希望。

明媚:(景物)鮮明可愛。

嚇唬:使害怕,恐嚇。

空空落落:空曠而冷冷清清。

翻箱倒櫃:形容徹底的翻檢、搜查。

耽擱:拖延時間。

沉鬱:低沉鬱悶。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急遽:急速。

惆悵:傷感,失意。

驚惶:驚慌。

依偎:親熱的靠着,緊挨着。

消逝:消失。

初讀感知

1.在朗讀的基礎上,講課文分成三部分,並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開篇點題,那個星期天記載着“我”的第一次盼望。

第二部分:寫“我”在母親一次次爽約下,希望逐漸落空的心理變化過程。

第三部分:序寫“我”在希望落空後倍感傷心以及母親對“我”的安慰。

2. 用自己的話概述一下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文章記敍母親答應帶孩子出去玩,但由於家務繁忙而一次次爽約的事。

思考探究

1. 默讀課文,説説在那個星期天裏“我”的心裏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我”為什麼對這一天記憶如此之深?

在那個星期天裏“我”的心裏經歷了由盼望到興奮期待到焦急無奈再到失望委屈等心理變化。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次盼望,母親沒有兑現承諾,給“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所以令“我”記憶如此深刻。

2. 文章以孩子的視角,刻畫了母親的形象,你如何評價這位母親?結合文章內容,説説

你的看法。

探究一:這位母親既有對孩子的疏忽,又有對孩子發自內心的關愛。母親用話語敷衍孩子,最終沒有遵守承諾,是她對孩子感受的疏忽。但她始終沒有拒絕孩子和看到孩子傷心難過時驚惶並且道歉的表現,又體現了她對孩子發自內心的關愛。

探究二:這是一位真實感人的母親,她像大多數母親一樣,為生活而操勞,難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應了帶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瑣事牽絆,不能對吸納對孩子的承諾。但即使忙得不可開交,她也沒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絕的方式去傷害孩子,而是對孩子滿懷歉意。她的無奈令人心酸,她對孩子的愛又令人感動。

思考探究

3. 文章的心理描寫細膩生動,結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語句,説説作者採用了哪些方式描

述“我”的心理。

(我看着天看着雲彩走,等母親回來,焦急又興奮。)通過“我”的動作來寫“我”焦急又興奮的心理。

(我蹲在草叢裏看她們,想象她們的家,想象她們此刻在幹什麼,想象她們的兄弟姐妹和她們的父母,想象她們的聲音。)

通過“我”坐在草叢裏看電影畫報時的想象來表現“我”等待時的無聊與孤獨。

思考探究

3. 文章的心理描寫細膩生動,結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語句,説説作者採用了哪些方式描

述“我”的心理。

(我蹲在她身邊,看着她洗。我一聲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離開半步,再不把覺睡過頭,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馬上拉起她就走,決不許她再耽擱。)

通過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表現了“我”盼望母親快點洗完衣服好帶“我”出去的心理。

(我看着盆裏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陽,看着光線。我一聲不吭,看着盆裏揉動的衣服和綻開的泡沫,我感覺到周圍的光線漸漸地暗下去,漸漸地涼下去、沉鬱下去,越來越遠,越來越飄渺。我一聲不吭,忽然有點兒明白了。)

通過對周圍景物的描寫,寫“我”看到希望越來越渺茫時的傷心與失望

積累拓展

品味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 那是一個禮拜日,從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昏

暗下去”在這裏有幾層含義?)

有兩層含義:表現了天色的變化,表明了傍晚的來臨,天色越來越暗了;表現了人物的心理變化,揭示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的心理變化。

2. 我還沒有她的腿高,那兩條不停頓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動,它們不停下來,它們好幾次絆在我身上,我好幾次差點絞在它們中間把它們碰倒。(句中的觀察點發生了轉換,這樣寫有什麼效果?)

這樣寫讓讀者感到身臨其境,其實也表現了母親馬不停蹄的勞碌情景。

3.

我感覺到母親驚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過去,拉進她的懷裏。我聽見母親在説,一邊撫摸着我的頭,一邊不停地説:“噢,對不起,噢,對不起……”(母親為什麼“驚惶”?)

為了生計,母親不停地忙碌,最後還認為自己疏忽了“我”的“正當要求”,沒有兑現自己的承諾,因而“驚惶”,連聲的對“我”説對不起。

歸納總結

1. 通過這篇文章,表達了一個怎樣的主題?

文章記敍母親答應帶孩子出去玩,但由於家務繁忙而一次次爽約的事,表現了孩子期待已久而又落空失望的心理過程,也表現了母親從早到晚操勞家務的辛勞。

2. 試歸納本文寫作上的特色。

運用描寫表現人物心理。

文章首尾呼應,行文自然。

達標檢測作業:請描寫一次你考試或等待時的心理活動。